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身處學校還是步入社會,大家都嘗試過寫作吧,借助寫作也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以下是我為大家搜集的優質范文,僅供參考,一起來看看吧
五水共治匯報材料篇一
“五水共治”與廣大群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20xx年的“五水共治、治污為先”已經如火如荼開展,為更全面多角度地了解我市垃圾河清理和污水治理情況,收集群眾身邊還未清理的垃圾河、污染比較嚴重的黑臭河,并尋找存在的各種污染源等,征求受訪者對五水共治的意見建議,為市委、市政府提供決策依據。在溫州市統計局指導下,20xx年7月-8月,xx市統計局在全市范圍內組織開展“五水共治”整治情況民意調查。
此次調查的對象主要是沿河沿岸的居民,這些人群生活在河流附近,對“五水共治”的各項工作及成效有著更為直觀的了解,使調查的結果更具說服力。根據各鎮街平原村的分布抽取20個村,每個村計劃完成15份樣本,計劃共完成調查問卷300份。調查采用入戶調查和簡單隨機抽樣方式,委托第三方調查機構進行調查,共回收有效問卷300份。調查結果顯示,社會公眾對“五水共治”整治情況知曉程度和滿意程度僅有40.9%和62.8%。
1、沿河居民生活污水大部分經過化糞池沉淀后排入河流。在對“您家產生的生活污水是怎么處理的?”問題的調查中,有72%的被調查者選擇“經過化糞池沉淀后排入河流”,有20.3%的被調查者選擇“納入污水管網由污水處理廠處理”,還有7.3%的被調查者選擇“直接排入河流”。選擇“納入污水管網由污水處理廠處理”都為城區沿河居民。
2、生活垃圾基本實現集中處理。在對“你們當地的生活垃圾是怎么處理的?”問題的調查中,有97%的被調查者選擇了“村統一收集處理”,僅2%的被調查者選擇了“隨意堆放,自行處理”。
“五水共治”整治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是一個動態變化的發展過程,不會一蹴而就,更不會一勞永逸,要正確對待整治狀況。
1、僅半數以上沿河居民知道“五水共治”整治情況。在對“您知道我市各地正在開展的“五水共治”嗎?”問題的調查中,有17.5%的被調查者選擇“知道,比較清楚”,有39.3%的被調查者選擇“聽說過,但具體不太清楚”,有43.3%的被調查者選擇“不知道,沒聽說”,計算知曉率僅為40.9%。沿河居民主要通過電視新聞、報紙和網絡了解“五水共治”整治情況,有57.1%的人通過電視新聞了解,有25.9%的人通過報紙了解,有31.2%的人通過網絡、微博、微信了解。
2、近三分之二沿河居民滿意“五水共治”整治效果。在對“您對我市前一階段“五水共治,治污先行工作”的效果滿意嗎?”問題的調查中,選擇“滿意、較滿意、一般”的被調查者占66%,選擇“不太滿意、不滿意”的被調查者占16.3%,選擇“不知道”的被調查者占17.7%。針對66%的滿意居民,當問到“若滿意,您認為取得比較明顯的成效有哪些?”的問題時,有77.3%的被調查者認為“河面漂浮物的打撈和保潔”有明顯成效,20%以上的被調查者認為“河道清障、河岸駁坎”、“沿河垃圾箱配備”、“治理亂倒、亂拋垃圾垃圾”、“清運、填埋工作”等工作有明顯成效。針對16.3%的不滿意居民,當問到“若不滿意,則主要是哪些方面不滿意”的問題時,超過半數的被調查者不滿意“還有很多污染的河水沒有治理”;超過三成的被調查者不滿意“治理力度不大,存在應付或造假”、“邊治理邊污染,出現反彈和回潮”、“只治理大的河流,小的黑臭河都沒有動”;超過一成的被調查者不滿意“工作不細,治理成效不明顯”、“治理后續工作沒有跟上,造成浪費”、“宣傳工作沒跟上”。
