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是教師在課堂上的工作依據,它可以幫助教師把握教學核心,提高教學效果。以下是一份經過實際教學檢驗的一年級教案,提供了有效的教學活動和方法。
這兒真好一年級語文教案(通用18篇)篇一
師:今天老師要邀請大家去個非常有意思的地方。
出示生字詞。
師:這些詞我們都學過了,但是生詞寶寶很調皮,和我們玩起了捉迷藏。讓我們把生字送回家吧!
生:“車”加“走之”是“連”,連忙。
生:“穴寶蓋”加“工”是“空”,天空。
生:“言字旁”加“舌”是“話”,不說話。
生:“牙”加“口”是“呀”,種呀種。
生:“瞥橫”加“橫豎橫豎”是“年”,一年兩年。
師:同學們不僅字的模樣記得牢,連筆順也注意到了。讓我們一起讀準字音,讀好這些詞。
生齊讀。
師:課文的1—3自然段告訴我們什么呢?一邊讀一邊想小熊種樹的過程。
生自讀。
在黑板上畫一個荒島。
師:這里沒有小樹,沒有花朵。
在島上畫滿樹和花朵。
師:小樹長得怎么樣?小花開得怎么樣?
生:小樹長得很茂盛,小花開得很美。
師:是啊,連小草也長得碧綠碧綠的。這真是漫山遍野、綠葉成陰啊!
板書:漫山遍野、綠葉成陰。
師:夸夸這兒吧!讀課題:這兒真好!
齊讀課題。
生自讀課文。
師:你們知道了什么?
生:小熊沒有朋友,所以種了樹,結果朋友就多了。
師:你能聯系課文內容來講,真了不起。
生:荒島變成了繁茂的樹林。
師:那小熊怎么樣?
生:很高興。
師:“一只小鳥”在第幾自然段?
生:第四。
師:就讀讀這段。
生齊讀。
師:帶上動作,帶上表情,再讀這段。
生再讀。
師:這只小鳥笑瞇瞇的,為什么這么高興啊!
生:因為這兒有一片樹林,有許多朋友想來住下。
師:愿意到島上走走嗎?
播放動態的樹林畫面。
師:你看到什么?
生:我看到漫山遍野,到處都是樹。
生:我看到流水,清清的流水。
生:我看到花兒開放了,聽到了小鳥的叫聲。
師:她真棒,不僅看到,還聽到了。你還聽到什么?聞到什么?
生:我聞到花很香,看到花很美,聽到泉水丁冬像在彈琴。
生:我聞到了泥土的芳香、碧綠的草地。
師:用上這個句式,你會說得更精彩。
出示:我看到,聽到,聞到,—我感覺。
生:我看到樹特別綠,花兒都開放了,聽到小鳥的叫聲,聞到了花兒的香味,我感覺這兒真好。
生:我看到白云在天空悠閑地飄著,聽到泉水丁冬的響聲,聞到了花兒的芳香。
生:我看到漫山遍野的樹,聽到水的聲音。我感覺到我就在這小島上。
師:你會怎么表達感情?讀一讀。
生讀。
師:要找到你的感覺,小鳥想說給大家聽呢!再讀讀。
生再讀。
出示句子:啊,這兒真好!我就住在這兒吧!
把句子貼黑板上。
師:你能將這個決定讀出來嗎?
指名讀。
師:你讀出什么感覺?
生:小鳥想住在這兒不走了。
師:小鳥們,還想怎么表達你的決定。
指名讀。
師:他哪兒讀得好?
生:“就”字要重讀。
師:誰的決定和他一樣?讀好“就”。
指名再讀。
師:小鳥想告訴別的朋友,不上別的地方去了,就在這兒了。
指名讀。
師:我們一起讀讀這句話。
生齊讀。
師:這句話最后還要添上一個“!”,老師配上音樂,我們再讀讀。
動畫出示:許多小鳥飛來了,小動物也來了。
生:小象、小鹿、小猴。
師:我們來讀讀第五自然段。
生自讀。
師:你發現了什么?
生:有許多小動物來了:小鹿、小象、小猴。
師:讀讀這段,通過朗讀告訴大家誰來了?邊讀邊想,再想想會發現什么,給你的發現作上記號。
生:許多小動物住下了。
出示詞卡:住。
師:這個“住”告訴你什么?
生:以后不走了。
師:送到課文中,讀讀看。
將詞卡貼在黑板上。
生:小動物說的話最后有個感嘆號。
生:有許多小動物在這兒住。
生:他們都說同樣的話。
師:再讀讀這句話“啊,這兒真好!我們就住在這兒吧!”有多少只小鳥飛來啦?
生:上萬只。
師:哪個詞讓你這么想的?
生:許多。
出示詞卡:許多。
師:讀一讀。
將詞卡貼在黑板上。
生:他們是劃著船來的。
出示詞卡:劃著船。
師:邊做動作邊讀讀。
指名讀。齊讀。
將詞卡貼在黑板上。
生:他們都是從遠處來的。
出示:詞卡:遠處。
師:這個詞告訴你什么?
生:小動物們都是從遠方來的。
指名讀。
師:讀的時候要讀出遠。
將詞卡貼在黑板上。
師:咱們都來當當小動物,跟著老師做做動作,好嗎?
生跟老師做“小鹿、小象、小猴和劃船”的動作。
師:讓我們邊做動作邊讀課文。
師:很多小動物來了,小熊怎么樣?
生:高興極了。
出示詞卡:高興極了。
師:看看小熊。
出示小熊很高興的插圖。
師:小熊會說些什么呢?
生:歡迎你們,歡迎你們。
師:小鳥飛來了,小熊說。
生:歡迎你們,歡迎你們。
師:小動物們來了,小熊說。
生:歡迎你們,歡迎你們。
師:這就叫“不停地說。”
出示詞卡:不停地說。
師:你能讀好這個句子嗎?
指名讀。
師:什么重要的`原因讓小熊有了這么多朋友呢?
生:小島上種滿了樹,小動物喜歡這兒。
師:從小熊種樹,吸引了許多朋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生:我們努力改變環境,環境就會越來越好。
生:我們要保護環境。
出示3個“空”字。
生:中間的“空”,上邊小,下邊大。
生:左邊的“空”,“工”字要往上一些。
師:“呀”字要注意“口”寫在左上格。
師:“極”字老師想提醒同學們什么呢?我們看看“及”的筆順。
放“及”的筆順。
師:讓我們跟著書空。
師:“象”字最難寫,老師課間找了幾個同學寫的“象”字,給它們找找問題吧。
實物投影打出幾個“象”字。
生:這個“象”的“口”太大,太寬,應該是扁口。
生:要注意“象”的三撇長短。
師:下面我們就來寫字了。
播放音樂。
師:注意閉眼,身直、臂開、腿開、睜眼,注意握筆的姿勢。
生寫字,師巡視指導。
師:希望同學以后能像今天一樣,多學一些生字,將你積累的字詞放進“快樂爭星卡”。
板書:住許多。
劃著船遠處。
高興極了不停地說。
啊,這兒真好!我們就住在這兒吧!
這兒真好一年級語文教案(通用18篇)篇二
一座小小的荒島上住著一只小熊。小熊感到孤零零的,每天睡覺都夢見和許多朋友在一起玩。
小熊看到天空飄來一朵云,連忙問:“云呀云,我怎樣才能找到朋友呢?”
云兒不說話,飄來飄去變成了一顆樹。小熊明白了,他在島上種呀種,種了許多小樹苗。
一年,兩年,小樹苗長大了,漫山遍野綠葉成陰。
一只小鳥飛來了:“啊,這兒真好!我就住在這兒吧!”
許多小鳥飛來了,都在這兒住下了。遠處的小鹿啊,小象啊,小猴啊,也都劃著船來了:“啊,這兒真好!我們就住在這兒吧!”
小熊高興極了,不停地說:“歡迎你們!歡迎你們!”
字:夢、飄、顆、陰、鹿、象、猴、劃、停。
詞:荒島、小熊、歡迎、孤零零。
1、一座小小的荒島上住著一只小熊。小熊感到孤零零的,每天睡覺都夢見和許多朋友在一起玩。
2、云兒不說話,飄來飄去變成了一顆樹。小熊明白了,他在島上種呀種,種了許多小樹苗。
3、許多小鳥飛來了,都在這兒住下了。遠處的小鹿啊,小象啊,小猴啊,也都劃著船來了:“啊,這兒真好!我們就住在這兒吧!”
