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作文能夠表達作者獨特的觀點和感受,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鑒于大家對寫作優秀作文的需求,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
我心中的數學課(實用18篇)篇一
這天,我爸爸要從北京出差回來了,因為沒有從北京直達泰興的飛機,他只能乘到南京,于是我和媽媽便要到南京祿口機場去接他。我們只明白從北京到南京需要飛行1小時50分,我爸爸說:“他買了上午8點40分的飛機票,一早就趕到機場了,可不巧的是這天由于天特將降大無霧飛機延誤了3小時,這可怎樣辦呢?我們從泰興到南京也要2小時呢,我們究竟幾點從家里出發呢?我媽說:“要不然我們再打個電話給爸爸問他幾點到南京,我們幾點鐘出發最好最好?”我一聽,忙說:“媽媽不要浪費電話費了,算一算我們不就明白了。”于是我拿出筆和紙:
(1)8時40分+3時=11時40分。
(2)飛行1小時50分。
(3)到達時間11時40分+1時50分=13時30分。
(4)從泰興到南京2小時。
(5)從泰興出發的時間13時30分-2時=11時30分。
“我明白了,我們務必在上午11時30分之前從泰興出發才能趕在爸爸前面到機場。”媽媽看我高興地說:“這天兒子替媽省錢了。”數學真搞笑,能夠幫我們解決很多生活中的問題。
我心中的數學課(實用18篇)篇二
回首剛剛升入初中的這一年,有許多事讓我記憶猶新;更有很多人,給我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我的數學老師就是這樣一個人。
一副黑框眼鏡,一杯熱水,一疊厚厚的教材就是他的標配。在他的眼中我們就是一群天真的小孩子,但是他在我們眼里卻是我們的良師益友。他既幽默又嚴厲,但是嚴厲中還有著些許童真。
在課上他十分嚴厲,如果你沒聽課或者連最基本的定義都不會的話,那么等待你的就是罰寫或去辦公室喝茶。反正不管如何,你都要受到一頓來自數學老師的愛的教育。這樣的懲罰未免太過殘忍,所以我經常從心中暗暗指責這個暴君的昏庸,絲毫不體恤我們這些民工的辛苦。但是因為對老師的敬畏也不敢說,只好在心里一吐為快。
這樣一個刻薄的形象在別人的眼中也是如此,但是經過那么一件事,徹底改變了我的觀念。
北國的風寒冷的,萬里冰封,白雪皚皚、厚重的云層中露出一道光線。在教室里的我們等待著數學老師的空降。不一會兒老師如愿到達戰場望著我們好似將軍的目光。在檢查作業時,我才猛然醒悟,看著那一張雪白的卷子。自認為要受到嚴厲的懲罰時,老師卻假裝看不見的,從我身旁走過。當時的我還單純的認為老師沒有看見。但下課后他借著送作業的由頭,把我帶去了辦公室。老師詢問了原因,只是讓我補上。回到班級的路上,我想了許多。
一件小事,改變了我的看法,也讓我重新意識到:不要通過任何一件事來確定一個人的為人。
我心中的數學課(實用18篇)篇三
提起錯別字,我們往往就想到語文。課時,數學中的'錯別字何嘗沒有!
數學錯誤率位居榜首的是“1”和“7”。它們近似得僅差一個小短橫。他們可謂風光無限,因為往往在寫數字時,順帶一筆就把“1”寫成龍“7”,酷似一枚硬幣上“1”。可是,批閱的人卻沒那個閑心,看不清楚就一個字裁奪:“錯!”所以,它們乃是“錯別數”(根據錯別字推理而出)之王。
下一個就是榜眼“6”和“9”。他們筆畫相同,形狀相同,只是方向不一樣,顛倒了個兒,人們不專心的話,就會把他們弄錯,不是把“9”寫成“6”,就是把“6”寫成“9”。
探花的“豐功偉績”與“6、9”差不多,“3”和“5”閃亮登場。本來“3”和“5”是就很相像,加上人們在寫的時候,往往把“5”寫成“3—”,這樣,看起來就更像了。一個同學寫“5”,先寫成“3”,忘記寫那一短橫,就成了名副其實的“3”了。這樣地情況不少見!
數學錯別字,不可小看!主要是由于不專心,認真一點,要克服并不難!
