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教案是教師根據學生的特點和需求,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和資源,進行教學設計的重要依據。下面是一些實用的三年級教案,詳細介紹了教學內容和教學步驟。
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位置與方向復習教案有哪些(實用18篇)篇一
本冊教材是第一學段的最后一冊教材,通過總復習,使學生獲得的知識更加鞏固,計算能力更加提高,數感、空間觀念、統計觀念、應用意識等得到發展,能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獲得學習成功的體驗,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全面達到本冊教材和第一學段的教學目標。
教材說明。
本單元的復習包括本冊所學的主要內容。復習共分為八部分:位置與方向,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統計,年、月、日,面積,小數的初步認識,解決問題。復習的重點是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兩位數乘兩位數,統計,面積以及運用所學的知識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其他內容也比較重要,也要讓學生切實理解和掌握。本冊第九單元“數學廣角”主要是培養學生數學思想方法的,學生只要了解就可以了,因此,在總復習中沒有單獨安排復習。可讓學生通過練習初步了解集合和等量代換的思想方法。
總復習的編排注意突出以下幾點。
1.注意知識間的內在聯系,便于在復習時進行整理和比較,以加強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如第112頁的第1題,既復習了根據給定的一個方向(北、南、東或西)辨認其余七個方向,并能用這些方向詞語描繪物體所在的方向;同時也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另外,也為今后進一步學習根據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描述簡單的路線圖等知識打下了基礎。
2.注意加強與生活實際的聯系,加強估算意識和能力的培養。如第112~113頁的第2、4題,第2題設計了估算和筆算3個家庭平均每月用電數的題目,讓學生體會除法在生活中的應用。
3.加強統計觀念的培養。如第113頁的第5題,既復習了對數據進行簡單的分析,并根據分析的結果作出簡單的判斷與預測;也復習了平均數的意義,會求簡單數據的平均數。同時滲透了環保教育。
4.加強空間觀念的培養。如第114頁的第7、8題,既復習有關面積的基本知識,也復習了估計給定的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能夠選擇合適的面積單位估計和測量圖形的面積。
5.加強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在總復習中,數與計算、空間與圖形、統計等內容的應用本身就是解決問題;另外,也單獨安排了一些聯系生活實際的解決問題的內容,如第115頁的第11、12題,讓學生了解用連乘、連除可以解決生活中一些簡單的問題。
教學建議。
1.這部分內容可用5課時進行復習。復習時,對于本單元的主要內容要重點復習,教師應了解每一名學生在學習中還有什么問題,啟發、引導學生在獨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基礎上解決問題;其他內容的復習,教師可根據實際情況靈活掌握,對學生掌握得不牢固的內容要重點復習,使學生都能夠達到本學期的教學目標。
如果有機動時間,教師可適當安排時間對第一學段(前六冊教材)的內容按照數與計算、空間與圖形、統計與概率等領域適當進行系統整理和復習,全面完成第一學段的教學目標。
2.復習位置與方向時,結合教科書第112頁的第1題,可以先讓學生用八個方向詞語說一說小清家的周圍有什么;然后再進行小組和全班交流,結合學生表達過程中出現的錯誤說一說怎樣識別方向和用詞語描繪物體所在的方向,看懂簡單的路線圖。教師可以在圖上加幾條公共汽車路線,豐富情境的內容;也可以根據本地的實際情況,重新繪制簡單的地圖,讓學生描述。
3.復習除數是一位數的除法時,通過讓學生做第112頁的第2題,了解學生計算時還存在什么問題,啟發、引導學生發現自己的錯誤所在,并通過反思自己糾正;還應注意通過一定的練習使學生達到計算熟練。
4.復習兩位數乘兩位數時,結合第113頁第3題復習口算,結合第4題復習估算和筆算。教師針對計算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訂正,再通過練習二十五中的有關練習或出一些有針對性的練習,使全體學生達到本學期規定的教學目標。
5.復習統計時,讓學生分析第113頁第5題中的數據,對近年來該地區沙塵天氣的發展變化趨勢有一個判斷;讓學生談談感想,有什么辦法減少沙塵天氣,使學生受到環境保護的思想教育。
6.復習年、月、日時,要注意全面復習學過的時間單位和有關知識,可借助表格進行系統整理時間單位,結合實例讓學生體會這些單位的大小,培養學生的估計能力。
7.復習面積時,結合第114頁第7題,讓學生結合實例建立面積單位的表象,知道相鄰兩個單位之間的進率。第114頁的第8題,先讓學生獨立估計,再合作進行測量,然后進行全班交流;讓估計得比較準確的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估計的,讓估計得不夠準確的學生說一說誤差出現在什么地方,從而提高學生的估計能力和測量的能力。
8.復習小數的初步認識時,除了結合第115頁的第9、10題外,還可用一些實例引導學生理解小數的基本含義,體會到小數與分母是是10和100的分數的聯系。
9.復習解決問題時,可結合第115頁的第11、12題,了解學生是否理解題目中的數量關系,能否正確列式計算。啟發、引導有困難的學生達到基本要求。注意讓學生根據題目中給出的條件和問題,選擇正確的自己喜歡的方法進行解答,不要求一個學生掌握多種方法。
10.關于練習二十五中一些習題的說明和教學建議。
