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確保我們的努力取得實效,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書面計劃,具有內容條理清楚、步驟清晰的特點。方案的格式和要求是什么樣的呢?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方案應該怎么去寫,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精選實驗設計方案范文匯總一
甲方: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
甲方因汽車修理、應用專業教學需要,特向乙方定制一批汽車教學實驗設備,具體內容如下:
序號
實驗設備名稱
型號
單價(萬元)
數量(臺)
交貨期
備注:
以上總計定制實驗臺_____臺(套),總價______萬元。
甲方于簽訂合同之日起_____天內,預付定金________萬元,余款待乙方將貨全部交給甲方并驗收合格后一次性付清。
乙方負責安裝調試;甲方應給予配合并提供必要的協助。
乙方負責對甲方的使用操作人員免費進行培訓;設備免費保修一年。若設備在一年之內出現質量問題,由乙方派員上門進行維修,一年后適當收取材料及工本費。
本合同一式兩份,雙方各執一份,由雙方代表簽字蓋章后生效。
甲方代表:________簽字
______年______月____日
乙方代表:________簽字
______年______月____日
精選實驗設計方案范文匯總二
化學實驗的基本技能教案設計
化學實驗的基本技能
①藥品的取用
粉末狀固體用藥匙或紙槽;塊狀固體用鑷子;少量液體用滴管;一定量液體用量筒或滴管;實驗中未說明用量時,一般用最少量,液體是1~2 ml,固體以蓋滿試管底部為宜。
②物質的加熱
常用的加熱儀器是酒精燈(燈芯剪平齊,添加酒精量不超過酒精燈容積的2/3,用外焰加熱,內焰溫度低,熄燈用等帽蓋,嘴吹最最忌)。
給固體物質加熱(試管固定鐵架臺,鐵夾離口三分一,受熱試管口下傾,免使回水管炸裂,固體平鋪近管底,移動火焰勻受熱,用畢待冷再拆卸,洗凈放穩莫著急)。
給液體物質加熱(盛液不過三分一,外壁試干防燒裂,木夾持管手握柄,45度傾斜來加熱,液面液底勻受熱,管口對空不對人)。
③儀器的洗滌(玻璃儀器)
標準:內壁附著均勻水膜,不聚滴也不成股流下。
方法:使用毛刷,用去污劑和水沖洗。
特殊油污:附有難溶于水的堿、金屬氧化物、碳酸鹽用稀鹽酸清洗,附有二氧化錳、高錳酸鉀用濃鹽酸洗,油污用熱堿如碳酸鈉清洗。
④氣體的收集
排水法,適用于不易溶于水或難溶于水且不與水反應的氣體。
向上排空氣法,適用于氣體密度比空氣大的氣體。
向下排空氣法,適用于氣體密度比空氣小的氣體。
知識鞏固
1.你認為下列選項不屬于化學研究范疇的是( )
a.物質的組成與結構 b.物質的變化與性質
c.物質的運動狀態 d.物質的用途與制取
2.以下屬于物理變化的是( )
a.大米釀成酒 b.菜刀生銹 c.濕衣服晾干 d.食物腐敗
3.對化學實驗剩余的藥品,正確的處理方法是( )
a.帶回家中 b.倒到指定容器中 c.隨意傾倒到水槽中 d.倒回原試劑瓶中
4.實驗室制取氣體選擇收集方法時,對下列性質不必考慮的是( )
a.顏色 b.密度 c.溶解性 d.是否與水反應
5.某實驗報告中有如下記錄,其中實驗數據合理的是( )
a.用托盤天平稱取11.7 g氧化銅粉末 b.用100 ml量筒量取5.26 ml硫酸溶液
c.用廣泛ph試紙測得溶液的ph為3.5 d.溫度計上顯示的溫度數為25.68 ℃
在常溫下是一種氣體,難溶于水,密度比空氣略大,能跟空氣中的氧氣迅速起反應生成no2氣體。現要收集一瓶no氣體,應采用的收集方法是( )
a.只能用排水法 b.向上排空氣法 c.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氣法 d.向下排空氣法
7.下列實驗操作中,錯誤的.是( )
a.制取二氧化碳氣體前,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b.點燃氧氣前,先檢查氯氣的純度
c.用嘴吹滅酒精燈的火焰
d.做鐵絲在氧氣中燃燒的實驗前,先在集氣瓶底加入少量細沙
8.下列玻璃器皿的清洗,正確的是( )
a.試管中的油污先用熱的純堿溶液洗,再用清水沖洗
b.先把試管中的廢液倒入下水道,再用清水沖洗
c.附有氫氧化銅的試管,先用燒堿溶液溶解,再用清水沖洗
d.盛放石灰水后留下固體物質的燒杯,先用稀鹽酸清洗,再用清水沖洗
9.下列儀器具有能溶解固體、配制溶液、加熱較多試劑三種用途的是( )
a.錐形瓶 b.燒杯 c.量筒 d.試管
s("content_relate");【化學實驗的基本技能教案設計】相關文章:
1.化學實驗基本操作教案設計
2.高中化學《計量在化學實驗中的應用》教案設計
3.高中化學實驗探究的教案設計理念
4.初中化學《走進化學實驗室》教案設計
5.《化學計量在實驗中的應用》教學教案設計
6.化學實驗課件
7.化學實驗作文
8.基于趣味化學實驗的小學生化學啟蒙教育教案設計
精選實驗設計方案范文匯總三
池塘魚菜共生實驗設計實施方案
