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模板可以作為教學經驗的積累和傳承,有助于教師的專業發展和成長。小編為大家整理了一份教案模板范文集,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靈感和借鑒。
我會用筷子的教案(模板15篇)篇一
1.讓幼兒了解筷子的.本領,探索并初步掌握其使用方法。
2.通過有趣的游戲,讓幼兒練習使用筷子的方法,增強"我長大了的"自豪感。
3.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4.能大膽進行實踐活動,并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意見。
1.每人準備一雙了筷子。每人一個小盤。
2.老師為幼兒準備花生米、(或豆子)橘子、蘋果。
3.《幼兒畫冊》上學期一第23頁。
-兒歌《我有一雙小小手》。
小朋友我們都聽過《小河馬吃飯》的故事,小河馬為什么沒吃到飯呢?我們的小手懶不懶呢?對了,我們有一雙能干的小手,我們用學過的兒歌來夸夸它吧。
我有一雙小小手,它是我的好幫手,能洗臉,能刷牙,穿衣服,會梳頭,掃屋地,擦桌子,做手工,拍皮球。我愛我的小小手,它是我的好朋友。
2.總結拿筷子和使用筷子的方法:
兩根筷子放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的中間(準許個別幼兒習慣用左手),大拇指在兩根筷子的上面,食指、中指、拇指尖夾住外面一根筷子,無名指和拇指內側抵住里面一根筷子,小拇指在無名指的下面。
3.組織幼兒討論:使用筷子是要注意什么?
老師:筷子可以幫我們用來夾菜、夾魚等食物,在使用筷子時要注意安全,以防戳到自己或周圍的小朋友;還要注意文明衛生,做到不敲打桌碗,不亂翻菜。
1.練一練--我要吃水果。(教師指導幼兒用筷子,并提醒幼兒注意安全)。
2.看誰的小手本領大。比賽夾豆子看誰往自己的小盤里夾的多。
3.獎勵幼兒,吃豆子。
4.做練習《幼兒畫冊》。
5.游戲結束,兒歌《小筷子》。
小筷子本領大吃飯夾菜全靠它,我用小手緊緊拿,不亂翻,不亂扒,不讓飯菜滿地撒。
通過這次活動,幼兒不僅學會了使筷子,還增強了自己要動手的勇氣和信心,使幼兒在比賽中增強了動手的樂趣和會用筷子的自豪感。
我會用筷子的教案(模板15篇)篇二
1、出示筷子,調動幼兒情緒,了解筷子的由來和筷子的種類。
2、幼兒動手模筷子,,觀察筷子的特點,發現兩根筷子一樣長,有一頭粗一頭細。
3、視頻播放筷子正確使用方法。
第一步:先拿起一根筷子,用虎口壓緊,并用無名指托住,放到無名指上。
第二步:拿起第二根筷子,放到中指上,并用大拇指、食指捏住筷子固定。
第三步:用大拇指、食指、中指移動上面的一根筷子進行張開、夾取的動作。
4、幼兒練習用筷子夾取的動作。
5、出示用筷子進餐圖片,讓幼兒知道用筷子的禮儀,懂得文明進餐。
教案設計頻道小編推薦:幼兒園大班教案|幼兒園大班教學計劃
我會用筷子的教案(模板15篇)篇三
作為一無名無私奉獻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怎樣寫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編精心為大家整理的中班社會我會用筷子了教案(優秀2篇),在大家參照的同時,也可以分享一下白話文給您最好的朋友。
1、讓幼兒了解筷子的本領,探索并初步掌握其使用方法。
2、通過有趣的游戲,讓幼兒練習使用筷子的方法,增強"我長大了"的自豪感。
3、培養幼兒敏銳的觀察能力。
4、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1、每人準備一雙了筷子。每人一個小盤。
2、老師為幼兒準備花生米、(或豆子)橘子、蘋果。
3、《幼兒畫冊》上學期一第23頁。
一、導入——兒歌《我有一雙小小手》。
小朋友我們都聽過《小河馬吃飯》的故事,小河馬為什么沒吃到飯呢?我們的小手懶不懶呢?對了,我們有一雙能干的小手,我們用學過的兒歌來夸夸它吧。
我有一雙小小手,它是我的好幫手,能洗臉,能刷牙,穿衣服,會梳頭,掃屋地,擦桌子,做手工,拍皮球。我愛我的小小手,它是我的好朋友。
二、幼兒自由探討使用筷子的方法。
2、總結拿筷子和使用筷子的方法:
兩根筷子放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的中間(準許個別幼兒習慣用左手),大拇指在兩根筷子的上面,食指、中指、拇指尖夾住外面一根筷子,無名指和拇指內側抵住里面一根筷子,小拇指在無名指的下面。
3、組織幼兒討論:使用筷子是要注意什么?
