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的編寫需要教師根據課程特點和學生需求進行靈活調整,以滿足教學目標的實現。接下來,請大家一起閱讀小編為你們準備的一些大班教案范文,希望能啟發你們的教學思路和創新能力。
大班語言新年祝福教案(熱門14篇)篇一
1.通過學習歌曲《黃鼠狼拜年》了解湖南花鼓戲以及湖南的過年風俗。
2.有表情的演唱歌曲《黃鼠狼拜年》,懂得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3.積極參與編創活動,用打擊樂表現過年的氣氛。
4.通過學唱歌曲《黃鼠狼拜年》,感受音樂所表達的過新年的熱烈氛圍,感受不同地域的民歌風。
有表情的演唱歌曲《黃鼠狼拜年》。
唱出湖南花鼓調的風格特點。
一、導入新課。
師:上課之前老師請大家先來聽一首戲曲!
播放湖南花鼓戲《劉海砍樵》。
提問:曲子熟悉嗎?簡介花鼓戲。湖南花鼓戲是湖南各地地方小戲花鼓、燈戲的總稱。揭示課題———————今天我們就學習的.一首湖南花鼓戲《黃鼠狼拜年》!
二、初步感受。
1.下面請同學們仔細的聆聽一遍《黃鼠狼拜年》,感受一下具有湖南花鼓調風格的歌曲。播放歌曲《黃鼠狼拜年》!
2.聽完這首歌曲,你們感受到歌曲的情緒是什么樣的?
生:歡快熱烈……。
3.請同學們再聆聽一遍,歌曲中他們是怎樣慶祝新年的?
生:耍獅子燈舞龍燈。
4.簡介湖南的過年風俗。(出示圖片)。
湖南人拜年,除了舞龍燈、獅子,還看龍燈、放鞭炮、唱花鼓戲等。大年三十直至正月十五元宵節,每家每戶都紅燈籠高掛,晚上點亮燈籠,整宿不關燈,意味著益壽延年,香火不斷。
5.再次聆聽歌曲《黃鼠狼拜年》來感受湖南人民過年時歡快熱烈的氣氛。。
三、學習歌曲。
1.師范唱歌曲。
2.聆聽范唱,學生輕輕隨著歌聲拍手,感受節拍。
3.學生跟琴用"嗯”哼唱歌曲。
4.跟錄音小聲哼唱歌詞。
5.學生唱不好的地方老師予以糾正。
6.跟琴完整的演唱,要表達自己對幸福生活的珍惜之情。
四、創編活動。
1.分組表演歌曲。
2.請學生用自己的的手按歌曲的節奏拍桌子表示鑼鼓聲來表現歌。
曲歡快熱烈的氣氛,看哪一組表現得最好,給與鼓勵!
3.用不同的演唱形式表現歌曲,(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
4.分成三組:第一組領唱前兩句,第二組唱第三句,第三組唱四、五兩句。
五、拓展。
聆聽有關過新年的歌曲!
《過新年》《龍咚鏘》《新年好》英文版等。
大班語言新年祝福教案(熱門14篇)篇二
1、認識正確的新年祝福語,并祝福他人。
2、了解慶祝新年的方式和方法,積極參加慶祝新年的活動,體會節日的熱烈和美好。
3、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重點:正確的跟長輩和同齡的祝福語的區別。
1、全國及世界各國人民過新年的視頻資料,新年音樂。
2、朝鮮族的過新年ppt。
3、新年賀卡半成品。
導入:
播放新年音樂讓幼兒想起這樣的音樂在哪里聽過?什么時候聽過?
