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作文不僅能夠簡潔明了地闡述問題,還能夠展現作者對于問題的深入思考。以下是一些優秀作文的評選結果,大家可以看看并進行借鑒。
游廈門鼓浪嶼游記游廈門鼓浪嶼(模板15篇)篇一
9月22日,一下飛機,美麗壯觀的廈門高崎國際機場立刻映入我的眼簾,我的視野馬上開闊起來。廣場上一片片綠油油地大草坪,精美的花崗巖水池里,一股股清澈的泉水向上噴涌而出。兩旁又高又大的椰子樹、棕櫚樹……一切都那么美!乘坐汽車穿過整個廈門市區,道路兩旁的三角梅、椰子樹、棕櫚樹在陽光的照射下,海風的吹拂下,讓人一下就感覺已經來到了“南國他鄉”。
第二天,我們首先乘坐游船駛向金門島。穿過廈金海域,在距離臺灣大擔島幾十米的地方,大家可以清晰地看到“三民-主義,統一中國”八個白底紅字,眼前一座天然的海峽,卻是一道人為的鴻溝,讓人覺得這一切雖近在咫尺,但卻又遙不可及。接著我們繼續乘船駛向遠近聞名的“海上花園”鼓浪嶼。鼓浪嶼位于廈門島西南面,與廈門島只隔一條寬600米的鷺江,整個島面積僅有1。91平方公里。島上四季如春,樹木蒼翠,繁花似錦。島上的菽莊花園里有個遠近聞名的鋼琴博物館,因此,鼓浪嶼又被人們稱為“音樂之島”。島上的交通工具除了電瓶車,沒有其他任何的交通工具,這也是鼓浪嶼島的一個環保特點。步行穿過島上,狹窄的小路蜿蜒起伏,縱橫交錯。清幽的院落,鏤空精致的陽臺,雕刻玲瓏的屋檐以及那參天的古樹,千奇百怪的樹木,一切都讓你深切體味到什么是世外桃源。沒有車馬行跡的小路旁到處是一棟棟別墅和屋宇重疊的小洋樓、古建筑。各種各樣的顏色,風格各異的建筑使人們充分領略到“萬國建筑博覽群”的魅力。悠閑走在蜿蜒的小道上,對于旅途中我真是一種享受。雨后的鼓浪嶼,微微的`風,清新的空氣,讓人更覺得美!很快,我們來到日光巖。日光巖位于鼓浪嶼中部偏南,巨石峭壁,樹木幽幽,遠遠望去,好像山峰戴著一頂皇冠聳立于藍天白云之間,甚為壯觀。相傳1641年,民族英雄鄭成功在此屯兵打仗。爬上最高峰的路上,不是千篇一律的石頭,這里不僅有千奇百怪的樹木,而且還有摩崖石刻、日光巖寺、鄭成功紀念館、古避暑洞、天風臺等等著名景點。沿著曲徑的臺階登上日光巖頂峰,極目遠眺,廈門島、鼓浪嶼、大擔、二擔等眾多島嶼,景色盡收眼底。俯視摩天大廈,如在腳下;仰視遼闊天空,蒼穹浩渺;環顧四周,汪洋大海;俯瞰腳下的景色,讓人覺得心潮激蕩,登巖頂而后快。
廈門的另一個風景亮點是美麗的環島路。黑色的瀝青大馬路、寬敞整潔。道路兩旁綠化很好,棕櫚樹、椰子樹,還有許許多多不知名的花花草草。讓人覺得更美的是,環島路西側是依稀可見的山脈,而東邊卻是一望無際的大海。眺望遠處,海面波光粼粼,一簇簇海浪翻卷而來,遠處點點的帆船和眼前金黃色的沙灘、草坪、椰子林,組成一幅美麗的畫卷。
游廈門鼓浪嶼游記游廈門鼓浪嶼(模板15篇)篇二
喜歡一個人,就帶ta去廈門吧;愛一個人,就帶ta去鼓浪嶼吧,這就是廈鼓浪嶼留給人們的印象,這座海上花園城市,因為鼓浪嶼的美麗從而讓時間變得如此緩慢,沒有人會在鼓浪嶼這么美麗的地方舍得奔跑的,所有的眼鏡都想多捕捉一些可愛的畫面,來自輕輕的海風,或者古老的建筑。在鼓浪嶼,人們喜歡去咖啡館,無論是那些舊式花園別墅改建的具有當地特色的“別墅咖啡館”還是新建的清新小店,人們都在這里迷失了方向,這就是屬于廈門的咖啡時光。
閩南人嗜茶,幾乎是無茶不歡,廈門原本是茶館的聚集地,有中國最好的茶館。不過這幾年,鼓浪嶼的咖啡館越開越多,大都躲在僻靜之處,湖邊草地,巷弄深處。在鼓浪嶼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在咖啡館里談人生。老別墅小木屋,咖啡館主人多是享受生活的人,開家咖啡館,娛己也娛人。和你的愛人一起在冬日的下午,在咖啡館室外的桌子旁曬太陽、等待日落。
bbc(babycat私家御餅屋)。
鼓浪嶼的bbc可不是電臺,它是babycat私家御餅屋的縮寫。雖然不大,卻吸引了很多客人,有人鐘愛這里的餡餅,有人喜歡店家的小狗,時光是悠閑的,不需要任何日程表。店主在店里為自己寫了一首詩來講述自己的故事——“我有一間小店,面朝大海(只是看不到),春暖花開(門口都種草了,沒有花)。愛琴海的調調(沒錢去,只能自己搞一個)。”
地址:龍頭路143號。
張三瘋奶茶店(龍頭路一店)。
