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花幾分鐘寫一篇日記,可以幫助我們思考和反思,進一步認識自己。這些日記范文都是作者真實的記錄,每一篇都有獨特的風格和情感,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一些啟發。
2023年尋根記初一尋根日記(專業12篇)篇一
我們家是典型的“三城之家”。為什么是“三城之家”呢?我的爸爸是土生土長的浙江桐廬人,而我媽媽的家鄉是江蘇常州。他們在結婚后,在美麗的杭州定居,有了我和妹妹。因此,我們一家四口聯系起三個城市的家庭。
寒假開始,便是歲末,對于我們孩子來說,總是充滿著喜悅,貼對聯,收壓歲錢,穿五顏六色的`新衣。而在父母眼里,春節就是回家團聚,祭祖,敬孝的一次行程。臨近春節,我們家就像候鳥一樣開始了長途遷徙。三座城市之間總路程超過500公里。在我的記憶里,春運期間去往桐廬和常州的路上總是充滿變數。一路上,有時候長時間擁堵,有時候道路狹窄難以通過,還有時候經過令人心驚膽戰的山路十八彎。遇上雨雪天氣,車子只能龜速前行。再加上年幼的妹妹不適應長途車程,一路哭哭啼啼。每次回老家都會看到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在家門口焦急等待的身影。總而言之,回鄉的旅途對于我來說,就是一部焦頭爛額的“鄉囧”。
隨著我們國家高鐵建設事業的飛速發展,杭州到千島湖的高鐵已經全線開通。今年回鄉的旅途,我們再也不用一路風塵,疲憊不堪地趕路。高鐵使原先4小時的車程縮短到1小時。一路上,我可以輕松地欣賞沿途風景,陶醉于家鄉的綠水青山之中。以至于自己沉浸還在沿途美景,列車就到站了。高鐵不僅給我們帶來的旅途的便利,而且給大家帶來舒適,平穩,快速的享受。我開始喜歡上回鄉旅途。
我們國家不但高鐵四通八達,而且高速公路也在發生日新月異的變化。不久前,外婆打來電話說:高速公路已經修到家門口啦!我們開車行駛在新的高速公路上,看著兩旁嶄新的住宅樓、別墅區、大型城市廣場,感嘆人們的生活越來越好。現在從杭州到常州全程高速只需3個小時。我好像覺得外婆家離杭州更近了,更加喜歡這段旅程。
方便快捷的高鐵和全國遍布的高速公路讓我們感到三個城市距離不再遙遠。早晨我在杭州看著太陽冉冉升起;中午我就在奶奶家,太陽暖洋洋地照進山坳里農家小院;傍晚時我就在外婆家,看著夕陽西下。我們三城之家的生活更加緊密。
2023年尋根記初一尋根日記(專業12篇)篇二
每次在電梯里都會聽到“愛我,就帶我去天意木國”的廣告。看到廣告里的兩個人幸福不已的樣子,我就會想:天意木國到底有多好玩啊?今天,我就來到了這里,親自體驗了一番。
這個地方是展示木雕的,木雕有大有小,形態各異。在幾百個展品之中,有三個讓我記憶深刻,難以忘懷。
第一個是在動物館里的大龍蝦。它個頭有姚明那么高,觸須長長的,像是在試探對方。兩個大鉗子揮舞著,好像隨時都會沖上來,把你剪成兩半。它的眼睛里透著殺氣,尖尖的嘴張開,仿佛一口就要把人吞掉,那張牙舞爪的樣子令人懼怕萬分。它像一位兇猛的戰士守衛著屬于它的領地。
第二個就是氣勢恢宏的五百羅漢,我看到他們的第一眼就被震撼了。最前方立著高聳入云的如來佛祖、觀世音和文殊菩薩,左右兩旁立著五百羅漢。有的在念經,有的笑呵呵,還有的若有所思。和尚們整齊地在展館兩側排成三排,然后各自轉向左右,像在看表演。有一個羅漢讓我印象最深,他的臉上布滿了笑容,肚子大大的,圓圓的,像一個大西瓜,背上背著一個籮筐,里面裝著幾個卷軸。每個羅漢身前都擺放著佛經、佛珠,讓人感覺來到了佛的世界。
