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是一個講究禮儀的節日,人們互相拜年、贈送紅包,表達對彼此的祝福。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春節總結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范文一:在這個春節期間,我和家人一起度過了歡樂、祥和的時光。我們一起制作了傳統的年夜飯,共同欣賞煙花爆竹的美麗,還體驗了傳統的舞獅表演。這個春節不僅讓我們感受到了濃濃的家庭溫暖,也讓我們更加了解和珍惜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重要性。范文二:春節期間,我充分利用假期的時間,進行了一系列的休閑和娛樂活動。我和朋友們一起外出旅游,暢游了名勝古跡,感受到了不同地方的獨特風情。除此之外,我還參加了一些文化交流活動,如書法展覽、民俗體驗等,增加了自己的知識和見聞。希望這些體驗能夠成為美好回憶,激勵我在新的一年繼續努力。
以春節為話題的小學生范文(15篇)篇一
掃塵“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干干凈凈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貼春聯。
春聯也叫門對、春貼、對聯、對子、桃符等,它以工整、對偶、簡潔、精巧的文字描繪時代背景,抒發美好愿望,是我國特有的文學形式。每逢春節,無論城市還是農村,家家戶戶都要精選一幅大紅春聯貼于門上,為節日增加喜慶氣氛。
貼窗花和倒貼“福”字。
在民間人們還喜歡在窗戶上貼上各種剪紙——窗花。窗花不僅烘托了喜慶的節日氣氛,也集裝飾性、欣賞性和實用性于一體。
年畫。
春節掛貼年畫在城鄉也很普遍,濃黑重彩的年畫給千家萬戶平添了許多興旺歡樂的喜慶氣氛。年畫是我國的一種古老的民間藝術,反映了人民樸素的風俗和信仰,寄托著他們對未來的希望。
守歲。
除夕守歲是最重要的年俗活動之一,守歲之俗由來已久。最早記載見于西晉周處的《風土志》:除夕之夜,各相與贈送,稱為“饋歲”;酒食相邀,稱為“別歲”;長幼聚飲,祝頌完備,稱為“分歲”;大家終夜不眠,以待天明,稱曰“守歲”。
爆竹。
中國民間有“開門爆竹”一說。即在新的一年到來之際,家家戶戶開門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爆竹,以嗶嗶叭叭的爆竹聲除舊迎新。爆竹是中國特產,亦稱“爆仗”、“炮仗”、“鞭炮”。拜年新年的初一,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相互拜年,恭祝來年大吉大利。
蒸年糕。
年糕因為諧音“年高”,再加上有著變化多端的口味,幾乎成了家家必備的應景食品。年糕的式樣有方塊狀的黃、白年糕,象征著黃金、白銀,寄寓新年發財的意思。
真正過年的前一夜叫團圓夜,離家在外的游子都要不遠千里萬里趕回家來,全家人要圍坐在一起包餃子過年。
以春節為話題的小學生范文(15篇)篇二
媽媽告訴我:“相傳,古代有一種叫‘年’的怪獸,非常兇猛。每到除夕,‘年’就會吞食牲畜,傷人性命。因此,人們只好逃往深山。一天,村里來了一位老人,他在這兒住了一晚。‘年’來了,老人讓村民點燃爆竹,‘年’嚇得狼狽逃竄。原來,‘年’怕紅色、火光、炸響。從此,每年除夕,家家戶戶貼。
春聯。
放爆竹,這一天就成了中國傳統節日——春節。”
春節有許多習俗,比如放煙花。每到大年三十的晚上,家家戶戶點燃五顏六色的煙花,給漆黑的夜空添加了一道美麗的風景。
發壓歲錢,也是春節的一大習俗。每到除夕,家家戶戶的人都會把自己的錢放到紅包里,送給家人或朋友的小孩。
每到春節,我都無比興奮,因為可以放煙花,得壓歲錢了!開始放煙花了,一束束五彩斑斕的煙花在人們的注視下飛上了天空。“叭”的一聲響,煙花在空中綻放,有的像欣然怒放的菊花;有的像一條條長龍飛上天空,無比壯觀;還有的像滿天的小星星。但是轉眼就消失得無影無蹤。放完煙花,我更加興奮了,滿腦子想的都是壓歲錢。我迫不及待地沖出屋子,向大人們一個接一個地要錢,就連姐姐也不放過。
中華民族的節日多姿多彩,而春節是我最喜歡的節日。
“噼噼叭叭”,陣陣清脆的鞭炮聲迎來了大年初一,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給親戚們拜年。
“砰砰砰”,我們敲響了大姨家的門。門開了,大姨抱著妹妹笑吟吟地迎了出來。“大姨,妹妹,新年好!”我一進門就向大姨祝賀新年。大家互相問候著新年,大姨忙著給我們泡茶水,拿出了很多好吃的,最重要的是給了我一個二百塊錢的紅包呢!這時,我發現伯伯沒有在家,我便問“大姨,伯伯呢”“唉,他呀,整天就知道忙工作,家里什么都不管。這不,大年初一都到單位值班去了。”她假裝生氣地說。可我才不相信她真的生氣了呢,她臉上還帶著微笑呢。
告別了大姨和妹妹,我們又踏上了去老家的火車。我外公外婆還有另一個大姨家在婁底,所以我們要向婁底進發了~!坐了兩個半小時的火車,終于到了婁底火車站。我外公家就是火車站旁邊,我三步并作兩步往外公家跑去。一進門,外公就迎上來了。“外公,恭喜發財,紅包拿來!”外公笑得合不攏嘴,連忙給了我一個紅包,我打開一看,嗨,又有二百元!呵呵,我今年可是收入可觀呀!
