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的作文不僅只是一篇文章,更是一種思維的展示和思想的碰撞。在下面的優秀作文范文中,大家可以看到不同主題和不同風格的作文,希望能夠啟發大家的寫作思路。
思鄉之情的詩句(熱門13篇)篇一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李白。
海內存知已,天涯若比鄰。――王勃。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
客舍并州已十霜,歸心日夜憶咸陽。無端更渡桑干水,卻望并州是故鄉。(劉皂:《旅次朔方》)。
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ddd張籍《秋思》)。
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李白。
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ddd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人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人歸落雁后,思發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歸》)。
日幕征帆何處泊,天涯一望斷人腸。――孟浩然。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杜甫:《月夜憶舍弟》)。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思鄉之情的詩句(熱門13篇)篇二
03.日幕征帆何處泊,天涯一望斷人腸.——孟浩然。
04.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李白。
05.海內存知已,天涯若比鄰.——王勃。
06.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
07.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蘇軾。
08.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王維。
09.若為化得身千億,散向峰頭望故鄉.——柳宗元。
10.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李商隱。
11.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王安石。
12.不知何處吹蘆菅,一夜征人盡望鄉.——李益。
13.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
14.悠悠兮離別,無因兮敘懷.——徐淑。
15.本知人心不似樹,何意人別似花離.——蕭子顯。
16.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李商隱。
17.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李白。
18.無窮無盡是離愁,天涯地角尋思遍.——晏殊。
19.別后不知君遠近,觸目凄涼多少悶!——歐陽修。
20.梧桐葉上三更雨,葉葉聲聲是別離.——周紫芝。
21.惆悵曉鶯殘月,相別.從此隔音塵.——韋莊。
22.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柳永。
23.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柳永。
24.離愁正引千絲亂,更東陌、飛絮瀠瀠.——張先。
25.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歐陽修。
26.迢遞路回清野,人語漸無聞,空帶愁歸.——周邦彥。
27.生怕離懷別苦,多少事、欲說還休.——李清照。
28.凝眸處,從今又添、一段新愁.——李清照。
29.馬上離魂衣上淚,真自個、供憔悴.——程垓。
30.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吳文英。
31.今夜雨,定應化作相思樹.——劉基。
32.離人無語消魂,細雨斜風掩門.——楊慎。
33.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李清照。
34.因思人事苦索繞,離愁別恨,無限何時了?——柳永。
35.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范仲淹。
36.天涯倦客,山中歸路,望斷故園心眼.——蘇軾。
37.兩處春光同日盡,居人思客客思家.——白居易。
38.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王建。
39.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李白。
思鄉之情的詩句(熱門13篇)篇三
3、惟門前鏡湖水春風改舊波——〔唐〕賀知章。
4、少離家鄉音改鬢毛衰——〔唐〕賀知章。
5、近鄉情更怯敢問——〔唐〕宋問。
6、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唐〕王灣。
7、夜曲聞折柳何起故園情——〔唐〕李白。
8、客舍并州已十霜歸夜憶咸陽——〔唐〕劉皂。
9、露今夜白月故鄉明——〔唐〕杜甫。
10、獨異鄉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唐〕王維。
11、仍憐故鄉水萬送行舟——〔唐〕李白。
12、舉望明月低思故鄉——〔唐〕李白。
13、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唐〕杜甫。