第3題,先讓學生估算,再用筆算。有的學生可能估算的結果與筆算的答案不同,如把58看成60,11看成10,估算結果是600,答案是不能一次送走這批人;實際情況是58×11=638,一次能送走這批人。上面的估算方法按照一般思路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卻得出了相反的答案。此時教師要引導學生思考面對實際問題時怎樣選擇比較合適的估算策略,才能解決問題。上面的估算方法問題出在:1輛車能坐58人,如果把11看成10,等于少運了58人,58相對于620人來說誤差較大。因此,估算時計算60×11=660比較合適。因為把58看成60,1輛車多運2人,10輛車才多運20人,誤差相對較小。這樣就能得出“一次能送走這些人”的正確答案。
第5題,讓學生通過分析數據,對人均消費糧食的變化趨勢有一個判斷。在此教師應引導學生理解,隨著社會生產的發展,供人們吃的東西越來越豐富,所以人均消費糧食越來越少。
第9、13題,教師注意結合題目進行環保教育。
練習二十五最后的思考題,滲透等量代換的思想方法,到第三學段學習二元一次方程組時要用到這種思想方法。解決問題的思路如下。
由題中的條件可知:
3杯水+空瓶=440,
2杯水+3杯水+空瓶=600,
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位置與方向復習教案有哪些(實用18篇)篇二
1.初步建立面積概念。(第74~77頁)。
物體表面的大小是物體表面的面積,平面圖形的大小是平面圖形的面積。這里的“大小”不是有的大、有的小“相差”的意思,而是每個面各有確定的大小的意思。
74頁例題教學面積的意義。結合教室里的實例,按照“物體有面——每個面都有大小——面的大小是面積”這樣的線索引導學生逐步體會面積的意義,分三個層次展開面積意義的教學。
(1)第一層次安排了四個學習活動。“看”——看黑板表面、課本封面,體會物體有面。“比”——比黑板表面與課本封面哪一個比較大、哪一個比較小,體會各個物體的面都有確定的大小。“聽”——聽懂“黑板表面的大小是黑板面的面積,它比課本封面的面積大”這句話的意思,首次感知面積的含義。“想”——想“什么是課本封面的面積”,再次體會面積的含義。
這個層次的教學要注意兩點:第一,不能僅僅比出黑板表面比課本封面大、課本封面比黑板表面小,更要讓學生體會到“各個面都有確定的大小”。可以讓學生指一指哪里是黑板的表面、哪里是課本的封面,感知物體的“面”。讓學生用手勢表示黑板面有多大、課本封面有多大,感知物體的面有確定的大小。第二,在學生知道什么是黑板表面的面積后,讓他們說一說什么是課本封面的面積,以及為什么說黑板表面的面積比課本封面的面積大。
(3)第三層次是開放的,讓學生自己舉例說說物體表面的面積,并比較它們的大小。一方面讓學生反饋對面積的初步認識,另一方面讓他們在更大的范圍里體會:看到的物體都有面,每個面的大小是這個面的面積,從而形成初步的面積概念。
第75頁例題教學內容有兩點:一是平面圖形的面積,二是怎樣比較面積的大小。學生在前面的例題里已經知道物體表面的大小是面積,通過本例題的學習,繼續知道平面圖形的大小也是面積。這樣,他們對面積意義的理解就更全面了。例題出示了一個正方形和一個長方形,提出的問題是“怎樣比較這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教學可以分兩步進行。首先讓學生討論,什么是這個正方形的面積,什么是這個長方形的面積,引導他們認知遷移,從物體表面的大小叫面積類推出平面圖形的大小也是面積。然后讓學生討論,怎樣比較這兩個圖形面積的大小。前面例題比較物體表面的大小時,使用的方法是觀察,因為相比的兩個面大小差異很明顯,一看就知道。這個例題中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積差異不明顯,憑觀察難以作出判斷。于是,要采用別的比較方法,如把這兩個圖形疊起來比一比,或者用同一張紙條量一量,當然,學生還可能想出其他方法。如果兩個圖形不便重疊的話,用同一張紙條量是一個比較好的方法,它不但易于操作,而且對后面學習面積單位有積極的影響。
還有一點要注意,教材沒有對面積下概括的定義,只要求學生結合實例體會面積的意義,在表象的層面上認識面積。
“想想做做”第3題是比較方格紙上的四個圖形的面積哪一個大些。用相同的方格量也是比較面積大小的一種方法,用圖形有幾個方格那么大的方式描述圖形的面積,一方面能使學生更好地體會圖形的面積是它的大小,另一方面又為以后用面積單位計量面積作了極好的鋪墊。第4題先描出圖形的邊線,再涂出圖形的面積,這是教材第一次引導學生區別周長與面積。通過描和涂,學生能體會到圖形的一周邊線的總長度是圖形的周長,圍在邊線里的面的大小是圖形的面積,從而明白周長與面積是不相同的。第5題讓學生觀察學校平面圖,圖上可以看到校園里有哪些建筑、有哪些場地,它們分別在什么位置,還能看出什么占地面積大些、什么占地面積小些,是一道比較開放的題。
2.常用的面積單位。(第78~81頁)。
例題及“想一想”讓學生認識面積單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例題首先提出問題“你知道課桌面的面積有多大嗎”,由于學生曾經用自制的紙條量過圖形的面積,所以這個問題能激起他們的興趣,自選工具來測量課桌面的面積。各人選用的工具不同,測量的答案不可能一致。為了能有一致的答案,需要使用相同的測量工具,進而需要統一的面積單位。這一小段教材在引發學習動機的同時,又讓學生體驗了人類創造面積單位的歷史過程。
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位置與方向復習教案有哪些(實用18篇)篇三
1.通過活動體驗使學生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其余的三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2.通過大量的操作活動,讓學生形成辨認東、西、南、北等方向的技能,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3.在觀察主題圖時,滲透愛國主義教育,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教學重難點。
會在實景中辨認東、南、西、北,并能運用這些詞語來描繪物體所在的方向。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小故事導入新課。
二、愉快體驗,探究新知。
1.觀察主題圖。
(1)出示第2頁彩圖。
(2)我們現在來到了北京的天安門廣場,你們看見了哪些建筑物?愿意當小導游為大家介紹一下嗎?同桌之間互相解說。
(3)指名上臺講。
2.學習例1:出示第3頁彩圖。
早上太陽在什么方向?面朝太陽,我們面對的是什么方向?背對的方向是什么方向?
