作為一名教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助于積累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教案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教案呢?這里我給大家分享一些最新的教案范文,方便大家學習。
速度和時間的關系教案 速度和時間的關系式的意義篇一
知識目標
1、初步理解速度—時間圖像.
2、理解什么是勻變速直線運動.
能力目標
進一步訓練用圖像法表示規律的能力.
情感目標
滲透從簡單問題入手及理想化的思維方法.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是本單元的基礎,是進一步加速度概念及勻變速運動規律的重要前提.教材主要有兩個知識點:速度—時間圖像和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定義.教材的編排自然順暢,便于學生接受,先給出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時間圖像,再根據具體的實例(汽車做勻加速運動),進一步突出了“圖像通常是根據實驗測定的數據作出的”這一重要觀點,并很自然地給出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定義,最后,闡述了從簡單情況入手,及理想化的處理方法,即有些變速運動通常可近似看作勻變速運動來處理.
教法建議
對速度——時間圖像的,要給出物體實際運動的情況,讓學生自己建立圖像,體會建立圖像的一般步驟,并與位移圖像進行對比.對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概念的,也要通過分析具體的實例,認真體會“在相等的時間內速度變化相等”的特點,教師也可以給出速度變化相同,但是所用時間不等的例子,或時間相同,速度變化不等的例子,讓學生判斷是否是勻變速直線運動.
教學設計示例
:速度——時間圖像,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定義.
:對圖像的處理.
主要設計:
1、展示課件:教材圖2—15的動態效果(配合兩個做勻速運動的物體)體會速度——時間圖像的建立過程.
2、提問:如何從速度——時間圖像中求出物體在一段時間內的位移?
3、上述兩個運動的位移——時間圖像是怎樣的?
(讓同學自己畫出,并和速度——時間圖像進行對比)
4、展示課件圖2—17的動態效果〔配合做勻加速運動的汽車運行情況(顯示速度計)
引導同學:采集實驗數據,建立坐標系,描點做圖.
5、展示課件圖2—18的動態效果(配合做勻減速運動的汽車)
引導同學:畫出它的速度——時間圖像.
6、提問:上述兩個汽車運動過程有什么特點?
引導同學發現“在相等的時間內速度的改變相等”的特點.
7、舉例:
①速度改變相等,所用時間不等的情況.
②經過相同時間,速度改變不相等的情況.
8、小結:什么是勻變速直線運動?什么是勻加速直線運動?什么是勻減速直線運動?
探究活動
請你坐上某路公共汽車(假設汽車在一條直線上行駛)觀察汽車的速度表和自己的手表,采集數據,即記錄汽車在不同時刻的速度,之后把你采集的數據用速度——時間圖像表示出來,并將你的結果講給周圍人聽。
速度和時間的關系教案 速度和時間的關系式的意義篇二
一、教學目標1、理解什么是速度-時間圖象(v-t圖象),知道如何用圖象表示速度和時間的關系.2、知道勻速直線運動和勻變速直線運動的v-t圖象及其物理意義.3、知道什么是勻變速直線運動和非勻變速直線運動.二、重點難點勻速直線運動和勻變速直線運動的v-t圖象是本節的重點,對圖象物理意義的理解是難點.三、教學方法自學討論、分析綜合四、教具微機輔助教學設備一、???????? 教學過程(一)復習提問:畫出勻速直線運動的s-t圖象點評、注意橫坐標、縱坐標的內容是否標注完整、規范(二)引出新課,安排學生閱讀課文如果在平面直角坐標系中用縱軸表示速度,橫軸表示時間,就可以作出速度-時間圖象(v-t圖象),以便直觀地表達運動質點的速度隨時間變化的情況.閱讀課文第27頁第四節(三)討論、學習新課1、v-t圖象和s-t圖象的坐標建立有什么區別???????? ——縱坐標不一樣1、勻速直線運動的v-t圖象是怎樣的?——與橫軸平行的直線,直線與縱軸(v)的截距表示速度的大小.用微機系統在屏幕上打出教材第27頁圖2-15
