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班教案中,教師可以詳細規劃每個階段的教學內容和活動。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班教案案例,希望能夠為教師們提供一些新的教學思路。
小班認識長方形數學教案(通用14篇)篇一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認識紅、黃、藍、綠四種顏色,感受色彩的美;
2.能熟練地區分紅、黃、藍、綠四種顏色,感受尋找顏色的快樂。
活動準備:
1.顏色標志牌(紅、黃、藍、綠)若干,未涂色的小花圖片若干。
2.《認識顏色》的白板課件。
3.教師頭飾、花姐姐頭飾、裙子各一件。
活動過程:
一、認識顏色
1.教師帶頭飾扮色彩媽媽,邀請幼兒做顏色寶寶,激起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媽媽和寶寶的角色使幼兒感到親切,以游戲的方法導人使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立刻被調動起來。)
(1)請幼兒帶上顏色標志牌,相互觀察,并說一說自己是x色寶寶。
(顏色標牌幫助幼兒很快進入角色,幼兒在相互觀察和講述中分享經驗,增進了彼此間的相互學習,教師則可從旁觀察幼兒對顏色的認知情況。)
(2)玩游戲《媽媽寶寶抱一抱》,鞏固對四種顏色的認識。玩法:教師唱"x色寶寶你在哪里?"戴相應顏色標志牌的幼兒邊唱"我在這里,我在這里,媽媽抱一抱,邊走向教師和教師互相抱一抱。
(和媽媽一起游戲總是非常愉快的,抱一抱的動作既滿足了小班幼兒的心理需要,又幫助其明確每種顏色的名稱。)
二、熟練掌握紅、黃、藍、綠四種顏色
1.觀看白板課件
師:今天小熊亮亮來到野外郊游,當他爬呀爬呀,終于爬上山頂的時候看到了漂亮迷人的風景,心情特別好。(觀看小熊坐在山坡上的白板)
師:那小朋友猜一下,小熊都看到了哪些東西,都是什么顏色的?
教師請小朋友來完整地回答完問題。
師:原來小熊爬到了山頂看到了那么多顏色豐富的東西,這些五顏六色的東西把山頂裝飾地非常漂亮。小朋友,你們看了開心嗎?(幼:開心)
(背景圖為幼兒創設了一個良好的隱性教育環境,引導幼兒的思維由單一的顏色擴展到五彩的大自然當中,并為下一環節做好鋪墊。)
2.引導幼兒說一說生活中哪些東西是紅(黃、藍、綠)色的,感知色彩的美。
(從觀察顏色、找相同的顏色到講述生活中各種物品的顏色,逐步深入,加深幼兒對紅、黃、藍、綠四種顏色的認識。在討論中幼兒的思維得到擴展,在感知生活中的色彩美的同時,也提高口語表達能力。)
三、鞏固紅、黃、藍、綠四種顏色。
1.觀看白板第三張flash動畫。
師:過了一會兒,四個小魔女飛過來對小熊說:我們想要和你一起玩游戲,好嗎?小熊很爽快地答應了。
師:你們猜猜他們玩什么?(請小朋友簡單回答)
2.觀看第四張白板課件。
原來呀,他們要玩捉迷藏的游戲,四個小魔女要分別躲進他們身邊的小花朵里藏起來,小熊閉上眼睛開始數數,數到15小熊就會去抓他們了。但是呀這些小花很小氣,只允許和他長得相同顏色的小魔女躲進花朵里,小朋友,你們能幫助小魔女們藏進花朵里嗎?(幼:能)
師:那我就請小朋友上來幫助小魔女們分別躲進花朵里。(請小朋友上臺來操作,老師在旁邊指導用法)
3.觀看第五個白板課件
師:游戲做完了,但是小魔女們和小熊的肚子卻餓得咕咕叫了,于是他們便坐在草坪上吃起了小熊帶來的食物。看,好多水果呀,五顏六色的。
師:那些水果是紅(黃、藍、綠)色的?(既鞏固了顏色,有讓小朋友復習了以前學過的水果名字)
4.觀看第六張白板課件。
師: 于是小魔女想了個辦法,說:我們都有各自的魔法袋子,但是我們的魔法袋子只能裝跟我們袋子相同顏色的水果。小朋友,我們來幫小魔女們把水果裝進他們各自的魔法袋子吧。(請小朋友上臺來把水果裝進袋子)
三、結束部分
1.花姐姐和小朋友共同表演(小花)。
2.幼兒和花姐姐一同外出游戲。
教學反思:
(1)本次活動課,是根據我們孩子的年齡特點及接受新知識情況來設計的。由于我們班孩子沒有操作過書本練習,因此我在設計作業時,是以實物操作的方式,讓幼兒能更好地進行操作,孩子們都很感興趣,他們都樂于參與其中。
(2)本次活動,我以游戲的形式,為幼兒創造輕松自由的活動學習氛圍,孩子沒有約束,學習更主動。
