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會是指將學習的東西運用到實踐中去,通過實踐反思學習內容并記錄下來的文字,近似于經驗總結。那么你知道心得體會如何寫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優秀心得體會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心得體會北京冬殘奧會篇一
2019年9月17日晚,2022年北京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吉祥物在北京市石景山區首鋼園區國家冬季運動訓練中心冰球館揭開神秘面紗。北京冬奧會吉祥物名為“冰墩墩”,形象來源于國寶大熊貓。冬殘奧會吉祥物“雪容融”,形象來源于中國傳統文化符號大紅燈籠。
熊貓是世界公認的中國國寶,形象友好可愛、憨態可掬,深受各國人民尤其是青少年的喜愛。
北京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以熊貓為原型進行設計創作。將熊貓形象與富有超能量的冰晶外殼相結合,體現了冬季冰雪運動和現代科技特點。頭部外殼造型取自冰雪運動頭盔,裝飾彩色光環,其靈感源自于北京冬奧會的國家速滑館——“冰絲帶”,流動的明亮色彩線條象征著冰雪運動的賽道和5g高科技;左手掌心的心形圖案,代表著主辦國對全世界朋友的熱情歡迎。整體形象酷似航天員,寓意創造非凡、探索未來,體現了追求卓越、引領時代,以及面向未來的無限可能。
燈籠,具有鮮明的中國文化特色,有著2000多年的悠久歷史,是世界公認的“中國符號”。它是歡樂喜慶節日氣氛和“瑞雪兆豐年”美好寓意的完美結合,表達了共同參與、共同努力、共同享有的辦奧理念。
北京冬殘奧會吉祥物“雪容融”以燈籠為原型進行設計創作。燈籠代表著收獲、喜慶、溫暖和光明。頂部的'如意造型象征吉祥幸福;和平鴿和天壇構成的連續圖案,寓意著和平友誼,突出了舉辦地的特色;裝飾圖案融入了中國傳統剪紙藝術;面部的雪塊既代表“瑞雪兆豐年”的寓意,又體現了擬人化的設計,凸顯吉祥物的可愛。燈籠以“中國紅”為主色調,渲染了2022年中國春節的節日氣氛,身體發出光芒,寓意著點亮夢想,溫暖世界,代表著友愛、勇氣和堅強,體現了冬殘奧運動員的拼搏精神和激勵世界的冬殘奧會理念。
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心得體會北京冬殘奧會篇二
有道是,過了臘八就是年。人們一下子開始忙碌起來:掛紅燈,貼春聯,置年貨,掄春運車票……“有錢沒錢,回家過年”!團圓、歡聚,這就是春節的向往,春節的召喚。放了寒假,我也來到了奶奶家,過起了團圓甜蜜的小日子。我趴在奶奶家的玻璃窗上,看著外面的車水馬龍,出神的想著。火鍋熱騰騰的霧氣讓玻璃窗外的世界顯得有些朦朧,“佳寶,過來吃火鍋嘍!”隨著奶奶的一聲呼喚,我的思緒從遠方飄了回來,“奶奶,來嘍!”我蹦蹦跳跳的跑向餐桌,又是一頓美味佳肴。
可就是這樣一個看似喜慶祥和的春節,一朵名為“新型冠狀病毒”的烏云正悄無聲息的在江城武漢的上空形成。從去年12月8日開始發現1例不明肺炎患者后,至年底已發現27例,再到如今的全國各地都有被感染的病人,以往春節的那種喜慶氣氛嘎然而止!死神降臨武漢,烏云壓城城欲摧!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北京,發出了戰斗命令!
“我要去武漢!”浙一醫院的鄭霞放下團圓飯的筷子,告別父母孩子,直奔武漢,穿上七層防護服,一頭扎進了金銀潭醫院的核心搶救區,這個春節,逆行成了別樣的團圓!
大街上不再是車水馬龍,卻化身為一個個“口罩人”。各家超市藥房都在門口貼著:“口罩已售罄”的告示,全國各口罩廠工人自動返廠復工,開機生產,口罩、防護服源源不斷地運往武漢,運往全國各地,這個春節,三班倒的加班加點,成了別樣的度假!
