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敘事、議論還是描寫,優秀作文都能夠引人入勝,打動人心。以下是一些優秀作文的好詞好句,希望對大家的寫作有所啟發。
五年級紀念南京大屠殺(實用13篇)篇一
國慶節假期我們一家去了南京游玩。我們去了中山陵、明孝陵,其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南京大屠殺紀念館。
我們到了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只見長長的道路上人山人海,就如一條長龍一般,我們排著長隊,頭頂太陽,汗流浹背。排了兩個小時,終于進入到大屠殺紀念館里面了。
一進館內,總讓我感覺空氣中參雜著血的味道。四面都是南京遇難時的照片,貼滿了墻,這一幕幕的照片,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里,難以忘記。在正前方的一面大墻上,我看到了幾個會令人大驚失色的大字:遇難者300000!看到這幾個大字,我仿佛看到了當時大屠殺時的情景,日本人用許多高級的武器打中國人,雖然中國人的武器沒有日本人的厲害,但是他們還是和日本人堅持到底,一個個中國人倒在血泊之中,我情不自禁眼淚花花,涌上眼眶。再往里走,我發現沙子底下有許多不完整的骨骼,東一個,西一個的,還有一大堆一起的,很令人恐懼。姐姐跟我說這是日本人把中國人活埋的地方。頓時,我的心里悲痛極了。在館后面,有一個巨大的女子放飛和平鴿的雕像矗在那里,我想這應該代表著和平。
走出紀念館時,我和姐姐為遇難同胞默哀。
帶著沉重的心情,我們離開了南京大屠殺紀念館,我永遠也不會忘記1937年12月13日的那一天。
五年級紀念南京大屠殺(實用13篇)篇二
低矮的房檐,屋頂上散落著青磚,老樹的根順著斑駁的墻壁盤踞直上。
曾經,年幼的我來到這里,左墻的窗戶中透出一張蒼老的臉龐——我的阿太坐在那里織毛衣。我模糊的記起她的笑臉,她在毛衣的襯口中穿過最后一針,阿太招呼我坐下,我急匆匆地跑來,大聲嚷著要吃對門的麥芽糖。“乖,坐下,穿上就給你買。”毛衣暖烘烘的,阿太的手也暖烘烘的。她將顫抖的手伸入衣領,掏出幾張零碎的錢,塞入我手中“想吃什么自己買,注意安全……”我心花怒放地買走小販手中的許多點心,我飛快地吃,生怕阿太對我伸出她那雙長滿老繭與皺紋的手說:“給我吃點。”
她一直靜靜地看著我,她眼中的關切仿佛水一般濃得要滴出。當我“掃完”最后一包餅干,她拍拍我的頭,遞給我熱騰騰的水,“別吃那么著急,”阿太緩緩地說,“唉,我真是的,得了什么腳病,妞妞今天來礬山玩兒要自己去摘菜了。”我隨意應聲,像剛逃出籠的小鳥一樣在菜園里奔跑。我清楚記得阿太的園子是奇妙的。我告訴阿太我喜歡吃土豆,那園子就“刷刷”長出土豆;我告訴阿太我喜歡吃玉米,那菜園里就“咕咚”冒出玉米……玩累后,我躺在園子里睡著了,醒來便是晚上,阿太的小屋亮著燈,阿太瘦小的身影孤零零地坐在門前,她不停望向那片黑蒙蒙的園子,我跑回那座小屋。阿太噙著淚水笑了,她一邊偷偷抹去淚水,一邊輕輕撫摸我的肩膀,我感到一股溫暖的風在我身邊環繞著。如果能天天在這里陪阿太就好了,我突然冒出了這個想法。
媽媽牽著我的手回靈溪了,破舊的房屋依舊在寒風中搖晃,只是守著屋子的阿太再也無法向我微笑。我走時,她的低語回蕩在耳畔,讓我記憶猶新,并永遠銘記在心。“明年我的腳就會好,我帶你上山種菜。”
我用筆勾勒那位永遠坐著的老人,勾勒那座低矮的小屋,還有那片菜園。紀念她給我的愛。
五年級紀念南京大屠殺(實用13篇)篇三
雖然我知道抗日戰爭這段歷史,但具體細節并不了解。當我來到紀念館門口排隊,透過熙熙攘攘的人群,看到一尊巨大的黑色雕像,便被深深地震撼了:那是一個母親抱著被日軍殺害的男孩的尸體,痛不欲生的樣子,那個男孩看起來年齡和我一樣大。可是,他再也不能睜開眼睛看到媽媽了。
我們排著隊,緩慢地往前走。據說這里有30萬塊小石頭,每一顆小石頭都代表著在南京大屠殺中死難的一個亡靈。
進入展館,映入眼簾的是死難者姓名墻和照片,那一個個名字和照片仿佛都在講述那一刻發生最真實的事。展館的主要內容是:1937年日本侵略南京,制造了震驚中外的“南京大屠殺”的歷史事件。南京三分之一的建筑遭到嚴重破壞,財產被日軍掠奪,無數婦女和孩子死于非命。經過十四年不斷的斗爭,中國人民終于勝利了,并對侵略者進行了正義的.審判。
