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過中班教案的編寫,教師能夠有效地把握教學進程,確保教學的科學性和有效性。小編為大家準備了一些優秀的中班教案樣本,供大家參考借鑒。
春天中班語言教案(優質17篇)篇一
1、理解故事內容,了解并說出知道春天的基本特征。
2、說出故事中的對話,能夠分角色進行表演。
3、懂得與同伴之間要相互友愛、關心。
4、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能仔細傾聽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節。
春天中班語言教案(優質17篇)篇二
活動準備:
1、音樂帶《春天在哪里》。
2、配樂詩朗誦,音樂磁帶,錄音機。
3、幼兒多次觀察過春天的景色,初步了解春天的特征。
活動過程:
1、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
播放音樂《春天在哪里》,幼兒邊唱邊跳進入草地。
2、欣賞配樂朗誦詩歌。
1)教師有表情的朗誦。
提問:詩歌里說春天是什么?春天是一本什么樣的書呢?
2)第二次欣賞,幫助幼兒理解記憶詩歌內容。
分別提問為什么春天是一本彩色的書、會笑的書、會唱的書?
3)集體朗誦詩歌。
3、幼兒結伴在草地四周邊觀察邊創編。
教師巡回指導,引導幼兒根據原詩歌的創編形式,使用優美詞句進行表達,鼓勵幼兒大膽想象。
4、請個別幼兒朗誦自己創編的詩歌或詞句。
5、將一些好的詞句組合成一首優美的詩歌集體朗誦。
活動延伸:
1、鼓勵幼兒用繪畫方式表達詩歌內容,相互欣賞。
2、利用散步戶外觀察等活動,引導幼兒繼續觀察想象春天是什么樣的。
3、集體制作一本圖畫書《春天的故事》。
4、結合動作進行朗誦表演。
活動目標:
1、體驗春天大自然的美和詩歌的語言美。
2、能使用一些優美的詞句進行創編。
春天中班語言教案(優質17篇)篇三
1.欣賞詩歌《春天的顏色》,感受春天的顏色美。
2.嘗試用“xx說,春天是xxxx的”句式進行仿編。
1.春天有關圖片、小草、桃花、菜花、梨花圖片。
2.幼兒已具備與春季有關經驗。
一、回憶經驗、導入活動。
1.引導幼兒回憶與春季有關經驗。
師:現在是什么季節?你生活的'周圍有什么變化?
2.出示ppt,說說春天。
師:你在圖片上看到了什么?你最喜歡圖片上的什么?
二、理解詩歌《春天的顏色》內容。
1.教師依次出示綠色、粉色、黃色、白色,請幼兒說說春天里什么是這個顏色的。
2.教師用詩歌中的話進行總結,教師示范小草的句式,幼兒模仿句式說一說。
三、欣賞詩歌《春天的顏色》。
1.教師完整朗讀詩歌,幼兒欣賞。
2.教師再次朗讀詩歌,請幼兒一起念一念。
四、仿編詩歌。
1.教師引導幼兒想一想春天里還有什么,是什么顏色的,請幼兒參照句式仿編詩歌。
2.將幼兒仿編的句子整理出來。
3.師幼再次共同朗讀詩歌。
將材料投放在語言區,供幼兒區域游戲中使用。
春天中班語言教案(優質17篇)篇四
1、激發幼兒對春天里小動物的喜愛與好奇以及熱愛自然的情感,萌發幼兒對文學作品的興趣。
2、發展幼兒的思維能力、語言表達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3、引導幼兒在理解故事內容的基礎上,記住故事的主要情節,并了解幾種常見動物與季節變化的關系。
1、課件:小魚、青蛙、蜜蜂。
2、課件聲音:燕子鳴叫。
3、歌曲磁帶《春天在哪里》
重點:理解故事內容,記住故事的主要情節。
難點:了解幾種常見動物與季節變化的關系。
1、導入
聽小燕子的叫聲引出主題:春天來了——小燕子飛回來了——還有哪些小動物也出來了——故事《醒來了》。
2、展開
——教師利用課件照片,講述故事。
——故事里都有哪些小動物?
(引導幼兒練習用“有---有---還有---”這一句式)
小動物是在什么季節醒來了?
為什么在春天醒來了呢?
3、利用課件,引導幼兒了解動物與季節的關系。
4、利用課件欣賞角色的對話,并引導幼兒學說小動物之間的對話。
——(教師扮演小魚、男小朋友扮演小青蛙、女小朋友扮演小蜜蜂)
5、擴散思維,講述。
啟發幼兒邊思考邊和同伴相互討論:春天還有哪些動物、植物也醒來了?它們又是怎樣的?