武漢封城,上千萬人口的城市蔬菜匱乏,那些淳樸的農民,撥開積雪,收割白菜、蘿卜……成噸成百噸地運往武漢,而且都是捐贈!這個春節,素不相識的的人,成了別樣的親情!
“我是武漢回來的,我要求隔離觀察十四天。”緊趕慢趕回家團圓的人們,為了他人的健康,為了遏制疫情的蔓延,主動提出離別親人,自我隔離,這個春節,隔離成了別樣的關愛。
戰疫情,發生了多少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跡,戰疫情,誕生了多少可敬可佩的偉大人物!
但,其實他們也都是普通人家普通人,這不,它也同樣發生在我們家。我的媽媽也是一名護士,最近,他們醫院傳達命令,要求每個科室都要選出一批護士支援發熱病房,媽媽一邊看著手機,一邊自言自語般地說了句:“我去報名。”這句話說的很輕,但卻是沉甸甸的。我們都知道,這一去,不要說過春節,一個月就見不到人了;這一去,我的學習,我家的生活都得重新安排;這一去,會有多少意外、危險等待著她,就是等雨過天晴,疫情解除時,她出來還得醫學觀察隔離14天!大家沉默了一會兒,我首先表態說:“媽媽。你去,我會為你驕傲的!”接著,大家都點點頭,爸爸也風趣地開玩笑說:“我們家的戰士也要出征嘍!”是的,打仗,總是要有人上前線的,平日里那些默默無聞的白衣天使,在祖國需要她們的時候,在死神面前,她們會義無反顧,一往無前行!
致敬,我們偉大的祖國,我們偉大的人民!
今年是實行小康生活的關鍵之年,小康,除了物質上的滿足是遠遠不夠的,精神層面更是一個重要的標志。今年這個別樣的春節,真是小康精神的生動體現!
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心得體會北京冬殘奧會篇三
正是“兩個奧運”的同時籌辦,極大地推進了北京乃至全中國城市的無障礙設施建設,使殘疾人出行更加便利。這期間,北京市出臺了《無障礙設施建設和管理條例》,新建城市道路、公共設施普遍配套建設了無障礙設施;無障礙設施重點改造項目達6000多項,投入資金6億多元。據統計,2001年以來,北京市共實施了1.4萬多項無障礙改造項目,無障礙設施建設總量相當于過去20年的總和。
“兩個奧運”的同時籌辦,不僅讓北京市的無障礙設施建設大大向前邁進了一步,也讓全北京乃至全國人民對殘疾人的生活和保障關注度持續“升溫”。根據中國殘聯公布的數字,2007年,全國通過實施一批重點康復工程,使535。9萬殘疾人得到不同程度的康復;順利完成中國殘聯專項彩票公益金殘疾人康復項目任務,19萬貧困殘疾人受益;全國已竣工并投入使用的各級殘疾人綜合服務設施共計2125個,在建項目共計285個,籌建項目共計318個。在鼓勵促進殘疾人就業方面,去年7月起又對政策作出調整,大幅度擴展了享受稅收優惠的單位,明確規定了“國家實行按比例安排殘疾人就業制度”。當年,全國城鎮新安排39.2萬殘疾人就業,農村殘疾人就業達到1696.5萬人。
由此可見,中國傾力奉獻的“兩個奧運,同樣精彩”,就是要以生命的名義,創造出真正平等、完整的人類盛會,讓高貴的人性在世界暢行無阻。
而這一舉措,在過去的7年里,已經帶動中國社會對殘疾人和殘疾人事業予以更多的關注和支持,提升了中國社會人文關懷的整體水平,成為構建和諧社會的一項重要內容。
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心得體會北京冬殘奧會篇四
北京冬奧會中國隊也在這屆冬奧會中收獲了有史以來的成績,以9金4銀2銅圓滿收官。
相信對于很多觀眾來說,開幕式的震撼仿佛還在眼前。
而昨晚20點,鳥巢繼續流光溢彩,總導演張藝謀再度通過豐富的科技手段和藝術化詮釋,在約100分鐘的閉幕式上展示出中國式浪漫與雙奧情懷。