我還參觀了“萬人坑”展館,這里的累累尸骨都是被日軍虐殺和活埋的無辜中國人,每一具尸骨都像在發出無言的吶喊。
“三個必勝”展館,講述戰后對日本戰犯的審判,正義終究會戰勝邪惡。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七次會議通過決定,將12月13日設立為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穿過深色狹長的通道,前面是一座白色的和平雕像:母親一只手抱著孩子,另一只手高舉著一只和平鴿,象征著我們今天的和平生活。
我在紀念館的參觀留言頁上,一筆一劃寫上了:“少年強,則國強。愿祖國繁榮富強!”的字眼。“前事不忘,后事之師”我愿祖國繁榮富強,堅定不移走和平道路,越走越好!
五年級紀念南京大屠殺(實用13篇)篇四
4、巾發雪爭出,鏡顏朱早凋。——出自詩人王安石《壬辰寒食》。
5、花落草齊生,鶯飛蝶雙戲。——出自詩人孟浩然《清明即事》。
6、可惜一片清歌,都付與黃昏。——出自詩人黃孝邁《湘春夜月·近清明》。
7、二月江南花滿枝,他鄉寒食遠堪悲。——出自詩人孟云。
8、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出自詩人孟浩然《清明即事》。
9、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游衍莫忘歸。——出自詩人程顥《郊行即事》。
10、聽風聽雨過清明。——出自詩人吳文英《風入松·聽風聽雨過清明》。
11、素衣莫起風塵嘆,猶及清明可到家。——出自詩人陸游《臨安春雨初霽》。
12、馬上逢寒食,愁中屬暮春。——出自詩人宋之問《途中寒食題黃梅臨江驛寄崔融》。
13、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出自詩人黃庭堅《清明》。
14、南北山頭多墓田,清明祭掃各紛然。——出自詩人高翥《清明日對酒》。
16、誰把鈿箏移玉柱?穿簾海燕驚飛去。——出自詩人馮延巳《鵲踏枝·清明》。
17、惻惻輕寒翦翦風,小梅飄雪杏花紅。——出自詩人韓偓《夜深》。
18、清明上巳西湖好,滿目繁華。——出自詩人歐陽修《采桑子·清明上巳西湖好》。
19、童顏若可駐,何惜醉流霞。——出自詩人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20、濃睡覺來慵不語,驚殘好夢無尋處?——出自詩人馮延巳《鵲踏枝·清明》。
21、梨花榆火催寒食。——出自詩人周邦彥《蘭陵王·柳》。
22、日落狐貍眠冢上,夜歸兒女笑燈前。——出自詩人高翥《清明日對酒》。
23、把酒看花想諸弟,杜陵寒食草青青。——出自詩人韋應物《寒食寄京師諸弟》。
24、大堤欲上誰相伴,馬踏春泥半是花。——出自詩人竇鞏《襄陽寒食寄宇文籍》。
25、忽逢青鳥使,邀入赤松家。——出自詩人孟浩然《清明日宴梅道士房》。
五年級紀念南京大屠殺(實用13篇)篇五
大屠殺紀念館,聽名字就覺得可怕,這個紀念是讓我們了解當年日本人在南京犯下的滔天大罪。紀念館在一個地下室里,共兩層,每層有許多互通的小房間。我們先從第一層開始看的。走進第一個房間,只見一個大電子相冊在墻上,播放的照片都是在南京大屠殺中的遇難者,遇難者據不完全統計共有三十多萬人!這個相冊還會發出一種聲音,聲音像寺廟里的大鼓鐘發出的聲音,給人以陰森森的感覺!其中,有兩個很是令我難忘。一處是“萬人坑”,還有一處就是雕像。“萬人坑”在一個房間的地下有一個大坑。足有十幾平方,里面都是人骨頭,他們是大屠殺紀念館中的受害者的尸骨。開始我還不相信是真的,我再三問的爸爸,爸爸都說是真的人骨頭,我才相信。當時我害怕地閉上了雙眼,不忍心再看,心想日本人太殘忍,可怕了,他們是冷血動物嗎?雕像在一個房間的小房間里,里面有一個小孩伏在桌面上,一個年輕的媽媽癱倒在地,地上還有個水盆,老奶奶伏在床上,她們應該是被日本人殺害了吧。因為雕像太逼真,起初,我還以為那個小孩在里面玩呢,我還準備進去玩呢。第一層看過之后,我就害怕不敢看了,鬧著要出去,可爸爸說出口在二樓,我才提心吊膽的看了下去,可二樓的景象可不是我想象的那樣,一派都是欣欣向榮的景象,展現的是我們強大的中國!
