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作文是故事的延續,是作者與讀者在文化的溝通中建立起的情感的橋梁和信任的紐帶。接下來,讓我們共同閱讀以下優秀作文范文,看看其中的亮點和創意。
三年級故鄉的楊梅大全(18篇)篇一
教學設想:
1、精心觀察,悉心感悟。
楊梅,眾生陌生之,要發給學生實物,精心觀察,結合電教課件楊梅的圖片和課文內容,準確掌握楊梅的形狀、顏色,并親口品嘗味道,感悟楊梅味之美,將陌生物變為真愛物。
2、培養合作意識,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
《我愛故鄉的楊梅》一文篇幅短小,語言親切,符合兒童的閱讀特點。教學時,根據學生對實物的觀察(眼看、手摸、嘴嘗),圍繞課文內容,抓住重點,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同桌交流、小組討論等形式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
3、滲透對話意識,彰顯個性體驗。
楊梅和我們這里的沙棘相似,如何對比出楊梅與沙棘的異同,這就要教師既重視學生閱讀中的情感體驗,又要注意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通過與老師、與同學的對話,讓學生的情感得以交流,并在交流中不斷修正,進而感受對家鄉的愛。
4、鞏固新知,提高習作。
《我愛故鄉的楊梅》一文對楊梅的描寫采取由表及里的寫法,在教學時應重點讓學生掌握這一寫法,并根據身邊的實物沙棘進行練習寫作,這樣既讓學生掌握課文內容,又讓學生學習一種描寫事物的方法,提高寫作能力。
教學目標:
1、掌握本課生字新詞,積累優美詞句。
2、體會作者愛楊梅、愛故鄉的思想感情。
3、學習作者按一定順序、抓住特點的觀察方法,養成留心觀察的習慣。
4、學習作者由表及里的寫作方法。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體會楊梅的可愛和作者對故鄉的熱愛,學習作者觀察事物的方法。
教學難點:
學習作者由表及里的寫作方法。
教具準備:
生字卡片、楊梅果的實物、錄音、大屏幕電腦課件。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同學們,古今中外有許多人為自己的家鄉寫下了許多文章,如《泊船瓜州》、《靜夜思》等,也有許多歌曲唱的是自己的家鄉,你們想聽嗎?教師播放錄音《故鄉》,聽完后教師隨唱《天堂》。好,今天我們再來學習一篇表達作者熱愛家鄉的文章《我愛故鄉的楊梅》,板書課題。
二、檢查預習結果。
1、指名分段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
2、出示生字卡片,指名學生認讀,并認為難記的字抄寫兩遍。
三、指導學生讀課文,理清課文思路。
1、課文從哪些方面描寫楊梅的可愛?(楊梅樹、楊梅果)。
2、課文從哪些方面寫楊梅果的?(形狀、顏色、味道)。
師生合作板書:楊梅樹。
楊梅果色。
味
四、學習第一、二自然段。
1、指名讀第一、第二自然段。
2、出示楊梅樹的電腦課件,指導學生觀察,讓學生邊觀察邊結合課文進行討論:第一自然段寫什么?第二自然段是怎樣寫楊梅樹的?“貪婪”“吮吸”“甘露”“細雨如絲”各是什么意思?楊梅樹不是人,為什么說“貪婪地吮吸”?葉子不會發音,為什么說是“歡笑”?這里作者把楊梅樹當成什么來寫?為什么這樣寫?體會句子的優美。
3、匯報討論結果,教師重點講解第二自然段并補充板書。
“細雨如絲、如煙、如霧”這是春雨的特點,作者運用形象的比喻把春雨的特點寫的淋漓盡致;“貪婪”是不知滿足的意思;“吮吸”指楊梅吸收水分;“甘露”指春天的雨水。作者在這里用擬人的手法,用“貪婪”“吮吸”“伸展”“歡笑”等詞把楊梅樹寫成了一個活潑可愛的孩子,表現了作者對楊梅的喜愛。補充板書:
枝伸展。
楊梅樹(四季常綠)。
葉歡笑。
4、指導用贊美、歡快的語氣讀第二自然段,讀出楊梅的可愛體會作者對楊梅的喜愛之情。
五、學習第三至第六自然段。
1、分角色朗讀第三至第六自然段。
2、教師把準備好的楊梅果發給同學們,讓同學們觀察其形狀、顏色,并指名學生說說其形狀、顏色,再讓同學們嘗楊梅果的味道,并指名學生說出其味道。
3、教師提出問題,讓學生討論:你們觀察到的楊梅果的形、色和嘗到的味道與課文所寫的一樣嗎?那么作者是怎樣觀察楊梅果的,又是怎樣描寫的呢?文末為什么要寫小時候的事?展開討論。
