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作文的中間部分,可以適當展開與主題相關的內容,豐富作文的內容和論述。將優秀作文與自己的作品進行對比,找出差距和不足之處,并不斷改進自己的寫作能力和水平。
我的樹葉畫小學(匯總16篇)篇一
今天,爸爸約我去拾樹葉,走在小區的小路上,看見鋪滿黃葉的小路像金色的地毯。
我拾起一片黃色的樹葉,一片綠色的樹葉,我知道是秋爺爺送給我們的信,我問爸爸:“秋天樹葉為什么變黃后飄落,它怎么舍得離開大樹呀?一直在在大樹上長得綠綠的多好呀!離開大樹沒有了營養,它就枯萎了,生命也就結束。”爸爸說:“葉子由了芽到長成蔥綠肥肥美的樹葉,蔥綠樹葉變黃、飄落是自然規律。不過樹葉這種飄落的行為很壯美,它為大樹冬天貯藏養份,犧牲了自己,把自己作為養份送給生它養它的大樹,這難道不美嗎?”我再拾起一片樹葉的時候,我覺得它是那么的美,比花還美。
我要珍藏它美麗的瞬間,于是我跟爸爸說我要把樹葉拾回來,做個美麗的貼畫。
我的樹葉畫小學(匯總16篇)篇二
10月4日,我和爸爸媽媽還有弟弟去我們小區對面的公園去撿樹葉,爸爸本來給我的建議是做一個海底世界的畫,而我自己想要做一個教堂和草地的畫,然后我們就開始收集各種各樣的`樹葉。
我首先用幾片紅紅的小樹葉做了太陽公公、又用2片銀杏葉做了大樹、然后用幾片又紅又黃的樹葉做了教堂建筑的主體、再用很多片綠綠的小樹葉做了教堂旁邊的草地、還用2朵小花做了草地里邊的花朵、最后我用2片柳樹葉做了教堂頂端的十字架,就這樣,我的這幅教堂和草地的樹葉畫圓滿完成了!
我的樹葉畫小學(匯總16篇)篇三
今天,我和媽媽一起做樹葉貼畫。我們先用紅色的樹葉剪成一個圓圓的太陽,然后再用其他樹葉剪成一個一個的小條,當做太陽的光芒。綠色的樹葉做小鳥的頭,其他樹葉做身子和嘴巴。
兩朵菊黃色的小花貼在上面,淡紅色的樹葉當做小女孩的頭,尖尖的葉子當辮子,毛茸茸的葉子做身體,深紅色的樹葉做裙,最后用半片小葉做小女孩的腿,灑點花瓣在上面,一幅樹葉貼畫就做好了。
我的樹葉畫小學(匯總16篇)篇四
當我準備摘一片樹葉時,一陣風吹來,樹葉沙沙的響了起來。好像在說:別摘我,別摘我,我還小呢。這時一片樹葉好像在說:我們是樹葉大家族,缺一不可。我想不就是摘一片樹葉嗎,又不是全部摘完,樹葉好像知道我的心思一樣,就說每片樹葉都是我們的兄弟姐妹,缺一個我們都會傷心的。哦,我知道了,我再也不摘樹葉了。我說。
紅領巾小學二年級:郭紫曄。
文檔為doc格式。
我的樹葉畫小學(匯總16篇)篇五
今天,學校組織我們去塘頭秋游。我最感興趣的是樹葉貼畫活動了!我們走完迷宮,吃完零食,就開始樹葉貼畫的活動了。老師發給我們每人一張紙,讓我們兩個人一組尋找貼畫的材料。我和我的同桌認真地挑選我們要用的樹葉,一片一片的,大大小小的,有圓的,有尖的,還有五角形的···我們商量著要貼一只小鳥,拿著找來的樹葉,平放在地上,無比認真地比劃著小鳥的頭、身子、尾巴···好了,我們就把樹葉在白紙上固定住,一只活靈活現的小鳥出現在我們面前。我們又給小鳥貼了一個美麗的家,一個小花般的太陽。看著我們勞動后的成果,我們把它取名叫‘紅鳥’,心里可高興了!時間過得真快,大家把畫都交給了老師,為這次秋游畫上了圓滿的句號!