2、從v-t圖象中可以獲取哪些信息???? (1)可以看出速度的大小?????? 如上圖可知:v1=2m/s,v2=5m/s(2)可以求位移?? 在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圖象中,邊長分別為v和t的矩形的面積大小等于位移的大小(如陰影所示)s=4*3=12m3、教材第27頁表格所記錄的汽車的運動有何特點?稱什么運動?時刻t/s
0????????? 5????????? 10???????? 15
速度v/(km·h-1)
20???????? 31???????? 40???????? 49特點:(1)速度不斷改變(2)在誤差允許范圍內,每隔5 s,汽車的速度增加10km/h.即在相等的時間內,速度的改變是相等的.5、什么是勻變速直線運動?一般有幾種?在變速直線運動中,如果在相等的時間內速度的改變相等,這種運動就叫勻變速直線運動.一般有:勻加速直線運動(速度隨時間增加)??????? 勻減速直線運動(速度隨時間減少)6、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圖象是怎樣的?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圖象是一條傾斜的直線,該直線與縱軸的交點表示t=0時刻的速度.(屏幕顯示)
7、討論屏幕顯示的v-t圖象,說出物體在這1min內各階段的運動情況.
在0—10s時間內,物體從靜止開始作勻加速直線運動,在10s時該速度達到30m/s.在10s-40s時間內,物體保持v=30m/s不變,作勻速直線運動.在40s-60s時間內,物體從30m/s的速度開始作勻減速直線運動,直至60s 時刻瞬時速度為零.8、從勻變速直線運動的速度圖象中可以獲取哪些信息?(1)可以知道各個時刻的瞬時速度的大小(2)可以知道一段時間間隔對應的位移的大小圖中陰影面積的大小表示作勻加速運動的物體在t1~t2時間間隔內的位移大小.(3)可以確定質點到達某一速度所對應的時刻.9、例題討論: (1)a、b兩物體在同一直線上同時由同一位置開始運動,其速度圖象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開始階段b跑在a的后面,20s后b跑在a的前面b、20s時刻b追上a,且a、b速度相等c、40s時刻b追上ad、20s時刻a、b相距最遠
解析:從圖象可以知道,a作va=5m/s的勻速直線運動,b作初速度為零的勻加速直線運動,在40s時刻,二者位移相等s=200m,即b追上a.而在此之前,sb始終小于sa,即在40s之前,b始終落后于a,因而a錯,b錯,c正確;在t=20s之前,va>vb.a與b相距越來越遠,在20s之后,va〈vb,b又逐漸靠近a,可見在t=20s時刻二者相距最遠δs=(1/2)×5×20=50m,d項正確.綜上所述,正確選項為c、d.
(2)如圖是某一質點的速度圖象,試對質點在開始運動后20s內的運動過程進行描述.解析:由圖象可知.在t=0時刻物體的速度為-8m/s,而且在0-10s內,速度一直為負值,說明物體以8m/s的速度開始向負方向運動,而且速度均勻減少作勻減速直線運動,至t=10s時刻速度減為零離開坐標原點負方向40m.從第10s開始速度改為正方向,物體沿正方向作勻加速直線運動,至第20s時刻速度為8m/s.第20s物體的總位移s=s1+s2=-40+40=0,即回到出發點.從圖象還可以看出,0~20s時間間隔內,速度隨時間變化的快慢是相同的.10.非勻變速直線運動下面的圖象描述的是什么運動?
從圖象中可以看出,在相同時間內物體速度的改變并不相等,即速度不是均勻改變的,象這樣的運動稱為非勻變速直線運動.11、課堂小結勻速直線運動???????? 勻加速直線運動物體的運動??? 勻變速直線運動??????????????????????? ????????勻減速直線運動????
非勻變速直線運動12.課外作業:略
速度和時間的關系教案 速度和時間的關系式的意義篇三
目標
知識目標
1、初步理解速度—時間圖像.
