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班教案中,教師需要詳細規劃每一堂課的內容和教學目標。下面是一些經過實踐驗證的大班教案范例,希望對大家編寫教案有所幫助。
大班健康教案預防手足口病(實用21篇)篇一
1、鞏固對手足口病的病癥認知。
3、心理上知道重視自己的身體健康。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識。
5、初步了解預防疾病的方法。
活動重點:
鞏固對手足口病的病癥認知。
活動難點:
一、談話導入。
二、基本環節。
1、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手足口病,你聽說過這種病嗎?說說你知道的病癥。
3、回顧(請幼兒以小組為單位,將視頻里看到、聽到的預防手足口的方法記錄下來,大家討論,推選美術技能強的一名同伴做記錄)——因為看過聽過可能會忘記,但是自己記錄一遍會有很深的印象。
4、請各小組做記錄的幼兒帶上記錄好的大紙卡貼在黑板上,并指著記錄的內容一一陳述,師幼傾聽。
5、小結:看記錄卡總結幼兒熟悉的幾種方法,教師適當補充。
三、結束部分。
老師準備了紅色和綠色的小卡放在圖書區,小朋友們每天來幼兒園后根據自己的身體健康情況哪一張卡在晨檢談話中告訴大家:紅色的卡表示身體有病或者需要多喝水等,綠色的卡表示很健康。沒有發熱或者不是轉染病的小朋友可以上幼兒園,帶上醫生開的藥,保育老師會照顧你喝藥。健康的身體需要學會自己關心。
幼兒能用自己的方式記錄預防手足口的方法,比較形象,效果好。看動畫視頻的效果比教師口頭介紹有直觀教育作用。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較強。
大班健康教案預防手足口病(實用21篇)篇二
使幼兒了解呼吸道傳染病的傳播途徑,掌握預防方法。
呼吸道傳染病和腮腺炎的預防。
了解傳播途徑。
《學校呼吸道傳染病預防控制》視頻。
一、導課:什么是呼吸道傳染病?
(流感、白喉、腮腺炎等。)。
二、讓幼兒說一說得了呼吸道傳染病的感受。
三、怎樣預防呼吸道傳染病?
計劃免疫。注意衛生。少去公共場所。會添減衣服。積極鍛煉身體。
四、流行性腮腺炎是怎樣傳染的`?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一種呼吸道傳染病,多發于冬春季節。腮腺炎病毒存在與病人地唾液、鼻煙分泌物及被病人的唾液、鼻煙分泌物污染的衣物、手帕、食品、用具等,干燥后病毒可以進入空氣引起感染。
五、怎樣預防腮腺炎?
避免與腮腺炎病人接觸;病好后才能上學。可煎服板蘭根等草藥預防。
六、觀看影片《學校呼吸道傳染病預防控制》并交流感受。
七、作業:預防呼吸道傳染病有那些方法?
冬季傳染病的預防。
計劃免疫注意衛生。
少去公共場所會添減衣服。
積極鍛煉身體。
大班健康教案預防手足口病(實用21篇)篇三
尊敬的各位家長:。
春季是傳染病的高發季節。當前手、足、口病疫情呈現出上升趨勢。由于手足口病是常見多發傳染病,存在廣泛發病的可能。為此我們要做到“早預防、早發現、早報告、早治療、早隔離”從而確保孩子的健康。我園現將手足口病相關知識和預防要求告知各位家長。
手足口病是一種常見多發傳染病,多發于5歲以下的嬰幼兒,由多種腸道病毒都能引起,。一般全年均有發生,4-6月、9-11月為高發期。
一、手足口病癥狀及傳播途徑:。
手足口病一般起病急、發熱,一般38、5℃,伴有食欲不振、流涕、咳嗽、咽痛、全身不適等上呼吸道感染癥狀。發熱1~2天后口腔、手、足、臀出現散在的、米粒或綠豆大小的斑丘疹或皰疹。此病的傳播途徑多,主要通過密切接觸病人的糞便、皰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如打噴嚏噴的飛沫等)及被污染的手、毛巾、手絹、牙杯、玩具、餐具、奶瓶、床上用品等而感染。手足口病目前沒有疫苗,但只要早發現、早治療,是完全可防可治的。
二、家庭預防措施:。
2、幼兒使用的餐具使用前后應充分清洗、消毒;不要讓兒童喝生水、吃生冷食物;。
3、本病流行期間不宜帶兒童到人群聚集、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避免接觸患病兒童;。
4、兒童出現發熱、出疹等相關癥狀要及時到醫療機構就診并通知幼兒園;。
5、預防手足口病的“十五字”口訣:勤洗手、勤通風、曬衣被、常消毒、吃熟食、喝開水。
我園將加強晨檢、嚴格消毒、開窗通風,玩具用消毒水浸泡清洗暴曬,幼兒的餐具、毛巾、茶杯每天放入蒸汽柜高溫消毒,確保環境的清潔和衛生消毒工作。另一方面我們請家長配合,晨檢若發現異常癥狀的幼兒,請家長及時帶幼兒到相關權威醫院進行排查,在家若發現異常及時通知幼兒園,經醫院診斷后無異方能入園。
為孩子營造一個健康、安全的學習、生活環境是我們共同的目標。謝謝您的支持與配合!