我希望以后老師能多組織一些能夠讓我們既動手又動腦的活動!
我的樹葉畫小學(匯總16篇)篇六
金黃的草坪上,許多小狗在草坪上像個皮球一樣滾來滾去,一會兒跑進草叢里,出來時全是滿身的泥巴;眼前是一條潺潺的小河,藍天白云倒映在清清的小河上,綠油油的水草在歡快地起舞,仿佛和藍天白云一起搖曳著,一起歡樂的舞蹈;河旁有許多的金黃的樹葉,像一塊塊金幣,金黃的樹葉像秋天在空中的芭蕾舞者,遍地的金草是臺下歡呼的、鼓勵的觀眾;大路旁的大樹幾乎全變成了一棵棵搖錢樹,給人們帶來幸福;小河緩緩流著。
“啪,啪,啪”是誰?我那靈敏的耳朵隨著聲音眺望去,居然是那一首精巧的詩一白鷺。它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線型結構,那鐵色的長喙,那青色的腳,增之一分則嫌長,減之一分則嫌短,素之一忽則嫌白,黛之一忽則嫌黑。黃昏的空中偶見白鷺的低飛,更是鄉居生活中的一種恩惠。
看!河中有著太陽彎彎的倒影,就像坐在溫室很久一樣,一出門見到了光明。有太陽光的照射,秋天萬物有了比它更漂亮的影子,路邊的行人漸漸少了。都回到黃昏之后那溫暖得像太陽的家!
日落的景色多么美麗,比起日本作者清少納言的四季之美我相信黃昏的日落永遠在我腦里定格了,永難磨滅!
我的樹葉畫小學(匯總16篇)篇七
教材版本:s版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出版社)
建議教學時數:2課時
一、教學目標
1、指導學生認識長、它、當、被、河、真、高、興8個生字。會寫長、興、蟲、當4個字以及小蟲天上兩個詞語。學習新筆畫豎提。
2、指導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并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大意,教育學生熱愛大自然。
4、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
二、內容分析
本課是一首兒童詩,寫樹葉給樹枝、小蟲、魚兒、小鳥帶來的溫暖和歡樂,大家都喜歡樹葉,樹葉很高興。課文想象豐富,語言樸實,富有童趣,為兒童喜聞樂見。讓學生讀后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從而激發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本課的教學重點是指導學生識字和讀背訓練,難點是讓學生感悟樹葉為什么覺得真高興,從而體會到大自然的美。
三、學生分析
學生已經學習了多篇兒歌,兒童詩,認識了不少生字,掌握一些識字的途經和方法對識字和朗讀詩歌都充滿了興趣。本課趁熱打鐵,進一步激發學生的識字和朗讀興趣,讓學生從讀中識字,讀中感悟大自然的美。
四、設計思路
通過多媒體課件、字卡和實物展示等直觀教學手段,從課件演示看圖入手,引出課文,再從讀中查找和認識本課要求掌握的生字,然后讓學生在讀中理解課文,感悟大自然的美,最后讓學生演示實物,培養他們的想象力,并以一個亂砍樹的動畫小故事,進一步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第一課時)
一、激發興趣,導入新課。
教師拿幾片不同形狀,不同顏色的樹葉問:同學們,這是什么?你們喜歡樹葉嗎?你們喜歡樹葉,老師也喜歡樹葉,還有許多小動物也喜歡樹葉。現在我們一起去看看吧(出示課題和多媒體課件顯示p72頁情景動畫圖)
二、指導看圖
師: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電視畫面,然后說說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學生看電視畫面)指名回答。
生c:我看見大風吹來,樹上的樹葉一擺一擺的,好像扇子在扇風‥‥‥真好看。
‥‥‥
三、指導學習生字
師:下面請你們借助拼音,讀課文,邊讀邊用你喜歡的符號畫出我們這節課要認識的生字。(出示課文課件)
(學生自由讀課文,并找出生字)
師:你們在兒歌中找到了哪些生字?(指導回答)
生:我找到了長、它、當‥‥‥(如沒找齊再叫學生補充說)
師:老師也找到了這些生字,它們很想和你們交朋友,你們愿意和它們交朋友嗎?(出示生字課件)
下面就請同學們在小組中互相讀這些生字,你讀給我聽,我讀給你聽,看誰讀得對,讀得好。
老師檢查學習情況:指名,小組,全班認讀,指出讀音不準,難讀的音,重點指導。
師:你們讀得真好,現在看看誰最聰明,給這些生字組詞,給它們交新朋友,你會組哪個就組哪個,看誰組得多。
師:同學們,你們都認識這些生字朋友了嗎?現在老師把這些生字送回課文里,你們還能認出它們嗎?(出示課文課件)。
四、指導學習課文,
1、自由朗讀課文,邊讀邊思考下面幾個問題:
(1)文中的它、大家、我各指的是誰?
