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中秋的月餅三年級中秋節的月餅的篇一
農歷8月15日——中秋節到了,又可以和家人一起吃月餅賞月了。
在皎潔的明月下,也許有不少人正坐在自家的陽臺上,一邊舉頭望明月,一邊愜意的品嘗著月餅吧;也許有些人家家中的小孩子還在那兒唱著八月十五月兒圓,爺爺為我打月餅呀的歌兒吧;我們家也不例外,未到中秋,媽媽就帶回了一大盒月餅。
這盒月餅的盒子很精美,在盒子的最下方有一個米白色的蝴蝶結,中間寫著四個斗大的字:誠月愛禮,還有一段英文,最上面就是月餅的名稱aili愛的禮物和lovegift,左右有四個特別大的字,這些字是紅色的,比盒子的顏色深了不少,所以看起來不太顯眼。
月餅吃也不能白吃,吃也要知道它的由來。
中秋吃月餅的習俗,相傳始于元代末年。當時中原廣大人民不堪忍受元朝統治階級的殘酷統治,紛紛揭竿而起。有一支隊伍的頭領朱元璋為了傳遞信息,把八月十五夜大起義的紙條藏入月餅分頭送到各路抗元力量,通知他們在八月十五一起行動,起義取得了成功,八月十五吃月餅的習俗就這樣傳開了。
月餅好吃,而且意義非凡,你可別只顧吃,而忽略它的意義喲!
中秋的月餅三年級中秋節的月餅的篇二
“至今不會天中事,應是嫦娥擲與人”,提起這句詩,我就會想起每年中秋節做月餅的快樂。月餅的香甜和自己親手制作的那份愉悅,難道就是嫦娥贈與我們的禮物嗎?今年,又到了做月餅的時候了。
今年我們做的月餅與往年不同。往年我們做的月餅都需要烘烤一下,今年的不需要啦!因為今年我們要做的是——冰皮月餅!聽起來就很好吃,冰爽、絲滑、香甜可口。
中午,我們迫不及待地來到教室,著手準備月餅材料。我們先領取了帽子,防止調皮的頭發掉進香噴噴的月餅中。然后,戴上干凈的手套。最后,每人領取兩個冰皮、兩種不同口味的餡、兩份預拌粉和摁壓器。
所有的材料準備好后,我們開始做月餅了。我們首先把預拌粉灑在冰皮上,使冰皮變得光滑。然后把冰皮放在手心,用另一只手摁壓,壓成餃子皮的形狀。最后把餡輕輕的.放在冰皮中間,像媽媽包包子那樣,小心翼翼地把冰皮一點一點拾起來,整體拾起來后揉成一個球形的形狀。如果拾不起來邊,就直接揉成球的形狀,在慢慢轉的過程中,冰皮就會把餡包裹住。最后,把做好的球放進摁壓器中,印上漂亮的花紋。如果第一次沒摁好、第二次也沒摁好、第三次還是沒摁好,那你就得把你的耐心拿出來,繼續重復包裹。最終,總會做出一個漂亮的冰皮月餅。
怎么樣,你們想做嗎?
中秋的月餅三年級中秋節的月餅的篇三
中秋節,中國傳統節日之一,為每年的農歷八月十五。因為這一天,月亮滿滿,象征團圓,又稱為團圓節。
要說中秋節的習俗,第一,是賞月。中秋節的月亮是特別的皎潔和圓滿,具有象征團圓的意義,通過明亮的月光,可以欣賞月夜的自然美景。第二,是吃月餅。吃月餅的習俗有文字記載,始于明代。傳說中把節慶的食品神奇化;現在也賦予了祖國統一、全國各族人民團圓的愛國意義;而應景的月餅,正是慶祝團圓的意思。第三,就是團圓。一家聚到一起,吃月餅、賞月,表現出月圓人亦圓的理想。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中秋,今年,我和爸爸媽媽一同到外婆家過節。
到了外婆家后,各位長輩、兄弟姐妹們從四面八方陸陸續續地趕來了。大家聚在一桌,吃著團圓飯,別提有多高興啦!大人們談笑風生,小孩們嬉戲玩耍。說笑玩耍中,團圓飯不知不覺地就吃完了。飯后,我們到了院子里,一邊吃著月餅,一邊賞著明月。
“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讓我們和古人一道,在不同的時空、在不同的地方,共同欣賞故鄉的這一輪美麗的明月吧!