我心中的數學課(實用18篇)篇四
“1、2、3、4……這是數學中的數字。”在我很小的時候,媽媽對我說。那時候,數學在我心中只不過是1、2、3幾個數字罷了;在幼兒園里,我知道了“1+1=2”數學又是幾道算式;漸漸地,上小學了,我對數學又有了新的認識——已不再是從前那樣的加加減減了。
小學一至三年級,數學沒有什么難得到我的,考試也總能得滿分或者是高分,我就覺得數學也不過如此嘛!在一次全國數學“希望杯”比賽中,我才發現數學范圍之廣,程度之深,這時候我才發現自己的膚淺。在科學領域數學是多么重要,它就猶如一片汪洋大海,是那么的廣闊,我就是大海中的一粒沙子,是那么渺小!數學之所以有生命力,就在于有趣;數學之所以有趣,就在于它對思維的啟迪、開拓。
在老師的教導下,數學變得多么神奇:加減乘除竟能用簡便方法進行計算;小數竟然有這么多有趣的奧秘;三角形還具有穩定性;連數學“黑洞”也慢慢進入了我的視野……我開始閱讀一些數學家的故事,如:祖沖之、華羅庚、蘇步青……他們對數學的執著令我震撼!我要在數學的海洋中遨游,去汲取知識的營養,去開闊我的視野,去探索復雜而富有規律的秘密。
數學,在我心中,猶如一盞明燈,溫暖而燦爛無比,照耀著我前進。
我心中的數學課(實用18篇)篇五
我心目中理想的數學教師應該有火熱的人文情懷。一個好的數學教師應該有著自己豐富的精神世界,獨立的心靈家園,細膩的情感體驗。對于周圍的美好事物有著敏銳的感受性。只有具備了火熱的人文情懷,他才能察覺到學生的需要,走進學生的內心,他的心才能和學生的心一起跳動。只有具備了火熱的人文情懷,他才能把那些嚴謹的、冰冷的數學知識變得有溫度、有熱情,最好能把數學課上得有語文味。
我心目中理想的數學教師應該有冷靜的理性思維。這是一個數學教師最基本的素質。他的思維應該如齒輪一樣精確咬合,他的語言應該如時鐘一樣準確簡單。
我心目中理想的數學教師應該有獨特的教學特色。開放、靈活、嚴謹、求真、傾聽、耐心、尊重、信任、平等、合作、自主、探究、興趣、熱情、好奇心、信心、態度、個性、超越、數學文化、迎難而上、堅韌不拔、侃侃而談、歡欣鼓舞、掩卷沉思、熱情澎湃、躍躍欲試等等這些詞語應該是他字典里的經典。他和他的學生應該用自己的行動充分詮釋了這些詞語的含義和魅力。
我心目中理想的數學教師應該有深厚的理論修養。他應該緊跟時代的發展,經常求助于書本,經常與先賢對話,經常思考教育問題,經常能提出自己的教育觀點,他應該能常常在專業的教育雜志上發表自己的文章,把這些觀點進行傳播,影響其他的同行、家長等等。
我心中的數學課(實用18篇)篇六
我的小學、初中的數學老師都姓袁。兩位袁老師雖不同性格,卻同樣的教我數學,同樣使我聽的津津有味。
開學第一周,數學袁老師手拿教科書與一把直尺,風度翩翩地走進教室。他的鼻梁上架著一副眼鏡,一頭短發,給人的直觀印象就是一位儒雅書生。上他的課似乎是看一場戰斗,只見他一手拿粉筆,一手拿直尺,與數學題斗爭,每次,他都“直攻敵人”的中心,眨眼間,一題就講完了,但他并不是一講而過,而是再次詳細的向我們分析著這題的思路,并請同學們再講解一遍,這才罷休。這就是我的初中數學老師袁老師。
一天,我們數學課上,袁老師走進教室。這堂課講新課。就在我欣賞于袁老師的課時,有一個同學沒認真聽講,正在看一只蜜蜂。袁老師也漸漸的停了下來,眼神也隨之看著那只蜜蜂,我們的目光紛紛投向那個同學,當那位同學反應過來時,袁老師說:“好帥的蜜蜂啊!把我們兩個都迷住了。同學們,我剛剛講什么了?”大家哄堂大笑,那個同學的臉刷地一下紅了。大家都知道,袁老師其實在十分委婉的批評他。從此,我們再也不敢上課開小差了。
這就是我初中數學老師,袁老師。在此,我不得不說一句,他是一個好老師。
我心中的數學課(實用18篇)篇七
1、讓學生進一步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千米和質量單位噸,牢記單位之間的進率。
2、能聯系生活,理解生活中處處存在這些數學知識。
4、培養學生學會觀察生活的能力。
一、復習長度單位和質量單位。
1、復習長度單位:
(1)讓學生說一說你認識了哪幾個長度單位。
(2)舉例子說一說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1千米的.長度。
2、復習質量單位。
(1)讓學生說一說你認識了哪幾個質量單位。
(2)舉例子說一說1克、1千克、1噸有多重?