1、“固體垃圾傾倒污染”、“生活污水、糞便直接排放”、“重污染企業未搬遷,企業污水亂排放現象很嚴重”是沿河居民心目中水污染的主要形式。調查數據顯示,42.7%的被調查者認為在河道邊存在“固體垃圾傾倒污染”現象,42.3%的被調查者認為在河道邊存在“生活污水、糞便直接排放”現象,35%的被調查者認為在河道邊存在“重污染企業未搬遷,企業污水亂排放現象很嚴重”現象,13.7%的被調查認為在河道邊存在“餐飲業污染”現象,10.3%的被調查者認為在河道邊存在“農業生產污染嚴重(農藥、化肥等)”現象,7%的被調查認為在河道邊存在“畜禽養殖污染較多”現象,6.3%的被調查者認為在河道邊存在“船舶油水污染”現象。有關部門應高度重視污染源查找工作,加強防范。
2、沿河居民認為污水治理工作主要困難為“沿河居民保護意識差,邊治理邊污染”、“管理部門執法薄弱,缺乏有效管理手段”、“整治周期長,難以持久”。調查數據顯示,52.3%的被調查者認為污水治理工作主要困難為“沿河居民保護意識差,邊治理邊污染染”,45.7%的被調查者認為污水治理工作主要困難為“管理部門執法薄弱,缺乏有效管理手段”,39%的被調查者認為污水治理工作主要困難為“整治周期長,難以持久”,33.3%的被調查者認為污水治理工作主要困難為“工業、商業和農業主要污染難以根治”。提高居民素質,建立健全一系列行之有效、符合實際的管理機制,勢在必行。
3、與上年相比,沿河居民感覺垃圾河清理和生活垃圾集中處理明顯好轉。調查數據顯示,在訪問的7個項目中(表1),只有“垃圾河清理”和“生活垃圾集中處理”兩個項目,達到半數以上的居民同比感覺好轉,分別有71.33%和64%。而“重污染行業整治”和“養殖行業整治僅27.33%和18.33%”。
表1:沿河居民對“五水共治”整治情況與上年同比反映情況
單位:%
評價方面
明顯好轉
略有好轉
基本不變
略有惡化
明顯惡化
說不清
1.垃圾河清理
23.00
48.33
23.00
1.33
0.67
3.67
2.河邊違章建筑
9.67
28.33
40.00
2.67
0.00
19.33
3.河道兩邊的綠化
15.00
23.67
51.33
3.00
1.67
5.33
4.污水處理情況
8.33
36.67
44.00
4.00
0.00
7.00
5.生活垃圾集中處理
17.67
46.33
31.00
1.33
0.67
3.00
6.養殖行業整治
7.00
11.33
31.67
3.00
0.33
46.67
7.重污染行業整治
8.00
19.33
28.67
3.33
5.00
35.67
1、加大宣傳力度,提高思想認識。調查顯示,有30%的沿河居民認為污水治理的有效措施為“開設電視專欄,直接曝光污染水環境的現象和行為”,有19.7%的沿河居民認為污水治理的有效措施“加大宣傳力度,爭取群眾配合支持和參與”。要把“五水共治”作為促轉型、優生態、惠民生的重中之重。抓緊在全市進行更深、更廣、更細地宣傳發動,提高居民的素質,激發廣大人民群眾參與“五水共治”的.積極性,形成全民參與的浩大聲勢和濃厚氛圍。
2、完善政策制度,強化治水保障。要加強治水政策研究,盡快形成有利于治水的激勵機制、懲戒機制和要素保障機制和廉政監督機制。要狠抓監督考核,把治水作為各部門各鎮街重要的實績考核內容。要加大監管和打擊力度,建立各級各部門聯動的執法監管機制,綜合運用行政、法律等手段,從嚴從重處罰偷排漏排行為,始終保持零容忍的高壓態勢。調查顯示,48%的沿河居民認為污水治理的有效措施為“加強對工業污染和養殖污染的監管和執法力度”,47.3%的沿河居民認為污水治理的有效措施“加強對亂扔、亂倒行為的處罰”。21.7%的沿河居民認為污水治理的有效措施為“落實治水責任制,誰污染誰治理”。
3、抓好基礎設施建設,加大河道整治力度。加強截污納管工程建設,要及早開展農村生活污水三級管網專項規劃編制,實施和提升農村污水治理。將沿河兩岸的企業單位及居民區的排放污水納入污水管線內。落實河長制,要建設引水配水工程,加大水體置換,使水體流動起來,變“死水”為活水,提高水質。調查顯示,46%的沿河居民認為污水治理的有效措施為“加強污水處理廠、污水管道等基礎設施的建設”,40.3%的沿河居民認為污水治理的有效措施為“定時清理河道垃圾”。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搜索文檔