老師:筷子可以幫我們用來夾菜、夾魚等食物,在使用筷子時要注意安全,以防戳到自己或周圍的小朋友;還要注意文明衛生,做到不敲打桌碗,不亂翻菜。
三、游戲活動。
1、練一練——我要吃水果。(教師指導幼兒用筷子,并提醒幼兒注意安全)。
2、看誰的小手本領大。比賽夾豆子看誰往自己的小盤里夾的多。
3、獎勵幼兒,吃豆子。
4、做練習《幼兒畫冊》。
5、游戲結束,兒歌《小筷子》。
小筷子本領大吃飯夾菜全靠它,我用小手緊緊拿,不亂翻,不亂扒,不讓飯菜滿地撒。
通過這次活動,幼兒不僅學會了使筷子,還增強了自己要動手的勇氣和信心,使幼兒在比賽中增強了動手的"樂趣和會用筷子的自豪感。
1、了解筷子的用途,感受筷子的多樣性,知道筷子是中華民族的傳統餐具。
2、學習使用筷子,嘗試用筷子進行各種活動,體驗活動帶來的樂趣。
3、鍛煉手部肌肉的靈活性和手指配合的協調性。
4、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5、培養幼兒有禮貌、愛勞動的品質。
了解筷子的本領,探索并初步掌握其使用方法。
學習使用筷子,嘗試用筷子進行各種活動。
一、謎語導入。
"兄弟倆,一樣長,是咸還是淡,它們先來嘗。"。
二、觀察筷子,了解筷子的特點、制作材料和作用。
三、介紹筷子的起源。
你們知道筷子是怎么來的嗎?
很久很久以前,人們吃東西都是用手抓,可是煮熟的食物很燙手。于是人們就隨手采摘細竹子和樹枝來撈熟食吃。那時候的人們都住在荒野、茂密的森林和草叢洞穴里,最方便的材料就是樹木、竹枝了,所以,小棍、細竹枝經過人們一代一代的傳遞,筷子就逐漸出現了。
四、學習使用筷子。
1、用右手執筷,大拇指和食指捏住筷子的上端,另外三個手指自然彎曲扶住筷子,并且筷子的兩端一定要對齊。先將筷子像老師這樣拿在手上,細的一頭向下,粗的一頭向上,且兩只筷子的兩端要對齊,然后用大拇指,食指夾住,將中指放在兩根筷子之間,這樣,我們的筷子就能夠自由的開合,夾取東西了。
2、幼兒練習拿筷子:每個幼兒用右手拿一雙筷子,按老師講解的方法學拿筷子,練習用筷子夾小紙團,老師巡回指導,糾正不正確的動作。
3、小朋友們真能干,學會了一樣新本領,能用筷子夾住這么小的花生,真是不容易。要是你們天天在家里吃飯的時候都用它,你們的小手會越來越靈巧,腦子會越來越聰明。
4、討論:
平時我們用筷子吃飯時應注意什么?