經過那次參觀大屠殺紀念館我知道了那時我們的中國多么的懦弱,日本人多么可恨和這時的中國是多么強大,我們要好好的生活,把握自己的美好未來!
五年級紀念南京大屠殺(實用13篇)篇六
1、莫傷心,快樂年年在你心;莫煩惱,幸福月月把你繞;莫傷感,好運時時把你牽;莫心煩,祝福刻刻在耳邊。祝清明節快樂幸福。
2、徐徐的微風、緩緩的流水、淡淡的云彩、綠綠的樹葉。變的是季節,不變的是關心,忘掉的是傷痛,記憶的是關懷。清明節,注意身體健康,祝你快樂長壽。
3、清明節,捎去對你的思念‘牽腸掛肚’;捎去想說的話語‘吃好安好’;捎去祈禱的心愿‘逝者安息’;清明節到了愿親愛的人啊一切都好。
4、清明前后,種瓜得豆;男俊女秀,結伴郊游;賞花飲酒,一醉方休;萬紫千紅,綠了楊柳;知否,知否,不知故人是否依舊?又是一年相思愁。
5、記憶中每次清明節總是細雨紛飛,有人說那是懷念親人的眼淚在紛飛,也有人說那是離別的人對這個世界的不舍…活著的人,要好好的生活,給逝者以安慰。
6、清明節,小長假,我去踏青,你去遛狗,我和你狗,狹路相逢,你狗撒尿,濕了我手,氣的我呀,拎起磚頭,卻又放下,親你一口,誰誰呀?女朋友!
7、已經擁有的不要放棄,已經得到的更要珍惜,已經失去的留作記憶,內心追求的必須努力。清明時節,愿生者健康,逝者安息,緬懷過去,祈福未來。
8、清明節,將淺淺的思念給你,讓你不會在這個孤獨的節日感到孤獨,讓你堅強,讓你振奮,將一切都化作無盡的助力,讓你在以后的日子里,勇往直前!
9、向天借一片藍,向云借一片輕,向太陽借一道光,向草借一片綠,向花借一片紅,向魚借一些自由,原來美麗真的觸手可及。清明節,走走看看,心情更釋懷。
10、易許下誓言,難相守平淡,這是愛情;易分享甘甜,難分擔苦難,這是友情;習慣被關愛,常忘記感恩,這是親情。清明節了,不忘曾經情意,幸福倍加珍惜!