實小幼兒園。
20xx.4.26。
閱讀拓展。
一、手足口病的傳染源和傳播途徑。
手足口病是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常見傳染病。人是腸道病毒唯一的宿主,患者和隱性感染者均為本病的傳染源。腸道病毒主要經消化道或呼吸道飛沫傳播,亦可經接觸病人皮膚、粘膜皰疹液而感染。通常以發病后一周內傳染性最強。病人糞便、皰疹液和呼吸道分泌物及其污染的手、毛巾、手絹、牙杯、玩具、食具、奶具、床上用品、內衣以及醫療器具等均可造成本病傳播。
人對腸道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后均可獲得免疫力,持續時間尚不明確。男女老少均可感染發病,但以小于5歲年齡組發病率最高。
二、臨床特征。
手足口病是一種由數種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主要侵犯5歲以下的寶寶。潛伏期2-7天,無明顯的前驅癥狀,多數病人突然起病,體溫多為37、5~38、5°c,少超過39°c,持續2—3天。手足口病常常表現為:患兒口腔內頰部、舌、軟腭、硬腭、口唇內側、手足心、肘、膝、臀部和前陰等部位,出現小米粒或綠豆大小、周圍發紅的灰白色小皰疹或紅色丘疹。由于口腔潰瘍疼痛,患兒流涎拒食。疹子“四不像”:不像蚊蟲咬、不像藥物疹、不像口唇牙齦皰疹、不像水痘。口腔內的皰疹破潰后即出現潰瘍,常常流口水,不能吃東西。臨床上不癢、不痛、不結痂、不結疤。患兒尿黃。重疹患兒可伴發熱、流涕、咳嗽等癥狀。
手足口病一般一周內可康復,但如果此前皰疹破潰,極容易傳染。手足口病具有流行強度大、傳染性很強、傳播途徑復雜等特點。病毒可以通過唾液飛沫或帶有病毒之蒼蠅叮爬過的食物,經鼻腔、口腔傳染給健康兒童,也可因直接接觸而傳染。
三、手足口病的個人預防措施。
2、看護人接觸兒童前、替幼童處理糞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處理污物;。
3、嬰幼兒使用的碗筷使用前后應充分清洗;。
5、兒童出現相關癥狀要及時到正規醫療機構就診。居家治療兒童不要接觸其他兒童。父母要及時對患兒衣物進行晾曬或消毒,對患兒糞便及時進行消毒處理;輕癥患兒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療、休息,以減少交叉感染。
大班健康教案預防手足口病(實用21篇)篇四
1、了解關于手足口病的傳播和預防的知識。
2、教育幼兒注意個人及飲食衛生,預防疾病的發生。
了解手足口病的傳播和預防的措施。
一、談話導入。
小朋友們,每天老師都會給你們量體溫、檢查小手和嘴巴,誰知道這是為什么?(請幼兒講述)。
1、看來小朋友們對手足口病都已經有所了解,那手足口病都有哪些癥狀呢?(幼兒討論)得出結論:癥狀:潛伏期2-5天,往往先出現發燒癥狀,手掌心、腳掌心出現斑丘疹和口腔粘膜出現皰疹或潰瘍,很疼。還會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惡心、嘔吐、和頭疼,病重的.會并發腦炎、心肌炎、肺炎等,若不及時治療可危及生命。所以,小朋友不舒服時要趕快告訴老師和大人,及時就醫。
2、請幼兒觀看手足口病例圖片。(加深幼兒對手足口的認識)。
3、了解手足口病的傳播途徑手足口病病菌是怎么傳播的呢?(幼兒討論)。
小結:手足口病的傳播途徑:手足口病是一種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好發于小兒的傳染病,主要通過三條途徑傳播:一是人群密切接觸;二是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通過空氣傳播;三是引用或吃了被病人污染的水、食物。過糞、口傳播是主要的傳播途徑。患兒摸過的玩具、圖書;帶有病毒的蒼蠅叮、爬過的食物我們在接觸都會得病。
全年均可有發病,但3-11月份多見,6-8月份為高峰期。這種病傳播速度極快,傳播.
小結:預防措施:
(1)注意保持口腔衛生,飯后漱口。
(2)早上入園洗手,飯前便后要洗手(用肥皂,六步洗手法)、勤剪指甲、勤洗澡。
(3)健康幼兒可口服板藍根、大青葉等藥物。
(4)不去人群擁擠的公共場所。不要經常串門;不要和患病兒童接觸。
(5)家長外出回家后,立即讓家長洗手、換衣服,防止將病菌帶給自己。
(6)飯前用84抹布擦餐桌,不吃生冷食物;夏天少吃冷飲,不喝生水,瓜果洗凈削皮,不吃變質的食品。幼兒加強營養,不挑食,注意休息,避免日光暴曬,防止過度疲勞而降低抵抗能力。
(7)保持活動室或家庭環境衛生,經常開窗通風,至少每兩小時開窗一次,每次通風半小時以上。垃圾及時清理、消毒。
四、開展比賽活動。
比比誰的小手最干凈。
小朋友們都知道了手足口病是怎么回事,也知道了預防手足口病的方法,現在,咱們就來比一比誰洗的小手最干凈。以小組為單位洗手,選出洗手最認真的小朋友。
三結束部分一起說手足口病兒歌:
你拍一,我拍一,勤洗澡來勤換衣;你拍二,我拍二,開窗通風好習慣;你拍三,我拍三,肥皂洗手把好關;你拍四,我拍四,人多地方我不去;你拍五,我拍五,曬曬毛巾和被褥;你拍六,我拍六,鹽水天天來漱口;你拍七,我拍七,生冷食物不要吃;你拍八,我拍八,手足口病趕跑它;你拍九,我拍九,太陽下面扭一扭;你拍十,我拍十,良好習慣要保持。
通過本次活動,幼兒對手足口病有了大體的了解,知道要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澡、洗頭,剪指甲;飯前便后要洗手;不吃生的和腐爛變質的食物;少吃冷飲,瓜果要洗干凈再吃等等。同時也學會了正確地洗手方法。知道手足口病是怎么回事,又知道應該怎樣預防和治療,所以,消除了孩子們心中的恐慌感,對于手足口病不再害怕。
大班健康教案預防手足口病(實用21篇)篇五
1、了解關于手足口病的傳播和預防的知識。
2、教育幼兒注意個人及飲食衛生,預防疾病的發生。
3、引導幼兒正確對待手足口病,不恐慌。
了解手足口病的傳播和預防的措施。
手足口病例圖。
小朋友們,每天老師都會給你們量體溫、檢查小手和嘴巴,誰知道這是為什么?(請幼兒講述)
1、看來小朋友們對手足口病都已經有所了解,那手足口病都有哪些癥狀呢?(幼兒討論)得出結論:癥狀:潛伏期2-5天,往往先出現發燒癥狀,手掌心、腳掌心出現斑丘疹和口腔粘膜出現皰疹或潰瘍,很疼。還會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惡心、嘔吐、和頭疼,病重的會并發腦炎、心肌炎、肺炎等,若不及時治療可危及生命。所以,小朋友不舒服時要趕快告訴老師和大人,及時就醫。
2、請幼兒觀看手足口病例圖片。(加深幼兒對手足口的認識)
3、了解手足口病的傳播途徑
手足口病病菌是怎么傳播的呢?(幼兒討論)小結:手足口病的傳播途徑:手足口病是一種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好發于小兒的傳染病,主要通過三條途徑傳播:一是人群密切接觸;二是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通過空氣傳播;三是引用或吃了被病人污染的水、食物。過糞、口傳播是主要的傳播途徑。患兒摸過的玩具、圖書;帶有病毒的蒼蠅叮、爬過的食物我們在接觸都會得病。
全年均可有發病,但3-11月份多見,6-8月份為高峰期。這種病傳播速度極快,傳播.