(筷子不能指到別人的臉上,以免劃傷。不能拿著筷子跑,以免碰傷別人和自己。不咬筷子、不把筷子含嘴里,以免戳傷喉嚨。)活動延伸:會夾花生的小朋友嘗試夾花生粒,比一比誰夾得多、夾得快。
本次活動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興非常高,而且幼兒比較感興趣。但由于個別幼兒在家基本不使用筷子吃飯,所以不太會使用筷子這種食用餐具。可是我發現我們中一班的小朋友都很有團結友愛的精神,會作用筷子的小朋友會幫助她旁邊不會使用筷子的小朋友一起來完成任務,這種團結合作的精神真的值得我高興。另外,幼兒氣氛活躍時應多提一些有啟發教育性的問題,另外,平時說話我的語還有些快,但在教學中我會克服這樣的習慣,讓幼兒能夠充分領悟老師的意圖,并做到微笑面對每一位幼兒,這樣的教學氛圍會使教學效果更好。今后,如果再讓我上一次這樣的教學活動,我會在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不要害怕孩子們玩筷子時不小心互相碰到或出現意外,這樣會束縛孩子們這方面的自由。同時也會避免讓活動的激情,影響幼兒學習的動力,把玩作為了主要的目的,應該讓孩子在玩中學,學中玩。
來源:網絡整理免責聲明:本文僅限學習分享,如產生版權問題,請聯系我們及時刪除。
content_2();。
我會用筷子的教案(模板15篇)篇四
1、通過摸、看、玩筷子讓幼兒了解各種筷子的用途,知道筷子是中國人的發明創造。
2、發揮幼兒的想象思維,用筷子創造各種圖形。
3、讓幼兒初步練習使用筷子,并學習用筷子夾東西吃。
各種樣式及色彩的筷子數十雙,用盤子裝好的各種食物。
一、引出話題:。
幼兒:(筷子)。
教師:“筷子是每天都要和我們見面的小伙伴,今天我請小朋友們和我一起來重新認識一下我們的朋友—筷子。”
結合圖片小結:筷子是中國人的發明,古時候人們削兩根竹棍,一頭細,一頭粗,稱為“箸”,后來起了個好聽的名字叫筷子。
二、引導幼兒比較筷子。
教師出示筷子:我在你們每張桌子下面放了筷子,你們可以相互去摸一摸,看一看,他們都一樣嘛?(幼兒回答)。
通過實物和圖片的欣賞,認識各種各樣的筷子。
教師總結:原來我們的筷子有長有短,有粗有細,有各種有樣的材料,各種各樣的顏色,這些各種各樣的筷子就像個筷子大家庭一樣聚在一起,真熱鬧啊!
今天我想邀請你們去我家做客,你們愿意嗎?但是我遇到困難了,你們幫幫我,好嗎?
二、學習配對。
1、(出示筷子)你們看,這是什么啊?
2、小熊想請我們小朋友給筷子找好朋友,請你們幫他找找好朋友,好嗎?
3、請你從后面的'桌子上找到一支一模一樣的筷子做他的好朋友,好嗎?
4、現在請你們從小椅子下面找到筷子,然后去后面找到他的好朋友!
5、幼兒活動――配對。
6、“xxx,請你說說,你為什么找他做好朋友?”(請2-3名幼兒)。
7、原來你們是因為他們的顏色和圖案一樣,才找他們做好朋友的,你們的小眼睛可真亮啊!
教師引導幼兒知道兩根相同的筷子在一起叫做一雙筷子。
三、玩筷子,搭建游戲。
幼兒交流玩法。
四.幼兒體驗用筷子夾東西。
教師:小朋友今天要來跟老師學個本領:用筷子夾東西吃。講解筷子的握法。
幼兒操作。
我會用筷子的教案(模板15篇)篇五
筷子是由中國人發明的非常具有民族特色的餐具。那么大家會使用筷子嗎?今天應屆畢業生小編為大家帶來了幼兒園中班健康活動教案《我會用筷子了》,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由于幼兒在家中嬌慣吃飯讓大人喂,生活自理能力弱多依賴家長,為了培養幼兒自己吃飯習慣,我決定教幼兒使用筷子。讓幼兒感到自己長大了,應該自己的事兒自己做,以及長大了的自豪感。
1.讓幼兒了解筷子的本領,探索并初步掌握其使用方法。
2.通過有趣的游戲,讓幼兒練習使用筷子的方法,增強"我長大了的"自豪感。
1.每人準備一雙了筷子。每人一個小盤。
2.老師為幼兒準備花生米、(或豆子)橘子、蘋果。
3.《幼兒畫冊》上學期一第23頁。
一.導入--兒歌《我有一雙小小手》。
小朋友我們都聽過《小河馬吃飯》的故事,小河馬為什么沒吃到飯呢?我們的小手懶不懶呢?對了,我們有一雙能干的小手,我們用學過的兒歌來夸夸它吧。
我有一雙小小手,它是我的好幫手,能洗臉,能刷牙,穿衣服,會梳頭,掃屋地,擦桌子,做手工,拍皮球。我愛我的小小手,它是我的好朋友。
二.幼兒自由探討使用筷子的方法。
2.總結拿筷子和使用筷子的方法:
兩根筷子放在右手大拇指和食指的中間(準許個別幼兒習慣用左手),大拇指在兩根筷子的上面,食指、中指、拇指尖夾住外面一根筷子,無名指和拇指內側抵住里面一根筷子,小拇指在無名指的下面。
3.組織幼兒討論:使用筷子是要注意什么?