在外公家吃了中飯,我們又來到了大姨家,哥哥早就等在樓下了,正在放鞭炮呢!看見哥哥是我最開心的事了,因為他總是能想出很多好玩的鬼點子。他迫不及待地拉著我一起到他家玩起賽車游戲,好刺激啊!
時間過得真快,轉眼就到了快天黑的時候。大姨的廚藝在我們家族中可是最好的了,所以肯定要留下來品嘗她為我們準備的豐盛晚餐啦!面對著一桌子香噴噴的飯菜,我們一大家子圍坐在桌邊,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幸福的笑容,我真的感到了“生活比蜜甜”的滋味呢!
過年真好,我不禁開始盼望明年的新年了!
正月初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春節”。早晨,天剛亮,我就被“噼噼啪啪”的鞭炮聲吵醒了。這預示著,正月初一已經到了!
回到家,家里人都在包餃子,全家人和諧、幸福,多么溫暖的一家人!
這一天,我過得很快樂,
除夕之夜。
我們家更是歡樂多多!
除夕之夜,8點來了,春節聯歡晚會也開始了。看著一個個搞笑的小品,聽著一首首動聽的歌曲,我們全家八口人,一邊拍手,一邊笑。啊!我多么希望我們家天天都這樣!我好期盼過年,我好期盼過春節呀!
過春節了,我長大一歲,我覺得今年長大一歲后,我應該更加努力學習,更加孝敬父母。我一定會做到的,我一定會做到的!我不會讓父母失望。
最后,祝大家天天快樂,天天如意。
盼啊!盼啊,眼看春節就快到了,想到這兒,我不由得笑了起來,在春節前,人們個個喜氣洋洋、精神飽滿。逛街的人絡繹不絕,有的在買年畫,有的在買年貨,有的坐著火箱圍著火爐看電視,還有的人在打麻將等等,不一而足。
街上人山人海,各種各樣的貨物琳瑯滿目,人們恐怕想買什么都很難選擇。
春節前,家家戶戶都燈火通明,都把房子打扮得別具一格,各有各的個性。他們把買來的年貨放得滿地都是。買來的年畫怎么個貼法,那就各有自己的風格和喜好了。有的正著貼,有的倒著貼,還有的歪著貼,各有千秋。人們把買來的菜全部都弄好了,只等春節一到就可一飽口福了。家家備有鞭炮,人們穿上新衣服,準備迎新年、在春節前,人們一出門,如果遇上了好好朋友,口中總是不忘說一句“買年貨啊。”
人們殺豬宰羊,忙碌地準備著春節大吃大喝一番。
春節到了,小朋友們便早早起床,來到爸爸媽媽的房間開始了傳統的拜年儀式。小朋友們對父母說著一些吉祥話兒,爸媽就拿出壓歲錢,讓小孩子們高高興興。大家都希望今年能夠吉祥如意。
人們一直玩到深誑,跟里啃著美味的水果,手里燃放鞭炮煙花……大人小孩子忘懷的玩個痛快。
以春節為話題的小學生范文(15篇)篇三
今天是大年初五,我們一家人一起去xx公園游玩,感受國際風情節的文化。
這次我是看了報紙的精彩介紹才決定來xx公園,聽說這次廟會有許多好吃的,好玩的。于是,我懷著好奇的心情,迫不及待地趕往xx公園。
到了東門我抬頭一看,“xx公園國際風情節”這幾個醒目的大字映入眼簾,讓我更加著急地想馬上一睹它的風采!我們走進公園,真大呀!走了好長時間才看到了熱鬧場面,還來不及觀賞,就被遠處飄來的陣陣香味勾起了饞蟲,走進一看,我高興得不得了,都是我愛吃的。我一會兒吃烤肉,一會兒吃鐵板魷魚,還有爆肚,不一會兒,我的小肚子填飽了,高興極了!
