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下這個社會中,報告的使用成為日常生活的常態,報告具有成文事后性的特點。通過報告,人們可以獲取最新的信息,深入分析問題,并采取相應的行動。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的報告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醫院傳染病報告制度及流程圖篇一
為有效預防、及時控制和消除傳染病、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危害,保障公眾身體健康與生命安全,履行醫療機構和醫務人員的責任和義務,特制定我院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報告程序和管理制度。
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是指突然發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社會公眾健康嚴重損害的重大傳染病疫情、群體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職業中毒以及其他嚴重影響公眾健康的事件。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醫務人員和所在科室應當立即電話報科主任、護士長、防保科,節假日報總值班。
(一)發生或者可能發生傳染病或院內感染暴發、流行的;
(二)發生或者發現不明原因的群體性疾病的;
(三)發生傳染病菌種、毒種丟失的;
(四)發生或者可能發生重大食物和職業中毒事件的。
防保科或總值班應以最快的通訊方式向區疾控部門報告,同時通知院長和院內相關部門,保證應急工作中上下聯絡、人員疏散、消毒隔離、防護、現場保護和調查、醫療救治、流行病學調查取樣等應急工作的順利進行。
(一)基本原則:
傳染病、突發事件應急處理各部門要遵循預防為主、常備不懈的方針。貫徹分級負責、反應及時、措施果斷的應急工作原則,在院內應急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下,按我院行政領導的分級管理體系,建立應急管理網絡,并行使相應的權力和職責,各級管理人員和相關人員應通力合作,保證各項應急工作的順利執行。加強法制觀念,依法應對突發事件。一旦突發事件發生,啟動我院應急系統。
(二)按照法律要求實行首診醫院、首診醫生負責制。
(三)各有關部門應首先保證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所需的、合格的通訊設備、醫療救護設備、救治藥品、醫療器械、防護物品等物資的調配和儲備,做好后勤保障工作。服從上級衛生主管部門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指揮部的統一指揮。
(四)任何科室和個人不得隱瞞、緩報、謊報或授意他人隱瞞、緩報、謊報。
(五)在我院應急領導小組的統一指揮下,各專業及相關人員對因突發事件致病的人員提供醫療救護和現場救援,對就診病人必須接診治療,并書寫詳細、完整的病歷記錄;對需要轉送的病人,應當按照規定將病人及其病歷記錄的復印件轉送至接診的或者指定的醫療機構。配合衛生行政主管部門進入突發事件現場進行調查、采樣、技術分析和檢驗,不得以任何理由予以拒絕。
(六)有權要求在突發事件中需要接受隔離治療、醫學觀察的病人、疑似病人和傳染病病人密切接觸者在采取醫學措施時予以配合。拒絕配合的,報公安機關依法協助強制執行。
(七)對傳染病要按《傳染病防治法》及其《實施辦法》等相關的法律法律要求,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切斷傳播途徑,防止擴散。嚴格執行各項消毒隔離、醫院感染控制等各項制度和措施,做好人員防護,防止交叉感染和院內感染的發生,做好污物、污水的無害化處理。
(八)各科室及相關人員未履行報告職責,隱瞞、緩報或者謊報的,未及時采取控制措施的,未履行突發事件監測職責的,拒絕接診病人的,拒不服從突發事件應急處理指揮部調度的,將依據情節輕重給予處罰。
醫院傳染病報告制度及流程圖篇二
1、認真執行衛生部頒發有關《學校和托幼機構傳染病疫情報告工作規范(試行)》當同一班級的學生一天內有3個或連續3天內有5個以上學生有相似的`發熱等癥狀,學校需要在24小時內向衛生行政部門上報。
2、根據不同的季節與傳染病流行情況,利用班會及板報等形式,及時做好傳染病預防宣傳工作。
3、在傳染病流行期間,加強晨檢考勤。做好防護知識宣教工作。做到早發現、早隔離、早治療。定期進行校園辦公室和教室消毒。
4、若發現傳染病人,立即隔離并送醫院治療。并對所在的處、室加強消毒。同時上報中心校。
5、在發生傳染病的班級里,對有密切接觸者根據情況宣傳通過防疫部門進行預防注射。