老師:筷子可以幫我們用來夾菜、夾魚等食物,在使用筷子時要注意安全,以防戳到自己或周圍的'小朋友;還要注意文明衛生,做到不敲打桌碗,不亂翻菜。
三.游戲活動 1.練一練--我要吃水果。(教師指導幼兒用筷子,并提醒幼兒注意安全)2.看誰的小手本領大。比賽夾豆子看誰往自己的小盤里夾的多。
3.獎勵幼兒,吃豆子。
4.做練習《幼兒畫冊》。
5.游戲結束,兒歌《小筷子》
小筷子本領大吃飯夾菜全靠它,我用小手緊緊拿,不亂翻,不亂扒,不讓飯菜滿地撒。
四、活動反思? 通過這次活動,幼兒不僅學會了使筷子,還增強了自己要動手的勇氣和信心,使幼兒在比賽中增強了動手的樂趣和會用筷子的自豪感。
我會用筷子的教案(模板15篇)篇六
1.了解筷子用途,指導筷子是由中國人發明的。
2、嘗試使用筷子,鍛煉手部肌肉的靈活性,和手指配合的協調性。
3、知道用筷子的禮儀,懂得文明進餐。
1、每人一雙筷子一個小碟子。
2、每組一盤核桃殼、桃核等物品。
1、出示筷子,調動幼兒情緒,了解筷子的由來和筷子的種類。
2、幼兒動手模筷子,觀察筷子的特點,發現兩根筷子一樣長,有一頭粗一頭細。
3、視頻播放筷子正確使用方法。
第一步:先拿起一根筷子,用虎口壓緊,并用無名指托住,放到無名指上。
第二步:拿起第二根筷子,放到中指上,并用大拇指、食指捏住筷子固定。
第三步:用大拇指、食指、中指移動上面的一根筷子進行張開、夾取的動作。
4、幼兒練習用筷子夾取的動作。
5、出示用筷子進餐圖片,讓幼兒知道用筷子的禮儀,懂得文明進餐。
我會用筷子的教案(模板15篇)篇七
1.嘗試從顏色、形狀、材質等多種角度描述筷子的主要特征,感受其特有的文化內涵。
2.通過多種游戲活動,發展幼兒的創造潛能,創造性的探索筷子的多種用途,體驗活動的快樂。
3.學會量詞:根雙。
4.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5.探索、發現生活中的多樣性及特征。
1.幼兒每人帶一雙筷子。
2.筷子舞道具音樂磁帶若干(每兩根筷子用紅綢子束成一組)。
3.石球盤若干,自制的小巧手獎牌若干。
一.說筷子。
2.你喜歡誰的筷子?為什么?
二.數筷子。
1.學習量詞:根雙。
2.學習數數。
3.看誰答得既對有快。
1.聲音游戲:打擊樂《拔根蘆柴花》。
2.造型游戲:筷子筷子變變變、小組合作拼搭。
四.操作活動:夾石球。
1.小組預賽。
教學中我會克服這樣的習慣,讓幼兒能夠充分領悟老師的意圖,并做到微笑面對每一位幼兒,這樣的教學氛圍會使教學效果更好。
我會用筷子的教案(模板15篇)篇八
1、了解筷子的用途,知道筷子是中國人的發明創造。
2、鍛煉手部肌肉的靈活性和手指配合的協調性。
3、嘗試用筷子進行各種活動,體驗活動帶來的樂趣。
1.幼兒人手一雙筷子、一只碟子;每組一只托盤,內放煮熟的五香豆粒、花生粒和豌豆粒。
2.《賣湯圓》音樂磁帶和錄音機。
1、導入活動。
用謎語引起幼兒對筷子的興趣,“姐妹雙雙一樣長,一起工作一起忙,冷冷熱熱都經過,酸甜苦辣一起嘗。”這個謎語形象的講述了筷子的外型特點和用途。
在孩子們興趣勃勃的猜出謎語后,教師出示筷子,簡單介紹它的來源和用途,激發幼兒操作筷子的欲望,為下一環節打下基礎,并落實了第一個目標。
2、學習活動。
筷子的使用方法有一定的標準,因此,我在幼兒第一次練習前,先示范講解使用筷子的動作要領,再讓幼兒練習自由練習。第二次的學習,我配上了音樂,讓孩子在輕松快樂的氛圍里練習并攏筷子撥飯、張開筷子夾菜等動作。
3、實踐活動。
學習筷子的目的在于在實踐活動中的運用,在這環節里我為幼兒提供了豆類食品,讓他們通過品嘗鍛煉手部肌肉的靈活性和手指配合的協調性,落實了第二個目標,在音樂中,孩子們無拘無束的`使用筷子,邊吃邊和同伴交流,教師巡回指導,幫助有困難的幼兒。最后是小結使用筷子的好處。