春天中班語言教案(優質17篇)篇五
2、喜歡觀察,有好奇心和探索春天變化的欲望。
3、能夠通過繪畫的方式表現自己找到的春天。
一、通過談話活動導入,引導幼兒感受春天的溫暖氣息。
1、提問:
(1)現在是什么季節呀?
(2)春天的天氣怎么樣?和冬天的天氣有什么不一樣?
2、組織幼兒討論回答。
3、師:春天的太陽和風吹在我們的身上很溫和,舒服,暖洋洋的。
4、組織幼兒學說溫和、舒服、暖洋洋等形容詞,感受春天的溫暖。
二、結合調查表,感知春天相關事物、景色的變化。
2、組織幼兒自由討論,結合調查表,說說自己發現春天的變化。
3、個別幼兒交流自己的調查表。
4、組織幼兒互相交換調查表分享。
5、教師結合對應的.圖片,小結:春天花草樹木都有了很大的變化,樹葉、小草的顏色變綠了;許多漂亮的小花也都開放了,有迎春花、蝴蝶花等;河水也融化了;小動物們也都到戶外游戲了;還有蝴蝶、蜜蜂忙著采蜜等。
三、參與戶外活動,尋找美麗的春天,并用繪畫的方式表現眼中美麗的春天。
1、提問:你們喜歡春天嗎?為什么?
2、組織幼兒自由討論回答,說說對春天的感受。
3、師:那你們想不想和老師一起去戶外尋找美麗的春天呢?
4、組織幼兒來到戶外,感受美麗的春天,將幼兒外出尋找春天的過程中拍下來,回教室和幼兒一起分享。
5、回教室后,請幼兒通過繪畫的方式將美麗的春天繪畫出來。
6、組織幼兒繪畫美麗的春天,教師巡回指導幫助。
7、請幼兒互相分享、介紹自己繪畫的美麗的春天。
春天中班語言教案(優質17篇)篇六
2、配樂詩朗誦,音樂磁帶,錄音機。
3、幼兒多次觀察過春天的景色,初步了解春天的特征。
1、激發幼兒的活動興趣。播放音樂《春天在哪里》,幼兒邊唱邊跳進入草地。
2、欣賞配樂朗誦詩歌。
1)教師有表情的朗誦。提問:詩歌里說春天是什么?春天是一本什么樣的書呢?
3)集體朗誦詩歌。
3、幼兒結伴在草地四周邊觀察邊創編教師巡回指導,引導幼兒根據原詩歌的創編形式,使用優美詞句進行表達,鼓勵幼兒大膽想象。
4、請個別幼兒朗誦自己創編的`詩歌或詞句。
5、將一些好的詞句組合成一首優美的詩歌集體朗誦。
1、鼓勵幼兒用繪畫方式表達詩歌內容,相互欣賞。
2、利用散步戶外觀察等活動,引導幼兒繼續觀察想象春天是什么樣的。
3、集體制作一本圖畫書《春天的故事》。
4、結合動作進行朗誦表演。
1、體驗春天大自然的美和詩歌的語言美。
2、能使用一些優美的詞句進行創編。
春天中班語言教案(優質17篇)篇七
一、運用生活經驗回憶春天的季節特征。
1、以春雷遠處活動內容,激發幼兒學習興趣。(教師播放春雷響聲。)。
師:聽,是什么聲音?春雷響了,天氣會有什么變化?
師:這是打雷的聲音,雷聲一響呀,就是告訴我們在下雨了!天空中飄著雨滴,天上飄著朵朵烏云。。。
2、討論春天的季節特征。
師:你們知道春天的大自然是什么樣的嗎?(鼓勵幼兒根據生活經驗大膽的進行表達。)。
師:春天到了,桃花開了,小動物都出來游戲啦,碧綠碧綠的草地,萬物復蘇、勃勃生機的景象!真是漂亮極了!