14、戍客望邊色思歸苦顏——〔唐〕李白。
15、暮鄉關何處煙波江使愁——〔唐〕崔顥。
16、若化作身千億散向峰望故鄉——〔唐〕柳宗元。
17、夕陽西斷腸涯——〔元〕馬致遠。
18、春風綠江南岸明月何照我——〔宋〕王安石。
19、共看明月慶垂淚夜鄉五處同——〔唐〕白居易。
20、兩處春光同盡居思客客思家——〔唐〕白居易。
21、望闕云遮眼思鄉雨滴——〔唐〕白居易。
思鄉之情的詩句(熱門13篇)篇四
(四)磧里征人三十萬,一時回向月明看。——李益《從軍北征》。
(五)那堪旅館經殘臘,只把空書寄故鄉。——王建《維揚冬末寄幕中二從事》。
(六)停船暫借問,或恐是同鄉。——崔顥《長干行·君家何處住》。
(七)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王昌齡《從軍行七首》。
(八)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納蘭性德《長相思·山一程》。
(九)故鄉今夜思千里,霜鬢明朝又一年。——高適《除夜作》。
(十一)莫道春來便歸去,江南雖好是他鄉。——王恭《春雁》。
(十二)過盡征鴻來盡燕,故園消息茫然。——趙長卿《臨江仙·暮春》。
(十四)一叫一回腸一斷,三春三月憶三巴。——李白《宣城見杜鵑花/子規》。
(十五)悲歌可以當泣,遠望可以當歸。——佚名《悲歌》。
(十七)有情知望鄉,誰能鬒不變?——謝朓《晚登三山還望京邑》。
(十八)思歸若汾水,無日不悠悠。——李白《太原早秋》。
(十九)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月夜憶舍弟》。
(二十二)故園渺何處,歸思方悠哉。——韋應物《聞雁》。
(二十四)關山四面絕,故鄉幾千里。——劉昶《斷句》。
(二十五)即今河畔冰開日,正是長安花落時。——張敬忠《邊詞》。
(二十七)遠夢歸侵曉,家書到隔年。——杜牧《旅宿》。
(三十)永夜角聲悲自語,客心愁破正思家。——汪元量《望江南·幽州九日》。
(三十二)白日放歌須縱酒,青春作伴好還鄉。——杜甫《聞官軍收河南河北》。
(三十四)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三十八)落葉他鄉樹,寒燈獨夜人。——馬戴《灞上秋居》。
(四十)心期切處,更有多少凄涼,殷勤留與歸時說。——張元干《石州慢·寒水依痕》。
(四十一)他鄉生白發,舊國見青山。——司空曙《賊平后送人北歸》。
(四十三)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韋莊《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
(四十四)鄉書不可寄,秋雁又南回。——韋莊《章臺夜思》。
(四十六)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李白《月下獨酌四首·其一》。
(四十七)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別董大二首》。
(四十八)云物不殊鄉國異,教兒且覆掌中杯。——杜甫《小至》。
(四十九)古臺搖落后,秋日望鄉心。——劉長卿《秋日登吳公臺上寺遠眺》。
(五十一)回首故山千里外,別離心緒向誰言?——楊徽之《寒食寄鄭起侍郎》。
(五十二)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王維《雜詩三首·其二》。
(五十四)衣懶換,酒難賒。可憐此夕看梅花。——吳文英《思佳客·癸卯除夜》。
思鄉之情的詩句(熱門13篇)篇五
無窮無盡是離愁,天涯地角尋思遍。以下是小編帶來的關于思鄉的詩句,希望對你有幫助。
悲莫悲兮生別離——戰國.楚.屈原《九歌.少司命》。
別后不知君遠近,觸目凄涼多少悶!——歐陽修。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北宋.王安石《泊船瓜洲》。
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柳永。
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歐陽修。
離愁正引千絲亂,更東陌、飛絮瀠瀠。——張先。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唐.杜甫《月夜憶舍弟》。
人歸落雁后,思發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歸》。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未改鬢毛衰.——唐.賀知章《回鄉偶書》。
生怕離懷別苦,多少事、欲說還休。——李清照。
無窮無盡是離愁,天涯地角尋思遍。——晏殊。
相去日已遠,衣帶日已緩——漢《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風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4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共看明月慶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
何處積鄉愁,天涯聚亂流。岸長群岫晚,湖闊片帆秋。買酒過漁舍,分燈與釣舟。瀟湘見來雁,應念獨邊游。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酒入愁腸,化做相思淚。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維《雜詩》)。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人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王灣:《次北固山下》)。