一、組詞。
空()連()說()。
年()象()級()。
二、加標點。
1、家鄉的春天真是美極了()。
2、我怎樣才能找到朋友呢()。
一、組詞。
空(天空)連(連忙)說(說話)。
年(過年)象(象牙)級(年級)。
二、加標點。
1、家鄉的春天真是美極了(!)。
2、我怎樣才能找到朋友呢(?)。
這兒真好一年級語文教案(通用18篇)篇三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小熊是怎樣找到朋友的,知道“這兒”好在哪里。教育學生從小要懂得愛護環境。
教學重點:
了解“荒島”的變化及感情讀文。
教學難點:
引導學生圖文結合,理解“漫山遍野,綠樹成蔭”的景象。
教具準備:
配樂課文朗讀錄音、畫有荒島背景的畫(每組一張)、各種圖片素材(如:小熊、各種小動物、樹木等,以供學生選用);學生自帶水彩筆、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本課教學時間安排為兩課時,第一課時主要進行生字教學,下面說說第二課時的教學程序。設計教學環節時,依據教材的特點,以朗讀為主線,引導學生通過自己的聯想和創造,去感受荒島的變化。從而更好的理解課文,知道改善環境的重要性,使學生從小養成保護環境的好習慣。
為了達到預期的目標,安排以下幾個環節:
一、創設情景,出示小熊圖片,談話引入新課。
1、這是誰?想知道它的故事嗎?
(小朋友們,你們喜歡交朋友嗎?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一位新朋友,它也很想認識你們,看看它是誰?)。
2、板書課題,指導讀課題,培養語感。(突出這個地方特別好!)。
二、細讀課文,理解內容:
1、聽錄音,整體感知。
學生邊聽課文錄音,邊思考。(師在學生聽時邊在黑板上畫荒島圖)。
(指名回答)。
2、細讀課文第一部分(第一自然段):
生自讀課文,回答。(小島上只有小熊一個人住,孤零零的。)(貼小熊圖片并板書孤零零)。
孤零零是一種什么樣的感受呢?你有沒有感到孤零零的時候呢?能不能說一說?(此時,如果只是讓學生根據課文內容去感受“孤零零”,一年級的學生不容易想象出來,而讓學生聯系自己的經歷,想想自己有沒有孤單的時候,體會就會更深刻了。)。
你要是這只小熊,孤零零的你會怎么想?
指名回答。(這時有個朋友,該多好呀!)。
現在你就把自己當成這只孤單的小熊,看看你能不能讀出小熊的感受。(自讀、賽讀、齊讀)。
3、細讀課文第二部分(第二至三自然段):
(1)找一個小朋友把第二自然段讀一讀,在他讀的時候,其他小朋友思考并回答。
(理解“連忙”的意思,并指導朗讀該段。)。
(2)白云讓小熊做什么呢?
指名讀,其余學生思考,指名回答。(白云讓小熊種樹)。
小熊種樹辛苦不辛苦?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那它怕不怕辛苦呢?(滲透德育:教育學生平時在生活、學習中不怕辛苦,要勇敢面對。)指名說、讀。(師引讀,生跟讀):小熊在島上,種了。(指導朗讀該句)。
小熊種的樹怎么樣呢?(指名說、讀。)。
現在我們來欣賞什么是漫山遍野,綠樹成蔭(出示課件)。
當你是這只小熊,看到這美麗的小島,心情會怎樣?(高興)(指導學生讀出高興之情)。
4、細讀課文第三部分(第四至六自然段):
(師敘述)看到這美麗的小樹林,你想對小熊說什么?(生答)。
是呀!這么美麗的地方,連小鳥也飛來了!你們聽聽它會說什么?還有誰來了?小熊的朋友們是怎樣說的?(這兒真好)(指導讀出贊美之情。)。
看到這么多朋友來了,小熊會怎么說?(指導讀出小熊的高興之情。)。
“這兒”究竟好在哪里呢?請小朋友自己讀一讀,想一想,說一說。(指名說)。
(師敘述)是呀!小朋友們說得真美啊!!能不能把它畫下來?
現在,老師發給每個小組一張荒島的背景畫,老師這還有許多用來貼畫的小圖片,你需要什么就到這兒拿,把它貼在你們組的小島上。如果你還想到什么新的東西,也可以用水彩筆畫在圖上,看誰的想象最豐富。
生進行創作。師巡視輔導,并將較有代表性的學生作品貼在黑板上。
(基本上都完成后,由學生自己進行評比。)。
你認為那一幅最好?好在哪里?
請小畫家上來說說,你們組為什么要這樣畫?
指名說一說。評出最佳,進行獎勵。
(這樣的教學,一方面,采用了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來考察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同時還能讓學生進行再創造。另一方面,把學生的作品貼在黑板上,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參與的意識,使學生在樂中學。)。
三、品讀課文,深化主題。
對比學生的貼圖與老師的板書,(師提問)現在的小島可真美呀,跟原來的小島完全不一樣了,那么你現在知道白云為什么讓小熊種樹了嗎?(四人小組合作學習、討論)。
1、請你把全文再讀一遍,找一找原因。
2、生自讀全文,指名回答,加深理解。
總結:因為漫山遍野長滿了綠樹,改善了小島的環境,使小島不荒了,小動物們才到這兒上居住,小熊也因此找到了朋友。可見不管是誰,都必須在好的環境下才能生活,所以,我們從小就要養成保護環境的好習慣。
3、在理解全文的基礎上,練習講故事(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
請小朋友再把課文讀一讀,看看誰能把這個小故事講出來。
生自己練讀、練說。指名講故事。
四、拓展延伸,發揮想象。
“你看,小熊用它勤勞的雙手,把這個荒島變得這么美,小朋友們,要把我們周圍的環境也變成這么美,你們應該怎么做呢?”(聯系生活實際,同桌討論、交流。)。
這兒真好一年級語文教案(通用18篇)篇四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了解小熊是怎樣找到朋友的,知道“這兒”好在哪兒。
3.教育學生從小要愛護環境。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重視學生語感的培養。
教學難點:
在教學中營造一種“我想讀,我來讀,我要讀”的氛圍,在讀的基礎上有思有悟。
教前準備:
教師。
磁帶、錄音機、小黑板、各種動物圖片、畫紙。
學生。
準備好水彩筆、帶上自己喜歡的玩具動物。
教學理念:
1.教師作為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要創設師生平等對話的空間,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人,課堂上形成“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一種氛圍。
2.積極采用自主、合作的學習方式。
3.充分開展探究活動,在潛移默化中樹立初步的環保意識,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
4.課堂上,給學生創新的機會,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創新意識。
教學設計特點:
1.讀中品味,培養語感。
在設計教學策略時,我以讀為本,讓學生通過各種形式的讀,體味課文內容,感受小熊的孤零零,小熊的辛苦,小熊的高興和小島的荒涼與美麗。在讀中對學生進行思維的訓練,在讀中理解小熊是怎樣找到朋友的,培養語感,了解這兒怎么好,受到情感的熏陶。
2.激發興趣,提供語言環境與想象的空間。
把學生看成發展的人,必須掌握學生身心發展的規律。對于低年級的小朋友來說,一個平等、輕松、趣味的課堂,無疑會讓學生輕松自在,興趣大增。例如在教學中,多處出現動物的圖片,激發學生的興趣,燃起他們看的欲望,說的欲望,讀的欲望。當教師變成“云”的時候和學生的距離一下子拉近了,學生會睜大眼睛,興趣盎然,會把小熊問云兒的話讀得入情入境。在看到黑板上到處都是樹,是花,是草時,學生的興奮是不言而喻的,此時此境,他們會張開想象的翅膀,說出自己心中最美的小島景色。
3.創設情境,展示自我。
本節課給了學生充分展示自我的一個舞臺,創設適當的情景,讓學生說一說,畫一畫,讀一讀,想一想。激發學生自主學習探究,展示自我的愿望。例如,在出現小島的美景時,讓學生拿出自己的畫筆,把自己心中的小島畫出來,充分發揮學生的自主性,創造性,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學生從畫島,到說島,最后讀課文,感受與課文融為一體。在朗讀中放飛想象,聯系說話,培養他們的創造能力。此外,這些環節也張揚了學生的個性,培植了創新的幼芽!
