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體會是我們對自己、他人、人生和世界的思考和感悟。我們應該重視心得體會,將其作為一種寶貴的財富,不斷積累和分享。下面小編給大家帶來關于學習心得體會范文,希望會對大家的工作與學習有所幫助。
英雄事跡報告會心得體會篇一
“黃鶴樓,長江水,一眼幾千年;老漢口,熱干面,韻味繞心尖。”
武漢,一個令人神往的城市。卻因突如其來的疫情,變成了一座空城……
疫情肆虐的這一個月,我心情復雜極了。我看到疫情地圖一點點變紅,看到新增病例上漲飛快,看到醫護人員們臉上深深的口罩印,看到李文良醫生去世的消息……我不敢回想,每次想到這些,我的眼淚就不受控制。
但是,中華民族從未被困難擊敗過。遇到困難,我們就直面困難。各界人士紛紛聲援,捐款。火神山,雷神山醫院飛速建成。向世界展示了“中國速度”。
“你所站立的地方,正是你的中國,你光明,中國便不再黑暗。”
得知疫情后,年近九旬的鐘南山院士毫不猶豫趕往一線,在高鐵上度過本應闔家團圓的春節。各省紛紛派出醫療隊趕到武漢支援。我看到許多女醫生,為了方便工作,剃掉了及腰的秀發。我不敢想象,這樣的決定,得下多大的決心。一把拽起頭發,一推,兩推,烏黑的頭發掉在地上,她的眼睛瞬間被淚水占滿。她咬緊牙關,看向天花板,透過她的眼睛,我看不到剃掉頭發的失落,無助,更多的是決心。打贏這場戰“疫”的決心。
“哪有什么白衣天使,只不過是平凡的人們披上了一身載著使命的外衣。”
他們日夜奮戰,飯都不敢吃,全心全意撲在這場與疫情的斗爭中。她們臉上留下了深深的口罩印,她們的手被消毒液侵蝕。但是,當她們脫下防護服,豎著大拇指對鏡頭笑時,那是我見過最美的笑容。
有人說,這場疫情是天降的國難,但我認為,傷疤是曾經全力以赴的見證,此戰必定成功。這是中華上下五千年延綿不絕的底氣。
沒有一個冬天不會過去,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武漢自古以來就是英雄的城市。這次一定會戰勝疫情,度過難關。
英雄事跡報告會心得體會篇二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這不僅是一個特殊的寒假,更是一個不同尋常的新年。我們忙忙碌碌的送走了期末考試,滿懷欣喜的期待著新年的到來,心中已經籌劃了無數遍的旅游計劃呼之欲出,此時,一場始料未及的疫情卻悄然蔓延。
網上曾傳言有新冠肺炎發生,那時候人們認為只是夸大其詞,都沒放在心上。誰知,謠言變成了事實。當武漢陷入困境的時候,那些好不容易回家能和家人團圓的醫護人員,卻毅然趕往武漢,在“親情”、“友情”與“責任”之間,他們決然地選擇了“責任”,奔赴在前線。沒有被禁錮的城,只有離不開的愛,在疫情面前,卻有許許多多的勇士逆行者無怨無悔,堅守在疫情第一線。
在大后方有我們群眾支援前線,捐物資,捐款。雖然我們不能像明星那樣捐幾百萬,但我們可以盡我們所能,配合群眾工作。不能去人多的地方,勤洗手,勤消毒,服從黨和人民,不給前線添麻煩。更有些群眾,自掏腰包,為我們站崗的警察,執勤的工作人員提供口罩,提供用品。在危難時刻,我們只有按照專家說的那樣,不出門,不拜年,不相見。此時,最大的愛就是即使再想念,也不相見。
憐天下,憫眾生——這是醫者的心;守國土,護眾人——這是解放軍的心;相其心,信祖國——這是我們的心。
我們眾志成城,我們共渡難關,我們鐵腕治疫,,我們刮骨療毒!相信我們中國定戰勝新冠肺炎!
武漢加油!中國加油!抗疫必勝!因為我們都在戰斗!