4、教師出示楊梅果顏色變化的電腦課件,讓學生在討論的同時再作觀察。
5、匯報討論結果,教師小結并補充板書。
作者是以眼看、手摸和嘴嘗的觀察順序由表及里地進行描寫,先寫形狀:圓,如同桂圓大小,遍身有小刺,這是眼看和手摸到的;再寫顏色,作者注意到了顏色的變化“淡紅深紅幾乎變黑”,還用嘴嘗了它的汁水;最后寫味道“又酸又甜甜津津”,說明作者品嘗了熟透的楊梅果和沒有熟透的楊梅果。文末寫小時候的事,說明作者太愛吃楊梅,吃得太多,表現了作者對楊梅的喜愛。
六、小結學習本課的收獲。
七、拓展練習。
1、教師提問:根據所學楊梅的知識,知道我們這里什么植物跟楊梅相似?(沙棘)。
2、自由說說沙棘的形、色、味(教師強調說服的條理性)。
3、布置作業:
根據《我愛故鄉的楊梅》一文的學習,仿寫一篇《我愛家鄉的沙棘》,可利用書中的佳詞美句,也可參照作者按一定順序、抓住特點的觀察方法和由表及里的寫作方法。
板書設計枝伸展抓特點。
楊梅樹葉歡笑。
楊梅果色:淡紅深紅幾乎變黑。
味:又酸又甜甜津津寫具體。
教后記:
《我愛故鄉的楊梅》一文以歌曲導入,吸引了眾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閱讀時強調佳詞美句,使學生感受到了楊梅的可愛和對家鄉的愛;分析課文時重點抓住了作者的觀察方法和寫作方法,通過觀其色、見其形、品其味,使學生從實物中掌握了楊梅的特點,并以“觀察討論小結”的方式學習課文,強調討論作者的觀察順序和寫作順序,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培養了合作意識,最后將楊梅同家鄉的沙棘相比,比較出了沙棘的特點,進一步進行《我愛家鄉的沙棘》的寫作,既鞏固了新知,又提高了寫作,使學生不僅能正確運用作者的寫作方法和寫作順序進行寫作,而且會運用文章中的佳詞美句,可見整堂課的教學使學生從樂學中獲取大量知識,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電教課件:
淡紅(又酸又甜)顏色加深(酸中帶甜)。
深紅(由酸變甜)幾乎變黑(甜津津)。
三年級故鄉的楊梅大全(18篇)篇二
1、通過看視頻和學習課文,理解課文內容,使學生了解故鄉楊梅的可愛。
2、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從而激發學生熱愛家鄉之情。
3、學習作者觀察和描寫事物的方法。
4、按一定的順序,抓住特點觀察一種水果,以文字的形式寫下來。
教學重點。
理解楊梅果的惹人喜愛,體會作者熱愛故鄉的思想感情。
教學難點。
仿照課文的寫法寫一段話。
教學準備。
楊梅視頻。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課時目標。
1、學習生字新詞,理解“貪婪、吮吸、細膩”等詞義。
2、學生能根據事物的幾方面給課文分段。
3、理解楊梅果的惹人喜愛,體會作者熱愛故鄉的思想感情。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領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學生各自發表看法。
3、師: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江南的特產――楊梅。(出示課題)。
二、看視頻,感知楊梅果的惹人喜愛。
1、出示視頻。看了以后你最想說的是什么?
2、指名學生說說自己的感受。
三、自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
1、出示自學要求。
(1)自由朗讀課文,把課文讀通順。
(2)找一找課文哪個自然段具體寫了楊梅樹?
(3)課文除了寫楊梅樹,還寫了什么?
(4)根據事物的幾方面給課文分段。
2、檢查自學效果。
(1)指名學生領讀生字。
(2)指名讀生字。
(3)齊讀生字。
(4)指名學生說說分段結果。
(5)集體評定。
四、學習第三段,深入體會(以自選形式開展)。
1、學生自由讀第三段思考:作者是從哪幾方面介紹楊梅果的?
2、學生匯報(板書:楊梅果形狀顏色味道)。
3、明確各方面所在自然段。
4、出示分組情況。
五、具體深入。
1、出示各組應完成的學習任務。
形狀組。
(1)劃出第4自然段中你認為描寫得具體細致的語句。說說作者是怎么。
感覺到楊梅果形狀的特點的?
(2)動動手:用手中的筆畫出楊梅果的形狀。
顏色組。
(1)劃出第5自然段中你最喜歡的句子,說說自己為什么喜歡?