五年級紀念南京大屠殺(實用13篇)篇七
家鄉的秀峰公園南門有著一個雄偉壯觀的烈士紀念碑廣場。
廣場中間矗立著一個高聳入云的石拱大門。大門的兩邊“蹲著”幾盞閃亮亮的小燈。到了夜晚,小燈把石拱大門照得閃亮,十分醒目。石拱大門的后面,巍然屹立著一塊烈士紀念碑,紀念碑堅如磐石,是益陽人民為了緬懷先烈而建造的。在紀念碑的左右兩旁有幾塊大石碑,上面刻著許多金燦燦的字,我走近一看,原來全都是一些革命烈士的姓名。烈士們用自己的血肉換來了我們如今美好安寧的日子,我們歌頌他們,感激他們,并好好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此時此刻,讓我想起了一句千古名句“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
廣場的前面,有一條很漂亮的櫻花小道,每年四月份,沿著曲徑通幽的小道上去,兩旁的櫻花樹上都開滿了粉嫩粉嫩的櫻花,甚至還有白色的呢!那白色的櫻花純潔如雪,可好看了!朵朵花兒爭奇斗艷,誰都不服輸。環繞紀念碑廣場四周的,全是翠綠翠綠的蒼天大樹。一到夏天,這里就郁郁蔥蔥,綠樹成蔭,想來,在這里乘涼的話一定是極涼快的。如果沒有這些樹,整個廣場光禿禿的,了無生趣。
烈士紀念碑廣場不僅有著深遠的教育意義,也是一處很好的休閑場所。老人們在廣場上悠閑地散步,小孩子在這里玩輪滑、騎腳踏車,年輕人更是三五成群地在這里高談闊論,暢談人生。
五年級紀念南京大屠殺(實用13篇)篇八
聽說今天要去革命烈士紀念碑去“掃墓”,我興奮極了,希望可以快點出發。去看看革命烈士紀念碑。
一把把雨傘在雨中“綻開”了,形態各異。我們在蒙蒙細雨里浩浩蕩蕩地出發了。
沿著一條斜坡小道,旁邊種著許多的松樹,在雨水的沖刷下顯得格外明亮,晶瑩的水珠像是給松樹好好地裝扮了一番。
終于,我們走到了山頂,我們看見了一座直沖云霄的紀念碑。看樣子,十分古老。在紀念碑的四面,都刻著七個金光閃閃的大字:“革命烈士紀念碑”,在紀念碑的頂端,有一顆紅色的星星。從遠處看,就像是一根粗大的柱子,十分雄偉。
現在,我們要默哀一分鐘、來緬懷革命烈士們。那時,顯得十分的莊嚴肅穆。沒有人在說話,只聽到隱隱約約的鳥叫聲,可想而知,當時是那樣的安靜。
一分鐘后,我以為要回去了,可不是,我們要到紀念碑走一圈,紀念碑的四周沒有欄桿,我緊張地走著,生怕一不小心就掉到草叢里。
可是,我們在紀念碑旁走了一圈,這還不算完,我們還要到展覽廳去看一看,那是我以前沒有看到過的。穿過一片小樹林,有一條小路。前面有一間屋子,那間屋子其實就是展覽廳,里面有許多的圖片,讓我知道了許多的知識。有“日本投降”的圖片、“原子彈”的圖片,十分的吸引我。
“咦,怎么人都走了,二樓還沒參觀呢?”我奇怪地想。原來是要走了,我有點兒不舍。
我想,“下次還有機會,我還來看看革命烈士紀念碑。”
五年級紀念南京大屠殺(實用13篇)篇九
董府,位于小壩鎮東南24公里景色秀麗的任橋村。今天,我校組織二到五年級師生去董府一飽眼福。下午一上課,我們就舉著校旗和少先隊旗興高采烈地向董府出發了。走到大門前,先看到兩尊用石頭雕成的威風凜凜的雄獅,雄獅兩旁有兩塊石碑,上面分別寫著董府的簡介及建筑時間。董府的外形是長方形的,每面墻邊放了四口烏黑發亮的大缸,里面盛著一缸清水用來防火,西南角有一個地下水牢,專門懲罰為非作歹的人。四面高大的城墻牢牢地圍住著古老的董府。