4.拓展延伸,合理利用課程資源。
在拓展活動中,結合本文的特點和學生的認知水平,挖掘教材的空間,利用身邊的教材資源,讓學生自由表達。如說一說家周圍或學校的環境怎么樣?你滿意嗎?你打算怎樣讓周圍的環境變得更好?又如布置實踐作業,和家人一起去種樹。這樣的設計深化了課文,把想法變為行為,知識與技能、課內與課外有機結合在一起,營造一種開放的課堂。我想孩子們會有一串串童言稚語,一個個奇思妙想。課堂會真正成為一個讓生命涌動的個性展臺。
教學過程:
(一)引入課文。
由課題“這兒真好”引入課文,讀題后,讓學生說出上節課的感知,說出“這兒”指的是小島,教師由“以前的小島是什么樣兒的”引入課文第一自然段。
(二)精讀課文。
1.讀第一自然段,學生看圖片直觀地感受小島的荒涼,感受小熊的孤單,讓學生成為小熊,說說小熊想要做什么,加深體會,了解小熊的心理,朗讀時自然入情入境。
2.教學第二小節時,我自己變成一朵云,學生很感興趣,適當的指點,如果你是小熊會對云說什么,然后出示小熊問云兒的話,學生體會到小熊的心情,朗讀也就融入其中了。
3.教學第三小節時,我以很快的速度拿下云兒的頭飾讓云變成一棵樹貼到黑板上,激發學生的好奇心。這時,我讓學生討論小熊明白了什么?學生的興趣很高。小熊是怎樣做的呢?讓學生通過讀來感受小熊的辛苦,接著讓學生用畫筆畫出自己心中的小島,這樣既給了學生大膽展示自己的機會,也給了學生創新的機會,緊接著讓學生說一說現在的小島。讀一讀文中的句子,一步步加深對如今小島的印象,進一步感受小島的美。最后讓學生齊讀第三節,整體感受。
4.教學四、五自然段時,由我變成小熊為引子,引出“會有哪些動物來呢?”學生拿著玩具動物趕來和我(即和小熊對話),貼圖片,讀課文。這樣的設計學生自主地說,自主地讀,自主地解決問題,說出“這兒”究竟好在哪兒。
5.教學第六自然段時,學生充分感受小熊的高興,齊讀第六節。
6.全文讀完后,我讓學生聽課文錄音,再一次感受課文內容。
(三)總結。
(四)拓展延伸。
讓學生說說我們學校或自己家周圍的環境怎么樣?你滿意嗎?你打算怎樣讓你周圍的環境變得更美?這樣設計,使知識與能力,課堂與課外有機結合,也體現了一種人文精神。
(五)作業。
和家人一起去植樹,過一個有意義的植樹節。這個環節將學生的想法變成行為,也是給他們一次實踐的機會。
這兒真好一年級語文教案(通用18篇)篇五
1、師:小動物們都住下來了,現在是小島上的小主人了,為了使小島變得更美好,你給他們一些建議吧!(學生自由發言)。
生:練習說話(學生討論)。
師:小朋友呀討論的可真認真了,我想早點聽到小朋友的討論。
生:啊,這兒真好!這里的景色可真美,我在這兒做作業就更舒服了。
生:啊,這兒真好,有花有草。
生:啊,這兒真好,空氣多么新鮮,真是個仙境呀!
生:啊,這兒真好,我們可以在草地上做游戲了。
生:啊,這兒真好,我們可以在草地上打滾了。
生:我想把這兒變得更美麗。
生:我還可以再種些花草樹木。
生:我們應該把這打扮的更漂亮。
師:小朋友說得真好。我想小動物聽到了你們的話,一定會這樣做的。
師:學完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收獲?(生自由發言)。
師:對呀!以前這兒是一片荒島,環境不好,沒有人愿意來這兒。小熊通過種樹,把這兒改造成了綠島,漫山遍野,綠葉成陰,環境多美呀,當然吸引了許多朋友來。看來,保護環境,美化家園是吸引八方朋友,建立友誼的重要原因呀!奧運會將在我們北京舉行,讓我們行動起來,共同保護我們周圍的環境,美化家園,迎接八方賓朋!
四、練習,拓展延伸。
自由選擇一項課外作業:
1、這個故事講給家長或者小伙伴聽。
2、合作編演課本劇。
這兒真好一年級語文教案(通用18篇)篇六
1、學會7個生字。
2、感情朗讀課文。
3、培養愛護大自然的美德,表達創造美好生活環境的美好愿望。
20xx年5月6日第十二周星期二第一節。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學會本課生字,認識新偏旁“穴”和角字頭,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想象課文中的“這兒真好”的內容,培養學生想象能力。
4、使學生知道創造美好的生態環境、建設可愛的.綠色家園的重要。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師板書課題。
2、指導學生齊讀課題。
3、讀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師在題目上打上小問號。
二、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檢查自讀效果。
(1)出示生字詞。(正音,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
(2)將生字詞帶入課文中讀一讀,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3)課文中的長句子能讀得正確、流利嗎?(出示長句)。
3、指名分段朗讀課文,師生共用評議。
4、再次練讀課文。
三、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1、師范讀課文。
2、解答剛開始上課時提的問題:為什么這兒真好?
3、你們了解小熊住在一個什么地方嗎?
4、文章講了小熊什么事?
四、教學生字。
1、鞏固生字字音。
2、教學新偏旁。
3、自學生字筆順表,記憶生字筆順。
4、反饋,檢查。
5、你有什么好辦法來記住這些生字呢?
6、指導寫字。
7、生描紅、仿寫、師巡視指導。
五、小結。
六、教學后記:“極”較難掌握。
這兒真好一年級語文教案(通用18篇)篇七
案例描述:
一、導入課題。
1、師:小朋友,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這兒真好》,齊讀課題。(生齊讀課題)。
2、師:小朋友們,上節課我們認識了一位新朋友,就是:(出示圖片)小熊。
二、品讀,感悟課文。
讀第一自然段。
1、師:下面我們就跟著小熊去他住的小島上看看吧!你看到小熊住的小島是什么樣子的?
(出示荒島圖)生描述荒島。
生:我看到島上沒有一棵樹,只有石頭。
生:我看到小島周圍都是水,沒有一個人在島上。
生:我看到小島上沒有花、也沒有樹,一點也不漂亮。
生:我看到小島上什么也沒有,只有小熊一個人。
生:他很難過,沒有朋友。
生:他孤零零的,都要哭了。
3、師:是啊,小熊多孤單,多難受啊!誰能把小熊的孤獨難過讀出來。
(生讀第一小節)。
師評價指導朗讀:
師:(1)“老師感覺到了一點你的孤單,誰還能通過讀書,讓老師感覺到更孤單?
(2)很好,你讀出了小熊的感受。(3)你能體會到小熊的心情了。(4)老師發現你的眉頭皺起來了,都把自己當成小熊了。大家也學學,一起來讀讀。(齊讀)。
讀第二自然段。
1、創設情境,感悟體會。
師:沒有朋友,小熊心里多著急、多難過啊!這時小熊抬起頭,看到空中飛來一只鳥,小熊說:“小鳥,你愿意和我做朋友,住在這個小島上嗎?”小鳥搖搖頭說:“不,我不愿意?”小朋友,你知道小鳥為什么不愿意嗎?(指名說說)。
3、師:小熊多著急啊,我們也來學學小熊著急的樣子讀讀這句話。(齊讀小熊的話)。
讀第三自然段。
1、師:云兒聽了不說話,飄來飄去變成了一棵樹。(貼圖:像樹的云)。
2、師:聰明的`小朋友,你知道云兒想告訴小熊什么嗎?為什么云讓小熊種樹呢?(指名學生回答)。
3、師:小熊也和你們一樣聰明,知道云兒讓自己在島上種樹,是為了讓環境變美,吸引朋友,于是他是怎么做的?(引讀句子)。
生:他種的樹很多,時間也很長,不是一天就能長大,很累。
生:小樹苗長大很困難,要好好保護。
生:他每天都種,每時每刻都在種,很辛苦。
生:太陽曬在身上很熱,衣服都濕了。
生:種樹的過程很辛苦,先要挖坑,接著把小樹苗放進坑里,然后把它填平了,最后還要給小樹苗澆水。每棵都要這樣,很累。
5、師:是呀,小熊種樹多辛苦,那我們就用這樣的語氣讀一讀。(生讀)。
讀好句子,突出樹的多和小熊的辛苦。
6、師:他還會遇到哪些困難,我們繼續交流。
生:小熊的腿會酸,腳會疼。
生:它挖坑的時候會把手弄破。
師(抓著學生的手):手破了,流血了,小熊快歇歇吧。
生:不,我要堅持到底。
師:小熊你真棒,你來讀。(指名讀)。
師:困難再大,可我們的小熊勇往直前,請所有不怕苦不怕累的小熊們一起讀這句話。(生齊讀)。
7、師:小熊雖然很累,很辛苦,但他的心里卻很高興,為什么呢?(生交流)。
師:書上用了兩個很美的詞來形容現在的小島,快把它們找出來吧!(根據回答板書:漫山遍野綠樹成陰)。
9、看圖描述解釋詞語:
師:這些樹很多,到處都是,這就是----漫山遍野。
每棵樹長得綠綠的,而且你連著我,我連著你,這就是----綠樹成陰。
10、師:現在還是荒島嗎?