緊接著,我們又觀賞了人家表演的耍旗,臺下不時傳來一陣陣叫好聲,再后來,又看見了許多的才藝表演,我感嘆那些人竟能把我們的各種樂器表演得那么完美,把我們的歌曲演唱的那么精彩,臺下的掌聲經久不息。后來,我們看到有很多驚險刺激的游樂設備,比如:過山車,海盜船等,但是爸爸、媽媽和我看到這些都很害怕,不過聆聽他人的喊叫也很開心!
時間過得真快,夕陽西下,可游客有增無減,玩累的我們只有戀戀不舍地回家了。
在新年里感受xx公園里的國際風情,這真是我假期里最高興的一天!
以春節為話題的小學生范文(15篇)篇四
又是一個快樂的狗年春節來了,走在路上你總能看著人們提著大包小包的,可能是置年貨,也可能是買新衣,但是一樣的是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快樂的笑容,快樂的狗年春節讓人們變得更加快樂。
小時候穿新衣總是那么高興,不管新衣的式樣和品牌,只要是新的,就會歡欣不已,就會覺得是狗年春節最好的象征,是一年里最好的衣服。
早在狗年春節降臨前,為了接待親戚朋友上門拜年,我們都會把住家里的里里外外,打掃得干干凈凈,還會在門上貼上一幅春聯,祈求好運。傳統的對聯是在紅紙上寫上黑色或金色的聯語,什么“財源廣進”“步步高升”“富貴滿堂”的,反正都是些吉祥的話語。
送灶神是過狗年春節前的一件大事。聽奶奶說,送灶神是在農歷的十二月二十四日,這天灶神回天庭向玉皇大帝報告人間的事情。人們都希望灶神上天說好話,因此這一天人們都會特別準備了豐盛的供品拜祭灶神。
除夕這一天對人們來說是極為重要的。這一天人們準備辭舊迎新,吃團圓飯。一年一度的團年飯能充分地表現出家庭成員的互敬互愛。在吃完團圓飯后,就開始守歲了。
最值得小孩子們高興的不僅僅是在狗年春節的時候能穿新衣,玩鞭炮,最為重要的是能夠收到大人們給的壓歲錢,收壓歲錢也可以說是收紅包,因為紅色象征活力、愉快與好運。大人們派發紅包給未成年的晚輩,是表示把祝愿和好運帶給他們。紅包里的錢多少并不重要,主要是讓孩子們開心,其主要意義是在紅紙,因為它象征好運。
快樂的狗年春節,在鞭炮聲中漸漸結束了,但是留給人們的狗年春節的快樂回憶依然縈繞在人們的身邊。
以春節為話題的小學生范文(15篇)篇五
我愛春節,春節是一個魔法師,揮動著魔杖使人們煥然一新;春節是一位營養師,在煙花爆竹中給人們增加進取的活力;春節是一副催化劑,在走親訪友中催化著人們的親情,以春節為話題的作文。所以我要用文筆來描繪你,春節!
春節到,家家戶戶都洋溢著歡喜的氣氛,都寄托與眾不同的情思,于是春節為人們捎來一件件色彩繽紛,大紅大紫的新衣。父親給兒子穿上外面嵌著紅花的衣服,兒子變得紅光滿面;老娘給大人穿上素色的新衣,大人顯得干干凈凈,清清楚楚。男友給情侶披上粉色外套,淳樸的女友變得嬌艷妖嬈。帶著伴著春節的衣服,人們都更清爽,更美麗了。
春節,是你用新衣使歡度你的人改頭換面,變得煥然一新。你是個魔法師,我愛你。
春節到,到處都可以聽到春節歡快的聲音,到處都可以觀賞到五顏六色的新春色彩,話題作文《以春節為話題的作文》。春節傳來了步步高升的煙花和人們歡樂。父母特地為孩子買來了各種不同的煙花,將開啟新門的鑰匙交給他們,孩子們點燃煙花,它開始毫無阻礙,順順利利地沖向天空。它像一條巨龍,滿載著人們進取的愿望,沖破蒼穹,它用色彩斑斕的焰火回應觀望的人們。一切都變得進取奮進,仿佛春節把人們的成績,水平都提高了。
春節,你這個營養學家,在煙聲中注入了活力,使我們步步高、節節高,我愛你。
春節到,人們盼望已久的探親之族終于到來,轟鳴的火車開動起來,人們的思念親人的情愫也濃厚起來。到家了,親人在門外喜慶又感慨地迎接親人。親戚朋友相見了,頓時喜慶飛揚,彼此寒暄,喜不勝喜。
春節,你這個化學家,用催化劑催化著親人間的感情,親情無價,我愛你!