(2)找出楊梅果成熟過程中寫楊梅顏色的詞語,用彩色筆畫一畫不同顏。
色的楊梅果。
?味道組。
(1)認真讀讀第6自然段,劃出不懂的地方。
(2)你吃過楊梅嗎?吃楊梅時是什么表情?請你上來表演一下。
(教師隨機板書)。
六、作業。
從形、色、味三方面觀察一種水果。
第二課時。
課時目標。
2、按一定的順序,抓住特點觀察一種水果,以文字的形式寫下來。
教學過程。
一、過渡。
人喜愛。那么,可愛的楊梅果長在什么上呢?(楊梅樹)。
二、學習第2自然段。
1、齊讀第2自然段。
2、比較學習語段,體會課文用詞的優美。
3、分男、女生讀第2自然段。
4、學生自由背誦第2自然段中喜歡的句子。
5、由全體同學合作背誦第2自然段。
三、學習第1段,總結全文。
(學生討論,體會作者熱愛家鄉之情)。
2、有感情地齊讀全文。
四、觀察仿寫??。
1、回顧課文的寫作方法。
(從形、色、味三方面按按由外到里的順序寫具體。)。
2、先指名說說。(西瓜等水果)。
六、作業。
選擇一種水果,仿照課文寫出自己的喜愛之情。
板書設計:
楊梅樹?枝葉。
形圓圓的生小刺??外?(手摸)。
楊梅果?色淡紅深紅幾乎變黑??(眼看)。
??味又酸又甜甜津津?里&n。
三年級故鄉的楊梅大全(18篇)篇三
《我愛故鄉的楊梅》是九年義務教育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六冊第14課,這篇課文是一篇精讀課文,主要講了兩層意思:一是楊梅樹的美;二是楊梅果的可愛。從文中優美的語言文字中表達了作者對故鄉楊梅的喜愛之情,是一篇借物抒情的好文章。
本課的重點是理解、體會楊梅的可愛,學習作者觀察事物的方法。難點是從字里行間體會作者喜愛故鄉楊梅之情。這也是本課的教學目標。
但是本次送教下鄉我們探討的目標是:結合課文內容進行作文教學。讓學生從文本中知道怎樣才能把景物(或植物)寫好。這也是我這節課的教學目標。因此這節課,既不能把它上成一堂精講課文,又不能上成獨立的`作文課。
由于三年級學生已經有了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根據課文內容和班級學生實際的情況,教學時引導學生自讀課文體驗、探究理解課文內容,領悟寫楊梅樹作者是怎樣寫具體的,同時感悟楊梅樹的美和可愛。
二、說教法和學法。
“培養學生良好的人文素養,語文素養以及合作探究精神”是新課程標準的重要理念。為了實現這一目標,同時也為體現新課程標準中知識和能力、情感與態度、過程與方法三個維度的統一,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構建開放而又活躍的語文課堂。教學時我采用了“引導法”,以課文題目為切入點,引導學生質疑,然后組織學生討論探究并體驗。教師的主導性和學生的主體地位在課堂中得到充分體現。
三、說教學環節(過程)。
我的課堂結構是:質凝定向——探究體驗——練筆作業。愛因斯坦說過:“問題的提出往往比解答更重要”。由于文章的課題是文眼,所以上課開始,我就引導學生從題目入手質疑。我針對本節課教學目標,在閱讀教學和作文中找到一個支點,于是我出示問題讓學生思考:
作者抓住什么具體寫楊梅的?試舉例說明。
確定問題后,我讓學生自己讀文探究或小組探究,學生經過自主探究和小組合作探究后,問題基本明朗化,這時進行全班交流匯報,小組代表發言,根據學生匯報情況相機板書。
《課程標準》要求語文教學要加強對學生進行朗讀訓練,而且朗讀要入情入境,表達感情。我及時引導學生通過“朗讀、練筆”進行突破體驗。如:帶著喜愛的語調朗讀。在學生品讀課文中,讓學生明白作者為什么這樣寫,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為練筆奠定基礎。《語文課程標準》要求中年級學生應學會觀察、讀寫結合。為突出這一宗旨,在教學過程中,設計了口語交際:模仿描寫、采用加詞、變詞的方法,讓學生根據課文的段落內容,試一試學習說一說身邊的事物。讓學生體會寫作只要注意觀察,抓住特點把所見所感寫具體,就會有內容可寫。例如:寫橘子的外形,橘子成熟的變化。為培養學生下一步的練筆奠定了基礎。很自然就進行到下一教學環節——練筆作業。新課標要求中年級學生能不拘形式地寫下見聞和感受。于是我安排了作業:
1、寫你最喜歡的一種水果。(寫一段話)。
2、寫你最喜歡的一種蔬菜。(寫一段話)。
四、說板書設計:
樹
果(形狀、顏色、味道)。
特點。
三年級故鄉的楊梅大全(18篇)篇四
我的家鄉在上虞,二都是盛產楊梅的地方。
每年的端午節前后是楊梅豐收的季節。成熟的楊梅,紅得鮮艷欲滴,紫得黑紅發亮,大得如乒乓球,見了真讓人垂涎三尺。我輕輕咬一口,頓時,果汁溢了滿嘴,甜滋滋的,夾著一絲酸味,味道好極了。二都楊梅吸引了叔叔、阿姨們紛紛來這里買楊梅,摘楊梅。熱情好客的果農們準會摘下最甜的楊梅,讓你吃個夠。
收下來的楊梅,有的運倒全國各地,有的'留在家里,用白酒制成楊梅燒。據說,這種楊梅燒還可以治腹瀉、防中暑呢。
朋友,歡迎你到我的家鄉來,和我一起去品嘗這美味、酸甜爽口的楊梅吧!