第三個是絲綢之路,它是由58位工匠花三年的'時間雕刻而成的。它非常宏偉、壯觀,做工也十分精致。它表現了古代城市里繁榮的景象。城市里的人有的在做生意,有的在街上走,有的在談話,有的在建房子,每個人都忙得不亦樂乎。絲綢之路中的每一個人物面部表情豐富,手腳動作到位,每個人都好像變活了。每一處建筑和人全部刻畫得惟妙惟肖,仿佛我不是在看,而是在和這些人一起吃喝玩樂,讓人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天意木國讓我們體會到了雕刻藝術的魅力,同時也表現了華夏人民的智慧。這里的展品說也說不完,說也說不盡,希望大家有機會也能去一飽眼福。
2023年尋根記初一尋根日記(專業12篇)篇三
“樹高千尺,葉落歸根”。這是樹上的葉子在尋找自己的根,“游子萬里,夜夜思親”。這是異鄉的人兒在尋找自己的根。
對于年過半百的王天軍背著自己81歲的老母親看社火的事情,有人大為贊嘆;對于思鄉小詩走紅網絡的事情,有人不以為然;對于高管辭職當電工照顧母親的事,有人嗤之以鼻。但在我看來,這都是他們對于自己“根”的尋找。就像天上的云總會回到天空,就像枝頭的鳥總會回到巢穴。沒有根的地方總給人太多破碎的感覺,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家,都需要家人的溫暖。
有人不屑,總認為高管辭職可能是炒作,又吐槽網絡小詩毫無內涵。可是,我想問一句:高管炒作辭職,就算走紅又對他有什么好處?有宮室之幸還是有妻妾之美?他的行為就算我們不理解,但我們應給予最起碼的尊重,因為:愛父母,盡孝心,這是人生而就有的本能。
事實上,盡孝,這是每個人都會有的情愫——對“根”的思念與渴望。這是世上每個人都溶在血液里,刻進骨頭里的東西。從構成人的第一個細胞中分裂出新細胞開始,人的一切行為都有源頭。人們累了,倦了,但卻苦于世事多艱,萬般無奈,此情此感無可寄托,便想起那起源。有人即刻行動,有人強忍艱辛,只是際遇不同,選擇不同罷了。
那些至今仍為人傳誦的老一輩科學家,他們大多留學海外,卻一心向國。為什么?只因他們是中華兒女,中華民族就是他們的“根”。縱使他們散落在世界各地,漂泊在天涯海角,但“思鄉”之情從未消散。所以,他們放棄了國外的一切,他們回來了,回來得義無反顧。
就算白天被批斗,晚上算方程,但他們從未抱怨,因為他們回到了“根”,再苦再難,也掩不住“根”帶來的甜。
有些人感恩父母,有些人思念家鄉,有些人回報祖國。無論如何,同時尋根者,沒有高低,不分大小,無論貴賤。三毛說“心若沒有棲息的地方,在哪里都是流浪”。所以尋根,也就是在尋找心靈的棲息之所。
人們常說“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其實,尋根,盡孝,這就是千千萬萬中國人的初心。
“樹高千尺,葉落歸根”。那所尋之物不僅僅是“根”,更是一座樂山,一渠凈水,一生清靜,一世桃源。
2023年尋根記初一尋根日記(專業12篇)篇四
7月31號,我和爸爸媽媽加上小王叔叔從北京開車來到天津市——我的老家。
一到天津,我們先去了三叔開的“德萬”(theonerestaurant)牛肉面料理店吃飯,店里的牛肉面太美味了,醬牛肉還有自制的酸奶都很特別。店里的生意很好。我們飽飽地吃了一頓后,就繼續開車前往我的祖輩們的居住地楊柳青。
據說楊柳青的意思是楊柳很多,很青很綠,是乾隆皇帝起的名兒。我們到達楊柳青后只見護城河邊的垂柳長滿了兩岸,大片大片的,很美,原來我的祖輩們就生活在這么美麗的地方啊!不遠處還有一個很大很大的年畫娃娃鍍金塑像,這是楊柳青的標志啊!誰都知道楊柳青的年畫天下聞名。
我們開始找喬家胡同,可怎么都找不到,原來這一片地方已經改造成北方四合院體驗消費區了。我們走胡同穿小巷,問了很多上年紀的'人才問到當年的喬家胡同所在地,喬家在當時是望族,有喬家胡同、喬家疙瘩(gaha)一條、喬家疙瘩二條、喬家疙瘩三條、喬家疙瘩四條等,現在在原址上修了一個喬家疙瘩胡同。
離開楊柳青,我們去了天津意大利風情街,這里一大片的意式風格建筑,爸媽還介紹說,里面有很多名人的故居,像梁啟超、曹禺、袁世凱、曾國藩、馮國璋等都曾在此地居住。很有異國風情!