春節,縱然我有太多語言來描述你,也不能訴說完對你的情思,你使人更新、進取、對親情的珍惜。我愛你,春節!
以春節為話題的小學生范文(15篇)篇六
中國的傳統節日——春節,可以說是歡天喜地,全國歡慶,幸福團圓的美好日子。新年,隨著辟辟啪啪的鞭炮聲遠去,但是在我的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過春節每家每戶都會制作可口美味的美食,當然我們家也不例外,那就讓我們來講講我家過節的美食吧!
團子——是我們家過年必備的美食之一。每次一到大年除夕,我就會躍躍欲試的去幫奶奶做團子。一揪,一揉,一打,看起來簡單做起來復雜,又好吃又好看。這是我們家過年必不可少的美食。
扣肉——是我們家過年必備的另外一道美食,也讓我回味無窮。其實對于我來說,扣肉里的肉不是最美味的,而是那墊在扣肉下面的外婆干菜才是真正的美味。這里面我奶奶的味道,也有外婆的味道,這是必須要細心的人才能做好的,少了一道工序都會影響菜的味道。
香腸——你吃過嗎?一節連著一節,連起來長度至少有一米。香腸有很多種,香的、咸的、甜的、辣的、香辣的———我自認為我家的香腸是世界上最美味的,入口即香又可口,不肥也膩,有些微辣,我超極的喜歡。也許是因為世界這么大,我還沒有去看看,自己把自己放到一個小小世界里的原固吧!
春節,我們家還有很多的美食,在這我就不一一道說了!春節你喜歡嗎?
春節的美食我留戀,春節的鞭炮聲我留戀,春節的壓歲錢留戀,春節的節日我也留戀!
以春節為話題的小學生范文(15篇)篇七
我最喜歡春節,因為春節很熱鬧,大街小巷放鞭炮,迎財神接元寶,舞龍舞獅精神煥發。家家戶戶到爺爺奶奶家里去過年。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最喜歡的傳統節日——春節,希望能幫到大家!
我們國家有許多傳統節日,比如有元宵節、春節、重陽節……可我最喜歡的是春節。春節要貼。
對聯。
吃餃子放煙花等,熱鬧極了。
我們的對聯和別人家的不一樣,人家是買的,而我家是自己寫的,寫之前媽媽幫我和爸爸準備好紅紙、毛筆、黑墨水,爸爸一揮筆就寫好了一副對聯。我也不甘落后,眼珠一轉,寫了:春回大地,福滿人間。看著貼在門上的對聯,我心里喜滋滋的。
到了晚上,我們一家人歡聚一堂,一邊吃著餃子,一邊看著春節晚會,電視里在載歌載舞,而外面的鞭炮聲一直響個不停,天空中五光十色,五彩繽紛,全國普天同慶。
我喜歡過春節。
春節是我們中國的傳統節日,每到除夕之夜,家家戶戶的親人團聚在一起,吃著豐盛的晚餐,當然少不了熱騰騰的餃子。窗外震耳欲聾的鞭炮聲連聲不斷,五彩繽紛的煙火照亮了天空,美麗極了。
看著窗外這么熱鬧,我心里癢癢的,迫不及待地拉著爸爸來到樓下,爸爸拿出兩掛鞭炮,在地上擺了個“8”字形,點著火,噼噼啪啪的鞭炮聲好像在喊:"過年啦!過年啦!”我高興得又蹦又跳。
新的一年就在鞭炮聲中開始了。
噼啪噼啪的鞭炮聲響起,原來是春節到了。
晚上,家家戶戶燈火通明,一起看春節聯歡晚會,玩游戲,放煙花,真是喜氣洋洋。
我最喜歡放煙花了,一朵朵盛開的煙花讓我目不暇接,頓時,天空燈火輝煌,小朋友們欣喜若狂地拍手叫好。
大年初一,一些親朋好友歡聚一堂,品嘗著媽媽燒的一桌好菜,最高興的就是我了,我大把大把地攢取壓歲錢,高高興興地跑到街上買玩具,大街上到處張燈結彩,熱熱鬧鬧。
我最喜歡的節日是春節,春節也是中國最重要的節日,為了迎接新年,家家戶戶張燈結彩,在外工作的人們也趕回來吃年夜飯,大家歡聚一堂。
夜晚,到處都放煙花,夜空中點點明光,孩子們欣喜若狂,大街上人山人海,車水馬龍,人們穿著節日的盛裝喜氣洋洋。
春節讓中華兒女普天同慶!