發展節水型水產養殖、種植模式,進化水質節約用水,清除魚池中有機質帶來的污染,綠化池塘有效提高池塘利用率,把池塘效益最大化除了優化水產品的品種結構外,還可以開發利用水面及水面以上的空間。這是未來池塘養殖的發展趨勢。利用池塘養殖空間,水下養魚,水面種菜,是發展水池養殖與種植相結合的方向之一。魚的生存生長產生的廢物,恰好是水生蔬菜所必須的營養。精養魚池的肥水實際上是無土栽培的營養液。在池塘蔬菜種植和水產養殖的結合中,要根據重慶地區池塘養殖的模式和特點,結合當地的氣候季節變化,如何因事利導,趨利避害,因地制宜,選擇合適的品種搭配采取相適應的種養技術,是我們魚菜共生實驗成功的關鍵。根據上述思路制定設計方案如下:
一、設計目標
我場位于璧山縣城與獅子鎮之間,養殖水源已嚴重污染,河水無法使用。其凈化池水水質減少循環已成頭等大事。
1.魚菜共生池全年不因養魚投飼料污染水質而換水(確因天旱池水枯竭,只能適當補給)。利用蔬菜汲取池中氨、氮、磷等多余元素凈化水質達到不換水的目的。
2.魚產量1000公斤/畝、蔬每畝500公斤。
3.對比池魚產量1000公斤/畝。
二、設計方案
由于該實驗在重慶地區屬初試,在全國也沒有完全成熟的經驗可以借鑒,所以在種植蔬菜的浮床用材方面,既要考慮浮力,又要與就地取材、低成本原則相結合考慮:
1.浮床:
②用塑料管做浮筐,其他同①。
精選實驗設計方案范文匯總四
ok3w_ads("s005");實驗室的建設,無論是新建、擴建、或是改建項目,它不單純是選購合理的儀器設備,還要綜合考慮實驗室的總體規劃、合理布局和平面設計,以及供電、供水、供氣、通風、空氣凈化、
安全措施、環境保護等基礎設施和基本條件。因此實驗室的建設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在現代
實驗室里,先進的科學儀器和優越完善的實驗室是提升現代化科技水平,促進科研成果增長的必
備條件。“以人為本,人與環境”己成為人們高度關注的課題。本著“安全、環保、實用、耐久、
美觀、經濟、卓越、領先”,的規劃設計理念。
規劃設計主要分為六個方面:平面設計系統、單臺結構功能設計系統、供排水設計系統、電控系統、特殊氣體配送系統、有害氣體輸出系統等六個方面。下面就按上述六方面依次講解。
一、平面設計系統
平面設計我們主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的因素:
1、疏散、撤離、逃生、順暢、無阻,安全通道;一般實驗室門主要向里開,但如設置有爆炸危險
的房間,房門應朝外開,房門材質最好選擇壓力玻璃。
2、人體學(前后左右工作空間),完美的設備與科技工作者操作空間范圍的協調搭配體現了科學
化、人性化的規劃設計。
在做平面設計的時候,首先要考慮的因素是就是“安全”,實驗室是最易發生爆炸、火災、毒氣泄露等的場所。我們在做平面設計的時候,應盡量地要保持實驗室的通風流暢、逃生通道暢
通。根據國際人體工程學的標準。我們做如下的劃分以供參照:(祥見下圖)
實驗臺與實驗臺通道劃分標準(通道間隔用l表示)
l 500mm時,一邊可站人操作;
l 800mm時,一邊可坐人操作;
l 1200mm時,一邊可坐人,一邊可站人,中間不可過人;
l 1500mm時,兩邊可坐人,中間可過人;
l 1800mm時,兩邊可坐人,中間可過人可過儀器
天平臺、儀器臺不宜離墻太近,離墻400mm為宜。為了在工作發生危險時易于疏散,實驗臺間的過道應全部通向走廊。
另:實驗室建筑層高宜為 3.7米-4.0米為宜,凈高宜為 2.7米-2.8米,有潔凈度、壓力梯度、恒溫恒濕等特殊要求的實驗室凈高宜為 2.5米-2.7米(不包括吊頂);實驗室走廊凈寬宜為 2.5米-3.0米.普通實驗室雙門寬以 1.1米-1.5米(不對稱對開門)為宜,單門寬以
0.8米-0.9米為宜。
3、專業學科功能。
實驗室通常按物理學,無機化學,有機合成化學,生物學來分類。根據實驗室內容、用途和規模的不同又各有自己的特點,比如基礎教學實驗室,按學科專業分,多為較簡單的教學實驗對水電氣風等要求較低,而科研機構對實驗室通風、供排水、電控及潔凈都要求較高,但實驗室設計的基本原則都是具有共同性的,以有機化學為例,主要由化學基本實驗室、儀器分析實驗室、潔凈實驗室、電子計算機室、研究室、輔助實驗室、服務供應室等組成。
化學基本實驗室,主要是進行容量分析、離子測定、氧化還原等實驗,一般設計的裝備有:實驗臺與洗滌臺;通風柜及管道修檢井;帶試劑架的實驗臺及輔助工作臺,需考慮設在實驗室內的研究空間或電腦臺,藥品柜、器皿柜、落地安置的儀器設備、急救器等。
儀器分析實驗室,主要設置各種大型精密分析儀器,同時也包括普通小型分析儀等,一般設計的裝備有:儀器臺、實驗臺、通風柜、天平臺、電腦臺、氣瓶柜、洗滌臺、器皿柜、藥品柜、急救器、萬向排氣罩、原子吸收罩等。以下列出各類儀器分析實驗室的要求,以供參考。
各類儀器分析實驗室要求表
實驗室名稱所屬各室的要求
氣相色譜分析室
主要是對容易轉化為氣態而不分解的液態有機化合物及氣態樣品的分析。
儀器設備主要有氣相色譜儀,具有計算機控制系統及數據處理系統,自動化程
度很高,對有機化合物具有高效的分離能力,所用載氣主要有:h2、n2、ar、he、co2等。但對高沸點化合物,難揮發的及熱不穩定的化合物、離子化合物、
高聚物的分離卻無能為力。要求局部排風及避免陽光直射在儀器上,避免影響
電路系統正常工作的電場及磁場存在,一般設計:儀器臺(應離墻以便儀器維
修)、萬向排氣罩、電腦臺(一般在儀器臺旁配置)、邊臺、洗滌臺、試劑柜