展開:
1、全國及世界各國人民過新年的視頻,讓幼兒感受過新年的心情氣氛。
2、播放朝鮮族過新年的ppt,讓幼兒了解自己民族的風俗習慣。
3、跟老師一起說新年祝福語,不同的年齡段不同的祝福語。
結尾:制作新年賀卡。
這節課結束,孩子們都還沉浸在歡樂的氛圍中,大家了解了"過新年"的風俗,在延伸環節更是讓幼兒的激情得以釋放到極致。今后就讓幼兒在課堂上能說,有看、有動(操作)。
大班語言新年祝福教案(熱門14篇)篇三
1.積極參與各種布置新年的活動,有大膽的創新精神。
2.孩子感受與體會"新年到了長一歲"的愉悅心情。
3.培養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4.鼓勵幼兒大膽說話和積極應答。
積極參與各種布置新年的活動,并有創新精神。
孩子感受與體會"新年到了長一歲"的愉悅心情。
各種與新年有關的圖片或者物品活動過程:
一、談話引出課題。
新年就要來到了,大家都很高興,讓我們來想一想,怎樣過新年才快樂呢?
幼兒自由討論,請想好了的小朋友來講一講:
1.他準備怎樣過新年?
2.去年的時候是什么過的?心情怎么樣?
二、出示各種與新年有關的圖片,請小朋友看一看1.上面都有些什么?人們在做什么?
2.他們的表情看起來怎么樣?你覺得他們的心情是什么樣的?為什么?
3.引導幼兒回憶《過年》這首兒歌,全班一起來背誦,激發幼兒對新年的向往。
三、觀看課件,教師小結:
四、孩子們畫畫,動手做賀年卡。
大班語言新年祝福教案(熱門14篇)篇四
1、認識正確的新年祝福語,并祝福他人。
2、了解慶祝新年的方式和方法,積極參加慶祝新年的活動,體會節日的熱烈和美好。
3、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4、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重點:正確的跟長輩和同齡的祝福語的區別。
1、全國及世界各國人民過新年的視頻資料,新年音樂。
2、朝鮮族的過新年ppt。
3、新年賀卡半成品。
導入:
播放新年音樂讓幼兒想起這樣的音樂在哪里聽過?什么時候聽過?
展開:
1、全國及世界各國人民過新年的視頻,讓幼兒感受過新年的心情氣氛。
2、播放朝鮮族過新年的ppt,讓幼兒了解自己民族的風俗習慣。
3、跟老師一起說新年祝福語,不同的年齡段不同的祝福語。
結尾:制作新年賀卡。
這節課結束,孩子們都還沉浸在歡樂的氛圍中,大家了解了"過新年"的風俗,在延伸環節更是讓幼兒的激情得以釋放到極致。今后就讓幼兒在課堂上能說,有看、有動(操作)。
大班語言新年祝福教案(熱門14篇)篇五
1.能不受形狀和顏色的干擾,正確辨認圖形。
2.培養分析、判斷能力。
1大小、色彩不同的圓形、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圖片若干。
2幼兒操作材料。
1、理解掌握圓形的特性。
(1)出示大小不同的圓形圖片。
提問:這是什么圖形?它們一樣嗎?小結:它們雖然一個大,一個小,但都是圓形。
(2)出示色彩不同的圓形圖片。
提問:這些圖片是什么形狀的?你是怎么知道的?
小結:雖然這些圖形有的是紅色的,有的是綠色的,有的是藍色的,但是它們都是圓形的。
2、理解掌握三角形、正方形、長方形的特性。
(1)出示顏色不同、大小不同的三角形圖片,幼兒觀察辨認。
提問:這些圖形一樣嗎?它們都是什么圖形?
(2)教師出示銳角、鈍角、直角三角形,幼兒觀察辨認。
提問:這些圖形是什么形狀的?為什么說它們也是三角形呢?
小結:一個圖形只要有三條邊、三個角,不管它是怎么擺放的,都叫三角形。
(3)出示色彩不同、大小不同的、擺放形式不同的正方形和長方形,幼兒觀察學習。
(4)小結三角形、正方形和長方形的圖形特征。
3、完成幼兒操作材料。
(1)幼兒觀察畫面,表達圖形的形狀和顏色。
(2)幼兒理解圖意,找出行走的路線。
(3)幼兒操作,教師提醒幼兒不受大小、顏色、擺放位置的影響,辨認圖形。
教師:去奶奶家的路找好了嗎?趕快用筆描出來吧!看誰做得又對又快!
