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漢語詞語,公文的一種格式,是指對上級有所陳請或匯報時所作的口頭或書面的陳述。那么,報告到底怎么寫才合適呢?這里我整理了一些優秀的報告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吧。
零花錢使用調查報告篇一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長給小學生的零花錢已呈愈來愈多的態勢。同學們是怎么運用這些零花錢的呢?我在班里調查了10名 同學(男6名,女4名)調查的內容和結果如下。
1、你一天約有多少零花錢?
2、你用這些零花錢來干什么?
根據調查統計,這10名同學是這樣來支配零花錢的:有一位上網吧已經兩年了有五位天天用來買零食吃;有1位把零花錢存著,已贊有500多元了;有兩位同學主要用于買課外讀物看。
從上面的數據,不難看出,能注意積攢且正確運用零花錢的同學只有3名,占調查人數的30%;而其余7名同學(占70%)只知道用零花錢來“吃喝玩樂”了。
1、不知道父母的錢來的不容易,只知道沒錢伸手向家長要,花錢如流水。
2、吃零食已成了習慣,如吸毒那樣已有癮了
3、吃零食,有的包裝上有獎,獲獎后感到刺激、好玩,而上網心里感到舒服。
2、有的學校校內就有小賣部,這為學生買零食提供了方面;
3、有的`老師缺少對對學生進行勤儉節約、艱苦奮斗方面的教育。
通過這次調查,我認為很有必要正確引導同學們運用零花錢。如果把零花錢大都用于買零食吃上,不僅對自己的成長無益,還對人的身體有害,特別長期食用那些“三無”產品,有百害而無一利。因此,我建議:
1、家長給孩子的零花錢要節制、有計劃,要與孩子多交流、多溝通,引導孩子把零花錢用在“刀刃”上,可積攢起來用于訂報刊、買課外讀物看;用于買必要的學習文具,用于捐助別人等。
2、老師可利用班會、中隊會等,召開“我是這樣花零花錢的”的演講比賽或專題討論會,以引導學生認識錢來之不易和學會正確理財。
3、校園內如有小賣部,應只賣學習文具和必要的飲料,不賣零食,以凈化校園環境
4、學校不應該讓同學們把零食帶入校園。
零花錢使用調查報告篇二
最近,中午去上學時,總能看到好多同學圍在校門口的小賣部,手里拿著父母所給的零花錢去買東西。因此我開展了一項對同學們零花錢如何使用的調查!有多少人有零花錢呢?有零花錢的同學都把錢拿去干什么了?大家快跟我去一探究竟吧!
一下課我就對同學們進行了調查。真可謂是不問不知道,一問嚇一跳!我們班上有70%的同學有零花錢,這些錢大多是父母所給的,有的是過年時長輩給的壓歲錢,還有的是自己做家務掙的。平時有零花錢的同學70%去買了零食,他們認為零食的包裝非常精美,味道很豐富,酸的、甜的、咸的、辣的樣樣都有,而且還很香,特別誘人,讓人聞著都想流口水。有15%的同學都把錢拿去買了玩具,因為玩具種類繁多,玩法還很奇特,可以減輕學習的壓力,增添趣味性。10%的同學用零花錢去買了學習用品,有些是因為自己需要,而有的同學會買自己喜歡的本子、筆等收藏起來。剩下5%的同學選擇了存起來,他們認為存起來對自己以后有幫助,需要時還可以拿來用。
根據以上的調查結果,我想對大家提出這幾點建議:
1,少買一些零食,因為零食不健康。
2,盡量不買玩具,多買書本和學習物品,把精力和錢都用在學習上。
3,家長可以控制零花錢的數目。
4,把零花錢用在有意義的'事情上面,充分的發揮每一分錢的價值。
5,學會理財,以存儲的方式對剩余的零花錢進行保管。
希望通過我對大家提出的建議,大家能夠合理的利用自己的零花錢。
零花錢使用調查報告篇三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長給小學生的零花錢已呈愈來愈多的態勢。同學們是怎么運用這些零花錢的呢?我在班里調查了10名 同學(男6名,女4名)調查的內容和結果如下。
調查的內容是:
1、你一天約有多少零花錢?
2、你用這些零花錢來干什么?