同樣是在龍頭路上,有一家風格截然不同的小咖啡店就在bbc的不遠處,這就是著名的張三瘋奶茶店。奇怪的店名來自旅館里一只名叫“張三瘋”的貓,雖然是奶茶店,同樣也賣咖啡,店里還有很多泛黃的明信片,可以寄給朋友。抹茶綠色的門臉,一個小門供客進出,還有半人高的一扇小窗提供外賣。另外兼售“張三瘋”冠名的系列產品,有t恤、茶杯、茶盤、擺件等。
地址:龍頭路266號。
趙小姐的店。
在龍頭路繼續走下去,就是另外一間特色的小甜品店,這就是趙小姐的店。趙小姐的店的外觀風格更像是英式的,樓梯口那一只金色的鳳凰,靠窗的暗紅色簾子,外帶燒仙草用的墨綠色黑蓋紙杯,還有隱約在耳邊回響的鄧麗君的老歌。店中的燒仙草最受歡迎,它是用瓷碗裝的,別致的花紋,配著別致的勺,蠻大一碗,有紅蕓豆、葡萄干、白的芋圓粒,這幾樣東西有點甜,配上略苦的燒仙草,甜度正好。
娜雅咖啡。
資料。
慵懶和閑適是娜雅咖啡的代名詞。娜雅有一只每天都睡在店里的貓名叫“芬達”,它可是店里的明星,因為對于每個顧客都會撒尿,于是“芬達”得到的眷顧要超過別人。這里是一個開放的空間,就像你們去過的所有的快樂的自留地一樣。
地址:鹿礁路12號b座娜雅家庭旅館內。
air夫婦的咖啡館。
鼓浪嶼最富盛名的air夫婦的咖啡館還有一個名字,就是“花時間”。在他們的咖啡館的門口,寫著屬于這座海上花園的重要人生格言——時間是用來浪費的。在這家南洋風情咖啡館中,正是供游人在老華僑的別墅中浪費時光的好選擇。巨大而古老的歐式建筑、高高的天花板、木地板和古董家具讓人一進來就恍惚進入了泛黃的老照片里。這里要自己到吧臺點東西,菜單上寫著“愛吃不吃”。咖啡很好喝,音樂很好聽,建筑很美,而花時間的至理名言也很合人意。
地址:安海路36號番婆樓2樓。
海天堂咖啡館(海天堂構)。
位于英國領事館附近的海天堂咖啡館應該算是小島上最奢侈的一間了,它在一幢始建于1930年代的老別墅的.基礎上改建的。坐在舊時代闊佬的偏廳里,享受著闊佬時代沒有的冷氣,享用著闊佬時代沒有的冰拿鐵,闊佬那時代沒有的你們卻有,這樣的時空錯亂感異常美好。
地址:福建路38號(英國領事館后面)。
judy'scafe。
這是一家十分溫馨的咖啡館,它布置得很精致,日本鄉間小店的感覺。來judy’scafe就要喝上一壺有靜心安神功效的薰衣草玫瑰茶,這里的茶具很漂亮,它的設計也挺巧妙,一邊喝茶還能一邊加熱,很方便實用。店主是三個小姑娘,服務非常積極主動。
地址:永春路79號(近人民小學)。
班沙客奶茶。
在福建路上,有一間小得只有8平米的店鋪,也許是鼓浪嶼生意最好的小鋪,它就是班沙客奶茶店。班沙客奶茶里永遠擠滿了人,老板就是島上人,他做的愛心飲料是情侶們的最愛。什么“無心插柳柳橙汁”、“葡萄說柚”,看著名字就像嘗一下。
地址:福建路6號。
褚家園咖啡館。
在鼓浪嶼走累了,來到中華路,你們會被褚家園的大花園吸引的。在庭院中,各種鮮花四季如春地開放著,綠色一定是人們留戀鼓浪嶼的一個重要理由。褚家園咖啡館最著名的甜點是這里的提拉米蘇,很多人從遠處跑來就是要享受一下這道經典的甜點。
地址:中華路15號(近體育場)。
板栗咖啡廳(cafedemarron)。
這里也是老建筑改造的產物,它的店面不大,卻獨具特色,很多初次前來的客人都會留意到墻壁上掛得滿滿的畫,似乎每個畫面上都留著一個故事等待你們去挖掘。
地址:泉州路18號。
游廈門鼓浪嶼游記游廈門鼓浪嶼(模板15篇)篇三
假期,給我們的生活增添了新的'色彩。我們可以出去旅游,擁抱自然;可以走走親戚,會會同學……我的暑假,便去了我早已定好的旅游之地――鼓浪嶼。
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日光巖。
旅游手冊上也說了,小島最高處叫日光巖,是游客們必到之地。我在遠處看著日光巖,上面矗立著鄭成功的雕像。想當年,鄭成功就是在廈門修造船只,聚集糧草,最后奪回了我們的寶島臺灣!我還在日光寺邊的石碑上了解到,日光巖原名晃巖,好像是鄭成功改的名。
我們買了票,便進去爬日光巖了!
一開始,我們蹦蹦跳跳地爬山,可還沒到半山腰,便累得氣喘吁吁,汗就像下雨一般。媽媽鼓勵我,因為上面的景色特別美,她看過一些照片。我歇了一會兒,便繼續爬起來。到了最上面,我站在護欄邊看著遠處的美景,仿佛身臨其境。遠處,蔚藍的海水披著金黃的沙灘,讓人看了就想去玩個痛快。密密麻麻的紅頂別墅數不勝數,綠色的植物更是錦上添花,別提有多美了!