(一)自學課本第一十四頁的內容。
1、學生看書第十四頁的內容。
2、各學習小組交流,你看到了什么?
3、全班交流。
師:請各小組代表匯報你們組發現了什么?
生:我們組發現一輛汽車限載重量8噸,……。
(二)學生匯報社會調查情況。
師:請同學們匯報這兩天來你通過什么方法,發現生活里存在我們學過的長度和質量知識。
生1:我爸開摩托車的速度一般是每小時40千米,我家到學校的路程大約是2千米。
三、全課總結。
我心中的數學課(實用18篇)篇八
前幾天,水費表發了下來,我仔細一看,一共花了5.9元。“這么多”我叫了起來。我看了水費的單價是1.90元,那這么說我們家一共享了58.9÷1.9=31(立方米)=31(噸)。而我們上個月才用了28噸水,比上個月多了31-28=3(噸)水。
水表單下還夾著著一張污水垃圾處理費單。處理費的單價是0.90元,污水量有28立方米,那處理費就是28×0.9=25.2(元)垃圾處理費一共是27.0元,單價是13.5元,可上面沒寫用了多少噸,這么求呢,就用27÷13.5=2(噸)兩個加起來一共花了25.2+27.0=52.2(元)。
一立方米大約等于一臺電視機這么大。31立方米就等于31臺電視機。如果一向開的話能夠淹沒整棟樓呢。能夠斷定,我是一個浪費水資源的人。一天洗幾十次手,洗一次澡要15分,洗一次頭發,刷牙洗臉時也是把龍頭打開常流水。簡直不敢想像一天沒有水的日子。
“節約用水,人人有責”這是全世界都在號召的口號。讓我們一齊保護水資源吧。
我心中的數學課(實用18篇)篇九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目標讓學生在模擬旅游情境中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一系列“春游中的數學”問題。讓學生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處處需要用數學。體驗數學來源于生活,增強應用數學的意識。
2、過程與方法目標引導學生根據實際情況選擇解決問題的方案,初步培養學生的優化意識。使學生體會解決問題的策略,并能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豐富自己的經驗,提高自己的能力。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在活動中感悟數學的價值,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通過學生的獨立、合作探究,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勇于探究的精神和合作交流的意識。培養學生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和熱愛大自然的情感。體會“尊老愛幼,關愛他人”的美德。
教學重點:
學會解決旅游中的一些數學問題。培養學生應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
在解決問題時,學生能選擇較合理的策略。感悟優化解決問題的方法。
教學媒體:
多媒體課件、活動表格。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引出春游的課題。
1、詩歌欣賞:《春天來了》,這是一首學生在語文考試中自己創作的詩。這么優美的詩,讓我們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在這美好的春天里,同學們最想做的是什么?到大自然中去找春天。引出“春游”的課題。2、你喜歡旅游嗎?在旅游中要注意什么?今天,老師就帶同學們一起去感受旅游的快樂,但在旅行的過程中我們會遇到一些問題,要同學們一起解決。讓我們出發吧!
1、選擇合適的租車方案。
(2)先讓學生估估、猜猜。與小組同學討論后把租車方案填在課本上。
(3)租車方案怎樣租車最省錢?