英雄事跡報告會心得體會篇三
今年的寒假,本以為能像原本一樣放完假后又去工作上學的人們,接到了一個不幸的消息。
“非典”似乎再次出現了!不,這次不是它,而是出現了新的冠狀病毒,它引起了更加嚴重的呼吸道感染,但它只感讓人、鼠、豬、貓、禽類、等有脊椎動物。人們陷入了恐慌,但是在這個時候,有一群人他們挺身而出,他們阻擋在了我們和病毒的中間,是呀!他們就是那些白衣天使們,這群逆行者們!是他們及時發現了病毒,才未能感染更多人,未能讓更多的家庭陷入悲痛。但全國人民,特別是武漢的人們都自覺地都戴上了口罩,待在家中,連過年都如此。
人們一休息下來,可醫生們卻站在了對抗病毒的前線上。看武漢協和醫院發熱門診的醫生們,他們身著全封閉式防護服,雖然汗流滿面,但還是努力安撫病人情緒。看北京安貞醫院的醫護人員,他們佩戴專用的口罩。在被感這風險和壓力之下他們還是義無反顧地遞上的請戰書,光榮又堅決地站在了對抗病毒的前線上。接受采訪的醫護人員們,他們向記者表示,他們有時身著悶熱的防護服,八小時不喝水也不上廁所,因為擔心浪費時間又怕浪費一次性的防護服,著實令人淚目。
他們也是兒女,也可能是父母,他們的家人和他也一起承受著思念之苦,至今也有無數醫護人員倒了下來,但,他們并不是一個人,還有強大的祖國跟全中國的人民們在看著他們、在幫助著他們,所以他們并不害怕,并不畏縮,盡一個人的力量盡力的去阻擋著病毒,去消滅病毒。
讓我們向這些白衣天使們致敬,讓我們向全中國人民致敬,只要我們團結一心,不論多大的困難都可以成功!
英雄事跡報告會心得體會篇四
上面這段話,摘自網絡。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全國上下一心共抗疫情,眾志成城,不足一月,抗疫成效顯著。這其中最讓人們感到敬佩的,還是沖鋒在一線的醫護人員—中國的白衣天使。據統計,前線的醫護人員感染人數截止到2月14日已經達到了1700多人,他們真的是在冒著生命危險在救國救民。
全國上下,馳援湖北,馳援武漢。鐘南山院士、李蘭娟院士,面對疫情,披掛上陣。哪有什么白衣天使,只不過是一群孩子學著前輩的樣子在救死扶傷罷了!90后年輕醫護人員成為了此次抗疫的重要年輕力量。還有那些家不能回,親人不能見的醫護人員,個個都是真正的戰士。全國不斷派去醫療隊支援武漢,我的家鄉寧晉縣先后派去了3名醫護人員,我的工作地趙縣也派去了3名醫護人員,他們都是英雄的戰士,這些醫護人員,所有為抗擊疫情沖鋒向前的醫護人員,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英雄。
全國有些旅游景點陸陸續續開始發聲,疫情結束,要為全國醫護人員免費開放。這種做法實在太值得贊了,他們保護我們的人身,我們慰藉他們的心靈。希望以后的年輕人追星多追這些明星,是他們在為我們的安全默默付出。倡導全民崇尚科學,敬畏自然,引導后代正確追求,向科學家們致敬,向白衣天使致敬。
英雄事跡報告會心得體會篇五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們:大家好!