學生相互說說自己前面的和后面的方向。
現在同學們像老師一樣伸開兩臂,我們左手指的方向是北,右手指的方向是南。
(3)請4位同學面朝4個方向背對背站好,讓他們說說自己面對的方向。引導其他同學觀察和發現東西兩個方向的同學背對背,南北兩個方向的同學背對背。
強調東西相對,南北相對。
(4)回教室填寫例1.
三、分層練習,鞏固新知。
1、說一說教室里東、南、西、北各有什么(練習一第1題)?
2、用東、南、西、北這些詞語說一說你座位周圍同學所在的方向。
3、你說我做:5人一組,1人指揮,4人做動作。(1人指揮站中間,4人聽指揮站4個方向。)。
四、課堂小結。
今天大家學到了什么?還有什么疑問?
回家按照4個方向觀察房間的擺設,明天來告訴大家。
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位置與方向復習教案有哪些(實用18篇)篇四
1、會認11個生字,會寫13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3、學習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點進行描寫和說明的寫作方法,以及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
4、感受作者對翠鳥的喜愛之情,培養學生保護動物、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1、學習作者是如何抓住事物的特點進行描寫和說明的寫作方法,以及體會關鍵詞句在表情達意上的作用。
2、感受作者對翠鳥的喜愛之情,培養學生保護動物、與動物和諧相處的意識。
教學工具。
ppt。
教學過程。
(一)、激趣引入課題。
1、我們學習了翠鳥一課的生字詞,今天來復習一下。(課件出示詞語)。
(學生在練習本上寫。)。
4、那么翠鳥長得什么樣?作者又抓住了它的哪些特點呢?打開書自由快速讀課文,找出描寫翠鳥外形的段落。
(二)探究新課。
學習第一自然段。
1、誰找到了?先告訴大家是第幾自然段,請你讀。(課件出示第一自然段)。
生:鮮艷的、小巧玲瓏的、靈活的……(師板書鮮艷)。
2、這么可愛的翠鳥想見到它嗎?(出示無色圖)。
3、沒有顏色,別急,我們先來默讀第一自然段,圈出表示顏色的詞語,看看都有些什么顏色。
(生讀課文圈表示顏色的詞語)。
4、說說吧。
生:有紅色、橄欖色、翠綠色、淺綠色、赤褐色(師在課件上涂顏色)。
5、(根據學生的回答依次出示幾種顏色)這些顏色放到一起什么感覺?
生:對比強烈、鮮艷。
6、這樣大紅大綠對比強烈的顏色在一起給我們的感覺就是鮮艷啊!
8、我找幾位同學試一試。每人讀一種顏色。(指名)。
9、大家先來給他們提點兒建議,怎樣才能讀出鮮艷的感覺?
生:聲音大、微笑著讀、有表情、活潑可愛的地方要輕輕讀、有聲音高低起伏的變化、關鍵詞要重讀。。
10、這一段,哪些詞要重讀?
生:表示顏色的詞語。
11、老師也提一條建議。身體站直,書拿穩。
(生齊讀第一自然段)。
師出示彩色翠鳥圖片。
12、喜歡嗎?
生:喜歡。
13、你們說作者喜歡嗎?
生:喜歡。
14、你怎么知道的?
(學生回答)。
15、是呀,因為作者喜歡翠鳥才會寫翠鳥,并且寫得這樣漂亮、鮮艷。不過,作者寫翠鳥的外形可不是亂寫的,是按照一定的順序邊觀察邊寫的。先總寫顏色鮮艷,再分別寫頭上、背上、腹部。這種寫作方法就叫做總分。以后我們寫動物的時候就可以用這種寫作方法了。再齊讀。(邊說邊出示順序圖)。
生:擬人。
17、頭上的羽毛像頭巾,背上的羽毛像外衣,這又用了什么修辭手法?
生:比喻。
18、作者真會寫文章,除了按一定順序仔細觀察、還使用了擬人句和比喻句。
學習二、三自然段。
1、不過,我們在學習《燕子》一課時,還討論過,文章要生動、吸引人就要——。
“有聲、有色、有動作”(師板書聲音、動作)。
默讀課文二、三自然段,畫出描寫聲音和動作的句子。(聲音用橫線畫出、動作用波浪線畫出。)。
(學生邊讀課文邊勾畫)。
3、請同學來先說說翠鳥聲音的句子。
生:翠鳥鳴聲清脆。(師板書清脆)。
4、我們來聽聽翠鳥清脆的叫聲。(幻燈片)。
5、說到這里,老師有個問題。
課件出示:1.翠鳥叫聲清脆,愛在水面上飛。
2.翠鳥鳴聲清脆,愛貼著水面疾飛。
6、自己讀一下,多讀幾遍,看哪一句讓你讀得更有感覺,讀得更明白。
生:這一句中多了“貼著”和“疾飛”,讓我更感覺到翠鳥飛得快。寫得更具體更。
詳細。
7、同學們都理解得很好,鳴聲和叫聲都可以指鳥叫,但鳴聲更準確,同時含有感情色彩。“疾”有幾種解釋,請同學選一選。(出示幻燈片)。
生:準確生動地體現出動作輕盈、迅捷的特點。
8、如果我們的手是翠鳥,桌面是水面的話,那翠鳥是怎么飛的?能模仿一下嗎?