(3)從孩子的操作情況來看,孩子們都能清楚的區分紅、黃、藍三種顏色,并能按要求將物品分類放好。
(4)不足的是:集體游戲環節,在請幼兒將雪花片送回家時,我是讓幼兒以自由的形式將雪花片送回家的,沒有特別地強調紀律,因此,課堂紀律顯得有點亂了。我應該讓幼兒分批排好隊,再將玩具送回家,課堂紀律才不會亂。
小班認識長方形數學教案(通用14篇)篇二
目標:
1、通過觀察初步感知長方形(四條邊、四個角)的特征。
2、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3、積極參與數學活動,體驗數學活動中的樂趣。
4、提高邏輯推理能力,養成有序做事的好習慣。
重點:初步感知長方形的特征
難點:正確粘貼相應大小的長方形
準備:課件 房子圖形 若干和空格大小相等的長方形 香糊
過程:一、初步了解、感知長方形的特征
1、看課件。師:今天有個圖形寶寶來給小朋友表演節目。想知道是誰嗎?(長方形)
以游戲口吻介紹長方形的特征。
3、在找找教室里的長方形
4、現在長方形寶寶要表演節目了看看它做什么?(轉呀轉 翻跟頭)
二、感知不同的長方形
長方形寶寶翻跟頭翻到了長方形的家里去了,看看長方形的家里都有哪些長方形?
(有大的有小的,有紅的,綠的……,)這些長方形寶寶有相同的地方嗎?
三、動手操作
1、現在長方形寶寶聽說有小動物需要他的幫助,他要和小朋友說再見了。
2、小動物遇到什么困難了。我們去看看。
3、出示房子圖。原來是小動物的房子被風吹壞了,有的地方要補上,小朋友你們愿意幫小動物嗎?(提示幼兒選擇合適的長方形補房子)。結束。
小班認識長方形數學教案(通用14篇)篇三
1、通過觀察初步感知長方形(四條邊、四個角)的特征。
2、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3、積極參與數學活動,體驗數學活動中的樂趣。
4、提高邏輯推理能力,養成有序做事的好習慣。
初步感知長方形的特征。
正確粘貼相應大小的長方形。
課件房子圖形若干和空格大小相等的長方形香糊。
一、初步了解、感知長方形的特征。
1、看課件。師:今天有個圖形寶寶來給小朋友表演節目。想知道是誰嗎?(長方形)。
以游戲口吻介紹長方形的特征。
3、在找找教室里的長方形。
4、現在長方形寶寶要表演節目了看看它做什么?(轉呀轉翻跟頭)。
二、感知不同的長方形。
長方形寶寶翻跟頭翻到了長方形的.家里去了,看看長方形的家里都有哪些長方形?
(有大的有小的,有紅的,綠的……,)這些長方形寶寶有相同的地方嗎?
三、動手操作。
1、現在長方形寶寶聽說有小動物需要他的幫助,他要和小朋友說再見了。
2、小動物遇到什么困難了。我們去看看。
3、出示房子圖。原來是小動物的房子被風吹壞了,有的地方要補上,小朋友你們愿意幫小動物嗎?(提示幼兒選擇合適的長方形補房子)。結束。
小班認識長方形數學教案(通用14篇)篇四
1、在活動中初步感知長方形的外形特征。
2、能在生活中找到像長方形的物品,能區別長方形和正方形。
3、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小火車”動物頭飾、幻燈片、長條、各種圖形等。
【活動過程】。
1、初步了解感知長方形的特征。
(1)創設情境:“小火車開來了,看看車上都卸下了什么貨物?教師出示“火車”,從中取下一個長方形。原來小火車給我們帶來了新的圖形寶寶——長方形,我們現在一起來認識一下這位新朋友。
(2)師:有個圖形要先給給小朋友表演魔術。想知道是誰嗎?(三角形),他要給小朋友変一個魔術(三角形變長方形,先回憶三角形的特征然后以游戲口吻介紹長方形的特征。引導幼兒總結出長方形有四條邊,四個角)。
(2)請幼兒尋找教室里長方形的物品。如“柜子”“桌子”“書本”。
3、指導幼兒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運用折紙的辦法認識長方形,請將長方形紙變成正方形的紙,再將正方形的紙變成長方形,進一步理解長方形和正方形的關系。發現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區別。(正方形的四條邊一樣長,長方形相對的兩條邊一樣長,挨著的兩條邊不一樣)。
4、游戲活動。
游戲“站四角”。教師在地上畫幾個長方形,每組請5名幼兒參加游戲。教師喊“開始”5名幼兒沿著長方形的四條邊呈順時針方向跑。音樂一停,每名幼兒迅速找到長方形的一個角站好,沒找到角的幼兒表演一個節目。利用音樂來控制幼兒游戲的過程。