最后,我們去了靜園,溥儀被趕出故宮后的第一個居住地。小小的靜園怎么能跟大大的故宮比啊!
離開天津前,我們去了有百年歷史的天津狗不理包子總店,慈禧吃過狗不理的包子,稱贊說好吃,還寫了詩。我們要了各種口味的包子,真好吃,不是吹的,蓋了帽啊!大家去天津千萬被忘了去吃!
2023年尋根記初一尋根日記(專業12篇)篇五
尋根之旅,顧名思義就是尋找祖輩事跡的奇幻人生的旅程。但因為我現在總是顧著學習,沒有時間去更多的了解祖輩們的過去的故事。于是,我便利用暑假的時間和爸爸去爺爺家,問一問有關過去的事情。
剛到爺爺家,我就和爺爺開始攀談了起來,后來經過一個上午的了解,我終于多多少少知道了過去的一些典型故事。
原來,我的太爺叫張鵬。那時因為在舊社會所受到的種種條件和環境的限制,使得他無法上學,很小就去當農民,在家里種田。那時也正因為國家貧窮,文化素質很低,有很多人像太爺一樣,沒有文化。所以導致國家落后,給外來強國有機可乘,當時日本侵略我國,燒殺搶掠。使得民不聊生,年年叫苦。
而我的爺爺張長寶,雖然那時的條件比我太爺當時的條件好的多,能上起學。因為8年抗日已經到了最后階段,使得日本兵更加“瘋狂”,燒殺搶掠;在加上當時的三年的內戰,我國內部四分五裂。使我的爺爺跟很多人一樣沒有一個穩定學習地方,整天躲躲藏藏,就是學習也是在惶恐中度過。因為這樣爺爺也堅持學完了當時的私塾(相當于今天的高中生)。
我的爸爸這一代,已是解放后了。新中國成立了!全國人民都投入到建設新中國中,但日子過的仍然很清貧,在加上又遇到文革和三年的自然大災害。每年他自己的學費都是他自己去釣魚;摸蝦,然后到集市上去賣,換來的錢才來交學費。就這樣。一年一年過去。爸爸終于堅持完成了自己的學業。所以爸爸有了好的文化基礎,后來事業是成功的!
我這一代,既沒有日本兵,也沒有文革,更沒有三年自然災害。可以用兩個字來形容,“幸福”。整天在平平安安中度過,沒有惶恐,害怕;只有開心,幸福。
這就是我這次去爺爺家的主要收獲,從中更為理解,醒悟一個道理:一個全民文化低下的國家,就會落后,就會被別人挨打,欺負。一個如果沒有文化,就什么事情都干不成,今后就無法立足于社會,甚至被社會所淘汰。所以我們應該經常回想祖輩的過去,以事警戒和激勵。要努力學習,學好本領,為了祖國的未來而奮發圖強。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2023年尋根記初一尋根日記(專業12篇)篇六
經過長途跋涉,他終于來到了筆兒聚集的地方――筆兒城。他剛進城門,就撞上了迎面而來的鉛筆,他不管三七二十一,抱著鉛筆放聲大哭:“祖先啊,我終于找到你了!”鉛筆二丈和尚摸不著腦袋,經水性筆說明來意以后,鉛筆才恍然大悟。他對水性筆說:“我也剛剛才出生不久,怎么能是你的祖先呢?”于是,水性筆便與鉛筆分別了。
在路上,他看到了圓珠筆在散步,他看到圓珠筆體內和他一樣盛滿液體,便走上前去對圓珠筆說:“你一定是我的祖先吧?”圓珠筆對水性筆說:“論年齡,我只能算是你的哥哥,你去我們這年紀最大、最有學問的毛筆爺吧。”于是,水性筆跟距圓珠筆給他的地址找到了毛筆,他吸取了上一次的教訓,不再那么魯莽,而是很有禮貌的問道:“毛筆爺爺你好,聽說你是這最有學問的人,我想問問你,我的祖先是誰?”
