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是語文學習中的重要部分,寫好作文是每個學生的目標。這些作文涵蓋了不同主題和寫作風格,展示了優秀作文的特點和魅力。
我和爸爸媽媽的故事(模板16篇)篇一
5月11日星期日是我們最不應該忘記的一個節日——母親節!在此,向世上所有的母親送上誠摯的祝福和節日的問候!也許,你為了事業奔波在他鄉的陌生土地上,遠離敬愛的母親;也許,你們由于種種因素已許久未曾聯絡她;也許,你已為人父母,曾經的點點滴滴,絲絲母愛,蕩漾在你心田,無論我們現在有多么的茁壯,母親,依然是那背后最能讓我們依靠的港灣。因此,在母親節的時候,媽媽去個問候,……只要別忘記曾經給予我們生命的那個偉大的人。同時,我們也不要忘記敬愛的父親,父親節是每年六月的第三個星期日,20xx年的第三個星期日是6月15日,所以20xx年的父親節是6月15日。
我和爸爸媽媽的故事(模板16篇)篇二
我的爸爸長得帥極了,媽媽長得漂亮極了。
我的爸爸有一雙有神眼睛,兩只有力的大手,大大的頭,橢圓形的.耳朵,肚子很胖,渾身是肌肉。最喜歡干家務了,性格溫柔,要發起火來真是大火沖天!比較善良。
我的媽媽頭發很香,是卷發。一雙眼睛大大的,橢圓形的頭,高鼻梁,中等個,橢圓形的耳朵。媽媽今年35歲,在銀行工作,喜歡上校信通發表我的日記。性格文雅,發起火來真是暴跳如雷,但也比較善良。
我記得生病時,爸爸媽媽每天晚上都不睡覺,日日夜夜守護著我,就是這種母愛和父愛讓我獲得了健康!
我曾經讀過一本《母愛》的書。上面講述了一個美國孩子彼爾經常做家務。有一天,他看到商店里賣的一個好玩的玩具,很想買下來,可是錢不夠。回到家里,他想出一個可以找媽媽要錢的借口。他把自己平時干的家務事一一列出來,整出了一張賬單。放到媽媽的床頭。媽媽看了也列出一張賬單交給了彼爾。彼爾列出的賬單上面寫著彼爾干的家務和應得的報酬:拖地1美元、涮盤子1美元、倒垃圾1美元……媽媽的帳單上寫著媽媽的付出和應得的報酬:生育彼爾0美元、為彼爾做飯0美元、為彼爾洗衣服0美元、供彼爾讀書0美元……這種母愛讓彼爾獲得了教育。
我和爸爸媽媽的故事(模板16篇)篇三
我最熟悉的人就是我的爸爸了,我的爸爸是一名普通的工人,他中等個子,皮膚有點黑,濃眉大眼,高高的鼻梁。每當我犯錯時,他總是睜大眼睛瞪著我,然后耐心的指出我的錯誤。
爸爸是一個非常有孝心的人,記得去年冬天,爸爸去浙江出差,給奶奶買了一件皮大衣。奶奶見這么漂亮的.皮大衣,說:“你怎么能給我這個老太太買這么貴重的衣服,你應該多存些錢給兒子留著將來讀書用。”
奶奶嘴巴這樣說,其實奶奶已經把衣服套在身上,跑去照鏡子了,我看得出來,奶奶是非常喜歡這件衣服的,奶奶站在鏡子前,左看看,右看看,笑咪咪的,似乎很滿意呢!自那以后,奶奶每次出去做客的時候,都會穿上這件皮大衣,每當有人夸她衣服漂亮時,她都會說:“這件衣服是我兒子給我買的。”爸爸在奶奶心目中是世界上最孝順的兒子。
我非常敬佩我的爸爸,我長大以后,也要像爸爸一樣做個有孝心的好兒子。
我和爸爸媽媽的故事(模板16篇)篇四
我有一個幸福的家,家里有愛我的爸爸和媽媽,所以,我每天就像一只快樂的小鳥,充分的享受著爸爸媽媽對我的愛。
先說說我媽媽吧,我的媽媽是一個很普通的媽媽,臉上時常帶著微笑,因為我上學,媽媽辭職在家做全職媽媽。每天起早貪黑的照顧著我和爸爸的衣食住行。在我的學習上,媽媽總是拿出細心和耐心,一次次擊敗我的偷懶和粗心,要求非常嚴格,不讓我有一點點差錯。但是,媽媽有時也會發脾氣,有一次,我抄作文的時候不認真,寫錯了好幾個字,媽媽看見了很生氣,馬上讓我撕掉重寫。應該說我的學習成績一半應該歸功于媽媽。
再說說我的爸爸吧,我的爸爸高高的個子,說話不多,是一個謙虛穩重的人,為了我們更好的生活,整天在外東奔西跑,非常辛苦,因此,頭發都掉了許多。
爸爸從不責罵我,遇事而是心平氣和的給我講道理。有一次,老師給我布置的書法作業,有一個“挺”字我怎么也寫不好,急的.我頭都快要和地球一樣大了,爸爸看我著急的樣子,就說:“來,爸爸教你,不要急,手要拿緊筆,身子要坐直,一筆一劃要橫平豎直的寫。”經過爸爸手把手的耐心教我,我的字有了很大的進步。
爸爸媽媽為了我付出了很多,說也說不完,媽媽和爸爸在一天一天的變老,我不會辜負你們的良苦積極和對我的期望,我長大一定會好好孝順你們的。我愛你們!
