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是培養創造力和思維能力的有效途徑,通過寫作可以拓展自己的思維邊界。下面是一些經典的優秀作文范文,希望對大家的寫作有所幫助。
三年級觀察昆蟲(精選22篇)篇一
一年一度的選美大賽到了,今天是個好天氣,昨天晚上才下的雨,今天就是大晴天了,葉子上的露珠被太陽照射的閃閃發光,就像一顆顆珍珠灑落在樹葉上。每種動物都選出了各自族群中長得最美麗的來參加比賽。
這時,有一只小雞玩耍的時候受傷了,阿林看見了,立馬銜來了一根沾了水的柳條,給小雞包扎好,小雞的媽媽剛好趕了過來,謝過了阿林,并把票投給了阿林。
最終,主持人宣布:本次選美大賽,阿林獲勝!大家立馬鼓起了掌,只剩戈碧和瑪麗在一旁生悶氣。大賽結束后,阿林找到那只母雞,問道:我又不是很漂亮,您為什么投給了我?母雞回答道:真正美的人是心靈美,你又善良又謙虛,所以我才投給了你。聽了母雞的贊揚,阿林紅著臉笑了,陽光下她的笑容更加的美麗了。
三年級觀察昆蟲(精選22篇)篇二
今天是四年一度的選美大賽。花兒們爭奇斗艷,終于牡丹花和梅花在百花中脫穎而出,進入決賽。
決賽開始了,主持人柏樹爺爺宣布比賽開始。牡丹花首先發言,說:“大家都知道,我牡丹花可是洛陽城的市花,中國的國花。你算個什么東西?”梅花說:“雖然我沒有你的名氣大,但是我年齡比你大,我己經有一千多年的歷史了,人們都叫我千年老樹精。”“這算個什么事件,和選美大賽有什么關系?和選美大賽沒有一毛錢關系好吧!”牡丹花說。“那你說你是中國的國花,那你說選美大賽是比美,又不是比名氣大。”“這……”牡丹花啞口無言。
當它們吵得不可開交時,柏樹爺爺說:“你們都離開主題了,趕快回到正軌上吧!”牡丹花說:“劉禹錫給我寫過一句詩,‘唯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切,這有什么了不起,宋代大詩人王安石也給我寫過一句詩,‘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梅花反駁說。
當他們吵得主持人都插不上話時,童話大王劉暢來了,他說:“停――你們別吵了,我宣布冠軍是牡丹花與梅花。”“為什么?”兩位候選人不約而同地問。童話大王劉暢說:“梅花有自己的美麗,牡丹花有自己的氣質,你們倆伯仲難分,所以冠軍就是你們倆了。”
三年級觀察昆蟲(精選22篇)篇三
【范例1】。
今天晚上,我到公園散步。公園里真熱鬧,有的人在草坪上一邊玩一邊吃著東西;有的人在池塘邊喝著飲料聊著天。他們吃完東西,就把包裝盒隨便亂扔在草地上,甚至把飲料瓶扔進池塘里。我仿佛聽到小草在哭泣,池塘在嘆息。
忽然,我聽見了“翁翁”地細語,感到很好奇,仔細一聽,原來是昆蟲們在開會。螞蟻皺著眉頭說:“人們亂踩草地,我洞里的水越來越多,我都快無家可歸了。”蜻蜓氣憤地說:“小朋友都喜歡把荷葉摘去當雨傘玩,現在,我的‘停機坪’越來越少了,我都快沒有地方降落了。”螢火蟲哭著說:“我在空中飛,需要氧氣。由于人們污染空氣,我的氧氣越來越少了,我都快無法呼吸了。”他們七嘴八舌的議論著,我聽了不由得臉紅了起來。
我一定要告訴小朋友們,從小要養成不亂摘花草樹木,不亂扔垃圾,不亂倒污水的好習慣。地球是我們共同的家園,保護環境靠大家。
【范例2】。
我到媽媽上班的地方去玩,看到很多很多螞蟻在那忙碌著,便激起了觀察螞蟻的`興趣。便拿了一個放大鏡,仔細地看著。螞蟻的身體分為頭、胸、腹三個部分。頭上有一對觸角,還有兩個圓圓的東西,那是螞蟻的眼睛吧!
螞蟻一共有六只腳,第只肢都是由粗到細。前四只肢長在它的胸兩邊,后兩只長在胸和腹之間。
我很想看看螞蟻們是怎樣把食物搬回家的,所以,我扔了幾塊餅干屑在它們家門口,等待著它們出現。
這是,一些螞蟻爬過來了,動著觸角,好像在說:“快來看!我們有東西吃了!”