大班語言新年祝福教案(熱門14篇)篇六
1、學習手口一致地朗誦快板兒歌《拜年》,探索不同的念快板地方法。
2、運用模仿、商討和合作的方式,感受說快板的樂趣。
3、在與同伴互動學習的過程中,積累解決問題的方法,體驗合作學習的快樂。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感受樂曲歡快富有律動感的情緒。
投影儀、幼兒用書每人一本,快板。
一、觀看教師表演快板兒歌《拜年》,初步感知兒歌內容。
老師有節奏地念快板兒歌。
老師:剛才,你聽到了什么,你想來試試嗎?
請幾個幼兒上來學習打快板,注意握的姿勢,全班幼兒一起隨快板節奏年兒歌。
二、引導幼兒看圖學習兒歌。
老師出示圖片,請幼兒觀察,剛才我們聽了快板拜年,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人們是怎樣拜年的。請幼兒說出圖上人們在干嗎?小朋友對爺爺、奶奶、爸爸、媽媽要說些什么?老師用兒歌總結。如張燈結彩放鞭炮,左鄰右舍貼春聯。解釋一下張燈結彩和左鄰右舍(根據孩子的理解程度說明兒歌的.意思。)全班看圖念兒歌。
提問:這是一首快板兒歌,這首兒歌的名字叫什么?
三、學習打竹板念兒歌。
1、老師帶領幼兒邊念兒歌邊帶領幼兒右節奏地拍手。
2、老師打竹板帶領孩子念兒歌,老師放慢念兒歌的速度,讓大多數幼兒跟上。
3、分組跟老師的竹板念兒歌。
大班語言新年祝福教案(熱門14篇)篇七
1.通過故事,讓幼兒了解一些城市空氣凈化的初淺知識,并初步激發幼兒保護環境的意識。
2.鼓勵幼兒膽地用較清楚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1.樂幼教課件-照片:乘涼,森林。
2.故事錄音磁帶。
一、導入。
1.課件-照片:乘涼。
(1)樹下的這些人為什么要坐在這里呢?(乘涼)。
(2)看看周圍的環境怎么樣呀?(清新,干凈)。
清清的河水,新鮮的`空氣,多么好的環境呀!
2.你們看看把小猴子都吸引來了。
二、展開。
1.有一只小猴,從森林來到城市,小猴非常開心,你們知道它為什么很開心嗎?
2.播放錄音故事《空氣變新鮮了》。
(1)小猴子為什么開心?它看到了什么?
(2)小猴子住下來以后,發生了什么事?
(3)小猴為什么會得這種病?
(4)城市里的空氣為什么會受到污染?
(5)醫生是怎么說的?小猴子想了什么辦法?
3.教師講述故事。
引導幼兒帶著問題再仔細的聽一遍故事。
(1)煙囪冒煙怎么辦?
(2)汽車后面排出的尾氣有毒怎么辦?
(3)城里的人還是這么擁擠怎么辦?
小猴是用什么辦法來讓城市里的人也能吸到新鮮的空氣?
4.啟發幼兒討論,保護環境的好辦法。
這個故事好聽嗎?
聽完這個故事,想一想應該怎樣來保護我們的生活環境呢?
(啟發幼兒積極動腦子,膽想出治理和保護環境的好辦法?
三、結束。
幼兒跟隨故事錄音,運用自己在表情、動作,饒有興趣的講述故事。
人人爭做環保小衛士,讓我們的家鄉更美麗。
大班語言新年祝福教案(熱門14篇)篇八
組織形式:集體。
內容與要求:
1、樂意嘗試新材料,在擺弄中體驗樂趣。
2、大膽地用材料隨意裝飾感受美。
重點:體驗創作的樂趣。
難點:大膽地自由裝飾。
活動準備:
紙剪新年樹一手一份,樹上畫出斜線表示電線、各種小盆,內裝各色水粉顏料,
棉簽、各種紙剪禮物,膠水、抹布。
活動過程:
出示紙剪新年樹,請幼兒看看,想想、這棵樹漂亮么?象新年樹么?
怎么來打扮它呢?