我和爸爸媽媽的故事(模板16篇)篇五
而今又是一載歲月就要真真的走過了,吃過餃子,送走了灶王爺,撣掃了灰塵,這形式上的小年也就算過去了。
窗外零星的還是有幾聲鞭炮響,小寵物泰迪聽到聲響便怕怕的樣子偎在我的懷里,把我當成了她的唯一可依靠的“家長”了,我深深的體會著這種被依賴的情愫。又想起漸漸老去的爸媽了,他們對兒女的這種依戀和依賴的情懷也似一日多過一日了。
那兒時飯館的溜豆腐,而今早就換成了我們常常領爸媽解饞的“老湯豆腐”“秘制壇肉”“濃香鯽魚”了,依然喜歡和爸媽一起吃飯的.感覺,只是現在已經變成了我喜歡偷偷看著爸媽吃的很享受的樣子,且還要時不時的,順手幫著他們擦一擦嘴邊沾著的湯汁,他們吃的急了,有些咳,我便趕忙倒杯水遞上去,這一切的一切都要做的自自然然、妥妥帖帖的才好,不要讓他們感受到自己的笨拙和老去。
我和爸爸媽媽的故事(模板16篇)篇六
我的爸爸是一名交警,因為整天在街上巡邏,所以皮膚被太陽公公曬得黑黑的,我的爸爸有一個豎起來的發型,黑黑的臉上長著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笑起來的'時候,眼睛就瞇成了一條縫,眼睛底下長著一個高鼻梁,高鼻梁下面長著一個大嘴巴,打哈欠的時候就變成了一張血盆大口,媽媽說這可以吞下一個人呢!
我爸爸的手特別巧,又一次,我上的畫畫班需要做一個小汽車,我就為這件事苦惱了一整夜,最后爸爸拔刀相助,爸爸很耐心的教我做小汽車,第一步,先拿畫筆在煙盒上畫好小汽車所需要的部分,第二部再拿針在前后戳兩個小洞洞,再把牙簽鉆進去,第三步,再把我小時候玩的橡膠墊子剪成四個一樣的圓,再讓牙簽戳進去,一輛小汽車就這樣完成啦!事后,爸爸告訴我做生么事都要把它做的最好,手工也是一樣的。
我真喜歡我這手巧的爸爸。
我和爸爸媽媽的故事(模板16篇)篇七
你知道世界上誰對你最親最愛嗎?對!那就是親愛的爸爸媽媽,作文我的爸爸媽媽。
我爸爸今年三十六歲,他在公司上班。爸爸的身材有點胖,兩只眼睛小小的,刺猬似的頭發,我總怕它來扎痛我。爸爸的皮膚白里帶黑,看上去超級健康。爸爸的性格很奇怪:一會兒溫和,像春天的陽光;一會兒暴躁,像夏天的狂風暴雨,遇到“晴天”,我就幸運了,既可以看電視,還可以玩電腦,真是太舒服了。若是遇到“陰天”,我可就慘了,“三十六計,走為上計”,我只能早點閃了。“人無完人,金無足赤”,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爸爸也不例外,他的'缺點就是愛喝酒。有一次,爸爸喝醉了酒,媽媽批評了他,他不但不聽,還發酒瘋。
我的媽媽今年三十三歲,在廠里上班。她美如仙女,媽媽的身材很苗條,皮膚白白的。媽媽的性格溫和,每天都非常關心我,還問我開不開心。她每天都做好吃的給我,對我可好了。在我的心里,媽媽是一個十全十美的人,我愛媽媽!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等我長大了,我一定要報答爸爸媽媽對我的養育之恩,一定要讓他們過上幸福的生活!