6.嚴格掌握隔離期,凡傳染病人一定要在隔離期滿后方能入校學習。不得以任何借口提前復學。
7.在傳染病流行期間,學校不舉行大型集體活動。
醫院傳染病報告制度及流程圖篇三
一、臨床醫生必須按規定做好門診日志的登記工作,填寫專卡和傳卡,要項目齊全、字跡清楚,住址寫到行政自然村,不得有缺項、漏項。
二、發現甲類及按甲類管理的傳染病須在兩小時內報告防疫科,乙類及丙類傳染病須在六小時內報告。
三、發現傳染病暴發,食物中毒或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首診醫生以最快的速度報告防疫科。
四、防疫科每月對轄區內的門診和住院日志進行一次檢查核對。
五、醫院防保人員應根據《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報告管理辦法》對甲、乙、丙類傳染病疫情按要求時限網上直報。
六、醫務工作者在醫療過程中,對疑似或確診甲、乙、丙類傳染病不按要求瞞報、緩報、謊報,一經查實將給予教育、經濟處罰,并及時補報,情節嚴重者按《傳染病防治法》規定追究行政、法律責任。
醫院傳染病報告制度及流程圖篇四
1、認真學習貫徹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加強預防控制和消除傳染病的發生與流行,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2、責任報告人(接診的醫務人員)發現法定傳染病病人,疑似病人和病原攜帶者,應在規定的時限內向所在地的醫院報告。同時填寫傳染病報告卡和傳染病報告登記薄。必要時作好訂正、死亡報告。
3、確診或疑診甲類傳染病時要及時用最快的方式報告當地醫院,同時報告區衛生防疫站。
4、首診醫生發現確診或疑診傳染病病例時,要及時準確填寫門診登記日志、病人單位地址、發病地址及聯系方式。便于追蹤疫情。
5、經常檢查及督促傳染病報告情況,凡發現對傳染病有漏報、漏登、未及時上報者要及時報告區衛生防疫站。
6、醫務人員每周自查,整理、匯總門診日志,要有詳細記錄,()如發現有漏報或錯報者,應及時補報或修正報告。
7、醫務人員每天要填寫好門診登記日志,項目登記要齊全、完整,地址要詳細。門診登記日志要與當日處方相符。不得漏登。
8、傳染病報告,只報初診新病例。復診病例不再報告。
9、加強疫情管理,落實責任到人,按照有關法規和上級要求,對轄區內的疫情登記、報告及管理情況,定期進行核實,檢查和指導,并定期統計,做好旬報、月報和年報工作。
醫院傳染病報告制度及流程圖篇五
為了有效預防、控制和消除傳染病的發生與流行,保障人體健康,促進傳染病的疫情報告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一、按照醫院、科室、責任人三級管理制度落實獎懲制度。
二、全年度傳染病疫情報告管理先進科室給予100元年終獎勵,科主任50元獎勵。
三、對發現傳染病未能及時填卡上報或漏報者根據情節,依據院部指定的責任追究制度進行處理:
1、凡漏報、遲報,未造成傳染病疫情播散、暴發、流行者,誰漏報、遲報,誰負責,扣首診醫生20元/例,科室主任負連帶責任,扣科主任20元。情節嚴重者,造成疫情播散,根據傳染病防治法規定處理。科室主任負連帶責任。
2、對累計漏報、遲報超過3例者,除處罰外,還要通報全院,科室主任負連帶責任。
四、凡違反《傳染病防治法》規定,未能及時上報傳染病疫情,造成傳染病暴發、流行且后果嚴重者,根據《傳染病防治法》規定處理:
第六十九條醫療機構違反本法規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行政部門責令改正,通報批評,給予警告;造成傳染病傳播、流行或者其他嚴重后果的,對負有責任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依法給予降級、撤職、開除的處分,并可以依法吊銷有關責任人員的執業證書;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2、未按照規定報告傳染病疫情,或者隱瞞、謊報、緩報傳染病疫情的;
5、在醫療救治過程中未按照規定保管醫學記錄資料的;
6、故意泄露傳染病病人、病原攜帶者、疑似傳染病病人、密切接觸者涉及個人隱私的有關信息、資料的。
醫院傳染病報告制度及流程圖篇六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令《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與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報告管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及《人禽流感疫情報告管理方案》等相關規定,特制定《傳染病疫情報告管理制度》,期望相關科室嚴格遵照執行。