客舍并州已十霜,歸心日夜憶咸陽。無端更渡桑干水,卻望并州是故鄉。(劉皂:《旅次朔方》)。
嵐霧今朝重,江山此地深。灘聲秋更急,峽氣曉多陰。望闕云遮眼,思鄉雨滴心。將何慰幽獨?賴此北窗琴。
嶺外音書斷,經冬復立春。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宋之問:《渡漢江》)。
旅次經寒食,思鄉淚濕巾。音書天外斷,桃李雨中春。欲飲都無緒,唯吟似有因。輸他郊郭外,多少踏青人。
驅馬傍江行,鄉愁步步生。舉鞭揮柳色,隨手失蟬聲。秋稼緣長道,寒云約古城。家貧遇豐歲,無地可歸耕。
人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人歸落雁后,思發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歸》)。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賀知章:《回鄉偶書》)。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思鄉之情的詩句(熱門13篇)篇六
本知人心不似樹,何意人別似花離。——蕭子顯。
不知何處吹蘆菅,一夜征人盡望鄉。——李益。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唐。李白。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王安石。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王安石。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
故鄉何處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狐死歸首丘,故鄉安可忘。(曹操)胡馬依北風,越鳥巢南枝——————漢。古詩十九首。
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唐。宋之問。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李商隱。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唐。王維。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
每逢佳節倍思親——————唐。王維。
人情重懷土,故鄉安可忘。(歐陽修)。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孟郊。
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
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李商隱。
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李白。
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白云端。仙人垂兩足,桂樹作團團。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
悠悠兮離別,無因兮敘懷。——徐淑。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李白)陰雨。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思鄉之情的詩句(熱門13篇)篇七
(三)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溫庭筠《商山早行》。
(四)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五)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王安石。
(六)只有夢魂能再遇,堪嗟夢不由人做(陸游)《蝶戀花》)。
(七)不怕銀鋼深秀戶,只愁風斷清衣渡(陸游《蝶戀花》)。
(八)惜春長怕花開早,何況落紅無數(辛棄疾《摸魚兒》)。
(九)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辛棄疾《摸魚兒》)。
(十)閑愁最苦,休去倚危欄,斜陽正在,煙柳斷腸處(辛棄疾《摸魚兒》)。
(十一)舊恨春江流不盡,新恨云山千疊。料得明朝,尊前重見,鏡里花難折。
(十二)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李白。
(十三)不應有恨,何時長向別時圓(宋.蘇軾.《水調歌頭》)。
(十四)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宋.蘇軾.《水調歌頭》)。
(十五)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唐.宋之問.《渡漢江》)。
(十六)無窮無盡是離愁,天涯地角尋思遍。——晏殊。
(十七)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李商隱。
(十八)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李白。
(十九)胡馬依北風,越鳥朝南枝。(漢.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
(二十)悲歌可以當泣,遠望可以當歸。(兩漢樂府.《悲歌》)。
(二十一)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詩經·小雅·采薇》)。
(二十二)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唐.孟郊.《游子吟》)。