我是撫松二實驗五年級年部組長數學教研組長,很榮幸,今天有這樣的機會和大家一起交流、學習。其實在座的各位老師都是我學習的榜樣,無論是在教學上,還是在組織管理上都比我有著豐富的經驗。這次交流活動,是對我們開展好教研工作的一次鞭策和鼓勵。今天我與大家交流的題目是《在團隊合作中實現自我超越》。我們數學組現有教師4人,是一個團結向上有凝聚力的團隊。其中既有市骨干教師,又有經驗豐富的老教師和充滿青春活力的年輕教師。我們以課堂教學改革為重點,以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目標,扎實有效的開展主題教研活動,在團隊合作共同努力下,去年教研組被評為“三星級優秀教研組”,我也獲得了“優秀教研組長”的稱號。這是對我們工作的極大肯定,今年我們再接再勵,申報了“四星級優秀教研組”。
下面,結合我們教研組一年的工作情況,與大家交流幾點做法和體會:
一、校領導重視教研組的建設,建立健全教研組管理制度
撫松二實驗十分重視教研工作,校長親自解讀縣教育局文件,組織各教研組認真討論,使教師深刻理解有效教學的核心內涵,準確把握課堂教學基本要求,對構建生命化的課堂達成了共識,并建立健全了《常規教學制度》、《包保領導制度》、《備課制度》、《教研組長職責》、《優秀教研組評選制度》、《幫扶制度》等,為教研組工作指明了方向。
一個教研組的成長和發展離不開嚴格的管理,同樣教研組的教學常規工作的落實與完善也離不開有效的管理,因此在教研組發展過程中,我們制定《教研組工作制度》、《主題教研制度》、《聽評課制度》、作業教案檢查以及期中、期末的試卷分析制度,促進推動教研組有序穩步發展。
二、嚴格執行教研計劃,將教研活動開展到位。學期初,教研組依據學校的整體工作計劃和教研室的工作安排,從教學實際出發,制定切實可行的教研組活動計劃及日程安排,使整個教研活動制度化、系統化,并且嚴格按照計劃,安排好教研活動的每個環節。為確保教研工作的順利進行,學校規定每周五的下午開展教研活動,包保領導深入到教研組,嚴格按照教研程序進行:讀書交流——主題教研——分科教研。每次活動都有記錄、有重點、有布置、有準備、有反饋、有理論學習和探討、有教學實踐和總結,有評價反思和資料積累。學期末針對計劃完成情況撰寫教研工作總結。日常教學中,教研組嚴格規范數學教學常規。堅持以教學為中心,強化管理,進一步規范教學行為,并力求常規與創新的有機結合,促進教師嚴謹、扎實、高效、科學的良好教風及學生嚴肅、勤奮、求真、善問的良好學風的形成。我組織教師鉆研教材、教參,梳理教材知識點及測評要點,科學地制定教學計劃。教學中努力做到:認真備課形成共案,上好每一節課,及時寫個性補改和教后反思,布置和批改作業、輔導學生、質量檢測各個環節都符合規范化的教學要求。
三、深化數學課題研究,提升數學教師科研素養。以課題研究為切入點,深化課堂教學改革,提升教師科研能力,實現主題教研的實效性。我們學校數學教研組的課題是《小學數學單元整合(主題)教學的實踐研究》。此課題是20xx年上半年開始,楊洪毅校長與進修學校李洪濤校長共同研究決定,在二實驗開展此項課題,李校長與劉修良主任先后幾次到學校,進行動員及細致的理論指導,并深入到課堂聽評課做教學實踐研究的具體指導,老師由開始觀望質疑,到思考嘗試;由幾位骨干教師選擇合適的單元進行嘗試,到各教研組共同研究每位教師參與,最后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確定了數學單元整合教學的模式,設計了“感受課——理解課——練習課——整理課”四種基本課型。歷時一年的教學實驗研究為課題開題做了充足的準備,20xx年3月,宋玉春校長對《小學數學單元整合(主題)教學的實踐研究》這項課題的深入研究更推進了一步,學校結合“吉林省教育科學‘’規劃重點課題《中小學生數學素養提升的實踐研究》,把此課題申報為子課題。
什么是“單元主題教學”?我簡單介紹一下:以一個單元作為教學的基本單位,從單元整體出發,統籌安排,根據課程實施的水平、目標來確立教學主題,以主題為線索,開發和重組相關的教學內容,把感受、理解、練習、整理、考查等環節有機地結合起來,形成一個不可分割的教學整體。四種課型緊密結合,優化課堂教學。
1、感受課。創設情境、激發興趣,精心設計教學活動,讓學生積極投入感受新知的情境之中。
2、理解課。通過引導、討論、動手操作或相關練習,讓學生領會知識的內涵,發現知識生成的初步規律,使知識與思維、情感、態度有機結合起來。
3、練習課。通過基本練習(常規做法)、變式練習、綜合練習、創造性練習,提高學生理解和運用知識的能力。