生(一起大聲的):不是!
師:那它是什么島呢,誰能給它起個好聽的名字?
生:花島。生:快樂島。生:果島。生:五彩島。生:五彩繽紛島。生:五顏六色島。生:美島。生:幸福島。生:綠島。
師:太美了太美了,能把這句話讀美嗎?
(生個別、集體朗讀“一年兩年,小樹苗長大了,漫山遍野,綠葉成陰。”)。
11、師:是云兒的指點和小熊的辛勤勞動,才使原來的荒島變成了現在的綠洲呀!為了感謝小熊,老師根據《我和小樹來比賽》這首歌也為小熊編了首歌,我們一起來唱一唱。(生齊唱《栽樹歌》)。
讀第四、五、六自然段。
過渡:如今這兒變了,荒島變成了綠島。有一天,小鳥又從島上飛過,這次它發現了什么?(貼小鳥)。
1、師:小鳥唧唧喳喳地叫著,在說什么呢?(指名讀小鳥的話)。
2、師:我們都變成小鳥了,伸出你的翅膀,一邊飛,一邊高興地說:引讀句子(“啊!這兒真好!我就住在這兒吧!”)。
3、師:小鳥住下了,它在出去飛行的時候有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了其它的小動物,它會怎樣告訴他們呢?(學生交流)。
4、師:小動物聽了都趕來了,都有哪些動物來了呢?他們是怎么來的?它們說了什么?(生自讀第五自然段)。
師:小鳥怎么來的?小鳥應該住哪里?不舉手,自己上來,下面的小朋友配上動作。
生:兩個學生拿著小鳥飛上來(板貼小鳥),邊飛邊說:“啊!這兒真好!我們就住在這兒吧!”
生:三位學生做劃著船的動作上臺(板貼小鹿,小猴,小象)齊說:“啊!這兒真好!我們就住在這兒吧!”
5、師:小動物們說這兒真好,那小島到底好在哪兒呢?
練習說話:出示:來到這兒,說:“這兒真好,我()。”
生:小鳥來到這兒,說:“這兒真好,我可以在這自由自在的飛來飛去。”
生:小鳥來到這兒,說:“這兒真好,我可以在在樹上筑巢,我有一個溫暖的家了。”
生:小鹿來到這兒,說:“這兒真好,我可以吃到新鮮的小草了。”
生:小鹿來到這兒,說:“這兒真好,我可以在草地上做游戲。”
生:小猴來到這兒,說:“這兒真好,我可以在樹上捉迷藏。”
生:小猴來到這兒,說:“這兒真好,我可以在樹上蕩秋千。”
生:小象來到這兒,說:“這兒真好,我可以在這兒散步。”
生:小象來到這兒,說:“這兒真好,我可以在這里呼吸新鮮空氣。”
6、拓展想象:師:想想還會有誰去小島,他們會怎么做,怎么說?(生交流回答)。
(誰)來了,它(它們)(怎么做)。
(誰)來了,它(它們)說:“。”
7、師:這時最開心的是誰?為什么?它是怎么說的?(引讀最后一段)。
師:誰來高興地讀讀?(指名讀、齊讀)。
8、師:是呀,現在這兒真好,小熊動手又動腦,創造出了個美麗的環境。讓我們美美的讀課文。(齊讀課文)。
三、總結,想象說話。
這兒真好一年級語文教案(通用18篇)篇八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7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9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認識兩個偏旁部首。
3、了解小熊是怎樣找到朋友的,知道“這兒”好在哪里,教育學生從小要懂得愛護環境。
1、能正確地認識本課的生字,并能美觀地書寫。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通過讀書感悟到找朋友和種樹之間的聯系,明白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二課時。
教學掛圖、生字卡片。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能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的生字,并能正確、美觀地書寫。
3.初步了解課文的內容。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出示圖上第1幅插圖)圖上畫了什么?環境怎樣?
這只小熊的表情怎樣?
3.看到這里,你有什么疑問?-。
4.板書課題,今天我們將學的這篇課文,就能一一解答你們的問題。
5.齊讀課題。“這兒”在哪兒呢?帶著問題讀課文。
二、初讀課文。
1.自由輕聲朗讀課文。
要求;借助拼音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再讀課文。
要求:畫生字詞和小節號,把生字字音讀準。
3.檢查自學效果。
(出示生字詞)。
(1)自讀,想想:你要提醒同學們注意哪個音節?
(2)正音。
后鼻音:空、像、零、荒、停、夢。
鼻音:年。邊音:零。平舌音;座。
(3)帶讀,開火車讀,指名讀,齊讀。
4.把生字詞帶人課文中,再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5.(出示長句子)。
一座小小的荒島上/住著一只小熊。
小熊感到孤零零的,每天睡覺都夢見/和許多朋友/在一起。
(1)教師教給學生長句停頓的方法。
(2)指名讀,讀出停頓。
(3)齊讀句子。
6.再用老師教的方法讀讀其它的長句子。
7.指名分段朗讀課文,師生共同評議。
三、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1.師范讀課文。
邊聽邊想:“這兒”在哪兒?“這兒真好”是誰說的?
2.學生互相討論、交流。
3.讀完課文后,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四、教學生字。
1.讀生字卡片,鞏固生字字音o。
2.教學“穴寶蓋”、“撇刀頭”。
3.自學課后生字筆順表,并描紅。
4.你能給哪些生字組詞?
(1)仔細觀察字形,想想哪些生字的關鍵筆畫要注意?
(2)師重點指導:
象:中間的“口”要寫扁些,讓出空間給下面的筆畫。
年:第五筆橫要寫長些。
玩、呀、極:要寫得左窄右寬。
(3)生描紅、臨寫,師巡視指導。
五、作業設計。
一、選擇正確的讀音。
座(zuozhuo)年(liannian)。
呀(yaa)停(tingtin)下。
二、比一比、組詞。
象()呀()玩()年()。
向()牙()元()連()。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通過讀書了解小熊是怎樣找到朋友的,知道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教具準備:
畫有荒島背景的圖片、彩筆、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
一、復習。
1.抽讀生字卡片。
2.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二、學習第1自然段。
1.指名讀第1自然段。.
2.聽完后,你知道了什么?
3.從哪兒感覺到小熊并不高興?你能想象小熊孤零零的樣子嗎?’。
4.這是個荒島,那么島上會是什么樣的?
5.讓我們把小熊孤零零的心情給讀出來。
三、學習第2、3自然段。
1.小熊是多么希望身邊能有朋友啊!它是怎么做的呢?自讀第2、3自然段。
2.小熊是怎么做的?通過向云澗問,它明白了,它到底明白了什么呢?
3.小熊是怎樣種樹的?從中你感受到什么?
那么我們把小熊用力種樹的樣子讀出來。
齊聲有感情地讀第3自然段的第2句話。
4.現在,荒山變成什么樣了?你能想象出來嗎?
5.對于小熊明白這件事,你明白嗎?種樹與找朋友有什么關系?還有什么不明白的呢?讓我們來讀讀4~6自然段。
四、學習第4~6自然段。
1.師范讀第4~6自然段。
2.現在小島成了什么樣了?小動物怎么說的?讀讀書上有關句子。
3.小動物都說這兒真好,“這兒”好在哪里呢?小動物喜歡這兒嗎?你能讀出這種心情嗎7.指導有感情朗讀4~5自然段。
4.面對此情景,小熊高興極了,誰來當當這只小熊?
5.那么種樹與找朋友有關系嗎?這個問題你現在明白了嗎?
聰明的同學會聯系課文前面的內容,來思考這個問題的。
6.有感情朗讀第4—6自然段。
2.請同學們閉上眼睛,一邊再聽錄音故事,一邊在腦子里想象這畫面。
3.自由組合來創作這部動畫片,自己和別人分工合作,比一比,看誰想得好,畫得好。
4.學生合作創作,師巡視指導。
5.指名上來一邊展示圖一邊講自己畫的小熊故事。生評議、
評比。
6.通過讀課文、畫圖畫,你懂得了一個什么道理?