五水共治匯報材料篇二
班級:高二(11)班
一、實踐時間:2月15日
二、實踐者:江 恒
高二(11)班
三、實踐地點:定陽社區桑園小區
四、實踐報告:
在寒假期間,為了迎接春節,美化小區環境衛生,很榮幸在2月15日參加了定陽社區開展的“五水共治、美化環境”衛生實踐活動。那天,天氣很寒冷,即便有陽光普照,也敵不過冬風的蕭瑟。我和社區的工作人員還有很多黨員一起在桑園小區內進行了一次衛生打掃活動。為了美化環境,大家的活動積極性很高,掃的掃,撿的撿,特別是那幾個年近七十的老黨員干得很起勁。把綠化帶內的垃圾和衛生死角全部打掃干凈,花了我們整整一個上午的時間,小區環境狀況煥然一新。
參加本次社會實路,讓我見識到了課本之外的另一個世界。積極投身于社會實踐,讓我們發現自身的不足,在實踐中成才,在服務中成長,體現了自身的社會價值。
五水共治匯報材料篇三
外婆說,“我的嫁妝是水泥船載來的,小船悠悠,沿著小浹江,從下陳山搖到了渡頭村。”說這些話時外婆滿臉洋溢著笑容。那時候小浹江的水泥船是小港幾個村莊互相運貨最便捷的交通工具。娶新娘時,農作物豐收時,莊稼田里灌溉時,都離不開小浹江,都離不開水泥船。
曾幾時起,小浹江兩岸雜草叢生,有些地段還造起了小作坊,把廢水、廢物一咕嚕都排向小浹江。小浹江咆哮了,這不再是以前溫柔可人的小港母親河了,河水有些呈墨綠色,有些呈黑色,處處散發著臭氣。水中的魚兒,河邊的小草不知不覺也搬家了,河埠頭也看不見人們洗曬的影子了,小浹江仿佛被孤立了。
在全省開展的“五水共治”下,小浹江變化了。看,長臂挖掘機挖掉了河底的淤泥,加寬河道;河兩岸都種上了綠樹鮮花,拆除了違章建筑,還建起了小浹江公園游步道。白鷺也來河面上棲息了,小魚兒又回來了。晚飯后,河邊的垂釣者,岸上的打太極者,沿著河堤散步者,這是一幅幅多么美麗的自然與人風景畫啊!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薦度:
點擊下載文檔
搜索文檔
五水共治匯報材料篇四
五水共治即治污水、防洪水、排澇水、保供水、抓節水,這是一個大目標、大思路。這是浙江省政府近期推出的大政方針,是推進浙江新一輪改革發展的關鍵之策。五水共治是一石多鳥的舉措,既擴投資又促轉型,既優環境更惠民生。水文化的價值在于它讓人們懂得熱愛水、珍惜水、節約水;進行五水共治,是平安浙江建設的題中之義,直接關系平安穩定、關乎人水和諧。
為了響應浙江省的號召,我們小組進行了“助力五水共治,建設美麗浙江”為主題的暑期社會實踐。在7月—8月之間,我們陸續走訪了浙江湖州、桐鄉、臨安等地,實地開展了“五水共治”調查。
7月的天氣是炎熱的,是悶燥的。我們實地走進了臨安的農村基層,向當地的居民詢問了有關水質方面的問題,也進行水質的取樣、檢測。隨后,我們實踐團隊成員又馬不停蹄地趕到桐鄉、湖州等地,在這里進行 “五水共治,建設美麗浙江”的宣傳倡議書的發放,并進行隨機采訪。傍晚的廣場滿是休憩的人們、玩鬧的兒童和鍛煉的老人,實踐隊員通過對不同人群進行問卷調查和采訪,了解并記錄了他們關心及反映的問題,如水源污染、飲用水處理等問題,同時向市民們介紹了一些水污染相關的現象,如水華的成因和危害,號召市民們關注水文水資源的發展和保護。經過長達將近一個小時的努力,實踐隊員順利地完成了此次宣傳和實踐任務,引起了良好的反響。同時向周邊居民分發了調查問卷,對現在的水質進行了更進一步的了解。