4、整理課。把學過的知識進行系統歸類、對比梳理,將零散的知識系統化,將容易模糊的知識清晰化。設計多樣化的練習題,提高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教研組長不僅是活動的組織者,還應是本組學科教學的引領者,我作為課題組實驗教師,率先上教研課,嘗試單元整合教學的四種課型,提供了研究的案例。之后,組織教師鉆研教材、梳理知識體系,選擇確定適合的單元進行課題教學實踐研究,集體備課,每人上一節研討課,互相聽評課,主題會診,交流反思,總結教學所得與困惑。
例如:五年級上冊第五單元《多邊形的面積》就非常適合進行單元整合。根據單元知識特點和目標,把獨立的四部分內容整合為兩個主題:一是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積計算,二是組合圖形的面積。第一主題按照四個課型整合進行教學設計。三種圖形面積的計算聯系比較緊密,在感受課上學生利用方格紙和割補、拼擺等動手操作和實驗活動,小組合作經歷自主探索的過程,感受三種圖形面積的內在聯系,滲透“轉化”思想,引導學生主動探究所研究的圖形與轉化后學過的圖形之間的聯系,從而發現新圖形面積公式,這樣整體感知以未知向已知轉化的數學方法,更有利于學生建構掌握知識,發展學生思維和能力。感受課時間不夠,可以增加課時,感受充分之后再上理解課。這種教學設計創造性地“用教材”“整合教材”,對實驗教師來說是一種巨大的挑戰。單元主題教學是一種全新的教學模式,為數學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師以新的教育理念來指導教學,要通盤規劃教學的目標、內容、教學過程以及評估標準,要特別重視學生自身素養全面發展,妥善解決單元主題的相對獨立性和教材內容系統性的問題,要求教師整體解讀教材單元內容、整合并設置學習目標、單元課時重新合理分配等。這樣真真正正、實實在在的課題研究給老師帶來了壓力,也帶來了改變。
課題研究深化了課堂教學改革,有效提高了教學質量。在教學中,我們組教師統一思想,以學定教,以促使學生全面、持續、和諧的發展為出發點,課堂中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活動為主線,自主探究為主旨”,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為重點,構建生命化課堂,努力提高全體學生的數學素養。上學期期末數學取得全縣第四名的好成績。
四、重視讀書反思交流,提升教師理論水平。
生活中學會反思,就能長足進步;教學中善于反思,教師的理論水平就會大大提高。我們每次活動都有記錄,記錄收獲與困惑,記錄所思所悟,并督促老師們善于總結。對于自己所研究的課題,要做到研究在平時,處處實踐自己的研究,勤于動筆記錄自己的點滴收獲。每周教研分科研討時,我們互相交流著教學中的點點滴滴,分享著快樂,解決著困惑。本學期第十周和十一周年組開展教學反思交流,每組推選一名教師參加期末學校的教學反思交流活動。
五、搭建平臺育新秀,以身示范樹榜樣
作為學校基層工作的教研組長,工作的著力點要立足于給老師們的成長出點子、搭臺子、鋪路子,充分挖掘出教師的內在潛力,讓老師們在各自的平臺上充分展示自己。我充分發揮骨干教師的傳、幫、帶作用,形成結對幫扶聯盟,為他們提供更多的學習和展示機會,盡快提高他們的業務水平,早日成為一名優秀教師。20xx年6月28日,我指導青年教師韓波結合科研課題做了一節展示課—《植樹問題》感受課,得到領導和教師的一致好評。
發揮教研組長的引領和示范作用,為青年教師的快速成長提供學習的平臺,對全面推動課堂教學的高效性,具有極好的導向作用。從1997年,我就擔任年級組長教研組組長,無論是教育科研、教學工作還是班級管理,我都是沖鋒在前、永不懈怠,充分發揮了骨干教師和優秀黨員的模范帶頭作用。20xx年9月被評為“撫松縣教學改革標兵”。20xx年8月被認定為“白山市中小學市級骨干教師”。20xx年7月獲白山市小學數學教學“十佳”榮譽稱號。。20xx年,20xx年評為局“優秀共產黨員”。20xx年評為“省級教科研骨干教師”。我用成績、用行動感召著周圍的教師,引領他們體味教學改革的創新、享受愛崗奉獻育人的快樂。
作為年級組長,我始終把自己定位為一個融入群體的合作者,團結協作、相互尊重、彼此關心,做共享合作的組織者。只有這樣才能以自身的威望調動本組內教師相互合作,資源共享,從而創設一種民主、和諧、協作的氛圍,我們真心交流,互相學習,共同努力使教研工作踏上新的臺階。
我們數學組并不滿足取得的點滴成績,規劃了今后的總體目標:努力實現從經驗型教研組向智慧型教研組的轉變,成為具有高尚師德修養、先進教育理念、厚實專業基礎、較強創新能力的一支優秀團隊!
以推動本組教師全面推進教研組的各項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