(師生一起來做,從動作模仿中耕形象地了解“貼”和“疾”的含義)。
9、你看,正因為作者描寫時用詞用得如此準確,我們才這么形象的看到翠鳥抓魚時飛翔的樣子,所以我們在平時的寫作或說話的時候,就要學習作者的這種方法。
10、寫翠鳥動作的句子是哪句?
(生自由回答,老師隨機概括)。
生:翠鳥蹬開葦稈,像箭一樣飛過去,叼起小魚,貼著水面往遠處飛走了。
課件出示句子比較:
翠鳥離開葦稈,很快地飛過去。
翠鳥蹬開葦稈,像箭一樣飛過去。
11、同學們可以讀一讀這兩句,然后跟你的同位說說你更喜歡哪一句,并說說為什么。
12、不錯,我們在讀著這句話時仿佛已經看到了翠鳥捕魚時飛的樣子,像箭一樣飛過去,你看多形象啊!
13、看老師手上的葦稈,哪個是“離開”、哪個是“蹬開”的動作。(師用手在桿上分別做兩個動作,學生觀察區分“離開”和“瞪開”。
14、“蹬開”表明翠鳥很用力,飛得快,這個詞用得多準確。
15、翠鳥蹬開葦稈,像箭一樣飛過去,像箭一樣說明了什么?(動作迅速、飛得快)(板書迅速)這個句子用了什么修辭手法?(比喻)。
16、請同學再來讀讀第二句。
齊讀這兩句。
學習四、五自然段。
1、這是一只多么可愛的翠鳥啊!想看到這樣生動的畫面嗎?
(課件出示翠鳥捕魚資料)。
2、你想對翠鳥說些什么?
出示:翠鳥,你長得(),鳴聲(),捕魚時(),我真()。
生:翠鳥,你長得(五光十色,十分鮮艷),鳴聲(清脆),捕魚時(動作極快),我真(佩服你)。
3、對這個漂亮的捕魚能手既羨慕又佩服,老師也想填一填。
翠鳥,你長得(小巧玲瓏),鳴聲(清脆),捕魚時(動作迅速),我真(想捉住你帶回家飼養)。
(生發出驚呼,大喊不行!應該保護翠鳥!)。
4、你們要對我說些什么?為什么要保護翠鳥?要說出原因,才能說服我。
出示“如果我捉了翠鳥,就會()所以我要保護翠鳥。
5、文中老漁翁是怎么說的?請一位同學讀。
6、聽了老漁翁的話,我們捉沒?
課后小結。
總結:
我們人類對它們應該怎么做?(我們要愛護動物,與動物和諧相處。)(板書保護動物)。
課后習題。
寫生字。
讀課文。
板書。
板書:翠鳥。
顏色鮮艷。
聲音清脆保護動物。
動作迅速。
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位置與方向復習教案有哪些(實用18篇)篇五
知識與技能:使學生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并能記住各月的天數。
數學思考:幫助學生初步建立年、月、日等時間觀念,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
情感與態度:通過學生的小組合作,培養他們的合作意識與主動探究的意識。
教學重難點。
認識時間單位年、月、日,協助學生記憶各月份的天數。
教學工具。
課件。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課件出示宇宙天體圖,激發興趣。
2、講解什么是平年和閏年。
地球繞著太陽轉一圈需要365天5時48分46秒。為了方便,一年定為365天,叫做平年。這樣,每過4年差不多就要多出1天來,把這一天加在2月里,這一年就有366天,叫做閏年。
二、自主探索,合作學習。
1、認識年歷。
師:請同學們拿出自己的年歷卡片,認真觀察:你可以從年歷卡片上面了解到哪些知識?
(1)放開讓學生獨自觀察。
(2)4人小組討論,互相交流。
(3)匯報觀察討論的結果。
(如:國際兒童節是幾月幾日?國際勞動節是幾月幾日?國慶節呢?教師節呢?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哪一年成立的?香港回歸是哪一年?我的生日,有紀念意義的日子等)。
(4)你能根據的年歷回答問題嗎?(教師從計算機中調取萬年歷來讓學生們逐月觀察,提問學生并指名回答。)。
一年有幾個月?
哪幾個月是31天?哪幾個月是30天?
二月有多少天?一年有多少天?
板書:
31天:一、三、五、七、八、十、十二大月(7個)。
1年12個月30天:四、六、九、十一小月(4個)。
28天29天二月特殊月。
2、記憶大、小月。
(1)課本上介紹了一種好方法,可以在左拳上數,怎么數呢?請同學們看書本48頁最上面一段話。教師檢查學習情況,電腦顯示:左手拳頭圖。全班齊數一次。
(2)師:老師再介紹一首兒歌,幫你記住一年中的大月。(出示兒歌)教師講解兒歌,讓學生自由記憶兒歌。
(3)游戲練習。老師任報一個月份,是大月就請男生起立,是小月就請女生起立,誰站錯,站慢就算輸了。
三、鞏固練習:
1、一年有()個大月,有()小月。
2、9月1日開學的前一天是()月()日;。
3、12月30日的后一天是()月()日;。
4、你的生日是()月()日;。
5、你還能提出什么樣的問題來考考同學們?