三年級故鄉的楊梅大全(18篇)篇五
1.前幾天,有些同學把觀察到的事物寫進了日記,在口語交際活動中,我們也互相交流了自己在觀察中的所發現的有趣的事情。下面就讓我們先來交流一下我們寫好的日記,聽聽同學的意見。
2.學生交流,評議,學習別人的優點。
二、交流觀察的內容。
1.在口語交際中,在同學們的日記里,我們發現好多同學在觀察中都有新發現。也許你有更多的發現。今天我們就選擇你最感興趣,最想寫的內容,寫一則觀察日記。
2.學生討論交流:你最感興趣的是什么?你準備寫哪些內容?
4.把你準備介紹的事物描述給同學聽。
三、把自己的觀察寫下來。
1.學生起草,教師巡視。
2.放聲朗讀,檢查修改。讀讀句子寫的是否通順,詞語用的是否恰當,標點運用是否正確。
3.學生相互交流,相互評議。
4.全班交流,用實物投影儀展示,師生共同評議。
5.再次修改,大聲讀讀。
6.謄寫作文,注意格式,字跡工整。
三年級故鄉的楊梅大全(18篇)篇六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二自然段。
3、了解故鄉楊梅的可愛,受到熱愛家鄉的教育。
4、學習作者按一定順序,抓住特點的觀察方法,培養留心觀察周圍事物的習慣。
教學重點。
學習作者是怎樣把楊梅果的形狀、顏色、味道等特點具體寫出來的。
教學難點。
了解楊梅樹的可愛,學習作者觀察事物的方法。
課時安排。
兩課時。
課前預習要求:
1、借助字典,認識本課的10個生字,弄清貪婪、吮吸、伸展、甘露、細膩等詞語的意思。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通讀課文,思考課后練習中的思考.
4、了解自己家鄉的特產都有哪些。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激情引趣:
二、檢查預習:
通過演示文稿出示的生字及本課詞語檢查讀音。要求:學生注意聽,看生字的讀音是否準確。字詞交流,理解詞義。
同桌互讀課文,要求:字音讀正確,把句子讀通順。
你在預習的時候,覺得這篇課文的哪句話或哪個自然段最難讀,你能給大家讀讀嗎?
三、感知全文,了解內容:
你還知道有關楊梅的.哪些知識?
你還想知道有關楊梅的那些知識?
學生出示查找的有關楊梅的信息。
第二課時。
教學要求:
1、知識點:學會本課生字、新詞;了解楊梅樹和楊梅果的特點。
2、訓練點:學習作者有順序、抓住特點的觀察方法和寫作方法;練習有感情地朗誦和背誦課文。
3、教育點:體會作者喜愛楊梅,熱愛家鄉的思想感情。
4、創造點:合理板書;具體介紹自己喜歡的一種水果。
教學重點:
深入了解楊梅樹的樣子和楊梅果的形狀、顏色、味道的特點,學習作者的寫作方法。教具、學具準備:
1、教具:文字投影、楊梅圖。
2、學具:帶上自己最喜歡的一種水果。
教學過程:
一、激情引趣,導入談話。
同學們,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故鄉的楊梅給你留下什么印象?
讓我們觀看一段錄像,到楊梅的故鄉看一看。(播放錄相)我們打開書,看看課文是從哪幾方面介紹楊梅的。
二、初讀全文,整體感知。學生快速瀏覽課文。
三、細讀體會,加深感受。
1、故鄉的楊梅樹是什幺樣呢?誰來給大家讀一讀?
2、你自己讀讀這一段,劃出描寫楊梅樹的詞語,想想通過這些詞語你體會到了什幺?
3、你還有什幺不懂的?
4、資料補充理解。
5、理解后再讀。
自讀課文4-6自然段。想想你最喜歡楊梅果的哪一個方面?為什么?(學生自讀課文)。
小組深入學習,自學討論4-6自然段。小組選擇學習內容:按小組成員的意愿。
自學討論交流:(自愿選擇學習內容)三個參考問題:
1、你們選擇學習的內容寫了楊梅果的什幺?(標出重點詞)。
2、作者是怎樣把它的特點寫出來的?(可批注)。
3、請你試著讀讀這段話,體會作者的感情。
小組匯報自學情況,引導學生進行語言的積累。
1、這段話具體寫了楊梅果的什么特點?
形狀:圓圓的,和桂圓一樣大小,遍身生眷小刺。
顏色:淡紅深紅黑,果肉新鮮紅嫩,汁水鮮紅。
味道:又酸又甜,甜津津。
2、作者是怎樣把這些特點具體寫出來的呢?
四、精讀悟情,積累語言。
多么惹人喜愛的楊梅,找出你喜歡的句子讀讀,并背一背。
五、總結課文,練說一種水果:
讀了這篇課文后,你是喜歡楊梅樹,還是喜歡楊梅果?為什么?
介紹自己最喜歡的一種水果。
你帶的是什么水果,你最喜歡它的哪一方面?