(2)大家把樹葉當作什么?
(3)我為什么真高興?
(出示問題課件)
2、小組討論:按老師提出的問題,把想法告訴小組里的同學,看看誰的想法好?
3、檢查自學情況。
五、指導朗讀,背誦課文。
1、指導學生用贊美,高興的語氣朗讀。(自由讀,個人讀,小組讀‥‥‥)
2、指導學生邊讀邊表演。
3、指導學生背誦課文。(多種形式)
六、拓展練習。
1、那么多的小動物喜歡樹葉,小朋友,你們喜歡樹葉嗎?你們會把樹葉當作什么?(各抒己見)
3、樹葉多美啊!可是有一天,樹葉姐姐突然哭了,你們想知道為什么嗎?(出示亂砍樹的課件動畫小故事)。
4、小結:大象哥哥把亂砍樹的人趕走了,你們知道為什么嗎?大象都知道保護樹木,那么我們應該怎么做呢?(各抒己見)大家說得真好,我們從小就知道熱愛大自然,保護大自然,那以后大自然就會越來越美。
我的樹葉畫小學(匯總16篇)篇八
1.讓學生經歷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過程,學習用數方格的方法計算不規則圖形的面積。
2.培養學生估算的意識和能力。
3.引導學生自主提出問題,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師:請同學們舉起收集的樹葉,說說它們的名稱。
生:桑樹葉、梧桐樹葉、銀杏樹葉
師:看到這些樹葉大家有什么話想說嗎?
生:樹葉真是千姿百態。是五顏六色的。我想知道怎樣計算樹葉的面積。
師:今天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怎樣計算樹葉的面積,好嗎?
1.計算長方形面積。
師:出示一個沒有數據的長方形,能說出它的面積嗎?能想辦法嗎?生:量出長、寬。用數方格的方法可以知道它的面積。
師:(屏幕顯示),把長方形放在方格紙上,數一數長方形中有多少個這樣的面積單位。
2.計算三角形面積。
師:屏幕顯示一個三角形,你能說出它的面積嗎?學生互相討論,匯報。
生:像長方形一樣把三角形放在方格紙上數一數。把三角形分開拼成一個正方形。
師:你想得真好!把圖形分開來,再移動變成正方形。數一數有多少個這樣的面積單位!
生:9個這樣的面積單位。先數整格的,再數半格的,兩個半格可以合成一個整格。
師:同樣是在方格紙上數長方形和三角形的面積,數的過程有什么不同?
生:長方形都是整格的,三角形有半格的。三角形中兩個半格可以合成一個整格。
3.計算不規則圖形面積。
生:都是由彎彎曲曲的線圍成的。它們都是不規則圖形。
師:你們認為像這樣的不規則圖形應該怎樣計算它們的面積呢?請同學們以樹葉為例,小組討論。
匯報:生:把它看作一個長方形來計算面積。
師:怎么看?生:把彎彎曲曲的線看成是直的,和長方形很像。
生:用數方格的方法計算它的面積。
生:三角形中的半格正好是整格的一半,而樹葉有的占半格多,有的比半格少。
師:那么怎樣用數方格的辦法來算出它的面積呢?