二、欣賞詩歌,并學習重疊詞“轟隆隆”“滴答答”“呼啦啦”。
1、出示掛圖,讓幼兒進行欣賞掛圖。
師:請小朋友看看圖上都有些什么?誰來把你所看到的說聽聽。
2、教師朗誦詩歌一遍,幼兒傾聽。
師:詩歌的名字叫什么?(引導幼兒說出詩歌的名字《春天的電話》)。
師:春天來了,都有哪些變化呢?我們來聽聽詩歌里是怎么說的?教師進行播放詩歌。
3、教師進行朗誦詩歌一遍。
師:這首詩歌是表達春天的一種氣息,帶給我們一種大自然的美,也是自然界中的音樂。
三、進行熟悉詩歌。
師:詩歌里說到什么了,把你們聽到的說出來。
師:春雷公公打電話,發出什么聲音?(春雷公公打電話,轟隆隆,轟隆隆)。
師:冬眠的什么小動物別驚醒了?(冬眠的小蛇驚醒了!)。
師:春雨妹妹打電話,發出什么聲音?(春雨妹妹打電話,滴滴答,滴滴答,)。
師:春雨滴滴答,誰發芽啦?綠綠的草兒發芽了!)。
師:春風姐姐打電話,發出什么聲音?(春風姐姐打電話,呼啦啦,呼啦啦,)。
師:春風吹起,發生了什么變化呢?(紅紅的花兒開放了,美麗的春天到來啦!)。
四、進行集體朗讀詩歌。
1、教師先帶幼兒集體那朗誦詩歌,個別、分組進行朗讀詩歌。
師:詩歌的名字叫什么呀?我們一起有感情地念一遍兒歌吧!
2、教師進行朗誦的結果。
師:我們要學習用不一樣的聲音來念兒歌,什么時候聲音輕輕地,什么時候聲音是重重地?我們一起再來一遍吧!
春天中班語言教案(優質17篇)篇八
1、進一步理解詩歌的擬人手法及詩句的結構方式,嘗試仿編詩歌。
2、運用回憶、聯想、仿編、合作表演的方式,加深對詩歌的理解。
3、在探索以及與同伴合作的過程中,體驗合作學習的樂趣。
標記圖、問號、動作圖若干。
在理解詩歌的基礎上學會仿編。
幼兒自由合作,仿編詩歌。
一、教師帶領幼兒共同回憶詩歌內容,進一步體會詩歌中運用的擬人手法。
1、教師帶領幼兒朗誦詩歌。
2、教師請幼兒閉上眼睛,仔細聽一聽。
師:春天從花朵里跑出來,春天從綠色里跳出來,春天從我的心里飛出來。(放慢速度朗誦)。
3、請幼兒想一想,春天像什么?
鼓勵幼兒大膽地說出自己的感受,進一步體會詩歌中的擬人手法。
二、引導幼兒學習仿編詩歌的方法。
2、教師和幼兒合作擺放問號和動作標記圖,中間的春天的景色圖不要擺放,留給幼兒充分想象的空間,仿編詩歌。
3、引導幼兒分析仿編的詩歌與原來詩歌句式是否相同。
4、教師和幼兒一起朗誦孩子仿編的詩歌。
三、鼓勵幼兒自由想象,進行仿編。
1、幼兒自由想象,進行仿編。
2、請個別幼兒說說自己仿編的詩歌,其余幼兒幫助完善。
四、幼兒合作仿編、表演一首完整的詩歌。
引導幼兒懂得三人合作仿編詩歌的方法。
師:詩歌分為幾段?每個人編一段,我們請幾個小朋友呢?怎么做呢?
(小朋友可以自由組合編詩歌并表演)。
五、總結活動。
帶領幼兒到戶外尋找春的足跡,感受大自然中美的事物、美的心情。
春天中班語言教案(優質17篇)篇九
活動目標:
1.樂于與同伴交流關于春天的感受,豐富有關春天的經驗。
2.初步學習詩歌,了解詩歌的句式結構。
3、在繪畫中體驗學習兒童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標志圖:問號三個,娃娃臉,跑、跳、飛的形象圖各一個。
2.春天的景色圖一副。
3.活動前組織幼兒在幼兒園尋找春天,感受春天萬物的變化。
活動過程:
一、設置問題情景,導入活動。
提問:現在是什么季節?
師:
現在是春天了,我們到小菜園種花。
游戲:種花。
師:春天來的時候,能看到什么?
能聽到什么?能聞到什么?
你喜歡春天嗎?為什么?
二、學習并理解詩歌。
1.師交代詩歌名稱,并朗讀詩歌。
2.提問:你聽到什么?