自由練說:從一方面介紹自己帶來的水果。要求要說得較具體,講出自己的感情。
同桌練習介紹,互相修改補充。
六、拓展練習:
根據練說進行課后練筆,在教室作文展示欄展示。
三年級故鄉的楊梅大全(18篇)篇七
《我愛故鄉的楊梅》這篇課文形貌了故鄉楊梅樹的俏麗和楊梅果的可愛,表達了作者熱愛故鄉的頭腦情緒。課文篇幅短小,條理明確。作者按楊梅的生長歷程特點,由團體到部門,由表及里的序次舉行敘述,語言非常簡練、輕便,質樸、親昵。作者議決“眼看、手摸、嘴嘗”舉行視察,接納擬人伎倆及精致的形貌伎倆,使讀者對楊梅孕育發生了如見其形、如觀其色、如品其味的以為.針對本課特點及本班門生特點,在計劃教學時重要突出以下特點:一、重主導,重主體,寓教學運動以“調和”。西席引導門生有用的自主學習是閱讀教學的上鏡。教學時,首先讓門生帶著上節課的疑問“楊梅果有什么特點?”團體感知文章內容,在師生交換中梳理文章條理。然后讓門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要領讀四五六自然段,在充實讀中去發明蘊藏在語言翰墨中的作者情緒,接著對重點文句咬文嚼字,重復推敲,讓門生借助想象及有情緒的朗讀等本道明確內容,同時意會楊梅果形狀、顏色、味道的引人喜歡,從而相識作者的情緒。二、重積累,重感悟,還語文教學以“質樸”。
連年來的生理學的研究證明,語言的積累與實踐運用是人們學習語文的基礎途徑。一小我私家的語言積累,語言履歷越富厚,他的心情達意也就越流通,越正確,越生動。因此,學習語言應重在積累,貴在運用。怎樣讓門生在聽說讀寫的實踐中打仗和掌握大量的語言信息,并內化成為自己的.語言?教學中,計劃時由讀議交換到背誦訓練,充實體現了語文之厚積。感悟是讓門生情有所感,理有所悟。教學時,首先讓門生議決初讀研究,說說自己讀懂了什么,從而歸納出楊梅果的特點,并相機引導明確“精致”“染滿”等詞意。然后我不怕淹滅時間,讓門生再讀再議再悟,讀出作者對楊梅果的喜歡之情。這樣,門生在練讀中完全置身于課文所形貌的情境中,宛如自己不是在課堂中,而是在親口品嘗楊梅果,自己已被楊梅果的形狀、顏色、味道所感動。這時,西席捉住門生的感悟追問:“你從讀中有什么發明?”這樣將門生的明確進一步引入深層,門生頭腦生動,眾說紛紜,把自己在讀中新的感悟相識說出。緊接著,西席再捉住門生的回復,相識作者寫作要領。這樣,議決一次次的讀,一次次的導,一次次的悟,門生悟出了品詞析句的要領,悟出了朗讀的本事,悟出了寫作要領。三、重念書,重訓練。現語文教學之“實質”。
三年級故鄉的楊梅大全(18篇)篇八
《故鄉的楊梅》是一篇傳統課文。其中描寫楊梅的形狀、顏色、味道的語段是語言學習的典型范例。為了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學生的表達能力。結合三年級大綱學寫狀物文章的要求,我給學生上了一節寫水果的作文課。
小學生天性活潑,思維豐富敏捷,富于想象。那么,怎樣從作文起步階段讓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接受作文,進而喜歡作文,對寫作感興趣呢?為此,我創設了讓學生看看、嘗嘗的情境;提供了想象、說說的自我表現的機會,落實到動筆寫寫的目標中。
課的開始,老師提了一籃水果,對同學說:“今天老師請同學們品嘗水果,請同學們說說,你們喜歡吃什么水果?”課堂氣氛一下活躍起來,同學們興高采烈地談論自己喜歡的水果。老師借機會把同學分成若干小組,把喜歡吃同一種水果的同學安排在一起。分完水果,老師又說道:“同學們愿不愿意把你拿到的水果介紹給同學。同組的同學可以互相提示補充。”同學們各個躍躍欲試。
老師再次提示在楊梅一文中,作者不僅寫了親眼看到的,還寫了親口嘗到的滋味。請同學們嘗嘗水果的味道,細嚼慢咽,然后說說吃在嘴里的感覺。如:“剝掉荔枝的果皮,咬一口乳白色的果肉。透明的汁水頓時從舌尖一直甜到嗓子里。”學生感受的多樣性和豐富性,決定著語言的多樣性和豐富性。感受的生動性會激勵他們的興趣,推動和啟發孩子們去積極尋找準確、生動的詞語來表達形象。