它們有的把餅干屑咬成圓形,給它滾回家;有的力氣大,一下子背了兩塊餅干屑;還有的卻在一旁偷懶;得意地看著別人。
我又扔了一塊較大的餅干,它們一個搬不動,兩個也搬不動。最后,反有的螞蟻一起出動,終于搬回了那塊餅干。
我明白了,不管有什么困難,只要大家共同努力,就能戰勝。
觀察螞蟻真有趣。
文檔為doc格式。
三年級觀察昆蟲(精選22篇)篇四
烏鴉也是參加選美比賽的選手但因為一點事耽擱了。所以她走的非常快。正在他走在半路上時突然聽見一聲救命的叫聲,她走進一看原來是狐貍在喝水時不小心摔到水里去了,烏鴉趕緊把狐貍給救起來,她告別了狐貍又繼續趕路了。走在半路時她又看見一只小羚羊躺在地上,鮮血直流。烏鴉又替小羚羊包扎傷口。包扎后,小羚羊說:“謝謝你,剛才有只非常漂亮的孔雀看見我不但不幫我,還踩了我一腳。”烏鴉把她送回家又繼續趕路了。
從今以后孔雀再也不驕傲了,她到處做善事,在第二年的選美賽中孔雀以外表、內心兩大美度的了選美賽的冠軍。
三年級觀察昆蟲(精選22篇)篇五
動物王國要舉行選美比賽。愛美的孔雀,狐貍小姐,熊貓大大,獅子大哥,長頸鹿先生,他們都來參加選美比賽了。
可一不小心,她摔了個大馬趴。孔雀看了哈哈大笑,邊笑還邊喊:“你這個大胖子,一定可以比出個倒數第一名,哈哈!”而站在一旁的長頸鹿先生卻用他長長的脖子的把熊貓太太撐了起來。第四位上場的是狐貍小姐,她在舞臺上擺動自己的身體。最后一個上場的是長頸鹿先生,他搖搖擺擺地走在舞臺上來來回回。
大家要用投票來選出冠軍,獅子大哥16票、孔雀7票、熊貓太太5票、狐貍小姐11票,長頸鹿37票。因為長頸鹿幫助了熊貓太太,而孔雀卻笑話別人,所以不是外表美就美,要心靈美才最美!
三年級觀察昆蟲(精選22篇)篇六
暑假生活是豐富多彩的,今年我的暑假就過得十分快樂。
暑假中的一天,我在樓下玩兒的時候,意外的發現了一只匆匆爬行的小螞蟻,小螞蟻晃動著兩個小觸角,急匆匆的往前走。他這是要去哪呢?噢,它一定是在尋找食物吧!調皮的我趕緊買了包餅干,把餅干掰成幾塊放在小螞蟻的面前,我才它一定會對這香甜的餅干垂涎三尺。可是,小螞蟻聞聞餅干,拿觸角碰了碰,卻扭過臉往回爬去。難道是我的餅干小螞蟻不喜歡吃?他這是要去哪呀?我有些沮喪的剛想往別處去玩,忽然發現小螞蟻帶來了他的同伴,他走在最前面,好像一位富有經驗的向導。它們徑直走到餅干旁,小螞蟻先爬了過去,晃晃觸角,好像在對大家揮手說:“來,來,來,大家一起來搬食物吧!要為入冬而坐準備呀!”
它們你推我拉,餅干就一毫米一毫米的向前移動了。可要到達螞蟻洞,還需要經過一個長長的“隧道”,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隧道”口太小,餅干太大進不去,螞蟻“軍團”雖然費了九牛二虎之力,可仍然沒能進去。但它們并不氣餒,一直齊心協力,沒有一只螞蟻臨陣脫逃。最后,有一只螞蟻跳了出來,向領導一樣指揮著大家講餅干弄碎,化整為零,終于把這個“龐然大物”運往洞內。我看得津津有味,嘴里自言自語的說:“真有趣!真有趣!這些小螞蟻真的好有意思啊!”
今天,我和哥哥在一個干燥的地方,觀察起螞蟻來。
我用放大鏡看清了螞蟻的真面目:螞蟻的身子由三個小圓球組成。它的頭比較大,頂著兩根靈活的觸角,嘴好象兩把彎鉗,胸部有點小,六條又細又長腿就長在這兒,肚子圓鼓鼓的,拖在后面。
我用筆在一只螞蟻的周圍畫了一圈。那只螞蟻頓時十分驚慌,心里肯定在想:天哪,我的前面怎么會出現這樣一道障礙物?會不會吃我呀!于是,害怕地倒退幾步,不料又遇到了那道障礙物,又嚇了一跳:沒辦法,只好咬緊牙關闖過去了。它小心翼翼地抬起腳,碰了碰那條線,沒有什么動靜,這才放心地邁開腳步,跌著腳尖爬了出去。經得住“障礙物”的考驗,一定經不住水沖吧。我要制造一場“水災”。于是,我把一些水往一只螞蟻身上倒去。它一下子浮了起來,拼命地掙扎,手成了“人”字形,“汗毛”好象也豎了起來,過了二三秒,它又被風吹到了地上,神奇般地立了起來。螞蟻的生命真頑強啊!