步入宮保府,我們觀賞了“會客廳、董福祥居室、祖先堂、侄孫居室、夏季寢室、四合院......”一應俱全,建筑最精美的是四合院,四合院分上下兩層,都有主房,分別是:祖先堂、客廳、臥室、書房、學房院等。四合院的房屋的地板都是用長方形的木板鋪成的,房頂有三層橫梁構成,每個橫梁有一個長方木盒一個圓木組成,愈往上愈短,做工精巧。
但每屋的窗戶形狀和花紋是別具一格,有的是圓形套長方形的,有的是圓形套棱形的`,有的是正方形套棱形的......參觀完四合院,我們依依不舍的離開了,然后,老師又帶我們上又高又大的城墻,城墻階梯共50個,上去后通過老師講解我們知道了東南西北各有18個射擊口,它的作用是設計、掩體。城墻高8.4米多,寬3.4米多,總長444米多,上面用青色的小方磚鋪成,非常平整,足夠一輛小轎車行駛。站在城墻上俯視里面的房屋有大有小,有高有低,高低錯落,參差不齊,房屋很有特色。有的是拱形,像一座拱橋;有的是三角形的,像一把大傘;有的是平頂形的,像一張床在那兒擺著,我真想上去睡一睡。站在上面俯視四面,春姑娘大地披上了一條綠油油的地毯,給樹伯伯披上了綠袍。
董府不但是名勝古跡,而且還拍過許多電影,如《汗血寶馬》《飛天》《大敦煌》《征服者》等許多電影。啊!董府是多么的宏偉壯觀、多么的令人向往哇,它不但精巧,而且堅固,是我們家鄉的名勝古跡,反映了我國燦爛的歷史文化。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五年級紀念南京大屠殺(實用13篇)篇十
步入大門,我環顧四周,只見滿院的青藤正旺盛地生長著,就如同我們正在爭先恐后地努力超越他人的樣子。綠藤掩映之間,映入眼簾的是周總理的銅像。他昂首挺胸、神態端莊,一雙炯炯有神的眼睛中透露出了從容、沉著與機智,但更多的還是堅定。銅像的上方是一道梅花邊框,同時記起在書中看過,周總理生前最愛梅花。因為它不畏嚴寒,傲霜斗雪,正如同中國共產黨那樣不畏艱險,無私忘我奉獻的精神。想必這道梅花邊框就是為此而來吧!銅像的下方則是一塊紅色的大理石,那觸目驚心的紅色,它不僅代表著周總理一生都在紅色的革命道路上奮斗,更代表著中國走過的革命道路上充滿了兇險與艱辛,革命的漫長道路上灑滿了烈士們的鮮血!
接著,我們走入大廳,來到了巨大的漢白玉浮雕前。浮雕上面雕刻著12位以周恩來總理為代表的共產黨員。他們呈現出一個反著的“s”形。我出神地凝視著這塊浮雕,漸漸地,漸漸地,我仿佛看見了中國人民充滿坎坷的取勝道路,勝利的來之不易;看見了周總理看見中國革命道路源遠流長,后繼有人而露出的欣慰笑容。人群邊的幾朵祥云環繞在這12位黨員身邊,好像在講述著他們當年叱咤風云時的英雄事跡。
離開漢白玉浮雕,繼續參觀。墻壁上的櫥窗中,陳列著一篇篇周總理的文章與他生前曾經使用過的物品。然后,我們來到了梅園新村30號。那是周總理原先工作的地方。院落里兩棵高大的松柏顯得十分蒼翠,我輕撫著那粗糙的樹干,心里不覺有些震撼,這兩棵松柏是經歷了多少歲月的滄桑啊!它們不論嚴寒酷暑,都猶如兩個綠色的巨人,守護著這個美麗而又神圣的地方。一陣微風吹來,樹葉輕輕搖晃,一起進入我的眼簾的是一叢青翠的枝葉。我順著那一抹綠光望去。啊!是桂花樹!
猛然間,一道亮光如同劃破了秋日的長空,照亮了我的腦海。對呀!這松柏與桂花樹不就象征著共產黨的崇高品質與遠大的理想嗎?松柏的萬古常青與堅韌不拔,不就在襯托著共產黨員堅定的信念與持之以恒的品質嗎?桂花的不張揚與花香的純凈疏淡,不也正是共產黨純潔、樸素的高尚品質嗎?想到這里,我終于明白了周總理為什么要在工作的院子里種下松柏與桂花。為的就是激勵自己在革命的道路上不畏艱險,勇往直前呀!