1、各科醫生在醫療診治中如發現甲類傳染病鼠疫、霍亂及乙類傳染病中的傳染性非典型性肺炎、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炭疽中的肺炭疽、脊髓灰質炎、白喉、流行性出血熱的患者、病原攜帶者或疑似患者,立即報告感染辦公室、醫務處,填寫傳染病卡片由傳染病疫報告員4小時內透過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系統進行報告。對其他乙類傳染病及病原攜帶者應于12小時內透過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系統瞄行報告。對丙類傳染病于24小時內透過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系統進行報告。
2、建立健全醫院各科室疫情報告管理組織,發揮疫情報告管理組織的職責。
3、各科醫生應認真及時填寫傳染病卡片,并在傳染病登記本上登記后,立即報告感染辦公室,不得遲報、漏報。傳染病檢查員每日對疫情狀況進行檢查審核,立即網絡直報。門診醫生要認真逐項填寫目診日志,姓名、性別、身份證號、出生日期、年齡、工作單位、聯系電話、職業、現住址、發病日期、初診、診斷日期等不得漏項,字記清楚。并用紅筆注明“報卡”。住院醫師應在住院患者出入院登記本上用紅筆注明“報卡”。化驗室、放射科建立傳染病登記本,防止漏登、漏報。
4、各科建立的門診工作日志登記及傳染病本要保存三年。
5、各科由傳染病監控員檢查門診醫師工作日志及病區患者出入院登記本是否填寫齊全,傳染病是否漏報、遲報。
6、認真執行肺結核病疫情報告歸口管理程序,經治醫生發現疑似或者確診的肺結核患者(含結核性胸膜炎)務必立即報卡,12小時內網絡直報。同時將患者轉到結核病防治所并做好記錄。如遇有患者大咯血、自發性氣胸及其他嚴重合并癥,可待患者病情穩后再轉診,不得擅自收治。放射科發現疑似肺結核或確診活動性肺結核時進行登記。并將報告結果直接交給主治醫師,以防報告丟失、患者走失。
7、定期對全院工作人員、就診患者進行傳染病的防治宣育。定期對全院醫護人員進行傳染病知識的培訓。對新畢業、新調入及進修人員進行上崗培訓,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崗。
8、傳染病管理人員,每日要對全院傳染病報卡進行登審核,當日立即報出,最遲不得超過24小時。每月對全院門診醫師工作日志、患者出入院登記、病歷、處方等進行檢查,檢查檢驗科工作記錄及放射科傳染病登記本,杜絕傳染病遲報、漏報等現象。
9、感染辦公室要對傳染病情報告工作進行檢查,定期向相關科室、部門反饋狀況,改善工作。
10、如發現傳染病漏報l例要扣罰當事人當月獎金50元,傳染病登記不認真或遲報疫情者,予以通報批評。
醫院傳染病報告制度及流程圖篇七
嚴格執行《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執業醫士有義務做好傳染病的登記、報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瞞報、遲報、謊報或授權他人瞞報、遲報、謊報。
一、臨床醫生務必按規定做好門診日志的登記工作,填寫專卡和傳卡,要項目齊全、字跡清楚,住址寫到行政自然村,不得有缺項、漏項。
二、發現甲類及按甲類管理的傳染病須在兩小時內報告防疫科,乙類及丙類傳染病須在六小時內報告。
三、發現傳染病暴發,食物中毒或突發公共衛生事件,首診醫生以最快的速度報告防疫科。
四、防疫科每月對轄區內的門診和住院日志進行一次檢查核對。
五、醫院防保人員應根據《傳染病疫情監測信息報告管理辦法》對甲、乙、丙類傳染病疫情按要求時限網上直報。
六、醫務工作者在醫療過程中,對疑似或確診甲、乙、丙類傳染病不按要求瞞報、緩報、謊報,一經查實將給予教育、經濟處罰,并及時補報,情節嚴重者按《傳染病防治法》規定追究行政、法律職責。
醫院傳染病報告制度及流程圖篇八
1.疫情制度應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傳染病防治法》的有關規定執行。
2.疫情報告應在院疫情領導組織的領導下,認真填寫《傳染病報告卡》。
3.院疫情管理小組應定期深入科室,監督檢查傳染病報告情況。
4.任何人不得瞞報、謊報、緩報或授意他人瞞報、謊報、緩報傳染病疫情或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疫情報告情況與各科室經濟指標掛鉤,分別按情節輕重給予處理。
5.處罰:
(1)甲類傳染病漏報一例扣20分,遲報一例扣10分。
(2)乙傳染病漏報一例扣10分,遲報一例扣5分。
(3)afp、肺tb漏報一例扣10分,性病漏報扣5分,afp遲報一例扣5分。
(4)傳染病未及時轉診,造成傳染暴發流行,情節嚴重者扣2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