(一)選字填空。
1.座坐。
我在汽車上,把()位讓給了老爺爺。
上課時,我們要()好聽講。
2.象向。
我們要()榜樣學習。
大()的鼻子真靈活呀1。
3.玩完。
寫()作業,我們才能()。
板書設計。
荒島一漫山遍野,綠樹成蔭。
(沒有朋友)(有朋友)。
這兒真好一年級語文教案(通用18篇)篇九
教學目標:
1.通過創設生活情境理解“荒島”“孤零零”“連忙”“漫山遍野綠葉成陰”等詞語的意思,正確識寫本課生字“座、連、忙、極”。
2.指導讀好帶有感嘆號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借助想象,知道“這兒”好在哪里,滲透愛護環境的教育。
教學重點:
通過創設生活情境理解“荒島”“孤零零”“連忙”“漫山遍野綠葉成陰”等詞語的意思,正確識寫本課生字“座、連、忙、極”。
教學難點:
指導讀好帶有感嘆號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
1.學生通過第一課時的學習,認識本課的生字詞、讀通讀順課文,寫好空、呀、話、年、象5個生字。
2.教學課件、生字詞卡片。
教學過程:
(一)直接導入、復習檢查。
1.直接導入,齊讀課題。
2.多種形式認讀生字詞。
(二)讀悟第一自然段。
1.讀通讀順第一自然段。
(1)(課件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名讀。
(2)變換形式讀。
小小的荒島上住著小熊。小熊感到孤零零的,每天睡覺都夢見和許多朋友在一起玩。
相機學習生字“座”。
(3)再次變換形式讀。
一座小小的上住著一只小熊。小熊感到的,每天睡覺都夢見和許多朋友在一起玩。
相機引導學生理解“荒島”“孤零零”。
2.美讀第一自然段。
(1)借助詞語“荒島”“孤零零”,體會小熊孤單、難受的心情。
(2)多種形式引導學生讀出小熊的心情。
(三)讀悟第二自然段。
1.讀通讀順第二自然段。
(1)抽生讀,提示讀好本段中的四個生字。
(2)認讀生字詞“連忙”。
2.美讀第二自然段。
(1)創設情境,學生用“連忙”說話。
(2)借說話情境領悟小熊此時的著急,引導學生讀好第二自然段。
(四)讀悟第三自然段。
1.師生輪讀第三自然段,把第三自然段讀通讀順。
2.學生自讀感悟小熊此時的心情。
相機引導學生感悟“漫山遍野綠葉成陰”所描繪的畫面。
3.引導學生帶著感悟到的心情讀好第三自然段。
(五)讀悟第四—六自然段。
1.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讀好“啊,這兒真好!我就住在這兒吧!”“啊,這兒真好!我們就住在這兒吧!”
2.利用句式創讀。
“啊,這兒真好!有,有,還有,我就這在這兒吧!”
3.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讀好第六自然段。
(六)讀好整篇課文。
學生自主排練,合作讀好整篇課文,鞏固讀書方法。
(七)指導寫生字。
1.認讀生字“座、連、忙、極”。
2.讀生字筆順表。
3.描紅,感受筆畫的占位和走向。
4.師范寫,生臨寫。
5.展示、評價。
這兒真好一年級語文教案(通用18篇)篇十
教學過程:
一、以故事引入:一座小小的荒島上住著一只小熊。小熊感到孤零零的,假如你是小熊,你這時最想做什么?............正所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小熊每天睡覺都夢見和許多朋友在一起玩。
二、1、(課前準備好頭飾:白云、小樹5-6棵、小鳥、小鹿、小猴)老師邊復述課文內容學生邊帶著頭飾出場演繹小熊夢中的意境,這樣就把學生引入了課文的意境中。
2、組來模仿剛才的表演來扮演課本劇。這樣寓學于樂,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就熟悉了課文的`內容了。
3、組表演,由學生來評一評哪一組表演得最好。
4、老師范讀課文、學生表演讀。
5、討論:為什么小鳥、小鹿、小猴它們都說,這兒真好!
三、教學生字詞。
四、抄寫生字詞。
五、背書。
教學后記: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了本課生字,理解了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認識兩個偏旁部首。
3、課文較長,學生較難在堂上讀熟,課后需鞏固。理解小熊是怎樣找到朋友的,知道“這兒”好在哪里,學生學會了從小要懂得保護環境。
這兒真好一年級語文教案(通用18篇)篇十一
師:小熊一個人住在小島上,每天都夢到和許多朋友玩。有一天,天空飄來了一朵云,小熊怎么樣?(出示畫面)(連忙問云)。
師:為什么要連忙問云?
(小熊很著急,急著想找到朋友)。
板:朋友。
師:小熊怎么問的?(指名讀)。
師:讀出小熊的心情了嗎?應該怎樣?(再指名讀、齊讀)。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
師:云兒告訴小熊了嗎?云兒怎么做的?(出示這段)。
(學生自由地朗讀這段)。
師:小熊明白了嗎?小熊明白了什么?
(小熊明白了,只要種上許多樹,就會有許多朋友。種樹造林了,條件改變了,環境變好了,那些小動物們才會來,自己才能找到朋友。)。
師:小熊怎么做的?(板:種樹)(讀出有關句子。齊讀)。
師:小熊種呀種呀,種了許許多多的小樹苗,種得非常辛苦。
(再讀,讀出辛苦。齊讀。)。
師:小熊這么辛苦地種樹,小島發生了什么變化?(板:綠島)。
讀出句子(一年、兩年……)。
師:小朋友想象一下,你覺得最美麗的小島是什么樣子的?
(送詞語)“樹木茂盛”“綠樹成蔭”“鳥語花香”“空氣清新”
師:原來的荒島變成了這樣美麗的小島,小熊笑了,開心極了。
齊讀這段。
(四)學習第四、五、六自然段。
過渡:小島綠樹成蔭,鳥語花香,空氣清新,環境這么好的小島,引來了許多小動物們在這里安家。
師:一只小鳥飛來了,(齊讀)“啊,這兒真好!我就住在這兒吧!”
指名讀、齊讀。
師:“許多小鳥飛來了,都在這兒住下了。”
“遠處的小鹿啊、小象啊、小猴啊……也都劃著船來了。“啊,這兒真好!我們就住在這兒吧!”
指名讀“啊,這兒真好!我們就住在這兒吧!”
師:我們是指誰?(小鹿、小象、小猴)。
師:還有哪些小動物也會來呀?會想些什么?說些什么?
(四人小組討論、交流、說說)。
師:小動物們都說“這兒真好。”小島好在哪里呀?