游廈門鼓浪嶼游記游廈門鼓浪嶼(模板15篇)篇四
暑假的一天,媽媽帶我去鼓浪嶼游玩,一路上我們說說笑笑,很快就來到廈門。
下了車,我蹦蹦跳跳地和媽媽來到輪渡旁,登上一艘游船。船緩緩地動了,只見白浪翻滾,雪白的泡沫在陽光的照耀下更加美麗動人。從遠處的云霧中隱隱約約能看見一座小島,那就是鼓浪嶼。再近些看,鼓浪嶼猶如一個大盆景,草木茂盛,百鳥齊歡,真像劉禹錫詩中描寫的“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日光巖則像盆景里的一塊花崗石,一石傲然挺立,別有一番風味。不遠處,岸邊海水拍打鼓浪嶼的響聲和家家戶戶傳出悠揚的鋼琴聲應和在一起,那聲音真美妙。鼓浪嶼不愧有“琴島”的美譽。
船靠岸了,三角鋼琴式碼頭別具匠心,引領我們走進藝術的殿堂。我們走出鋼琴式碼頭,步行走進一條小巷子,這里的人們都以走路為最好的出行方式,所以鼓浪嶼又得名“步行島”。因為遠離了城市的喧囂,大街小巷都幽靜無比,路旁的綠樹格外茂盛,許多小鳥在樹上安家。枝繁葉茂的大樹遮住了陽光,小巷顯得很暗,很涼爽。在小巷的路邊還有許多殖民國的別墅,國外風格和中國風格的別墅依次排開。這個季節正是鳳凰樹開花的時候,鳳凰花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紅艷艷的,好像一團團火染紅了半邊天。
日光巖離我越來越近,游人也越來越多。我隨著人群向日光巖頂端走,我終于登上了山頂,兩岸的風景盡收眼底。放眼望去,廈門與鼓浪嶼之間隔著一條河,真是“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游廈門鼓浪嶼游記游廈門鼓浪嶼(模板15篇)篇五
鼓浪嶼是一個靠近廈門的小島,它風景優美,資源豐富,是人人向往的假日天堂。不僅如此,它那可以讓人口水直流三千尺的小吃,那就更不用說了。
從廈門的碼頭乘船到鼓浪嶼,用不了多長時間,只需5分鐘即可。我們下了船,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一群群蜂擁而至的游客。我們繼續往前走,不一會兒,便來到了一棵大樹旁。這是一棵超級大樹,它是一棵足有百年歷史的大榕樹。在這棵巨大榕樹的樹冠下,坐滿了休息乘涼的人。有調皮的孩子,有陽光的青年,有滿頭大汗的.中年人,也有白發蒼蒼卻悠閑自在的老人。可是,或許更多坐在這棵大樹的“天然保護傘”下的,是我們這些來來往往的游客。
鼓浪嶼傍晚的美景一向頗負盛名,傍晚時分,我們來到了鼓浪嶼的一處沙灘旁。可沙灘上早已人山人海了,數不清的青年男女在沙灘上散步;有些可愛的孩子們在沙灘上堆沙堡;瞧,這兒還有一些調皮的孩子在礁石旁玩兒捉迷藏呢!咦,那兒怎么有人在挖東西呢!難道他們在尋寶嗎?疑問驅使著我,讓我到那里去仔仔細細的看一看。我壯著膽子,走到那兒,仔細一瞧,這才恍然大悟。原來,他們并不是在尋寶,而是在挖牡蠣。這牡蠣說起來可是大有來頭。它們一般出現在海邊的礁石旁,它們不僅味道營養都不錯,而且還是一道在廈門家喻戶曉的家常便飯之一,喚作“牡蠣煎”。
回到賓館,還真舍不得離開鼓浪嶼了,舍不得這個美麗的海邊小鎮,迫不及待得希望在這個小鎮上開始下一次的冒險。
八月九日星期二的一早,我跟媽媽、外公、外婆一起去廈門鼓浪嶼玩,我們是乘飛機飛過去的。到了廈門我們就乘船到了一個小島,這個小島叫做鼓浪嶼。我們在那兒找到了一個酒店住了下來,這個酒店的名字叫做七里酒店。在那里住了一個晚上,后來乘小汽車到了另一家酒店,叫中德記酒店。在那兒住了三個晚上,我們去看了鄭成功雕塑,去玩了日光巖。八月十三日最后一天在中德記酒店換了一個房間,晚上還是坐飛機飛回來的。一共在廈門玩了五天。
我們拍照片拍得最多的地方是鄭成功雕塑,因為媽媽他們都很喜歡鄭成功,所以在那里拍上拍下。鄭成功以前千里迢迢帶著百萬士兵到這里來打紅毛鬼子,大家很佩服他,所以在那里給他立了一個雕像。
我們在那里海邊一共游過四次泳,到最后一天去的時候,大海里面的水好臟好臟,臟到游一步泳就有一個垃圾漂過來,有樹枝啊,有空瓶,結果那次我們剛下水就上來了。因為我希望是天天游泳,媽媽結果對我說:“這就算游過泳了”。
我們最后一天去看了一場電影,片名叫《超級大壞蛋》,這個電影很好笑,其中有一個情節,有一個巨人對一個女的說:“我們來幾次英雄救女人,你就會喜歡我了”。他就把那個女的拋到空中然后讓她摔下去,到落地時候才把她救上來,就這樣子來了好幾次,把那個女的嚇死了,啊?原來這就叫英雄救女人,這么可怕!
回來的那天,爸爸到飛機場接我們回家,剛看到爸爸的時候感覺到有點陌生,我就一直傻笑,后來才開口輕輕地叫了一聲爸爸。
回到家里我就呼呼大睡,這五天在廈門玩得真是又吃力又開心啊!
游廈門鼓浪嶼游記游廈門鼓浪嶼(模板15篇)篇六
鼓浪嶼就是廈門一處著名的景點。它有著“鋼琴小島”的美譽,島上約有鋼琴600多臺,走在綠樹濃陰的小道上,不時會聽見幽雅的琴聲,時而柔和緩慢,就像涓涓小溪;時而明快激昂,猶如浩瀚的大海拍擊著岸邊的礁石,真是讓人留戀忘返。如果你到了鼓浪嶼還一定要到日光巖看看,因為在那里可以通過望遠鏡看到臺灣的大擔和小擔,可以讓你一飽眼福。
鼓浪嶼還有一處景點就是百鳥園,百鳥園里的鳥兒看起來很笨,其實它們很聰明,也很可笑。有一次,金剛鸚鵡帶它的“小寶寶”逛街,結果走到一半,突然想到吃東西,自己一個飛回去,竟然把嬰兒車也扔了,要知道那嬰兒車里還躺著它的“小寶寶”呢!逗得我們哈哈大笑!