請三四個小朋友選擇自己喜歡的顏色用棉簽“掛燈”
集體觀察“燈”掛在電線上了么?
出處:《韋你軟件》。
組織形式:集體。
內容與要求:
1、通過各種形式讓孩子們來認識、了解新年,知道新年的象征意義。
2、知道過了新年又長一歲了,自己可以做很多力所能及的事了。
活動準備:
1、新日歷一份;大人們通過各種方式迎接新年的vcd片。
2、課前排練大班孩子表演歌曲《新年好》。
3、韋你軟件:新年樹中歌曲《新年好》。
活動過程:
1、出示日歷討論:“一月一日”是什么節日?有什么象征意義?
2、觀看碟片:大人們怎樣迎接新年的到來?(唱歌跳舞、剪窗花、蒸各式饃饃、包餃子等)。
3、討論:我又長大一歲了,應該自己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兒了?
2、欣賞大班哥哥姐姐表演的歌曲《新年好》。
3、跟大班哥哥姐姐學唱歌曲。采用“一幫一”形式學唱。
4、欣賞韋你《新年好》為歌曲編配動作,隨音樂載歌載舞。
活動名稱:長大一歲了。
出處:《韋你軟件》。
組織形式:集體。
活動目標:1、通過活動,感受自己成長的快樂。
2、大膽交流,樂意表達。
活動準備:兒歌《長大一歲了》(韋你軟件)。
活動過程:
一、引起興趣。
1、新的一年到了,我們寶寶現在幾歲了?
原來我們寶寶都長大一歲了。
二、欣賞兒歌《長大一歲了》。
1、幼兒觀看韋你軟件。
2、請幼兒說說兒歌中的小女孩長大一歲了,學會了什么本領?
原來她長大一歲了,不要大人抱了。
三、講講自己的.變化,感受成長的快樂。
1、引導幼兒說說自己長大一歲了,學會了哪些新本領。
2、與其他幼兒互動,說說自己的變化。
3、再次欣賞兒歌,體驗長大的快樂。
四、音樂游戲。
在新年好的音樂聲中找個朋友一起跳舞,感受新年到來長大一歲的快樂。
五、活動延伸。
教師祝福:祝福寶寶們在新的一年里每天能高高興興地上幼兒園,學更多的本領。
大班語言新年祝福教案(熱門14篇)篇九
1、學習有節奏地念唱兒歌,感受兒歌中表現出的過新年的歡快氣氛。
2、用輪流的方式和同伴一起圍繞"過新年"的話題進行交流。
3、了解新年的特殊意義,體驗新年給人帶來的歡快。
4、感知故事中象聲詞運用的趣味性。
5、能安靜地傾聽別人的發言,并積極思考,體驗文學活動的樂趣。
1、教學掛圖。
2、表現兒歌相關內容的圖片。
一、引導幼兒圍繞"過新年"展開討論。
教師:你喜歡過新年嗎?為什么?
二、引導幼兒談論過新年。
(1)、教師:過新年,要做哪些事情?
(2)、引導幼兒和同伴交流。
(3)、把幼兒說到的內容的相關圖片展示在黑板上。
(4)、引導幼兒觀察圖片,并把沒有說到的`內容補充出來。
三、引導幼兒根據圖片內容練習兒歌。
(1)、教師示范,邊指著圖片邊念著兒歌或播放教學cd。
(2)、帶領幼兒練習兒歌。
(3)、引導幼兒學習邊拍手,邊有節奏的念兒歌。
四、引導幼兒豐富而歌表演的形式。
(1)、啟發幼兒理解兒歌中的幾個動詞的含義,并用動作表現出來。
教師幫助幼兒理解"辦"、"貼"、"包"、"下"的具體含義,并用動作表現。
師幼共同用拍手打節奏與做動作相結合的方式,有節奏的念兒歌。
五、教師啟發幼兒進行談話活動。
教師:請你和同伴說一說除了兒歌中提到的,你了解到的過新年方式還有哪些?
引導幼兒以歡樂的情緒迎接新年的到來。
教師:你想怎么樣過新年?