三年級觀察昆蟲(精選22篇)篇七
說到“昆蟲迷”,大家可能都會想到法布爾。其實,我們班也有一個名副其實的“昆蟲迷”,他就是陳威亦。
有一次,我們剛上完體育課,所有的同學都匆匆忙忙地跑上樓去,一陣陣腳步聲在耳旁回蕩。只有陳威亦沒跟著走,左瞧瞧,右望望,賊溜溜的眼睛轉來轉去,似乎在尋找什么。忽然,他死死地盯著一個小角落,好像被它吸引了,他沖我大喊:“羅江越,你看,有翅膀的大蜘蛛!好像盲蛛哦!”我跑過去,定睛一看,還真是,一只大蜘蛛揮舞著它那細長的腿,蹦來跳去,仿佛在向我們示威。我害怕地躲到一邊,生怕大蜘蛛隨時都會撲上來。可陳威亦卻毫不畏懼,抓起它的腿就往盒子里塞。他動作迅速地蓋上蓋子,高興地大叫著跑到樓上,繼續興致勃勃地玩弄著自己的“戰利品”。
還有一次,陳威亦看到了一只酷似蜜蜂的大蟲子,他驚訝極了,語無倫次地大叫:“哇!一只黃……黃蜂蜂王……不,一只胡蜂蜂王!”他連忙拿出自己的寶貝盒子,想一把蓋住它,可是已經來不及了,那蜂王早已扇動翅膀飛遠了。他有些氣急敗壞了,大喊:“你給我回來!我要當法布爾!”
又有一次,他發現了一只黃食蚜蠅,他發現了幾只蝸牛……。
啊,這就是我們班的陳威亦,一個不折不扣的大“昆蟲迷”!
三年級觀察昆蟲(精選22篇)篇八
昆蟲的眼睛和人類的眼睛非常不同。因為昆蟲的眼睛一般由一對復眼和三只單眼組成,其中一只眼睛只能感知光的強度。復眼是由無數個小六角眼組成的。每個小眼睛都有一個鏡頭,每個小眼睛感知到的各種物體組合成一個完整的物體。昆蟲的眼睛也能清楚地看到紫外線。在人們眼里,是彩色滑板。昆蟲越靠近,顏色就越暗。此外,敷衍的馬賽克可以更夸張地看到物體的運動,所以即使是微小的運動也可以被林明捕捉到。
復眼是昆蟲的主要視覺器官,由許多六角形的小眼睛組成。每只小眼睛都可以通過獨立成像來感知物體的形狀、大小和顏色。復眼中的小眼睛有自己獨立的鏡片,所以從不同的角度看物體。在各種昆蟲中,小眼睛的數量、大小和形狀都很大。蜻蜓有28000只小眼睛,蒼蠅有4000只小眼睛,螞蟻只有6只小眼睛。
一個物體的圖像會在昆蟲復眼的每一個小眼睛里形成,然后集中在神經上形成一個完整的物體圖像,這個圖像會傳遞到大腦。
三年級觀察昆蟲(精選22篇)篇九
這一天,我去公園發現了一只小螞蟻。當我看到食物時,我立刻吸引了一大群螞蟻。螞蟻不會說話。它們如何吸引同伴?我決定觀察。
我跑回家,拿著放大鏡跑回公園。我先用一片面包把螞蟻領出來。我看見一只小螞蟻從蟻巢里鉆出來。找到面包后,我發現自己動彈不得,于是趕緊回去。這時,幾只大螞蟻已經在那里等著了。
小螞蟻抬起觸角,然后觸碰了一只大螞蟻的觸角。他們一起去搬面包。但是它仍然不能移動,所以小螞蟻回去用它們的觸角觸碰其他螞蟻的觸角。一個接一個,幾十個甚至幾百個,一會兒就爬出來搬面包。
看到這些,我趕緊回家查看信息。我想:他們一定是為了吸引同伴而發了一些浪。但是,上網查了查,原來不是這樣。螞蟻來了談話通過它們的觸角,還可以發出一種氣味,向同伴傳達一些信息。
我終于明白螞蟻靠觸手和氣味尋找食物。自然界中有許多東西不是通過語言和超聲波來傳達的'。這些更多的知識正等待著我們去學習和發現!
三年級觀察昆蟲(精選22篇)篇十
了解文中各種昆蟲的特點,找出感興趣的地方。體味文章語言的生動、有趣。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1.出示蜻蜓、瓢蟲、螞蚱、獨角仙。提問:圖上的昆蟲大家都認識嗎?如果認識,給大家介紹一下吧!
學生各抒己見,介紹這幾種昆蟲。
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下這些昆蟲,它們身上還藏有哪些秘密呢?
板書課題,齊讀課題(板書:昆蟲備忘錄)。
2、質疑課題,看到課文的題目,你想知道什么?
根據學生具體情況,預設以下幾種答案:
(1)課文揭示了這幾種昆蟲的什么秘密?
(2)“備忘錄”指的是什么?