四、總結競猜:
1、師小結: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獲得了哪些知識?
2、猜謎語。師:同學們一節課學會了這么多的知識,真了不起!老師想給同學講一個古老的謎語,想不想再猜?出示:最長又最短,最多又最少,最慢又最快,最便宜又最寶貴的是什么(--時間)。
師:既然時間這樣珍貴,那我們應該怎樣對待時間呢?(珍惜時間)。
課后習題。
完成課后練習題。
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位置與方向復習教案有哪些(實用18篇)篇六
教學目標:
1.通過系統的復習,使學生形成知識網絡。
2.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3.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4.體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初步形成綜合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課時:4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進一步加強學生計算的正確率和速度。
2.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和估算能力。
重點難點:
1.連續進位的加減法和連續退位的加減法。
2.培養并使學生會解決有余數除法的問題。
教具:算卡片,投影。
教學流程:
一、復習。
出示口算卡片,學生說結果。
二、基本復習。
1.120頁第一題。
學生先估計再計算。
出示黑板上的題,錯在哪里。
計算時應該注意什么?
如何進行計算?
2.課本第120頁第2題。
3.課本第120頁第3題。
5.課本第121頁第4題。
三、小結。
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復習了萬以內數的加減法和有余數除法,大家要注意在做加減法列豎式時,數為要對齊。
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位置與方向復習教案有哪些(實用18篇)篇七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多位數乘一位數的算理和掌握計算方法,能解決一些乘法的實際問題。
2.使學生理解周長的意義,能熟練的計算長方形和正方形周長。
3.培養學生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重點難點:
1.能夠熟練、正確地進行筆算和估算多位數乘一位數。
2.培養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具:口算卡片,投影片。
教學流程:
一、復習。
出示口算卡片,學生在練習本上寫得數。
二、基本練習。
1、課本121頁第5題。
學生估算后連線。
計算后驗證。
2、課本第121頁6題。
3、買兩個書包,一共需要多少元?
學生獨立完成。
4、三年二班組織羽毛球比賽,買6副,一共需要多少元?
學生獨立完成后,集體訂正。
5、什么是周長?怎樣計算一個圖形的周長?
6、課本121頁第7題。
7、小麗家的餐桌布是正方形的,邊長1米,桌布的四周縫著一圈金線,請你算算這圈金線的長度。
三、小結。
今天這節課,我們一起復習了多位數乘一位數,計算時大家要養成估算的好習慣。
課后反思:
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位置與方向復習教案有哪些(實用18篇)篇八
1、結合具體的問題情境,探索兩位數乘兩位數(有進位)的乘法,并經歷這一過程。
2、會進行兩位數乘兩位數(有進位)的乘法計算,并能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3、經歷估算與交流算法多樣化的過程。
教學重點。
豎式計算兩位數乘兩位數(有進位)。
教學難點。
豎式計算兩位數乘兩位數(有進位)。
教具準備。
演示板,掛圖等。
教學過程。
一、復習鋪墊。
1、計算下面各題。
16×1112×1432×21。
2、結合以上各題,說說上一節課的學習內容。
二、講授新課。
1、引入談話。
今天,我們將繼續學習兩位數乘兩位數的乘法計算方法,它與上一節課虛偽系內容有什么不同呢,請同學們在探索過程中曲發現它,并掌握它。
2、教學例題。
(1)出示課本主題圖。
(2)認真審視主題圖,說一說,你知道哪些信息。
__一共有500人來電影院;。
__電影院里的座位一共有21排;。
__每一排一共可以坐26人。
(3)提出問題:這是21排26號,這句話是什么意思?它告訴我們什么?
(4)想一想:怎樣列式,可以算出一共有多少個座位?
21×26或26×21。
(5)估算結果。
讓學生獨立思考探索,然后同伴間交流、提問、回答結果。現在先請同學們估算一下。
(6)探索筆算。
第一種方法:口算法,26×20=520,26×1=26,520+26=546。
第二種方法:簡便運算,26×21=26×3×7=78×7=546。
第三種方法:筆算,26×21=546。
26。
×21。
26.........1排有多少個座位。
52.........20排有多少個座位。
546.........21排有多少個座位。
再次強調:
第一:因數21十位上的2表示什么?(這里十位上的2表示2個十,即20。)。
第二:積“52”中的2,為什么要寫在十位上?(這里的52,是表示52個十,即520。這里是把個位上的0省略不寫。)。
最后,讓學生比較這三種算法中,哪一種簡單、方便。容易掌握,位了今后能解決較復雜的乘法計算,一般情況要求學生應該掌握用豎式計算方法。
三、課堂活動。
1、打開課本,看書,有不理解的問題提出來,進行個別輔導。也可以讓同學之間相互幫助。
2、課本第31頁的“試一試”。
四、鞏固練習。
1、課內作業。(課本第32頁“練一練”的1-4題)。
第1題,首先讓學生獨立計算,然后交流結果。
第2題,用豎式計算題目。由學生獨立完成,然后同伴交流。
第3題,注意“第17屆”中的“17”,預防學生拿來列式計算。
第4題,是一道簡單的應用題,這一題的難點在于時間單位的統一,要讓虛偽上理解:為什么要把1時轉化為60分,才能進行列式計算。還要注意時間的進率。
五、作業設計。
1、小黑板。
2、“五”對應的練習。與“口算”對應的練習。
六、板書設計。
電影院。
列出算是:21×26或26×21。
筆算,26×21=546。
26。
×21。
26.........1排有多少個座位。
52.........20排有多少個座位。
546.........21排有多少個座位。
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位置與方向復習教案有哪些(實用18篇)篇九
(1)使學生在認識東、西、南、北的基礎上認識東南、東北、西南、西北這四個方向。
(2)結合具體情境給定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能辨認其余的七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難點:。
1、認識東南、東北、西南、西北等四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其余七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2.在具體環境中給定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能辨認其余的七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在具體場景中根據不同的參照物來確定方向。
教學過程。
活動1【講授】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師:同學們,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學會了辨認東、南、西、北這四個方向,認識他們能為我們的生活能提供很大的便利。
師:(課件出示情境圖)早上,喜羊羊正在和小動物們玩捉迷藏游戲,那這節課我們就來幫助它找朋友。
教師出示游戲規則。
1、復習東、南、西、北四個方向。
分別出示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引導學生描述出方向并說明辨別依據。
2、復習相對方向。
師:你知道松鼠躲著小豬的什么方向嗎?那小豬又松鼠的什么方向嗎?