幼:草綠了……教師根據孩子的回答一一出示圖片。如下圖:
3.結合圖標,朗讀兒歌。
4.引導幼兒學習詩歌。
5.幼兒完整朗讀詩歌。
三、分析兒童詩結構。
四、教師問,幼兒答;再換角色問答。
師:“問的時候,應該用什么語氣問?”幼:好聽的聲音,溫柔的語氣。
讓孩子們用探討過的語氣朗讀兒童詩。
五、拿出紙和筆,畫一畫這首兒童詩。
春天中班語言教案(優質17篇)篇十
1、認真閱讀《從小愛祖國》圖畫,并且喜歡欣賞詩歌,能理解其內容。
2、知道小朋友的大家庭是中國。
3、認讀重點字詞:“愛”“祖國”“魚”“蚯蚓”“蜜蜂”,復習認讀漢字“有時”“刀”
4、通過觀察圖片,引導幼兒講述圖片內容。
5、根據已有經驗,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
1、大范例《從小愛祖國》。
2、字卡:“愛”“祖國”“魚”“蚯蚓”“蜜蜂”,“有時”“刀”。
3、《啟蒙閱讀》第三冊幼兒讀本。
4、錄音機、磁帶
一、開始部分。
出示已學過的字詞幫助幼兒復習以前學過的字詞“有時、月亮、刀、國旗、的、金、高、紅字寶寶打招呼。
二、基本部分
?出示范例談話引出課題激發幼兒學習興趣。
1、出示大范例師提問:小朋友你們知道小動物喜歡什么嗎?(引導幼兒回答)
2、你們除了愛自己的爸爸、媽媽愛幼兒園,還應該愛什么呢?(幼兒回答后教師小結)
3、我們一起來看看這幅圖畫。小朋友們看看這里,這里有一些小動物,誰認識它們?誰能看出來,這些小動物生活在什么地方?圖畫上高高豎起的是什么呢?(引導幼兒觀察后回答教師小結)
4、今天我們要來學習一首詩歌詩歌的名字叫《從小愛祖國》小朋友聽。
5、教師范念詩歌一遍。
――師提問:“詩歌的名字叫什么啊?(出示字卡“愛”)(引導幼兒完整的說出詩歌的名字叫《從小愛祖國》。)
――師提問:“小朋友們這幾句詩歌里面,每句都出現一個同樣的字那個字是什么字啊?(引導幼兒回答出“愛”字)
――師提問:誰能告訴老師,鳥兒愛什么?(出示字卡“鳥”)
――師提問:魚兒愛什么?(出示字卡“魚”)
――蚯蚓愛什么(出示字卡“蚯蚓”)
――蜜蜂愛什么?(出示字卡“蜜蜂”)。
6、師提問:最后提到誰?對!好兒童從小愛什么?什么是祖國?我們的祖國的名稱是什么呢。
7、請幼兒跟隨教師齊念詩歌一遍。
三、結束活動。
1、和字寶寶說再見。
2、小結活動下課!
本次活動主要問題這首詩歌的詩句比較樸實、淺顯易懂,從小動物愛的事情過渡到我們好兒童,從小愛祖國,在結束句中點名主題。
為了讓孩子更快、更好地學會詩歌《從小愛祖國》,我利用圖片的形式,依次出現在背景圖上,孩子根據我的提問,很快說出前幾行詩句,在詩歌的最后一句教學中,出現了問題。當我問到“小朋友愛什么?”好幾個小朋友的回答是“老師、媽媽!”于是,我出示了最后一句的圖片,讓孩子學習最后一句“我們好兒童,從小愛祖國。”但是從孩子們的眼神中,我發現孩子不清楚什么叫做“祖國”,我及時為孩子們講解了“祖國”的含義,“祖國就是說祖先一直代代居住生活、自己也出生在那里的地方,我們的`國家是中國,所以中國就是我們的祖國。”在我的解釋下,一些孩子已經明白詩句的意思,但是還有個別孩子似懂非懂,對祖國的含義還是有些模糊。
本節活動中,我打破了以往的詩歌教學模式,把語言與藝術充分地結合起來,而且給了孩子們充分的表述空間、展示機會,孩子學習積極性很高。不過“祖國”這個詞語,孩子們是第一次聽到、說到,所以難免對祖國的定義不太清晰。在我的講解下,部分孩子能夠理解,但是個別孩子由于年齡特征、認知水平的局限,還是不太理解“我們好兒童,從小愛祖國”這句話,每當孩子們念到這句話時,就會有斷頓。對祖國的理解只是初步的認知,沒有產生熱愛祖國的情感,這就需要老師課后繼續延伸教育,讓孩子感知祖國的美好,激發幼兒愛祖國的情感。