這節課結束,孩子們都還沉浸在歡樂的氛圍中,大家了解了我國南北過年的習俗及本地區的風俗,在延伸環節更是讓幼兒的激情得以釋放到極致。今后就讓幼兒在課堂上能說,有看、有動(操作),不足:操作材料少。
大班語言新年祝福教案(熱門14篇)篇十
1.了解中國傳統文化、新年民俗活動,感受節日的喜慶氛圍。
2.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看書姿勢正確。
3.通過閱讀和講述活動發展口語表達能力。
4.引導幼兒細致觀察畫面,激發幼兒的想象力。
5.培養幼兒膽發言,說完整話的好習慣。
1.新年有關的圖書《春節》、《團圓》、《灶王爺》、《十二生肖的故事》、《年》。
2.手偶玩具。
玩法及指導建議。
1.引導幼兒仔細觀察畫面,理解故事內容,了解新年民俗活動,感受新年的喜慶氛圍。
2.鼓勵幼兒自由選擇自己喜歡的圖書閱讀。
(1)鼓勵幼兒自主和同伴講述故事,能在仔細傾聽同伴講述的基礎上,使用適當的詞匯,描述出情節的起伏變化。
(2)鼓勵幼兒自主繪畫故事當中的情景,可以用手偶邊表演邊與同伴進行角色對話。
(3)了解春節,知道春節的'各種慶祝方式及民俗。
(4)愿意和同伴回憶、分享過新年的經驗,表達自己對同伴、教師及家人的祝福。
3.鼓勵幼兒與同伴分享過新年的經驗,表達節日祝福。
大班語言新年祝福教案(熱門14篇)篇十一
活動目標:
(1)理解兒歌的內容,愿意大膽朗誦、表演這首兒歌。
(2)體驗感受春節歡樂的氣氛。
(3)通過多種閱讀手段理解圖畫書內容,了解故事,感受故事詼諧幽默的情節。
(4)通過加入適當的擬聲詞去感受圖畫書的詼諧、幽默。
活動準備:
教學掛圖、幼兒用書《春節歌謠》、錄音磁帶、各種小動物角色圖片。
活動過程:
(1)聽音樂磁帶,激發幼兒的興趣:
(遠處傳來熱鬧的背景音樂和鞭炮聲)讓幼兒猜猜:――――“是什么事那么熱鬧啊?”
教師用兒歌小結:“春天到,真熱鬧,家家戶戶哈哈笑。”
(2)聽聽、看看、講講‘理解兒歌內容:
閱讀圖書,引導幼兒猜測:
――“會有哪些朋友興高采烈得迎接春節呢?”
逐一出示小動物角色圖片,配上兒歌。
教師提問:
――“剛才有哪些小動物在迎接春節?”
“小動物分別是怎樣過春節的?”
教師幫助幼兒用兒歌的`話語來小結。
集體朗誦兒歌。
(3)共同表演兒歌:
師生共同聽兒歌錄音磁帶。
請部分幼兒分別扮演兒歌中的角色,進行表演。
幼兒自由結伴進行表演。
活動反思:
整個活動打破了以往的語言教學模式,讓幼兒在欣賞中發現,在討論中激發幼兒的積極性,充分的體現了幼兒的主體性,良好的師幼互動不僅提高了幼兒的語言表達能力,還提高了幼兒的相互合作能力。
大班語言新年祝福教案(熱門14篇)篇十二
感冒是生活中的常見病,很容易通過空氣傳播,抵抗力弱的幼兒很容易被傳染。我設計的“小河馬的大口罩”這一個語言活動,旨在讓幼兒明白感冒病毒能通過空氣傳播,并學會預防感冒。
1.理解故事《小河馬的大口罩》,知道感冒會傳染給別人。
2.了解如何預防感冒。
3.初步學習看圖講故事《小河馬的大口罩》。
4.通過語言表達和動作相結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
5.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重點:知道感冒會傳染,并了解如何預防感冒。
難點:了解空氣傳播是感冒的'重要傳播途徑。
幼兒用書《小河馬的大口罩》,故事大圖《小河馬的大口罩》。
一.導入。
1.手指游戲《大烏龜,小烏龜》。
2.教師:烏龜感冒了,它為什么會感冒?