毛筆把水性筆從頭到腳的打量了一遍,接著對他說:“孩子,以前人么是用小刀在木板上刻字,他可能是你的.祖先,你去問問他吧。”
于是,水性筆告別了毛筆,離開了筆兒城,來到了文具商店,找到了小刀,對他說:“您一定是我的祖先吧,我找你找得好苦啊!”小刀對他說:“孩子,我不是你的祖先。”水性筆很奇怪。小刀繼續說:“古時候,人們是用樹枝在沙地上寫字的,你去找他吧。”水性筆更奇怪了,心想:樹枝與我長的一點也不像。”但他還是去了。
水性筆找到了樹枝:“祖先,我終于找到你啦!”樹枝不斷撫摸著水性筆的頭。
這也算葉落歸根了吧……。
2023年尋根記初一尋根日記(專業12篇)篇七
大年初一的時候,媽媽把我早早的叫醒,去給爺爺奶奶拜年了。
我們一大家24口人去給爺爺奶奶拜年。到了那里我大伯先讓我們給爺爺拜年再給奶奶拜年。然后我們拜過年過后收到了,紅包我打開一看200塊,我發現比去年多了150。這么算來爺爺一共給了4800塊,看來爺爺是真不容易因為我爺爺今年73歲了。
大年初一晚上我爸爸喜歡和郭然的.爸爸打牌。媽媽喜歡去逛街。我喜歡和郭然玩。這就是我的“大年初一”。
2023年尋根記初一尋根日記(專業12篇)篇八
今天是大年初一,昨天晚上我和全家人一起守夜到12點才睡覺,吃了幾個餃子,今天早上非常的不想起床,可是爸爸媽媽用紅包誘惑我,我立馬就起床跟著爸爸媽媽一起走親戚去了。
今天出門的人很多,我必須要緊緊的跟著爸爸媽媽,大包小包的終于,我們到了大伯家,哎呦,可把我給累壞了,甜甜的跟長輩們打招呼之后,我就纏著堂哥跟我玩游戲了,大人之間的談話我們還是避開比較好,不然又要問我我的期末考試成績怎么樣了,現在教育局都在要求減負了,你們為什么還要問我的考試成績呀!
跟著堂哥玩了一會兒游戲小姑一家人也來了,我那可愛的小妹妹也來了,好想哄她玩啊,可是堂哥不愿意,嫌小妹妹煩,我思前想后,還是決定緊跟堂哥的伐,好好的玩游戲,小妹妹你稍微等我一會兒哦!哥哥一會兒喂你吃飯。好多人啊,太吵了,我好想回家啊!可是不行,我還有紅包沒拿呢?堅持堅持再堅持。
過了一會兒,大伯母終于開始叫我們吃飯了,可是小孩子們不能夠上桌子,因為單獨給我們放了一張桌子,就是給小孩子吃飯的,上面都是我們喜歡的飯菜和零食,接下來就是聽著大人們侃大山了,敬酒喝酒,吵吵鬧鬧的,還是我的小妹妹比較可愛,跟她吃了一會兒飯,然后我就帶著妹妹一起出去玩了,帶著妹妹一起讀了一會漫畫書,終于我們迎來了走親戚最重要的階段,發紅包了,我其實很想要,但是還是要推辭一番,不然我就不事了。
拿到紅包后,我跟著爸爸媽媽們一起又去了一家,這一天可真是累啊!
2023年尋根記初一尋根日記(專業12篇)篇九
老師在放學之前給我們講了一個故事,使我深受啟發,故事是這樣的:從前有一個村子,人們都靠打魚為生。有一個年輕人剛打完魚,就回家把他的魚網給曬一曬。這是一個老爺爺走了過來對年輕人說:“你的魚網都有洞了,你怎么不補一補呀?”年輕人答道:“等洞在大些時補來得及的.嘛!”老爺爺失望地走了。第二天,他打的魚跟別人數量差不多,但是他的魚網洞越來越大了。一天天地過去了他的魚網不能再釣魚時,人勸他去買一張新的,而他卻要補洞了。結果被餓死了。
這里的年輕人的魚網是小洞時他不來補這個洞,變成大洞時已經來不及了。我們就好比是漁民,學習就好比是的魚網,我們學習落后時就要及時的地補起來,不要等到期末考試時在補,就來不及了。這就驗證了一句話:小洞不補,大洞難補啊!
所以我們一定要做一個會及時補洞的人,以后一定要認真做作業,上課認真聽,多舉手發言,要背地背熟,幫助同學。可不要做曬太陽的人喲!