每次站好四個角后,讓其他的幼兒數一數長方形有幾個角。游戲可反復進行利用音樂來控制幼兒游戲的過程。
5、交流小結,收拾學具。
教師針對活動情況做適當評價。
小班認識長方形數學教案(通用14篇)篇五
活動目標:
1、認識圓形、正方形、三角形的基本特征。(重點)。
2、能按照物體的形狀進行簡單的分類。(難點)。
3、培養幼兒對事物的好奇心,樂于大膽探究和實驗。
4、充分體驗“科學就在身邊”,產生在生活中發現、探索和交流的興趣。
5、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活動準備:
大的三角形、圓形、正方形各一個、小的三角形、圓形、正方形每人一份、小動物屋3個。
活動過程:
一、認識正方形、圓形、三角形的基本特征。
1、今天,我們去圖形王國里玩一玩,小朋友們,閉上眼睛,我們出發了。
二、游戲“喂餅干”
1、按形狀給小動物喂餅干。師:小朋友們,圖形王國里還有好多有趣的東西,你們看,這是什么啦?(出示三個形狀小動物的家)教師分別扮演小動物,說喜歡什么形狀的餅干。
2、師:小朋友們,現在拿起小椅子下的三種形狀的餅干,你們手里有什么形狀的餅干啦?小動物餓啦,給他們喂一下吧。
3、小朋友喂餅干。
三、經驗遷移。
師提問:在小朋友的'家里或在幼兒園,你知道生活中哪些物品是圓形,三角形,正方形的呢?回家之后,我們在去找找其他的物品吧。
活動反思:
活動剛開始,我以帶小朋友去圖形王國參觀的形式,來吸引小朋友的注意力。接著我直接出示三個圖形寶寶請小朋友說一說長得怎么樣,用直觀的圖形來進行表示。小朋友自己先說出第一感覺的形象。然后教師在自我總結,以圖形寶寶自己介紹的方式較科學的介紹給小朋友,讓他們了解三個形狀的基本特征。但是之后,教師可以請個別回答,集體回答等方式來考考小朋友有沒掌握,可以更好地鞏固對圖形基本特征的了解。重點可以更好地突破。
第二環節,教師以游戲的形式開展活動,讓小朋友按照形狀能進行簡單的分類,以此加深小朋友對三個形狀的特征。比如請他們拿起餅干的時候,先說一說是什么形狀的餅干,然后再去喂餅干。因為“游戲”是小朋友最喜歡的一種學習形式,讓他們“玩中學,學中玩”,符合小班的年齡特點。
最后一個環節經驗遷移,讓小朋友自己說說幼兒園、家里的物品。哪些是圓的、哪些是正方形、哪些是三角形。將枯燥的圖形與生活相聯系,較好地融入到生活,作為生活經驗。
教學反思:
通過此活動幼兒對圖形有清晰概念,對不同的圖形有了印象。能比較出它們之間的異同,不會把正方形和長方形看成是相同的圖形。引導幼兒留心觀察環境中的物體,發現圖形在生活中的應用,從而增加學習的興趣。
小班認識長方形數學教案(通用14篇)篇六
教學內容:教材p105、106頁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練一練”,練習二十三第1-4題。
教學目標: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初步建立長方形和正方形的概念,發展學生初步的空間觀念。
教學具準備:長方形紙片2張,正方形紙片1張;直尺1把,三角尺1塊。
教學過程:
一、復習引新。
1.下面圖里哪些是線段?為什么?(出示小黑板)。
2.比一比,下面圖里哪些是直角。(出示小黑板)。
指出:要知道是不是直角,可以用三角尺上的直角去比一比。
3.引入新課。
我們認識了線段和直角之后,就可以來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了。
(板書課題)。
二、教學新課。
(1)讓學生觀察數學書的封面,要求學生跟老師一起用手指沿封面的邊指一周。
提問:課本的封面、黑板的面都是什么形狀的'?(板書:長方形)。
讓學生觀察黑板的面,教師指一指。
(2)出示:長方形紙片。提問:這張紙片的面是什么形狀?
提問:長方形由幾條線段圍成?
(板書:四條線段圍成的圖形)。
(3)提問:平時你看到的方桌的桌面是什么形狀?(板書:正方形)。
你能舉出日常生活當中有哪些物體的面是正方形的。
出示正方形紙片。
提問:正方形也是由幾條線段圍成的。
齊讀:長方形和正方形都是四條線段圍成的圖形。
(1)數一數,長方形有幾條邊,幾個角?(板書:四條邊四個角)。
(2)引導學生對折。先說明“對邊”,并讓學生自己指一指哪些邊是對邊?