二.聽講故事《小河馬的大口罩》。
1.教師:有一只小河馬感冒了,它也像小烏龜一樣感冒了,它感冒以后發生了什么事?請小朋友聽一聽故事《小河馬的大口罩》。
2.教師講述故事《小河馬的大口罩》。
三.理解故事。
教師提問:
1.剛才老師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2.故事一開始有誰?它怎么了?
3.小河馬感冒后去找誰?熊醫生給了小河馬什么東西?
4.熊醫生為什么要給小河馬口罩?
5.小河馬在回家的路上,發生了什么事?
6.誰撿到了口罩?用來做什么?
7.小白兔提蘑菇回家的時候遇到了誰?小白兔做了什么?
8.小白兔把口罩放在窗臺,發生了什么事?
9.誰撿到了口罩?用來做什么?
10.第二天發生了什么事?
三.討論。
1.教師:老師發現,第二天早晨,森林醫院的病人都用過一樣東西,是什么東西?
3.怎樣才不會感冒?
4.教師小結:感冒很難受,我們要預防感冒,不用得了感冒的人所用過的東西,吃預防感冒的藥,多曬太陽,多鍛煉身體,等等。
四.學講故事。
1.教師:這個故事真有趣,爸爸媽媽們一定也想聽這個有趣的故事,請小朋友跟老師學講故事,回到家講給爸爸媽媽聽。
2.教師翻教學大圖,帶領幼兒看圖講故事。
3.請幼兒兩人一組,輪流翻書講故事給同伴聽。
教學反思。
感冒是生活中的常見病,并且很容易通過唾液和空氣傳播,幼兒通過理解故事,基本都能了解了感冒病毒的傳播途徑,以及預防感冒的方法。在學習講故事的環節與教師互動較好。但在活動過程中,教師解釋感冒病毒的傳播途徑時語言不夠簡練準確,應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多注意提問的指向性。
大班語言新年祝福教案(熱門14篇)篇十三
在開展"我喜歡的動物"的主題活動中,當說到"……可愛的松鼠,它們忙著采集果實,準備過新年了……"時,孩子們都激動起來,紛紛說:"老師,快要過新年了,就要長大一歲了,爸爸、媽媽會送給我們各種各樣的禮物,我們也會把禮物送給朋友。"看到孩子們對過年這么感興趣,同時新年臨近,有的孩子說起了新年的話題。讓孩子從小接觸一些我們國家傳統節日的興趣是有促進作用的。
于是我們產生了一個念頭:何不讓孩子們把對新年的種種向往、猜測整理一下,創設環境,讓孩子們感受到過年的快樂,過年的有趣。就此,我們設計了"快樂的新年"這一主題活動。
1、感受新年來臨的,樂意與周圍的人們進行情感交流,學會大膽地用自己地方式表達內心的喜悅。
2、懂得過一年長一歲了,萌發在新的一年要學習新本領,取得新進步的美好愿望。
3、學習評價自己和同伴的進步,并初具為同伴的進步感到高興、體驗和樂意學習他人優點的愿望。
1、布置與主題相關的環境。教師與幼兒、家長共同收集有關新年的圖片、照片、實物等,布置專欄。
2、展示幼兒帶來的圖片、裝飾品及幼兒的繪畫作品(快樂的'節日),引導幼兒欣賞。
3、收集各種資料,啟發幼兒選擇多種材料,布置新年活動室環境,互相觀摩,充分享受迎接新年、歡度新年的快樂。
4、鼓勵幼兒參觀周圍的環境,觀察馬路邊的商店,單位以及人們迎接新年,慶祝新年的方式。
5、和孩子一起收集各種年歷(舊的和新的),感知一年已經過去了,做窗花、掛紅燈,感受新年已經來到的樂趣。
6、請家長幫助幼兒積累十二生肖的知識,并和幼兒說說自己和孩子的生肖是什么。