經過這段時間這樣的走訪,原本就“嬌弱”的我們有些吃不消了,我們一個個疲憊不堪,臉和脖子都曬黑了,有的甚至還脫皮了,但我們大家卻沒有人叫苦、叫累。本以為滿腹經綸的我們可以借此大顯身手,可每每遇到實際問題時,我們卻掏空頭也搜索不到答案。時常陷入尷尬之中,也總是在這時,我才真正地意識到自己所學的知識是那么的有限。盡管我遇到了很多以前沒有見過的問題,也有很多當場不能解決的問題,時常也感覺很無助,很尷尬,但是有了一個團結向上的團隊,一切的問題都以不再是問題,一切的不知道也都會變成知道,正可謂的人多力量大,人多好做事。我們隊每個人都是強悍而又謙讓的人,一起的這段時間,我想難免會有些摩擦、偶爾也應該有些爭執的,可我們大家好像很有默契是的,即使有不同的意見或見解,都會相互的體諒和比較,最終得到一致的答案。
據悉該團隊開展“五水共治進社區”活動旨在得到廣大居民的積極配合,帶動居民為“五水共治”辦實事,為建設新社區、新浙江做努力,并通過居民群體擴大到更為廣泛的社會影響。但“五水共治”任重道遠,凈化環境非一日之功,要走的路還很長。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社會實踐使同學們找到了理論與實踐的最佳結合點。在這次實踐的日子里,有了很多在學校里沒有的感覺:如在學校我們每天都享受著老師對我們的諄諄教導,老師會不厭其煩的告訴我們該做什么,不該做什么。而我們由于讀了這么多年的書也早已經屢見不鮮。但是在實踐中,將不會有人告訴你這些,你必須知道應該做什么,要學會主動的去做,并且只管要求做到最好。學校,畢竟是學習的場合,沒有在社會中這么多的勾心斗角。而在社會實踐中,你就必須積極學會更多的知識以此來充實自己。
在這次實踐中也讓我學到了很多人際來往和待人辦事的本領。無論什么事變我們都要積極的去做。對待朋友同學要樸拙,切不可斤斤盤算,你知道當我們對別人微笑時,別人回報給我們的肯定也是醉人的笑臉。在實踐中,我們必須要時時保持主動性與積極性,對本身要有信心,要學會求同存異,多多的體貼別人!
水資源是人類的共同財富。通過此次暑期實踐,我們深刻地了解到現在水污染的嚴重性及整治的必要性。生活垃圾及工業污水已經造成了水資源的破壞,居民的用水問題刻不容緩。所以我們要意識到保護水資源的重要性。從此刻起,我們應當提高對水資源的認識,自覺養成節約用水的好習慣,不再讓可利用的水白白流走,而讓它們得到充分利用。如:
1.我們把漂洗衣物的水用于沖洗馬桶等;
2.我們用淘米水、煮面水洗碗筷,這不僅能去油,又可以節水;
3.我們用洗菜水用水來澆花。
4.我們可以將養魚的水用來澆花(這能促進花木生長呢);
5.我們可以將洗臉水用來沖廁所等。
這些都是小事,卻實實在在地存在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即使微不足道,但可以節約用水,對水資源的保護盡一份心意。
保護水資源不需要我們轟轟烈烈地干大事,只需要我們從身邊的點點滴滴做起。盡管“五水共治”的道路還很長,但是我們都在努力。
五水共治匯報材料篇五
“五水共治”與廣大群眾生產生活息息相關,xx年的“五水共治、治污為先”已經如火如荼開展,為更全面多角度地了解我市垃圾河清理和污水治理情況,收集群眾身邊還未清理的垃圾河、污染比較嚴重的黑臭河,并尋找存在的各種污染源等,征求受訪者對五水共治的意見建議,為市委、市政府提供決策依據。在溫州市統計局指導下,20xx年7月-8月,xx市統計局在全市范圍內組織開展“五水共治”整治情況民意調查。
此次調查的對象主要是沿河沿岸的居民,這些人群生活在河流附近,對“五水共治”的各項工作及成效有著更為直觀的了解,使調查的結果更具說服力。根據各鎮街平原村的分布抽取20個村,每個村計劃完成15份樣本,計劃共完成調查問卷300份。調查采用入戶調查和簡單隨機抽樣方式,委托第三方調查機構進行調查,共回收有效問卷300份。調查結果顯示,社會公眾對“五水共治”整治情況知曉程度和滿意程度僅有40.9%和62.8%。
1、沿河居民生活污水大部分經過化糞池沉淀后排入河流。在對“您家產生的生活污水是怎么處理的?”問題的調查中,有72%的被調查者選擇“經過化糞池沉淀后排入河流”,有20.3%的被調查者選擇“納入污水管網由污水處理廠處理”,還有7.3%的被調查者選擇“直接排入河流”。選擇“納入污水管網由污水處理廠處理”都為城區沿河居民。