等。
液相色譜分析室
主要體現在高效率分離,對復雜的有機化合物分離制取純凈化合物,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儀器設備主要有:高效液相色譜儀,適宜于高沸點化合物、難揮發化合物、熱不穩定化合物、離子化合物、高聚物等,彌補氣相色譜儀的不足。環境和實驗室基礎裝備設計要求與氣相色諳室相近。
質譜分析室
主要是對純有機物的定性分析,實現對有機化合物的分子量、分子式、分
子結構的測定,分析樣品可以是氣體、液體、固體,主要設備有質譜儀、氣-質聯用儀。質譜儀是利用電磁學的原理,使物質的離子按照基特征的質荷比(即質量m與電荷e之比—m/e)來進行分離并進行質譜分析的儀器,缺點是對復
雜有機混合物的分離無能為力。氣相色譜分離效率高,定量分析簡便的特點,
結合質譜儀靈敏度高,定性分析能力強的特點,兩種儀器聯用為氣-質聯用儀。可以取長補短,提高分析質量和效率。質譜儀可能有汞蒸汽逸出,要考慮局部
排風。
光譜分析室
主要是根據物質對光具有吸收、散射的物理特征及發射光的物理特性,在
分析化學領域建立化學分析。主要的儀器是原子發射光譜儀、原子吸收光譜儀,分光光度計、原子熒光光譜儀、熒光分光光度計、x射線熒光儀、紅外光光譜儀、電感耦合等離子體(lcp)光譜儀、拉曼光譜儀等。實驗室應盡量遠離化
學實驗室、以防止酸、堿、腐蝕性氣體等對儀器的損害,遠離輻射源;室內應
有防塵、防震、防潮等措施。儀器臺與窗、墻之間要有一定距離,便于對儀器
的調試和檢修。應設計局部排風。使用原子吸收罩排風較為適宜。
以上實驗室,根據實際需要可設置樣品處理室,一般有洗滌臺、實驗臺、通風柜等設備,
同化學實驗室類似。
潔凈實驗室主要是通過人為的手段,應用潔凈技術實現控制室內空氣中塵埃、含菌濃度、
溫濕度與壓力、以達到所要求的潔凈度、溫濕度和氣流速度等環境參數。空氣潔凈度是指潔凈空
氣環境中空氣含塵量程度,空氣潔凈度的級別以含塵濃度劃分。潔凈度是指每升空氣中所含粒徑
≥0.5um的塵粒的總顆粒。我國空氣潔凈等級標準分為:100級、1000級、10000級、100000級。國際標準則劃分為:1級、
2級、3級、4級、5級。潔凈室的組及其相互關系如圖所示:
潔凈室一般實施兩級隔離,一級隔離通過生物安全柜、負壓隔離器、正壓防護服、手套、
眼罩等實現;二級隔離通過實驗室的建筑、空調凈化和電氣控制系統來實現。但由于凈化空調需
要風量小為了安全起見,風量都按大的估算,一般都要超過規范規定,物別是百級以上,冷熱負
荷在要求不是很嚴格的情況可能估算,現在專門有凈化空調機組,可以直接利用。二級~四級生物安全實驗室應實施兩級隔離。一般實驗室裝備有:超凈工作臺、生物安全柜、邊臺或不銹鋼操作臺、洗滌臺等。
以prc實驗室為例(pcr即聚合酶鏈式反應),是分子生物學研究和實驗的常規方法,也是生物學、醫學臨床等領域廣泛應用的實驗技術。其特點是能將微量的dna大幅增加,實驗室通常
分為四個區域,即:試劑儲存和準備區、標本制備區、擴增反應混合物配制和擴增區、擴增產物
分析區(如使用全自動分析儀,區域可適當合并)。進入各個區域必須嚴格按照單一方向進行,
不同的工作區域使用不同的工作服(例如不同的顏色)。工作人員離開時,不得將工作服帶出。
試劑儲存和準備室(標本制備區),儀器主要配置有:冷凍離心機、生物安全柜、冰箱、
可移動紫外燈、全自動力核酸蛋白純化儀、專用工作服和工作鞋等。擴增反應混合物配制和擴增
區配置有:冰箱、高速離心機、超凈工作臺、pcr儀(要求負壓狀態)、可移動紫外燈、微量加樣器、核酸擴增儀等。擴增產物分析區主要配置有:移液器、振蕩器、超凈工作臺、毛細管電泳
儀、冰箱、離心機、微量加樣器、可移動紫外燈等。pcr實驗室設計方案如下圖所示:
電子計算機室和研究室,電子計算機與我們的生活最為密切,主要考慮空調散熱、電源電
壓等問題。配置的裝備主要是帶鍵盤儀器臺。研究所主要是供研究人員辦公的地方,對我們實驗
室裝備要求較低,在此不多作講解。
輔助實驗室:主要有天平室、高溫室、純水室、氣瓶室、貯藏室、溶液配制室、暗室等。
天平室,分析天平是化學實驗室必備的常用儀器,高精度天平對環境有一定要求,主要是氣流和
風速的影響,天平室應靠近化學實驗室,以方便使用,但不宜與高溫室和有較強電磁干擾的房間
相鄰。高精度微量天平宜設在底層。天平室內不得設置洗滌臺或任何管道穿過窒內,以免管道滲
漏影響天平的維護和使用。高溫室,高溫爐和恒溫箱是常備設備,一般放置在高溫工作臺上,但
特大型的恒溫箱須落地安置為宜,高溫爐秘恒溫箱須分開放置。純水室,主要是設計的實驗裝備
有;邊臺和洗滌臺。現代實驗室多使用去離子水、水量大且能保證水質。地面需設地漏。氣瓶室,
實驗室用氣除不燃氣體(氮氣、二氧化碳)、惰性氣體(氬氣、氦氣等)外,其他氣體具有高壓、
劇毒、氧化分解、爆炸等危險性氣體,例如易燃氣體氫氣、一氧化碳;劇毒氣體為氟氣、氯氣;
助燃氣體為氧氣等,這些氣體不得進行實驗室。可以通過管子接到各實驗室內。溶液配制室,用
于配制各種標準溶液和不同濃度的溶液。在允許的條件下,可由兩個房間組成,其一設有天平臺。
另一間作配制試劑和存放試劑之用,一般應配置:通風柜、實驗臺、試劑柜。
服務供應部分,為基本實驗室和輔助實驗室服務的場所,如高壓鍋室和水電氣輔助室等。
我們只需稍作了解。
4、實驗室工作人員總人數;
5、儀器設備布局;
6、工作程序、流程專業設計;