大車。
小車。
可坐人數。
租金(元)。
方案一。
3輛。
方案二。
2輛。
方案三。
1輛。
方案四。
0輛。
(4)匯報結果后總結方法:最省錢的策略是,車的座位如果不能坐滿,空位必須盡可能少一些。因此,租1輛大車和2輛小車的方案最合適。
2、快餐店用餐。
師:到達目的地,同學們玩得真開心,轉眼到了吃中飯的時間了。導游把大家帶到一家快餐店用餐,這里的食品真豐富,有涼菜、熱菜、主食、飲料等。同學們可以自由選擇你最喜歡的食品。
(1)與小組同學交流自己的觀點,再把自己的選擇填在課本的表格里,算出你的午餐一共花了多少錢?(提醒學生別浪費。)(2)匯報結果,看看大家都選了哪些營養又美味的食品。
3、買紀念品回家。
師:在快樂的游玩中時間過得真快,到了該返回的時間了。導游把大家帶到一家紀念品商店,讓同學們買些紀念品帶回家。
(2)根據圖中的信息回答問題。并提兩個不同的數學問題,再解答出來。
(3)如果你有20元錢,你準備帶什么紀念品回家?說說理由。
師:同學們,愉快的一天結束了,你一定玩得非常開心吧?而且用你所學過的數學知識解決了很多生活中的問題,你是最棒的!你是不是希望把你的快樂與大家一起分享呢?那就請你把它記下來吧。你這一天是怎么過的,在游玩的過程中解決了哪些數學問題?有什么感受?請按下面的格式寫一篇數學日記。
_____年___月____日星期()天氣:。
四、課堂小結。
1、通過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2、課后延伸:清明節到了,如果學校要帶六年級的同學們去茅家嶺烈士陵園掃墓,你能不能設計一個旅游計劃?(填在課本第38頁),下節課在班上和同學們一起討論。請你試試吧。
板書設計:
1、租車2、用餐3、買紀念品4、寫數學日記5、設計掃墓計劃。
我心中的數學課(實用18篇)篇十
星期天,果果一家三口出去郊游。
在路上,果果和媽媽一邊走一邊數三分鐘內經過的各種車的輛數。三分鐘到后,媽媽問:“果果,小車有55輛,公車37輛,貨車31輛,你知道平均每分鐘大約多少輛車經過呢?”果果想了想,計算道:先算車輛的總數是55+37+31=123(輛),123輛約等于120,120除以3等于40,所以平均每分鐘大約有40輛車經過咯。
時間總是過得飛快,一轉眼就到了吃午飯的時間了。于是,他們找了一個正方形的草坪坐了下來,這時爸爸問果果:“這個草坪的周長是24米,那它的面積是多少?”果果說:“24/4=6(米),6x6=36(平方米),所以面積是36平方米。”
開飯啦!媽媽拿出好多美食,其中有一塊大蛋糕,她問果果:“我們把這塊蛋糕平均分成6份,每人吃多少呢?”
果果馬上說:“每人有六分之二份啊!”
真是愉快的一天!
大家看看,生活中,數學是不是無處不在呀!
我心中的數學課(實用18篇)篇十一
數學,從一年級起我們就開始學習,那些枯燥乏味的數字和字母將陪伴我們度過小學、中學、大學。不要小看數學知識,它是和我們的生活緊密相關的。下面我就給大家介紹數學知識中的滄海一粟——密鋪。
“密鋪”相信大家都已經學習過了吧。只要你留心觀察,就會發現“密鋪”無處不在。我們接觸最多的就是各種場所、各種形狀的瓷磚,其實,瓷磚是“密鋪”在生活中最集中、最完美的體現。我們所接觸的瓷磚都是很緊密的拼接在一起的,中間沒有一點縫隙。它們的形狀也各式各樣,有正方形、長方形、三角形、平行四邊形、梯形等等,大家想過沒有,為什么會是這些圖形,而不是圓形、正五邊形等等呢?是的',并不是所有圖形都能密鋪,有些圖形拼在一起時是需要重疊或者留有空間的。那么我們所接觸的各式各樣的圖形,到底哪些能密鋪,哪些不能密鋪呢?有沒有一個規律呢?其實,看一個圖形是否能夠密鋪還真有一個簡單的公式,那就是如果這個圖形的內角和是360的倍數,那這個圖形就可以密鋪,簡單吧。
其實,生活中還有些圖形是可以搭配密鋪的。這就需要我們觀察細節,只有這樣才可以印證“密鋪”的結論。比如看到正六邊形、正方形與正三角形密鋪的時候,就可以想象成一個個的銅錢連在一起,有著“招財進寶”的寓意;看到正方形和正三角形密鋪的時候就讓人感覺有一種“簡單的美”。有時候,有些圖形的密鋪使人們眼花繚亂。
瓷磚中所蘊含的內容告訴我們,數學是非常奇妙,而且無處不在的。它給予我的啟示就是:生活中充滿著奇妙的數學,只要你肯細心觀察、用心去體會、靈活運用所學習過的數學知識,你就會發現,原來我們一直生活在“數學王國”之中。
我心中的數學課(實用18篇)篇十二
今天,天氣不錯,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商量著去超市買東西。
到了超市后,琳瑯滿目的東西擺在我們的面前,太豐富了!我和爸爸媽媽東轉西逛的挑起東西來,我拉著爸爸媽媽不由自主的來到了零食區,我們買了4包薯片,每包2.99元,1箱酸奶,57元,2包餅干,每包4元,一些士力架,22元,一袋話梅糖,3元,2包海苔,一包2.5元。
轉完零食區,我和爸爸又隨著媽媽來到水果和蔬菜區,我們買了一些橘子,13元,一些番茄9元,一斤五花肉,15元,一些大米,17元。
買完東西了,該到結賬臺付款了,爸爸讓我算算一共花了多少錢,同時爸爸也在算,我冥思苦想起來,經過了漫長的幾分鐘,終于算出來了,我興奮地說:“110.96元!”爸爸說:“恭喜你,答對了!”