媽媽買了門票,我們就到了海洋館。一進門,眼前就有一個圓柱體的透明玻璃,里面游來游去的是食人魚。食人魚的形狀是扁形的,兩只眼睛分別長在兩邊,它的最大的特點是有幾顆尖利的牙齒,看它那樣子,似乎一不留神就要把你吃了。往后走,有很多種海洋生物:巨瑤、海蜇、珊瑚、海龜、海馬……最好看的要數燈籠魚了,它身上好像裝著各種各樣顏色的彩燈,兩個圓溜溜的眼睛分別長在兩側,它身上的顏色變化多端:一會兒變成紫色,一會兒變成藍色,一會兒變成綠色。爸爸又帶我去了“地下海族館”。厚厚的.玻璃做成的拱形通道。玻璃里面有許多魚:鯊魚、海龜、烏賊、海星……成群結對從你身邊游過,我仿佛置身于海洋之中。
每天都有許許多多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來到鼓浪嶼參觀,如果你還沒有到過廈門,不妨聽聽《鼓浪嶼之波》這首歌,相信聽完歌曲之后好你會迫不及待地想來游覽一番。
游廈門鼓浪嶼游記游廈門鼓浪嶼(模板15篇)篇七
今年暑假,我和老爸老媽一塊兒來到了美麗的“鷺島”廈門游玩。
廈門是一個美麗的島嶼,是一座名譽全球的國際花園城市。在廈門我玩了許多景點:有山清水秀、綠樹成蔭的萬石植物園;有雄偉壯觀的胡里山炮臺;有凝結了海外華僑心血的華僑博物館;還有聞名中外、造型精美的閩南佛教圣地之一的南普陀寺。但是,人們常說:“不到鼓浪嶼不算到廈門。”所以,在一個天氣涼爽的早晨,我們一家來到了“鋼琴之鄉”——鼓浪嶼。
走下輪渡,我們仿佛置身在一個與城市隔絕的山林,沒有高樓大廈,只有一棟棟古樸、典雅的小別墅;沒有城市的喧嘩,只有悅耳的琴聲;沒有汽車的尾氣,取而代之的是一陣陣清涼的海風在耳邊……。
“不登日光巖,不算到廈門”,我們接著來到了有92.68米高的日光巖腳下。日光巖聳峙與鼓浪嶼的中偏南部,巨石聳立,樹木蔥蘢。沿著島上曲折的小路向上而行,四周的石壁上盡是歷代書法家題的字,有的眉飛鳳舞;有的四四方方;有的線條各異;還有的像畫畫一樣千姿百態。走著走著,我們看見了一條窄窄的縫、只容一個人通行,我擠過去后,眼前豁然開朗,一座古堡和山寨聳立在眼前,有一種“山窮水復疑無路,柳岸花名又一村”的感覺,那里山勢險要,軍事設施布局嚴密,只有一條小路通向山寨,真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呀!可是這樣巧奪天工的建筑是誰建造的呢?原來這就是我國“民族英雄”鄭成功屯兵的山寨。
在巨石的“百米高臺”的指引下,我沿著石梯,向那日光巖最高點吹起了“沖鋒號”。望著上面光溜溜的大石頭,再看看腳下那萬丈深淵,我的心不禁寒了,腿也開始發抖了,但是我一直在鼓勵自己:一定要堅持,堅持就是勝利!
走下日光巖,我們也將結束了一天的行程,鼓浪嶼真是一個迷人的小島呀,鼓浪嶼,你讓我終生難忘!
游廈門鼓浪嶼游記游廈門鼓浪嶼(模板15篇)篇八
鼓浪嶼,位于福建省廈門的東南面,它四面環海,從高處往下看,就像一頭巨大的公牛,隨時準備撒開四蹄,沖向遙遠的天邊。以下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廈門鼓浪嶼游記。
作文。
700字,歡迎大家參考閱讀。
暑假里的一天,我告別了城市的喧囂,來到廈門鼓浪嶼的沙灘,享受自然給我帶來的樂趣。
太陽快沉下西山了,那金黃的光輝照耀著鼓浪嶼的沙灘,礁石上的貝殼閃閃發光,好似彩虹一般。此時的鼓浪嶼沙灘才是最美的。我踏上了這片金色的沙灘,想要親近這美麗的一切。
我穿上沙灘鞋,走向一塊大概1。5米高、布滿了牡蠣殼的大礁石,上面花花綠綠的,仿佛刻滿了經文;再走近些,礁石上布滿了貝殼,好似漁夫打魚的舊漁網。蹲在礁石下,你會發現上面的牡蠣殼上、石縫里,到處都是蜘蛛一般的小螃蟹。如果用蜘蛛來形容它們,那我認為它們是世界上最可愛、最漂亮的蜘蛛:看——它們光滑的反射著落日金黃的余暉。一對威武的大鉗子、光滑的八條腿更是惹人喜愛。一雙水靈靈的眼睛直視廈門島內,仿佛幻想著總有一天,自己會游過那浩瀚的大海,到現代化的都市里去看看。
突然,我的腦海中閃過一個念頭:造個“游泳池”給螃蟹們,看它們怎么游泳。
說干就干。我找來一些顆粒大,水分較少的沙子,在后面堆了座“一”字形沙壩,再按緊,然后就可以開工造“泳池”了。
我在沙壩前面有水流的地方挖了個坑,用挖出的土在坑周圍圍了一圈,接著一直挖深,加高坑沿,然后在坑沿劈開一個口,水就流入了“泳池”中。大功告成,我興奮地捉了只小螃蟹放到“泳池”中,便湊近觀察它。沒想到,它一下子沉到了坑底,以爬行方式沿著沙壁爬出了坑!我想:大自然還是有那么多的出人意料,我今天算玩出了新發現啦。
不知不覺,天漸漸黑了下來,我不得不離開美麗的沙灘了。再見了,可愛的小螃蟹,這段沙灘上的快樂時光我永遠也不會忘記!
鼓浪嶼,位于福建省廈門的東南面,它四面環海,從高處往下看,就像一頭巨大的公牛,隨時準備撒開四蹄,沖向遙遠的天邊。
鼓浪嶼的面積大約是一點八七平方公里,與廈門市區隔著一條七十米寬的鷺江。因此想要到鼓浪嶼,必須坐船。所以,鼓浪嶼又被人稱作“水上花園”。奇特的“日光巖”與“鼓浪石”就分別位于這頭“大公牛”的腹部與背部。
下了船,我們走上鼓浪嶼的龍頭山,只見一塊巨石聳立在山頂。導游介紹說:“這塊直徑達40多米的石頭就是日光巖,是廈門的象征。日光巖景區奇石疊磊,洞壑天成,海浪拍岸,樹木蔥蘢,繁花似錦,富有亞熱帶的浪漫氣息。日光巖原名‘晃巖’,由于誤把‘晃’拆讀為‘日光’,于是就被叫做日光巖。鼓浪嶼上至今還有條路名字叫晃巖路。”
進入山門,山間小路曲徑通幽,兩旁的山巖上留下了許多文人墨客的贊美之詞。在樹林一側,是民族英雄鄭成功當年操練的地方——“水操臺”、“龍頭寨”。登上山頂,從高處望下去,鼓浪嶼四周的景色一覽無余,只見遠處海面上霧氣迷漫,隱隱約約可以見到幾首船,近處則是青山碧山,配上金色的沙灘,好像是來到了人間仙境!