怎樣預防手足口病?(幼兒討論)小結:預防措施:
(1)注意保持口腔衛生,飯后漱口。
(2)早上入園洗手,飯前便后要洗手(用肥皂,六步洗手法)、勤剪指甲、勤洗澡。
(3)健康幼兒可口服板藍根、大青葉等藥物。
(4)不去人群擁擠的公共場所。不要經常串門;不要和患病兒童接觸。
(5)家長外出回家后,立即讓家長洗手、換衣服,防止將病菌帶給自己。
(6)飯前用84抹布擦餐桌,不吃生冷食物;夏天少吃冷飲,不喝生水,瓜果洗凈削皮,不吃變質的食品。幼兒加強營養,不挑食,注意休息,避免日光暴曬,防止過度疲勞而降低抵抗能力。
(7)保持活動室或家庭環境衛生,經常開窗通風,至少每兩小時開窗一次,每次通風半小時以上。垃圾及時清理、消毒。
(1)比比誰的小手最干凈。
小朋友們都知道了手足口病是怎么回事,也知道了預防手足口病的方法,現在,咱們就來比一比誰洗的小手最干凈。以小組為單位洗手,選出洗手最認真的小朋友。
一起說手足口病兒歌:
你拍一,我拍一,勤洗澡來勤換衣;你拍二,我拍二,開窗通風好習慣;你拍三,我拍三,肥皂洗手把好關;你拍四,我拍四,人多地方我不去;你拍五,我拍五,曬曬毛巾和被褥;你拍六,我拍六,鹽水天天來漱口;你拍七,我拍七,生冷食物不要吃;你拍八,我拍八,手足口病趕跑它;你拍九,我拍九,太陽下面扭一扭;你拍十,我拍十,良好習慣要保持。
大班健康教案預防手足口病(實用21篇)篇六
1、滅蚊蠅:可用5%氯氰菊酯(奮斗吶)、2.5%溴氰菊酯或其它殺蟲劑,按說明書使用。
2、飲用水:用1-3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劑如漂白粉、優氯凈等作用30分鐘。
3、垃圾:用1000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劑溶液噴霧120分鐘。
4、生活用具、書籍、玩具、交通工具:用500毫升/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劑溶液擦拭消毒,作用時間30分鐘,或用0.3%過氧乙酸作用60分鐘,或用紫外線燈直接照射30分鐘。
5、食、飲具:用250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劑溶液浸泡30分鐘。
6、生活污水:用50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劑120分鐘。
7、人畜糞便:可用生石灰以1:1的比例與其攪拌均勻消毒。
8、盛放排瀉物的容器:用500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浸泡30分鐘。
9、患者衣、被單:煮沸20分鐘七用500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劑浸泡30分鐘。
10、廁所或其它污染地面、墻:用500毫克/升有效氯含氯消毒劑消毒,用量為200毫升平方米;旱廁也可用生石灰覆蓋。
大班健康教案預防手足口病(實用21篇)篇七
1、引導幼兒了解"手足口病"的發病現象。
2、提高幼兒預防傳染病的意識,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3、學會正確的.洗手方法。
4、初步了解預防疾病的方法。
5、學會保持愉快的心情,培養幼兒熱愛生活,快樂生活的良好情感。
ppt課件。
一、談話導入:
(一)你們聽說過"手足口病"嗎?那是一種什么樣的病?(幼兒說說。)。
(二)師出示課件ppt。
1、你們看,得了這個病,我們身上會長什么東西?
