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作文是對作者語言表達能力、思維邏輯和文化底蘊等綜合素質的真實展現。以下是一些優秀作文的片段引用,希望能給大家提供一些寫作上的啟示和思考。
我和古箏的故事(實用14篇)篇一
走過琴行,我看到放著的古箏,很典雅,那一剎那我就喜歡上了古箏,我和我的古箏。開始了我和古箏的路。
這里有快樂,有忘記的煩惱,有淚水。有放棄!每一次都告訴自己古箏會是我生命的另一半。我喜歡它的聲音,我喜歡它的典雅和高貴,小學生作文《我和我的古箏》。
有段時間我既然把它每天的練習當履行義務。時間從幾個小時到僅僅的'半個小時不到,到后來好幾個星期沒摸過琴,我真該狠狠的罵自己。學任何東西就是這樣嗎?我已經經歷過了,難道還要再經歷一次嗎?一開始不管它有多難,但有很大的信心。過程卻是艱辛,是迷茫,失望~~~~~~~什么都有過。我坐在窗口彈的時候,我的手指尖上都是水泡,淚水掉在琴身上,咬牙不停的彈著。那時候我是留這淚的機器人。
又有段時間它成了我孤獨時的朋友,我把它放在我的房間里,我的房間漂滿歌聲。我喜歡坐在窗口彈,忘記所有的不快樂。那時候我覺它是我的最好的朋友,它是有生命的。它和我交織交融,它和我一樣孤獨,感受我的寂寞。它也同時和我分享快樂。
從現在起不要把是義務,用生命去感受它,和它一同呼吸,我生命的另一部分就是古箏!
我和古箏的故事(實用14篇)篇二
1234567,這是幾個多么有趣的數字呀!在數學家的眼中,他們是一個有規律的自然數列;在文學家眼中,他們可能又演變成了一首流傳千古的詩歌;在身為小學生的我的眼中,他們不僅僅是數字,更是一支支優美的旋律。
那是漁人打漁滿載而歸時的喜悅,那是伯牙與子期之間深深的知己之情,那是深秋季節寒鴉嬉戲于水面的情景,那是碼頭工人與臺風英勇搏斗的場景,更是一朵朵蓮花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潔氣質。這就是我所深深熱愛的古箏,他們如同一顆顆珍珠,不僅點亮了我課余生活,更讓我領悟到了“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的道理。
記得那是在去年的7月,我要參加全國古箏大賽,還要進行古箏七級的考試,學校還要進行緊張的期末考試。因此,每天回到家,完成學校的作業,顧不得和喜羊羊與灰太狼見面,更不用說探索自然了,我立刻馬不停蹄地開始一遍遍地反復練習著《寒鴉戲水》、《戰臺風》。一時之間,我覺得我的生活怎么有這么多的事情,就像一團亂麻一樣,我疲憊,我煩惱!
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去年我順利地通過了古箏七級的考試,在全國古箏大賽中獲得了二等獎的好成績!當我取得成績的時候,我仍然沒有忘記“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也正是這句話,讓我真正地感受到了古箏帶給我的幸福,我還會和古箏繼續譜寫我們更多的成長故事。
我和古箏的故事(實用14篇)篇三
今天,我學習了一片課文《自然之道》。
這篇課文講的是:“我”和向導結隊來到南太平洋加拉巴哥島觀察幼龜是怎樣離巢進入大海的,而我們自作聰明的救了一只幼龜“偵察兵”使得成千上萬的幼龜遭到滅頂之災。論而事實,其實我也做了一件類似的事情。
去年暑假的一天,烈日當空。我來到姥姥家玩,剛一進家門,我注意到了姥姥家靠墻的雞籠子:里面裝了很多雞和雞蛋,我忍不住好奇問姥姥:“姥姥,這個雞蛋能吃嗎?”姥姥笑瞇瞇地說:“恩,這個嘛,還不能吃,因為啊,這個雞蛋是能生出小雞仔的。”我點了點頭。于是,我心中暗暗生了一計。今天,萬里無云,我帶著剪刀悄悄來到雞籠子這,打開雞籠子,偷偷拿出來一個雞蛋,用剪刀剪開了一條縫,然后,再把小雞拿回雞籠子。之后,我連續幾天一直觀察“它”的活動情況,發現“它”無論是吃飯還是活動都比不過其他的小雞仔,我滿臉茫然地去問姥姥,姥姥聽了,哈哈大笑地說:“傻小子!這小雞仔是不能這樣輔助的,”“它”天生就是要靠自己啄殼而出的,不然,“它”就會失去抵抗力,沒過幾天就死了。我聽了姥姥這番話恍然大悟,同時也為自己的行為而感到悔恨,而且我也領悟了一個道理:做事情一定要按自然規律去辦事不要自作聰明、自以為是,反而會把事情辦糟。
我輕輕地合上語文書,從而我知道——書是知識的海洋,力量的源泉,生活的方向盤,書是知識海洋中的燈塔,讓我們一起走進書的世界,在知識的海洋中遨游吧!!