我最喜歡春節,因為春節很熱鬧,大街小巷放鞭炮,迎財神接元寶,舞龍舞獅精神煥發。家家戶戶到爺爺奶奶家里去過年。
真巧合,今年正好是鼠年,鼠年很喜慶,載歌載舞喜氣洋洋的。春節,北方人少不了吃餃子,它半圓形的,白白胖胖的身體浮在熱騰騰的水面上,像一只只可愛的小兔在翻騰。
南方人過年有包餛飩,蒸團子的習俗。
以春節為話題的小學生范文(15篇)篇八
我的家鄉在浦城縣石陂鎮一個叫碓下的小山村。家鄉的春節可熱鬧了,我特別喜歡家鄉的春節。
春節到了,家家戶戶都放鞭炮,門框上都掛著燈籠,貼著春聯,門口還點著香燭。喜慶籠罩著整個小山村。
小山村里有個小寺廟,里面的泥菩薩也被搬出來了,據說泥菩薩能保佑小山村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大人們抬著泥菩薩在村莊里挨家挨戶地繞一圈,后面跟著很多小孩,每個小孩都拿著一面小旗。小旗五顏六色,有紅的、黃的、綠的、紫的;形狀也各不相同,有長的、有短的、有方形的、有三角的。場面熱鬧極了。
看到那些大人把菩薩抬到我家門口時,媽媽就趕緊叫我點鞭炮,她說一定要在菩薩離開家門前時把鞭炮放完,這樣菩薩才會保佑我們家興旺發達的。我邊放鞭炮邊看見媽媽從口袋里掏出五元錢輕輕放到菩薩像前的一個香爐里。奶奶還要拿香燭對著菩薩像拜了幾拜,嘴里念念有詞,什么保佑家人健康、福壽雙全之類的,我也聽不太明白。
大人們抬著菩薩在各家各戶門口轉了一圈后就再把泥菩薩放回到寺廟里去了。那些曾經拿著小旗跟在后面跑的小孩,就在寺廟門口排好隊,大人們就給他們一個一個地發喜錢,發了喜錢后就讓他們到廟里的香桌上每人拿兩個橘子,再喝一杯早就泡好的濃香四溢的桂花茶。
我正納悶間,一抬頭只見一家門框上貼著的一幅春聯上寫道:“勤政愛民,情系三農心意美。美酒金樽,新村百姓歡聲起。”頓時,我為自己的“無知”感覺有點不好意思了:原來大家只是借著鄉間傳統習俗盡情地表達著喜慶之情,誰的心里都清楚這好日子是怎么來的哩!
以春節為話題的小學生范文(15篇)篇九
我a老家在一個很偏僻a地方。自從我們在外面買了房子之后,就好多年沒回老家過年了。爺爺奶奶很想我們,便邀請我們回家過年。
大年三十那天,我們早早就貼上了紅對聯,掛上了紅燈籠。放完鞭炮后便回老家了。
我們a車剛駛到村口,就感受到了一股濃濃a過節a氣息。大人們有a在殺豬有a在宰羊,還有a在掛年畫、貼“福”字。小孩子們有a在放鞭炮,有a在玩游戲。我們一下車,就加入到了其中。
不知不覺,天已經黑了。大人叫我們這些小孩子們回家吃飯了。我回到家中,看見了一頓琳瑯滿目a晚餐。有“剁椒魚頭”據說里面放了很多a辣椒。吃到越多辣椒,臉就會變得越紅,表示你新a一年里會紅紅火火,年年有余。還有“蒸饅頭”,吃了就表示新a一年里會蒸蒸日上。吃飯時大家互相敬酒,說一些吉祥a祝賀詞。爸爸先向大家敬酒:“祝大家在新年里能恭喜發財,萬事如意。”“我也祝大家在新春里能紅紅火火,蒸蒸日上。”叔叔說。于是我們在大家a祝福語中其樂融融a吃完了晚飯。
吃晚飯后是我們這些兒童最期盼a時刻,爺爺奶奶一次給了我們兩個大紅包。讓我們在新a一年里學習能更上一層樓。因為我們這次考試考得不錯,所以額外給了我們兩個大紅包。
發完紅包后,我走出家門,發現許多人都往大禮堂跑。這是怎么回事呢?一打聽,才知道大禮堂里裝了娛樂設施,有音響、cd等等。大禮堂里人們載歌載舞,熱鬧非凡,嬸嬸們也加入了她們a行列中,一起歡快a跳舞。
看著這幸福a場面,我略有所思。因為在我a記憶中,以前大家吃了年夜飯之后就出去打牌,生活很單調。而現在大家不僅物質生活豐富了,精神生活也提高了,這真是一個和諧美麗a農村啊!