(二十三)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唐.王維.《雜詩三首》)。
(二十四)人歸落雁后,思發在花前。(隋.薛道衡.《人日思歸》)。
(二十五)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南唐.李煜《清平樂·別來春半》)。
(二十六)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南唐.李煜.《相見歡》)。
(二十七)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南唐.李煜.《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
(二十八)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二十九)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三十)故鄉何處是,忘了除非醉。(宋.李清照.《菩薩蠻·風柔日薄春猶早》)。
(三十一)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唐.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三十二)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人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王灣:《次北固山下》)。
(三十四)嶺外音書斷,經冬復立春。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宋之問《渡漢江》)。
(三十五)人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人歸落雁后,思發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歸》)。
(三十六)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賀知章:《回鄉偶書》)。
(三十七)兩處春光同日盡,居人思客客思家.——白居易。
(三十八)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王建。
1、說起思念故鄉,其實就是想念故鄉兒時的伙伴,想念那間老屋子,想念那片土地。但是,游子最想念的還是那已經蒼老的父母雙親。
2、此事看到當空中再也望不到南飛的雁群,當梧桐樹上的葉子黃了又青,我那不變的鄉愁卻又如此悠悠蕩蕩地演奏著,一如故鄉那清遠的笛聲,縷縷不絕;亦如李后主的“離恨恰如青草,更行更遠還生”。
3、說起故鄉,那么故鄉是什么?故鄉是你兒時的'一個夢,故鄉是你在成長過程中的一塊基石。有一首歌這樣唱到:“走遍天下的路,最美的還是故鄉,喝遍天下的水,最甜的還是故鄉。
思鄉之情的詩句(熱門13篇)篇八
靖安宅里當窗柳,望驛臺前撲地花。
兩處春光同日盡,居人思客客思家。
邯鄲冬至夜思家。
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南浦別【白居易】。
南浦凄凄別,西風裊裊秋。
一看腸一斷,好去莫回頭。
思鄉與別離,是每一個離家在外的游子不變的情結,而如何表達這人人心中都有、卻因時因地有所不同的思鄉和離別之情,卻是大有講究的。在這方面,長年宦游它鄉的白居易就寫過不少構思新巧、感情真摯的佳作,今天我們就來欣賞其中的幾篇。
白居易有一首和朋友元稹的思鄉之情的七絕詩《望驛臺》,全詩是這樣寫的:“靖安宅里當窗柳,望驛臺前撲地花。兩處春光同日盡,居人思客客思家。”詩歌的語言表達雖然十分淺顯曉暢,但是在構思上卻頗下了一番細致的功夫,由于這是一首和詩,當然要結合原詩的意境和情緒來寫。
在元和四年(公元8)三月初七,白居易的老朋友元稹以監察御史的身分出使東川,往來奔波途中,賦詩三十二首,白居易的弟弟、秘書省校書郎白行簡把這些詩親筆抄錄成卷,題為《東川集》,其中最后一首就是《望驛臺》,詩中寫到:“可憐三月三旬足,悵望江邊望驛臺。料得孟光今日語,不曾春盡不歸來!”這是元稹在三月的最后一天,也就是詩中所說的“三月三旬足”,走到了嘉陵江邊的“望驛臺”,在今天四川省廣元縣西南,想起了在家的妻子,悵然感慨,寫下這首思鄉之作。詩歌的構思也非常巧妙,明明是自己思鄉之情無可排遣,卻偏偏從妻子身上下筆。孟光,是東漢人,因為敬佩名士梁鴻,所以不避貧寒,嫁給了他,后來梁鴻因為寫了一首《五噫歌》,喊出了社會底層的不滿,而招致朝廷的搜捕,不得已,只好隱姓埋名,遠走它鄉,為人傭耕度日,但是妻子孟光卻并沒有因為家境的窘迫而有絲毫的怨言,每日里丈夫下工回家,她總把飯菜事先做好,盛在食案中,恭恭敬敬地端上來,他們夫婦二人“舉案齊眉”也就成為千古夫妻相敬如賓的佳話。元稹用“孟光”這個典故,準確生動地表達了他與妻子韋叢之間那種看似平常、其實深摯的感情。他設想在陽春三月過盡,而丈夫仍然沒有回家的時候,妻子一定一個人在家里不停地自言自語:真不曾想到,丈夫這一去竟然走了這么長的時間,春天都過完了,竟然還不見人影!由妻子在家天天盼著丈夫早日歸來,與他重聚,沒想到苦苦等了一個春天,元稹想到自己歸期遙遙,不知何日才能與家人團聚。嘉陵江邊望驛臺上這份悵惘的思家之情,讀來如在目前。白居易看到了元稹的這首詩,不禁深有感觸,忍不住提筆和了一首。詩是從兩處地方分開寫起的:“靖安宅里當窗柳,望驛臺前撲地花。”元稹的家住在長安城朱雀門街東第二街靖安坊內,“靖安宅”就是指的元家宅院,而望驛臺當然就是元稹現在身處的異鄉了。兩地之間,遠隔千山萬水,作者寫過元稹家院中的“當窗柳”,又寫他現在身邊的“撲地花”。不過白居易的本意卻不是描寫景色,而是要借景抒情,光是“當窗柳”一句還看不出是什么季節,只點明了是種在宅中窗前的,而“撲地花”卻使人一目了然,“撲地”就是遍地,顯然元稹寫詩時,已然是百花凋謝、落英繽紛的暮春時節了,由此可以推斷,“當窗柳”寫的也一定是楊花吐盡、柳蔭當窗了。元稹的原詩寫到“可憐三月三旬足”,所以白詩和曰“兩處春光同日盡”,自是天生好句,因為到了三月三十日,陽春三月已經過完了,這個同日盡,頗有春光已經一去不復返,而人卻仍然天各一方的感慨在里面。“居人思客客思家”,在這個讓人感傷的日子里,在外的朋友思念的是家中的妻子,而居家的妻子當然更牽掛遠行的丈夫。在一個特定的日子里,在兩處不同的地方,一種相思,兩地離愁,白居易寫得既明白曉暢,又細致深入,這顯然不僅僅緣于構思的巧妙,而是因為他自己肯定也有類似的經歷與感受了。