三年級故鄉的楊梅大全(18篇)篇九
星期天早上,天空萬里無云、一碧千里,我和學校文學社的同學一起去高樓參加摘楊梅活動。
到了目的地,我們如同置身于楊梅的世界:漫山遍野都是楊梅樹,枝繁葉茂的,遠遠看去像一把把綠絨大傘籠罩著整個山坡。光是看這些,我就已經有些按捺不住了,還沒來得及看山腳下的路牌介紹,就匆匆忙忙買了門票上山了。
一路上,我發現一顆顆楊梅樹上的楊梅大小不一、顏色各異,便奇怪地問:“爸爸,楊梅的顏色怎么有白的、黃的?都能吃嗎?”爸爸告訴我說:“這些大都是還沒有成熟的楊梅,只有那些紅得發紫的、黑黑的楊梅才是成熟的‘黑炭梅’。”“哦,原來如此。”我恍然大悟。
我們繼續往前走,快到小山頂時,一大片成熟的楊梅樹映入我們的眼簾。大大小小的楊梅就像一個個羞紅了臉的小姑娘,高高地嵌在枝頭,仿佛在向我們招手:“小朋友們,快過來摘呀!我們在這些樹上呆得不耐煩了,想下來和你們捉迷藏呢!”此時的我,早已“口水流下三千尺”了,可楊梅樹這么高,我哪能摘得到呢?忽然,我看見顏老師踩著低矮的樹干,一躍爬上了楊梅樹,接著李老師和我爸爸也爬了上去。看著他們輕巧的身姿,我真想一下子能長到姚明叔叔那么高,那樣我就可以不費吹灰之力,輕輕松松地摘楊梅了。
爸爸好不容易找到一根結滿又大又黑的楊梅枝,一口氣就摘了好幾個,對著樹下正在幻想的我大聲喊:“程皓,快過來接——!”我連忙取下頭上的帽子,順勢一接,接到了一顆楊梅:它黑里透紅,像一顆大珍珠,誘人極了!我情不自禁地咬了一口,一股酸酸甜甜的汁水溢滿了我的嘴巴,隨即沁入了我的心田。“啊!真好吃!”我默默感嘆道。
這時,只聽何樂為委屈地對顏老師說:“老師,您應該給我頒發一項‘光榮奉獻獎’,您看,我的帽子都染成這模樣了,快變成迷彩帽了!”大家一聽,捧腹大笑。
“李老師,看這里,我要給您拍照了。”
“好的!”
“咔嚓”一聲,李老師的帥照被我拍了下來。
我看見他們都爬得老高老高,而且邊摘邊吃,真是既羨慕又嫉妒,心里那個癢癢的勁兒,甭提多難受了,便也不甘示弱,趕緊爬了上去。
不久,我們摘楊梅的活動也差不多接近尾聲了,大家雖然筋疲力盡卻也滿載而歸地上了車,去農家樂吃午飯了。
三年級故鄉的楊梅大全(18篇)篇十
轉眼間我已離開故鄉三年有余,可家鄉的一切我依舊歷歷在目,仿佛一切的一切都是雕刻在腦中。
每當進入六月份大家都會進入忙碌的喜悅中,因為一年辛勤的付出總算有了收獲。遠遠望去一顆顆麥穗,好像一條金色的地毯;隨著微風拂過又掀起一波波的金色浪花;湊近了看又似那一位位體態優美的舞蹈者在為豐收而翩翩起舞,煞是好看!只聽“隆隆隆”的聲音在慢慢的向我們逼近,哪里來的聲音?原來是那貪吃的收割機在偷吃麥子被大家抓了個現形,這個大家伙倒也識趣乖乖的吐出了偷吃的糧食,讓等待收獲的人們露出了燦爛的笑容!
家鄉的傍晚時分特別安逸。仰望星空首先映入眼簾的是那玉盤般的大月亮,再是那如鉆石般耀眼的啟明星;再是那如大勺般的北斗星……大家忙活了一天傍晚來臨,終于忍耐不住了燥熱紛紛走出家門,大家不約而同的集中在二叔家門口的青石凳前,開始分享發生的趣事。星兒似乎是被集中的人群驚醒了,不停的眨著眼睛認真聆聽大家的對話!
故鄉的一切都已雕刻在我腦中,離別只會圖真我對你的愛,故鄉,緊緊的握住了我的心!
三年級故鄉的楊梅大全(18篇)篇十一
我的家鄉在仙居,這是一個有山有水的好地方,人很美,風景很美,很美。最好吃的是仙居特產——楊梅!
楊梅圓潤飽滿,多為紫紅色。越紅越甜。
我爺爺的后院有幾棵楊梅樹。記得有一次,我們來看望爺爺奶奶的時候,正是楊梅成熟的季節。我跑到后院,看到誘人的楊梅樹,口水都快流出來了!
我踮起腳想摘楊梅,但失敗了很多次。我看著樹上的楊梅,他們似乎在說:“矮子,你能找到我們嗎?”
我是一個好勝的人,我不會放棄,直到我能摘到楊梅!我氣得跳了起來,卻沒有摘楊梅。沒想到自己摔倒在地上,傷了膝蓋。嗚嗚嗚!好痛!
我摸了摸傷口,看了看樹上的楊梅。就在我要放棄的時候,媽媽來了。當我看到我受傷時,她去房子里拿了一個創可貼,給我貼上。她說:“一切都好嗎?想吃楊梅?旁邊不是有梯子嗎?”“啊?”我大叫:“有梯子!”