引導學生說明辨別依據,感受相對方向。
活動2【活動】自主學習、探究新知。
1、初步認識東北方向。
師:(課件出示)你們認為熊貓藏在喜羊羊的什么方向呢?
教師找多名學生充分表達想法后,提出借助我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指南針”做最終裁判。
2、認識指南針。
師:指南針上除了東、南、西、北四個方向,還有東北、東南、西北、西南這四個方向,這節課我們就來認識它們。(板書:認識東南、東北、西南、西北)。
引導學生介紹指南針,說說是怎樣借助它來辨認方向。
教師小結”東北”方向。
3、認識東南、西南、西北方向。
師:(課件出示)小狗藏在喜羊羊的什么方向呢?
引導學生通過小組合作探究東南方向,說明辨別依據再組織匯報。
教師小結東南方向并強調在“誰”的什么方向。
引導學生猜測沒有露面的小猴和小兔的方向并說明辨別的原因。
師小結:在上北下南左西右東的基礎上,我們又認識了幾個新的方向?
引導學生回憶四個偏方向的由來,教師用一個成語概括,(板書:四面八方)。
4、以其它動物作參照物,說方向。
(1)小猴躲在小狗的什么方向?
(2)小兔躲在熊貓的什么方向?
(3)熊貓躲在小兔的什么方向?
老師引導學生觀察、匯報,以觀察點建立坐標去觀察并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移動坐標軸發現相對的位置關系。(課件出示移動坐標軸)。
師小結:辨別物體所在的方向,我們首先要確定以誰為觀察點,再在觀察點上建立坐標去觀察物體。
師:數一數,我們現在已經認識了幾個方向?哪些方向正好相對呢,?
引導學生小結并找到相對的方向。
活動3【練習】應用知識、鞏固新知。
1、自制方向板。
制作的方向板,填上其余的七個方向。(提供標有“北”的方向板)。
師:如果方向板上只有“東”或“南”,你還能找到其他的七個方向嗎?
引導學生在小組內說一說,先找哪幾個方向,再找哪幾個方向?
師小結:為了迅速、準確的找到其他方向,我們一般先找到東、南、西、北四個正方向,然后再去找夾在它們中間的偏方向,這樣比較既簡單又迅速。
2、借助方向板確定學校附近的方向。
師:這是喜羊羊所在的學校,請你幫助它辨別方向。
練習卷上獨立完成,學生匯報辨認方法。
3、設計游樂園。
“走進游樂園大門,正北面有花壇和高空觀纜車。花壇的東側是過山車,西側是旋轉木馬。卡丁車和碰碰車的場地分別在游樂園的西北角和東北角······”根據喜羊羊的描述,把這些游樂項目用序號標在適當的位置上。
活動4【活動】回顧整理,反思提升。
師:同學們,通過今天這節課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匯報,可自主進行知識的回顧、整理、歸納及鞏固,加深記憶。】。
教師通過播放微課總結知識點。
活動5【作業】作業布置。
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位置與方向復習教案有哪些(實用18篇)篇十
教學內容:
教材第2至3頁例1及練習一第1題。
教學目標:
1、通過活動體驗使學生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其余的三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2、通過大量的操作活動,讓學生形成辨認東、西、南、北等方向的技能,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
3、在觀察主題圖時,滲透愛國主義教育,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重點難點:
會在實景中辨認東、南、西、北,并能運用這些詞語描繪物體所在的方向。
教學準備:
自制課件。
教學過程:
一、兒歌鋪墊,引出新課。
同學們,你們會背有關東、南、西、北方向的兒歌嗎?
學生背兒歌:早晨起來,面向太陽。前面是東,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讀了這首兒歌,你們能辨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嗎?這節課我們一起來探究這個問題。(板書課題:認識東、南、西、北方向)。
二、探究新知。
1、早晨,太陽從哪邊升起?引出東。
2、指一指哪邊是東?教室的東邊有什么?(黑板)。
3、東和西是相對的,那西邊是哪邊呢?教室的西邊有什么?
5、完成書本填空和做一做。
(1)觀察例1圖。
問:圖書館在操場的東面,體育館在操場的()面。教學樓在操場的()面,大門在操場的()面。
(2)完成“做一做”
三、鞏固練習。
1、完成練習一第2題。
先觀察,你從對話中了解到什么?(可以確定了兩個方向:北和西)。
你能說說哪邊是東、哪邊是南嗎?說說房間是怎樣布置的?東南西北方向各有什么?