2、會長在我們身體的那些位置?(幼兒說說。)。
(三)教師小結:手足口病會在我們的手、足-腳、臀-屁股、口-嘴巴、背等各處長小紅泡泡,小泡泡會疼,有時我們還會出現發燒、感冒等癥狀。
(一)請幼兒說說"手足口病"的預防辦法。
(二)教師總結:洗凈手(勤洗手)、喝開水、吃熟食、勤通風、曬衣被。
1、洗手的步驟:
(1)濕、搓、沖、捧、擦。
(2)搓手步驟:一搓手心,二搓手背,三搓指縫,四搓指甲,五搓大拇指,六搓手腕。
2、提醒幼兒每天要喝5杯水。
3、不在外面買不干凈不熟的食物吃。
4、不能多吃冰糕三、請幼兒把今天所學的知識,回家講給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聽,讓他們也學習怎樣預防"手足口病"。
幼兒能用自己的方式記錄預防手足口的方法,比較形象,效果好。看動畫視頻的效果比教師口頭介紹有直觀教育作用。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較強。
大班健康教案預防手足口病(實用21篇)篇八
活動目標:
1、鞏固對手足口病的病癥認知。
3、心理上知道重視自己的身體健康。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識。
5、初步了解預防疾病的方法。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
鞏固對手足口病的病癥認知。
活動難點:
活動準備:
預防手足口的專題視頻、醫護人員外套。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二、基本環節。
1、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手足口病,你聽說過這種病嗎?說說你知道的病癥。
3、回顧(請幼兒以小組為單位,將視頻里看到、聽到的預防手足口的方法記錄下來,大家討論,推選美術技能強的一名同伴做記錄)——因為看過聽過可能會忘記,但是自己記錄一遍會有很深的印象。
4、請各小組做記錄的幼兒帶上記錄好的大紙卡貼在黑板上,并指著記錄的內容一一陳述,師幼傾聽。
5、小結:看記錄卡。
總結。
幼兒熟悉的幾種方法,教師適當補充。
三、
結束部分。
老師準備了紅色和綠色的小卡放在圖書區,小朋友們每天來幼兒園后根據自己的身體健康情況哪一張卡在晨檢談話中告訴大家:紅色的卡表示身體有病或者需要多喝水等,綠色的卡表示很健康。沒有發熱或者不是轉染病的`小朋友可以上幼兒園,帶上醫生開的藥,保育老師會照顧你喝藥。健康的身體需要學會自己關心。
活動反思:
幼兒能用自己的方式記錄預防手足口的方法,比較形象,效果好。看動畫視頻的效果比教師口頭介紹有直觀教育作用。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較強。
大班健康教案預防手足口病(實用21篇)篇九
尊敬的家長您好:。
根據上級通知精神,為防止手足口病疫情在我園發生,切實保護廣大幼兒的身心健康,我園特發《告家長通知書》,希望家長積極配合我園做好幼兒的預防工作。
“手足口綜合癥”簡稱“手足口病”,春季是該病的高發季節。這種傳染病多發于2~5歲的幼兒,這是由一種病毒引起的,傳染性較強的傳染病,主要通過空氣、接觸傳播。幼兒發病輕重不一。初期可有手、腳掌出現小紅疹及水皰,但不痛不癢,同時口腔黏膜、舌部出現潰瘍水皰,有時會伴有疼痛感,這是此病的主要特點。發病嚴重的也可有發燒。
口腔潰瘍嚴重的兒童怕熱食,影響進餐,出現食欲減退。患兒手腳上的水皰一般會在3~4天內消退,同時體溫也恢復正常,然而口腔潰瘍卻可持續四周。一般病程一周左右,多數能自愈,但如果此前皰疹破潰,極容易產生傳染。個別患者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炎、腦膜腦炎等致命性并發癥。一次感染一般可獲終身免役。為有效預防,我園提出以下預防措施:。
一、如發現孩子有發熱、皮疹的現象,家長應立即帶孩子去國家正規醫院就診,同時報告園保健室。
二、如確診患有手足口病的患兒應在家中休息,不宜繼續來園,同時要立即對患兒所使用的玩具、被褥、桌椅等進行消毒。
三、流行季節不要帶孩子到人群聚集的公共場所,避免與患兒接觸;要注意幼兒的個人衛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做到“洗凈手、喝開水、吃熟食、勤通風、曬衣被”等,培養孩子衛生防病意識及自我保護能力。
四、指導孩子勤洗手。
五、我園將加大晨檢力度,對每位幼兒進行詳細檢查,望各位家長積極配合,做好晨檢預防工作。
為了您孩子的健康,建議:。
1、家長可天天晨起檢查孩子的手心、腳心等皮膚和口腔有無異常,注重孩子體溫變化。假如孩子出現發熱、皮疹等癥狀,要及時到醫療機構就診。如確診為手足口病,請及時在家隔離治療并通知幼兒園老師做好班級消毒隔離工作。
2、給孩子服用一些板藍根、清開靈等預防藥。
3、孩子進入教室前,請您務必配合保育老師,先給幼兒用肥皂洗手消毒。
4、讓孩子晚上早點休息,保證孩子足夠的睡眠;多喝水和食用有營養的食物,增強孩子的抵抗力。
感謝您的配合,愿我們的'寶寶健康快樂每一天!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大班健康教案預防手足口病(實用21篇)篇十
為了宣傳和讓孩子認識和預防手足口病的傳播和預防的知識,預防疾病的發生,我們必須做好手足口病的預防工作,讓孩子保持個人的清潔衛生,教育孩子不到人多密集的地方玩,盡量減少疾病的傳播,具體如下:
一、介紹手足口病的基本知識。
1、手足口病都有哪些癥狀呢?
癥狀:手掌心、腳掌心出現斑丘疹和口腔粘膜出現皰疹或潰瘍,很疼。還會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惡心、嘔吐、和頭疼,病重的會并發腦炎、心肌炎、肺炎等,若不及時治療可危及生命。所以,小朋友不舒服時要趕快告訴老師和大人,及時就醫。
2、請幼兒觀看手足口病例圖片。(加深幼兒對手足口的認識)。
3、了解手足口病的傳播途徑手足口病病菌是怎么傳播的呢?