大班語言新年祝福教案(熱門14篇)篇十四
“春節”是中國最盛大的傳統節日,承載著“團圓關愛、希望、幸福”等。春節過后,當孩子們一個個身穿新衣新鞋,臉露甜美的笑容,嘴含溫馨的祝福語,帶著過年的快樂出現在我們身邊時,我便有了濃濃的新年情結。
1、知道春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知道老鼠在十二生肖中排首位;知道十二生肖年的輪常;理解拜年祝福的含義,學習用合適的祝福語向同伴、長輩拜年。
2、嘗試用各種方式表達過年的樂趣和成長的快樂。
3、萌發熱愛祖國、熱愛生活、熱愛傳統節日的積極情感。
4、在感知故事內容的基礎上,理解角色特點。
5、領會故事蘊含的寓意和哲理。
1、主題墻上用紅包來布置出新年的喜慶與熱鬧。
2、主題墻面上粘貼小朋友向大家拜年的圖片,營造新年的氣氛。
3、空中懸掛燈籠來打扮教室,讓孩子體驗新年的喜慶氣氛。
1、給幼兒講講家人的屬相,初步了解可以通過屬相來記住年齡。
2、與孩子交談,表揚其進步,提出新年的新愿望和新要求。
3、請家長在新年里帶幼兒觀看各國人民喜迎新年的電視節,了解各國人民迎新年的風俗。
4、節日期間帶幼兒逛街,觀察過節時環境的變化。
5、和幼兒一起制作燈籠,談談幼兒的成長趣事。
一、活動目標。
1、知道正月是一個熱鬧的月份,感受正月里的喜慶氣氛。
2、了解春節、元宵節的來歷及風俗習慣。
3、嘗試與他人合作制作花燭。
二、活動準備錄像帶、各種花燈、日歷、竹條、棉線、鐵絲、彩色皺紋紙、卡紙等。
三、活動過程。
1、觀看錄像,感受正月里(春節、元宵節)的節日。
(1)觀看有關中國傳統節日的錄像,讓幼兒積,讓幼兒讓幼兒積累更多的經驗。
(2)幫助幼兒分析和整理錄像中節日活動的名稱。例如:除夕夜之前家家戶戶張貼春聯、門神,有的還掛上大紅燈籠,小區、村鎮的`街道也掛上了彩旗、燈籠。除夕的下午家家戶戶包餃子、備酒宴,看春節聯歡晚會。
2、談話活動,回憶自己過節的情況。
(1)“孩子們,剛才咱們看到錄像片中人們過節的熱鬧氣氛,我看到你們都很高興,那現在來說說咱們自己是怎么過節的好嗎?”
(2)孩子回憶講述自己過節的情況。
(3)"正月五看花燈,吃元宵湯圓,小朋友們說一說你們是怎樣過元宵節的好嗎?”
(4)孩子講述過元宵節。認識各種花燈,激發幼兒自己制作花燈的興趣。
(5)欣賞花燈,說說自己喜歡的花燈的名稱。
(6)討論制作花燈的程序,嘗試制作花燈,教師指導,提示幼兒合作制做展示作品,欣賞評論。
四、活動延伸。
將幼兒的作品布置在元宵燈會上,供大家欣賞,鼓勵幼兒創造性地用廢舊材料制作花炷。
活動反思:
在節日氣氛中,大家的心情格外的好,并不只因為過節。孩子們制作了一個個紅紅的燈籠,一串串五顏六色的拉花,一張張可愛的賀卡,讓我看到了,通過一學期的學習,孩子們的動手能力有所提高,制作的小手工更加細致、精美;大家合作起來齊心協力,有剪紙條的、有撕雙面膠的、有粘貼的、有做裝飾的,各盡其能,配合的相當默契;課堂十分安靜,連下位自由組合的小組合作起來也不會有大動靜;認真整理自己的物品,地上的碎紙全數將干凈……看到孩子們放學時,手里拿著自己做的拉花和燈籠,高興地在父母面前炫耀的樣子,我也心里美滋滋的。
現在想想,我的愿望是希望看到學生們有成就感的樣子和開心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