2、生活垃圾基本實現集中處理。在對“你們當地的生活垃圾是怎么處理的?”問題的調查中,有97%的被調查者選擇了“村統一收集處理”,僅2%的被調查者選擇了“隨意堆放,自行處理”。
“五水共治”整治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是一個動態變化的發展過程,不會一蹴而就,更不會一勞永逸,要正確對待整治狀況。
1、僅半數以上沿河居民知道“五水共治”整治情況。在對“您知道我市各地正在開展的“五水共治”嗎?”問題的調查中,有17.5%的被調查者選擇“知道,比較清楚”,有39.3%的被調查者選擇“聽說過,但具體不太清楚”,有43.3%的被調查者選擇“不知道,沒聽說”,計算知曉率僅為40.9%。沿河居民主要通過電視新聞、報紙和網絡了解“五水共治”整治情況,有57.1%的人通過電視新聞了解,有25.9%的人通過報紙了解,有31.2%的人通過網絡、微博、微信了解。
2、近三分之二沿河居民滿意“五水共治”整治效果。在對“您對我市前一階段“五水共治,治污先行工作”的效果滿意嗎?”問題的調查中,選擇“滿意、較滿意、一般”的被調查者占66%,選擇“不太滿意、不滿意”的被調查者占16.3%,選擇“不知道”的.被調查者占17.7%。針對66%的滿意居民,當問到“若滿意,您認為取得比較明顯的成效有哪些?”的問題時,有77.3%的被調查者認為“河面漂浮物的打撈和保潔”有明顯成效,20%以上的被調查者認為“河道清障、河岸駁坎”、“沿河垃圾箱配備”、“治理亂倒、亂拋垃圾垃圾”、“清運、填埋工作”等工作有明顯成效。針對16.3%的不滿意居民,當問到“若不滿意,則主要是哪些方面不滿意”的問題時,超過半數的被調查者不滿意“還有很多污染的河水沒有治理”;超過三成的被調查者不滿意“治理力度不大,存在應付或造假”、“邊治理邊污染,出現反彈和回潮”、“只治理大的河流,小的黑臭河都沒有動”;超過一成的被調查者不滿意“工作不細,治理成效不明顯”、“治理后續工作沒有跟上,造成浪費”、“宣傳工作沒跟上”。
1、加大宣傳力度,提高思想認識。調查顯示,有30%的沿河居民認為污水治理的有效措施為“開設電視專欄,直接曝光污染水環境的現象和行為”,有19.7%的沿河居民認為污水治理的有效措施“加大宣傳力度,爭取群眾配合支持和參與”。要把“五水共治”作為促轉型、優生態、惠民生的重中之重。抓緊在全市進行更深、更廣、更細地宣傳發動,提高居民的素質,激發廣大人民群眾參與“五水共治”的積極性,形成全民參與的浩大聲勢和濃厚氛圍。
2、完善政策制度,強化治水保障。要加強治水政策研究,盡快形成有利于治水的激勵機制、懲戒機制和要素保障機制和廉政監督機制。要狠抓監督考核,把治水作為各部門各鎮街重要的實績考核內容。要加大監管和打擊力度,建立各級各部門聯動的執法監管機制,綜合運用行政、法律等手段,從嚴從重處罰偷排漏排行為,始終保持零容忍的高壓態勢。調查顯示,48%的沿河居民認為污水治理的有效措施為“加強對工業污染和養殖污染的監管和執法力度”,47.3%的沿河居民認為污水治理的有效措施“加強對亂扔、亂倒行為的處罰”。21.7%的沿河居民認為污水治理的有效措施為“落實治水責任制,誰污染誰治理”。
3、抓好基礎設施建設,加大河道整治力度。加強截污納管工程建設,要及早開展農村生活污水三級管網專項規劃編制,實施和提升農村污水治理。將沿河兩岸的企業單位及居民區的排放污水納入污水管線內。落實河長制,要建設引水配水工程,加大水體置換,使水體流動起來,變“死水”為活水,提高水質。調查顯示,46%的沿河居民認為污水治理的有效措施為“加強污水處理廠、污水管道等基礎設施的建設”,40.3%的沿河居民認為污水治理的有效措施為“定時清理河道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