手足口病的傳播途徑:手足口病是一種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好發于小兒的傳染病,主要通過三條途徑傳播:一、是人群密切接觸;二、是病人的'分泌物、排泄物通過空氣傳播;三、是引用或吃了被病人污染的水、食物。過糞、口傳播是主要的傳播途徑。患兒摸過的玩具、圖書;帶有病毒的蒼蠅叮、爬過的食物我們在接觸都會得病。
1、注意保持口腔衛生,飯后漱口。
2、早上入園洗手,飯前便后要洗手(用肥皂,六步洗手法)、勤剪指甲、勤洗澡。
3、健康幼兒可口服板藍根、多喝涼茶等。
4、不去人群擁擠的公共場所。不要經常串門;不要和患病兒童接觸。
5、家長外出回家后,立即讓家長洗手、換衣服,防止將病菌帶給自己。
6、飯前用抹布擦餐桌,不吃生冷食物;夏天少吃冷飲,不喝生水,瓜果洗凈削皮,不吃變質的食品。幼兒加強營養,不挑食,注意休息,避免日光暴曬,防止過度疲勞而降低抵抗能力。
7、保持活動室或家庭環境衛生,經常開窗通風,至少每兩小時開窗一次,每次通風半小時以上。垃圾及時清理、消毒。
大班健康教案預防手足口病(實用21篇)篇十一
2、注意個人及飲食衛生。
4、了解多運動對身體有好處。
5、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1、傳播途徑。
(1)手足口病是一種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好發于小兒的傳染病,近些年來在世界各國廣為流行。
(2)主要通過糞口,飛沫和呼吸道傳播。
(3)患兒摸過的玩具、圖書;帶有病毒的蒼蠅叮、爬過的食物。
(4)全年均可有發病,但3-11月份多見,6-8月份為高峰期。
2、癥狀。
潛伏期2—5天,初期:低熱,困倦、頭疼、咳嗽流涕,食欲不佳;之后粘膜出現疼痛性小泡。并發癥:腦膜炎、腦炎、心肌炎、遲緩性麻痹、肺水腫。
3、預防。
(1)保持口腔衛生,飯后漱口。
(2)飯前便后要洗手、勤剪指甲,不吃生食。
(3)健康幼兒可口服板藍根、大青葉等藥物。
(4)少去人群擁擠的公共場所。
(5)少吃冷飲,不喝生水,瓜果洗凈削皮,不吃變質的食品。加強營養,注意休息,避免日光暴曬,防止過度疲勞而降低抵抗能力。
(6)花卉:吊蘭、龜背竹、滿天星、蘆薈、龍舌蘭。
(7)艾葉煮水泡腳,患兒隔離2周。水泡結痂,皮疹消退,熱度消退。
大班健康教案預防手足口病(實用21篇)篇十二
一、目的。
為有效控制手足口病在我園的傳播,杜絕傳染源入園,切斷傳播途徑,保護易感兒童,特制定此預案,規范操作,保障教工和幼兒健康,確保幼兒園各項工作正常開展。
二、工作原則。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條例》、《學校衛生工作條例》、《消毒管理辦法》、《學校和托幼機構傳染病疫情報告工作規范(試行)》等法律、法規以及市衛生局、市教育局的有關規定,以幼兒園領導和相關部門負責人為主體成立傳染病應急工作小組,務實、高效、科學、有序地預防和控制手足口病的傳播。
三、組織體系及職責任務。
(一)傳染病應急工作小組。
組長:崔利玲。
副組長:麥寧繆曉方何凱黎。
組員:王淑娟姜燕賈成桂魯冰耿翠萍夏德義各班班組長各班保育員。
(二)職責分工。
崔利玲:全園預防控制工作的第一責任人,負責組織領導,指揮協調。
麥寧:本園預防控制工作直接責任人,負責建立全園傳染病防控制度,檢查本園制度落實。
繆曉方:分園預防控制工作直接責任人,檢查分園制度落實。
何凱黎:親子園預防控制工作直接責任人,檢查親子園制度落實。
王淑娟:本園防控工作執行人,負責本園衛生保健檢查、觀察防治和信息報送以及全園宣教工作。
姜燕:本園預防控制工作執行人,負責本園衛生保健檢查、觀察防治和幼兒缺勤分析工作。
魯冰:分園防控工作執行人,負責分園衛生保健檢查、觀察防治和信息報送以及缺勤分析工作。
賈成桂:親子園防控工作執行人,負責親子園衛生保健檢查、觀察防治和信息報送以及缺勤分析工作。
耿翠萍:本園食堂防控工作責任人,負責執行和檢查本園食堂環境衛生和食品安全工作。
夏德義:分園食堂防控工作責任人,負責執行和檢查分園食堂環境衛生和食品安全工作。
班組長:防控工作班級責任人,負責檢查本班傳染病防控制度的落實,負責本班幼兒衛生常規的養成,負責向幼兒園保健室及時上報本班幼兒缺勤原因以及可疑或確診病例情況。
保育員:防控工作班級執行人,負責本班體弱兒以及服藥患病幼兒的'觀察、護理和記錄,及時檢查、盡早發現可疑病例,負責本班環境衛生、開窗通風和消毒工作。
保健室措施。
1、加強晨檢通過一摸、二看、三問、四查的方式,細致地觀察每一個孩子的情緒與身體狀況,重點檢查幼兒有無發燒和皮疹。如發現有可疑癥狀的孩子,應立即通知家長帶病兒到南京市兒童醫院確診;一旦確診為手足口病,保健老師應及時上報鼓樓區疾控中心。
2、加大宣傳利用板報櫥窗、幼兒園網站向家長進行有關宣教,培訓班級保教人員加強消毒、檢疫和觀察,提高家長和班級保教人員的防范意識和防范能力。
3、指導消毒隔離指導班級保教人員加強班級各種物品的消毒;督促疑似或確診病兒在家隔離治療,痊愈后,憑南京市兒童醫院證明、經保健老師檢查,確認無傳染性后方可進班。
4、缺勤記錄每天負責記錄各班因病缺勤幼兒名單,如果15天內發生13例或占全園幼兒18%的手足口病確診病例,應及時上報應急小組組長,將關閉幼兒園2周。
班級措施。
1、開窗通風班級經常開窗通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
2、加強消毒每日消毒班級空氣、毛巾、茶杯、門把手、水龍頭、患兒玩具、被褥、廁所等,適當延長消毒時間(具體消毒方式見消毒記錄表)。
大班健康教案預防手足口病(實用21篇)篇十三
本班教室。
六(2)班全體學生。
使學生對手足口病有深入地了解,從而在生活中處處留心、積極預防,并加以宣傳。
1、向學生介紹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種腸道病情引起的常見傳染病,以嬰幼兒發病為主。大多數患者癥狀輕微,以發熱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皰疹為主要特征。
少數患者可并發無菌性腦膜炎、腦炎、急性弛緩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個別重癥患兒病情進展快,易發生死亡,少年兒童和成人感染后多不發病,但能夠傳播病毒。
2、學生討論:
你了解了解手足口病的'知識后有什么感受?