以春節為話題的小學生范文(15篇)篇十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自古以來,舞龍、舞獅從來都是過年不可缺少的部分。幾個套著龍套的人,或是舉著獅頭,在高臺上氣志昂揚地舞著,象征著生機勃勃,生生不息,為中國年又添了幾許年味。今日,我也便去往民俗文化館,體驗舞龍、舞獅的魅力。
首先,我們需穿上舞龍與舞獅的服裝。只見這些服裝多為亮黃色,領子邊嵌著一圈中國紅,順著領邊向下的便是一列紅色的中國扣,十分霸氣。衣服右邊繡著一條紅色的長龍,褲角點著紅色的祥云,象征著吉利。最后,再系上紅帶兒,便是中華功夫的模樣。威風!
服裝穿完,便是舞龍的時刻。舞龍,有兩個部分,一是龍珠,二是龍身。表演時,龍身應追著龍珠,形成“龍戲珠”的.景象,可以驅趕邪惡。龍套下有數根支撐的棍子,舞龍時舉著用。話不多說,我便舉起棍子,把龍套一撐而起,與伙伴一起擺動棍子。起初,我們舞得毫無整齊可言,龍套也經常絆倒我們,可謂是亂作一團。后來,經過我們一次又一次的嘗試,我們逐漸變得熟練起來。“左,右,左,右……“隨著我們棍子井井有條從容不迫的擺動,龍也一改之前的萎靡不振,成了趾高氣昂的金龍,騰躍著,霸氣十足!舞龍,果然離不開團隊的合作。
舞龍完畢,現在便是舞獅的時間。舉起獅頭,披上獅套,一只獅子便浮現于眼前。只見那獅頭毛茸茸的,顏色五彩繽紛,闊口大鼻,萌萌可愛中又透露著幾分威嚴。獅頭下是兩根握柄用來支撐,底下還有一根控制嘴巴,上方是兩條絲絨控制眼睛。獅頭后是一件獅套作獅身,需一人披著。”拎起獅頭,后面的人用手抵住前面!“隨著教練的指導,我小心翼翼地向獅頭走去。”好,舉起獅頭,單腳獨立將獅頭舉高!“我緩緩舉起獅頭,單腳獨立,正準備向前時,忽然重心不穩,又被獅套絆了一下,摔倒在地。”舞獅時不要著急,注意兩人配合……"我再次站了起來,舉起獅頭向上,謹慎地邁出一步并晃了晃獅頭。“叮呤呤……"隨著獅頭鈴鐺的清響,我又踏出了一步,眨了眨獅頭的眼睛。“好!好。”我隱約聽見他人的喝彩,振奮了起來,跳向了空中!那時,我感到一股熱血涌過心頭,”少年強則國強!”這便是中國少年應有的氣概!
這次民俗體驗后,我不禁感慨萬千。我不僅體會了中國古代文化的精彩,更了解了中國古人的智慧,中華少年的精神。不知不覺中,過年的鐘聲已經響起,再次提醒我,中國文化永不過時!
以春節為話題的小學生范文(15篇)篇十一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一轉眼又要到我們農歷新年了,家家戶戶都洋溢著喜慶吉祥的氣氛。
我可喜歡過春節了,因為爸爸媽媽哥哥都會在家里休息,我們可以一起玩兒,一起做好多有趣的事兒!說到春節,你知道我國過春節有哪些習俗嗎?“貼春聯、剪窗花、購年貨、逛廟會、放鞭炮……”
春節里,我覺得還有件最重要的事,就是吃“團年飯”。我們來到太奶奶家,舅爺做了一大桌子的菜,雞鴨魚牛羊肉,蒸的炒的煮的燉的……約有二十多道菜吧,真是太豐盛了,辛苦舅爺了呢!我也沒閑著,幫忙擺盤端碗來著,我們吃的開心,舅爺笑的好開心!