第一部分為平面設計,甲方(使用方)先拿出最根本的功能要求、分布方案,乙方(設計院)、
丙方(實驗室規劃與設計專業公司)與甲方參與實驗室建設設計小組,共同討論,三方共同確認
后方進入第二程序。因為傳統實驗室建筑設計按國家建筑標準,僅是以外型和室內結構為主,并
非以實驗室功能為主,建筑設計與功能設計脫節。我們公司在這方面就有很多教訓。比如廣東醫
學院,合同簽了兩年因為現場不符合安裝條件,還沒有安裝。
第二部分為單臺功能,單臺結構設計,應逐項、逐件、逐層,從整棟大樓、分層、分房間、分單
件設計確定,全面細分確認;
第三部分,全部確認后,邀請用戶高層領導參與實驗室建設演示會,當場表態決策;由甲方請乙
方、丙方的項目監理嚴格監督安裝、建筑過程中標準執行情況跟蹤實驗室建設項目的順利完工;
建設實驗室規劃與設計和產品招標分為兩部分;招標:a、設計為第一部分;b、產品標準為第二部分;建筑裝修、凈化、基礎裝備分三個專業進行,不可混同、總包,不同專業,分別招標,然
后中標三方緊密配合,裝修和凈化工程先行,交工驗收后實驗室基礎配套將進入責任明確階段,
承擔責任,全部完工時集中三家同時驗收,基礎裝備部分為產品測試標準,測試與前兩項工程不
同,有很大區別不可等同對待。
7、地面、墻壁通風流暢,防止死角,室內四角盡量空閑,易打理,簡潔。
二、單臺結構功能設計系統
不同專業采用不同實驗室專用基礎配套裝備,系列產品共分五大部分:a、實驗臺部分;b、儀器臺部分;c、功能柜部分;d、儀器設備部分;e、輸出系統部分;
a、實驗臺部分
1、實驗臺的分類:
①實驗臺按實驗室的功能劃分為:物理實驗臺(主要用于電子、電工、物理實驗);化學實驗臺
(主要用于有機、無機化學實驗);生物實驗臺(主要用于凈化無菌實驗,如簡易解剖臺、不銹
鋼操作臺等);②按結構劃款式分為:mm(由鋼制支撐架、基箱、臺面、試劑架、連接件、輔件組成)mr(基箱、臺面、試劑架、連接件、輔件組成)。③按用途可分為:中央實驗臺、邊臺實驗臺、洗滌實驗臺、試劑架、基箱、實驗凳。
2、基箱的分類:
基箱按材質可分為:鋼木制基箱、鋁木制基箱、全木制基箱。按制作工藝分為:鋼制歐式基箱(即門面板與側板連接)、鋼制美式基箱(即門面板裝嵌在基箱內)按款式可分為:活動式基箱、落
地式基箱、懸掛式基箱。其中活動式基箱、懸掛式基箱用于mm款。落地式基箱用于mr款。鋼木制基箱是我們公司新開發的產品,側板、門面板為鋼制材質,其它如層板、頂板、抽屜底板、維
修板均為木制材質,具有安全防火、性價比高、玻璃器皿放置時不易破碎等優點。全木制不適于
制作懸掛式基箱和洗滌臺。
3、臺面的分類
在整個實驗室基礎裝備銷售中,臺面占總報價1/3的份額,臺面的作用可見一斑。
①按實驗臺的功能作用可分為:
化學實驗臺面:防強酸、強堿、耐高溫;耐98%的濃硫酸;表面材質為酚醛樹脂板
物理實驗臺面:防靜電、耐溫、抗滑、穩定強;耐28%的硫酸,表面材質為防火板
生物實驗臺面:防水、防止細菌密度強;表面材質為不銹鋼板。②按照臺面材質可分為貼面板和實芯板。
常用的幾種貼面板列表如下:
實芯板分為:環氧樹脂板、大理石(花崗巖)、陶瓷等。環氧樹脂是高分子材料,耐高溫(380℃),具有優良的抗化學腐蝕性能,可修復及復原;大理石一般用于高溫臺、天平臺等,耐高溫,但運
輸過程中較容易損壞;陶瓷價格比較昂貴,在國內用得比較少。
b、儀器臺部分:承重性、穩定性、抗外干擾、電控要求很高,氣體配送嚴格、安全、可靠、方便、易管理;承重:500kg以上。主要用于儀器分析實驗室,如光譜、色譜、原子分析實驗室等。產
品主要有:標準儀器臺、光譜儀器臺、色譜儀器臺、顯微鏡臺、連體儀器臺、天平臺、電腦臺、
高溫儀器臺、教學臺功能柜部分:
功能柜部分是前兩部分服務、儲存,重要功能部分涉及安全、環保問題;有全木和鋼木之分;試
劑、藥劑、揮發性藥品、輻射性藥品、劇毒品、易燃培養等儲存功能基本分十三種:
1、一般性能藥品柜;
2、揮發性藥品儲存柜;
3、染劑專用柜;
4、防輻射藥品柜;
5、易燃品儲存柜(防火柜);
6、文件柜(資料柜);
7、更衣柜(剎菌更衣柜);8、培養柜;
9、標本柜;10、儀器柜;
11、純堿柜; 12、硫酸柜;
13、無菌柜。
d、儀器設備部分:
1、通風柜;
2、生物安全柜;
3、超凈工作臺;
4、器皿清洗機(全自動)
5、劇毒品安全儲存柜;
6、智能密集柜;
7、解剖臺;8、取材臺;
9、感應功能柜。10、揮發性藥品柜
e、有害氣體輸出部分。
三、供排水設計系統
供排水設計系統主要是為前期實驗室建筑設計服務。為建筑設計院提供實驗臺上下水水點。水嘴
分為急流水嘴和緩流水嘴,單聯水嘴(mbs-016)為急流水嘴。一般搭配pp水槽(mbc-032)。雙聯水嘴(mbs-02)為緩流水嘴,一般搭配pp水槽(mbc-029)規格為。在默認情況下我們一般給客戶
配置雙聯水嘴。三聯水嘴(mbc-01)為一急兩緩水嘴。一般搭配pp水槽(mbc-029)。大水槽(mbc-031)、通風柜的杯槽(mbc-028)。
四、電控系統
實驗室用電主要包括照明電和動力電兩大部分。動力電主要用于各類儀器設備用電、電梯、空調
等的電力供應。實驗室供電系統也是實驗室最基本的條件之一。電源插座有:10a、13a、16a、20a;漏電保護開關、過載保護開關等。電源插座應遠離水盆和煤氣、氫氣等噴嘴口,并不影響實驗臺
儀器的放置和操作位置。線槽主要多功能鋼線槽(主要用于試劑架上)和pvc線槽配西班牙插座(主要用于邊臺和中央臺臺面上).