我和爸爸媽媽的故事(模板16篇)篇八
“一曲笙歌春如海,千門燈火夜色似晝。”20xx年2月24日晚上,在我8歲生日這天,我和爸爸媽媽一起逛廟會。
我們從小南門段上城墻賞燈。到達目的地的時候,幕色已經拉開,古城墻上張燈結彩,隨處可見各式各樣的彩燈流光溢彩,火樹銀花不夜天。眼前的百花燈星星點點地掛在枝頭,呈放著各色光芒。有的是滿樹的紅色百花燈,有的枝頭上掛著的是粉色百花燈,還有的樹上掛著整樹的黃色百花燈……遠遠望去,滿樹的百花燈,假花更比真花艷,為迎春燈會增添了滿目的春色。喜氣的`大紅色燈籠將古城墻映襯在一片紅光之下,城墻上廟會如織的人流,真是紅紅火火,好不熱鬧。玉兔賀歲,今年的花燈,兔子唱主角,隨處可見以“兔”為主題的彩燈。更有栩栩如生的熊貓彩燈做客西安古城墻為廟會增光彩。憨態可掬的十八羅漢熊貓吸引了不少游人的眼球。
正是玉兔迎春,人燈互動,滿城福氣賀新年!
我和爸爸媽媽的故事(模板16篇)篇九
九年前,我來到這個幸福的家庭里,在這九年的時間里,我和爸爸媽媽之間發生過很多有趣的事,比如:“煎餅”事件、“踢足球”事件、“騎單車”事件……但是,最讓我難忘的便是“踢足球”事件。
那是一個星期天的中午,我們一家人吃完午飯后,就相約到離我們家不遠的足球場上去踢足球。我們坐著爸爸的小轎車來到了足球場,下車后,我們先做了一下熱身運動,訓練任意球:哥哥和爸爸當人墻,我和媽媽主罰任意球。訓練開始了,媽媽先開始,只見她奮力一踢,球打到爸爸的腳上以后,便彈進了球門。輪到我了,我輕輕地吊了個高球,球從上方進入了球門。“兒子,這球吊得好!”爸爸對我豎起了大拇指。我回答說:“過獎了,爸爸!”離比賽還有五分鐘,我們都各就各位了,我和媽媽一組,哥哥和爸爸一組,奶奶當裁判和觀眾。比賽開始了,我最先將球拿到,帶著球朝球門飛奔而去。可是半途中卻被哥哥把球搶走了,于是我馬上返回防守位置。哥哥奮力一踢,可是被媽媽擋出了底線,我長長松了一口氣。接下來是一個角球,爸爸把球開到了禁區內,哥哥帶頭攻門,一個側身把球頂進了球門。奶奶連忙拍手叫好,現在場上比分0:1。這時,上半場結束了。
伴隨著哨聲的再次響起,下半場比賽開始了。我馬上把球搶到腳下,往路邊傳去,趁著對方不注意,我把球傳給了身后的媽媽,緊接著媽媽又把球從哥哥身邊傳給了我,形成了一個“二過一”的`局式,就這樣我把球帶到了進去內。我這邊跑跑,那邊傳傳,草坪好像一張碧綠的畫紙,被我的鞋在上面畫了一個“星”形。這時,我抬腳奮力一踢,把球送進了球門。“孫子,太棒了!”奶奶高興得都跳起來了。現在場上比分1:1,我心想:再進一個球我們就贏了,我一定要加油。比賽進行到了第90分鐘,眼看就要結束了,哥哥卻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我把球帶到禁區,哥哥一個不小心,伸腳就把我絆倒了。因為哥哥的失誤,我們獲得了點球的機會。我站在發球的位置上,準備罰點球。待哨聲響起,我臨門一腳,球就像離弦的箭一樣,穩穩地扎進了球門。比賽結束了,場上比分2:1。我們隊獲得了勝利,大伙都過來為我們慶祝,大家抱在一起,笑著,歡呼著。
小朋友們你們有沒有和爸爸媽媽之間發生過這樣的事呢?如果有的話,快來跟我一起分享吧!