下面這首《邯鄲冬至夜思家》亦是一首與《望驛臺》有著異曲同功之妙的思鄉之作。
這首詩寫于貞元二十年(公元8)的歲末,比《望驛臺》詩早了五年。冬至是二十四個節氣中最重要的節氣,在唐代時,到了這一天,連朝廷都要放假的,至于民間,那就更熱鬧了,大家都會穿上新衣服,鄰里之間還互致祝賀,一派過節的景象,熱鬧起來和元旦差不多,這里所說的元旦就是后來的春節。所以,冬至簡直就是一個和家人團圓歡聚的節日了。不過,這一年的冬至白居易卻一個人宦游在外,“邯鄲驛里逢冬至”,如今一個人在孤寂的驛站里,這個節可叫人如何度過呢?“抱膝燈前影伴身”,第二句說是白居易過節的真實情況,抱膝而坐,相伴孤燈,環顧身邊,只有地下自己那黑黢黢的影子。“抱膝”一詞,活畫出白居易此時枯坐燈前、神不守舍的情態,“燈前”則告訴人們,此時已經夜深人靜,既點明時間,又使下文“影伴身”有了著落。讓我們設想一下,驛館里,燈前是孤零零地抱膝枯坐的白居易,而地下還有他同樣是抱膝枯坐的影子在無言相伴,此情此景,怎不叫人思親想家,而倍感孤獨呢?雖然他的身子可能一動也沒有動,但他的思緒卻早已展開想象的翅膀,飛回了家鄉。三、四兩句,就是正面寫他的思家之情。不過,這首詩的動人之處,在于他所描繪的,是一幅非常動人的家中的情景,即“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原來,這個冬至,白居易自己由于遠離家鄉、思念親人而深夜未眠,所以他想象此時家人一定也同他一樣,坐在燈前未曾入睡,不過,家中是眾人團聚,圍坐在燈前,一開始大概還在熱熱鬧鬧地說笑,可是不知是誰,一下子就提起了遠行在外的白居易,一時間,歡快的氣氛一下子消失得無影無蹤了,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地說起來,不知白居易現在怎么樣了,出門在外,一切可好?身體是否健康?什么時候才能回來團聚,能不能趕上過年?當然,這些都是我們今天的想象之辭,當初白居易也一定是這么想的,但是這首詩的'巧妙之處就在于,他只是提到家中“還應說著遠行人”,至于家人到底說了什么,卻沒有做任何交待,而是把想象的空間留給了后世的讀者,而正是這種意在筆先的寫法,打動了千百年來,逢年過節,未能與家人團聚的無數游子的思鄉之情,所以每每讀來,都會不由得對白居易當時的孤寂產生一種深切的同情,與此同時,也免不了會勾起讀者自身的生活經歷,引起一種對家鄉的向往和對親人的懷念之情。
這首詩的“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一聯和前面提到的元稹《望驛臺》的第三、四兩句“料得孟光今日語,不曾春盡不歸來”的手法可以說是不謀而合,所以在五年以后,白居易在讀到老朋友這幾句詩時,多半想起了他當初在邯鄲驛館中度過的那個孤單冷落的冬至之夜,于是便毫不費力地和出了“兩地春光同日盡,居人思客客思家”這一妙語天成的佳句。
的的確確,人同此心,一旦想起家來,不管身處何地,或趕上什么季節的,也不論是遠去西南、面對陽春三月好風光的元稹也罷,還是孤燈為伴、冬至之夜抱膝枯坐的白居易也罷,那魂牽夢縈之處,總是親人的關注與鄉情的呼喚,只不過他們兩個人,沒有在詩中用語言直接表達他們的內心感受,而是通過形象的思維,設想在家的親人對自己的惦記,從而曲折委婉地傳達了這一份人間最深沉、最真摯的親情。
共看明月慶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唐〕白居易。
兩處春光同日盡,居人思客客思家。——〔唐〕白居易。
望闕云遮眼,思鄉雨滴心。——〔唐〕白居易。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賀知章《回鄉偶書》。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人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國情。
——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碧云日暮無書寄,寥落煙中一雁寒。
——陸游。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
——李白《靜夜思》。
春來愛有歸鄉夢,一半猶疑夢里行。
——元稹。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春望》杜甫。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李白。
還家萬里夢,為客無更愁。
——張渭。
江南幾度梅花發,人在天涯髦已斑。
江水三千里,家書十五行。行行無別語,只道早還鄉。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唐.王建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
思鄉之情的詩句(熱門13篇)篇九
滯雨長安夜,殘燈獨客愁。
故鄉云水地,歸夢不宜秋。
《送吳十九往沅陵》【唐】王昌齡。
沅江流水到辰陽,溪口逢君驛路長。
遠謫誰知望雷雨,明年春水共還鄉。
《思江南》【唐】方干。
昨日草枯今日青,羈人又動故鄉情。
夜來有夢登歸路,不到桐廬已及明。
《漁家傲》【宋】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月夜億舍弟》杜甫。
戍鼓斷人行,邊雁一秋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寄書常不達,況乃未休兵。
王維《雜詩》。
君從故鄉來,應知故鄉事。
來時綺窗前,寒梅著花未?