如果讓我重新再上這節課,我會在策略方面多下功夫:1、在語言區投放了詩歌《從小愛祖國》的圖片,孩子們在講述詩歌中可以進一步地學習詩歌,理解詩歌。投放孩子們到各地旅游的照片,引導孩子相互講述在祖國各地旅游的所見所聞,感受到身為中國人的自豪;2、閱讀區投放祖國各地風景、民族服飾、特產等圖片,讓孩子感知祖國的美麗與富饒,萌發從小愛祖國的意識;3、表演區提供了《我們的祖國是花園》、《今天是你的生日,中國》歌曲cd,還有道具如紗巾、彩條、民族服飾、樂器等,孩子們在歡樂的表演中,理解祖國的含義,產生對祖國濃濃的愛意。
春天中班語言教案(優質17篇)篇十一
幼兒天生就具有跟自然親近的本能,能夠以自身的感受體驗自然的喜怒哀樂。因此,對老師來說,能夠跟孩子分享自然界是一件非常令人興奮的事情,但是幼兒所能學到的關于自然界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認識自然界是充滿美好跟神奇的。說到了神奇,孩子們在生活中的一些小問題就表現出了他們對神奇的自然的向往。春天是個美麗的季節,在這個季節里,我們可以去放風箏、去郊游,尋找春天的景色,享受大自然的美麗景色。《找春天》是這一主題的一部分,借以這個活動,讓幼兒了解春天是一個萬物生長的季節,關注自然的不斷變化,感受大自然的美麗景象。
1、從自身及周圍環境等的變化中,感受初春的到來,了解春天的基本特征。
2、在園地種植等活動中,感知春天是個萬物生長的季節,感受春天的美。
小蝌蚪找媽媽。
1、初步了解青蛙的外形特征,及生長過程。
2、學習用手指壓印跟曲線添畫的畫法畫出各種動態的蝌蚪。
1、在自然角飼養小蝌蚪,供幼兒觀察。
2、范畫:在水中向各種方向游動的小蝌蚪。
1、你們見過青蛙寶寶嗎?青蛙的寶寶是什么樣子的,是小青蛙嗎?
2、教師生動講述故事,幼兒欣賞。
1、小蝌蚪找媽媽時先后遇到了哪些動物?
2、青蛙媽媽的樣子是怎樣的?它有哪些特點呢?
1、展示自然角的小蝌蚪,引導幼兒觀察:“你們看看,小蝌蚪長得什么樣子?它們是什么顏色?它們在水中是怎樣游泳的?”引導幼兒討論說出小蝌蚪有圓圓的身體,細細長長的尾巴,在水中能向各個方向游動。
2、教師引導幼兒畫小蝌蚪,先用食指的指腹在黑色顏料中輕輕蘸一下,然后把指腹按在紙上,再用記號筆畫上彎彎曲曲的尾巴,這樣一條可愛的小蝌蚪就在游動了,似讓小蝌蚪向不同方向游,只需變換不同的方向壓印。
3、幼兒作畫,教師指導。(提醒幼兒注意點畫方法,畫出不同方向游的小蝌蚪,蝌蚪的尾巴不宜太長)。
4、展示交流自己的畫作,給自己的畫創編故事。
春天來了,當迎春花把春天的信息告訴大地時,春姑娘就悄悄地喚醒了冬眠的小動物喊來了背著剪刀的小燕子,敲開了花媽媽的家門……啊!春天多美好!幼兒園的小朋友們也一起出來找春天啦!在主題開展過程中,幼兒感受到了春天的美好,對春天產生了一種積極的情感。
大自然是孩子們自由探索的天空,孩子的興趣來源于大自然。在這個主題里,我們走出教室,走出幼兒園去感受春風的撫拂,去領略陽光的暖意,去尋找春的'足跡。菜地上,花叢里,小樹旁,我們在植物里尋找春天;小蝌蚪、小蝴蝶,瓢蟲,我們跟動物萬春天的游戲!春天多么美、春天多么好,我們跟動物玩春天的游戲!雨過天晴,萬物呈現出一片嶄新的景象,小樹、小花、小草在雨水的淋浴下,一下子變的精神抖擻起來,一只小蝸牛也能引起幼兒對科學探索的愿望。孩子對蝸牛的興趣完全來自于自然環境。他們在自然中尋找蝸牛,了解了蝸牛的特征、生活習性,對蝸牛產生了感情,這些科學中的探究、情感上的互動是在活動室里不能實現的,所以我們將經常帶孩子走進大自然,親近大自然,享受大自然帶給我們的樂趣。
春天中班語言教案(優質17篇)篇十二
1、傾聽和理解一段話的含義,并學習用繪畫的形式表現。
2、能根據畫面內容選擇自己喜歡的角色進行添畫,組成完整畫面。
3、學習相應的詞、句,并嘗試運用。
4、體驗自制和御用語言教具的快樂。
鉛畫紙、鉛筆、彩色筆。
第一部分——聽話繪畫。
1、觀察了解作畫工具——鉛筆。交待:等會兒用勾線的方法來畫出老師講的一段話。