學生對折,得出:對邊相等。(板書:對邊相等)。
用尺量一量,長方形紙片上4個角都是什么角?
提問后板書:都是直角。
(3)你能總結出,長方形有什么特點嗎?
學生回答同時,教師把長方形貼在黑板上。
(4)說明長方形的長和寬。讓學生指一指。
(1)讓學生拿出一張長方形的紙片,跟著了老師折一折。
(2)觀察一下正方形紙片,正方形有幾條邊和幾個角?
(3)請同學們拿出直尺量一量,四條邊有什么關系?用三角板比一比,四個角有什么特點。
(4)你能總結出正方形有什么特點嗎?
你見過哪些物品的面是正方形。
板書:四條邊,四個角都相等,都是直角。
說明正方形的邊長。提問:正方形的邊長有什么關系。
4、總結特征。
(2)長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三、課堂作業。
練習二十三第4題。
第2課時:長方形和正方形認識的練習。
教學目標:
1、進一步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能判斷一個圖形是不是長方形和正方形。
2、進一步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教學具準備:
三角尺1把,長8厘米寬4厘米的長方形紙片2張,任意長方形紙片一張。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出示長方形和正方形圖形。
學生說一說各是什么圖形。
2、揭示課題。
我們已經認識了長方形和正方形,這節課我們就來進一步學習長方形和正方形。(板書課題)通過練習,要進一步認識他們的特征,分清哪個是長方形,哪個是正方形。
二、基本概念的練習。
1、舉例說明長方形和正方形。
你平時看到過哪些物品的面是長方形的?哪些物品的面是正方形的?
2、練習二十三第5題。
讓學生在書上畫出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出示)。
說一說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3、練習二十三第6題。
讓學生在下面量一量。
看誰量得快。你為什么量得這么快呀?有什么好方法嗎?為什么?
提問:你是怎么量的,指名回答。
指出:在同一個長方形里,長相等,寬也相等。在同一個正方形里,邊長都相等。
4、練習二十三第7題。
學生獨立完成。
5、完成練習二十三第8題。
學生獨立完成。集體訂正。
6、練習二十三第9題。
讓學生拼,老師指導。
三、綜合練習。
1、做練習二十三第10題。
拿出準備好的長方形紙片,讓學生量一量。
拼成長方形,長是多少呢?寬是多少?
拼成正方形怎么拼?邊長是多少?
2、做練習二十三第11題。
讓學生嘗試。
提問:折成的正方形的邊長和長方形的哪條邊相等?為什么?
四、解答思考題。
讓學生先數。指名回答,集體訂正。
小班認識長方形數學教案(通用14篇)篇七
1、課件長方形娃娃、正方形娃娃,正方形娃娃介紹自己的錄音。
2、長方形兩張(其中一張邊畫有四種顏色,一張對邊畫同一種顏色);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紙幼兒每人一張(長方形的寬與正方形的邊一樣長)。
3、“小客人”兩個:一個嘴巴是長方形的,一個嘴巴是正方形的。正方形和長方形的餅干每人一張。
1、培養幼兒對圖形進行比較的興趣。
2、能在周圍環境中找出長方形的物體。
3、認識長方形,知道名稱和基本特征,能區分長方形和正方形,了解它們的異同點。
(一) 開始部分:
活動導入:猜一猜。
(二)基本部分:
1、放課件,出示正方形,加深幼兒對正方形的認識。
師:請小朋友閉上眼睛,老師把它請出來!(出示正方形)原來是正方形,小朋友歡迎它(拍手歡迎)。
正方形娃娃:嗨!小朋友,我是正方形,我有4條邊,4條邊一樣長,我有4個角,4個角一樣大。
師:小朋友,正方形說它有4條邊,4條邊一樣長,有4個角,4個角一樣大,咱們一塊來看一看是不是這樣。
2、通過量一量、折一折,感知正方形的特征。
出示和正方形娃娃一樣的正方形,讓幼兒通過用和它邊一樣長的紙條進行量一量,從而感知正方形有4條邊,4條邊一樣長, 通過折一折,知道有4個角,4個角一樣大。(引導幼兒講述正方形的特征)幼兒齊拍手說特征。
師小結:正方形有4條邊,4條邊一樣長,有4個角,4個角一樣大。
3、出示長方形娃娃,引導幼兒認識長方形。
師:正方形娃娃還請來了它的一位好朋友,大家看它是誰?(長方形)大家看它和正方形有什么地方不一樣?(幼兒講述)讓幼兒通過折一折,知道有4個角,4個角一樣大。通過量一量、折一折,知道長方形有4條邊,對邊一樣長,(引導幼兒講述長方形的特征)幼兒齊拍手說特征。
師小結:長方形有4個角,4個角一樣大,有4條邊,對邊一樣長。
4、幼兒操作,加深認識。
5、總結正方形和長方形的異同點。(引導幼兒先說,后師小結:相同點:都有4個角,4個角一樣大,都有4條邊。不同點:正方形4條邊一樣長,長方形對邊一樣長。
6、游戲鞏固:給小客人送食物。(長方形嘴巴的客人吃長方形的餅干,正方形嘴巴的客人吃正方形的餅干)。
7、聯想尋找:啟發幼兒找出教室里哪些物品像長方形。
(三)結束部分:請幼兒到室外找一找還有哪些東西像長方形。
小班認識長方形數學教案(通用14篇)篇八
2.體現合作競爭的教學思想,培養獨立探詢問題的能力和全面觀察問題的思維方式。
3、激發學生的求知欲,讓學生在民主、和諧、活躍的課堂氣氛中學習。
使學生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了解他們的特征。
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征的得出和驗證。
教具、學具:課件、長方形紙片、直尺、三角板、釘子板、皮筋。
一、創設情境:
生交流,回答問題。(都有四條邊和四個角)。
在日常生活中你還見過哪些物體的面也是長方形或正方形?