中秋的月餅三年級中秋節的月餅的篇四
中秋節到了。
陽光透過繁茂的枝丫,投下了一片閃閃爍爍的光斑。輕柔的晨風拂過耳畔,吹走了我忙碌中的汗珠。
我和奶奶在樹下洗餅模,拌餡料,預備著包月餅。
水在陽光的映照下顯得格外清亮,奶奶將用細紗布將餅模洗凈,放在陽臺上晾著。
餅模是由棗木做成的,一共有三塊,每一塊都是圓形的,其中有一塊是刻著“嫦娥奔月”的圖案,活靈活現,我最喜歡。
奶奶說,這是從祖上創下來的,餅模磨得很光滑,也不知打過多少次月餅,慶過多少次中秋了。
曬干了餅模子,就準備月餅的餡料了。
奶奶拿來昨夜泡下水的紅豆,撈出來,放在一個大木桶里,隨后又戴上手套將木桶里的紅豆搞爛成泥,一直到手發酸為止。再用手抓上一小撮的白糖,使得紅豆沙看上去很誘人,就連空氣中也彌漫著紅豆醉人的香氣。
“奶奶我想吃包了咸蛋黃的月餅”我說。
“好”奶奶說。隨后拄著拐杖折步回到廚房,彎下腰,在木桶里拿了個咸鴨蛋,再彎腰走回來。
奶奶每年都要包一個有咸蛋黃的月餅,只做一個,就是單獨給我做的。鄉下人說,當中秋的月亮升起來的時候圓圓的澄澄的,簡直像天上的月亮。當小孩吃了包有咸蛋黃的月餅,就像吞了那一年的月亮,那一年都會圓圓滿滿的。
面,早就和好了。
奶奶揉了揉面團,楸下一個小小的面團,然后舀出一些餡料,分別包進小面團里,小心翼翼的包攏起來。
“去,把餅模子拿來”奶奶說。
“嗯”我歡喜起來,歡呼雀躍。
奶奶將包了餡料的面團放在餅模里,用另一塊餅模壓緊,我拿起木槌將餅模敲打一番,奶奶將餅模反過來,輕輕一敲月餅便做成了。
晚上吃著月餅,心里高興極了。
中秋的月餅三年級中秋節的月餅的篇五
9月6日上午,上城區少年軍校內不時傳來陣陣歡笑。太陽公公瞇著眼睛探頭一看,原來是近三十位小朋友在柴老師的指導下做月餅。
首先,我們得將480克油皮和360克酥皮等分,油皮是每份20克,酥皮是每份15克。我們組的小朋友分工合作,組長負責切,一個小伙伴負責稱,其他的人負責將稱好的油皮和酥皮搓成一個個圓球。這一步比較簡單,和玩橡皮泥差不多。為防止搞混,我們將搓好的油皮和酥皮裝在不同的托盆上。
接著,我們要把油皮壓扁,將酥皮包在里面。柴老師說:“他們都是有生命的球,我們要好好地和他們做朋友。”柴老師將生命球輕輕一按,再用搟面杖一壓,只見生命球變成橢圓形,然后慢慢的像卷被子一樣將他卷成一卷,這樣第二步就完成啦。我們也依葫蘆畫瓢,卷去一床床長短不一、粗細不一的被子來。
然后是十五分鐘的等待,柴老師說這叫醒面。
然后又是十五分鐘的醒面。
最后,將小被子豎起來壓扁,再用搟面杖壓成圓形,放一勺榨菜鮮肉包進去,就可以進烤箱了。為了讓月餅更香更漂亮,烤5分鐘后,涂一層蛋黃,再放進烤箱烤20分鐘。
咸香的鮮肉榨菜酥皮月餅,香氣撲鼻,你會做了嗎?