我和爸爸媽媽的故事(模板16篇)篇十
9月24日,這是一個普通的周六,上午10點50,貴陽一家購物商城負一樓的書店里開始聚集起一群2——6歲的孩子,他們被店員領到書店里一個較寬敞的角落,和家長一起席地而坐等待著他們的“女神”到來。
11點整,一個留著蘑菇頭,戴著黑框眼鏡,圓臉上溢滿笑容的女士出現在孩子們面前,有孩子大聲喊出來:“熊貓太后”!
11個月前,“熊貓太后”還只是毛媽,她也是這副繪聲繪色的模樣給自己2歲的女兒毛毛講睡前故事,已經堅持了2年,因為她童年的記憶里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爺爺給她講的各種各樣的故事,當她有了孩子,成了毛媽,她相信親子閱讀是最好的陪伴方式之一。
可是,當毛毛有一天突然對《可愛的身體——血液兄弟好樣的!》這個繪本產生了極大的興趣,要媽媽一遍又一遍地講給她聽,有時,一晚上同一個故事要聽四五遍。
工作本就辛苦的毛媽覺得這樣很累,在給毛毛講第三遍、第四遍的時候,毛毛會抗議她的偷工減料。她突然想到了手機的錄音功能,她把毛毛喜歡的繪本故事錄下來,然后一遍遍地放給毛毛聽。
后來,在朋友的要求下,她開始把她的這些錄音分享在朋友圈里,朋友又各自分享在自己的朋友圈里,就這樣,毛媽講故事開始在朋友圈里小有名氣。
同時,毛媽發現,毛毛開始有自己的思維、自己的脾氣后,她有點hold不住了,會時不時地喝止,之后又非常氣惱自己為何管不住自己的脾氣,反思連成人都會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又怎么要求孩子呢。
她通過朋友開始接觸“正面管教”課程,自費到北京等地學習,并獲得了美國注冊正面管教家長講師、美國如何說孩子才會聽htt課程預備講師資格。
這時,有媒體工作經驗的毛媽所在媒體籌劃成立新媒體工作室,喜歡嘗試新事物、不斷挑戰自己的毛媽毛遂自薦,就利用她擅于講故事、對親子關系有所研究的特長,運用自己所在的傳統媒體平臺和新興的播客平臺,以“熊貓太后擺故事”為載體,分享、傳播親子閱讀、交流陪伴孩子成長的方式方法。
“熊貓太后”也遭遇過成長的煩惱,錄制技巧把握不好,氣息全噴話筒上。表達故事情感用勁過猛,把自己累夠嗆,沒多久就疲憊不堪。經過一段時間的調整,她才又回到了情景、情節和角色里頭。
11個月的時間,從毛毛最愛的《美味的朋友》系列開始,到毛毛要求重復聽機率超級無敵第一高的《可愛的身體》系列;從80后的童年記憶《巴巴爸爸》,到流傳百年的童話故事;從國外知名繪本,到中國傳統故事;從簡短的童謠,到長得得分集錄制的童話;從讓自己的孩子感受閱讀的美好,到讓更多的孩子享受閱讀,毛媽已自費購置了千余冊故事圖書和家庭教育的書籍,她家的客廳已經變成了一個小型的圖書館。
到9月25日,“熊貓太后”擺故事已經錄制了300個畫面感極強的故事,這些錄音已經成為小朋友們成長伙伴,而“熊貓太后”的名聲開始越來越大,大連的聽眾甚至邀請她去大連現場擺故事。
回顧這11個月的經歷,毛媽心態很平和:我,是個媽媽,分享的是媽媽給孩子念書、照料孩子的那些事兒;我,不是專家,但求專業。課堂、書本、網絡學習,自己帶娃和陪娃看書,兩年多來,做中學,學中做,樂在其中,只希望今后爸爸媽媽不再擔心孩子的學習。
我和爸爸媽媽的故事(模板16篇)篇十一