從龍頭山下來,我們走向鼓浪石,遠遠地,就聽見了“嘩——”“嘩——”的水浪拍岸聲,似有鼓聲悠悠傳來。躺在鼓浪石上,靜聽海浪陣陣,就好像置身于一個巨大的樂池中,感覺每個細胞都充滿了活力。真不知道鼓浪石是如何發出如此奇妙的聲音的。
繼續向南走,我們就看見了鄭成功的塑像,威武傲然,一手輕按寶劍,好像隨時準備著拔劍與敵人戰斗,趕走來犯的敵人。遙想當年鄭成功在這兒操練水軍,最終奪回祖國寶島臺灣的豐功偉績,不禁對他肅然起敬。
鼓浪嶼,記載著人類的歷史,蘊含著大自然界無窮的力量。我愛鼓浪嶼,有機會一定要再來重游。
今年春節,爸爸媽媽帶我去了一趟廈門。
到了廈門,我們立即坐輪渡去鼓浪嶼,遠遠望去,鼓浪嶼宛如一塊碧玉漂浮在藍色的海面上。在鼓浪嶼上,我們先游覽了日光巖。據說當年鄭成功帶兵打仗,路過此地時,見這里風景秀麗,鳥語花香,景色賽過日本的“日光山”,就把這里命名為“日光巖”。我信步爬上山,一看,這里果然古木參天,綠色蓋滿了整個日光巖。我沿著石徑,登上了日光巖的頂峰。向下觀望,只見大大小小的別墅錯落有致。遠處,海天連成一線,白云朵朵,白帆點點。近處,海水清澈,沙灘平軟。藍天、綠水、紅房、金灘,真是一個理想美麗的小島!
走下日光巖,我們來到了菽莊花園。菽莊花園的主人名叫林爾嘉,是鼓浪嶼有名的大富翁。菽莊花園坐落在海邊,院內小橋流水,百花盛開,五彩繽紛的花點綴著蔥綠的草地,猶如一條布滿花紋的綠色絲綢。菽莊花園里有著名的“四十四橋”,它由44座橋連接而成,猶如一條彎彎曲曲的長龍俯臥在藍色的大海上。橋的旁邊有“十二洞天”,它是一座巨大的假山,洞內設計復雜,貌似出口的地方,其實是“死胡同”,我們費了好大工夫才走出來。
然后,我們又去海邊玩。那兒的海真藍啊!藍得像用藍顏料染過的;那兒的海真大啊!大得一望無際;那兒的沙子真白啊!白得像一塊雕琢過的白玉。我漫步在白色的沙灘上,沐浴著輕柔的海風,傾聽著浪濤拍岸的聲響,真是舒服極了!
游廈門鼓浪嶼游記游廈門鼓浪嶼(模板15篇)篇九
各位團友,大家好!歡迎來到“海上花園城市”廈門,今天我要帶大家瀏覽的,就是有“萬國建筑博覽館”之稱的鼓浪嶼。首先,自我介紹一下,我是你們今天的導游,大家可以叫我小徐。
現在我們的旅游車所走的這條路,就是廈門最繁華的商業街——中山路,它建于二十世紀二三十年代。大家看看窗外,街道兩旁是被我們稱為“騎樓”的建筑,他把樓的下層部分做成了柱廊式的人行道,使上層的建筑跨建在人行道上,人們在柱廊里悠閑的逛街,不受日曬雨淋的影響。
好啦各位團友,現在我們就來到了輪渡碼頭,我們將乘坐渡輪前往鼓浪嶼。渡輪時間約為六分鐘,那么趁著這段時間,我給大家簡單的介紹下鼓浪嶼。大家隨我手指的方向看,對面的小島就是鼓浪嶼,渡輪行駛的這條江叫鷺江,寬約600米。鼓浪嶼面積約1.9平方公里,島上人口約有2萬人。在島的西南面有一塊大巖石,因為長年累月被海浪沖擊形成一個大洞,每當漲潮的時候,海浪撲打巖洞,便發出像打鼓一樣的聲音,所以人們就交它為“鼓浪石”,小島也就交鼓浪嶼了。
現在請大家帶好自己的隨身物品,隨我一起。
我們現在所在的這個碼頭,是1976年建造的“鋼琴碼頭”,從遠處看,它就想一臺架開的三腳架鋼琴。那么在這里,小徐就有一個小問題要考考大家了,你們知道,鼓浪嶼除了被稱為“鋼琴之島”“海上花園”之外,還有什么別稱嗎?這位團員觀察的很仔細呀!大家看,在島上除了消防車是機動車以外,就只剩下帶旅客們環島游覽的電瓶車,別的再沒其他車輛,所有的人都是靠步行的,因此別稱“平等島”試想一下,伴著朝陽或晚霞在這美麗島上漫步,是不是很愜意呢?那還等什么,現在就隨我一起去領略鼓浪嶼“萬國建筑博覽”的風采吧。
這里原來是英國領事館,有兩棟洋樓,分別建于1844年和1870年,已經有一百五十多年的歷史了。1840年,英國發動了鴉片戰爭,他們的遠征軍與我們廈門的守軍發生了激戰,結果英軍敗退。1841年英軍次進犯,廈門、鼓浪嶼陷落,廈門被占領了10天,而鼓浪嶼被英軍強行占據了長達5年之久。1843年,英國率先在這里設立領事館,首任領事就是當時攻打廈門的海軍艦長。1844年,第二任領事建造了領事樓。1870年建造了辦公樓,內部裝飾相當奢華,有6間囚室,樓前原有一座獅子狗墓,是領事為他死去的愛犬特意建的,但在1957年時被砸毀。現在,原來的英領事館已經拆除,興建了新的樓宇,成為了青年旅社,據說在拆樓的時候還發現了許多刑訊工具。
大家來看,看這邊的建筑,這里就是原來的日本領事館,建于1897年,建筑采用中西結合的方式,有著維多利亞時代的某些特征。這里原是日本警察署,建于1920xx年,屬于東洋式建筑,主要用于辦公和審訊,還有地下室,竟是監獄,用來關押拷打我們的抗日戰士。左邊的這棟是警察署的宿舍,與警察署的建造時間和風格完全相同。如今,這三棟建筑均為廈門大學教工宿舍。
我們繼續往前走,這里就是天主堂,1920xx年由助教馬守仁所建,屬于歌德式建筑,它的特點是尖形,大家仔細觀察一下,他的拱、門、窗、塔還有女兒墻鏤空是尖形的,室內的吊頂采用的是彩藍色的珠網天花,顯得十分華麗。
現在呈現在我們眼前的這五棟別墅,統稱為“海天堂構”,建于20世紀20xx年代,是由晉江旅菲華僑黃秀娘、黃念憶所建。這五棟建筑以中間這棟樓為核心嚴格的中軸對稱。中間的這棟樓采用了中西合并的建筑風格,在它的兩側的建筑則是歐式風格的,而鐘樓是這五棟別墅里裝飾得罪奢華的。現在每天在這里都會定時上演極具地方特色的木偶戲劇表演和南音表演,稍后小徐會給大家留出一段自由活動時間,到時候大家可以到這里來好好的觀賞一下這令人驚嘆的表演,現在我們繼續往前走吧。
這里就是黃榮遠堂別墅,建于1920xx年,越南華僑黃文華、黃仲訓父子便是這座別墅的主人。這座別墅的建筑風格以歐式為主,期中也融合了部分中國傳統建筑的思維。大圓柱和小圓柱對比強烈,一派古羅馬的風韻;各式各樣的窗欞,有種別致的流動感和韻律感,它可是鼓浪嶼建筑中的精品哦!