五、特殊氣體配送系統
實驗室用氣主要有不燃氣體(氮氣、二氧化碳)、惰性氣體(氬氣、氦氣等)、易燃氣體(氫氣、
一氧化碳);劇毒氣體(氟氣、氯氣);助燃氣體(氧氣)組成。除不燃氣體、惰性氣體外其它氣體
不得進行實驗室。可以通過輸氣管接到各實驗室內。一般氣相室配置氦氣(he)、氮氣(n2)。氣質聯用室配置了氮氣、氫氣、氧氣。氫氣管線上的連接管件都要連接后焊接,嚴禁有泄漏的可能。所有的管線在安裝完畢后一定要做氣密性實驗,并在使用前要先除油。由于管道細小,管間距小,安裝過程中可依據現場情況進行調整,保證間距不小于45mm,氣瓶裝瓶時,易燃易爆與惰性氣體
同柜,杜絕兩種易燃氣體同瓶裝一柜。
六、有害氣體輸出系統
實驗室內往往存在許多不利于人體健康的化學物質污染源,特別是有害氣體,將其排除非常重要。
但與此同時,能源往往會被大量的消耗,因而實驗室的通風控制系統的要求漸高,從早期cv(定風量),2-state(雙穩態式),vav(變風量)系統,到最新的適應性控制系統——既安全,又
要符合節約能源的需要。總之,實驗室的最新觀念就是將整個實驗室當作是一臺排煙柜,如何有
效的控制各種進排氣,達到既安全又經濟的效果是至關重要的。實驗室常用排風設備主要有:通
風柜、原子吸收罩、萬向排氣罩、吸頂式排氣罩、臺上式排氣罩等。其中通風柜最為常見。
通風柜是安全處理有害、有毒氣體或蒸汽的通風設備,作用是用來捕捉、密封和轉移污染物以及
有害化學氣體,防止逃逸到實驗室內,這樣通過吸入工作區域的污染物,使其遠離操作者,來達
到吸入接觸的最小化。通風柜內的氣流是通過排風機將實驗室內的空氣吸進通風柜,將通風柜內
污染的氣體稀釋并通過排風系統排到戶外后,可以達到低濃度擴散。
萬向抽氣罩是進行局部通風的首選:安裝簡單、定位靈活,通風性能良好,能有效保護實驗室工
作人員的人身安全。
原子吸收罩主要適用于各類大型精密儀器,要求定位安裝,有設定的通風性能參數,也是整體實驗室規劃中必須考慮的因素之一;排氣罩主要適用于化學實驗室,在解決這類實驗室的整體通風要求中,它是必不可少的裝備之一。
目前我們公司主要采用的風機主要有軸流風機(斜流風機、管道風機)、離心風機。軸流風機適用于風壓小、適用于管路短的通風系統(一般10米以內,否則易造成抽不動);離心風機適
用于管路長的通風系統(一般10m以外,否則易造成噪音大)。風機的材質:一般分為玻璃鋼、
pp、pvc、鐵皮等,其中玻璃鋼較多。風機的型號的選擇,是根據風量和風壓來選擇的。
1、風量的計算方法:
根據面風速來確定排風量(面風速的一般取值為:0.3~0.5 m3/h)計算公式:g=s?v?h?μ =l ?h?3600?μ
其中 g:排風量 s:操作窗開啟面積 v:面風速 h: 時間(1小時) l: 通風柜長度 h: 操作窗開啟高度μ: 安全系數( 1.1~1.2)例:1200l的通風柜其排風量計算如下:
g:1.2*0.75/2*0.8*3600*1.2=1555 m3/h
經驗值:1200l通風柜排風量一般為1500 m3/h
1500l的通風柜排風量一般為1800 m3/h
1800l的通風柜排風量一般為2000 m3/h
注:中央臺上用排風罩排風量的計算方法同通風柜排風量的計算方法原子吸收罩排風量的計算方法:
根據罩口風速來確定排風量(罩口風速的一般取值:1~2 m3/h)
計算公式:g=πr2?v?3600?μ其中g:排風量 r:罩口半徑 v:罩口風速
μ:安全系數( 1.1~1.2)
經驗值:一般情況下原子吸收罩的排風量在500~600 m3/h
整體通風的排風量計算方法計算公式:g=v?n?h=l?w?h?n?h 其中g:排風量
v:房間體積
n:換氣次數(一般取8~12次)h:時間(1小時)
2、風壓的計算
管線沿程阻力約5pa/米,彎頭阻力為10~30 pa/個,三通阻力為30~50 pa/個。
注:所有阻力之和乘以安全系數( 1.1~1.2)即為風壓值。
3、通風管線風量的計算
注:一般情況下國家標準的風管風速取值范圍為v=6~8m/s (公司計算標準的風管風速取值范圍
為v=8~12m/s)
計算公式:g=s?v?3600=πr2?v?3600→r=[g/(π?v?3600)]?