2、理解什么是勻變速直線運動.
能力目標
進一步訓練用圖像法表示物理規律的能力.
情感目標
滲透從簡單問題入手及理想化的思維方法.
建議
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是本單元的基礎,是進一步學習加速度概念及勻變速運動規律的重要前提.教材主要有兩個知識點:速度—時間圖像和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定義.教材的編排自然順暢,便于學生接受,先給出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時間圖像,再根據具體的實例(汽車做勻加速運動),進一步突出了“圖像通常是根據實驗測定的數據作出的”這一重要觀點,并很自然地給出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定義,最后,闡述了從簡單情況入手,及理想化的處理方法,即有些變速運動通常可近似看作勻變速運動來處理.
教法建議
對速度——時間圖像的學習,要給出物體實際運動的情況,讓學生自己建立圖像,體會建立圖像的一般步驟,并與位移圖像進行對比.對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概念的學習,也要通過分析具體的實例,認真體會“在相等的時間內速度變化相等”的特點,也可以給出速度變化相同,但是所用時間不等的例子,或時間相同,速度變化不等的例子,讓學生判斷是否是勻變速直線運動.
設計示例
重點:速度——時間圖像,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定義.
難點:對圖像的處理.
主要設計:
1、展示課件:教材圖2—15的動態效果(配合兩個做勻速運動的物體)體會速度——時間圖像的建立過程.
2、提問:如何從速度——時間圖像中求出物體在一段時間內的位移?
3、上述兩個運動的位移——時間圖像是怎樣的?
(讓同學自己畫出,并和速度——時間圖像進行對比)
4、展示課件圖2—17的動態效果〔配合做勻加速運動的汽車運行情況(顯示速度計)
引導同學:采集實驗數據,建立坐標系,描點做圖.
5、展示課件圖2—18的動態效果(配合做勻減速運動的汽車)
引導同學:畫出它的速度——時間圖像.
6、提問:上述兩個汽車運動過程有什么特點?
引導同學發現“在相等的時間內速度的改變相等”的特點.
7、舉例:
①速度改變相等,所用時間不等的情況.
②經過相同時間,速度改變不相等的情況.
8、小結:什么是勻變速直線運動?什么是勻加速直線運動?什么是勻減速直線運動?
探究活動
請你坐上某路公共汽車(假設汽車在一條直線上行駛)觀察汽車的速度表和自己的手表,采集數據,即記錄汽車在不同時刻的速度,之后把你采集的數據用速度——時間圖像表示出來,并將你的結果講給周圍人聽。
速度和時間的關系教案 速度和時間的關系式的意義篇四
知識目標
1、初步理解速度—時間圖像.
2、理解什么是勻變速直線運動.
能力目標
進一步訓練用圖像法表示規律的能力.
情感目標
滲透從簡單問題入手及理想化的思維方法.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是本單元的基礎,是進一步加速度概念及勻變速運動規律的重要前提.教材主要有兩個知識點:速度—時間圖像和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定義.教材的編排自然順暢,便于學生接受,先給出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時間圖像,再根據具體的實例(汽車做勻加速運動),進一步突出了“圖像通常是根據實驗測定的數據作出的”這一重要觀點,并很自然地給出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定義,最后,闡述了從簡單情況入手,及理想化的處理方法,即有些變速運動通常可近似看作勻變速運動來處理.
教法建議
對速度——時間圖像的,要給出物體實際運動的情況,讓學生自己建立圖像,體會建立圖像的一般步驟,并與位移圖像進行對比.對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概念的,也要通過分析具體的實例,認真體會“在相等的時間內速度變化相等”的特點,教師也可以給出速度變化相同,但是所用時間不等的例子,或時間相同,速度變化不等的例子,讓學生判斷是否是勻變速直線運動.
教學設計示例
:速度——時間圖像,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定義.
:對圖像的處理.