(學生自由討論)各組派代表匯報。
3、如何預防:
應注意班級的換氣通風,特別是玩具、被褥、桌椅、體育器材等進行消毒,同時做好教室、寢室、食堂、廁所等消毒處理。組織開展健康教育活動,教育學生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重點是飯前便后要洗手。
4、點撥:今后,你打算怎樣做?(學生匯報)。
5、活動小結:
通過本次主題班會活動,學生對手足口病有了更進一步的了解,都決心做一個講衛生的好孩子。
大班健康教案預防手足口病(實用21篇)篇十四
1、向學生介紹手足口病的傳染原因、趨勢。
3、延伸到珍惜生命,使學生加強對生命的寶貴。
一、認識手足口病:
二、手足口病的癥狀:
1、急性起病,發熱;
2、口腔粘膜出現散在皰疹,米粒大小,疼痛明顯;
3、手掌或腳掌部出現米粒大小皰疹,臀部或膝蓋偶可受累;
4、皰疹周圍有炎性紅暈,皰內液體較少;
5、部分患兒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惡心、嘔吐、頭疼。
三、手足口病的預防:
1、飯前便后要洗手,掌握正確的洗手方法,勤洗澡,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2、多喝開水、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剩飯剩菜要熱透后再食用,養成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
3、早晨和下午上課前,教室要開窗通風換氣。要保持教室、房間充分通風。
4、注意家庭內外的清潔衛生,衣服、被褥要經常在陽光下曝曬。
5、減少自己與家禽、家畜的直接接觸。
6、注意營養的合理搭配,保證充裕的`休息時間,增強自身的免疫力。
7、不買、不吃腐敗變質的食品和街邊小店“三無”或過期食品。
8、在流行期間,不去人群集中場所,不去醫院探望病人。
四、正確的洗手方法。
五、活動小結:
學生通過主題班會的學習,知道了手足口病預防關鍵是從日常生活的預防。只要做好預防措施,發病率就會下降。
大班健康教案預防手足口病(實用21篇)篇十五
1、冬季是各種傳染病多發季節,避免傳染病在校內發生。
2、讓幼兒了解傳染病的預防知識,進行預防教育。
3、增長幼兒的衛生知識,增強幼兒的自我保健意識。
班主任講話:
同學們,冬季是傳染病的多發季節,尤其是結核病,表現為咳嗽、發燒。為了幼兒的身體健康,開展本次主題隊會,希望同學們能更多地了解有關傳染病的知識。
(一)、通過看視頻資料了解傳染病。
(二)、向幼兒進行傳染病的宣傳教育。
1、什么是結核病?
結核病是由結核桿菌侵入人體后引起的一種慢性傳染性疾病,長期以來因為沒有有效藥物治療并具有較強的傳染性,故人們對結核病產生了很強的恐懼心理。隨著科學技術的進展,科學工作者自50年代以來,已經研制出十數種有效的抗結核藥物,只要早期發現,正規治療,是完全可以治愈的。結核桿菌可以侵入人體任何器官,也就是說人體的各種器官都可以發生結核病。
2、有哪位同學知道結核病是怎樣傳播的嗎?
結核病的傳播途徑有兩種,一種是空氣中的結核桿菌,通過人的呼吸進入人的肺部,在那里繁殖、生長,這樣人就會被傳染上肺結核。另一種是血液傳播。就是說原發肺結核病灶迅速發展,結核性腦膜炎等等疾病。
3、肺結核有那些癥狀?
(1)指名說一說。
幼兒1:肺結核早期或輕度肺結核,可無任何癥狀或癥狀輕微而被忽視,若病變處于活動進展階段時,可出現以下癥狀:
2、咳嗽咳痰:是肺結核最常見的早期癥狀,但也最易使患者或醫生誤以為是“感冒”,北宗小學六二班黃杏然或“氣管炎’而導致誤診。
3、痰中帶血:痰內帶血絲或小血塊,大多數痰內帶血是由結核引起的。
幼兒2:是啊!得了結核病的人不僅十分痛苦,同時也會嚴重地影響工作和學習。為了給病人加強營養,還增加了家庭的經濟負擔。
幼兒3:吃了病人污染過的東西,就會得結核病。
幼兒4:你講的`是對的,但還不完全,結核病的傳播途徑有兩種,一種是空氣中的結核桿菌,通過人的呼吸進入人的肺部,在那里繁殖、生長,這樣人就會被傳染上肺結核。另一種是血液傳播。就是說原發肺結核病灶迅速發展,結核性腦膜炎等等疾病。
幼兒5:還有咳嗽,咯血,天天下午發低燒。
幼兒6:患者的主要癥狀是咳嗽,渾身沒有勁,軟綿綿的,人漸漸消瘦,晚上睡覺常常盜汗,面部潮紅,下午發低燒,胸口發悶,嚴重的時候還會咯血。這時病的傳染性很強,因為病人咳嗽的時候,空氣中會有許多結核菌。
(2)、小組討論:如何從身邊做起,如何搞好衛生,如何預防肺結核病?