二、初讀課文,自學生字。
1、師:同學們自由讀課文,并標段,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也可以請教老師或同組同學,爭取把課文讀正確。
2、聽范讀課文的錄音,要求學生聽準字音。
3、試著讀課文。
展示閱讀要求和提示:標出自然段的序號。畫出文中不認識的字,借助漢語拼音品讀,并反復多讀幾遍,課文中讀不通的地方多讀幾遍,做到正確朗讀課文。
學生按照要求朗讀課文。
在學生讀課文的過程中,
(1)出示詞語:
備忘錄凡是距離款款黑綢膜翅益蟲。
(2)自由讀;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
4、學習生字。
(1)約斑錄凡距款綢膜瞎益。
自由讀,指名讀,師生糾正讀音:
注意讀準翹舌音“綢”,前鼻音“凡款斑”。
(2)識記生字。
你是如何識記這些字的?
(1)熟字加偏旁:“巨+?=距”“周+纟=綢”“莫+月=膜”“害+目=瞎”。
(2)形近字比較。如:綠一錄風一凡斑一班。
(3)組詞擴展:“款待款款有益益蟲大約”
(4)以多種形式認讀詞語,如猜讀、“開火車”讀等。
5、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
在反復誦讀的過程中,師幫生,或生生互助,解決每個短文中不理解的詞義,
三、交流討論,重點感悟。
1、組織學生進行小組合作,討論、交流你感興趣的內容:
(1)“獨角仙在甲蟲里可能算是最大的,從頭到腳,約有兩寸。它的甲殼多為深色,挺硬的,頭部尖端有一只犀牛一樣的角。”
從上文中,你知道了什么?(獨角仙個頭大,甲殼硬,有一只犀牛一樣的角。)。
(2)除此之外,還寫了獨角仙的什么特點?(力氣大)找出表現獨角仙力氣大的句子。
“據說給它套上一輛泥制的小車,它拉著就走。”
(3)“復眼”想必是許多小眼睛合成一個大眼睛。
“想必”可以換成哪些詞語?(一定肯定)。
凡是有復眼的昆蟲,視覺都很靈敏。
文中提到有哪些昆蟲有復眼?(蜻蜓、蒼蠅)復眼有什么作用?(視覺變得靈敏)。
(4)“瓢蟲,朱紅的,瓷器似的硬翅,上有顏色鮮艷的小圓點,特別漂亮。”
這里抓住瓢蟲的什么來寫的?(顏色、硬翅、硬翅上的小圓點。)。
(5)“掛大扁兒”是哪里人對什么的稱呼?(河北人,尖頭綠螞蚱)。
(6)你喜歡螞蚱嗎?介紹螞蚱時,一共介紹了幾種螞蚱?(兩種螞蚱:尖頭綠螞蚱和土螞蚱。)各有什么特點和有趣的地方?找出相應的句子讀讀。
都是從外形和動作來敘述的:
a、尖頭綠螞蚱。
動作描寫:“螞蚱飛起來會咯咯作響,不知道它是怎么弄出這種聲音的。”(板書:咯咯作響)。
外形:“螞蚱的膜翅是淡淡的桃紅色,非常好看。”
這句話寫出了螞蚱的什么?(膜翅的顏色很漂亮)(板書:膜翅漂亮的桃紅色)。
b、土螞蚱:
外形:“身體粗短,方頭色黑如泥土,翅上有黑斑。”
這里抓住“土螞蚱”外形上的什么寫的?(身體、頭、翅膀)(板書:身體粗短、方頭、翅膀有黑斑)。
動作:“這種螞蚱,抓住它,它就吐出一泡褐色的口水,頂討厭。”
你認為那些地方寫得很有趣?(吐出一泡褐色的口水,“一泡”寫出土螞蚱的口水非常惡心。)(板書:吐褐色口水)。
2、選擇一個自己喜歡小短文,讀一讀,讀出喜愛之情。
三年級觀察昆蟲(精選22篇)篇十一
國慶節假期,我坐公交車回了老家。
我下車的時候,表哥早到了。接下來,我們的秘密行動正式開始。
我們首先研究了蝽象。我們先把它開到蜘蛛網那里。沒想到,它擺脫了蜘蛛網,把它吃了。
我表哥又氣又恨,拿了一個裝滿水的瓶子,把臭蟲子扔了進去。沒想到螻蟻還是個游泳好手。我看它囂張,在水里滑。表哥抓了一只只要兩筆的蜈蚣,準備讓它吃臭蟲子。他一入水,就縮成一團。很快,蜈蚣張開尾巴撲向了臭蟲。經過一場你死我活的戰斗,螻蟻被蜈蚣吃掉了。
我們再放幾只螞蟻,看看會發生什么。雖然這些螞蟻的巢穴不同,但它們很快就殺死了蜈蚣。它們左邊咬,右邊咬,蜈蚣很難防,被螞蟻看做是一頓美餐。
哦原來蜘蛛怕臭蟲子,臭蟲子怕蜈蚣,但蜈蚣也怕螞蟻!
大自然如此奇妙,值得探索!