張籍《秋思》。
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封。
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
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
不知秋思落誰家。
秋思。
張籍。
洛陽城里見秋風,
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
行人臨發又開封。
秋風引。
―劉禹錫。
何處秋風至?
蕭蕭送雁群。
朝來入庭樹,
孤客最先聞。
長相思。
納蘭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夜深千帳燈。風一更,雪一更,聒碎鄉心夢不成,故園無此聲。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風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4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
共看明月慶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
何處積鄉愁,天涯聚亂流。岸長群岫晚,湖闊片帆秋。買酒過漁舍,分燈與釣舟。瀟湘見來雁,應念獨邊游。
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
酒入愁腸,化做相思淚。
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來日綺窗前,寒梅著花未?(王維《雜詩》)。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海日生殘夜,江春人舊年。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王灣:《次北固山下》)。
客舍并州已十霜,歸心日夜憶咸陽。無端更渡桑干水,卻望并州是故鄉。(劉皂:《旅次朔方》)。
嵐霧今朝重,江山此地深。灘聲秋更急,峽氣曉多陰。望闕云遮眼,思鄉雨滴心。將何慰幽獨?賴此北窗(琴。
嶺外音書斷,經冬復立春。近鄉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宋之問:渡漢江)。
旅次經寒食,思鄉淚濕巾。音書天外斷,桃李雨中春。欲飲都無緒,唯吟似有因。輸他郊郭外,多少踏青人。
驅馬傍江行,鄉愁步步生。舉鞭揮柳色,隨手失蟬聲。秋稼緣長道,寒云約古城。家貧遇豐歲,無地可歸耕。
人春才七日,離家已二年。人歸落雁后,思發在花前。(薛道衡:《人日思歸》)。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賀知章:《回鄉偶書》)。
誰家玉笛暗飛聲,散入春風滿洛城。此夜曲中聞折柳,何人不起故園情。(李白:《春夜洛城聞笛》)。
濁酒一杯家萬里,羌管悠悠霜滿地。
思鄉之情的詩句(熱門13篇)篇十
3、書卷多情似故人,晨昏憂樂每相親。——于謙《觀書》。
4、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
5、日日望鄉國,空歌白苧詞。——張籍《薊北旅思/送遠人》。
6、男兒少為客,不辨是他鄉。——李流芳《黃河夜泊》。
7、鄉書不可寄,秋雁又南回。——韋莊《章臺夜思》。
8、鄉思不堪悲橘柚,旅游誰肯重王孫。——譚用之《秋宿湘江遇雨》。
9、階下青苔與紅樹,雨中寥落月中愁。——李商隱《端居》。
10、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華。——杜甫《秋興八首》。
11、燕歌未斷塞鴻飛,牧馬群嘶邊草綠。——李益《塞下曲·其一》。
12、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李白《關山月》。
13、望闕云遮眼,思鄉雨滴心。——白居易《陰雨》。
14、明朝望鄉處,應見隴頭梅。——宋之問《題大庾嶺北驛》。
15、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杜甫《春望》。
16、秋已盡,日猶長,仲宣懷遠更凄涼。——李清照《鷓鴣天·寒日蕭蕭上瑣窗》。