晚上,我還收到了長輩們給我的壓歲錢,特開心,哈哈!還有另一種搶紅包,也是在我們家族微信群里,特別有意思噢,我還搶到幾個手氣最佳呢!可惜的是,今年我沒有放成煙花,ilikewatchingfireworks,不過聽說是為了安全,也為了保護環境,所以全城禁放煙爆竹,那我也就不放了吧!
新的一年,新的開始,我祝愿爸爸媽媽工作順心!愿我們大家身體健康、天天好心情!
以春節為話題的小學生范文(15篇)篇十二
我永遠也忘不了那令人垂涎三尺的小團子,我照著奶奶的樣子,先把面粉放入碗中,倒入一些水,再用手來回攪拌,不一會兒,一碗濕漉漉的面粉就攪拌好了。奶奶先用手拿了一團面粉,用手搓成球狀,再用手指按住球體的中心轉一個圈,這樣面粉里的面就會變成空心的了,最后用筷子夾點鮮肉進去,再把面粉一邊轉一邊捏合,看著奶奶手里一個個團子神奇地誕生,我忍不住躍躍欲試。我學著奶奶的樣子一步一步地去做,等面粉被我掏完一個洞后,我發現團子有點破了,我連忙用了一點面粉把它“補”起來。接著,我用筷子夾了一點鮮肉進去,一個團子就這樣歷經了千辛萬苦,終于被我做好了。
不一會兒,奶奶把我們共同做的團子統統放入了鍋中“泡澡”。我焦急地等待著我的作品“出爐”。大約一刻鐘左右,團子出鍋了,我夾起我做的那顆團子,可剛到碗中,它就迫不及待地“露餡”了,于是,我立刻就把它吃下去了,雖然賣相很糟,但吃起來味道還不錯。
吃完了美味的團子,我們會放鞭炮,還有煙花,歡聲笑語成了新年的點綴。天,漸漸黑下來,爸爸拿了一根又細又長的竹竿,竹竿上掛著一根長長的鞭炮,這時,隨著鞭炮齊鳴,火花四溢,我們都興奮地尖叫起來,爭著搶著拿起鞭炮,另一只手捂起耳朵;一旁的爺爺又燃起了煙花,那一束束一朵朵五彩繽紛的煙火,把整個天空裝扮得妖嬈多姿,如花的海洋!外面的天氣雖寒冷無比,但我們每個人的臉龐都紅彤彤的,內心無比歡樂!
啊!春節,我愛你!我會靜靜地等待著下一個春節的到來!
武侯祠里到處張燈結彩、人山人海!夾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簡直不是我們自己走,而是被別人推著走。人群就像一列列擠在一起的“火車”,在“軌道”上蝸牛般的蠕動。
突然,我看到了一個牌子:米上刻字。什么米上刻字?我對此感到很好奇。于是我擠出了人群,來到了那個牌子下。原來那兒在賣一些小玩意兒。這些小玩意兒可不一般,他們是一些玻璃做的小東西,里面裝著一粒米,有的米上寫著:iloveyou;有的寫著:健康幸福;有的寫著:聰明伶俐;還有的.——可真神奇呀!我們平常寫字,一個字也要比一粒米大,可是這里的每粒米上卻有好幾個字。
我們想親眼看看叔叔是怎樣做到的。于是我按叔叔的要求把我們想要的字寫在紙上。叔叔開始給我刻字了。我們本以為他要用顯微鏡,而且會一筆一劃非常慢地刻。可事實和我們想的正好相反,叔叔不但沒用顯微鏡,而且還刻得特別快。他的筆在米粒上行云流水一般地劃過,我們目不轉睛地看著,也沒有看清叔叔刻的什么字。我真懷疑叔叔的眼睛有放大功能。我開始擔心起來:字這么小,我怎么能看清呢?可神奇的是:米放進玻璃海豚里后,米和字神奇地變大了。叔叔說這個玻璃海豚起到了放大鏡的作用。我茫然地點了點頭。
我和爸爸媽媽匆匆向武侯祠的一個廣場趕去。聽說那里會有精彩的節目。廣場上人頭攢動。我看見一個人正在表演上刀山。上刀山就是爬一種梯子,這梯子可是非同尋常。每一梯都是刀刃呀!他每爬一梯我都為他擔心:萬一把腳割破了怎么辦?萬一把手割破了怎么辦?萬一從梯子上摔下來怎們辦?種種事故圍繞著我的腦袋轉。我的心都揪緊了。終于,他下來了,沒有受一點傷,大家都為他松了一口氣。