在生活中長方形和正方形是無處不在的。今天這節課老師就和大家進一步來認識長方形和正方形,研究它們的特征。(板書: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二:探索新知。
1、探究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1)猜想。
同學們找到這么多物體的面都是長方形或正方形,那么同學們仔細觀察這兩個圖形,想一想,長方形和正方形各有哪些特征呢?請學生獨立思考后同桌交流。
(2)驗證。
同學們已經初步發現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一些特征。但是這個只能作為初步的猜想,我們還需要進一步的來驗證。下面就請同學們拿出幾張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紙,采用折一折,量一量,比一比的方法進一步的來研究它們的特征,并把你的結論填寫在研究報告單上。(出示小組合作的要求)。
學生相互討論、動手操作、各自有了結論后交流匯報。
(3)上臺交流展示結論。
現在我們來交流一下,長方形的邊有哪些特點呢?你是通過怎樣的操作發現的呢?
師小結:我們可以將長方形對折,使它們兩組對邊分別重合,通過比較我們發現長方形的兩組對邊分別相等。也可以用量一量的方法,也能發現它的對邊是相等的,但是相鄰兩條邊的長度不相等。
我們再來看看長方形的四個角,這四個角都是什么樣的角呢?
通過同學們的觀察,我們發現長方形有四個角,用三角板上的直角分別去比一比,發現這四個角都是直角。
誰能像剛才一樣,分別從邊的特點和角的特點兩個方面來說一說正方形有哪些特征呢?
從同學們的匯報和交流過程中,我們發現正方形也有四條邊,每條邊都相等,也有四個角,都是直角。
板書出示:長方形對邊相等,四個角都是直角。正方形四條邊都相等,四個角都是直角。
完成后如下表: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研究報告單。
圖形長方形正方形。
邊對邊相等四條邊都相等。
角四個角都是直角四個角都是直角。
2、比較異同。
想一想,長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嗎?
長方形和正方形都有四條邊和四個角,每個角都是直角。而且對邊都相等。長方形具有的特征正方形也都具備,所以我們說,正方形是特殊的長方形。
3、自學長、寬和邊長。
自主學習課本p59,學習長、寬和邊長,我們通常把長方形長邊的長叫做長方形的長,短邊的長叫做寬。把正方形每條邊的長叫做邊長。
將長方形的寬邊與長邊重合,減去長邊比寬邊多出的長度,那么長邊就和寬邊一樣長了。這樣就變成了一個正方形。
三、應用拓展。
1.判斷下面的圖形是不是長方形或正方形?
2。信封里藏著兩個圖形,猜一猜是什么圖形?
3.你能根據下面的材料,任選一種,做出一個長方形或正方形嗎?