我的家是個幸福的家庭,有一個愛花錢的爸爸,一個愛發脾氣的媽媽,而我呢,是一個做作業既拖拉又效率不高的小孩。
我這樣形容我的家,一點兒都不夸張。
愛花錢的爸爸:爸爸吃飯幾乎就沒在家里吃過,不是在外面吃小吃,就是約著同事去喝酒。
愛發脾氣的媽媽:每當我做作業時,媽媽就好像是她的作業似的,要發表她的長篇大論了,我的耳朵都要結繭了。
做作業既拖拉又效率不高的我:每次做作業我都是一心二用的,一會兒邊看書邊做作業,一會兒玩橡皮、橡皮筋……,反正書桌上能玩的都玩了。每次不被爸爸或媽媽罵一遍,我根本就完成不了作業。正因為這樣,我的作業每次都有很多錯。
我的家,是一個溫馨又民主的家,爸爸媽媽非常疼我,有空就會帶我出去玩,在家里又會陪我玩游戲,爸爸媽媽非常尊重我,很多事情會和我商量,聽取我的意見。
我的家又是個忙碌的家,家人都忙著做自己的事,晚飯后,我忙著做作業,媽媽忙著織毛衣,爸爸卻在看電視,搞得我一點兒都不想做作業。
我的家雖然普通,但很幸福。而我已經上四年級了,是個大孩子了,我一定要改掉拖拉這個壞習慣。
作者|藍天逸。
公眾號:武義實小08。
我和爸爸媽媽的故事(模板16篇)篇十二
森林里,住著一只一直想生雞蛋的貓。他每天都在幻想:如果我會生雞蛋,我可以讓隔壁的雞媽媽幫我孵蛋。十幾天后,她就會幫我孵出一只小雞。然后,我再養大她,讓她再生蛋。這樣就會變成雞生蛋,蛋生雞……那樣,我就可以坐享其成,成為森林里的養雞大戶,那樣黃鼠狼就不用去偷雞媽媽的小寶寶了,他可以來我這里買。如果第一只雞蛋碎了,不要緊,我會下蛋嘛,我可以再下一只……這樣,我就是森林里的一大富翁了,哈哈哈!”他每天就這樣想著,想著。可是他就是那種有一千個想法,都比不上一個行動的人,光想不做。終于有一天,他下定決心:“我一定要學會如何下蛋!”于是他就來到雞媽媽的家里,請教如何下蛋。
“叮咚!叮咚!”門鈴響了。
“來了,來了。”雞媽媽一邊說,一邊連忙去開門。“哦,原來是貓先生啊。快請進。”
貓走進了雞媽媽的房間,坐在沙發上。雞媽媽為他沏了一杯綠茶。問道:“真是稀客,你有什么事嗎?”
“我……我……就是想請教您如何下蛋。”
“這個嘛,這可是家傳秘方,不方便向外人透露。”
“不用你告訴我,你只要在我面前下一只蛋就好了。”
“好吧。”
于是雞媽媽就吃了些沙子。“咯咯咯”一個光滑的雞蛋就這樣出來了。
貓回到家后,到馬叔叔那里買了好多好多沙子,心想“我就快可以成功了,我要住洋樓,開靚車……”哎,貓又開始做他的白日夢了。
然后貓就坐在沙堆旁,“我以后都吃沙好了。”于是他就做了一個實驗:吃沙生蛋。他拼命往嘴里塞沙子。“咕咕咕,咕咕咕……”他的肚子開始疼了,他想這也許是要開始下蛋的象征吧,于是他又拼命往嘴里塞沙子。結果,蛋沒生成,貓就痛得昏倒在地上了,還是他的朋友豬把他送去醫院的呢。
“嗯……嗯……我……我這是在哪里呀?我是富翁了嗎?哎呀!怎么這么疼呀?”
“你這是在醫院,你剛剛洗了胃,你需要休息。”狗醫生說道。
“醫院?我還要生蛋呢。”
“生蛋?別開玩笑了。你是永遠都生不了蛋的。”
“是呀,我剛才沒跟你說的家傳秘方:就是你必須是雞才能生雞蛋。”雞媽媽對貓說。
我和爸爸媽媽的故事(模板16篇)篇十三
周日的下午3點,4歲的悠悠一會兒跑到廚房,幫媽媽放白糖在鍋里,燒制她最喜歡的一道菜——糖醋排骨,一會兒又像只粘人的小貓,蹭在爸爸身上,催促著在電腦前修改圖紙的爸爸:“爸爸,你弄完了嗎?我們可不能遲到啊!”