2、在教室玩“走方向的游戲”。
3、小組討論:你怎樣記住我們學校的東西南北方向?各個方向各有什么?
4、小組討論:你怎樣記住德陽市的東西南北方向?各個方向各有什么?
5、背兒歌。
早晨起床向太陽,前是東,后是西,左是北,右是南。四、課堂小結。
今天大家學到了什么?還有什么疑問?
回家按照4個方向觀察房間的擺設,明天來告訴大家。
板書設計:
位置與方向早上太陽在東方。
面東,背西,左手北,右手南。
東西相對,南北相對。
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位置與方向復習教案有哪些(實用18篇)篇十一
2、培養辨認方向的意識,找出四個方向的排列規律,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加強數學與生活的聯系,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
重點:能在實際情景中辨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了解地圖上的`方向規定。
難點:明確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的位置關系,掌握先定一個方向,再認其它方向的辨認方向方法。
(一)猜謎激趣,引入方位。
謎語:一位勤勞老公公,天色一亮就開工,若有一天不見他,不是下雨就刮風。
師問:(1)你們猜猜,這是什么?
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東南西北這四個新知識。
(二)在實際觀察與活動中感覺方位。
1、認一認(課件出示)。
(1)師引導:這是小明小朋友的學校平面圖,我們來幫他找一找學校里建筑的位置。
2、找一找。
(1)剛才我們認識了東南西北四個方向,誰能說一說教室里的東南西北各在哪兒呢?
(2)請一位學生按方向的順序邊說邊指方向,讓學生感受一下東南西北和什么轉動的方向是一樣的。
(3)請學生分別面向南、西、北,想想它們的背面、左面、右面分別是什么方向?
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位置與方向復習教案有哪些(實用18篇)篇十二
1、在辨認8個方向基礎上,學會看簡單平面的線路圖。并能用恰當詞語描繪物體所在的方向。
2、在對簡單物體的位置關系的探索過程中,發展空間觀念。
3、培養學生熱愛家鄉、熱愛生活的情感。
師:小朋友在雙休日都喜歡和家長去什么地方?用什么方式去呢?
生:乘公交車。
師:每路公交車都有一定的行車路線,我們在乘車的時候要注意什么?
生:看車是不是經過我們要去的地方。
生:看車開的方向是不是和我們要去的方向一致。
生:看我們要坐幾站才下車……。
師:大家提的這些都很有必要了解清楚。今天老師帶大家去泛洋嘉年華游玩,可以乘坐幾路車?首先要學習如何認識路線。(出示課題:認識路線)。
引入:師出示路線圖。
北會展中心(嘉年華)。
椰風寨。
廈大。
廈大西村。
黃厝。
廈大醫院胡里山曾厝安小學白石炮臺。
認識29路車的行車路線。
師:有了這張路線圖,你們一定能很快知道各個站點在學校的哪個方向,誰來說一說?
生:胡里山站在學校的西面……。
師:小朋友觀察真仔細,你能在小組內說一說29路車的行車路線嗎?
從廈大出發向行駛……。
先引導學生在組內說一說,再全班交流。
師:誰還能說一說你想從哪個站點出發到哪個站點的路線?
請幾個學生說一說自己的行車路線。
3、出示泛洋嘉年華的導游圖。
5、你最喜歡哪個游樂項目,它在游樂園的什么位置?請你在小組內說一說。
師問:奇遇木馬在奇趣謎宮的什么方向?
動感電影在驚天動地的什么方向?學生指名回答。
接下來由學生提問,學生指名回答。
6、小朋友真聰明,我這兒還有一個要求:我想從入口出發去玩驚天動地、奇趣謎宮、海盜船、奇遇木馬,再從出口回家,我應該先去哪兒,再去哪,請幫我安排一條路線吧。
a)同桌合作完成路線圖。
b)指名介紹路線圖。
c)集體評價。
1、自己閱讀課本第9頁,對書上提的問題,在小組內說一說,讓小組內同學評一評。
小朋友們今天學習了新的知識,說一說今天最感興趣的什么?為什么?
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位置與方向復習教案有哪些(實用18篇)篇十三
1、通過生活情境和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辨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知道地圖上東、南、西、北四個方向。
2、在東、南、西、北中,給定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辨認其余三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繪物體所在的方向。
3、借助現實的數學活動,培養學生辨認方向的意識,發展空間觀念,體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
同學們,你們會背有關東、南、西、北方向的兒歌嗎?
讀了這首兒歌,你們能辨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嗎?這節課我們一起來探究這個問題。(板書課題:認識東、南、西、北方向)。
1、以4人小組為單位,根據兒歌讓學生在學校操場上辨認東、南、西、北方向。
2、生觀察東、南、西、北四個方向都有什么建筑物?
4、學生討論各種不同方法后,教師講解地圖上通常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引導學生按地圖的記錄方式,重新整理自己的記錄,完成校園示意圖。再結合示意圖用“東、南、西、北”說一說各種景物所在的位置。
1、說一說教室里東、南、西、北各有什么?
2、用東、南、西、北這些詞語說一說你座位周圍同學所在的方向。
3、你說我做:5人一組,1人指揮,4人做動作。(1人指揮站中間,4人聽指揮站4個方向。)。
4、合作完成教科書練習一的第2題。
1、全課小結:你們今天有什么收獲?