它與開幕式形成一脈相承的上下篇敘事模式,通過續寫一朵雪花的故事,獻上一場簡約而唯美的儀式與表演融合大秀,為北京冬奧會畫上句點。
據張藝謀透露,昨晚破紀錄的有超過20__位運動員,參加了本屆冬奧會這最后的狂歡聚會。在美學基調方面,主創團隊大膽使用“中國紅”碰撞“冰雪藍”,將燈籠、中國結等中國傳統文化符號作為表演元素,融入儀式當中。
北京冬奧會閉幕式導演鋒尚文化沙曉嵐說,20__年整個鳥巢80%用的是進口設備,音響是100%的進口設備,到20__年是100%的中國產品,全是國產設備在挑起大梁。
所有的燈具、led產品都是中國產的,所有互動影像都是中國藝術家創造的。本土專家、本土藝術家通過他們的作品,通過中國的高光時刻將文化自信轉播到全世界去,贏得全世界的贊嘆。短短16天,不僅展現了奧運健兒們的颯爽英姿和奧林匹克精神,科技元素也大放異彩。從開幕式綜合運用人工智能、5g、_眼3d和云計算等多種科技成果起,人工智能、8k+5g轉播、數字孿生、智能機器人、輔助駕駛、虛擬數字人等新興技術齊上陣,為冬奧會保駕護航。
最后,在熄滅奧運火種之際,閉幕式“穿越”回20__年奧運會,以夢幻聯動的方式致敬“雙奧之城”,這也成為整場閉幕式的看點之一。
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心得體會北京冬殘奧會篇五
北京20__年冬殘奧會開幕式將于4日晚上演,在浪漫、唯美、富有詩意的冬奧會開幕式之后,冬殘奧會將呈現一場怎樣的開幕式?近日,冬殘奧會開幕式導演沈晨在接受采訪時進行了介紹。
據悉,本次開幕式的名稱與核心內容為《生命的綻放》,通過質樸的情感、簡約的編排,表達“自強不息、突破自我、殘健融合”的理念,展現殘疾人生命綻放的動人時刻。參演人員中有30%是殘疾人、70%是健全人,將以殘疾人表演者為主要角色。
與冬奧會開閉幕式一樣,冬殘奧會開閉幕式也將在國家體育場“鳥巢”進行。雖然是同一個場地,而且同樣運用了超大地面屏幕,但沈晨介紹說,冬殘奧會開幕式與冬奧會還是有所不同。
他表示,冬奧會開閉幕式更多傳達的是一種中國式浪漫的人文特色,比如折柳送別等。而冬殘奧會開幕式則從創意階段開始,就明確要講述殘疾人自己的故事。
“為什么是這樣的?因為我們想表達的是每一個殘疾人內心最美麗、最精彩、最絢爛的綻放瞬間。每一個殘疾人,都有自己內心的故事,每一個人都在改變著世界,也都在創造著世界。”他說。
北京冬奧會冬殘奧會心得體會北京冬殘奧會篇六
在北京20__年冬殘奧會閉幕式上,現場觀眾和嘉賓都收到了一本精致美觀的手冊。北京印刷學院教授夏小奇帶領團隊設計的北京20__年冬殘奧會閉幕式手冊,首次添加盲文的設計,彰顯出北京冬殘奧會的溫暖。
翻開手冊,頁面上不規則排列的“小藍點”格外引人注意。“這是以盲文為設計靈感來源的流程序號。”夏小奇說,冬殘奧會上,視力障礙運動員占有一定比例,所以團隊在閉幕式手冊中首次加入了盲文的設計。“由于印刷時間、制作工藝等原因,手冊最終未能呈現出盲文的擊凸效果。”盡管留有遺憾,但團隊依舊希望通過盲文的設計向觀眾傳達對視障者的關注、關愛和關懷,體現暖意。
北京冬殘奧會閉幕式節目單三折頁內頁
中國傳統文化元素與現代科技美學的融合,用“簡約而不簡單”的表現形式,成為手冊的亮點。在各代表團旗幟入場與向志愿者致謝環節的頁面中,放射性的線條構成了千姿百態的、綻放的花。“觀眾可能看不出花朵的品種,這正是我們想達到的效果。”夏小奇解釋,花朵的圖形既是殘奧運動員奮勇拼搏的身姿,也是志愿者默守崗位的身影。在愛的感召環節的頁面設計中,橄欖枝的枝蔓頑強地向前伸展,寓意愛與和平。夏小奇說,希望手冊能夠永恒記錄這美好而溫暖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