悠悠惦記的是今天下午在親子俱樂部的一個分享活動,每個家庭做一道拿手菜,大家一起分享。在這之前,悠悠還要和爸爸媽媽一起在老師的帶領下畫畫。
在這個親子俱樂部里,繪畫、露營、運動、游戲、派對,所有的活動項目都要求家長陪伴孩子一起完成,在悠悠心里,平時忙于工作的爸爸媽媽,只有來到這個俱樂部才會離開電腦、放下手機,陪自己好好玩。
在親子俱樂部的小院里,有一個7歲的瘦瘦高高的小女孩幾乎整個周末都在那里晃來晃去,有時和她眼中的“小不點”們一起畫畫、一起游戲,有時一個人安靜地看書。
有人說,那就是俱樂部創辦者之一的伊媽的女兒小伊,別看她年紀不大,可是跟著爸爸媽媽走過的地方比很多成年人都多,她就是一只被爸爸媽媽牽著散步的蝸牛。
《牽一只蝸牛去散步》是臺灣兒童作家張文亮的一首兒童散文詩,講述上帝讓一個人完成牽著蝸牛去散步的任務,蝸牛走得太慢,那個人開始很不耐煩,想丟掉蝸牛,可是他慢慢地發現栽培著蝸牛慢慢散步的過程中,他看到了平常看不見的美好風景。
伊媽在生育之前,和丈夫在廣州辦廠,非常忙碌,錢是掙到了,但總感覺生活里除了工作,別無其他。
有了小伊后,伊媽為了更好地陪伴小伊,做了近3年的全職媽媽,在這期間因為女兒接觸了早教,對教育方面的知識特別感興趣,自己也因此成為一名早教中心的課程顧問。
就在早教中心,伊媽一直在課程和書本中學習怎么做一個對孩子成長有幫助的媽媽。當孩子漸漸長大,她覺得早教中心讓父母陪伴孩子成長的理念需要繼續延伸,于是和幾個同事商量,決定創辦一個親子俱樂部,把一些先進的教育理念融入親子活動中去。
最初,俱樂部只有5、6個孩子,體驗課程只有繪畫,活動也只是承接孩子的生日派對,可是伊媽和同事們始終相信,真心的陪伴會換來孩子和家長的認可。
兩年半的時間里,伊媽和她的同事們不停地去參加繪本教學、家庭教育等方面的學習和進修,還經常組織教研活動。經過不斷摸索,俱樂部的孩子已是原來的數十倍,課程也分為室內的繪畫、手工、主題派對和戶外的露營、探索、拓展等,不變的是俱樂部始終堅持自己的“慢”教育,所有課程不以考級、拿證為目的,只希望孩子們在過程中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和藝術的美好。
我和爸爸媽媽的故事(模板16篇)篇十四
18歲那年夏天,從老師手中接過高考成績通知單,她以三分之差落了榜,有劇痛砸進她的心,她感到自己是天下最痛苦的人,眼淚像開了閘門的洪水,洶涌泛濫。
她生在農村,是一個脆弱又極要強的女孩。雖正是花的年齡,但落榜卻像刀子一樣,把她細嫩的心葉切割成一片一片。她想到了從沒想過的一個字:死。但在死之前,她決定回家再看一眼她含辛茹苦的父母。
當她失魂落魄走進家門時,父母早就看見了她臉上的烏云。生她時,因為難產,母親差點闖進鬼門關,吃了不少苦頭。父母一直把她當作掌心的寶貝護著,從沒讓她受到半點傷害。
整整一個下午,她把自己關在屋子里,不吃也不喝,任憑父母怎么央求呼喚,她就是沒有半點回應,就是不肯開門。
夜色一圈一圈加深,她的痛苦也隨著夜色一層一層陷落。父母的聲音在嘆息中漸漸微弱、遠去。凌晨,估計父母差不多睡了,她躡手躡腳開了門,打算一個人溜到外面,悄悄地結束自己的生命。
可當她打開門縫的一瞬間,她發現父親守護著母親,正掩面拭淚。她一下驚呆了!
24歲那年秋天,談了三年刻骨銘心的戀愛,男友沒有給她任何借口就消失了。從未嘗過失戀滋味的她,看天,天是黑的;看云,云是灰的。她再次感到自己是最痛苦的人。
她自認為是專門為愛情而生的人,愛情就是她呼吸的空氣,是她活命的糧食。沒有了愛情,她覺得沒有了活著的意義。她又一次想到了死,又一次想到了生她養她、這個世上和她最親的人—她的父母。
帶著一顆遍體鱗傷的心,她從城市的一角像樹葉一樣,飄落到老家父母的身邊。
見她一副灰頭土臉的樣子,父母立刻明白了發生的事情。女兒痛不欲生的樣子,就像一把重錘,一錘一錘將父母的心擊得粉碎。僅僅過了一個晚上,她發覺父母好像就老了10歲。她為自己給父母增添的痛,再次感到了強烈的震顫!