后來我媽摘了一籃楊梅,洗了給我吃。我拿了一個,使勁咬了一口。誰讓他們讓我受苦的?
三年級故鄉的楊梅大全(18篇)篇十二
已到六月,楊梅是最吸引人的,想起那甜甜酸酸的味道是如此回味無窮。
今天,跟著冰阿姨帶領的小記者團隊向采摘楊梅的目的地--茶山出發,我看見一棵又一棵的楊梅樹,上面掛著一顆顆紅的嬌艷欲滴的,紫的發亮的楊梅在綠葉的襯托下十分誘人,一陣清風吹來,楊梅隨風搖擺,像是在向我招手。我看著枝頭上的那顆紅的發紫的楊梅,環顧四周,生怕別人飛奔而來,將其一把抓走,我跳著去摘楊梅,跳了好幾次,全是梁山伯的軍師---無(吳)用。我想了千方百計,還是夠不著。我放棄了。我看了下子涵,他的指頭被尖利的草劃破了。可他還是沒完沒了的采摘,因為這里吃楊梅不花錢,所以一顆顆的楊梅被像拼命三郎的我們大口大口咽下了肚。你看,連大人們也很調皮,阿姨“嗖--嗖--”地竄上了樹,“嘩--嘩--”楊梅像篩豆子般的落下來。我們大口大口吃著嘴巴中的楊梅,酸酸甜甜,真美味。
三年級故鄉的楊梅大全(18篇)篇十三
在我農村老家的屋門口有一個大池塘,池塘邊上有一棵高大的楊梅樹,楊梅樹有幾十年了,村里的人都不知道是誰種的還是自己長的了。楊梅樹枝繁葉茂,高大挺拔,像一把大傘撐在池塘邊上。樹下是的一個游樂中心,小伙伴們經常一起聚在楊梅樹下嬉戲玩耍,老人們經常在樹下打麻將、聊天。過路的人經過這里也要在樹下歇一歇。
春天,春姑娘給楊梅樹送來了很多營養品補養身子,楊梅樹長得更加茁壯、更有生機。樹上便可以看到青青的油菜粒大小的楊梅。村里的爺爺奶奶說:楊梅花開一個晚上就謝了,因此很難看到楊梅樹花。過了不久,楊梅長到桂圓大小,圓圓的遍身生著小刺,硬硬的酸得要命。但小伙伴們便開始管不住貪吃的嘴了,紛紛來到樹下嘗新鮮。他們把楊梅放到嘴里剛咬上一口,就把楊梅吐了出來,臉都被酸得變了形,嘴里大聲叫喊:“酸死啦!太酸啦!”。那貪吃的模樣把同伴們逗得哈哈大笑。有的還故意吃上一個,做出滑稽的樣子逗人發笑。
熟透的楊梅是深紅色的,肉也變得軟軟的,吃起來使人感到細膩而且柔軟,甜甜的帶有一點點酸味。
我想念家鄉的楊梅樹,我更想念家鄉的小伙伴們。
三年級故鄉的楊梅大全(18篇)篇十四
我的故鄉在陜西省商洛市,那里山青水秀,水多山多,春天有美麗的花朵,夏天可以在河邊嬉水游樂,秋天山上野果飄香,水果很多,冬天可以在河面上溜冰,滑雪。
我的故鄉景色優美,那里有美麗湖泊——仙鵝湖,也有景色優美的大山龜山、金鳳山、金絲峽,早晨我經常和外爺、外婆們一起爬山,中午和小朋友一起到護城河邊游玩,下午吃很多小吃。
我的故鄉也有很多好吃的,核桃、板栗、柿子、柿餅、年糕、豆花。這些都是我愛吃。
我聽爸爸說,我的故鄉在多年前它是歷史上它是秦代宰相商鞅的封地,那時也曾有四位著名的四位品行高潔的老人隱居在故鄉,為避秦焚書坑儒而隱居商山,哪里還有一座著名的唐代寺院大云寺,古代很多文人也曾為我的故鄉留下了很多詠頌的詩篇。
我愛我美麗的故鄉。
三年級故鄉的楊梅大全(18篇)篇十五
我家山上有一棵楊梅村。
春雨綿綿,楊梅樹貪婪地吮吸著春天的甘露,就像一個小姑娘。
春天,楊梅樹抽出了嫩綠的葉子,它的葉子,各分成兩瓣,總是往外綻開,和普通的葉子差不多。
春末夏初的時候,楊梅樹就開出了黃黃的花,芬芳撲鼻,這個花有一個特點,花形長長的,像小麥一樣總低著頭,仿佛在向陽花太陽公公敬禮。
夏天過去了,秋天到來了,地面全都是楊梅花,我仰起頭,往上一看,楊梅樹上結出了沉甸甸地果子,圓溜溜的,全身好像扎滿了刺,像一個活潑可愛的小刺猬,一含進嘴,就可以看見我紅艷艷的舌頭,又酸又甜的味道,可好吃了。
冬天來臨了,楊梅樹枯了,但它明年一定會長得更茂盛。
楊梅樹一年四季的變化可真大呀!