其中 g:排風量(根據上述計算得出) r:風管半徑 v:風管風速注:矩形風管的尺寸有如下
幾種固定尺寸:120、150、200、250、300、400、500、630、800、1000、1200、1400、1600、1800 (如需由圓形管變為矩形管,設計原則是面積相等)
4、風機型號參考值
相關熱詞搜索: 測繪實驗室規劃方案怎么寫 設計方案 實驗室 規劃 ok3w_ads("s006");ok3w_ads("s007");
精選實驗設計方案范文匯總五
(1)鑒定實驗設計的理念:
某些化學試劑 + 生物組織中有關有機化合產生特定的顏色反應。
(2)具體原理:
①可溶性還原糖+ 斐林試劑→磚紅色沉淀。
②脂肪小顆粒 + 蘇丹ⅲ染液→橘黃色小顆粒。
③蛋白質 + 雙縮脲試劑→紫色反應。
初步掌握鑒定生物組織中可溶性還原糖、脂肪、蛋白質的基本方法。
1.重點
①初步掌握鑒定生物組織中可溶性還原糖、脂肪、蛋白質的基本方法。
②通過實驗的操作和設計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掌握探索實驗設計技巧,從而培養創新思維能力。
2.難點
根據此實驗方法、原理,設計實驗來鑒定常見食物的成分。
1.可溶性還原糖的鑒定實驗:選擇含糖量較高、顏色為白色或近白色的植物組織,以蘋果、梨為最好。
2.脂肪的鑒定實驗:選擇富含脂肪的種子,以花生種子為最好(實驗前浸泡3h~4h)。
3.蛋白質的鑒定實驗:可用浸泡1d~2d的黃豆種子(或用豆漿、或用雞蛋蛋白)。
1.儀器:剪刀,解剖刀,雙面刀片,試管,試管架,試管夾,大小燒杯,小量筒,滴管,玻璃漏斗,水浴鍋,研缽,石英砂,紗布,載玻片,蓋玻片,毛筆,吸水紙,顯微鏡。
2.試劑:①斐林試劑(0.1g/l的naoh溶液+ 0.05g/ml的cuso4溶液);②蘇丹ⅲ染液;③雙縮脲試劑;④ 體積分數為50%的酒精溶液;⑤蒸餾水。
1.制備試劑。
2.可溶性還原糖的鑒定、方法、步驟。
3.脂肪的鑒定、方法、步驟。
4.蛋白質的鑒定、方法、步驟。
新課引入:我們在化學中學習過物質的鑒定,其原理是被鑒定的物質與所用的化學試劑要么發生顏色反應,要么產生沉淀,我們生物學上也采用此原理,在生物學中物質鑒定的理念是:某些化學試劑能夠使生物組織中的有關有機化合物產生特定的`顏色反應。
新課教學:(具體原理)
①可溶性還原糖+ 斐林試劑→磚紅色沉淀。(水浴加熱)
②脂肪小顆粒 + 蘇丹ⅲ染液→橘黃色小顆粒。(要顯微鏡觀察)
③蛋白質 + 雙縮脲試劑→紫色反應。(要先加a液naoh 溶液再加b液cuso4 溶液) 今天,我們學習鑒定生物組織中還原糖、脂肪、蛋白質的基本方法。
1、還原糖的鑒定步驟:
選材: 蘋果:洗凈、去皮、切塊,取5g放如研缽中 制備組織樣液研磨成漿:加石英砂,加5 ml水研磨
注入組織樣液2ml過濾:將玻璃漏斗插入試管中,漏斗上墊一層紗布
加斐林試劑:2ml(由斐林試劑甲液和乙液充分混合而成,不能分別加入)
水浴加熱:煮沸2min
觀察溶液顏色變化:淺藍色→棕色→磚紅色。
2、實驗成功的要點:
①還原糖的鑒定實驗:選擇含糖量較高、顏色為白色或近白色的植物組織,以蘋果、梨為最好。
②斐林試劑要兩液混合均勻且現配現用。
斐林試劑的配制過程示意:
斐林試劑甲液( 0.1 g/ml的 naoh 溶液) 按一定比例混合均勻
斐林試劑 斐林試劑乙液( 0.05 g/ml的 cuso4 ③在鑒定尿液中是否含有葡萄糖時還能用其他那些鑒定方法?
學生回答:還可以用斑氏試劑產生磚紅色沉淀;及糖尿試紙據糖的由少到多產生淺藍、淺綠、棕或深棕色。
1、脂肪的鑒定步驟:
取材:花生種子(浸泡3-4h),將子葉削成薄片
取理想薄片
在薄片上滴2-3滴蘇丹ⅲ染液
去浮色 制片
制成臨時裝片
觀察:先在低倍鏡下,找到材料的脂肪滴,然后,轉為高倍鏡觀察。
結論:細胞中的圓形脂肪小顆粒已經被染成橘黃色。
2、實驗成功的要點:
①.脂肪的鑒定實驗:選擇富含脂肪的種子,以花生種子為最好(實驗前浸泡3h~4h)。
②該試驗成功的關鍵是獲得只含有單層細胞理想薄片。
③滴蘇丹ⅲ染液染液染色2-3min,時間不宜過長,以防細胞的其他部分被染色。
1、 蛋白質的鑒定步驟:
結論:蛋白質與雙縮脲試劑發生紫色反應。
2、實驗成功的要點:
①蛋白質的鑒定實驗:可用浸泡1d~2d的黃豆種子(或用豆漿、或用雞蛋蛋白稀釋液)。
②雙縮脲試劑的使用,一定要先加入a液(即0.1 g/ml的 naoh 溶液),再加入雙縮脲試劑b液(即0.01 g/ml的 cuso4 溶液)。
③還可設計一只加底物的試管,不加雙縮脲試劑,進行空白對照,說明顏色反應的引起是蛋白質的存在與雙縮脲試劑發生反應,而不是空氣的氧化引起。
精選實驗設計方案范文匯總六
實驗名稱:土壤中分離產生α-淀粉酶的菌種
一.實驗目的
1、學習從土壤中分離、純化微生物的原理與方法。
2、學習、掌握微生物的鑒定方法。
3、對提取的土樣進行微生物的分離、純化培養,并進行簡單的形態鑒定
4、對簡單鑒定后的微生物進行生理生化鑒定并由鑒定結果查伯杰氏手冊以確定分離出微生物的品種。
二.實驗原理
α-淀粉酶是一種液化型淀粉酶,它的產生菌芽孢桿菌,廣泛分布于自然界,尤其是在含有淀粉類物質的土壤等樣品中。