這兒真好一年級語文教案(通用18篇)篇十二
這兒真好(教案)。
《這兒真好》第二課時教學目標:1、運用多種方法理解“孤零零”、“種呀種”、“滿山遍野”、“綠葉成陰”等詞語,從而幫助理解句子。2、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3、懂得種樹就能把荒綠變成綠島;只要生活的環境變好了,朋友就會來了。教學過程:一、復習導入。1、導入:這節課我們繼續學習――。上節課我們學習了生字新詞,同學們學得怎樣呢,我們來看看。聽寫詞語:連忙一座島說話大象高興極了一年天空2、反饋:象、極的筆順“座”與“坐”比較過渡:默的真棒,說明你們昨天聽得特別認真,這堂課我們也要認真聽,下課前我們可要檢查的。二、第一自然段1、(出示圖)聽老師讀第一自然段,邊聽邊想:小熊的家在哪兒?2、理解:荒島師說什么是島?(島就是四面環水的一塊陸地)在你眼里,島上應該有什么呢?那么,這荒島是個什么樣的呢?(1)出示荒島的圖片,后出示填空題:這座荒島上,沒有_____,沒有______,只有____(2)小島上沒有樹木,沒有花草,這樣的荒島你們愿意住嗎?(在荒島上出現小熊)但是有一只小熊它就住在這樣的島上,你們瞧!小熊來了,(出示小熊)大家觀察一下,你覺得小熊怎樣?“很不開心,很孤單……”(3)書上用了一個詞,也寫出了小熊的感受,找一找。(板書“孤零零”)(小熊邊上出示詞語:孤零零)孤零零是一種什么樣的感受呢?你有沒有感到孤零零的時候呢?3.、“日有所思,夜有所想”它每天睡覺――(引讀)4、誰能通過你的朗讀把此時小熊的心情讀出來?(指名讀)(評價:這是一只孤單的小熊,這是一只渴望朋友的小熊)三、學習第二、三自然段過渡:沒有朋友,小熊心里多著急,多難過呢!(點擊課件)就在這時侯,“天空飄來一朵云”小熊連忙喊到――(引讀)1、為什么連忙問,從這里可以看出小熊怎么樣?“很著急、很高興”誰能把小熊的著急讀出來?2、云兒不說話,飄來飄去變成一棵樹(演示“云變樹”)小熊明白了嗎?出示:小熊明白了,只有,才能。3、他是怎樣做的呢?(板書種樹)小朋友們,閉上眼睛,聽老師讀,聽得認真的小朋友,在你的頭腦中肯定會出現畫面的`(生閉眼睛,師范讀)好,睜開眼睛,說說你看到了什么?(引導)為了能把島上全部種上樹,他早上種,中午種,晚上還要接著種,這就叫――種呀種(出示句子“小熊明白了,他在島上種呀種,種了許多小樹苗。”)為了能把島上全部種上樹,他今天種,明天還要接著種,這就叫――種呀種。小熊種呀種,你從這個詞中讀出了什么?(辛勞、但又是快樂的)你覺得小熊種得怎樣,就用怎樣的語氣讀。(學生朗讀)4、這時的小島是什么樣的呢,(出示圖)從你們的驚嘆聲中,老師已經了解到小朋友們都覺得它很美,(1)(指圖上的綠樹)你看,整個島上這里一棵,那里一棵,到處都是我們可以說(漫山遍野)誰來讀讀!(指名讀)(2)再看,每一棵樹的葉子都長得綠綠的,連在一起、靠在一起我們可以說(綠葉成陰)誰來讀好它,(3)這“漫山遍野,綠葉成陰”可不是一天兩天,一年,兩年形成的,而是經過漫長的一年,兩年,許多年形成的,所以讀起來要慢一些。(師范讀)你們想跟老師比比看誰讀得好嗎?小朋友先自己練一練,看誰比老師讀得好。5、現在這個島我們還能叫它荒島嗎?(不能)你想給它改個什么名字呢?“綠島……”(板書)四、學習學習第四、五、六自然段。1、這么美的環境吸引來了一只小鳥(演示小鳥飛向綠島)(貼鳥圖)小鳥唧唧喳喳地叫著,好像在說――(出示:啊,這兒真好!我就住在這兒吧!)學生練讀(1)你愿意做小鳥嗎?學學小鳥的動作,一邊飛,一邊說。(2)還有許多小動物來了,都是誰?出示課文第五段。(生自由地讀)根據回答相應出示:小鹿、小象、小猴、小鳥們(相應貼圖)這些小動物來到了島上會說些什么呢?會覺得這兒好在哪里呢?下面,你喜歡哪種動物,就做哪種動物,和同桌討論這兒好在哪里。句式訓練:___來到這兒,說:“___”,我可以在這兒___3、這時,小島的主人――小熊看到這么多的小動物愿意跟他做朋友,高興極了,不停地說――(引說):出示小熊圖及句子。“歡迎你們!歡迎你們!”4、讀到這里,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小熊為什么能交上這么多好朋友?同桌先討論討論?(板書:美化環境)是啊,小熊的辛勤勞動使小島變得這么的美,這樣的小島你愿意來嗎?一座荒島在小熊的努力下,變成了漫山遍野,綠葉成陰的綠島,我們不禁要說(指著課題)“這兒真好”五、作業。補充習題2板書設計15、這兒真好荒島孤零零綠島許多朋友美化環境。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這兒真好一年級語文教案(通用18篇)篇十三
教材分析:。
課文講述了一只小熊找朋友的故事,告訴我們改善環境,保護環境的重要性。
這篇課文可分為三段。第一段(第一自然段),寫小熊住在荒島上很孤單。第二段(第二至三自然段)寫小熊向云兒請教后,開始在荒島上種樹。第三段(第四至六段),寫小熊找到了朋友。學習這篇課文的關鍵是讓學生通過讀書感悟到找朋友和種樹之間的聯系,明白保護環境的重要性。課文配有插圖,可幫助學生理解課文。
教學的重點是識字、寫字和朗讀課文。
學情分析:
課文較長,因此在指導朗讀方面要花較多的工夫,讓學生在朗讀中理解課文內容,教學過程可以小熊找朋友為線索指導細讀課文,第一自然段抓住“孤零零”這個詞語,讓學生想象小熊住在荒島上的情形,體會“孤零零”的感受。第二、三自然段則是感悟小熊種樹的辛苦,感受小島上發生的變化。第四、五、六自然段無需多講,可放手讓學生自讀,抓住“這兒真好”想象一下小島現在的樣子,說一說這兒好在哪里?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聯系上文,把小熊一個人孤零零的情景和小動物們都夸這兒真好,紛紛住到了小島上的情景相對比,來加深體會,感受小熊的驚喜心情。可以通過聽學生的朗讀,看學生的表情判斷學生是否感悟。
教學要求: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本課7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9個字只識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認識2個偏旁部首。
3、了解小熊是怎樣找到朋友的,知道“這兒”好在哪里。教育學生從小要懂得愛護環境。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認識本課生字詞,精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感悟朗讀。
2、了解小熊是怎樣找到朋友的,知道“這兒”好在哪里。教育學生從小要懂得愛護環境。
一、激趣導入。
示小熊圖,問:瞧,今天老師給大家帶來一只什么?認識嗎?
想知道小熊的故事嗎?--今天我們要學的第15課講的就是這個小熊的故事(貼小熊圖)。讓我們打開書,一起來學習這篇課文。
二、初讀課文。
1、課文比較長,生字也比較多,遇到不熟悉的字劃出來,多讀幾遍,看你讀幾遍能把這個故事讀下來。--生自由讀課文,師巡視。
2、檢查生字:小熊還帶來了一些生字朋友,你們認識嗎?
出示:小象?????小猴????荒島。
天空?????夢見????孤零零。
一座?????一年???一起玩。
誰來讀讀第一行的詞語?(真棒,一下子就把這幾個詞語讀對了,我們一起跟她讀)。
誰來讀讀第二行?--第三行誰來讀?--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小朋友真厲害,一下子就把這些詞語讀下來了)。
老師這還有兩個更難的,誰來讀好它?
繼續出示:漫山遍野????綠葉成陰?(真棒,我們跟著他讀一讀)。
還有這兩個,會讀嗎?出示:高興極了????不停地說(我們一起讀一讀)。
三、精讀課文,指導感情朗讀。
1、詞語會讀了,課文小朋友也會讀了嗎?我請一個小朋友起來讀讀第一自然段,其他小朋友仔細聽。
2、讀了這一段,你知道小熊住在哪里嗎?(簡筆畫:荒島)。
想象:荒島會是什么樣的啊?(沒有樹,沒有花,光禿禿的)。
是呀,小熊一個人住在這個荒島上,沒有樹,沒有花,多寂寞、多孤單呀!書上哪個詞講小熊很寂寞很孤單的?我看哪個小朋友最會讀書!--示“孤零零”(齊讀詞語)。
問:小熊孤零零的,真孤單啊,它想做什么呢?(找朋友)。
是呀,小熊孤零零的,多可憐啊!
3、學習第二自然段。
(1)小熊這么想找朋友,這時候,它看到什么了?(貼“云”)--誰來讀讀第二自然段。
小熊多么著急地想找個朋友啊,誰來著急地讀一讀?
引讀:我們現在都是小熊了,看到天空飄來一朵云,連忙問:“--”(指導讀出著急找朋友的心情)。
4、學習第3自然段。
(2)師演示:把白云變成一棵樹。
問:云兒飄來飄去不說話,變成了什么?
那云兒這是什么意思啊?誰來告訴大家?
--它是讓小熊種樹啊,小熊明白了嗎?它是怎么做的?
(3)示:“小熊明白了,它在島上種呀種,種了許多小樹苗。”
--小熊種的樹多嗎?想一想,這句話應該怎樣讀?
(3)那怎樣才是“漫山遍野,綠葉成陰”呢?
(指黑板)小朋友看這,小熊種的小樹苗在小島上一年一年長大了(師邊述邊在上面畫幾棵小樹)那這是不是綠葉成陰,漫山遍野了呢?--怎樣才是呢?--你認為小熊還會把樹種在哪呢?誰上來種一種?(指名學生上黑板種樹)。
小島上種滿了樹,再想象一下,小島上還會有什么?(花,草)--指導學生把花草畫上(下面的小朋友看看,這是不是你想象的“漫山遍野,綠葉成陰”呢?)。
看圖理解:小島變美了,這兒是樹,那兒是樹,它們你連著我,我連著你,這就是--“漫山遍野,綠葉成陰”
(4)看著這幅圖,把這段話再讀讀,會讀得更美--指名讀,師給配上音樂--齊讀。
5、學習第4、5自然段。
過渡:小島在小熊的辛勤勞動下,到處都長滿了小樹,漫山遍野,綠葉成陰,變得多美呀!那他找到朋友了嗎?--快速讀讀第4、5自然段。
(1)小島上都來了哪些朋友啊?
a、小鳥--小鳥嘰嘰喳喳地叫著,在說什么呢?--指名讀小鳥的話。
我們都變成小鳥了,伸出你的翅膀,一起說說:--(引讀小鳥的話)。許多小鳥飛來了,都在這住下了(一起動作演示)。
b、還有誰也來了?它們怎么來的?小象說什么?