好的,下面是自由活動時間,30分鐘后,我將帶大家一起去游覽下個美麗的景點——“菽莊花園”。
游廈門鼓浪嶼游記游廈門鼓浪嶼(模板15篇)篇十
這個寒假時間太短了。但我們還是游玩了廈門!是一個不錯的地方喲!
鼓浪嶼原名圓沙洲、圓洲仔,因海西南有海蝕洞受浪潮沖擊,聲如擂鼓,明朝雅化為今名。由于歷史原因,中外風格各異的建筑物在此地被完好地匯集、保留,有“萬國建筑博覽”之稱。小島還是音樂的沃土,人才輩出,鋼琴擁有密度居全國之冠,又得美名“鋼琴之島”、“音樂之鄉”。我還知道鼓浪輿正在申報世界文化遺產。我認為這個環境優美的地方一定能申報成功。
來到了鄭成功紀念管,一個雕像樹立在我們面前。我對他十分敬佩,是他收復臺灣的,他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英雄啊。成功紀念館共分七個部分,展出各種文物、資料、照片、模型等300余件。其中,關防、漳州軍鋼等系當年原物,頗為珍貴。進館參觀,可比較系統地了解鄭成功不平凡的一生。
隨后我們來到了鼓浪輿沙灘,那里一望無際,讓人無比放松。無論男女老少都在沙灘上玩,小孩子更玩的不亦樂乎。領著自己的挖土機、拿著生銹的小鐵鏟在沙灘上玩起了沙子。讓我回想起幼年的我啊。我躺在沙子上仰望著天空,我全身的神經都送啦。不像從前那么緊啦。看著那些奇形怪狀的石頭覺得別是一番滋味。
夜幕降臨,該時候離開啦。鼓浪嶼再見!我愛這一神圣的島啊!
游廈門鼓浪嶼游記游廈門鼓浪嶼(模板15篇)篇十一
鼓浪嶼作為廈門的一張旅游名片,自然有著獨特迷人的地方。這座小島一直保留著傳統文化、傳統建筑、傳統文藝,自然也保留著時代的記憶。
鼓浪嶼美麗的景點眾多,有日光巖、菽莊花園、八卦樓、皓月園、毓園、鋼琴博物館等等,其中最著名的景點便是日光巖。日光巖位于鼓浪嶼中部偏南的龍頭山頂端,巖頂筑有圓臺,站立峰巔,憑欄遠眺,整個廈門盡收眼底。遠望,海天一色,碧波蕩漾,陽光之下的海面如遍撒碎銀,波光粼粼,令人有一種遠離喧嘩都市,偷得浮生半日閑的感覺。
走進老巷子中,讓人感受到一種慵懶而迷人的味道。這里參天的古樹比比皆是,都有近百歲之齡,每一棵樹早已不再是植物,而是一位位歷史的見證者。在隨石板路蜿蜒而去的石墻上,有年復一年互相纏繞的藤蔓,我心生好奇它們在這里互相纏繞是第幾個年頭了。庭院里的小草,似乎也已經習慣了這平淡的生活,與那輕盈的海風互相玩耍。
在鼓浪嶼浪費時間從來不是一種罪惡。望著那飄落的三角梅,在陽光斑駁的庭院,在鋼琴聲響起的教堂……在季風將起的沙灘,遇見一場突如其來的雨,望著那雨滴從空中落下,聽著那雨滴從空中落下,聽著那雨滴敲擊地面,或是置身雨中,任憑雨滴落在身上,傻傻地浪費一個下午該有多美好,或許時間用來浪費之后才會有價值。
時間伴隨著我們行走,相遇是如此美好卻又如此短暫。回眸那夜色下的鼓浪嶼,更是迷人,那里沒有嘈雜的說話聲,沒有喧鬧的汽車聲,只有那海浪輕拍岸邊巖石的聲音,一切都顯得那么安寧靜謐。
我想,愛上一座城也許不需要任何理由。我突然發現,所有的時光都不能凝固,一去不復返的,仍是那光陰。
鼓浪嶼,愿我再與你邂逅之時,你仍是那古樸文靜的模樣。
游廈門鼓浪嶼游記游廈門鼓浪嶼(模板15篇)篇十二
大家好!今天我們游覽“海上花園”鼓浪嶼。
1.9萬。宋元時期稱“圓沙州”,明肛始稱鼓浪嶼。因島的西南海邊有一塊大巖石,長年累月被海浪沖出一個大洞,每逢潮漲,海浪撲打巖洞,發出如擂鼓的聲音,所以人們叫它為“鼓浪石”,小島也就叫鼓浪嶼了。現為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是福建旅游景區“十佳”之首。
各位團友,碼頭到了,這個碼頭是1976年新建的,以前的碼頭很小,是1938年建的。這里原來是西方列強販賣中國勞工出洋乘船的地方,大家看過《海囚》這部電影吧,那“海囚”就是從個碼頭乘船出發的。為解決乘船擁擠的問題,建了這個“鋼琴碼頭”。因為鼓浪嶼是“音樂之島”,要使游人一跳上鼓浪嶼就接觸到音樂的氣氛圍,大家看這是不是有點像張開的三角鋼琴!