從自然界篩選菌種的具體做法,大致可以分成以下四個步驟:采樣、增殖培養、純種分離和性能測定。
1、采樣:即采集含菌的樣品
采集含菌樣品前應調查研究一下自己打算篩選的微生物在哪些地方分布最多,然后才可著手做各項具體工作。在土壤中幾乎各種微生物都可以找到,因而土壤可說是微生物的大本營。在土壤中,數量最多的當推細菌,其次是放線菌,第三霉菌,酵母菌最少。除土壤以外,其他各類物體上都有相應的占優勢生長的微生物。例如枯枝、爛葉、腐土和朽木中纖維素分解菌較多,廚房土壤、面粉加工廠和菜園土壤中淀粉的分解菌較多,果實、蜜餞表面酵母菌較多;蔬菜牛奶中乳酸菌較多,油田、煉油廠附近的土壤中石油分解菌較多等。
2、增殖培養(又稱豐富培養)
增殖培養就是在所采集的土壤等含菌樣品中加入某些物質,并創造一些有利于待分離微生物生長的其他條件,使能分解利用這類物質的微生物大量繁殖,從而便于我們從其中分離到這類微生物。因此,增殖培養事實上是選擇性培養基的一種實際應用。
3、純種分離
在生產實踐中,一般都應用純種微生物進行生產。通過上述的增殖培養只能說我們要分離的微生物從數量上的劣勢轉變為優勢,從而提高了篩選的效率,但是要得到純種微生物就必須進行純種分離。
純種分離的方法很多,主要有:平板劃線分離法、稀釋分離法、單孢子或單細胞分離法、菌絲尖端切割法等。
三.實驗材料
1、器材:
小鐵鏟和無菌紙或袋、培養皿、載玻片、蓋玻片、普通光學顯微鏡、量筒、滴管、吸水紙、無菌水試管(每支4.5ml水)、燒杯、三角瓶、電爐、玻璃棒、接種環、鑷子、搪瓷杯、恒溫培養箱、高溫滅菌鍋、移液槍(槍頭)、天平、濾紙、ph試紙等。2、試劑:
配制牛肉膏蛋白胨培養基的原料(牛肉膏、nacl、瓊脂、蛋白胨)、lugol氏碘液、0.2%可溶性淀粉液、結晶紫染液、番紅染液、碘液、95%乙醇、0.5%番紅水染液、無菌水等。3、土樣:取自桂林師專1棟宿舍樓后面土壤,地下10cm左右。
四.實驗方法步驟
1、采集土樣帶上小鐵鏟和無菌袋到土豆地采集較細碎土壤
2、樣品稀釋在無菌紙上稱取樣品1g,放入100ml無菌水的三角瓶中,手搖10分鐘使土和水充分混合。用1ml無菌吸管吸取0.5ml注入4.5ml無菌水試管中,梯度稀釋至10。
3、分離用稀釋樣品的同支吸管分別依次從10、10、10樣品稀釋液中,吸取lml,注入無菌培養皿中,然后倒入滅菌并融化冷至50℃左右的固體培養基,小心搖動冷凝后,倒置于37℃溫箱中培養48小時。培養基的配制—稱取蛋白胨1.0g;nacl0.5g;牛肉膏0.3g;瓊脂1.5g;ph6.4左右;100ml水定容。
4、初步鑒定對多種菌進行形態特征的觀察、簡單染色、革蘭氏染色以及芽孢染色觀察,記錄結果。
5、α-淀粉酶鑒定
6、1)實驗原理:
細菌能否產生α-淀粉酶主要依據是鑒定有能否分解淀粉。α-淀粉酶該酶可以把淀粉分解,因淀粉遇碘變藍色,如菌落周圍有無色圈,說明該菌能分解淀粉
2)步驟:
將培養的的各種待測菌種接種在含有0.2%淀粉液的牛肉膏蛋白胨培養基中,培養基的配制—稱取蛋白胨1.0g;nacl0.5g;牛肉膏0.3g;可溶性淀粉0.2g;瓊脂1.5g;ph6.4左右;100ml水定容(注:先將可溶性淀粉加少量蒸餾水調成糊狀,再加到溶化好的培養基中,調勻),倒置于37℃溫箱中培養18-24小時后,取出平板,向皿中注入l滴lugol氏碘液,因淀粉遇碘變藍色,如菌落周圍有無色圈,說明該菌能分解淀粉。
8、純化從平板上選取淀粉水解圈直徑與菌落直徑之比較大的菌落,用接種環沾取少量培養物至斜
面上,并進行2-3次劃線分離,挑取單菌落至斜面上,培養后觀察菌苔生長情況并鏡檢驗證為純培養。
四.實驗結果
五.個人總結
1、在分離實驗中,原土樣的10-3g/ml濃度中得到5種不同的能夠分解淀粉的菌落,經初步淀粉酶實驗,1號菌的淀粉分解圈大,2號、3號、4號次之,5號最小。
2、在淀粉酶試驗中,3號培養基感染雜菌,出現不同菌落,故后面不再對其處理;其它菌種均得到較純的單菌落,淀粉酶實驗結果不變,與上面相同。
3、各種菌落的革蘭氏染色中大部分為陽性,菌體形態多為橢圓形趨于桿狀,只有4號菌為陰性;5號菌菌落難以挑故過沒能進行染色。
4、1號、2號、4號經劃線純化均得到單菌落,5號菌沒能劃出單菌落;綜合分析可以判定,1號菌即為優良的淀粉酶產生菌,即為枯草芽孢桿菌。
5、本次實驗遇到一件讓人頗為尷尬的事情,那就是實驗所用酒精燈的酒精被煤油替換,連消毒棉也是煤油的,因為使用煤油產生大量的黑煙,導致大量顆粒吸附在實驗器具上,其氣味也難以忍受,故在實際操作中減少了使用,引起帶來的影響尚不明確。
精選實驗設計方案范文匯總七
例一定量分析實驗報告格式
(以草酸中h2c2o4含量的測定為例)
實驗題目:草酸中h2c2o4含量的測定
實驗目的:
學習naoh標準溶液的配制、標定及有關儀器的使用;
學習堿式滴定管的使用,練習滴定操作。
實驗原理:
h2c2o4為有機弱酸,其ka1=×10-2,ka2=×10-5。常量組分分析時cka1>10-8,cka2>10-8,ka1/ka2<105,可在水溶液中一次性滴定其兩步離解的h+:
h2c2o4+2naoh===na2c2o4+2h2o
計量點ph值左右,可用酚酞為指示劑。
naoh標準溶液采用間接配制法獲得,以鄰苯二甲酸氫鉀標定:
-cook
-cooh
+naoh===
-cook
-coona
+h2o
此反應計量點ph值左右,同樣可用酚酞為指示劑。
實驗方法:
一、naoh標準溶液的配制與標定
用臺式天平稱取naoh1g于100ml燒杯中,加50ml蒸餾水,攪拌使其溶解。移入500ml試劑瓶中,再加200ml蒸餾水,搖勻。
準確稱取鄰苯二甲酸氫鉀三份,分別置于250ml錐形瓶中,加20~30ml蒸餾水溶解,再加1~2滴酚酞指示劑,用naoh標準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紅色,半分鐘不褪色即為終點。
二、h2c2o4含量測定
準確稱取左右草酸試樣,置于小燒杯中,加20ml蒸餾水溶解,然后定量地轉入100ml容量瓶中,用蒸餾水稀釋至刻度,搖勻。
用20ml移液管移取試樣溶液于錐形瓶中,加酚酞指示劑1~2滴,用naoh標準溶液滴定至溶液呈微紅色,半分鐘不褪色即為終點。平行做三次。
實驗數據記錄與處理:
一、naoh標準溶液的標定
實驗編號123備注
mkhc8h4o4/g始讀數
終讀數
vnaoh/ml始讀數
終讀數
cnaoh/mol·l-1
naoh/mol·l-1
結果的相對平均偏差
二、h2c2o4含量測定
實驗編號123備注
cnaoh/mol·l-1
m樣/g
v樣/
vnaoh/ml始讀數
終讀數
ωh2c2o4
h2c2o4
結果的相對平均偏差
實驗結果與討論:
(1)(2)(3)……
結論:
例二合成實驗報告格式
實驗題目:溴乙烷的合成
實驗目的:1.學習從醇制備溴乙烷的原理和方法
2.鞏固蒸餾的操作技術和學習分液漏斗的使用。
實驗原理:
主要的副反應:
反應裝置示意圖:
(注:在此畫上合成的裝置圖)
實驗步驟及現象記錄:
實驗步驟現象記錄
1.加料:
將水加入100ml圓底燒瓶,在冷卻和不斷振蕩下,慢慢地加入濃硫酸。冷至室溫后,再加入10ml95%乙醇,然后在攪拌下加入研細的溴化鈉,再投入2-3粒沸石。
放熱,燒瓶燙手。
2.裝配裝置,反應:
精選實驗設計方案范文匯總八
教學目標:
1、設計滴水實驗方案,經歷觀察、操作、記錄、整理、描述和分享的過程,探索一個沒擰緊的水龍頭1年約浪費多少水。
2、根據實驗數據,借助生活經驗,解決實際問題,發展學生的推理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在合作探究、動手操作中體會數學好玩、有用。培養學生的科學精神和實踐能力。
教學重點:設計具體的滴水實驗方案。
教學難點:根據得到的實驗數據,借助生活經驗,推算并描述一個沒擰緊的水龍頭1年浪費多少水。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約4分鐘)
二、探究新知(約30分鐘)
1、提出活動任務。
(1)課件呈現任務。
(2)小組討論方案設計:課堂上,較短時間內,設計什么實驗,可以測出一定時間內滴水多少?1分鐘怎么樣:你們有什么實驗方法?小組內議一議。
(3)小組討論交流。
2、設計活動方案。
(1)各小組匯報討論的方案。
各小組匯報后梳理實驗方案,提出實驗要求。
需要哪些數據?怎樣測量出這些數據?實驗得有實驗名稱、測量工具、實驗人員、實驗分工、實驗方法和步驟。
強調測量工具和實驗分工。聽老師說實驗工具,學生一樣一樣地擺好:每組紙杯1個,用針扎好眼,稍微扎圓一點,大一點;每組1個水槽,注意取水時保持桌面干凈;帶有刻度的量杯或水杯;計時器、計算機各1個;實驗報告單1份。實驗分工:1人操作,1人計時,1人記錄,1人計算。(2)動手實驗。
下發實驗報告單,各小組按照實驗方案進行實驗,并填寫實驗報告。教師巡視指導。提醒計時員看準時間,要求記錄員準確記錄相關數據,填寫實驗報告。(3)交流反思。
全班交流并分享實驗結果。請一次實驗成功的小組談談是怎么做的,應注意些什么;更要請兩次至三次實驗才成功的小組交流分享。
反思:為什么得到的數據會不一樣?(扎孔的大小不一樣,測量工具比如水杯太大,水面夠不著刻度等等。)
根據得到的實驗數據,回答教材第89頁“交流反思”提出的問題。計算:1時、1天、1年會滴掉多少水?(用計算器)()×60×24×365=()
計算出結果,一般會對學生有很大的觸動,想不到小小一個水龍頭,一年會浪費這么多的水啊!
展示資料:沒有擰緊的水龍頭如果每分鐘滴掉3克水,一個小時會滴掉180克水,一天會滴掉4320克水,一個月會滴掉129600克,一年滴水1576800克。每個人除正常飲食外,每天應該飲水1400克才能維持人體需要,一年滴掉的水可供一個人大約飲用1126天,也就是三年左右。
三、鞏固拓展(約3分鐘)
讀一讀,想一想。(第90頁)我國是一個嚴重缺水的國家,是全球13個人均水資源最貧乏的國家之一。生活中有許多浪費水的現象,也有很多節約水的好方法,說幾個聽聽,并說說自己的感想。
四、課堂小結
這節課,我們經歷了設計方案、小組分工、得出數據、解決問題的過程。在這次活動中,你的表現怎樣,對自己滿意嗎?請參照第90頁“自我評價”欄,評價自己的表現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