請同桌兩個同學拿出同樣的兩副三角尺,分別來拼出一個長方形和一個正方形。同學們已經拼出來了吧。老師也來拼一次,看看和你們拼的是不是一樣。這是一個長方形,這樣拼出來的是一個正方形。你們也是這樣拼的嗎?在拼的過程中你們有沒有發現我們都是把三角尺的哪一條邊拼在了中間呢?為什么?自己靜靜的想一想。
四、小結:
同學們,今天這節課我們進一步的來認識了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回想一下,長方形和正方形各有哪些特征呢?我們是用怎樣的方法來發現這些特征的呢?只要你們樂于思考,勤于探索,還能發現數學中更多的奧秘。
小班認識長方形數學教案(通用14篇)篇九
認識長方形是中班的教學內容。在幼兒認識平面圖形的過程中,本著循序漸進的原則,幼兒已經認識了圓形、三角形、正方形,在此基礎上來認識長方形,對幼兒來說是一個學習的過程,也是一個提高的過程。《指南》中強調,幼兒的思維特點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應注重引導幼兒通過直接感知、親身體驗和實際操作進行科學學習,不應為追求知識和技能的掌握,對幼兒進行灌輸和強化訓練。為此我設計此活動,讓幼兒能大膽地參與活動,積極地投入實踐中去。
1、了解長方形的基本特征,正確說出長方形的名稱。
2、能不受大小、顏色、擺放位置的干擾正確辨認長方形。
3、喜歡參加藝術活動,并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4、進一步學習在指定的范圍內均勻地進行美術活動。
材料準備。
2、長方形卡片和正方形卡片各一張。
3、闖關游戲幼兒操作卡片人手一份。
4、印有一個長方形的幼兒操作卡人手一份。
5、水彩筆幼兒人手一只。
經驗準備幼兒已經認識常見的圖形,如圓形,三角形,正方形。
了解長方形的基本特征,正確說出長方形的名稱。
教學難點:能不受大小、顏色、擺放位置的干擾正確辨認長方形。
(一)情境導入,鞏固幼兒對正方形的認識并引出長方形。
1.小朋友們,今天老師收到了圖形王國的國王的邀請,要帶你們去他的圖形王國參觀,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2.圖形王國里有這么多好看的圖形,我們來看看都有誰。(圓形、三角形、正方形)3.今天這里來了一個新朋友,你們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嘛?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它吧。
(二)出示長方形,引導幼兒通過觀察比較,討論交流長方形的主要特征。
1.出示長方形寶寶,提問:這個圖形有幾條邊?幾個角?跟什么圖形像呢?
(有四條邊,四個角,跟正方形很像)。
2.出示長方形和正方形,比較他們的異同點。
觀察發現,相同點:它們都有四條邊,四個角,四個角都是一樣大的。異同點:正方形,四條邊都是一樣長的;長方形,有兩條面對面的邊是一樣長的,另外兩條邊是一樣長的。相鄰兩條邊是不一樣長的。
3.下定義:有著四條邊,四個角,四個角一樣大,面對面的邊一樣長,相鄰的兩條邊不一樣長的圖形叫做長方形。
(三)闖關游戲"尋找長方形",幼兒鞏固加深對長方形的認識。
圖形王國的圖形寶寶非常喜歡我們小朋友,邀請我們一起進行闖關游戲,看看我們的小朋友能不能闖過所有的關卡。
第一關:首先出示顏色相同、擺放整齊,但是大小不同的各種圖形的操作卡,讓幼兒從中尋找出所有的長方形并用筆將長方形圈出。
第二關:擺放整齊,但是大小、顏色都不相同的各種圖形的操作卡,讓幼兒從中尋找出所有的長方形并用筆將長方形圈出。
第三關:出示更多各種各樣的圖形寶寶,它們的大小、顏色、擺放位置都不相同,讓幼兒從中尋找出所有的長方形并用筆將長方形圈出。
小班認識長方形數學教案(通用14篇)篇十
1.認識長方形,知道名稱和基本特征,能區分長方形和正方形,了解它們的異同。
2.能在周圍環境中找出象長方形的物體。培養幼兒對圖形進行比較的興趣。
活動準備。
1.課件:[2-54]各種各樣的形狀。
2.正方形娃娃一個;幼兒用正方形紙和長方形紙。
教學具圖片。
活動過程。
一、復習鞏固對正方形的認知,引出課題。
出示正方形娃娃,問:“這是誰呀?它叫什么名字?長得什么樣?
(請幼兒兩人互相說說)。
小結:正方形有4條邊、4個角,4條邊一樣長,4個角一樣大。
1.操作感知。
(1)請幼兒自我比較:
(2)兩個圖形什么地方一樣?
(兩個圖形都有4條邊、4個角,4個角一樣大)。
(3)兩個圖形什么地方不一樣?
(另一個圖形對邊一樣長)。
(4)請幼兒再次進行比較,將對邊折疊驗證是否一樣長。
2.讓幼兒用語言說出長方形長的什么樣,邊用手指著邊說。
小結:這種圖形叫長方形。長方形有4條邊、4個角,4個角一樣大,對邊一樣長。
三、游戲鞏固:送圖形娃娃回家。
方法:教師分別出示正方形媽媽和長方形媽媽的頭象,啟發幼兒將自己手中的圖形送到媽媽身邊來,并說“我把x娃娃送回家”。
請幼兒互相檢驗結果。
四、數學課件演示:
[2-54]各種各樣的形狀。
尋找法:啟發幼兒課件中尋找像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物品。
小班認識長方形數學教案(通用14篇)篇十一
培養幼兒的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
初步感知長方形的特征。
正確粘貼相應大小的長方形。
課件房子圖形若干和空格大小相等的長方形香糊。
一、初步了解、感知長方形的特征。
1、看課件。師:今天有個圖形寶寶來給小朋友表演節目。想知道是誰嗎?(長方形)。
以游戲口吻介紹長方形的特征。
3、在找找教室里的長方形。
4、現在長方形寶寶要表演節目了看看它做什么?(轉呀轉翻跟頭)。
二、感知不同的長方形。
長方形寶寶翻跟頭翻到了長方形的家里去了,看看長方形的家里都有哪些長方形?