三年級觀察昆蟲(精選22篇)篇十二
午飯之后我正靠在凳子上打瞌睡,奶奶說她在陽臺發現一只蟲子,讓我看看,猜猜它叫什么。
我瞬間睡意全無,跑到陽臺看到是一只昆蟲趴在紗窗上,全身青綠色,還泛著淺淺的金色。我看了好一會它像蝗蟲,但是背上比蝗蟲要漂亮。奶奶看我猜不出來,于是告訴我在北方老家這只小東西叫“金鐘”,它的叫聲有點像鬧鐘,而且到了秋天的時候它背上的甲殼會變成金黃色,因此而得名,一般在立秋以后的田地了經常見到。
爸爸拿來一個一次性塑料水杯把金鐘捉住,又找來放大鏡讓我仔細觀察一下這個不速之客。這時我才發現金鐘的兩條后腿已經斷了,只剩下四條前腿,但是它還能爬行。我用放大鏡觀察它掉下來的后腿,發現后腿竟然比身體還要長,一共分成三部分,分別是爪子、小腿、大腿。我發現它的爪子上有個鉤子;小腿上布滿了尖尖的小刺,像一段鋸條;金鐘的大腿很粗壯,呈錐形,像一個削過的鉛筆頭。當我用鑷子夾起金鐘的后腿時還會動,爸爸告訴我這叫條件反射,是一種不受大腦控制的行為,我們人類也會有。
我又用鑷子夾起金鐘的身體進行觀察。他的背上有一對翅膀,外部的翅膀顏色較深,上面有一些淺色的小點點,爸爸也不知道那是什么,有什么用。金鐘的脖子很特別,與背上的翅膀搭配起來就像一件威武的披風。脖子前面就是金鐘的頭,顏色比后背深,形狀也像個鉛筆頭,頭上頂著一對觸角,下面鑲嵌兩顆大眼睛,它的眼睛分得很開,不像我們人類長在前面。從頭部的下面看上去才能看到它的嘴巴,嘴巴里有兩個很夸張的牙齒,還在一動一動的,好像在向我示威!
今天觀察昆蟲真是一件很有意思的事,觀察之后我還把以前老師送我的《法布爾昆蟲記》翻出來重新讀。以后我還要到戶外觀察更多的昆蟲!
三年級觀察昆蟲(精選22篇)篇十三
在一個陽光明媚,春風拂面的星期天,許多美麗的花兒正在清澈見底的小河邊參加一場別開生面的選美比賽。
花的品種非常非常多:有國色天香的牡丹花,清香撲鼻的茉莉花,還有含苞欲放的百合花……但是最奇特的是那株玫瑰花。它滿身帶刺,把頭抬得高高的,心想:這場選美比賽肯定是我贏,因為我是最美的花。玫瑰花看見了向日葵又說:“你們這么普通,算不了啥。”玫瑰花說完又看見了普通的郁金香,翻了翻諷刺的白眼。
經過了一輪角逐,最終得冠的花是牡丹花。因為它大氣,端莊,美麗。玫瑰花像是個泄了氣的氣球,它傷心又失落地檢討了自己,原來自己太驕傲自滿了,所以才導致了自己的失敗。
這次特殊的選美比賽告訴我們:做人不要驕傲自滿,要懂得謙虛,也不要輕敵,要重視別人,俗話說:人外有人,山外有山。
三年級觀察昆蟲(精選22篇)篇十四
今年生日的時候,我收到的生日禮物中有一本《昆蟲記》的科普書。我懷著喜悅的心情閱讀它。
《昆蟲記》的作者是法國的法布爾。法布爾像愛迪生那樣善于觀察、勤于思考,特別是對昆蟲有著濃厚的興趣。他曾經多次登上海拔1912米的“望多山”去采集標本、收集資料。并用盡畢生的經歷寫出了這本200多萬字的《昆蟲記》。
閱讀這本書的時候,我把我自己想像成一臺微型攝影機,捕捉著昆蟲世界里一個個妙趣橫生的鏡頭。自相殘殺、同甘共苦、堅持不懈全都盡收眼底。
閱讀完這本書的時候,我把我自己變成一個昆蟲界的畫家,把法布爾的文字變成一張張美麗的畫紙。
閱讀《昆蟲記》不僅使我獲得了豐富的昆蟲知識,更讓我感受到在想象世界中遨游的快樂。
三年級觀察昆蟲(精選22篇)篇十五
我喜歡昆蟲,昆蟲的世界千奇百怪。有的小、有的大、有的紅、有的綠……有的人說昆蟲十分可怕,但昆蟲也有可愛的一面。