主要設計:
1、展示課件:教材圖2—15的動態效果(配合兩個做勻速運動的物體)體會速度——時間圖像的建立過程.
2、提問:如何從速度——時間圖像中求出物體在一段時間內的位移?
3、上述兩個運動的位移——時間圖像是怎樣的?
(讓同學自己畫出,并和速度——時間圖像進行對比)
4、展示課件圖2—17的動態效果〔配合做勻加速運動的汽車運行情況(顯示速度計)
引導同學:采集實驗數據,建立坐標系,描點做圖.
5、展示課件圖2—18的動態效果(配合做勻減速運動的汽車)
引導同學:畫出它的速度——時間圖像.
6、提問:上述兩個汽車運動過程有什么特點?
引導同學發現“在相等的時間內速度的改變相等”的特點.
7、舉例:
①速度改變相等,所用時間不等的情況.
②經過相同時間,速度改變不相等的情況.
8、小結:什么是勻變速直線運動?什么是勻加速直線運動?什么是勻減速直線運動?
探究活動
請你坐上某路公共汽車(假設汽車在一條直線上行駛)觀察汽車的速度表和自己的手表,采集數據,即記錄汽車在不同時刻的速度,之后把你采集的數據用速度——時間圖像表示出來,并將你的結果講給周圍人聽。
速度和時間的關系教案 速度和時間的關系式的意義篇五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初步理解速度—時間圖像.
2、理解什么是勻變速直線運動.
能力目標
進一步訓練用圖像法表示物理規律的能力.
情感目標
滲透從簡單問題入手及理想化的思維方法.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是本單元的基礎,是進一步學習加速度概念及勻變速運動規律的重要前提.教材主要有兩個知識點:速度—時間圖像和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定義.教材的編排自然順暢,便于學生接受,先給出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時間圖像,再根據具體的實例(汽車做勻加速運動),進一步突出了“圖像通常是根據實驗測定的數據作出的”這一重要觀點,并很自然地給出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定義,最后,闡述了從簡單情況入手,及理想化的處理方法,即有些變速運動通常可近似看作勻變速運動來處理.
教法建議
對速度——時間圖像的學習,要給出物體實際運動的情況,讓學生自己建立圖像,體會建立圖像的一般步驟,并與位移圖像進行對比.對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概念的學習,也要通過分析具體的實例,認真體會“在相等的時間內速度變化相等”的特點,教師也可以給出速度變化相同,但是所用時間不等的例子,或時間相同,速度變化不等的例子,讓學生判斷是否是勻變速直線運動.
--示例
教學重點:速度——時間圖像,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定義.
教學難點:對圖像的處理.
主要設計:
1、展示課件:教材圖2—15的動態效果(配合兩個做勻速運動的物體)體會速度——時間圖像的建立過程.
2、提問:如何從速度——時間圖像中求出物體在一段時間內的位移?
3、上述兩個運動的位移——時間圖像是怎樣的?
(讓同學自己畫出,并和速度——時間圖像進行對比)
4、展示課件圖2—17的動態效果〔配合做勻加速運動的汽車運行情況(顯示速度計)
引導同學:采集實驗數據,建立坐標系,描點做圖.
5、展示課件圖2—18的動態效果(配合做勻減速運動的汽車)
引導同學:畫出它的速度——時間圖像.
6、提問:上述兩個汽車運動過程有什么特點?
引導同學發現“在相等的時間內速度的改變相等”的特點.
7、舉例:
①速度改變相等,所用時間不等的情況.
②經過相同時間,速度改變不相等的情況.
8、小結:什么是勻變速直線運動?什么是勻加速直線運動?什么是勻減速直線運動?
探究活動
請你坐上某路公共汽車(假設汽車在一條直線上行駛)觀察汽車的速度表和自己的手表,采集數據,即記錄汽車在不同時刻的速度,之后把你采集的數據用速度——時間圖像表示出來,并將你的結果講給周圍人聽。
速度和時間的關系教案 速度和時間的關系式的意義篇六
知識目標
1、初步理解速度—時間圖像.