江蘇南京成賢街小學五年級:唐俊彥。
五年級紀念南京大屠殺(實用13篇)篇十一
我是一名五年級的小學生。當我知道了袁隆平爺爺的事跡以后,深深的震撼、感動了我!您是我們的驕傲,是您讓我們吃上了美味可口的米飯,讓我們中國人不再餓肚子。
媽媽告訴我:是袁隆平爺爺讓我吃飽飯的。可是這位可愛的爺爺今天卻永遠的離開了我們。我們要永遠記住這位可敬可愛的爺爺。
媽媽帶著我查閱資料,我終于知道了這位讓我吃飽飯的爺爺。
經過查閱資料我知道了,原來人竟然還有吃不飽飯的時候,我從來沒有為吃的發過愁,我想吃的媽媽都會滿足我。
袁隆平爺爺從小的理想竟然就是為了讓大家吃飽飯,我猜應該也包括他自己,連做夢都是夢到自己在一人高的稻米下睡覺。為了“吃飽飯”的理想,爺爺幾十年如一日投入到水稻新品種研究當中,扎根農村,扎根水稻田中,經過不懈努力,他實現了當初做的夢,將水稻畝產再提高,如今向著1200kg/畝發起沖擊。袁隆平爺爺是偉大的,他用自己的一生,解決了全中國的饑荒問題,包括我和我的家庭。
爺爺是您用一把稻谷養活了中國數十億同胞,是你滿懷信心向世界宣稱,中國人不僅可以靠自己,更能為解決世界糧食問題做出巨大貢獻。
我們要永遠銘記這位讓我們吃飽飯的袁隆平爺爺。袁隆平爺爺把雜交水稻當做理想和終身事業為之奮斗的,正是他的努力和堅持,今天才能人人有飯吃。他發明的雜交水稻技術是對全人類的巨大貢獻,他是一位值得全世界人民尊敬的英雄!
山河無恙,人間皆安,愿袁隆平爺爺,一路走好!
五年級紀念南京大屠殺(實用13篇)篇十二
今天是我最開心的日子,因為我要去參加濮陽早報小記者的活動。
早上,我剛一上車就看見一個非常面熟的人,但是我不記得他是誰了。后來他一叫我,我才發現他就是做美羊羊的.人。后來我們到了農村,參觀了幾戶人家,看見一位小朋友在玩電腦他用97級的大巖猴和5級的小草去打巨木將軍他先用小草把巨木將軍打成30多血然后用大巖猴的大招一招秒殺巨木將軍。中午到了我們迫不及待的坐到飯桌前今天我們吃的是饅頭、燉菜和芹菜炒肉我吃了三個饅頭,三碗菜終于我吃飽了。然后我們做了一會游戲。
就這樣漫長的一天過去了,我們的心理很開心。
五年級紀念南京大屠殺(實用13篇)篇十三
今天是清明節,大清早,爸爸和我來到霞山腳下,沿著那長長的石梯拾級而上,忽然間,一塊大石碑出現在我的眼前,爸爸說那是一塊紀念碑,它記載著以前許多英雄烈士的光輝事績,讓我充滿愛國精神,也學會英雄們不屈不撓,堅持到底那種可歌可泣的精神。
我興奮地跑向紀念碑,爸爸說:“你要認真看看這些英雄的名字和事跡,向他們學習,也好趁今天清明節,給這些英雄們叩個頭,沒有他們,就沒有新中國,就沒有我們今天幸福的生活了”。我沒等爸爸說完,就看起來了,高大壯嚴的紀念碑上刻滿了無數的名字,我懷著好奇心問爸爸:“這些人是誰啊?”。“他們是保護中國人民而犧牲的英雄烈士,他們有的為了救人,有的為了打敗敵人,特別是打日本鬼子,而流血犧牲,他們是英雄好漢”。爸爸說完就開始講他們的英雄故事。聽著這些故事,看著紀念碑上的英雄畫像,我仿佛置身在戰爭的時代,見到各位英雄不惜一切沖上去和敵人拼搏,這讓我想起了前段時間與爸爸一起看的電影:《血色湘西》,里面的人民英雄本來過著安靜幸福的生活,但日本鬼子卻用飛機、細菌戰、刺刀來侵略中國,殺害很多中國人民,血流成河,妻離子散。就是這些英雄們,奮勇當先,不怕死亡,頑強作戰,用自己的生命,換來戰爭的勝利。我是一名中國人,看見日本鬼子來傷害我們的人民,恨不得自己沖到戰場上和鬼子做個了結。
我那顆憤怒的心總是不能安靜,這讓我的拳頭握得更緊更實,我們的英雄烈士,不怕敵人,舍生忘死,勇往直前,這種精神令人感動,值得學習,我一定要領會這種精神,用在學習上,不怕苦不怕累,學好本領,將來為國家貢獻自己的力量。
我和爸爸向英雄烈士們拜別了,我覺得自己突然充滿了信心和力量,我說:“下一年我還會回來看您們的,給您們一份滿意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