昆蟲中也不是處處都那么和諧,弱肉強食的戰爭天天都在打響。蜻蜓吃蚊子、蜘蛛吃蜻蜓、蜘蛛要吃螳螂,這是一條生命線。少了誰都不行。昆蟲,不管是益蟲,還是害蟲,都有他們存在的理由。只有害蟲沒有一重,那世界只有沙漠。沒有害蟲只有益蟲,那益蟲也會活活餓死的。
昆蟲也有母愛,在沒有食物的時候,它們會把自己當作孩子們的食物。讓自己讓孩子把自己吃掉,成為孩子的第一個獵物。
昆蟲有的有劇毒,但是只要不打擾它們,他們也不會攻擊你們,有的人還把昆蟲作為自己的朋友,把它們養在家里,但是昆蟲本來是在大自然生活的。在家里反而沒有自由,也不會讓他們感到幸福快樂。
昆蟲也是有生命的,用殺蟲劑來傷害它們,不會到自己想要的結果,反而還會傷害生命線,讓其他的動物也生活不下來,還有人們自己。
我喜歡昆蟲,但也不會破壞生命線,昆蟲只不過是在森林里面的小居民。
三年級觀察昆蟲(精選22篇)篇十六
前段時間,我參加了學校組織的“21天小書蟲”閱讀活動,收獲很大,感觸也很深。在這期間,我讀了很多書,但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法布爾的《昆蟲記》。
在這本書中,法布爾向人們描繪了一個異彩紛呈的昆蟲世界。在這里有甲蟲、蜜蜂、蜘蛛、螳螂、螞蟻、蝗蟲……每一個昆蟲的習性、工作、繁衍、死亡都被寫得活靈活現,充滿了靈性與智慧。在我沒有讀這本書之前,我根本不知道昆蟲界里竟然還有那么多的奧秘。
讀完這本書后,我便開始對昆蟲的'世界充滿了好奇。只要一有機會就去觀察它們。比如說,我和爸爸媽媽去公園玩的時候,當看到很多螞蟻在搬運食物時,我會留心觀察它們搬運的過程;看到美麗的蝴蝶在花叢中翩翩起舞,我會觀察它們飛舞時的形態,還會看蹦來蹦去的螞蚱的特點。通過近距離的觀察,再與法布爾書中所寫到的相聯系,讓我感覺昆蟲的世界真是奇妙無窮,這本書使我第一次進入了一個生動的昆蟲世界。
通過閱讀這本書,我認識了很多昆蟲,同時也提高了自己的觀察能力,并且更加懂得了如何保護小動物!
老師評語:你是一位善于觀察和思考的孩子,希望能把閱讀的好習慣堅持下去,因為書中的世界太精彩,相信你一生都會受益于此。
三年級觀察昆蟲(精選22篇)篇十七
《昆蟲記》是一部世界昆蟲的史詩,是一部永遠看不厭的書。我非常喜歡《昆蟲記》這本書。
《昆蟲記》中的一篇——“蜘蛛的幾何學”,我很喜愛看。“蜘蛛的'幾何學”中,“沒有一個設計家能畫出一個比這更規范的網來。”“我們只見它向各個方向亂跳,似乎毫無規則,可是這種無規則的工作的后果是造出一個規則而美麗的網。像教堂中的玫瑰窗一般。”這些句子,充分體現了蜘蛛網的圓。法布爾又經過3~4個實驗來再次說明蜘蛛結的網是圓的。
法布爾在書里寫道:“這種自然的幾何學告訴我們,宇宙間有一位萬能的幾何學家,他已經用他神奇的工具測量過宇宙間的所有東西。所以萬事萬物都有必須的規律。我覺得用這個假設來解釋蜘蛛網的對數螺線,似乎比蠕蟲絞尾巴而造成螺線的說法更恰當。”是啊,法布爾說的的確沒錯,而蜘蛛就是一個例子,它不用任何工具,反而亂跳,卻結成了一個圓到無法形容的網,這是一種大自然賜予的本領。
《昆蟲記》,我最喜歡的一本書。
三年級觀察昆蟲(精選22篇)篇十八
法布爾不僅是個昆蟲學家,還是一個文學家。我想,這本書之所以耐讀正和他那細膩風趣的文筆有關。很顯然,在他的眼里,這個昆蟲的世界是如此有趣,他是那么地熱愛這些昆蟲,所以筆下的昆蟲都是生機勃勃、充滿生命力的。他對昆蟲充滿了感情,在這里,昆蟲就是他的朋友。