2、教師講述:春天到了,春姑娘慢慢地走來了,樹林里的樹悄悄地變化了。有的落葉樹長出了嫩嫩的小芽芽,有的落葉樹開滿了一朵一朵的小花,常綠樹穿著綠綠的衣服站在草地上。春姑娘恩:“哎——你們準備好了嗎?我要將溫暖送回大地了!”小樹們張開手臂說:“好呀!好呀!歡迎你。”
3、分析:這段話里有誰?在什么地方?有哪幾種樹?落葉樹有哪幾種不同的樣子?(可重復念其中的句子)。
4、幼兒以繪畫的形式表現老師講述的內容。幼兒繪畫時,教師再次朗誦這段話,幫助幼兒記憶、對照。
第二部分——分析(借助實物投影儀把部分幼兒的畫放大)。
2、分析表現形式:春姑娘表示什么?“小樹們張開手臂”是把小樹比成了什么?怎么樣用圖畫來表示?(介紹:把春天和樹比作人的方法叫做擬人,說話時用擬人、比喻等方法會讓你的話更好聽,更生動。)。
3、提出添畫的建議:春天的小樹林會有誰去?去干什么呢?鼓勵幼兒在畫面上添上2-3個自己喜歡的角色。
4、幼兒添畫,鼓勵幼兒一邊畫一邊想想用什么好聽的話表達。
5、鼓勵畫完的幼兒自找好朋友,看著自己的畫說一段話。要求:根據圖意,用好聽的詞和句。
第三部分——看圖說話。
1、把部分幼兒的畫放大在屏幕上,請該幼兒看圖說話,教師組織幼兒分析:他講的圖畫上有沒有?找找好聽的詞和句。
2、再次總結看圖說話的方法:根據圖意,用好聽的詞,最好用比喻、對話。
3、點評幼兒的繪畫,即如何從顏色、大小、位置等方面來處理主體與背景的關系。
4、布置幼兒課后自己完成畫面,分別為主體和背景涂上不同層次的顏色。
春天中班語言教案(優質17篇)篇十三
活動目標:
1、嘗試封閉式數數的方法,積累數數的經驗。
2、在快樂的.數活動中感受春天的季節特征。
準備:
1、前期經驗:嘗試過不同的數數方法。
過程:
一、情景導入——在表達對春天的熱愛中思考數數的多種方法。
2、小結:數數的方法有很多,我們可以1個接著1個數,也可以2個2個數,還可以接著往下數。
二、封閉式數數——了解找某一起點進行數數。
1、春天是個美麗的季節,春姑娘也來了!聽:她會對我們說些什么呢?
2、提問:剛才你們看到了哪些春天的朋友?
3、原來春天的朋友這么多,一共找到了幾個春天的朋友?
追問:你是怎么數的?用了什么好辦法?請個別幼兒演示(找到一個起點)。
4、小結:其實,在我們數數的時候先找到一個容易記住的起點,然后從這個起點開始數,一直數到最后,起點不再重復數。
三、幼兒操作——確定起點進行封閉式數數。
1、春姑娘來到了花園里,她想和我們做游戲,聽她會說些什么呢?
2、幼兒操作(教師觀察幼兒操作過程中尋找起點的方法)。
3、交流分享:你是從哪個起點開始數的?為什么?
4、小結:原來數數的時候,我們可以找一個特征明顯的作為起點,(如特別大的或特別小的、顏色與其它不一樣的等等),這樣數起來更容易。
四、數花環——明確找起點封閉式數數的好方法。
2、交流分享:你的花環上一共有幾朵花?這些花都一樣嗎?你是怎么數?(請不同幼兒介紹)。
3、小結:我們想了那么多好辦法找到起點,一個接著一個數,不漏數、不重復數,數的又快又準確,你們數數的本領真大呀!
五、延伸活動——嘗試將封閉式數數的方法運用到生活中。
生活中也有許多東西可以用這種方法數。
春天中班語言教案(優質17篇)篇十四
一、活動內容:
《春天》。
二、活動要求:
引導幼兒用節奏動作來表現歌曲的情緒。通過肢體各種動作,讓幼兒體驗到音樂優美的旋律。
三、活動準備。
1.春天的背景掛圖一張、磁帶。
2.太陽、小花、柳樹、蝴蝶、小白兔貼紙圖片各一張。
四、活動過程。
1.談話或引出歌曲。
“春姑娘悄悄地來到我們身邊,你們仔細聽一聽,春姑娘帶了什么啊!”放(放《春天》的音樂)。
2.復習歌曲《春天》。
師跟著鋼琴,有節奏地邊唱歌邊根據歌詞有序地出示貼紙圖片。
3.師提問,啟發引導動兒嘗試用節奏動作為歌曲伴奏。
(1)小朋友的肢體動作也能打節奏,小朋友快找一找,有哪些?