我和古箏的故事(實用14篇)篇四
在日常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是從內部言語向外部言語的過渡,即從經過壓縮的簡要的、自己能明白的語言,向開展的、具有規范語法結構的、能為他人所理解的外部語言形式的轉化。那么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篇優秀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我學古箏的故事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故事,都有自己難忘事跡。那么,我就說一說我學古箏的故事。
小時候,聽媽媽說,古箏的聲音很典雅,聽著古箏發出的悠揚的音韻,簡直就是一種享受.從此,古箏一詞深深印入我無知的腦海中.漸漸地,聽多了,想多了,我對古箏有了種好奇感,于是,學習古箏的艱辛旅程也就開始了。
剛開始學古箏,給我的第一印象就是:酸。
這天,是我的第一堂古箏課,一進門,一陣陣清脆的琴聲縈繞耳邊。終于,輪到我上課了,我既興奮又緊張。這節課,老師教我認弦,幼小的我望著古箏上的二十一條弦,頓時傻了眼,二十一條弦,每條弦都發不同的音啊!我的小腦袋又不是電腦,這該怎么辦呢?放棄?不,絕對不可能!皎皎的月光升上天空,星星在旁邊點綴,在寧靜的夜晚,一間房子里斷斷續續的傳來一個音,兩個音……燈光下,我坐在琴邊,仔細地記著每條弦的音調,心里不禁有種酸酸的`感覺。
幾年后,我的琴技有了很大的進步,可練琴的日子卻不免有些:苦。
如今,古箏與我的靈魂融為一體,聽音樂成了一種習慣,練琴成為一種享受,我期待著你的藝術故事。
我和古箏的故事(實用14篇)篇五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人類是怎么進步的,我不清楚,但我知道,書本是我人生路上的好伙伴,是書本陪伴著我成長的。
從學牙牙語開始,我就結識了書。那是布滿彩色圖畫的世界,媽媽一邊指著書上的圖畫,一邊耐心地告訴我:這是蘋果,這是香蕉,這是桃子,這是……告訴我青蛙為什么冬眠,飛機是怎么飛上天的……我驚訝于世界美麗的奧秘。
稍微大點兒時,我就會自己找書看了。《白雪公主》、《丑小鴨》、《拇指姑娘》、《灰姑娘》等各種系列的童話讓我深深地著迷著。一本好書,就相當于一塊磁鐵,而我就是離不開磁鐵的小鐵釘。
漸漸地長大的我已經不滿足于童話世界了,開始走進更廣闊的文學天地。古典四大名著是一定要看的,神通廣大的孫悟空;足智多謀的諸葛亮;粗中有細的李逵;聰明靈秀的賈寶玉,都在我的腦海中深深留下了烙印。還有《駱駝祥子》、《老人與海》,接著是《海底兩萬里》及《愛德華的奇妙之旅》……我沒行萬里路,卻欣賞和領略了大千世界的花花世界。
人生與書為伴,其樂無窮!
我和古箏的故事(實用14篇)篇六
小時候,在電視上看到仙氣飄飄的古裝美女彈著古箏,我便會情不自禁地學著樣子,假裝正在陶醉地彈奏,從此便迷上了古箏,心里對古箏充滿向往。
八歲那年,偶然看到幾個漂亮姐姐在古箏班外彈奏,便拉著媽媽去報名。從此,我的古箏生涯開始了。
兩年后,最基礎的d調八級考完了,應該轉g調學十級了。可是轉調后,每根弦的音都變了。于是,我便從一首基礎g調曲子來練習。這首還比較簡單,只用中指和大拇指交錯彈,雖然記不清哪根弦是哪個音,不過節奏很快,就被我輕而易舉地糊弄過去了。
正當我暗自竊喜時,老師告訴我還要學一首曲子,是轉調時人人必學且極為重要的曲子《雪山春曉》。這可把我難倒了,全部是左右手配合,而且節奏還很慢,必須要一個音一個音地彈出來,并且保證準確無誤。老師給我示范了一遍,讓我閉上眼想象畫面。我仿佛看到了一幅初春山景圖:春天到,山頂的雪一點一點地融化著;山頭幾只云雀正在竊竊私語,像是訴說著春的秘密;太陽露出半個腦袋,把銀亮亮的雪山照得金燦燦;星星點點的`小花還沾著水,就快要綻放聽完老師彈,我信心滿滿地坐下,想著:是時候表演真正的技術了!