小猴也來了,小猴說什么?--小鹿呢?
“這兒真好”,好在哪里啊?
(2)分角色朗讀--學生分小組分別做小鳥、小猴、小象、小鹿,師讀旁白。
6、學習第6自然段。
我們現在都是小熊了,一起來讀讀。
四、回歸整體。
喜歡這個故事嗎?回家能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嗎?要講好這個故事,首先得把課文讀好,讀熟,讓我們拿起書,再把這篇課文來讀讀,老師給你們配上音樂。--學生配樂朗讀。
五、復習生字詞。
故事中的生字寶寶還舍不得大家呢!誰來讀?
示沒有拼音的生字詞,學生認讀--獎--課后拿著卡片考考其他小朋友。
附板書: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會寫本課7個生字,認識2個偏旁。
一、復習檢查。
1、按課文內容填空。
這兒原來是一個(???????)的荒島,后來小熊在這里種了(????),幾年后,這兒(???????)(???????),(??)、(??)、(??)到這兒安家落戶了。
2、說說“這兒”好在哪里?
有樹木:一年、兩年,小樹長大了,漫山遍野,綠葉成陰。
有動物:許多小鳥飛來了,小鹿啊,小象啊,小猴啊都劃著船來了。
這兒綠化搞的好,空氣新鮮,綠葉成陰,生活在這里一定很愉快。
二、學習生字。
出示生字:座???玩???空???呀???年???象???極。
1、自主學習,說說用什么方法來記字形(留下足夠時間,讓學生思考,互相交流)。
2、結合學生發言,教者小結:
部件法:???玩:“王”和“元”,合成“玩”。
座:“廣”字頭,里面“坐”。
空:“穴”字頭,下面“工”。(教新偏旁“穴”)。
猜謎法:??象:撇刀下面一扁口,一撇穿“口”往外走,彎鉤里面兩小撇,一撇一捺在外頭。(教新偏旁:撇刀頭)。
關鍵法:??年:上面像個“人”,下面記筆順:橫豎又橫豎,“年”字就寫成。
3、指導寫字:
座:?半包圍結構。注意:上面部分的橫要略短,“坐”要略向左靠,否則會出現松散現象。
玩:左右結構。注意:左邊“王”的最后一筆改為提,“元”的撇畫寫得稍長,要延伸至“王”的一提之下。
空:上下結構。上面是“穴”字頭,要蓋住下面的“工”字。
年:獨體字。第一二筆寫得偏小,三橫之間保持等距。
極:左右結構。左窄右寬,左高右低。
象:上中下結構。上面兩個部分只占二分之一。中間部分先寫一個扁扁的口。另外要處理好三撇。
4、按筆順描紅。
三、作業。
練習寫生字,習字冊描紅。
教后小記:
作者郵箱:?pxq11@。
[這兒真好(網友來稿)教案教學設計]。
這兒真好一年級語文教案(通用18篇)篇十四
2、感情朗讀課文。
3、培養愛護大自然的美德,表達創造美好生活環境的美好愿望。
第一課時。
教學目的:
1、學會本課生字,認識新偏旁“穴”和角字頭,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想象課文中的“這兒真好”的內容,培養學生想象能力。
4、使學生知道創造美好的生態環境、建設可愛的綠色家園的重要。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師板書課題。
2、指導學生齊讀課題。
3、讀了課題,你有什么問題?師在題目上打上小問號。
二、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檢查自讀效果。
(1)出示生字詞。(正音,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
(2)將生字詞帶入課文中讀一讀,要求:讀得正確、流利。
(3)課文中的長句子能讀得正確、流利嗎?(出示長句?)。
3、指名分段朗讀課文,師生共用評議。
4、再次練讀課文。
三、初步理解課文內容。
1、師范讀課文。
2、解答剛開始上課時提的問題:為什么這兒真好?
3、你們了解小熊住在一個什么地方嗎?
4、文章講了小熊什么事?
四、教學生字。
1、鞏固生字字音。
2、教學新偏旁。
3、自學生字筆順表,記憶生字筆順。
4、反饋,檢查。
5、你有什么好辦法來記住這些生字呢?
6、指導寫字。
7、生描紅、仿寫、師巡視指導。
五、小結。
六、教學后記:“極”較難掌握。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一、以故事引入:一座小小的荒島上住著一只小熊。小熊感到孤零零的,假如你是小熊,你這時最想做什么?…………正所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小熊每天睡覺都夢見和許多朋友在一起玩。
二、1、(課前準備好頭飾:白云、小樹5-6棵、小鳥、小鹿、小猴)老師邊復述課文內容學生邊帶著頭飾出場演繹小熊夢中的意境,這樣就把學生引入了課文的意境中。
2、組來模仿剛才的表演來扮演課本劇。這樣寓學于樂,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就熟悉了課文的內容了。
3、組表演,由學生來評一評哪一組表演得最好。
4、老師范讀課文、學生表演讀。
5、討論:為什么小鳥、小鹿、小猴它們都說,這兒真好!
三、教學生字詞。
四、抄寫生字詞。
五、背書。
教學后記:?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學會了本課生字,理解了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認識兩個偏旁部首。
3、課文較長,學生較難在堂上讀熟,課后需鞏固。理解小熊是怎樣找到朋友的,知道“這兒”好在哪里,學生學會了從小要懂得保護環境。
[這兒真好教案教學設計]。
這兒真好一年級語文教案(通用18篇)篇十五
1、熟練掌握學過的聲母和6個單韻母,能正確區別形近字母,讀準音,認清形,正確書寫。
2、能正確拼讀帶調音節,認識事物,并把音節和圖畫正確連起來。
3、能正確認讀學過的字,口頭造句,把認字和學習語言結合起來。
能正確理解題意,完成練習。
兩課時
第一課時
1、認識課程表
2、認讀生字:文、數、學、音、樂
3、認識自己班級的課程表。
1、按聲母順序連線,看看圖畫是什么?
2、出示聲母表,學生認讀,背會這張表。
3、說說怎樣用生活中的事物擺字母。
4、出示圖畫,拼讀音節。區分形近聲母。指導區別b—d,f—t,p—q。說出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
5、拼讀音節,做出相應的動作。
6、拼讀音節,把同類的詞涂上顏色。
1、認字,連線。
2、進行拓展
3、讀詞語,在圖中找一找。
1、老師帶領讀兒歌《剪窗花》。
2、生自由讀兒歌。
1、讀書
2、完成語練
這兒真好一年級語文教案(通用18篇)篇十六
1.學會用加一加、減一減的方法來認字。
2.知道同一個字在不同語境中具有不同的意思。
3.鞏固以前學習的字詞,會背詩歌《鞋》。
4.口語交際,懂得從小要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
能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并運用課上學會的方法學生活中的字。
自制識字卡片
3課時
課時目標:
1.引導學生能自己發現識字的規律,小結識字的方法。
2.初步了解多義字。
3.能將所發現的規律用于生活中的識字。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小朋友,我們都有一個溫馨和睦的家,平時在家里,你們會和爸爸媽媽一起干些什么呢?
二、我會認
2.學生拿出自制的識字卡片,分小組互相交流看電視時認識的字。
3.學生在全班交流自己識字的方法,教師和同學評議。
三、找規律識字
1.出示熟字漂、飄、完、園、直、扁,讀一讀。
2.同時出示漂、飄,你發現了什么?
3.那么我們給一個熟字加上偏旁變成新字的方法就叫加一加的方法。(直+木=植)
4.請學生自己看語文書,認記生字。(可以小組合作)
5.用生字卡片檢查。今后我們還可以用這些方法認記其它的生字。
四、讀讀想想
1.小組學習:自由讀,指名讀。說一說你發現了什么?
2.告訴學生:同一個字在不同的語境中的意思不同。
3.你還知道哪個字,也和張字一樣,表示很多不同的意思?