聽到爸爸的'贊美,我不禁沾沾自喜,同時得到了數學的樂趣!
我心中的數學課(實用18篇)篇十三
昨日晚上,我媽媽一齊去買桔子。桔子是1.8元一斤,媽媽買了4.5斤,本應當付錢8.1元。可是營業員粗心大意,不明白怎樣算的,算成了9元錢。還好我利用了這個學期新教的知識,在腦子里算過一便后,立刻糾正了營業員的失誤。
不僅僅營業員阿姨夸我聰明,這么小都會小數乘除法了,并且在回家的路上,媽媽還表揚我,給她省了0.9元,并且學過的知識能在生活中活用。
是啊!要是沒學好這門數學,以后損失的不只是這0.9元,或許是幾百,幾千,甚至上億呀!
星期天上午,我和爺爺到藕塘的藥店里買了兩盒藥片——胃爾舒兩盒藥一共44元,一盒22元,爺爺付給她一張50元,營業員找給爺爺6元。找好錢后,我用小數加、減法核算了一下。爺爺還能夠這樣付:
1.先給營業員40元,再付5元,找1元。
2.如果爺爺有零錢,能夠先付40元,再付4元。
經過這次陪爺爺買藥,我明白了數學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星期日,我和妹妹一齊去超市買東西。我買了一包牛肉干、一瓶牛奶和一瓶汽水,一共花了10元。趙霖買了一盒餅干和一瓶汽水,一共9元錢。我們給了店主20元錢。店主找給了我們2元錢,我們正要回家時,趙霖說:“我還想買10粒泡泡糖。”我就把錢拿了出來,發現店主多給了我1元錢。我們回了過去把多找的1元錢還給了他,店主夸我們是個誠實的孩子,我們聽了心里甜滋滋的。
我心中的數學課(實用18篇)篇十四
你一定去買過菜吧,你一定去買個門票吧……往往我們身邊一些不經意的舉動,卻包含了數學的智慧,有加法、減法、乘法、除法。我們如果弄錯了這些,就會出現經濟受損失、別人恥笑等情況。所以,我們一定要學好數學。
有一次,我和奶奶一起去文具店買文具,我買了3支水筆,1支1元;1個修正帶,1個4元;1本筆記本6元;一副手套14元。營業員在算賬時,少算了1支水筆的價錢,我看見了,可又不知道相差多少錢,所以就算了起來,“3×1+4+6+14”。我突然發現4+6=10,10是個整十數,好加的,3+10+14=27。“阿姨,您少算了1元!”我說道,“你真是一個誠實的好孩子!”阿姨開心地說,旁邊的人聽了也直夸我,奶奶拍拍我的頭說:“你真懂事呀!”
其實,數學就藏在我們的身邊,只要你用一雙靈巧的手和一對智慧的眼睛,就能發現它!