生1:不吃肺結核病人吃剩下的東西,不到他屋里去玩。
生2:平時要多吃好的,增強自己身體的抵抗能力。
生3:及時發現結核病人,積極治療結核病人是最有效的預防措施之一。我們知道結核病人,尤其是排菌的肺結核病人是結核病的傳染源,因此對結核病人及早給予有規律的徹底治療,使之不在排菌,從源頭上控制結核菌的傳播,是至關重要的。
生4:切斷結核菌的傳播途徑也不容忽視,提倡注意個人衛生,做好消毒隔離,避免結核菌的擴散。
生5:病人最好單獨住一間房間,如果沒有條件,也該與別人分床睡。房間要經常開窗透風,保持室內空氣新鮮。
生6:提高機體的免疫力,預防感染。
生7:給已感染結核菌的病人服用抗結核藥物,可以防止結核病發病。
4、幼兒談收獲。
(三)發出倡議。
同學們,在生活中,只要我們大家講好個人衛生,飯前便后要洗手,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一定就會有一個健康的身體。
(四)總結。
大班健康教案預防手足口病(實用21篇)篇十六
1、學習手足口病的傳播和預防知識。
2、注意個人及飲食衛生。
4、了解多運動對身體有好處。
5、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活動過程】。
1、傳播途徑。
(1)手足口病是一種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好發于小兒的'傳染病,近些年來在世界各國廣為流行。
(2)主要通過糞口,飛沫和呼吸道傳播。
(3)患兒摸過的玩具、圖書;帶有病毒的蒼蠅叮、爬過的食物。
(4)全年均可有發病,但3-11月份多見,6-8月份為高峰期。
2、癥狀。
潛伏期2―5天,初期:低熱,困倦、頭疼、咳嗽流涕,食欲不佳;之后粘膜出現疼痛性小泡。并發癥:腦膜炎、腦炎、心肌炎、遲緩性麻痹、肺水腫。
3、預防。
(1)保持口腔衛生,飯后漱口。
(2)飯前便后要洗手、勤剪指甲,不吃生食。
(3)健康幼兒可口服板藍根、大青葉等藥物。
(4)少去人群擁擠的公共場所。
(5)少吃冷飲,不喝生水,瓜果洗凈削皮,不吃變質的食品。加強營養,注意休息,避免日光暴曬,防止過度疲勞而降低抵抗能力。
(6)花卉:吊蘭、龜背竹、滿天星、蘆薈、龍舌蘭。
(7)艾葉煮水泡腳,患兒隔離2周。水泡結痂,皮疹消退,熱度消退。
大班健康教案預防手足口病(實用21篇)篇十七
活動目標:
3、心理上知道重視自己的身體健康。
4、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生活習慣的意識。
5、激發幼兒在集體面前大膽表達、交流的興趣。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
活動難點:
活動準備:
預防手足口的專題視頻、醫護人員外套。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二、基本環節。
1、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手足口病,你聽說過這種病嗎?說說你知道的病癥。
2、看視頻:預防手足口。
3、回顧(請幼兒以小組為單位,將視頻里看到、聽到的預防手足口的方法記錄下來,大家討論,推選美術技能強的一名同伴做記錄)――因為看過聽過可能會忘記,但是自己記錄一遍會有很深的印象。
4、請各小組做記錄的幼兒帶上記錄好的大紙卡貼在黑板上,并指著記錄的內容一一陳述,師幼傾聽。
5、小結:看記錄卡總結幼兒熟悉的幾種方法,教師適當補充。
三、結束部分。
老師準備了紅色和綠色的小卡放在圖書區,小朋友們每天來幼兒園后根據自己的身體健康情況哪一張卡在晨檢談話中告訴大家:紅色的卡表示身體有病或者需要多喝水等,綠色的卡表示很健康。沒有發熱或者不是轉染病的小朋友可以上幼兒園,帶上醫生開的藥,保育老師會照顧你喝藥。健康的身體需要學會自己關心。
活動反思:
幼兒能用自己的方式記錄預防手足口的方法,比較形象,效果好。看動畫視頻的效果比教師口頭介紹有直觀教育作用。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較強。
大班健康教案預防手足口病(實用21篇)篇十八
手足口病尚無特殊的預防方法,但可以通過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可以有效降低手足口病的發生。
一、 個人預防措施
2.看護人接觸兒童前、替幼童更換尿布、處理糞便后均要洗手,并妥善處理污物;
3.嬰幼兒使用的奶瓶、奶嘴使用前后應充分清洗、消毒;
5.兒童出現相關癥狀要及時到醫療機構就診。居家治療的兒童,不要接觸其他兒童,父母要及時對患兒的.衣物進行晾曬或消毒,對患兒糞便及時進行消毒處理;輕癥患兒不必住院,宜居家治療、休息,以減少交叉感染。
二、 托幼機構及小學等集體單位的預防控制措施
1.教室和宿舍等場所要保持良好通風;
2.每日對玩具、個人衛生用具、餐具等物品進行清洗消毒;
4.每日對門把手、樓梯扶手、桌面、公用教具、電腦鍵盤等物體表面進行擦拭消毒;
5.教育指導兒童養成正確洗手的習慣;
7.患兒增多時,要及時向衛生和教育部門報告。
8.發生疫情的托幼機構及小學等集體單位應盡量減少集體活動。
正確洗手方法
大班健康教案預防手足口病(實用21篇)篇十九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disease,hfmd)是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常見傳染病,以嬰幼兒發病為主。大多數患者癥狀輕微,以發熱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皰疹為主要特征。少數患者可并發無菌性腦膜炎、腦炎、急性弛緩性麻痹、呼吸道感染和心肌炎等,個別重癥患兒病情進展快,易發生死亡。少年兒童和成人感染后多不發病,但能夠傳播病毒。引起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包括腸道病毒71型(ev71)和a組柯薩奇病毒(coxa)、埃可病毒(echo)的某些血清型。ev71感染引起重癥病例的比例較大。腸道病毒傳染性強,易引起暴發或流行。為指導各地做好手足口病的預防控制,制定本指南。
一、目的。
(一)指導醫療機構、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開展腸道病毒病的疫情報告和監測;
(二)指導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開展流行病學調查和實驗室檢測;
(三)指導疾病預防控制機構、醫療機構開展公眾預防和疫情應急處置。
二、病原學。
三、流行病學。
(一)流行概況。
手足口病是全球性的傳染病,世界大部分地區均有此病流行的報道。1957年新西蘭首次報道該病。1958年分離出柯薩奇病毒,1959年提出手足口病命名。早期發現的`手足口病的病原體主要為coxa16型,1969年ev71在美國被首次確認。此后ev71感染與coxa16感染交替出現,成為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體。
手足口病流行無明顯的地區性。一年四季均可發病,以夏秋季多見,冬季的發病較為少見。該病流行期間,可發生幼兒園和托兒所集體感染和家庭聚集發病現象。腸道病毒傳染性強、隱性感染比例大、傳播途徑復雜、傳播速度快,在短時間內可造成較大范圍的流行,疫情控制難度大。
(二)傳染源和傳播途徑。
人是腸道病毒唯一宿主,患者和隱性感染者均為本病的傳染源。腸道病毒主要經糞-口和/或呼吸道飛沫傳播,亦可經接觸病人皮膚、粘膜泡疹液而感染。是否可經水或食物傳播尚不明確。發病前數天,感染者咽部與糞便就可檢出病毒,通常以發病后一周內傳染性最強。
大班健康教案預防手足口病(實用21篇)篇二十
3、能夠用正確的洗手方法洗手。
(1)出示圖片(一名幼兒躺在醫院的床上打點滴)、談話:小朋友們看這個小朋友怎么樣了?(生病了),這個小朋友他生病了,小朋友知道他生的什么病嗎?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猜測:感冒了、肚子疼等。
(2)他得什么病了呢,咱們一起看一看他在醫院里,醫生給他拍的照片(出示得病的手、足、口的照片),小朋友們看一下,他的手、腳上,嘴里有什么?(小水泡)。
(3)教師小結:原來這種病叫:手足口病,得這種病往往先出現發燒癥狀,渾身不舒服,在嘴里、手掌心、腳掌心出現斑丘疹和皰。所以說,小朋友們無論是在家還是在幼兒園如果覺得不舒服,或是發燒就告訴老師或是媽媽。
2、了解手足口病得病的原因。
(2)教師小結:原來這位小朋友經常的玩完玩具,吃飯前不洗手,就得了手足口病,這種病傳染,所以明明只能在醫院里打針、吃藥。不能去他的幼兒園上學了。小朋友說這樣好不好啊?(不好)、如果得了這種病小朋友不要害怕,只要向明明這樣在醫院堅持治療,很快就會好的。
(1)提問:我們怎樣做才能不生病呢?