30歲那年冬天,結婚第三個年頭,她和丈夫有了生平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爭吵。
結婚前,他對她山盟海誓,甜言蜜語,讓她的心每天都像是一座盛開的花園,芬芳、馥郁。
可現在,他變得既不浪漫,好像也沒有以前那樣愛她,有時他甚至不明原因地很晚也不歸家。因此,婚姻中這樣的痛,她無法忍受。她又一次感到自己是天底下最為痛苦的人。她拾掇衣服,執意要回娘家,一副一去不復返的樣子。
她的心開始劇烈地顫抖,不是為自己的疼痛,而是為父母。她開始回想自己走過的路,落榜的痛,失戀的痛,婚姻的痛,雖然每次自己都很傷,但人生到此,她才開始認真體會父母的痛—每當自己陷入痛苦時,總認為自己是天底下最痛苦的人。可你痛,總有人比你痛,這人就是生你養你的父母。
我和爸爸媽媽的故事(模板16篇)篇十五
我曾聽爸爸講過許多他的童年故事,有放牛的,有上山砍柴的,有割草的……這些事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爸爸給我講過的放牛的故事。
那天陽光明媚,我們全家人在一起曬太陽。我突然心血來潮地對爸爸說:“爸,你能不能給我們講講你小時候的趣事呀?”爸爸毫不猶豫的說:“可以,我小時候不知發生過多少趣事,有一件我現在還記得一清二楚呢,我給你們說說。”
爸爸高興地說:“記得有一回,我和你伯伯一起去山上放牛,我們倆在回家的路上,牛突然停下來不走了,我和你伯伯就甩鞭子打起牛來了,不論我們怎么打,它都不肯走,還發出了悲慘的叫聲,牛身上留下了被我們抽打的傷痕。過了很久,我和你伯伯終于把牛牽到了家門口。你奶奶見我們回家了,就出來迎接我們。當她看見牛身上的一道道傷痕時,氣得暴跳如雷。她知道肯定又是我們倆干的‘好事’,不由分說拿起鞭子就來打我們。可你奶奶見我年齡小,就放過了我。你伯伯可倒了大霉。就這樣我逃過了一劫。”我說:“爸爸,你可占了大便宜喲!”
爸爸說:“我還沒說完,你插什么嘴呀!”接著,爸爸又津津有味地說了下去:“自從那件事后,你伯伯就很嫉妒我。有一次,我們一起到山上去砍柴。因為那地方平坦、寬敞,我打算在草叢里睡覺休息一會兒。我把你爺爺給我買的新鞋子脫下來,放在睡覺的旁邊……當我醒來時,發現我的新鞋子被砍成了兩半。我想,準是你伯伯干的,就氣急敗壞地去找你伯伯算賬。沒想到他還得意洋洋地說了一聲:‘活該’。我比他小,打不過他,只得掃興而歸……”
我笑嘻嘻地說:“爸,你可真倒霉,鞋子不僅壞了,還打了個敗戰而歸,不過,爸,我真心為你感到驕傲,雖然你們那時候很貧窮,但是依然擁有一個快樂的童年。”
我和爸爸媽媽的故事(模板16篇)篇十六
初春,傍晚。重慶萬豪酒店大廳外,料峭春雨淅淅瀝瀝。送走出席報社“感動重慶十大市民”頒獎典禮的眾嘉賓,我陪客人來到酒店自助餐廳。餐廳富麗堂皇的裝飾在燈光下呈暗紅色,峨冠博帶的大廚背著手,氣宇軒昂地穿梭于餐桌間,神情活像巴頓將軍正視察他的第三坦克軍團。
客人是來自東北的一對農民夫妻,他們是來出席兒子的頒獎典禮的。
典禮結束時,頭兒對我說:“你陪他們下去吃個便飯吧,人家大老遠來一趟不容易。”這對夫妻年過五旬,朝鮮族人。他們當天從遙遠的東北飛過來,男人戴一頂時髦的白色棒球帽,與陳舊的衣服很不協調,女人衣著款式起碼是前的。他們的兒子叫李恒太,21歲,在重慶讀大二。去年國慶節,李恒太在九龍坡長江邊為救一名落水兒童被江水沖走,至今下落不明。
老兩口都不高,黑瘦,與我想像的東北大漢有差距。但一開口,覺得口音很熟,讓人想起趙本山,他們坐在餐桌邊沉默著。男人掏出香煙狠狠吸,女人滿臉悲傷,眼睛一直含著淚花。
我說,這里是自助餐,我給你們取去。男人把煙掐滅,說:“我們自己來吧。”我帶著男人和女人穿行在香氣四溢的食盤間。他們怯怯地取菜,可能不太習慣用不銹鋼菜夾,女人不小心將菜屑掉落在餐臺上。大廚見了,不說,也不笑,臉冷冷的。