2023年尋根記初一尋根日記(專業12篇)篇十
今年,三八婦女節的那天。陽光明媚,萬里無云。
我和媽媽她們去太陽島烤燒烤。來到坐船的地方,看見臺階旁邊有一位老婆婆在賣風箏和網子。我問:“婆婆網子用來干什么的?”婆婆說:“拿來去河對面網蝌蚪。”我聽了,一蹦三尺高。叫媽媽給我們幾個小朋友一人賣了一個網子,因為我特別喜歡小蝌蚪。到了河對面,她們在太陽島烤燒烤。我拿著網子和一個空瓶子,開始去尋找可愛的小蝌蚪。我沿著河邊找呀,找呀,找了老半天都沒看見小蝌蚪的'身影。暖暖的太陽曬得我軟綿綿的。
后來,我看見不遠處有一個小水壇,我猶如閃電般地跑了過去,看見那水平靜得像一面大鏡子。我撿了一顆小石頭,扔進水壇里撲通一聲,水里濺起一圈圈波紋。可美了!我突然看見水里有青苔,我用網子去網,網了許許多多的青苔,我輕輕地把青苔抓起來,哇!發現有兩只小蝌蚪在青苔里。小蝌蚪黑黑的,圓身體,尖尾巴,小小的腦袋,大大的眼睛。我小心翼翼地把它放進瓶子里,它用尾巴在水里游來游去,真可愛!我又用網子去網它的時候,它總是躲躲閃閃不讓我網到它,但它還是逃不過我的網子。
小蝌蚪真是太有趣了,好像在和我躲貓貓似的。
2023年尋根記初一尋根日記(專業12篇)篇十一
一大早,妹妹和我一起起床。牙刷好了,臉洗好了,就是頭發還沒梳。我和妹妹在烤盆邊烤火,兩個小孩披頭散發坐在里面,妹妹坐在烤盆里看動畫片,而我卻在想怎么幫妹妹扎頭發,我一直很羨慕演員的發型師,怎么把們扎得這么好看!
過年了,我們最近看的一個電視劇很火,叫《三生三世十里桃花》。不僅我喜歡看,妹妹也喜歡看,奶奶也喜歡看。我今天要幫妹妹扎一個電視劇人物——“白鳳九”的頭發。
我先把妹妹的頭發梳直再分成兩份,這兩份是斜著分的,把前面的頭發編成蜈蚣辮,編到底再用皮筋扎起來,后邊的頭發也編成蜈蚣辮。扎到中間的`時候,把第一個蜈蚣辮扎在到第二個里面一直扎到底,再用皮筋扎起來,就扎好了。最后,我用一朵大紅花夾在兩個蜈蚣辮的交叉地方就大功完成了。
我很驕傲的帶著妹妹到奶奶那去炫耀了一番,奶奶也夸我扎得好看。
我最喜歡幫別人扎頭發了,聽叔叔說,我小時候也愛為自己扎小辮子呢!
2023年尋根記初一尋根日記(專業12篇)篇十二
今天中午躺在床上,翻開小學的同學錄,回憶每個人的筆記,語調和面貌,翻開他們的留言,幾乎每一句留言里都有一句:“聚會時,希望你能長高點。”我看到他們的留言我都是會心一笑,心里暗說:“我一定會長高的。”可慢慢的,鼻子一酸,淚水模糊了眼眶。像我赤足走在沙灘上,傷心的情緒如潮水般涌上心頭,最后只留下了一些殘缺的貝殼。
放下手中的同學錄,不愿在回憶童年的往事,只會讓我更后悔,傷心。
明明看得見時光的鏈條,掉進時光的隧洞,可卻不知珍惜那所剩無幾的時光。
就如坐在一艘小船在大海漂流,快要下車,卻還不知道珍惜,下車了,才知道一分一秒的珍貴;分離了,才知道童年的美好,快樂!
散了,散了,明明看得見時間的流逝,明明親眼目睹滿載幸福的船慢慢擱淺,卻無能為力,牽扯住時光的鏈條。曾經的溫暖,曾經的充實,曾經的團結,就一下字掉進了是光的隧洞,一滴不剩,留下的,只是深深的疼痛和令人委婉的懊惱。
過不久,卻發現淚水,已浸透了半邊枕頭,拿起手表卻發現自己已哭了半個小時。擦去眼淚,背起書包,帶著還在哭泣的心,上學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