這邊的上刀山剛結束,一陣摩托車的轟鳴聲又把大家吸引了過去。什么?摩托車在鐵球里開!摩托車在鐵球里飛奔的雜技你一定沒有聽說過吧,就連做夢也沒想到吧?我也一樣!只見摩托車一會兒水平轉,一會兒上下轉。我和爸爸媽媽看得瞠目結舌。人群里的驚呼聲此起彼伏。摩托車的數量越來越多。增加到第四輛時,有兩輛水平轉,有兩輛上下轉,眼看就要撞上了,他們又避開了。全場響起了雷鳴般的掌聲。
雖然我沒有雜技演員那些高超的技術,也沒有米上刻字的本領,但是將來我要用我的智慧,用我的知識,用我的才華,去博得那雷鳴般的掌聲。
以春節為話題的小學生范文(15篇)篇十三
春節里,我的開心事可多了。比如:吃團圓飯,出去游玩,還有各種各樣有趣的活動。不過,最令我高興的事還是放煙花。
煙花的品種各種各樣,禮花的樣子絢麗多彩。放了這么多次的煙花,最讓我記憶深刻的是去年年三十放的那個“坐立式”的煙花。那天早晨,我和爸爸一起到旁邊的賣煙花的商店里去買煙花。商店里煙花可多了:有的是正方形的,像一顆顆巨大的篩子;有的是長長的,粗粗的,像一條條絲瓜;還有的短短的,細細的,像一支支的瑩光棒......我和爸爸買的是一個圓柱形的煙花:它的外面鼓鼓的,還包了一層五彩繽紛的紙,漂亮極了!晚上吃完年夜飯后,我們一家三口就迫不及待地跑到樓下放煙花。我先把煙花放在地上,讓導火線朝上,然后我劃亮火柴,小心翼翼地去點燃煙花。只見那個煙花被點燃以后,立刻閃爍出一只“大火鳥”,,慢慢地,那“火鳥”變成了七彩的雨點,很快就落到了地上。精彩還沒停止,這時候,五顏六色的煙花又像成群結隊的魚突然冒了出來,沖上了天,然后又漸漸遠離而去,倏地便沒了蹤影。我高興得一蹦三尺高,還大聲地說:“哇!好壯觀,好漂亮啊!”媽媽也連連夸贊這個煙花買得好。
那煙花的美麗壯觀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就是這小小的煙花讓我度過了一個快樂的春節。春節放煙花不僅可以讓節日的氣氛更濃,而且還可以讓我們的節日更加豐富多彩。
以春節為話題的小學生范文(15篇)篇十四
我最喜歡春節,因為春節很熱鬧,大街小巷放鞭炮,迎財神接元寶,舞龍舞獅精神煥發。家家戶戶到爺爺奶奶家里去過年。
真巧合,今年正好是龍年,龍年很喜慶,載歌載舞喜氣洋洋的。春節,北方人少不了吃餃子,它半圓形的,白白胖胖的身體浮在熱騰騰的水面上,像一只只可愛的小兔在翻騰。
南方人過年有包餛飩,蒸團子的習俗。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以春節為話題的小學生范文(15篇)篇十五
盼啊盼啊,春節終于來臨,伴隨著時鐘的敲響,我們又一次迎來了美好的傳統佳節——春節——春節,我滿懷激動的地呼喊著:“新年到來了,新年到了。”除夕是春節到來的前奏,家家戶戶早已貼上喜慶通紅的春聯,偌大的福字貼在墻壁上,無論是將來還是過去,都表現了人們對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對美好生活的祝愿。
春節前的`街頭可熱鬧了。首先,引入眼簾的一幅幅對聯,它象征著下一年給人們帶來快樂和喜慶,攤主面帶笑容,為顧客推銷對聯。然后是精美絕倫的年畫,各種各樣的年畫讓我眼花繚亂,不知哪一張好,瞧一個大鯉魚在畫中活蹦亂跳,在迎接新年的到來,白鰱魚也不甘落后,在陽光的照耀下,他們渾身發亮。
爺爺奶奶早已買上肉餡和菜,萬事俱備只欠包餃子了,我耐心的等待著,不爭氣的肚子卻開始抗議起來,我摸摸肚子,好像在安慰這可憐的小家伙,我咽了一口口水,好像把所有的饑餓都咽下去了,當精致的餃子包好后,一個個像跳水運動員姿態各異地跳入了沸騰的水中,餃子在沸水中泡著舒適的溫泉,當他們爭先恐后的跑向盤子后,一大家子的主食就待位了。
我挑上一個餃子,筷子剛觸碰到他,他就敏捷的溜走了,我惱羞成怒,用勺子一抓一個準,這下他可逃不過我的勺掌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