2、理解什么是勻變速直線運動.
能力目標
進一步訓練用圖像法表示規律的能力.
情感目標
滲透從簡單問題入手及理想化的思維方法.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是本單元的基礎,是進一步加速度概念及勻變速運動規律的重要前提.教材主要有兩個知識點:速度—時間圖像和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定義.教材的編排自然順暢,便于學生接受,先給出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時間圖像,再根據具體的實例(汽車做勻加速運動),進一步突出了“圖像通常是根據實驗測定的數據作出的”這一重要觀點,并很自然地給出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定義,最后,闡述了從簡單情況入手,及理想化的處理方法,即有些變速運動通常可近似看作勻變速運動來處理.
教法建議
對速度——時間圖像的,要給出物體實際運動的情況,讓學生自己建立圖像,體會建立圖像的一般步驟,并與位移圖像進行對比.對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概念的,也要通過分析具體的實例,認真體會“在相等的時間內速度變化相等”的特點,教師也可以給出速度變化相同,但是所用時間不等的例子,或時間相同,速度變化不等的例子,讓學生判斷是否是勻變速直線運動.
教學設計示例
:速度——時間圖像,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定義.
:對圖像的處理.
主要設計:
1、展示課件:教材圖2—15的動態效果(配合兩個做勻速運動的物體)體會速度——時間圖像的建立過程.
2、提問:如何從速度——時間圖像中求出物體在一段時間內的位移?
3、上述兩個運動的位移——時間圖像是怎樣的?
(讓同學自己畫出,并和速度——時間圖像進行對比)
4、展示課件圖2—17的動態效果〔配合做勻加速運動的汽車運行情況(顯示速度計)
引導同學:采集實驗數據,建立坐標系,描點做圖.
5、展示課件圖2—18的動態效果(配合做勻減速運動的汽車)
引導同學:畫出它的速度——時間圖像.
6、提問:上述兩個汽車運動過程有什么特點?
引導同學發現“在相等的時間內速度的改變相等”的特點.
7、舉例:
①速度改變相等,所用時間不等的情況.
②經過相同時間,速度改變不相等的情況.
8、小結:什么是勻變速直線運動?什么是勻加速直線運動?什么是勻減速直線運動?
探究活動
請你坐上某路公共汽車(假設汽車在一條直線上行駛)觀察汽車的速度表和自己的手表,采集數據,即記錄汽車在不同時刻的速度,之后把你采集的數據用速度——時間圖像表示出來,并將你的結果講給周圍人聽。
速度和時間的關系教案 速度和時間的關系式的意義篇七
知識目標
1、初步理解速度—時間圖像.
2、理解什么是勻變速直線運動.
能力目標
進一步訓練用圖像法表示規律的能力.
情感目標
滲透從簡單問題入手及理想化的思維方法.
教學建議
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是本單元的基礎,是進一步加速度概念及勻變速運動規律的重要前提.教材主要有兩個知識點:速度—時間圖像和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定義.教材的編排自然順暢,便于學生接受,先給出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時間圖像,再根據具體的實例(汽車做勻加速運動),進一步突出了“圖像通常是根據實驗測定的數據作出的”這一重要觀點,并很自然地給出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定義,最后,闡述了從簡單情況入手,及理想化的處理方法,即有些變速運動通常可近似看作勻變速運動來處理.
教法建議
對速度——時間圖像的,要給出物體實際運動的情況,讓學生自己建立圖像,體會建立圖像的一般步驟,并與位移圖像進行對比.對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概念的,也要通過分析具體的實例,認真體會“在相等的時間內速度變化相等”的特點,教師也可以給出速度變化相同,但是所用時間不等的例子,或時間相同,速度變化不等的例子,讓學生判斷是否是勻變速直線運動.
教學設計示例
:速度——時間圖像,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定義.
:對圖像的處理.