4、游戲活動。
在幼兒使用筷子品嘗活動即將結束時,教師隨音樂用筷子敲出歡快的節奏,吸引幼兒一起來打擊節奏樂。這個游戲活動滲透了藝術活動,在幼兒跳完節奏舞后,教師提問:“筷子還可以怎么玩?”這個問題的設計為幼兒提供了創造發揮的空間,在這環節中幼兒可以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能力,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游戲活動。
我會用筷子的教案(模板15篇)篇九
喜疏松、肥沃、富含腐殖質的土壤。盆栽用土可用1份腐葉土和1份粗沙混合并加入少量腐熟的雞糞或牛糞配成的培養土。
光照。
光照與溫度夏季要放在半陰的環境條件下養護。冬季要求光照充足,放在室內向陽處,溫度宜保持10℃以上,溫度低于10℃時易發生凍害。
施肥。
施水與施肥春季澆水不宜過多,每10-15天澆1次水即可,但每天應向植株噴水,增加空氣濕度。夏季應每天澆水1次,宜在早晨或傍晚澆水。冬季盆土應保持適度干燥,可用塑料薄膜套盆包扎保護越冬。越冬栽培環境既要保持較高的溫度,又要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
管理。
種植霸王花,可利用其善于攀援的特性,選擇不宜種植其它作物的廢地或房前屋后的墻邊、樹邊栽培,也可在田間壘筑高1.5~2米,寬30厘米的高畦或磚墻栽培,亦可用竹竿或水泥柱搭架栽培。霸王花一般不結實。多選用一年生以上肉莖,切成20~30厘米段斜插入土,進行無性繁殖。扦插在一年四季均可進行,栽培密度為10×100厘米。扦插后要勤澆水,保持土壤濕潤,促不定根生長,促成活發育。春季扦插的植株部分可在當年冬季開花,但不作商品出售。第二年進入開花期后,每年應在1~2月追施促進新苗萌發的促生肥;3~4月追促進莖部壯大的壯身肥;5~6月追施促進長花的花蕾肥;在采摘期視植株長勢追施1~2次恢復體力的健身肥。追肥要盡量施用腐熟有機肥。如果用化肥,應選用全營養混合肥。第三年,是霸王花進入生長盛期的年份。為防止植株過早衰老,保持基部生機,除合理施肥外,還要進行修剪。
修剪。
第一,將很少開花的老枝剪掉。第二,利用頂端新芽活力旺盛,開花多的優勢,摘除下面長出的弱芽,使其頂芽充分發育、伸長,發揮出頂端優勢。霸王花在5~11月份開花,約7~8期,每期間隔20天左右。花的大小是現蕾后的25~30天。此時,也是最佳的采收期。最佳的采收時間是花開后的翌日清晨或下午。上市和出口的花是加工制成的干花。
貯藏加工。
量天尺的插條實際上使用的是植株的肉質莖,由于它十分耐旱,置于空氣中數日甚至數十日通常也不會受到什么傷害,因此它的采后管理相對來說比較容易。通常可將其肉質莖在其莖節處剪斷,然后進行預冷、分級,再把它們每10支一束進行捆綁碼入箱內。立即將已處理好的插條置于相對濕度為70%~80%,溫度為4~6℃的環境中進行保存。量天尺的插條通常在上述條件下能夠貯藏7~10天而不致影響使用效果。包裝材料通常采用60cm×45cm×30cm的襯膜瓦棱紙箱進行包裝。注意襯膜、瓦棱紙箱上要設置透氣孔。
我會用筷子的教案(模板15篇)篇十
1.了解筷子用途,指導筷子是由中國人發明的。
2、嘗試使用筷子,鍛煉手部肌肉的靈活性,和手指配合的協調性。
3、知道用筷子的禮儀,懂得文明進餐。
1、每人一雙筷子一個小碟子。
2、每組一盤核桃殼、桃核等物品。
3、筷子圖片、用筷子的視頻教學。
1、出示筷子,調動幼兒情緒,了解筷子的由來和筷子的種類。
2、幼兒動手模筷子,,觀察筷子的特點,發現兩根筷子一樣長,有一頭粗一頭細。
3、視頻播放筷子正確使用方法。
第一步:先拿起一根筷子,用虎口壓緊,并用無名指托住,放到無名指上。