(4)教師總結:勤洗手;吃熟食、喝開水;多通風;曬衣被。
4、學一學、勤洗手。
(1)教師示范,請幼兒跟學;
(2)請個別幼兒上臺練習洗手。
5、考一考。
(2)花花玩了玩具,不洗手就吃早餐。
(3)小明提醒媽媽曬被子。
(4)小明常常讓媽媽幫忙打開窗戶通風。
(5)花花從不喝開水,只喝汽水飲料。
大班健康教案預防手足口病(實用21篇)篇二十一
夏季天氣越來越熱,是各種傳染病流行的季節,也是手足口病的高發期,今年手足口病又開始流行,我們必須做好預防工作。只有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才能效降低手足口病的發生,為了教育孩子講好個人的衛生,讓病菌遠離孩子們,我針對手足口病開展了本次活動,增強了幼兒預防疾病的意識,收到了好的效果。
2、學習兒歌,養成勤洗手的好習慣。
1、關于手足口病發時的圖片。
2、各種消毒用具:消毒燈、消毒液、香皂等。
(1)出示圖片(一名幼兒躺在醫院的床上打點滴)談話:小朋友們看這個小朋友怎么樣了?(生病了),這個小朋友叫明明,他生病了,小朋友知道他生的什么病嗎?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猜測:感冒了、肚子疼等。
(2)他得什么病了呢,我們一起看一看他在醫院里,醫生給他拍的照片(出示得病的手、足、口的照片),小朋友們看一下,他的手、腳上,嘴里有什么?(小水泡)。
教師小結:原來這種病叫:手足口病,得這種病往往先出現發燒癥狀,渾身不舒服,在嘴里、手掌心、腳掌心出現斑丘疹和皰。所以說,小朋友們無論是在家還是在幼兒園如果覺得不舒服,或是發燒就告訴老師或是媽媽。
2、了解手足口病得病的原因。
明明是怎么的得這種病呢?(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講述:不洗手、吃臟東西等),
教師小結:原來明明經常的玩完玩具,吃飯前不洗手,就得了手足口病,這種病傳染,所以明明只能在醫院里打針、吃藥。不能去他的.幼兒園上學了。小朋友說這樣好不好啊?(不好)如果得了這種病小朋友不要害怕,只要向明明這樣在醫院堅持治療,很快就會好的。
我們怎樣做才能不生病呢?幼兒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講述:吃點要洗手、玩完了玩具要洗手、勤洗澡、不要吐痰,要多吃水果蔬菜等。
教師小結:首先要加強個人衛生,做到飯前便后洗手,勤刷牙,勤漱口,勤洗澡。要飲開水,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剩飯剩菜要完全加熱后再食用。
出示幼兒園的消毒用具向幼兒介紹,了解他們的作用。提醒幼兒在家中讓媽媽做好各種消毒工作。盡量少到擁擠的公共場所,注意做好家庭室內外的清潔衛生,經常清理垃圾、糞便,加強開窗通風,衣服、被褥要在陽光下暴曬。
4、學習兒歌:洗小手。
(1)只有講好衛生才能不生病,所以小朋友要先把小手洗干凈,現在一起和老師洗手,教師帶領幼兒邊說兒歌邊做洗手的動作,“洗小手,洗小手,洗手先要挽袖口,搓手心、搓手背。兩只小手轉一轉,五指交叉扭一扭。水管下面沖一沖,關上水管甩一甩,比比誰的最干凈。”幼兒先坐在座位上練習洗手的方法,學念兒歌,老師檢查幼兒洗手方法是否正確。
(2)組織幼兒去洗手間實地練習洗手,邊念兒歌邊進行洗手。
5、和幼兒一起把圖片粘貼在墻壁上,讓幼兒隨時了解手足口病的一些有關的知識。
做好家園溝通工作,讓家長在家做好預防工作,每天幫助孩子講好衛生。
近段時間是手足口病流行的高發期,我覺得對孩子進行相關的知識教育是很有必要的,通過本次活動使幼兒了解了手足口病的發病癥狀,怎樣預防,知道這種病并不可怕,能夠治愈。最主要的是講好衛生。堅持玩完玩具、飯前便后要洗手,但是在平時的活動中,我發現還有的孩子做不到。在以后的生活中我們還要隨時的強調孩子們做好衛生工作,特別是我們每天做好晨檢工作,監督孩子們的體溫是否正常,小手一定要洗干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