我心中的數學課(實用18篇)篇十五
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只要我們仔細觀察,認真思索,就一定會發現其中的樂趣。
春節即將就要到來,爸爸媽媽需要準備很多禮品,于是,我們一家人準備去逛超市。來到超市,琳瑯滿目的零食擺在我的面前,我恨不得將它們全都買下來。
就在這時,媽媽說:“一人只準買100元的零食,只能少不能多,如果誰超出100元,誰下次一樣零食都不能買。”我和弟弟聽后都感到100元實在是太少了,根本就不能滿足我們兩個人的欲望。可是沒有辦法,突然我的腦袋里出現了這樣的一道數學題:求出下面兩個圖形的面積和。我在腦海里過了一遍整個的計算過程,發現可以先將我和弟弟的100元相加,這樣我們一共就可以買200元的零食了,等到家后平均分。我講這個錦囊妙計告訴了弟弟,弟弟聽后覺得這個計策不錯,于是我們用這200元買了好多零食。
我心中的數學課(實用18篇)篇十六
早晨一睜開眼,看一看鐘點,“數學一日”就開始啦!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接觸的很多東西都蘊含著數學因素。比如在農民收割農作物之前,人們要準確地計算收割時間,以確保在惡劣天氣到來之前把糧食收割完畢。在釀制啤酒時,酒廠的技術工需要準確地計算每一爐酒的發酵、蒸煮時間以保證成品啤酒獲得最佳口感。
數學就像是個隱形的朋友伴隨在我們身邊,甚至在我們酣然入夢的時候,腦海中仍然有數以萬計的細胞活動。
不光是我們的日常生活,在世界范圍的公益活動方面,數學也發揮著無可替代的作用。在南非,平均每天有兩百多名嬰兒通過母嬰傳染的途徑成為艾滋病人。對他們生活數據的精確掌握,有利于針對這一特殊人群展開救助行動。
從具體的個人,到跨越國界的拯救行動,從天文氣象到地理生態,可以說,我們每個人的生活,同時也是數學的生活;,是真正活著的學問。
我心中的數學課(實用18篇)篇十七
以前,我一向以為學習求最小公倍數這種知識枯燥無味,整天求這個數和那個數的最小公倍數的這些問題打交道,真是煩死人,總覺得學習這些知識在生活中沒有什么用處。然而,有一件事卻改變了我的看法。
那是前不久的事了,媽媽和我一齊乘坐公共汽車過河東。我們倆坐的是2路車,快要出發的時候,3路車正好也和我們同時出發。
此時媽媽看著這兩路車,突然笑著對我說:“曉宇,媽媽出個問題考考你,好不好?”我胸有成竹地回答道:“行!”。媽媽笑咪咪地繼續說:“那你聽好了,如果2路車每5分鐘發車一次,3路車每7分鐘發車一次。這兩路車至少再過多少分鐘后又能同時發車呢?”稍停片刻,我說:“媽媽你出的這道題不能解答。”媽媽疑惑地看著我:“哦,是嗎?”,我之后說:“這道題還缺一個條件:2路車和3路車的起點站是同一個地方。”媽媽聽了我的話,恍然大悟,笑著說:“我原先也有糊涂的時候呀,出的題不夠嚴密,還是兒子想得周全。”我和媽媽開心地哈哈大笑起來。此時媽媽說:“那好,此刻假設是同一個起點站,你說說用什么方法來解答?”我想了想,脫口而出:“再過35分鐘。因為5和7是互質數,求互質數的最小公倍數就等于這兩個數的乘積5×7=35,所以35就是它們的最小公倍數。也就是兩路車至少再過35分鐘就能同時發車。”媽媽聽了夸我:“答案正確!100分。”耶!聽了媽媽的話,我高興極了!
從這件事中,我明白了一個道理:數學知識在現實生活中真是無處不在啊。
我心中的數學課(實用18篇)篇十八
教學目標:
1、知識技能目標:讓學生在模擬旅游情境中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旅游生活中的簡單問題。
2、過程方法目標:在解決如何合理“租車”的活動中,滲透列表解決問題的策略。經歷觀察、思考,運算等數學練習過程,發展實踐能力與創新能力,積累生活經驗。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在活動中感悟數學的價值,體會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學重點:
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積累用數學解決生活問題的經驗,提高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學難點:
滲透有序列表解決問題的策略。
教學準備:
課件及車溪風景區美景視頻。
教學設計:
一、激趣導入。
課件:春天來了。
同學們一定也感受到了春天氣息,這節課老師就和同學們一起去欣賞春天美麗的景色,到民俗風景區宜昌車溪去看看。我們要到車溪旅游首先要解決什么問題?(生:租車)。
【設計意圖】:通過提問,喚起學生對以前旅游美好經歷的回憶或向往,為后面旅游活動作鋪墊;接著出示宜昌風景區春天美景圖片,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調動了學生參入學習活動的積極性。
二、合作探究。
(一)活動一:租車。
1、(課件完整出示情境信息)生獨立閱讀信息后提問:你從圖中知道了什么信息?