終于,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三周的魔鬼訓練,我終于能熟練地彈奏這首曲子了,老師和爸爸媽媽都一個勁兒地夸我。我才明白: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的道理。
多年后才恍然大悟:電視上的古箏聲都是配的音。不過,現在我聽到婉轉動人的琴聲,也會不由自主地沉醉其中。雖然考完了十級,但是學無止境,我和古箏的故事仍將進行到底。
我和古箏的故事(實用14篇)篇七
記得上三年級的時候,一些同學都有一本屬于自己的圖畫書,我可羨慕他們了。
以后一回到家里面,我就會拿起成語故事這本書每當讀到一個故事時,我都會有不同的感覺和收獲,有的會讀三四遍,每讀一遍我都會發現新知識。
四年級:陳彥希。
記得高爾基說過: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是啊,我認為書是我們最值得信任的人。
過了幾天,我實在忍不住向爸爸提了一個要求:帶我去圖書館買書!后來爸爸真的帶我去了書店,在書架上琳瑯滿目的各種書籍,叫我目不暇接左挑右選,最后買了一本《成語故事》。
這就是我的讀書故事,你的呢?
我和古箏的故事(實用14篇)篇八
一本你喜愛的書就像一扇窗戶,為我開啟那通向未來的道路;一本你喜歡的書就像一艘油輪,帶我暢游知識的海洋;一本你喜愛的書就像一個寶庫,等我去打開那知識的來源。我記得曾經有人對我說過“讀一本好書,就等于跟一個高尚的人談話”。
我以前一點也不喜歡看書,但是媽媽只要一有空就去新華書店幫我買書,我家的書堆積如山,有《格林童話》、《一千零一夜》、《水蓮花》等等。有一天媽媽又給我買了一本叫《一百個孩子一百個夢》,剛買來的時候我一直放在書柜動也沒動過,媽媽看見了便硬逼我看。一看我竟然看入迷了。走路的時候看,寫作業的時候也偷偷地看,甚至連上廁所你也能看到我捧著看。
媽媽一般都很早讓我睡覺,一吃完飯,洗完澡就上床,我連一點看書的時間都沒有。我知道媽媽的套路,所以早就在被窩里藏了手電筒。有一次媽媽關上燈就走了。“秘密行動”開始,我環顧了一下四周,安全了,我馬上蒙上被子,開啟手電筒“哈哈”地看著。“咣當”一聲響,讓我這個“小偷”忐忑不安。膽戰心驚,我一動不動地躺在床上直冒冷汗,過了好長時間都沒有動靜。哦,原來是媽媽在洗手間洗衣服呀!我又繼續看,“咔嚓”一聲響。慘了這回真被媽媽給發現了,她把我拉下床痛打了一頓并嘮叨說:“別整個晚上像個小幽靈似的。”媽媽其實打得一點也不痛,只是警告我罷了。
但是從那以后我還是“賊心不改”,而且對書的喜愛更加深厚了。
我和古箏的故事(實用14篇)篇九
在我的記憶中最小的時候是愛玩兒那些能轉動的玩具——汽車、飛機、小電扇……所謂讀書是媽媽讀書,我聽書!但是幾年后我的這種習慣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大約四五歲的時候我認識的字不少了,可以自己讀書了。我最喜歡看的是少兒版的《十萬個為什么》,每天從幼兒園回到家我的第一件事就是看書!我跑進自己房間從抽屜里抓出昨天看的那本,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展開夾著書簽的那頁如饑似渴地讀著。書中一個個科學道理深深吸引著我,我竟沒有發覺自己穿著防寒服在二十六七度的房間里坐了近幾個小時。
書,我一生的夢想就是擁有全世界的書。我是連做夢都想,但也許這是難以實現的愿望。不過,我不感到絕望,因為,在度過每個春夏秋冬中,是書,它培養了我的情操,陪伴著我成長、生活,因此,我無比欣慰。
我和古箏的故事(實用14篇)篇十
書是我的良師益友,當我在黑暗摸索時,它像一盞明燈,給我前進的道路;書是沙漠中的清泉,當我在沙漠探索時,他像一杯清泉,讓我甘甜解渴,書,是我們的親密朋友,是我們最好的老師,它幫助我們解決生活雨學習上的難題,也給我知識,給我力量。