當他想去挖黃蜂的窠巢時,選擇早上動手,因為這時候“我希望清晨的冷氣多少可以為它們降降火氣,削弱它們的惱怒和氣焰。”他說“螳螂天生就有著一副嫻美且優雅的身材。”說到蜜蜂的寄生蟲,法布爾憤憤不平:“這些心狠手辣的強盜鳩占鵲巢,把別人的家占為己有,卻毫無羞愧之心。到了來年,巢穴的主人早已慘遭不幸,而壞事做盡的惡棍卻順利地迎來了自己的幼蟲。”清道的甲蟲犀頭母親時時刻刻照顧自己的孩子,連續四個月不吃不喝,實在困了就在旁邊睡上一小會兒,打個小盹。法布爾對這樣的犧牲精神贊賞有加:“這位母親就是這樣辛苦地看守它的卵,為后代做出無私的奉獻,為兒女真是操碎了一顆心。”這樣的文字,讀起來會是覺得在讀科普文章嗎?不,這就是文學作品,有趣神奇的文學作品。
讀著《昆蟲記》,我不得不為法布爾對昆蟲的癡迷和犧牲精神所震撼。他可以為了觀察捕蠅蜂,站在烈日下半天不動;他可以為了了解蜣螂的做球過程,躺在地上與蜣螂為伍,臟?那算什么;他可以冒著被黃蜂蜇傷的危險(實際上經常被蜇),無遮無擋地站在蜂窩旁看蜜蜂如何喂養它們的孩子;他可以在松樹林里和松毛蟲相伴到深夜;他可以整天整天地呆在昆蟲室,眼睛不敢眨一下地觀察那些幼蟲的孵化過程……也許任何人的人生都該這樣吧,一生只做好一件事,為之付出,為之犧牲,才能最終達到自己的目標,實現自己的理想。當然,我相信他是快樂的,做自己喜歡的事,吃再多的苦,也是一種樂趣。
讀完這本書,我想說,感謝法布爾,因為這世界有這么個奇人,有他一輩子的觀察和研究,我們才可以讀到這本奇特的書。
《昆蟲記》啟發例文600字4。
《昆蟲記》曾經被譽為“昆蟲的史詩”。這部巨著是由法國著名的昆蟲學家,文學家法布爾寫的。他從小就非常深入昆蟲世界,在自然環境中對昆蟲進行觀察與實驗,并真實寫下它們的本能和習性,才寫出《昆蟲記》這部巨著。因此,他深受到了全世界人名的尊敬與愛戴。
《昆蟲記》里面詳細描寫了各種各樣的昆蟲,比如:螳螂、蜘蛛、蜜蜂、螞蟻、瑩火蟲,等等……里面的一字一詞,都表達了作者的情感,同時也表現了昆蟲們獨一無二的特點;嬌小的瑩火蟲,它的對手竟然是如櫻桃般大的蝸牛!真是太虛不可思議了!它先用自已身上攜帶的武器—刺!去扎蝸牛的背部,蝸牛以為是在給它按摩,所以就沒有搭理瑩火蟲,大約扎了二十下左右,蝸牛就完全沒有反抗力了,原來,瑩火蟲身上的刺含有毒液,每次在扎蝸牛時,它就會將毒液輸入到蝸牛的身體里,這樣子才會讓蝸牛沒有了反抗力。然后它將蝸牛從殼里拖出來,最后,它就可以一點一點的享受鮮美的蝸牛肉了。這也讓我明白了“弱肉強食”的道理。同時,我還知道瑩火蟲身上有著明亮的“小燈籠。”讓科學有了啟發,經過對瑩火蟲的觀察和研究,才發明了電燈,讓我們的生活從黑暗中得到光明。
讀完《昆蟲記》這部巨著,讓我知道大自然中竟有如此多的昆蟲,昆蟲的樣子和名字也意義不同,在昆蟲里也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比如:螞蟻遇到困難時有團結友愛的精神,泥水匠蜂在造房子時,有堅持不懈的精神,蜘蛛織網有堅持到底,棄而不舍的精神,螳螂捕食有勇往直前、無所畏懼的精神,蜜蜂采蜜有著聰明智慧、勤勞勇敢和無私奉獻還有舍已為人的精神和品德。等等……所以,我們要愛護大自然的生物,保護昆蟲,愛護地球!既然昆蟲里有如此多的奧秘,那就讓我們一起翻開《昆蟲記》尋找昆蟲中的奧秘吧!