(1)我們班的同學有31名,為了安全學校還派了9名老師。
(2)大車每輛限乘18人;小車每輛限乘12人。(大車、小車圖)。
2、我們怎樣租車呢?(對話框出示問題)。
3、研究租車方案。
溫馨提示:
(1)請獨立設計租車方案,把你的方案填在表格里。看誰的辦法多!
(2)四人小組交流,并對組內租車方案進行整理,填在小黑板上的表格中。
(3)看哪組合作,能把組內的想法有條理的進行描述。
a、學生活動。
b、全班交流。(各組派代表上臺發言)。
教師白板出示自己的整理表格。
請看(課件添加信息):大車每輛160元,小車每輛120元。
5、猜一猜:哪種方案最省錢?
(板書:空位最少最省錢)。
5、我們一起來驗證一下:分組計算各種方案需要多少錢.
比較得出租1輛大車2輛小車最合理,花了400元,空座位也最少。
【設計意圖】:通過小組合作得出不同的租車方案,充分尊重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體現了小組合作的優越,培養了學生與人合作交流的意識,給足學生思考的空間,鼓勵學生從不同角度思考問題,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二)活動二:購門票。
1、出示信息:同學們,我們坐上汽車很快就來到了車溪風景區的大門口,請看大屏幕(課件出示信息),購買門票就可以進去啦!
成人票每張80元,學生票每張40元。
團體票40元/人(45人起訂)。
2、提出問題:怎樣買門票最合算?
3、解決問題。
(1)學生獨立設計方案。
(2)集體交流。
(三)游車溪:課件出示:車溪美景。
師:現在我們一起來游覽車溪。(看圖片及介紹)。
師:我們徜徉于車溪的青山綠水時,無盡的鄉土氣息如清泉般滋潤著我們的心田,仿佛回到了“夢里老家”。
【設計意圖】解決了租車問題后,學生已經略顯疲憊。欣賞車溪風景區美景,調節了課堂氣氛,使學生得到短時的放松,還能起到過渡的作用。
(四)活動四:用餐。
師:醉人的景色真是讓人流連忘返,不知不覺肚子餓了。同學們我們看看有什么好吃的。
多媒體出示37頁快餐店圖片。
1、合理點菜。
(1)師:假如你們一組人到本店吃飯,你們想吃什么?共花多少錢?請大家設計一個最合理的方案。
(2)在組內交流自己的想法,整理方案。
(3)匯報。
(4)仔細看看,哪種訂餐方案好,為什么?引導得出點菜時注意營養,葷素搭配,主食搭配,同時注意養成節儉的習慣。(板書:葷素搭配,注意營養,節約不浪費)。
2、合理配菜。
(1)師:同學們,現在本店隆重向大家推出了20元四菜一湯并贈米飯的活動,假如你是快餐店的老板,你打算怎樣配菜?怎樣配菜才合理呢?請大家想一想,在小組內設計出一種合理的配菜方案。
(2)學生小組交流,設計方案。
(3)匯報交流。
【設計意圖】:讓學生再點菜設計中,再與組內成員交流,使學生體驗到與人合作的優越;對別人點的菜進行評價,提出合理的建議,增強了生與生之間的交流,提高了學生的判斷能力,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
三、反思交流、感受快樂。
師:同學們,今天的旅游活動很順利愉快,你們開心嗎?在旅游中知道了什么?(生談收獲)。
師補充:1.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處處需要數學。
2.旅游中除了學會計算,節約費用,還要注意安全、衛生、健康、文明等等。
【設計意圖】:通過回顧、總結,使學生感受到現實生活中蘊含著大量的數學信息,數學在現實世界中有著廣泛的應用,數學學習是有意義的,從而深刻認識到數學的價值與魅力。
四、實踐活動,學以致用。
師:同學們,今天我們運用所學的數學知識和方法共同解決了旅游中許多問題,你們真棒!旅游中還有很多數學問題要考慮,如時間,住宿等等,課后為班級制定一份旅游計劃。下節課再全班交流。
作業:
設計旅游計劃。
這次旅游,同學們非常高興,還有很多收獲,你們想去哪兒游玩?
布置學生設計旅游計劃,填寫旅游計劃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