上了小學以后,我掌握了漢語拼音,學會了查字典,認識的字也漸漸地多起來。看書的面也越來越廣了。不僅是童話、漫畫、科技方面的書籍也涉獵到了,而且我很入迷。從中我知道了一些科學常識,掌握了生活中的小竅門,解決了生活中的小難題。
現在,到了中學,小說也成了我書櫥的新朋友。如《三國演義》、《紅樹林》、《魯濱遜漂流記》等古今中外的書籍。每翻開它們我都認真讀,有時看得入迷了就一口氣把它讀完。有時看得投入,一看就是幾個小時,過了吃飯時間還會餓肚子。
書,是我們的親密朋友,是我們最好的老師,它幫助我們解決生活雨學習上的難題,也給我知識,給我力量。知識就像海洋,無邊無際。書,一個多么簡單而又平凡的字眼,但是,在它的肚子里卻有著無窮無盡的知識。它可以使人忘記煩惱,可以使人的知識文化不斷積累、發展,可以使無知的人變得博學多才。現在,書已經陪伴著我走過了14個歲月,但是,我對書的深厚感情是永遠都不會畫上休止符的`,書只會隨著我的成長變得越來越豐富。
‘書籍的全世界的營養品’,這是莎士比亞說的一句話。是書,讓我傾聽流水的潺潺,親吻浪花的甜蜜,聞到話兒的芳香,撫摸葉子的柔嫩。書,它是一把鑰匙,為我打開知識寶庫的大門;書,它是一架望遠鏡,讓我看到了古今中外;書,還是我的啟蒙老師,它讓我初次嘗到了讀書的樂趣,并愿意一輩子以它為師。
我和古箏的故事(實用14篇)篇十一
小時候,我非常不愛讀書,甚至把書擺在我的面前我都懶得去摸。聽到這里,你一定會問我:我看你現在挺喜歡讀書的,你是怎么提升讀書興趣的呢?快告訴我吧,我也好好學一下。我告訴給你可以,但是得看你和書有沒有緣分。
其實,讓我喜歡讀書的緣由是一場夢,是那場夢讓我和書結下了不解之緣,那場夢讓我和書播種的友誼的種子發芽了。
小時候,媽媽總是說我死腦筋,好幾次當著外人的面說我,我都傷心地哭了。還有一次竟然當著老師的面也這樣說我,反復說我不愛讀書什么的,我更是哭得一時半會兒止不住,就這樣帶著淚水我躺在了被窩里,眼淚從我的眼角流出來,我好像被魔法定住一樣,漸漸地進入了夢鄉。
我夢見了一本書對我說:“別哭了,讓我來幫你提高學習成績吧!看今后你媽媽還怎么說你”我說:“你能幫我提高學習成績?我才不信呢!”書自豪地說:“當然能幫助你,你們老師就是從我這里得到的知識,才能去教育你們的,況且,你們的`課本都是我的兄弟姐妹呀!難道,你們的課本不是書嗎?”我一下被書問住了,沉默了好久,才對它興奮地說:“那就快樂幫助我吧,幫助我提高學習興趣!”書此時顯得特別高興,急忙說:那你就快來我的課堂吧,我會讓你認識所有的書!于是,我就隨書來到了書的課堂。哇!好多書呀!這時,《百科探秘》大膽地向我介紹:“小同學好,我是《百科探秘》,我內容豐富,還可以告訴你許多太空里的事情呢!”它的話音剛落,《十萬個為什么》也不甘示弱,搶著對我說:“你看看,我有十萬個為什么,可以告訴你歷史、天文、地理、文化等等你不知道的知識,趕緊來我這里吧!”隨后,一本本一冊冊都爭先恐后地介紹了自己,故事、童話、音樂、美術等等,看得我眼花繚亂,聽得我如癡如醉。
說也奇怪,從此,我就非常喜歡讀書了,而且學習成績也直線上升,當然,媽媽的表揚也逐漸多了起來。我想,你們也會有一些關于書的故事吧?說來我也聽聽。
我和古箏的故事(實用14篇)篇十二
高爾基曾經說過“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我很小的時候就與書結上了緣。
在我家的相冊中,有一張我和書的合影,我趴在書的旁邊,腦袋向著書,眼睛好奇地看著書。媽媽告訴我,這是我三個月大的時候拍的,那時我剛剛能抬起頭來。我真正看這些書的時候,是在小學三年級,書里面有我喜歡的《夏洛的網》、《綠野仙蹤》等故事。
我和書的故事很多,下面是我印象最深的兩件事。
有一次,我放學回家,拿起一本《故事會》,就津津有味的看了起來。正當我看得入迷的'時候,媽媽突然回來了,她非常生氣,一把搶過我手中的書撕了個粉碎。媽媽生氣地問我:“回到家第一件事先做什么?!”