三年級觀察昆蟲(精選22篇)篇十九
我站在我家的陽臺前,遠望外面的景象。忽然發現一只不知名的小甲蟲不知什么時候掉落到放在陽臺上的不銹鋼臉盆里。
這只黑褐色的小甲蟲,只有米粒大。頭上長兩根長須,左晃右晃,好像用來探路。背上有一個橢圓形的殼,上面還有一些花紋。這只小甲蟲有四對腳,前兩對腳用來向前踏進,第三對腳用來站立,最后一對腳用來向后蹬,爬起路來身子一伸一拱的。
這只小甲蟲似乎感覺到自己被困在臉盆里,它試圖爬出臉盆。它先從正面往上爬,只見它兩根長須不停地擺動著,兩對前腳努力地向前踏伸,后兩對腳使勁向后蹬,拼命地向上爬。但由于盆壁太陡太滑,小甲蟲沒爬多高,就滑了下來。前面不行,它又繞到左邊,重復剛才向上爬的動作,還是失敗了。它又繞到右邊,又失敗了。直接向上爬不行,它改變方法,橫著爬,但遺憾的是,它還是不能爬出臉盆。一次又一次,一個方向再一個方向,它最終還是沒能爬出臉盆,獲得自由。它終于死了,一動也不動了。
三年級觀察昆蟲(精選22篇)篇二十
昆蟲記的作者是法國的昆蟲學家——法布爾寫的。這本書中的每一篇文章都是真實的、充滿情趣的。
在這本書其中讓我印象最深的是描寫“糞金龜”這一章節了:糞金龜是一種食糞蟲。它們這些滾糞球工,盡情的過著日子,最后就變成了一位高齡的元老。大自然為鄉村的清潔花了大量心思,但對這繁華的城市卻漠不關心。大自然為田野設置了兩種清潔工。
一種是包括蒼蠅、埋葬蟲、皮囊、食尸蟲類、閻蟲料,它們被指派來解剖尸體。它們把尸體切碎,而后當作美味佳肴吞進肚子里。第二種干起活來同樣熱情高漲。如若你遇到一灘污物,當你明天再次造訪時,那堆污物肯定無影無蹤了,因為食糞蟲已經為你清掃得干干凈凈。
糞金龜是第二種類型的。它的背上都是烏黑色的,胸前卻穿著華麗的衣服。糞生糞金龜臉部的下方,像紫水晶一樣光彩奪目,而偽善糞金龜則用黃銅礦的燦爛光芒大肆裝點,它是一個狂熱的埋糞工,它們躲在地下去的東西,遠遠超出它們消費需求。
這本書真有趣!你說對嗎?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三年級觀察昆蟲(精選22篇)篇二十一
此書是法布爾以畢生的時間與精力,詳細觀察了昆蟲的生活以及繁衍、斗爭,然后以其觀察所詳細確切地記入的筆記,最后編寫成書。《昆蟲記》共有十大冊,每冊包含若干章,每章都詳細、深刻地描繪一種或幾種昆蟲的生活。《昆蟲記》這本書讓我十分著迷,原來昆蟲世界有這么多的奧秘,我了解了一些鮮為人知的昆蟲常識和生活習性,種種奇妙的現象都展現我們眼前,讓我們足不出戶就能感受到昆蟲世界的奇妙。
記得有一次語文老師讓我們回家背課文。那天作業不多,但是我卻磨蹭了好長時間到啦8點鐘才寫完,我迷迷糊糊地收拾好書包,準備上床睡覺,但是還沒上床就被媽媽叫住:“語文課文要背誦,你背完啦嗎?”我心里一緊張,支支吾吾的說:“背…背…背完啦。”媽媽好像看出我的心虛,又厲聲問一遍,我無言以對。在媽媽的嚴謹督促下,我睜開那已經要打架的眼皮,無力的背誦著課文,背著背著,就快要睡著啦。這是媽媽問我說:“背完啦?等會兒,我來檢查。”啊?我一聽要來檢查,連忙胡亂的看了幾遍,其實也沒看到什么。一開始背誦,我就卡殼啦,連開頭都不知是什么,這是媽媽提醒我才開始背出來。到后來不是卡殼,就是背多字,而且還差點漏了一大段文字。到啦最后,媽媽再也忍受不了,讓我重新背熟啦再背。我可不愿意,連忙說:“唉,差不多差不多,反正不都一樣。”現在讀了這本書,我開始向法布爾學習,有了認真嚴謹的想學習態度。遇到難題不再依賴父母了,會先自己思考一下解題方式,做不出來再請教老師同學,不再畏畏縮縮得怕別人笑話了,漸漸地我的學習的成績也進步了。成績進步了我對學習的積極性也大了,會很自覺地在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的情況下做適當的家庭作業。
《昆蟲記》讓我眼界開闊了,看待問題的角度不一樣了,理解問題的深度也將超越以往。我覺得《昆蟲記》是值得一生閱讀的好書,是一本開卷有益的書。
三年級觀察昆蟲(精選22篇)篇二十二
《昆蟲記》是一篇散文,它是法國作家法布爾在54歲時完成的一部巨著。這本書給我們介紹了許許多多的蟲子,讀來令人愛不釋手。
書中尤為吸引我的要數那勇敢、機智的螞蟻了——。
炎熱的夏天,紅螞蟻組隊出征,一個個昂首挺胸,整齊的邁著前進的步伐,浩浩蕩蕩,那樣式像極了我們閱兵式的解放軍叔叔們。更有趣的是,當這排在最前面的“螞長”發現有黑螞蟻的巢穴時,隊伍霎時出現了一陣騷動,不過很快,后面的“大個子”沖了上來,他們排列整齊,一個個并肩而立,形成了一道堅不可摧的“蟻墻”。他們開始準備攻巢了,你瞧,大個子紅蟻用又尖又大的嘴夾住守穴的那幾只黑螞蟻的腦袋,狠狠地,死命地咬著,直到這個“敵人”斷了氣兒才肯松口,巢穴的門攻破了,全軍奮力而上,一會兒就橫掃千軍,紅蟻大軍一窩蜂沖入敵人的巢穴,紛紛搶奪里面的食品,占領敵人的物資,大獲全勝!讀到這,我也興奮得拍起手來,深深地為他們的勇敢和機智折服,我也想用我的方式和他們一起慶祝他們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