生:半格多的算一格,不夠半格的算半格。
生:我不同意,應該把不滿一格的都按半格計算。
師:這時,我們用數方格的方法求出的面積是準確的嗎?到底哪種方法更接近呢?為什么?
生:半格多的算一格,不夠半格算半格,計算出的面積就會比實際面積大得多,還是不滿一格的都按半格計算比較好。
請學生上臺匯報計算方法,用自己發現的方法計算樹葉的面積。
生:先把整格的框出來,然后把半格的編號并標出來。(見圖)
生:不滿半格的都按半格計算,把彎曲的部分都畫成半格,再數。(見圖2)
生:整格的分別標上數據,在兩個半格中間標上一個數據。(見圖3)
師:請同學們想一想生活中還看到過哪些物體的'表面是不規則圖形?
生:手的表面。還有很多樹葉的表面是不規則圖形。身體的正面。
師:先估一估,再計算你手中的樹葉的面積。說說是怎樣估的?
生:用剛才的樹葉比較。
生:讓樹葉跟1平方厘米的面積單位比。
師:把估出的面積記在心里,再算一算樹葉的面積,看誰估的面積和計算的面積最接近。
學生匯報計算的方法。
生:我的樹葉兩半是一樣的,我只要算出一半的面積再乘2就可以了。
1.學生相互合作,選擇手、地圖和鑰匙中的一種計算出面積。
2.小結。這節數學課你最大的收獲是什么?請把這節課你最感興趣的地方寫下來。
3.回家再找一些不規則圖形算出它的面積,好嗎?
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應該成為學生學習數學的主要方式,本節課很好地實踐了這一理念。除此之外,還有必要提出三點:
1.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教材為本課安排的內容容量很少:先介紹用數方格方法計算不規則圖形的面積,然后估計兩片樹葉的面積,最后嘗試計算自己手掌的面積。教師充分利用教材留下的空間和余地,在尊重教材、理解教材主要意圖的基礎上,創造性地對教材內容做了補充。根據本班學生的實際情況,精心設計了符合學生認知特點、適合學生主動探索的學習活動,有效地達成了教學目標。
2.培養學生估算的意識和策略。計算不規則圖形的面積,只要得到一個近似值即可,因而更多的時候估算就能解決問題了。據此,教師注意適時提出估算的要求,引導學生在計算時主動地估算,有效地培養了學生估算的意識。更可貴的是,學生交流估算的方法時創造性地提出了找參照物類比、利用面積單位去估計等有效的方法,估算的策略得到了發展。
3.有效滲透數學思想方法。讓學生自主解決問題,展示解決問題的過程,其中有效地滲透了數學思想方法。計算三角形的面積,學生提出分割、拼合的方法把圖形轉化成已學過的圖形;計算樹葉的面積,學生提出化曲為直、分類計數的方法;估計樹葉的面積學生運用了類比的方法;有的學生發現了樹葉的對稱性,利用了對稱特點簡化計算過程。正因為融入了數學思想方法,整個教學過程充滿了濃厚的數學情趣,學生在活動中思維得到磨礪,解決問題的方法逐步優化,學習的經驗得到充實,成功、自信的體驗得到強化。
我的樹葉畫小學(匯總16篇)篇九
她的作息時間安排得很亂,各種大小卷子統統塞在位桌里,期中考試剛過去,她一邊清理混亂的卷子,一邊隨口吟道:“早有語文晚有數,這有英語那有物。若無四科掛心頭,便是人生好時節!”還沒等我夸一句“好詩”,班主任老師就怒容滿面地把她一塌糊涂的成績單拍在了她面前。