男人和女人盛了蓋不住盤底的一點素菜,坐下輕輕吃。我叫小姐拿來筷子,換過他們手中的刀叉。男人的臉稍稍松懈了一些,女人仍苦著臉。我知道他們還沉浸在喪子之痛中。
我問男人:“喝點啤酒吧?”男人搖頭。我便去取食物,回來后,見他們已將素菜吃光了,盤子干干凈凈無一點殘渣。我說:“再去給你們取點肉食。”男人一把抓住我說:“謝謝了,我們吃好了。”女人也將臉拾起來,眼睛定定地看著我,說:“張記者,我們吃好了,真的。”
我注意到,他們可能怕影響我的胃口,沒說吃不下,也沒說吃飽了,只說“吃好了”。
餐廳很安靜。遠處有三三兩兩的老外正在用餐,交談聲音如耳語。背景音樂是加斯·荷伯為電影wemerherzog的配曲,記得電影開篇是一個少年在金黃麥田里奔跑,它曾給人留下深刻印象。據說,這段音樂的主題是“人人為自己,上帝反眾人”。我想起李恒太:春天,東北大平原上,他也曾在麥田里奔跑過,如今卻再也回不到故鄉——他為了別人永遠沉沒在重慶長江段,連遺體也沒找到。
請李恒太的父母來重慶前,我與他們通過電話。
我說:“按報社規定,你們來重慶,報社可以報銷一個人的火車票。”男人說:“現在春運還沒結束呢,火車票不好買,我們準備乘飛機過來。”
我說:“飛機票呀,有點……”
男人聽出我的遲疑,說:“你們報不報銷沒關系,哪怕自費,我們也要來出席恒太的頒獎典禮。”又說:“撫順這幾天零下十幾度,冷得跟咱心一樣,今年除夕夜,我知道兒子回不來了,但還是給他擺了筷子和酒杯。每次一想起他,我頭發就一縷一縷掉,現在快掉光了!”
難怪男人戴著棒球帽。
面對喪子之痛的男人和女人,我想找點別的話。問女人:“你退休了吧?”女人一怔,說:“我是農民。”她似乎看懂了我的意思,說:“張記者,你能來陪咱坐坐,我們已經很感激了,你千萬不要怪我話少啊。”又說:“昨夜,我又夢見了我家恒太,好多魚正圍著他咬哩!”說罷,她泣不成聲。
男人接過話說:“我們雖窮,但還是準備了1萬元,如果重慶有人能找到恒太的尸骨,我們一定要重謝他!”他邊說邊掏出錢包,取出一張合影:前面站著一個風華正茂的英俊青年,后邊是滿頭濃發憨笑著的父親。那父親與眼前這男人完全成了兩個人。
男人突然問:“今天的頒獎會場可能要花點錢吧?”我說租的,6000元。男人一呆,女人收住哭。又問:“這晚餐呢?”我猶豫著,說147元。“是我們全部嗎?”男人問。我說一個人147元。“哪怕只吃了一片面包,也這價。”男人和女人久久無語,低下頭去。
最后我問:“你們明天怎么安排,需要什么幫助?”男人說:“不再麻煩你們了。我們準備到恒太下水的地方去看看,再給他燒炷香,也許今后也來不了了。”
我無語。我想起頒獎會上,由我給他兒子撰寫的頒獎詞。
然而,我真的理解他們的兒子嗎?汗顏。
當我把男人和女人送到酒店門外,燈紅酒綠與鼎沸人聲迎面撲來。接他們的車來了,女人突然彎下腰,從一個大塑料袋里掏出一個小包,說:“張記者,我要送你點東西。”我趕緊推辭,說我們有紀律,不能收的。女人抓住我的手說:“我不聽這些,你一定得收下,這是我自己上山拾的榛子,不值錢,是心意。”男人說:“收下吧,收下吧,感謝你給我們恒太寫的那些話呢,他如果水下有知,也會笑的。”跨進車門前,男人突然回身握住我的手問:“啥時能來東北?我一定用朝鮮族禮儀接待你。”
一周后的大清早,他們給我打來電話,說已經回到老家了。女人說:“我們是坐船走的,一路想看看恒太安睡的長江。”男人接過電話說:“恒太媽從重慶朝天門上船后,幾乎沒離開船舷,一直到三峽大壩才回艙,我們知道找不到,但心不甘啊!”
我久久無語。男人叫李明德,女人叫崔成蓮,家住遼寧省撫順市章黨朝鮮族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