17、風塵荏苒音書絕,關塞蕭條行路難。——杜甫《宿府》。
18、上有流思人,懷舊望歸客。——謝朓《送江水曹還遠館》。
19、那堪旅館經殘臘,只把空書寄故鄉。——王建《維揚冬末寄幕中二從事》。
20、年年春日異鄉悲,杜曲黃鶯可得知。——韋莊《江外思鄉》。
21、九月九日眺山川,歸心歸望積風煙。——盧照鄰《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22、思歸若汾水,無日不悠悠。——李白《太原早秋》。
23、天憐客子鄉關遠。借與花消遣。——蔣捷《虞美人·梳樓》。
24、白云江上故鄉,月下風前吟處。——子蘭《秋日思舊山》。
25、漸老念鄉國,先歸獨羨君。——簡長《送僧南歸》。
26、忽聞歌古調,歸思欲沾巾。——杜審言《和晉陵陸丞早春游望》。
27、醉后莫思家,借取師師宿。——晏幾道《生查子·落梅庭榭香》。
28、不知何處吹蘆管,一夜征人盡望鄉。——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
29、鄉國真堪戀,光陰可合輕。——白居易《洛橋寒食日作十韻》。
30、寒眼亂空闊,客意不勝秋。——楊炎正《水調歌頭·登多景樓》。
31、故國三千里,深宮二十年。——張祜《宮詞·故國三千里》。
32、故鄉遙,何日去。家住吳門,久作長安旅。——周邦彥《蘇幕遮·燎沉香》。
33、不知何歲月,得與爾同歸?——韋承慶《南中詠雁詩》。
34、他鄉共酌金花酒,萬里同悲鴻雁天。——盧照鄰《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
35、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王昌齡《從軍行七首》。
36、堪怨王孫,不記歸期早。——梅堯臣《蘇幕遮·草》。
37、鞭個馬兒歸去也,心急馬行遲。——辛棄疾《武陵春·走去走來三百里》。
38、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39、故園今夕是元宵,獨向蠻村坐寂寥。——王守仁《元夕二首》。
40、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杜甫《秋興八首·其一》。
41、君自故鄉來,應知故鄉事。——王維《雜詩三首·其二》。
42、關山四面絕,故鄉幾千里。——劉昶《斷句》。
43、他鄉生白發,舊國見青山。——司空曙《賊平后送人北歸》。
44、吳洲春草蘭杜芳,感物思歸懷故鄉。——宋之問《寒食江州滿塘驛》。
45、二月江南花滿枝,他鄉寒食遠堪悲。——孟云卿《寒食》。
46、故鄉歸去千里,佳處輒遲留。——蘇軾《水調歌頭·安石在東海》。
47、夜聽胡笳折楊柳,教人意氣憶長安。——王翰《涼州詞二首》。
48、亦有白骨歸咸陽,營家各與題本鄉。——王建《渡遼水》。
49、過盡征鴻來盡燕,故園消息茫然。——趙長卿《臨江仙·暮春》。
50、無端更渡桑干水,卻望并州是故鄉。——劉皂《旅次朔方/渡桑干》。
思鄉之情的詩句(熱門13篇)篇十一
在古詩中一般是思鄉的代名詞,常常用以表現望月思鄉的主題,舊夢重溫的情思。月亮是昭然于天際凝然不動的鄉愁,詩人懷念家園與父母的種種情思,常寄托于明月。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杜甫《月夜憶舍弟》)。
鴻雁。
是大型候鳥,春秋遷徙。每年秋季群雁奮力飛回故巢的景象,常常引起游子思鄉懷親和羈旅傷感之情。在古詩詞中,文人常常借雁抒情,寄寓自己濃濃的鄉愁。
鴻雁南飛。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鄉書何由達?歸雁洛陽邊。”——(王灣《次北固山下》)。
杜鵑。
又叫杜宇、布谷、子規、望帝、蜀鳥等。《華陽國志》中有:“子規鳴聲凄厲,最容易勾起人們別恨鄉愁。”杜鵑的鳴聲很像人說:“不如歸去。”所以子規鳥又叫思歸、催歸,它很容易引起游子的鄉愁和思念親人的感情。
詩中杜鵑。
“杜宇聲聲,催人到曉,不如歸是。”——黃庭堅《醉蓬萊》“。
莼羹鱸膾。
典出《晉書·張翰傳》。傳說晉朝的張翰當時在洛陽做官,因見秋風起,思家鄉的美味“莼羹鱸膾”,便毅然棄官歸鄉,從此引出了“莼鱸之思”這個表達思鄉之情的成語。后來文人以“莼羹鱸膾”“莼鱸秋思”借指思鄉之情。
莼鱸秋思。
“拜賜莼鱸鄉味長,雁山甌海土生香。眼前點點思親淚,欲試魚生未忍嘗。“。
——馬星野《呈南懷瑾先生謝贈鮮味》。