各位團友,豉浪嶼除了少量觀光電瓶車外,沒有其他車輛,在島上步行別有情趣。現在我們一邊走一邊觀賞鼓浪嶼歐陸建筑的風采吧!
這是英國領事管,建于1844年和1870年,已經150多年歷史了。1840年,英國發動鴉片戰爭,它的遠征軍開到廈門海面,與廈門守軍發生激戰,結果英軍戰敗退去。1841年8月,英國30艘軍艦3500余人再次進犯廈門,經激戰,廈門和鼓浪嶼陷落,廈門被占領10天,英軍撤退時留下軍艦3艘、軍隊500人強占鼓浪嶼達5年之久。中英《南京條約》允許英國人在鼓浪嶼“暫居”。1843年,英國首先在鼓浪嶼設立領事館,首任領事就是攻打廈門的海軍艦長。1844年第二任領事建了這幢領事樓。可領事雖住在這里,卻強占廈門的最高行政機關“興泉水海防備道”道署辦公,前后達20xx年。這是1870年建的新辦公樓,落地門窗,一副英國模樣,內部裝飾相當豪華,但有6間囚室。樓前的一座獅狗墓,那是領事愛犬死后特意建造的,1957年被砸毀,墓旁立有一根鋼管旗桿,已廢倒。
這是日光巖寺新修的山門,讓我們先看前方巨石上的三幅石刻,這好像一個人寫的,其實是三人所書。“鼓浪洞天”是明萬歷年間(1573年)泉州同知丁一中寫,已經400多年了,是日光巖上最早的題刻;“鷺江第一”是清代道進士林緘所寫,也有100多年了;“天風海濤”是民國4年(1920xx年)福建巡按使許世英寫的。在如此高大的石頭上凌空崖刻,氣魄很大。
各位團友,日光巖寺原名蓮花庵,是廈門四大名庵之一,實際是一石洞,以石為頂,故又叫“一片瓦”,始建于明代正德年間,萬歷十四年(1586年)重建。因為每天凌晨,朝陽從廈門五老峰后升起,蓮花庵最先沐浴在陽光里,因此得名“日光寺”。又傳說當年顧成功來到晃巖(日光巖的別稱),看到這里景色遠勝過日本的日光山,便把“晃”字拆開,稱為日光巖。日光寺屢毀屢建,清同治年間,建圓明展,祀彌勒。1920xx年建大雄寶殿。解放后,圓明殿改成念佛堂。改革開放后,落實宗教政策,日光寺得到政府的扶持,接受海內外十方善信的捐贈,大興土木,翻修了大雄寶殿,新建了山門、鐘鼓樓、旅游平臺、法堂、僧舍、小賣部和膳堂,寺廟煥然一新。日光寺是一座精巧玲瓏袖珍式的寺廟,大雄殿、彌陀殿對合而設,是全國唯一的。由于環境優越,歷代高僧不斷,著名的弘一法師1936年曾在這里閉方便關8個月。
日光山又稱龍頭山,與廈門的虎頭山隔海相望,一龍一虎把守廈門港,叫“龍虎守江”。這里原有一亭名“旭亭”,早已毀圯。中國臺灣文人石國球寫了一篇《旭亭記》,描寫日光巖“山羅海繞,極目東南第一津,水光接天,洪波浴日,皆為梵剎呈奇”,磴道巨石夾峙,森嚴壁立,有“九夏生寒”之意,涼意自然來自“鷺江龍窟”了。
現在我們來到毓園。毓軒是林巧稚大夫的紀念園。林巧稚,1920xx年出生在鼓浪嶼,1920xx年畢業于北京協和醫科大學,由于成績優秀,被留在協和工作,1983年4月22日在北京逝世,終年83歲。
各位團友,這里展示了林大夫平凡而又偉大的一生。這些實物都是她生前用過的,這些照片是她學習、工作、生活和參加社會活動的記錄,這些是她的著作、論文和各種證書。從這些實物、照片、資料中我們可以看到林大夫對工作極端認真負責的態度,對同志特別是對嬰兒、母親的赤誠熱愛,這都是值得我們后人學習。
各位團友,游覽鼓浪嶼到此全部結束了。各位如還有興趣,可以擠出時間,到環島路走走,欣賞一下大海的風韻和歐陸建筑的風采,也可深入小巷,聽的別墅里流出的鋼琴奏鳴聲,增加廈門之旅的文化內涵。謝謝各位的合作。
游廈門鼓浪嶼游記游廈門鼓浪嶼(模板15篇)篇十三
今天,我們剛下飛機,相迎的便是公交車了,因為,我們要去鼓浪嶼游玩!
聽到這一個名字,我的心便翻騰起來,一起在想這個意思,原來,鼓浪嶼是一個“嶼”,“嶼”的意思是四面都是水的島,海水打擊它時就像擊鼓一樣,聽說,那兒還很美呢!于是,我也迫不及待地來“湊熱鬧”了!
哈哈!果然不假,這一個海上之珠太美了!
靜靜的沙灘,平平的海面,一下子變得熱鬧起來!走出郁郁蔥蔥、枝葉繁茂的小樹木,呈現在眼前的是一個寬闊的海灘,我來到海邊,撫摸著沙子,沙子金黃金黃的,海好像也長著一雙銳利的眼睛,也沖上來撫摸我了,當海水卷沙土飛奔而來時,我迎了過來,這一片場景真像毛主席說的“卷起造成堆雪”啊!