第二步:拿起第二根筷子,放到中指上,并用大拇指、食指捏住筷子固定。
第三步:用大拇指、食指、中指移動上面的'一根筷子進行張開、夾取的動作。
5、出示用筷子進餐圖片,讓幼兒知道用筷子的禮儀,懂得文明進餐。
我會用筷子的教案(模板15篇)篇十一
1、知道筷子是中國人用餐的主要工具,初步體驗使用筷子的感覺。
2、發展幼兒的小肌肉動作能力。
3、教幼兒學習正確使用筷子的方法。
4、激發了幼兒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
5、培養幼兒樂觀開朗的性格。
1、搜集顏色、材料、長短、粗細等不同的筷子各一雙。
2、幼兒每人一雙筷子,每組一份練習夾物的材料(花生米、玻璃球、紙團、小木塊)。
3、兒歌《小小筷子》、有抒情背景音樂錄音磁帶。
4、課件。
一、開始部分:
通過猜謎語的形式,引起幼兒學習興趣。
身體細長,兄弟成雙,只會吃菜,不會喝湯。
二、基本部分:
說一說筷子的制作材料、用途等,
2、教幼兒正確使用筷子的方法:學習拿筷子、握筷子的正確姿勢和方法;學習夾菜的方法(夾菜時,食指、中指、拇指三者要協調,大拇指、食指和中指分別把兩根筷子打開,再合攏夾菜)。
3、幼兒討論:如何安全使用筷子?
教師總結:筷子不能指到別人的臉上,以免劃傷。不能拿著筷子跑,以免碰上別人和自己。不把筷子含在嘴里,以免戳上喉嚨。
4、游戲:練習使用筷子(播放背景音樂)。
(1)、自由練習:出示各種夾物材料(花生米、玻璃球、紙團、小木塊),在規定時間內看誰夾的物品數量多。
(2)、幼兒分組游戲《看誰夾得多》,規定時間內比一比哪一組夾得多。
1)利用筷子這一生活用具設置問題,引發幼兒的探索活動,再生成其它有趣的活動。
如:世界上還有那些國家的人也用筷子?了解異國的生活和文化。一次性筷子好不好?滲透環保教育。
2)把文明用筷子的行為掛圖貼在教室里,隨時為幼兒提供模仿的范例。
小小筷子。
小小筷子本領大,吃飯夾菜全靠它,我用小手穩穩拿,不亂翻,不敲打,不讓飯菜滿桌撒。
通過這次活動,幼兒不僅學會了使筷子,還增強了自己要動手的勇氣和信心,使幼兒在比賽中增強了動手的樂趣和會用筷子的自豪感。
我會用筷子的教案(模板15篇)篇十二
設計意圖:
瓶子在寶寶的生活中多處可見,我們常見到寶寶抱瓶子、滾瓶子、推瓶子、踢瓶子、等,他們對用各式各樣的瓶子玩游戲青睞有加。從孩子的興趣出發,我挖掘了瓶子對寶寶的教育價值和潛能,設計了本次活動。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在各種形式的活動中獲得多方面的知識經驗,感受玩瓶子所帶來的樂趣。
2讓幼兒樂于參與操作游戲等活動,能大方地與同和老師交往,增強幼兒動作的協調性。活動準備:
1音樂:歌曲《照鏡子》《大貓和小貓》《小老鼠和小花貓》。
2各種透明瓶子人手1個,瓶蓋上貼2~4個五角星,玉米、蠶豆、花生等自然物若干。
3粘貼“老鼠”用的眼睛、胡子、尾巴。
4小貓胸飾每人1個。
活動過程:
(一)瓶子操。
1寶寶扮小貓隨《照鏡子》音樂抱著瓶子(沒有瓶蓋)做操:變高、變矮、變胖、變瘦。2寶寶們互相比較瓶子的大小、高矮、胖瘦、長短。(二)蓋瓶蓋1世無雙請寶寶仔細看看瓶子上缺了什么?并進一步引導寶寶認識瓶蓋的`各種顏色(紅黃綠藍白黑)。
2要求寶寶給自己的瓶子找個合適的瓶蓋。
3數數瓶蓋上點子的多少,并互相比較多與少。
4喂瓶娃娃吃東西,引導能力強的寶寶注意將五角星與食物數量相匹配。
(三)瓶樂會。
1餐讓瓶子來唱歌:寶寶搖晃瓶子發出不同的聲音,初步感受用力大小與聲音大小的關系。
2演唱歌曲《大貓和小貓》,并用瓶子樂器演奏,提醒寶寶用力的大小要與歌詞相匹配。
(四)瓶老鼠。
1提問:小貓喜歡吃什么?