“寫作業。”我小聲地說。
“那你在干什么?!”
“看書。”我說。
媽媽氣急敗壞地打了我幾巴掌,又說:“你只要先寫完作業,愛干啥干啥。”我心里很不服氣:“哼!不就是看個書嗎!”但為了應付媽媽,我只好去寫作業。媽媽后來告訴我:做事要有主次之分,讀書要有選擇的讀。
還有一次,我抱著一本《胡雪巖》進了衛生間,一個半小時都沒有出來,媽媽起了疑心,就問我:“兒子,你在衛生間里干什么呢?”我嚇得趕快收拾好東西出來了。第二天,我寫作業寫煩了,就又拿上書去衛生間,為了不讓媽媽發現,就把書藏在了上衣里,穿過客廳的時候,媽媽一眼就發現了我藏書的秘密,問我:“你藏在上衣里的是什么東西?”我只好乖乖的把書交了出來,然后再去上廁所。現在,媽媽對我看書的癡迷感到頭痛,誰讓我這么小就是“四眼”了呢!
我和古箏的故事(實用14篇)篇十三
一次放假了,媽媽問我:“這個假期你學點什么呢?”我隨手簽完“條約”說:“學樂器”,媽媽趁火打劫:“那你想學什么樂器呢?”我“呃······”了好一回兒,在腦海里搜尋了老半天才隨口答到:“學古箏吧!”
過了幾天,媽媽拉著我到一個琴行拜師學藝,一個男老師嘰里咕嚕地給我講了一大竄,而我會也“嗯”一聲,不會也“嗯”一聲,慢慢地,我覺得學古箏很枯燥,就打退堂鼓了。
過了大概一年多,又一個假期,媽媽跟我吐露了她的真實想法:“我想學古箏,你去嗎?”想起媽媽常常引導我:“古箏是代表我們中國音樂的樂器之一,而且年代悠久,音色優美,能提高人的音樂素養。”媽媽還說:“彈古箏的女孩很古典、很淑女,我喜歡!”
受了媽媽長期的蠱惑,我爽快地答應。話音未落,媽媽就攻擊我:“算了,你就別去了,你肯定堅持不了的。”我趕緊接招,使出殺手锏,哭鬧起來:“哎呀!我會堅持的,你就讓我去吧。”邊說邊把地板踩得“咚咚”響。我遵守諾言,認真地學起了古箏,雖然遇到了許多困難,但我能一一克服,已經能彈出美妙的樂曲了。
我和古箏的故事(實用14篇)篇十四
有一次,我正斜躺在床上看我最喜歡的書——《阿衰的故事》,這時媽媽氣沖沖地走進來,大喊道:“潘俊丞,怎么才考了75分?給我過來!”說著就把我拉起坐正,指著試卷跟我滔滔不絕地講解起來。而我呢,心不在焉,時不時想想《阿衰》里的內容,想想下一頁阿衰可能會發生什么。就這樣,媽媽把試卷講完了,時間已指向晚上12:46。哦no!明天七點還要出去吃我最中意的早餐呢!我就趕緊關燈,可內心還是抵不住書的誘惑,又打開燈,窩在被里繼續看《阿衰》。看了一本又一本,直到看完我才關燈。
第二天六點了,媽媽進來叫醒我,可我困死了,就是起不來。媽媽只好帶弟弟他們出去吃早餐了。我呢,在家繼續做我的春秋美夢。
我醒來的時候,媽媽已經回來了。她故意大聲地繪聲繪色地對我說:“那個云吞可好吃了,手抓餅好香啊!”又說還吃了根冰棍,爽死了!我聽得肚子更加扁了,餓得咕咕直叫!我討好地說:“媽,我有嗎?”媽媽說當然有了,說著就拿出一塊干巴巴的面包:“這面包太干,還有點焦糊,特別硬,不好吃。”說完就往我手里一塞。
那一天的中餐,我吃了足足五碗飯!原因是那面包我只咬了一口就扔了,真的太硬了,像石頭一樣!
晚上偷看書也有罪,下次再也不偷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