扁舟。
古代知識分子或為生計、或為科舉、或被放逐,他們背井離鄉,天涯漂泊,充滿無盡的羈旅鄉愁。“扁舟”既是游子漂泊的憑靠,也是其羈旅之愁的寄托。
一葉扁舟。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唐代張若虛《春江花月夜》。
“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涌大江流”——杜甫《旅書夜懷》。
楊柳。
柳永的《雨鈴霖》:“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息。詩人用意象“寒蟬”,抒發思念的苦痛。
寒蟬。
許渾:“一上高樓萬里愁,蒹葭楊柳似汀洲。”散發出詩人內心之中深深地離愁,對故鄉,對至親至愛無盡的思念。
思鄉之情的詩句(熱門13篇)篇十二
2、鄉書何處達,歸雁洛陽邊。
3、夔府孤城落日斜,每依北斗望京華。杜甫《秋興八首》。
4、望闕云遮眼,思鄉雨滴心。白居易《陰雨》。
5、風塵荏苒音書絕,關塞蕭條行路難。杜甫《宿府》。
6、那堪旅館經殘臘,只把空書寄故鄉。王建《維揚冬末寄幕中二從事》。
7、白云江上故鄉,月下風前吟處。子蘭《秋日思舊山》。
8、醉后莫思家,借取師師宿。晏幾道《生查子落梅庭榭香》。
9、寒眼亂空闊,客意不勝秋。楊炎正《水調歌頭登多景樓》。
10、故鄉遙,何日去。家住吳門,久作長安旅。周邦彥《蘇幕遮燎沉香》。
11、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王昌齡《從軍行七首》。
12、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李白《靜夜思》。
13、叢菊兩開他日淚,孤舟一系故園心。杜甫《秋興八首其一》。
14、關山四面絕,故鄉幾千里。劉昶《斷句》。
15、二月江南花滿枝,他鄉寒食遠堪悲。孟云卿《寒食》。
16、亦有白骨歸咸陽,營家各與題本鄉。王建《渡遼水》。
17、常有江南船,寄書家中否。王維《雜詩三首》。
18、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范仲淹《漁家傲秋思》。
19、故國傷心,新亭淚眼,更灑瀟瀟雨。王瀾《念奴嬌避地溢江書于新亭》。
20、此地動歸念,長年悲倦游。王籍《入若耶溪》。
思鄉之情的詩句(熱門13篇)篇十三
秋空明月懸,光彩露沾濕。
驚鵲棲未定,飛螢卷簾入。
庭槐寒影疏,鄰杵夜聲急。
佳期曠何許!望望空佇立。
二、《月夜憶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斷人行,邊秋一雁聲。
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
有弟皆分散,無家問死生。
寄書長不達,況乃未休兵。
三、《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
四、《秋思》。
【唐】張籍。
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又開。
五、《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
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
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六、《望月懷遠》。
【唐】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七、《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唐】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八、《中秋》。
【唐】李樸。
皓魄當空寶鏡升,云間仙籟寂無聲;。
平分秋色一輪滿,長伴云衢千里明;。
狡兔空從弦外落,妖蟆休向眼前生;。
靈槎擬約同攜手,更待銀河徹底清。
【宋】蘇軾。
暮云收盡溢清寒,銀漢無聲轉玉盤。
此生此夜不長好,明月明年何處看。
【宋】晏殊。
十輪霜影轉庭梧,此夕羈人獨向隅。
未必素娥無悵恨,玉蟾清冷桂花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