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社會一步步向前發展,報告不再是罕見的東西,多數報告都是在事情做完或發生后撰寫的。那么什么樣的報告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報告范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手機消費行為調查報告篇一
移動通訊技術產品是近幾年新興起來的消費市場之一,手機更是其中新興之中的佼佼者,大學生手機消費的迅速增長,引起了商家的廣泛重視。為了配合儋州市中國移動通信公司在兩院的市場拓展業務的開展,為其提供市場分析的基本資料。本次調研主要在兩院學生市場,通過面談調研、滯留問卷調研等方式,針對手機普及情況、用戶消費特征、潛在消費趨勢等方面進行了較為細致的調查,取得了較為全面的市場信息資料,對我校的學生手機市場有了大致的了解。
本次調研共發放問卷120份,計回收問卷111份,回收率92.5%。其中有效問卷100份,樣本分布結構大一7人、大二43人、大三36人、大四14人,男生比例59%,女生41%。并在問卷的基礎上走訪了兩院的手機店及儋州移動、聯通通信公司,從總體上了解手機市場的相關信息,調研的具體結果大致如下:
一手機普及情況及趨勢分析
針對學校的手機普及情況我們通過電話調研的方式進行了初步的統計,每個班級少的有3-4部,多的則達到10部以上,被調查者中周圍朋友使用手機較多的占27%,一般的則占到了58%。根據本次調研數據樂觀估計我校學生的手機擁有量可能在800-1000部左右,即每7-8個學生中就有1個人擁有手機。手機已從原來身份和地位的象征開始作為一種便捷的通訊工具為學生所廣泛接受。
隨著手機價格的大幅度下降與入網費的取消,再加上移動、聯通公司通過變相的單相收費、各種打折、免月租、集團卡等優惠活動的推出,導致手機的通訊資費進一步降低,使得大多數人都能夠消費得起以往只有“大款”才消費得起的手機。同時生活條件的改善導致部分學生的月生活費用也相應提高,除基本的生活支出外可支配費用的增加也促使他們開始考慮手機消費。因此手機擁有量還有較大的提升空間,這種增加的趨勢在一定程度上仍將繼續下去。
二各品牌手機占有情況
目前我校學生使用的手機主要以摩托羅拉和諾基亞居多,兩者分別占被調查者的28%和27%,其次三星和西門子也擁有一定數量的支持著,分別占被調查者的15%和9%,而國產手機則主要集中在波導、tcl兩大品牌,但其占有率也仍然不高,分別只有5%、7%,其它的小品牌占有率更低。這樣的品牌結構可歸結為兩句話:大品牌主導市場,小品牌填補市場空隙。
但隨著其淡出手機生產,新型機推出不多等多方面的原因致使其市場占有率逐年下降。相反三星、西門子等外國公司憑借技術優勢,適時推出新產品符合學生使用,因此在學生中也占有了一定的市場。而國內的手機品牌知名度雖然也有所提高,但終因為質量、款式等的制約而受到限制。
三現有用戶具體分析
從性別上看,目前的手機現有消費者仍以男性為主,根據問卷顯示數據男女比例為:59s41。
表一
月生活費性別
8%.50%32%5%5%59%41%
年級
大一大二大三大四
7%43%36%14%
從年級上看現有的手機消費改變了以往大四學生占據主要份額的狀況,大
二、大三的學生開始后來居上占了較大的份額,其功用也由原來單一的聯系工作開始向多方面轉變,如聯系朋友、戀愛需要等,其中大多數是前者與朋友聯系的需要,約占了調查總數的75%。大一的新生手機擁有數量相對較少,這并不意味著新生的手機消費潛力不大,相反新生在非手機用戶手機消費的潛市場當中占有相當的份額。新生主要是由于地緣、用途及費用方面的考慮而暫時性的沒有購買手機,其購買意向卻仍相當強烈。在我們訪談過程中大多數新生都在尋求手機購買的機會。
從個人月收入上看,月生活費的多少也直接影響我校學生手機消費的變動。我校絕大部分學生的月生活費都在300-500之間,這一層次的學生手機消費者不在少數,占了本次問卷樣本的50%,但月生活費在500以上的高消費者也占了42%,有10%的人達到了700以上。
手機消費行為調查報告篇二
市場經營建議:
1、根據學生的消費特征推選出適合學生的機型,在信息渠道的建設上進一步加大力度,確保市場信息的準確傳遞,方便與消費者的溝通。
2、加強cdma、gprs網絡的相關技術和配套服務,以綠色環保、通信無阻等特點為賣點,加大促銷的力度,引導學生的消費需求。
3、進一步提高信息服務、通信服務,確保通信的順暢,為消費者提供更多多功能的優質服務。
4、加強手機銷售渠道的建設,開通配套的通信服務,保障銷售的順利進行。
手機消費行為調查報告篇三
查總數的62%,屬于中檔水平。其次月話費在100-150的有18%,而150以上的高消費者主要是月生活費在900以上的5位,與其的經濟實力基本相應。
我校的手機消費者在手機信息的獲得上主要是依靠上網,隨著我校校園網的開通,上網越來越便利,手機信息的獲得約有58%來自于網絡,28%是通過朋友或老鄉,通過報刊雜志和手機店的比例都為24%,廣告和電視媒體的比例均為17%。從以上數據可以看出我校的手機信息渠道雖然受地理因素的制約,但來源還是較為廣泛,一定程度上保證了手機消費者與市場的聯系性。