(2)啟發幼兒提出一些辦法,如用拍手、拍腿、跺腳等動作來打節奏。
(3)拍擊什么樣的節奏呢?
“今天,我請了一位小客人,看看她是怎樣把春姑娘請出來的。”
(4)讓幼兒與客人一起表演。
(5)啟發幼兒大膽想像嘗試各種節奏型。
如:花兒都開了除了用手掌托在下巴外,還可以用手臂來表現。“彎彎腰”xoxo|x-|拍手與拍腿結合外,還可以“彎”(叉左腰),“彎”(叉右邊腰),“腰”(鞠躬)。
(6)將幼兒一對一的進行完整演唱、演奏歌曲《春天》。
(7)結束活動。
師:“天黑了,春寶寶們回家了。”
幼兒隨音樂做動作出活動室。
活動目標:
1.理解詩歌的內容,感受春天的變化。
2.學習詞:綠綠的、紅紅的等重疊詞。
3.嘗試仿編詩歌,發揮幼兒的想象力。
活動準備:
1.背景音樂。
2.詩歌《春天的'夢》的課件。
3.圖片:蘋果、香蕉、太陽、大樹等。
活動過程:
一、引出課題。
2.與小朋友討論夢:小朋友,你們晚上做夢嗎?都夢見什么了?
3.出示春風姐姐的夢:春風姐姐做了一個夢,夢見春天到了特別漂亮。春風姐姐愛做夢,夢是美美的。
二、欣賞和理解詩歌《春天的夢》。
放詩歌《春天的夢》的錄音,幼兒欣賞。并提問“你們聽到了什么?”
2.熟悉和理解詩歌的內容幼兒欣賞完一遍詩歌后,提問:
詩歌的名字是什么?
小草的夢是怎樣的?為什么?(學習詞:綠綠的。因為綠色的小草最美)小花的夢是怎樣的?為什么?(學習詞:紅紅的。因為紅紅的花最美。)小燕子的夢是怎樣的?為什么?(學習詞:請幼兒跟讀詞語“暖暖”的。)寶寶的夢是怎樣的?為什么?(學習詞:甜甜的。像這樣兩個字一樣的詞叫重疊詞)。
3.幼兒邊看課件邊欣賞詩歌,并和教師一起表演詩歌。
三、仿編詩歌。
2.將幼兒仿編的詩歌組合起來,成為一首新的詩歌《水果的夢》。
3.請每一名幼兒選一個圖片,并說說它們的夢是什么樣的。
4.請幼兒到前面創編圖片的夢,并把幼兒說的編成好聽的詩歌,讓幼兒體會成功的喜悅。
四、結束小朋友我們也在甜美的音樂中做個《甜甜的夢》結束活動。
附錄:詩歌《春天的夢》。
小草愛做夢,夢是綠綠的。
小花愛做夢,夢是紅紅的。
小燕子愛做夢,夢是暖曖的。
小朋友愛做夢,夢是甜甜的。
春天中班語言教案(優質17篇)篇十五
設計思路:
春天是一年當中最漂亮的季節,孩子們喜歡在春天溫暖的陽光下玩耍、做游戲。春天是小朋友最喜歡的季節,因為有小花、小草和小樹,有蜜蜂、蝴蝶和燕子。通過進行主題活動《春天來了》以后,小朋友們更加了解了春天的季節特征,更加喜歡春天了。我班的孩子比較喜歡唱唱跳跳,表演的欲望較強,他們很樂意用自己的歌聲和身體來表現春天的漂亮事物,因此,我設計了這一節音樂活動,讓小朋友充分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去感受春天的美,盡情地表現春天美好的事物,來表達對漂亮春天的感受。
活動目標:
2.學習用自己的肢體動作來表現春天美好的事物。
活動準備:
1.已經了解了一些春天的主要特征,如:嫩綠的柳樹枝條在隨風搖擺;燕子和蜜蜂.蝴蝶都飛來了;小草發芽了;春雨輕輕的下等等。
活動過程:
一、談話。
教師提問:現在是什么季節?
你看到的春天是什么樣的?