(有大的有小的,有紅的,綠的……,)這些長方形寶寶有相同的地方嗎?
三、動手操作。
1、現在長方形寶寶聽說有小動物需要他的幫助,他要和小朋友說再見了。
2、小動物遇到什么困難了。我們去看看。
3、出示房子圖。原來是小動物的房子被風吹壞了,有的地方要補上,小朋友你們愿意幫小動物嗎?(提示幼兒選擇合適的長方形補房子)。結束。
小班認識長方形數學教案(通用14篇)篇十二
認識長方形是中班的教學內容。在幼兒認識平面圖形的過程中,本著循序漸進的原則,幼兒已經認識了圓形、三角形、正方形,在此基礎上來認識長方形,對幼兒來說是一個學習的過程,也是一個提高的過程。《指南》中強調,幼兒的思維特點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應注重引導幼兒通過直接感知、親身體驗和實際操作進行科學學習,不應為追求知識和技能的掌握,對幼兒進行灌輸和強化訓練。為此我設計此活動,讓幼兒能大膽地參與活動,積極地投入實踐中去。
1、了解長方形的基本特征,正確說出長方形的名稱。
2、能不受大小、顏色、擺放位置的干擾正確辨認長方形。
3、喜歡參加藝術活動,并能大膽地表現自己的情感和體驗。
4、進一步學習在指定的范圍內均勻地進行美術活動。
材料準備。
2、長方形卡片和正方形卡片各一張。
3、闖關游戲幼兒操作卡片人手一份。
4、印有一個長方形的幼兒操作卡人手一份。
5、水彩筆幼兒人手一只。
經驗準備幼兒已經認識常見的圖形,如圓形,三角形,正方形。
了解長方形的基本特征,正確說出長方形的名稱。
教學難點:能不受大小、顏色、擺放位置的干擾正確辨認長方形。
(一)情境導入,鞏固幼兒對正方形的認識并引出長方形。
1.小朋友們,今天老師收到了圖形王國的'國王的邀請,要帶你們去他的圖形王國參觀,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2.圖形王國里有這么多好看的圖形,我們來看看都有誰。(圓形、三角形、正方形)。
3.今天這里來了一個新朋友,你們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嘛?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它吧。
(二)出示長方形,引導幼兒通過觀察比較,討論交流長方形的主要特征。
1.出示長方形寶寶,提問:這個圖形有幾條邊?幾個角?跟什么圖形像呢?
(有四條邊,四個角,跟正方形很像)。
2.出示長方形和正方形,比較他們的異同點。
觀察發現,相同點:它們都有四條邊,四個角,四個角都是一樣大的。異同點:正方形,四條邊都是一樣長的;長方形,有兩條面對面的邊是一樣長的,另外兩條邊是一樣長的。相鄰兩條邊是不一樣長的。
3.下定義:有著四條邊,四個角,四個角一樣大,面對面的邊一樣長,相鄰的兩條邊不一樣長的圖形叫做長方形。
(三)闖關游戲"尋找長方形",幼兒鞏固加深對長方形的認識。
圖形王國的圖形寶寶非常喜歡我們小朋友,邀請我們一起進行闖關游戲,看看我們的小朋友能不能闖過所有的關卡。
第一關:首先出示顏色相同、擺放整齊,但是大小不同的各種圖形的操作卡,讓幼兒從中尋找出所有的長方形并用筆將長方形圈出。
第二關:擺放整齊,但是大小、顏色都不相同的各種圖形的操作卡,讓幼兒從中尋找出所有的長方形并用筆將長方形圈出。
第三關:出示更多各種各樣的圖形寶寶,它們的大小、顏色、擺放位置都不相同,讓幼兒從中尋找出所有的長方形并用筆將長方形圈出。
1、在教學活動中充分調動幼兒和積極性、參與性。
2、鼓勵幼兒用自己的表達形式表達的意愿、教師給予配合和支持。
3、在教學活動中根據幼兒的年齡特征、性格特征給予相應的指導。
小班認識長方形數學教案(通用14篇)篇十三
1.認識長方形,知道名稱和基本特征,能區分長方形和正方形,了解它們的異同。
2.能在周圍環境中找出象長方形的物體。培養幼兒對圖形進行比較的興趣。
1.課件:[2-54]各種各樣的形狀。
2.正方形娃娃一個;幼兒用正方形紙和長方形紙。
教學具圖片。
一、復習鞏固對正方形的認知,引出課題。
出示正方形娃娃,問:“這是誰呀?它叫什么名字?長得什么樣?