學生消費者對手機的具體要求已經不僅僅停留在以往能用就行的簡單層面上,開始轉向多方面的要求。其中消費者最關注的還是質量問題,其次是手機的品牌和時尚性上,這符合年輕人的消費習慣。而對聯通和移動的新網絡cdma、gprs,學生了解的則相對較少,調研中僅有一人使用cdma手機。消費者對輻射的影響的關心程度遠不如對時尚和品牌的關心。
四潛在消費分析
1、消費者購買意向
實力并不弱于首次購買手機的潛在消費者。
2、消費者購買手機時關心的要素
消費者購買手機時比較關心的因素依次為價格、功能、品牌、輻射大小、售后服務、時尚等。價格是消費者購買時最看中的要素,被調查者中有50%的人首先考慮價格,消費者對價格的看重,表明整個市場對低價產品存有較高的期待,手機市場面臨巨大的降價壓力,價格的逐漸下調是必要的發展趨勢。
其次則是功能性方面,信號、上網等是消費者較為看好的要素,在市場上把以上的特點作為手機的賣點,有利于增強廣告促銷的說服效果。由于品牌綜合了質量、服務、技術水平等多種要素,消費者基本上還有認牌購買的偏好。
3、消費者的選購意向
選擇了外國機,在新型時尚機的選擇上也達到了26%,只有國產機在學生中仍不被看好,國產機和國產二手機兩者之和僅占總數的7%。
諾基亞是潛在消費者最想購買的品牌,高達36%的問卷被訪者推崇諾基亞手機,非手機用戶中對諾基亞的認購者也不在少數。而摩托羅拉也以23%的認購度穩居第二。隨著三星對國內市場的重視,不斷推陳出新,使的三星在潛在消費者中人緣大增,認購度高達21%,僅次于摩托羅拉,占據了第三的位置。國內的后起之秀tcl在消費者中也有8%的認購度,比第二陣營的西門子手機還要高出1%。而國內的其它品牌如波導、科鍵、廈新等品牌在我校的影響力還有所欠缺。
五移動與聯通的業務比較分析
67%,是聯通卡的兩倍多,占有明顯的優勢。
每分鐘通話費(0.36元/分鐘)低于移動(0.4元/分鐘),但結合信號、功能、服務等多方面因素的考慮,移動的在我校的客戶要遠多于聯通,其原因主要是以下幾方面:
1、移動的資費收取明顯優于聯通,很少或者不會出現誤收、錯收現象。
2、移動的通信網絡較之聯通的要好,信號較強。
3、移動的話費優惠活動無論是在時間的周期性上,還是在種類的多樣性上都優于聯通,如移動的綠色田野計劃、集團卡、短信包月等業務就吸引了我校的大部分學生用戶。
但需要指出的是移動在更新業務的同時也應該考慮到以往業務的持續性,不能因為新業務的開展而中斷以往的業務。并且在業務的時間周期上要適當考慮到學生的接受度。
另外根據對消費者的調查中數據顯示,移動若想在我校占據更大的市場份額,其服務有待于進一步的提高,數據表明調查者中雖然比較滿意者占了45%,但非常滿意者僅占3%,還有52%的用戶認為其提供的服務有待改進。用戶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在現在的市場誰能夠更好的滿足消費者的需求,誰就能夠占領市場。
六結論與建議
根據調研的一些主要數據,可以反映出我校目前大學生手機消費市場的一些基本特征:
1、學生手機消費仍在以跳躍式的曲線增長,消費量趨向在一定時間內會有較大幅度的增加。
2、在未來的手機消費中,性別、年級之間的差距會逐漸縮小。
3、手機消費仍以外國產品為主導,國內手機還有待于進一步的改進。
4、移動通信公司在兩院學生手機消費市場中占有一定的優勢。
5、聯同和移動的新網絡cdma、gprs影響力還相對較小。
手機消費行為調查報告篇四
一.調查目的:
隨著社會逐漸步入信息化時代,手機已經成了我們越來越不可或缺的東西,對于手機的使用已經越來越頻繁,它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現在在校園里,手持手機邊走邊通話的大學生已是屢見不鮮了,大學生擁有手機的比例亦相當之高。手機潛在消費群有低齡化的趨勢,可以說青少年是一個巨大的市場。在這種大背景下,擁有無窮消費潛力的特殊消費群體——學生已經成為手機消費市場中一支不容忽視的生力軍。我們小組通過對福建師范大學學生手機消費進行調查,分析了調查的結果,并對今后手機的發展趨勢作了一個構想,并為手機營銷商提供一些建議。
二、調查方式:
網絡問卷
三、調查對象:
微信,qq好友隨機抽取
四、調查時間:
20xx年11月
五、調查過程:
1.被調查者:研究者隨機隨機在福建師范大學發放編制好的調查問卷。共發放問卷60份,回收有效問卷60份,其中,男生33人,女生23人。
2.數據整理:將回收的問卷進行分類、整理、統計和計算,最后得出市場調查報告的原始數據。
3.數據分析:
第三題:通過對數據的分析我們發現,男女同學在能接受的手機價格范圍上有顯著差異。其中,男生中有21人選擇了1000以上,2人選擇了500-1000.而女生中,有22人選擇了1000以上,10人選擇了500-1000,1人選擇了500以下。由此可以看出,男生的手機消費價位較女生高。這可能是由于女生在生活上比較精打細算,而男生則不太重視節儉。當然,受樣本容量的限制,也可能得出的結論是補準確的。