2、師總結。
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位置與方向復習教案有哪些(實用18篇)篇十四
教學內容:
第9頁例5以及練習。
教學目標:
1、使學生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八個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2、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空間觀念。
教學重點:
使學生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八個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教學準備:
自制課件。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請用手勢指出你認識的8個方向,同桌互相看看指對了嗎?
2、老師說方向,你們就用手指向那邊方向:北、西南、東北、西、東北等。
3、出示中國地圖:請你分別指出東、西、南、北、東北、東南、西北、西南這8個地區。
二、新知。
1、觀察例5圖:問:這是什么圖呢?(動物園導游圖)請認一認圖上畫有哪些動物館?
2、請在圖中指出8個方向。
3、解決問題。
熊貓館位置?從大門出發可以怎樣走?(在動物園的西北角,可以先往北走到獅山,再向西北走。)還可以怎樣走?也請你把行走路線描述出來。指名到黑板的掛圖前說說行走路線。同桌互相提問各個館的行走路線,比一比,誰說得準!
5、小結:如果從不同的路線走,說的方向就有所不同了。
三、鞏固練習。
1、說一說,1路公共汽車的行車路線。
2、第10頁第2題。
全班讀題:熟悉小健的描述。
根據小健的描述,把那些游樂項目用序號標在適當的位置上。講評。
四、總結。
這堂課學了什么?你有什么收獲?
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位置與方向復習教案有哪些(實用18篇)篇十五
1、結合具體情境,使學生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其余的三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2、培養學生良好的觀察能力。
教學重點:使學生認識東、南、西、北四個方向。
教具準備:東、南、西、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創造情景讓學生說說“前、后、左、右、向左、向右、向后轉”。復習和感受方位。
2、組織學生活動:面向黑板,指一指前、后、左、右。
3、師:“誰認得東、西、南、北方向?你是怎樣認識的?”
4、出示課題:東西南北。
二、新知:
1、早晨,太陽從哪邊升起?引出東。
2、指一指哪邊是東?教室的東邊有什么?(黑板)。
3、東和西是相對的,那西邊是哪邊呢?教室的西邊有什么?
5、完成書本填空和做一做:
出示例1掛圖:
圖書館在操場的東面,體育館在操場的面。教學樓在操場的面,大門在操場的面。
完成“做一做”
三、鞏固練習:
1、完成練習一第2題。
先觀察,你從對話中了解到什么?(可以確定了兩個方向:北和西)。
你能說說哪邊是東、哪邊是南嗎?說說房間是怎樣布置的?東南西北方向各有什么?
2、在教室玩“走方向的游戲”。
3、小組討論:你怎樣記住我們學校的東西南北方向?各個方向各有什么?
4、小組討論:你怎樣記住我們東莞市的東西南北方向?
5、背兒歌:早晨起床面向太陽,前邊是東后邊是西,左邊是北右邊是南。
四、小結。
課外作業:認方向。
教學反思:
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位置與方向復習教案有哪些(實用18篇)篇十六
教學內容:教材第5頁例3及練習一第3、4題。
教學目標:1.使學生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四個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2.培養學生的辨別能力和數學實踐能力。
3.幫助學生了解生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教學重難點: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四個方向),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教具準備:掛圖、指南針。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出示第5頁例3彩圖。
小明來到了一個陌生的街區,我們來幫小明看看這個街區有哪些主要建筑物。
在這張圖上你還能獲得哪些信息呢?
如果小明問的是你,你能準確的告訴他行走路線嗎?
二、新知探索。
1.圖上只標明了北方,其余三個方向你能辨認出來嗎?
2.誰能說說少年宮的位置?體育場的位置呢?
按那個小朋友告訴小明的路線能到達少年宮嗎?你能告訴小明去體育場怎么走嗎?
3.根據掛圖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來?
小結:剛才大家說了好多行走路線,我們在為別人指路的時候要先弄清楚方向,再找到要去的建筑物的位置,然后告訴問路人行走的路線。
三、鞏固練習。
1.出示第5頁“做一做”彩圖。
生說圖上的信息,辨認四個方向。
描述某些建筑物的位置。
2.練習一第3題。
3.練習一第4題。
四、課堂小結。
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還有什么問題?
五、擴展延伸。
介紹四大發明的指南針。
板書設計:學看路線圖。
弄清方向。
找到位置。
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位置與方向復習教案有哪些(實用18篇)篇十七
(4)精確地再算一遍,以得到正確的結果。注意要盡量筆算,五年級后,小數計算用口算很容易錯。
(6)檢查單位和答案有沒有填寫齊全;。
(7)遇上操作題,要用鉛筆,尺、三角板畫圖,切不可信手亂畫,畫完后記得標明條件(如:直角符號、長2厘米、高3厘米等),是否和題目要求一致。
人教版三年級數學位置與方向復習教案有哪些(實用18篇)篇十八
教學內容:
教學目標:
1、通過綜合練習,進一步培養學生辨認方向的意識、發展空間觀念。
2、使學生熟悉的認識東、南、西、北、東北、西北、東南和西南八個方向,能夠用給定的一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辨認其余的七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方向。
3、使學生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重點難點:
認識8個方向、會看簡單的路線圖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線。
教學準備:
自制課件。
教學過程:
一、練習。
1、說一說你認識的8個方向:同桌互相考一考。
2、畫出一個標有8個方向的方向示意圖,比一比,誰畫得準!
3、老師說方位,學生指出來。
二、綜合練習。
完成11頁第3題、11頁第4題、學生獨立完成12頁的第5題、同桌合作完成12頁第6題。
三、總結。
這一單元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對你的學習和生活有什么用處呢?還在什么地方有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