主要設計:
1、展示課件:教材圖2—15的動態效果(配合兩個做勻速運動的物體)體會速度——時間圖像的建立過程.
2、提問:如何從速度——時間圖像中求出物體在一段時間內的位移?
3、上述兩個運動的位移——時間圖像是怎樣的?
(讓同學自己畫出,并和速度——時間圖像進行對比)
4、展示課件圖2—17的動態效果〔配合做勻加速運動的汽車運行情況(顯示速度計)
引導同學:采集實驗數據,建立坐標系,描點做圖.
5、展示課件圖2—18的動態效果(配合做勻減速運動的汽車)
引導同學:畫出它的速度——時間圖像.
6、提問:上述兩個汽車運動過程有什么特點?
引導同學發現“在相等的時間內速度的改變相等”的特點.
7、舉例:
①速度改變相等,所用時間不等的情況.
②經過相同時間,速度改變不相等的情況.
8、小結:什么是勻變速直線運動?什么是勻加速直線運動?什么是勻減速直線運動?
探究活動
請你坐上某路公共汽車(假設汽車在一條直線上行駛)觀察汽車的速度表和自己的手表,采集數據,即記錄汽車在不同時刻的速度,之后把你采集的數據用速度——時間圖像表示出來,并將你的結果講給周圍人聽。
速度和時間的關系教案 速度和時間的關系式的意義篇八
目標
知識目標
1、初步理解速度—時間圖像.
2、理解什么是勻變速直線運動.
能力目標
進一步訓練用圖像法表示物理規律的能力.
情感目標
滲透從簡單問題入手及理想化的思維方法.
建議
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是本單元的基礎,是進一步學習加速度概念及勻變速運動規律的重要前提.教材主要有兩個知識點:速度—時間圖像和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定義.教材的編排自然順暢,便于學生接受,先給出勻速直線運動的速度—時間圖像,再根據具體的實例(汽車做勻加速運動),進一步突出了“圖像通常是根據實驗測定的數據作出的”這一重要觀點,并很自然地給出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定義,最后,闡述了從簡單情況入手,及理想化的處理方法,即有些變速運動通常可近似看作勻變速運動來處理.
教法建議
對速度——時間圖像的學習,要給出物體實際運動的情況,讓學生自己建立圖像,體會建立圖像的一般步驟,并與位移圖像進行對比.對勻變速直線運動的概念的學習,也要通過分析具體的實例,認真體會“在相等的時間內速度變化相等”的特點,也可以給出速度變化相同,但是所用時間不等的例子,或時間相同,速度變化不等的例子,讓學生判斷是否是勻變速直線運動.
設計示例
重點:速度——時間圖像,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定義.
難點:對圖像的處理.
主要設計:
1、展示課件:教材圖2—15的動態效果(配合兩個做勻速運動的物體)體會速度——時間圖像的建立過程.
2、提問:如何從速度——時間圖像中求出物體在一段時間內的位移?
3、上述兩個運動的位移——時間圖像是怎樣的?
(讓同學自己畫出,并和速度——時間圖像進行對比)
4、展示課件圖2—17的動態效果〔配合做勻加速運動的汽車運行情況(顯示速度計)
引導同學:采集實驗數據,建立坐標系,描點做圖.
5、展示課件圖2—18的動態效果(配合做勻減速運動的汽車)
引導同學:畫出它的速度——時間圖像.
6、提問:上述兩個汽車運動過程有什么特點?
引導同學發現“在相等的時間內速度的改變相等”的特點.
7、舉例:
①速度改變相等,所用時間不等的情況.
②經過相同時間,速度改變不相等的情況.
8、小結:什么是勻變速直線運動?什么是勻加速直線運動?什么是勻減速直線運動?
探究活動
請你坐上某路公共汽車(假設汽車在一條直線上行駛)觀察汽車的速度表和自己的手表,采集數據,即記錄汽車在不同時刻的速度,之后把你采集的數據用速度——時間圖像表示出來,并將你的結果講給周圍人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