六、大學生手機消費的特點:
通過對數據的分析,我們發現,有以下幾題,調查者的選項具有明顯的傾向性,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體現當代大學生手機消費的特點。
第三題中,有76.8%的調查者選擇了1000以上,可見這一價格應該是大學生現今所能暫時承當的。隨著經濟的發展,大學生的消費水平也提高一個層次,手機很大程度上是一個大學生的門面,因此,大家不惜對手機進行比較大的投入。第五題中,有75%的調查者選擇了隨身攜帶手機。這說明,在大學生中,隨身攜帶手機很普遍,離不開手機,作為大學生中的一員,我切實感覺到現在周圍用大屏幕直板手機的同學越來越多了,包括我自己。
七、結論: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改善和提高,學生消費者的消費心理欲望增強,商品的市場生命周期縮短,特別是在通信領域,手機更新換代的速度加快。多數大學生對手機有極大的心理需求,他們注重手機的款式,注重手機的質量及功能,而且他們也是品牌的忠實擁護者。學生消費者比較喜新厭舊,一旦有推出功能更完善的手機他們就會對自己所擁有的手機產生不滿。從中我們可以看出,手機消費已經成為了一種時尚。學生消費者的確是一個不容忽視的消費群體,并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一特殊的消費群體將越來越表現出其巨大的消費潛力。從調查數據我們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手機消費仍以外國產品為主導,國內手機還有待于進一步的改進與提高,服務待于完善。國產品牌手機需要在質量上做足功夫,外觀需要創新,而不是一味地模仿,國產品牌手機還需要提高技術含量,掌握核心技術,擁有自主知識產權。只有擁有自己的特色,國產手機才可能在當前白熱化的競爭中占一席之地。
2.品牌手機在大學生手機消費市場占據有一定的優勢。據調查分析,目前大學生使用的手機主要以蘋果居多,大學生也是比較注重品牌的。可見,大品牌對市場起主導作用,小品牌只能填補市場的空隙。品牌在手機消費起著相當大的作用。
3.大學生對手機的要求不僅僅停留在以往能用就行的簡單層面上,開始向多方面的需求轉變,要求有更多的使用功能、更好的手機售后服務、大品牌等,加上現在剛剛開始發展的3g網絡,也要求手機廠商即時研發,對手機更新換代。
4.大學生月生活費水平直接影響大學生群體的手機消費能力。大部分大學生所需要的手機為中低檔手機,價位合適,功能實用為主,其消費能力制約了對高檔手機的購買力。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與科技含量的提高,大學生群體對高檔手機的需求會慢慢增大,同時廠商也應推出適合大學生消費的高檔手機,刺激大學生群體的購買欲望。手機使大學生的日常生活更加方便了,因此手機擁有量在大學生中的使用很普遍,并且手機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還有一定的潛在市場,并且這種增加的趨勢在一定程度上仍將繼續下去。
手機消費行為調查報告篇五
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進步,信息化進程的加快,手機作為高新科技產品之一,是人們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而大學生作為一個巨大的消費群體,對手機市場起到一個不容忽視的作用.因此,對大學生手機消費情況進行了深刻調查,通過這次問卷調查.得到了比較準確的數據,并根據數據進行了科學分析,得出了大學生使用手機的一些情況和較為批邊的現象,其調查結果如下:
一大學生使用手機的基本情況
根據調查顯示,在大學校園內有98%的人群使用手機,只有僅少數1%的人沒有手機,其中在使用手機的人群中有13%的人有兩部手機,出現這種現象的有9%的人是臨近畢業的大學生,這些群體主要是為了不漏過任何招聘信息,能和用人單位時刻保持聯系.同時不同的人群對手機電話費用的支出也不盡相同,據調查,每月手機費用支出在100以下的占73%,每月消費在100以上的占27%.在這些手機費用的支出中對短信功能的使用遠遠超過了通話功能,大多數人群的每月短信費用占總費用支出的2/3,同時也有26%的人群利用手機上網,可見,大學生對手機前沿科技知識越來越了解了,對手機的消費和如何利用手機功能為自身創造價值方面顯的越來越成熟.從以上的分析中,可以清楚的看到學生消費者的確是一個不容忽視的消費群體,并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一特殊的消費群體越來越表現出其巨大的消費潛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