(請幼兒兩人互相說說)。
小結:正方形有4條邊、4個角,4條邊一樣長,4個角一樣大。
1.操作感知。
(1)請幼兒自我比較:
(2)兩個圖形什么地方一樣?
(兩個圖形都有4條邊、4個角,4個角一樣大)。
(3)兩個圖形什么地方不一樣?
(另一個圖形對邊一樣長)。
(4)請幼兒再次進行比較,將對邊折疊驗證是否一樣長。
2.讓幼兒用語言說出長方形長的什么樣,邊用手指著邊說。
小結:這種圖形叫長方形。長方形有4條邊、4個角,4個角一樣大,對邊一樣長。
三、游戲鞏固:送圖形娃娃回家。
方法:教師分別出示正方形媽媽和長方形媽媽的頭象,啟發幼兒將自己手中的圖形送到媽媽身邊來,并說“我把x娃娃送回家”。
請幼兒互相檢驗結果。
四、數學課件演示:
各種各樣的形狀。
尋找法:啟發幼兒課件中尋找像長方形和正方形的物品。
小班認識長方形數學教案(通用14篇)篇十四
認識長方形(中班)
認識長方形是中班的教學內容。在幼兒認識平面圖形的過程中,本著循序漸進的原則,幼兒已經認識了圓形、三角形、正方形,在此基礎上來認識長方形,對幼兒來說是一個學習的過程,也是一個提高的過程。《指南》中強調,幼兒的思維特點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應注重引導幼兒通過直接感知、親身體驗和實際操作進行科學學習,不應為追求知識和技能的掌握,對幼兒進行灌輸和強化訓練。為此我設計此活動,讓幼兒能大膽地參與活動,積極地投入實踐中去。
1、了解長方形的基本特征,正確說出長方形的名稱。
2、能不受大小、顏色、擺放位置的干擾正確辨認長方形。
3、幼兒通過操作感受數學的樂趣,并養成生活中善于觀察的習慣。
4、引導幼兒對數字產生興趣。
5、培養幼兒邊操作邊講述的習慣
材料準備1、《認識長方形》的ppt課件2、長方形卡片和正方形卡片各一張3、闖關游戲幼兒操作卡片人手一份4、印有一個長方形的幼兒操作卡人手一份5、水彩筆幼兒人手一只。
經驗準備幼兒已經認識常見的圖形,如圓形,三角形,正方形。
了解長方形的基本特征,正確說出長方形的名稱。
教學難點:能不受大小、顏色、擺放位置的干擾正確辨認長方形。
(一)情境導入,鞏固幼兒對正方形的認識并引出長方形。
1.小朋友們,今天老師收到了圖形王國的國王的邀請,要帶你們去他的圖形王國參觀,讓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2.圖形王國里有這么多好看的圖形,我們來看看都有誰。(圓形、三角形、正方形)3.今天這里來了一個新朋友,你們知道它叫什么名字嘛?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它吧。
(二)出示長方形,引導幼兒通過觀察比較,討論交流長方形的主要特征。
1.出示長方形寶寶,提問:這個圖形有幾條邊?幾個角?跟什么圖形像呢?
(有四條邊,四個角,跟正方形很像)2.出示長方形和正方形,比較他們的異同點。
觀察發現,相同點:它們都有四條邊,四個角,四個角都是一樣大的。 異同點:正方形,四條邊都是一樣長的;長方形,有兩條面對面的邊是一樣長的,另外兩條邊是一樣長的。相鄰兩條邊是不一樣長的。 3.下定義:有著四條邊,四個角,四個角一樣大,面對面的邊一樣長,相鄰的兩條邊不一樣長的圖形叫做長方形。
(三)闖關游戲"尋找長方形",幼兒鞏固加深對長方形的認識。
1.圖形王國的圖形寶寶非常喜歡我們小朋友,邀請我們一起進行闖關游戲,看看我們的小朋友能不能闖過所有的關卡。
第一關:首先出示顏色相同、擺放整齊,但是大小不同的各種圖形的操作卡,讓幼兒從中尋找出所有的長方形并用筆將長方形圈出。
第二關:擺放整齊,但是大小、顏色都不相同的各種圖形的操作卡,讓幼兒從中尋找出所有的長方形并用筆將長方形圈出。
第三關:出示更多各種各樣的圖形寶寶,它們的大小、顏色、擺放位置都不相同,讓幼兒從中尋找出所有的長方形并用筆將長方形圈出。
1、在教學活動中充分調動幼兒和積極性、參與性。2、鼓勵幼兒用自己的表達形式表達的意愿、教師給予配合和支持。3、在教學活動中根據幼兒的年齡特征、性格特征給予相應的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