4.小組交流,全班交流。
課時目標:
1.積累一些名詞、動詞、形容詞等。
2.培養學生說完整話的習慣。
3.熟讀背誦《鞋》。
教學過程:
一、我會讀
1.出示一棵蘋果樹,蘋果樹上掛滿了紅彤彤的蘋果(蘋果上寫了我會讀中的詞語)。
2.小組學習:四人小組輪流讀我會讀中的生字,互相糾正讀音。
3.小組合作讀,請小組長檢測。
4.各小組采用輪讀的方式(開火車一人讀一個詞),看哪一組摘的蘋果多。
二、讀讀背背
1.自由讀,啟發學生想象:大大小小的鞋之間會說些什么?
2.指導有感情地朗讀、背誦。
3.小組學習。
a.四組小組一起讀小詩《鞋》,互相糾正讀音。
b.說一說這首詩說了什么意思。
c.表情朗讀這首詩(可加動作)。
4.指名朗讀《鞋》,同學評議。
5.自由背誦小詩《鞋》。
6.全班配樂背誦。
口語交際:我該怎么辦
課時目標:
1.能完整地講述做家務事的經過。
2.愿意從自己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學會關心體貼長輩。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同學們,你們在家做個家務事嗎?
2.你為什么沒做過?能給大家說說當時的情況嗎?
二、展示畫面,口語交際
(一)創設情境一
2.討論交流。
a.四人小組討論交流。
b.小組內表演。
c.上臺表演。
d.小組自告奮勇上臺表演。
e.評一評最佳口才獎。
(二)創設情境二
1.說你為什么要幫爸爸媽媽做家務?
2.個別說說做家務事的經過。
3.全班交流。
(三)創設情境三
通過剛才的交流,教師發現同學們個個都是能干的孩子,那你們想不想把自己能干的一面展現該大家看呢?那我們就來一個小能手爭奪賽吧!
1.分成幾個小隊,如蘋果隊、橘子隊等,每隊都做不一樣的家務(如疊被子、抹桌子、整理書桌等),全班學生分別到各個小隊去做家務(自己想去哪個隊就去哪個隊)。
2.每個大組挑選一名代表上臺爭奪小能手,看誰能在最短的時間內把書桌上的東西整理得井井有條。
3.在隊中進行家務比賽,做得好的評為小能手并獎勵一朵小紅花。
三、總結
通過這一節課的學習,大家有些什么想說的嗎?
這兒真好一年級語文教案(通用18篇)篇十七
1、知識和能力:通過多種方式朗讀,感悟語文內容。
2、過程和方法:通過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培養閱讀興趣。在讀中感悟“小樹在春風里搖綠了嫩芽和樹梢,搖紅了花蕊和花苞”,以及小樹和小鳥說的話。并在文本基礎上,適當進行思維拓展訓練。
3、情感、態度、價值觀: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激發他們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1、朗讀、感悟課文內容。
2、理解課文內容,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感情,引導學生愛惜樹木、保護環境。
1、在讀中感悟“小樹在春風里搖綠了嫩芽和樹梢,搖紅了花蕊和花苞”,以及小樹和小鳥說的話。
2、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激發他們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生字卡片,小鳥頭飾,小樹頭飾,ppt課件,
一、復習鞏固、導入新課。
1、激趣導入。同學們,這節課老師又請來了小樹和大家一起學習(老師戴上小樹頭飾)
2、復習鞏固。出示生字卡片,認讀生字。
二、創設情景,朗讀感悟。
1、播放《小樹謠》歌曲,隨機板書標題。
2、理解題意:小樹謠就是小樹的歌謠。
3、導入課文,組織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標出課文有幾個小節,回答問題:課文講的是哪個季節的小樹。
4、提出問題“小樹在春風里搖有哪些神奇的變化”,學習第一節,指導朗讀,體會春天到了,小樹變綠了的高興心情。
5、出示圖片(小樹開出了紅色的小花),指導觀察圖片,學習第二節,回歸課文指導朗讀,體會小樹開花的喜悅心情。
6、小樹啊!現在召喚來愛唱歌的小鳥。理解“召喚”的意思,畫出小樹對小鳥說的話。區別兩個“它”指代不同的對象。指導朗讀,體會小樹愿意為小鳥遮風擋雨的思想感情。
三、拓展思維。
小鳥聽了小樹的話,會說什么呢?
同桌合作表演小樹和小鳥的對話。
這兒真好一年級語文教案(通用18篇)篇十八
1、運用多種方法理解“孤零零”、“種呀種”、“滿山遍野”、“綠葉成因”等詞語,從而幫助理解句子。
2、在理解課文的基礎上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懂得種樹就能把荒綠變成綠島;只要生活的環境變好了,朋友就會來了。
過程。
一、導入。
1、小朋友們,你們都有好朋友嗎?(有)跟好朋友在一起玩,心情怎樣?(自由說)。
2、可是,有一只小熊卻沒有朋友,這是怎么回事呢?
二、導學。
1、讀讀課文的第一自然段,想一想。
2、讀明白了嗎?(指名說:因為小熊住在荒島上。)貼圖或板書“荒島”
3、這荒島是個什么樣的呢?
(2)小島上沒有樹木,沒有花草,(在荒島上出現小熊)只有這想著心事的小熊。貼圖小熊島上的小熊是什么樣?看看他的表情,學學他的動作,用一個詞兒說說,“這是一只的小熊。”(學生自由補充說)。
(3)書上用了一個詞,也寫出了小熊的感受,找一找。(板書“孤零零”)。
(4)現在,你就把自己當成這只小熊,孤零零的,心里會怎么想?
多可憐的小熊啊!(面對小熊的畫圖)我能理解你,讓我讀讀第一小節,和你做個朋友。(師范讀)。
你能理解小熊嗎?你愿意做小熊的朋友嗎?誰愿意讀?
小朋友們,剛才我們通過看圖、討論,全班小朋友都愿意跟小熊做朋友了,現在,我們一起讀一讀,讓小熊感受到我們大家對他的關心。(齊讀)。
過渡:沒有朋友,小熊心里多著急,多難過呢!這時,他看到天空飄來一朵云連忙問——。
4、在小熊邊上出示白云:讓學生練習讀小熊的問句,教師適度評價。
可是,種樹和找朋友有什么關系呢?你知道嗎?
小熊明白了嗎?他是怎樣做的呢?(板書種樹)小朋友們,閉上眼睛,聽老師讀,聽得認真的小朋友,在你的頭腦中肯定會出現畫面的(生閉眼睛,師范讀)。
好,睜開眼睛,說說你看到了什么?
(引導)為了能把島上全部種上樹,他早上種,中午種,晚上還要接著種,這就叫——種呀種(出示句子“小熊明白了,他在島上種呀種,種了許多小樹苗。”)為了能把島上全部種上樹,他今天種,明天還要接著種,這就叫——種呀種。小熊種呀種,你從這個詞中讀出了什么?(辛勞、但又是快樂的)你覺得小熊種得怎樣,就用怎樣的語氣讀。(學生朗讀)。
(1)遍野,綠葉成陰是什么樣?看看圖,想一想,誰來說說。
(2)(出示“滿山遍野綠樹成陰”的綠島)看,這些綠樹長得——(很多|到處都是的)對,這就叫——漫山遍野。再看,每一棵樹的葉子都長得——(綠綠的|連在一起|靠在一起)這就叫——綠葉成陰。
(3)這“漫山遍野,綠葉成陰”可不是一天兩天,一年,兩年形成的,而是經過漫長的一年,兩年形成的,所以讀起來要慢一些。
生讀“一年,兩年,漫山遍野,綠葉成陰。”
咱們來比比,誰讀出的小島最美。(生競賽讀)。
(1)你愿意做小鳥嗎?學學小鳥的動作,一邊飛,一邊說。
(2)小鳥,小鳥,我來問問你,你覺得這兒好在哪里?
(3)(還有許多小動物來了,都是誰?出示課文第五段。(生自由地讀)。
根據回答相應出示:小鹿、小象、小猴、小鳥們(相應貼圖)這些小動物來到了島上會說些什么呢?會覺得這兒好在哪里呢?下面,你喜歡哪種動物,就做哪種動物,請愿意做小猴的站在一起,互相討論一下;愿意做小象的站在一起互相討論一下;愿意做小鹿的站在一起討論這兒好在哪里;(學生分角色站好,討論交流)。
(4)這時,小島的主人——小熊看到這么多的小動物愿意跟他做朋友,高興極了,不停地說——(引說):出示小熊圖及句子。“歡迎你們!歡迎你們!”
小朋友們,今天這節課我們跟著小熊經歷了找朋友的過程,在小熊的努力下,一座荒島變成了漫山遍野,綠葉成陰的綠島,吸引來了許多朋友,可見一個好的環境對大家多么——重要。
三、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