三年級故鄉的楊梅大全(18篇)篇十六
那一次的旅游,我怎么也忘不了:爸爸公司組織了一次郊游——東山摘楊梅。楊梅是我們一家最愛吃的水果之一,酸酸甜甜的,一想起來就讓人垂涎三尺。那時正是楊梅采摘的最佳季節,一大早,我很快就起了床,出發了。一路上,我想象著摘楊梅的情景,興奮不已。
過了一會,我們就到達目的地——東山。哇,這兒滿山都是楊梅樹。一顆顆樹上長著乒乓球大似的楊梅。果農爺爺走過來對我們說:“先到我家吧,還要拿幾個框子裝楊梅。”我和妹妹連聲說好,就一起去拿了筐,背在背上。因為我們比較小,所以我和妹妹只摘比較低處的楊梅。其他叔叔阿姨都爬到高高的樹上,摘高處的楊梅。不一會兒,我們就摘了滿滿的好幾筐了。看,高處的楊梅真大啊,紅里透著黑。可惜我們不會爬樹,我心里想。誰知道,這會功夫,妹妹竟然爬上了樹,我大聲叫:“妹妹,小心啊!我把上樹幫你摘!”大伙邊摘楊梅邊說笑,玩得可開心了。回到家,我嘗了自己親手摘的楊梅,真好吃!每次我想這件事時,心里比吃了蜜還甜。那是我第一次上樹摘楊梅,第一次吃自己摘的楊梅。這件事我永遠也忘不了。
三年級故鄉的楊梅大全(18篇)篇十七
在與布谷鳥的親密接觸中,作者感受到布谷鳥群體的友愛,由此產生愛護動物、珍惜生命的情懷,很不錯。
(小編)。
我的童年就像一顆顆晶瑩剔透的珍珠,每件往事都充滿了童趣;而我最懷念的是家鄉園子里那棵楊梅樹和它結出的果實。
每到夏天,楊梅樹上就會結出一顆顆又大又紅的楊梅,掛在樹上讓人盯得直流口水。這時,我和哥哥便會爬上樹,在樹葉間擠來擠去,采摘楊梅,摘夠了,就帶著衣服上所有口袋里的楊梅從樹上滑下來,讓奶奶幫我們洗楊梅。“沐浴”后的楊梅紫紅紫紅的,還沾著晶瑩的小水珠,我們迫不及待往嘴里一塞,輕輕地一咬,滿口奇香,酸酸甜甜,美味極了!我們常常吃得肚子脹得像個大皮球,撐得走不動路。
夏天的中午雖是烈陽高照,我們可不怕。爺爺奶奶搬了小凳子悠閑地坐在楊梅樹下,邊喝茶邊嘮家常。我們全然不顧,麻利地爬上楊梅樹,躺在枝枝杈杈上,由著陽光透過翡翠般碧綠的葉子,零零碎碎地灑在我和哥哥的臉上,樹里飄蕩著淡淡的楊梅香,只要一伸手就可以摘到近在咫尺的楊梅來解渴。在這樣令人心醉的樹上,我和哥哥不一會兒便睡得“爛醉如泥”,每次都是爺爺打著長梯子,小心翼翼把熟睡的我倆抱下樹來。
每當回想到這兒,我的眼前便情不自禁浮現出家鄉夏天的楊梅樹綠中帶紅的樣子,我就仿佛品嘗到了家鄉那香甜可口的楊梅!
三年級故鄉的楊梅大全(18篇)篇十八
我的故鄉是寧波,那里有許許多多的特產和游玩的地方。
特產主要有:羊尾筍干、慈溪楊梅、奉化水蜜桃、紅膏熗蟹、慈城年糕、奉化芋艿頭、苔菜千層餅、樓茂記香干等。
寧波有名游玩的地方主要有:奉化溪口景區、寧波天一閣、鄞州五龍潭、寧波博物館、日湖公園、月湖公園、還有匯集小吃的城隍廟等。
下面我講一下,我自己吃過的特產和玩過地方的一些感想。
先說說慈溪楊梅。楊梅生在慈溪的山上,它的身體圓圓的,比較小巧玲瓏,真好看。如果咬一口,香甜的汁水頓時漫滿口中,異常的甜,很好吃。每年夏天,楊梅成熟時,就會辦一個隆重的“楊梅節”。到了那時,許許多多的“楊梅好吃者”都會蜂擁而來。慈溪的楊梅非常非常的好吃!
至于游玩的地方,我就說說鄞州區的寧波博物館吧。那里有許許多多的介紹寧波的歷史、地理、政治、風土人情等等一些有趣的知識。記得有一次,我和爸爸一起,從早上九點開始,一直參觀到了下午四點才回家。這里真是一個好玩又能漲知識的地方。
啊!寧波,你是我的故鄉,這里真美麗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