中秋的月餅三年級中秋節的月餅的篇六
今天是八月十五,中秋節。
媽媽買了好多月餅。月餅大小不同,大的像碗口,小的如棗。月餅的花樣可真多,有香橙的、豆沙的、草莓的……各種各樣,擺放在一起,好看極了!
“爸爸,為什么中秋節要吃月餅?”
“因為月餅象征團團圓圓,中秋節吃月餅表示一家人團團圓圓。”接著,爸爸給我講了有關月餅的傳說。
我們一家人吃著月餅,看著月亮,那月亮,又大又圓,好像白玉盤。
我喜歡過中秋節,我更喜歡爸爸媽媽,看著月亮,吃著月餅,再看看爸爸媽媽,我感到心都甜了!
中秋的月餅三年級中秋節的月餅的篇七
每年農歷八月十五,是我國傳統的中秋佳節,這時是一年秋季的中期,所以被稱為中秋節。此夜,人們仰望天空,如玉如盤的朗朗明月,自然會盼望家人團聚,遠在他鄉的游子,也借此寄托自己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所以又叫團圓節。
中秋節快到的時候,我們一家子就開始忙碌了。媽媽忙著烤月餅,我和爸爸忙著買水果,姥爺忙著買豆角,姥姥忙著檢豆角。雖然把我們忙壞了,但是,每個人臉上都露出了滿意的笑容。
中秋節的夜晚到了,我坐在院子里賞月,今晚的天空萬里無云,星星快樂地眨著眼睛;月亮比其他幾個月的滿月更圓,更亮。看著,看著,我似乎飛到了月亮上和玉兔嫦娥一起快樂地唱歌跳舞。突然,聽到有人叫我澳翔,吃月餅了。這時,我才從美麗的想象中回來。
開始吃月餅了,我挑了一個龍月餅慢慢品嘗,吃著,吃著,我便想起了汶川大地震中,有的人失去了父母,有的人失去了孩子,唉,要是這些過世的人們能夠復生,和家人中秋團聚,那該多好啊!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我祝愿所有華夏兒女中秋節快樂。
中秋的月餅三年級中秋節的月餅的篇八
爸爸今天實在是太忙了,連飯都沒有好好吃一口,餓得是前胸貼后胸。所以呢,一看到香噴噴的月餅,兩眼就直放光,口水流下了整整三千尺!也不顧衛生的問題了,抓起一塊就往嘴里塞。一陣瘋狂咀嚼后,一塊月餅進入了他的胃部。猛喝一大口水,再接著吃。
最近媽媽不知得了什么病,偏叫我妹妹學那惡心的淑女。無可奈何,妹妹只好在吃月餅時也裝淑女一點了。只見她認真地洗過手之后,小心翼翼地用干凈的紙巾包起一塊月餅,輕輕地抿下一口。好好的細嚼慢咽,終于用了10分鐘時間,艱難地干掉了一塊月餅。
評語:可憐的`妹妹啊,看得出你很不容易!加油吧,以后習慣就好了。
我這個皮猴子,連吃月餅都安穩不下來。一會兒大咬一口月餅,然后放下來跑出去瘋玩,一會兒一小口月餅5分鐘都吃不完。總而言之,平均速度15分鐘一塊月餅。
媽媽吃水果吃習慣了,突然換成了吃月餅還真有點別扭。經過思考,聰明的媽媽還是用吃水果的方法對付月餅。首先,將月餅切成一個個小塊塊,取出牙簽插在上面。然后,媽媽像往常挑水果一樣,挑起月餅塊細細品嘗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