根據調查統計,這10名同學是這樣來支配零花錢的:有一位上網吧已經兩年了有五位天天用來買零食吃;有1位把零花錢存著,已贊有500多元了;有兩位同學主要用于買課外讀物看。
從上面的數據,不難看出,能注意積攢且正確運用零花錢的同學只有3名,占調查人數的30%;而其余7名同學(占70%)只知道用零花錢來“吃喝玩樂”了。
為什么有這么多的同學不珍惜手中的零花錢,只知道用它來買零食,不能把零花錢積攢起來用來買學習文具、買課外讀物等呢?究其原因主要有:
1、不知道父母的錢來的不容易,只知道沒錢伸手向家長要,花錢如流水。
2、吃零食已成了習慣,如吸毒那樣已有癮了3、吃零食,有的包裝上有獎,獲獎后感到刺激、好玩,而上網心里感到舒服。
從家長和學校來找原因,主要有:
1、有些家長手里有錢了,給孩子的零花錢就大方、隨便了,只管給錢,不問零花錢是怎么花的。
2、有的學校校內就有小賣部,這為學生買零食提供了方面;
3、有的老師缺少對對學生進行勤儉節約、艱苦奮斗方面的教育。
通過這次調查,我認為很有必要正確引導同學們運用零花錢。如果把零花錢大都用于買零食吃上,不僅對自己的成長無益,還對人的身體有害,特別長期食用那些“三無”產品,有百害而無一利。因此,我建議:
1、家長給孩子的零花錢要節制、有計劃,要與孩子多交流、多溝通,引導孩子把零花錢用在“刀刃”上,可積攢起來用于訂報刊、買課外讀物看;用于買必要的學習文具,用于捐助別人等。
2、老師可利用班會、中隊會等,召開“我是這樣花零花錢的”的演講比賽或專題討論會,以引導學生認識錢來之不易和學會正確理財。
3、校園內如有小賣部,應只賣學習文具和必要的飲料,不賣零食,以凈化校園環境
4、學校不應該讓同學們把零食帶入校園。
結論:
1.大多數同學的零花錢來源于父母,有些父母每星期會給孩子固定的零花錢,有些父母會根據孩子的表現獎勵零花錢,也有些父母是順從孩子的心意給零花錢的。
2.一些同學會通過自己的勞動來“賺”零花錢,供自己用,一些同學的零花錢來源是壓歲錢;一些同學就是純消費者,無條件享受零花錢,把壓歲錢交予父母保管、從來不用零花錢的同學少之又少。
3.同學們的零花錢大多數是用來買零食玩具,也有同學會積攢零花錢買課外書。雖然同學們懂得節省零花錢,但還是有不少同學亂花錢,少部分同學甚至與其他同學攀比、交易。
零花錢使用調查報告篇四
最近,我發現同學們使用零花錢時絕不留情,把錢使用了一大部份后,才把剩余的一點點零花錢存起來。
我覺得他們太浪費了,并且他們零花錢沒有一個規劃,有些錢用在了不該用的地方。因而便對同學們的零花錢使用情況進行了調查。
調查
1、我先調查了二十個同學(十個男同學,十個女同學)的年齡,又調查了他們一周零花的數目,還問了他們的零花錢主要花在哪些地方。
2、有的同學用零花買零食,有的同學用零花錢買玩具,錢花個精光;有的同學用零花錢買水、買早餐;還有的同學用零花錢買學習用品和書,則剩下的便存起來。
分析
1、調查的同學年齡大約都是九至十一歲,大部份的同學都有零花錢。
2、大多數的同學零花錢都在十元之內,女生的零花錢相對來講比男生的要多一些。
3、有些同學買吃的,有些同學買文具,有些同學很勤儉,他(她)把這些零花錢存起來,等到下次需要的時候再拿出來用。
結論
1、一般同學們都是有一部份用來買零食、有一部份用來買文具、剩下的存起來,可以等到同學過生日,或是等到必用的時候再拿出來使用。
2、從這里可以看出同學們還是比較有計劃的使用著零花錢,并且有勤儉意識。
建議
1、有些同學大手大腳的,把錢一下子就花光了,建議他們多存些錢,沒必要買這么多玩具和吃的。
2、使用零花錢要有規劃,有勤儉意識。
3、建議這些同學預備一個賬本,把花錢的記錄記在賬本上,以后可以看一看,自己應不應當花這些錢。
4、我們要體諒父母,減少他們的負擔。
5、我們要培養一個好的花錢習慣。
零花錢使用調查報告篇五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長給孩子的零花錢越來越多了。那么,孩子是怎樣支配這些“得來全不費功夫”的零花錢的呢?通過對全班同學的一段時間的調查,我的感觸頗深。
有一些同學即使家長給他們的`很多,可是一般不到中午就用完了,然后便向一些同學借錢。根據我的調查,他們大部分的零花錢都是花吃的和玩的身上,很少去買學習用品,所以到要用的時候,就只好向同學們借了。
還有一些同學,因為學習成績不好,零花錢又很多,竟然用零花錢去讓成績好的同學給他抄作業。費用一般都在五元錢以上。可是抄的題目卻很少,很簡單,完全可以通過自己的思考完成,何必要用這零花錢呢?再說這零花錢花得一文不值。
也有一些同學,因為家長給的零花錢比較少,所以有時一下子得到了很多的零花錢時,卻不知道怎么花了,這樣錢大部分就存了下來。
社會發展了,物質生活豐富了,就像家庭少不了各處現代化的家用電器一樣,很多孩子身上自然也少不了零花錢了。但愿學生們能將這些零花錢用在真正有用的地方,從小培養自己“當家理財”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