2觀察瓶老鼠:引導寶寶用好聽的語言描述老鼠的眼睛胡子和尾巴,如尖尖的圓溜溜的等。
3制作瓶老鼠:在瓶子上粘貼眼睛胡子和尾巴。
4音樂游戲“貓捉老鼠”:把瓶子口的線拉開,寶寶牽著線走聽到貓來了,快速逃跑。
活動延伸:
1戶外活動是可繼續玩這個游戲。
2鼓勵幼兒玩出更多有關瓶子的游戲,如"繞瓶子""趕瓶子"等。活動反思:
瓶子是寶寶喜歡的東西,寶寶對瓶子可以說有一份特殊的感情,在寶寶眼里,一切東西都是有生命的,我針對兒童這個特點展開了活動。我為寶寶準備了充足的學具,讓寶寶用眼睛看,用耳朵聽,用嘴表達,用手操作,用自己的身體去親身經歷,用自己的心靈去感悟。從本次活動中可以看出,寶寶是不斷地在動中學,在做中學,在用中學,在玩中學,在快樂中學。
我會用筷子的教案(模板15篇)篇十三
1、知道筷子是中國人用餐的主要工具,初步體驗使用筷子的感覺。
2、發展幼兒的小肌肉動作能力。
3、教幼兒學習正確使用筷子的方法。
1、引導幼兒注意觀察成人是怎樣使用筷子的,并大膽嘗試。
2、搜集顏色、材料、長短、粗細等不同的筷子各一雙,如:木筷、竹筷、塑料銀筷、白色筷、紅色筷、雕刻筷等。盛有幾粒小棗的.杯子(杯子要既細且高)及小勺、筷子、叉子。
3、幼兒游戲材料:每人一雙筷子,每組一份練習夾物用的材料,如:小木塊、小泡沫塊、小塑料塊、紙團、玻璃球等。
一、開始部分:
讓幼兒嘗試:結果是用筷子最好。
二、基本部分:
1、請幼兒觀察各種筷子,說說筷子的制造材料,用途等,欣賞各種筷子的造型。
2、教幼兒正確使用筷子的方法:夾采時,食指、中指、拇指三者要協調,大拇指食指和中指分別把兩根筷子打開,再合攏夾菜。
3、幼兒分組游戲《看誰夾得多》,規定時間內比一比那一組夾的多,練習使用筷子。提醒幼兒注意:筷子不能指到別人的臉上,以免劃傷。不能拿著筷子跑,以免碰傷別人和自己。不把筷子含在嘴里,以免戳傷喉嚨。
4、請幼兒說說活動的感受,師:“小朋友,什么東西容易夾?什么東西不容易夾?為什么?怎樣用筷子好?”
三、活動延伸:
提問:1、什么是一次性筷子?
2、一次性筷子好不好?為什么?
我會用筷子的教案(模板15篇)篇十四
活動目標:
1、初步了解和學習直尺的使用方法。
2、欣賞各種尺子(直尺、三角尺、卷尺等),了解其不同的作用。
3、萌發對測量的興趣。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發展幼兒邏輯思維能力。
活動準備:
1、與幼兒人數相等的各種尺子(直尺、三角尺、卷尺等)。
2、測量的表格、筆和紙盒。
活動過程:
一、提問引發思考。
師:教師里面的桌子、椅子、黑板,你們知道他們有多寬有多長么?
師:那如果我想知道他們的有多長有多寬,誰可以幫助我呢?(幼:尺子)。
師:現在請你觀察一下尺子上有什么?尺子是干什么用的呢?你在什么地方看到過尺子呢?