昂頭望去,一座巨石雕像立于山頭上,它,就是明朝人鄭成功,他當時就從這里去收復臺灣的。也就是從鼓浪嶼一起往前走,就是臺灣島了,這一座石雕栩栩如生,氣質蓬勃,正如同一位真正的鄭成功在這里眺望。于是,老爸也學上了,背著手,昂首挺胸!還學得挺像的嘛!
可惜,我們并沒有在日光巖上眺望,如果在上面,你的腳底下會是郁郁蔥蔥的樹木、蔚藍的大海的!
離開了鼓浪嶼,我看見鼓浪嶼漸漸縮小,最后變成一個小黑點。
“鼓浪嶼四周海茫茫,海水鼓起波浪……”每當這首夢幻般的歌曲蕩漾在我的耳畔,總令人情不自禁地想起我所生活的城市——廈門。啊!廈門,溫馨而迷人的海濱城市,我心中的夢之花,是那么的美好。
漫步美麗的環島路,傾聽蔚藍的海水沖擊著海岸的礁石,發出悅耳的碰擊聲;欣賞金黃的沙灘在陽光的照耀下,展現出自己驕人的光芒;感受清爽的海風輕輕拂過,絲絲漣漪撫起我陣陣的思緒。蔚藍的海水總有褪去的時候,但卻換來更加猛烈的波濤,向人們展示“長江后浪推前浪”氣勢;金黃的沙灘總有黯淡的時候,但卻換來更加金燦燦的膚光;清爽的海風總有銷聲匿跡的時候,但卻換來更加輕柔的風絮。廈門,我的夢之花,也像這大自然的風光一樣,璀璨多變。在我的眼中,她更是猶如一朵朵靚麗多彩的三角梅!
斗轉星移,當轟隆隆的蒸汽列車緩緩地駛出車站,駛進的便是嶄新和諧的高速快車——動車;當古老的的公交車慢慢地駛出站點,迎來的是新型節能環保的空調公交車;當矮破的磚瓦房在城市日新月異的變換中成為歷史的記憶,映入人們眼簾的是一棟棟拔地而起的高樓大廈;曾幾何時,漫天灰塵彌漫的大馬路,如今被披上新裝——平整明亮的柏油馬路……一切都是那么悄然的變化著,變化著,我眼中的廈門,在時間的隧道中,緩緩前行,越走越美好,越走越燦爛,越走越成就了夢幻般的美!啊,我的廈門我的家,是那么的美好!
我眼中的廈門在時間的長河中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她從老舊變得更加年輕,熠熠生輝,真是“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以前那個人們眼中的小小的老廈門,如今成為令萬人矚目、向往的溫馨宜居之城,也日漸成為我們心中夢幻般美好的夢之花!我希望往廈門蔚藍的大海中投上一個許愿瓶,許愿廈門變得更加的靚麗多彩,成為幸福和諧時代的夢之花!
游廈門鼓浪嶼游記游廈門鼓浪嶼(模板15篇)篇十四
你去過秀麗的鼓浪嶼嗎?今年暑假,我的媽媽帶我游玩了那個秀麗的地方。鼓浪嶼位于福建廈門市西南角,與福建廈門市隔海相望,那里景色宜人,四季如春。導游說,民族英雄鄭成功曾經屯兵于此,更使得鼓浪嶼名聲遠揚了。
鼓浪嶼素有“萬國建筑博覽”之稱。的確,我看到了各式各樣的建筑風格的建筑,有羅馬式的圓柱,有哥特式的尖頂,還有伊斯蘭的圓頂,讓人目不暇接。因為**戰爭后許多國家在這里建了領事館,所以才有這么多西式的房子。雖然這些房子已經很舊了,但是還是很秀麗。
鼓浪嶼還有“鋼琴之島”的美稱,因為島上出了很多音樂人才。于是我們去了珍貴的鋼琴博物館,那里有沒有腳踏板的鋼琴,有黑白鍵相反的鋼琴,還有寬4米高2米的鋼琴。這些鋼琴都有上百年的歷史了呢!看上去就像古董一樣,那些精美的花紋,那些高貴的顏色,都是我從來沒看到過的。
鼓浪嶼的風光更宜人,吸引了五湖四海的游客。藍天、碧海、沙灘、新鮮的空氣、嘩啦啦的波浪聲、涼爽的海風,真是讓人陶醉。菽莊花園就是美景之一,它依海而建,藏海于園,小橋、流水、亭子……我想,這個花園的主人真厲害,能把大海變成私人財產,鼓浪嶼上的居民真幸福,能天天看到海!
鼓浪嶼還有很多讓人流連忘返的名勝古跡,如四十四橋、十二洞天……建議大家也去玩玩哦!
游廈門鼓浪嶼游記游廈門鼓浪嶼(模板15篇)篇十五
暑假,媽媽帶我去廈門,到了廈門,我都不知道我有多興奮,媽媽說:“我們先去離鼓浪嶼海邊近的賓館,然后再去廈門的鼓浪嶼游泳。好嗎?”我高興的說:“yes,mum”。
到了賓館我把行李放下氣喘吁吁的說:“可真重啊!”,高高興興地來坐公交到海邊渡口。然后我乘坐輪渡,一路上,我自己欣賞著車窗外的景色。發現不遠處有一片晚霞,橙紅橙紅的,天空也分成了好幾層顏色,一層白色,一層是藍色的,海天相接在一起真美呀,就象是一幅美麗的風景畫我和媽媽穿上游泳衣,到達海邊,我套上游泳圈,心里有點很害怕。因為我擔心海浪會打到我。在媽媽的鼓勵下,我壯著膽子下了水。媽媽推著我的游泳圈,往海里游去。這里的海地平整地向下延伸著,我們游出好遠,腳還可以夠著沙地。我伸開雙手,象小蛙一樣往前游。一個海浪拍打過來,我連忙抬起游泳圈向上跳起。哈,居然閃過了浪花。于是我和海浪嬉戲,樂此不彼。
天色漸暗,我躺在游泳圈上抬頭仰望天空,哇!天上有數不清的星星,彎彎的月亮像慈祥的媽媽守護在小星星身旁。我看得入迷了,啪的一下,一個浪花打來,我喝了一口海水,“呸”好咸呀”逗的媽媽哈哈大笑……。
回來的路上,我依依不舍的向鼓浪嶼和大海告別,我在臨走時大聲的向大海呼喊著:“!我下一年一定還會再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