1、教師播放歌曲的錄音,幼兒傾聽一遍。
3、接著再聽一遍歌曲錄音。
4、教師帶領幼兒朗讀一遍歌詞。
三、學唱歌曲。
1、幼兒再傾聽歌曲《春天來了》錄音一遍,聽后可以讓幼兒簡單地討論聽歌曲后的感受。
2、讓幼兒跟著歌曲錄音數拍子,熟悉旋律。
3、幼兒反復跟唱歌曲。
四、進行表演。
1、根據歌曲的`內容自己自由地做表演動作。
2、請幾位動作做得較好看的幼兒上來示范,大家跟著做。
3、你還能用什么好看的動作來表現漂亮的春天呢?(幼兒在音樂的伴奏下進行表演,盡情地抒發對春天美的感受。)。
春天中班語言教案(優質17篇)篇十六
1.進一步理解詩歌的擬人手法及詩句的結構方式,嘗試仿編詩歌。
2.運用回憶,聯想,仿編和合作表演的方式,加深對詩歌的理解。
1.圖標:問號,動作圖若干。紙,油畫棒。
2.抒情的背景音樂和語言磁帶,錄音機。
1.教師帶領幼兒共同回憶詩歌內容,進一步體會詩歌中運用的擬人手法。
教師帶領幼兒跟隨音樂自然朗誦詩歌。
教師請幼兒輕輕閉上眼睛,仔細聽。
教師:春天從花朵里跑出來,春天從綠色里跳出來,春天從我的心里飛出來。
啟發幼兒想一想春天像什么,鼓勵幼兒大膽的說出自己的感受。
2.幼兒嘗試仿編詩歌。
引導幼兒按圖譜的結構簡單作圖,嘗試仿編。
3.請幼兒說說自己仿編的詩歌。
4.幼兒合作,仿編,表演一首完整的詩歌。
教師:詩歌有幾段?我們能不能三個小朋友一起來編一首完整的詩歌。
教師:怎么做呢?
幼兒合作仿編,排練一首完整的詩歌。
5.幼兒表演仿編的詩歌。
教師播放背景音樂,請幼兒在集體面前展示仿編的詩歌。
集體評議每組幼兒表演好的地方,并指出哪些地方還可以改進。教師要特別鼓勵幼兒去發現,看到別人好的地方。
畫詩歌,在活動的結束部分,改變一下學習的方式,讓孩子自己動手來畫詩歌,這個時候不要求孩子們安靜,可以邊畫邊讀,好多孩子們在畫的過程中,都是讀一句,畫一個內容。畫完之后,他們還會看著他們的畫,再整體朗讀一遍。很有成就感。
在第二課時的創編活動中,給孩子們提供一些動作的簡筆畫,教師給畫在黑板上,供孩子們創作作品時候借鑒。
春天中班語言教案(優質17篇)篇十七
3、培養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4、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重點:欣賞并理解散文故事,把圖片貼到相應的匹配位置上
難點:感受春天里大自然變化的美麗景象
材料與環境創設:
(一)活動導入:
(二)欣賞:
(出示ppt,引導幼兒觀察,理解畫面內容)
2、師:圖上有什么?它們是什么樣子的?
3、引導幼兒理解兒歌內容,初步學習朗誦兒歌。
(1)、教師出示ppt,引導幼兒欣賞故事。
(2)、引導幼兒說出故事的名稱和主要角色。
師: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春天來了,誰醒了呢?
(3)、請幼兒傾聽故事一遍,提問并引導幼兒用故事中的.語句回答問題。
a、師:春天來了,誰醒了?它在干什么呢?
b、師:小溪醒了,它在做什么?什么叫長跑?為什么說小溪在練長跑呢?(集體朗誦這句兒歌)
c、師:麥苗醒了,它在做什么?麥苗為什么會彎腰?(請幼兒模仿麥苗彎腰的動作,邊做動作,邊朗誦這句兒歌)
d、師:桃花醒了,它在做什么?什么是綻笑臉?
e、師:柳樹醒了,它在做什么?柳樹的辮子是什么?
f、師:燕子唱起了什么歌?什么是春之歌?
4、教師幼兒共同完整地將圖片放到匹配的位置上
小溪、麥苗、桃花、柳樹、燕子、麥苗
1、春天是萬物復蘇的季節,在幼兒園的周圍和大自然中變化萬千,柳條抽芽、
桃花盛開、春雨綿綿、小草從泥土中鉆出來,幼兒們可以通過觀察大自然的景象去尋找有關春天的秘密,在暖暖的春風里去踏青,享受大自然的美景。在這里我通過兒歌“春天來了”讓幼兒了解春天的主要特征,培養幼兒對春天的喜愛以及對大自然的探索興趣。
2、通過一系列以幼兒為主的活動,培養幼兒良好的閱讀習慣、語言表達能力,讓幼兒學會用觀察的方法、敏銳的眼睛去感知和發現春天的變化、人們的活動、生物生長的變化等,激發幼兒熱愛大自然,增強環保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