教師小結:尺子上面有數字、有刻度,是一格一格的;尺子是能夠用來測量物體長度的工具。
二、演示和操作。
師:請你們拿出自己準備好的尺子,現在請你來數一數直尺上面的小格子(就是刻度),數完以后請你嘗試測量一下鉛筆盒的長度。量出請閉合的`長是幾個小格子,寬是幾個小格子,并把你量出來的結果記錄在紙上。
師:現在你已經量好了,我請幾個小朋友來告訴我你的測量結果?
教師小結:測量時尺子和被測量的物體起點要對齊,要及時做記號,繼續測量。要記住原來量了多少格,然后把你幾次測量的數據加在一起,最后結果就是物體的測量長度。
三、幼兒思考,提出問題。
師:下面請你們討論一下為什么小朋友測量的鉛筆盒的長和寬是不一樣的呢?(引導幼兒小結:鉛筆盒的大小不同,他們測量出來的結果就不同。)。
師:現在你可以用你的尺子,和剛剛老師教你們的那種方法去測量別的物體了。
四、問題遷移,欣賞各種尺(直尺、三角尺、卷尺等),并了解作用。
我會用筷子的教案(模板15篇)篇十五
1、學習使用筷子,體驗活動的樂趣。
2、培養幼兒小手的靈活性和各手指配合的協調性。
3、初步了解預防疾病的方法。
4、學會保持愉快的心情,培養幼兒熱愛生活,快樂生活的良好情感。
幼兒人手一雙筷子、一只碟子;每組一個小筐子內放薯條、小饅頭、彩虹糖。
1、導入活動。
我在一開始就直接出示筷子引入,充分的調動了幼兒的學習情緒,并介紹它的來源和用途,激發幼兒操作筷子的欲望,為下一環節打下基礎。
2、學習活動。
筷子的使用方法有一定的標準,因此,我在幼兒第一次練習前,我沒有強調使用筷子的動作要領,讓幼兒練習自由練習,讓幼兒帶著疑問進入到下一個環節,然后教師再講解使用筷子的動作要領。落實了第一個目標。
3、實踐活動。
學習筷子的目的在于在實踐活動中的運用,在這環節里我為幼兒提供了薯條,小饅頭、彩虹糖,讓他們通過夾薯條,小饅頭、彩虹糖來鍛煉手部肌肉的靈活性和手指配合的協調性,落實了第二個目標,教師巡回指導,幫助有困難的幼兒。最后是小結使用筷子的好處。
活動前組織談話活動:說說筷子的作用并介紹筷子的來歷。(筷子最大的用處是作為餐具供大家使用,筷子是我們中國人最早發明的。)。
在實踐活動后組織討論:為什么某某小朋友能迅速地用筷子夾起食物,某某小朋友食物夾得很慢?他是怎么拿筷子的?結論:要用正確的姿勢拿筷子、夾食物時先要張開筷子,夾住食物后要夾緊。
最后可和筷子做游戲:
1、將幼兒分成5組,在規定的時間里看誰玻璃彈珠夾得多。
2、每組評出夾得最多的幼兒,鼓勵其他幼兒向他們學習,平時多練習使用筷子。
活動反思:
筷子是幼兒生活中常見的物品,來自于實際生活,孩子們每天都能看到大人們用筷子吃飯。《綱要》中提出從實際出發,挖掘一切可以利用的自然和社會資源,在為幼兒提供一些必備的基礎材料的同時,注意盡量和孩子們一起收集較為合理,讓幼兒按自己的意愿和情感進行活動,努力促進幼兒主動性、獨立性、創造性的發展。根據幼兒的發展需求,幼兒園一般安排在中班開始讓幼兒學習使用筷子吃飯,為了培養孩子對學習筷子的興趣,我選用了幼兒喜歡吃的食品,根據孩子的能力提供的.食品又分不同的層次,如長條的薯條,大又圓的旺仔小饅頭、小又圓的彩虹糖。讓幼兒在夾夾、吃吃、說說中學會使用筷子。在活動中,我創設了民主、寬松、動態的教育環境,給予孩子自由發揮、大膽嘗試的廣闊空間,讓孩子了解發現筷子的多種用途,激發孩子主動學習使用筷子的興趣。
通過這次活動,幼兒不僅學會了使筷子,還增強了自己要動手的勇氣和信心,使幼兒在比賽中增強了動手的樂趣和會用筷子的自豪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