我常常會為了自己忽上忽下的成績擔憂,可她不會,盡管她的成績一直在谷底,但她也從來是哼著小曲捧著本小說看。她熱衷于看書和寫作,文字早已經成了她生命中的一部分,而且她喜歡用樹葉做書簽。她有她的生活方式,不被別人理解,就連我都替她擔心她的學習,可她仍然像沒事人一樣活得好好的。
某個中午,我看到她蹲坐在高大的梧桐樹下,安靜地數從樹上掉落下來的葉子,用手指輕輕勾勒出樹葉表皮縱橫交錯的脈絡,紋理清晰,與她掌心的紋路糾纏不清。“我拿它當書簽好不好?”她溫順地笑著。“為什么不用那些剛掉下來的花瓣呢?那樣更漂亮一些。”她搖搖頭,把樹葉遞給我,“你摸,葉子上的紋路,那就是樹葉的文字。”我像她那樣,用指肚劃過凹凸的葉面,有種莫名的感觸。
終于有一天她轉走了,我就沒再見過她。回望她的座位時,心中有種酸楚的感覺。再次向她那樣,將葉子放在掌心,悉心閱讀樹葉的文字,我似乎讀懂了什么:樹葉不如花瓣絢爛美麗,但它們也不比花瓣卑微。在樹葉眼里,做花瓣固然有做花瓣的好處,但當一片無人問津、平凡的樹葉也沒什么不好,它們自由自在地生長,它們用心感悟生命的美麗,就像她一樣。
半年后,她寄給我一本書,里面第一篇文章就是她的,其中有一句話讓我很感動:讀懂樹葉的文字,就能讀懂生活的意義——人是活給自己看的,只要朝著自己的目標努力,總會擁有屬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我的樹葉畫小學(匯總16篇)篇十
這是秋天美好的星期六下午,張老師帶領我們幸運星作文提高班的小朋友們,在東湖公園尋找各種各樣的樹葉。
哇!地上好多落葉啊,有金黃的、有鮮紅的、有淺綠的、有深綠的、有半黃半紅的、有半綠半黃的……一片不知名的樹葉,像一個大愛心;梧桐樹葉,像一只松鼠的尾巴;楓樹葉,像一個小雞爪,又像一條小金魚;松樹葉,像一根小魚刺。還有很多樹葉,我都不認識。
快樂時光總是很快的,過了一會兒,張老師喊:“同學們,我們回教室做樹葉粘畫了!”張老師說完,我們就快快排好隊,上樓返回教室了。
回到教室后,我看見張老師放的小松鼠幻燈片,就有了靈感。首先,我把剪刀、白紙、固體膠放在桌子上,然后用鉛筆在紙上畫出一個小松鼠的模樣,接著把樹葉周圍用固體膠涂上一層,放在紙上面按了一下,然后在樹葉周圍粘粘補補,不久,畫就完成了。我把樹葉畫放在手上看,哇!一只活靈活現的小松鼠在我手上跳躍,真好看。
這堂樹葉粘畫課,既增強了我們的動手能力,又給我們帶來了無窮的快樂!
我的樹葉畫小學(匯總16篇)篇十一
秋天真是位神奇的魔法師!
你看,他將手中的魔法杖一揮,陣陣秋風吹過,樹葉們都迫不及待地脫下了夏裝,換上了華麗的秋裝,仿佛在向我們傳遞著秋天的訊息呢!瞧,我家門前的大樹也穿上了新衣,梧桐樹葉穿上了一件金黃色的夾克衫;楓葉披上了一件紅色的大衣;松樹悄悄地換上了一件墨綠的風衣。還有許許多多不知名的樹,它們也悄悄地披上了秋裝,在這其中呢,我最喜歡的還要數銀杏葉了!銀杏樹可渾身都是寶,它的葉子和種子“白果”可都是名貴的藥材呢。有許多銀杏樹高聳入云,可以和直沖云霄的水杉樹一比高低呢。
你說,如此名貴的樹,它樹上的葉片——銀杏葉也一定是獨一無二的呀!你瞧,銀杏葉片四周凹凸不平,有許多小鋸齒形口,葉子中間是往下凹,遠遠望去,多么像是一把把小扇子呀!如果你再靠近一點仔細觀察,用手再摸一摸,便會有更多不同的發現。銀杏葉片的葉脈是呈放射狀的,更加有趣的是,銀杏葉的正面,也就是顏色較深的那一面,摸起來比較光滑,而反面呢,摸起來就稍稍粗糙了一些。此外,我還知道銀杏葉還有個別名叫做“飛蛾葉”,是不是因為它落下來的.時候,象是展開雙翅飛舞的金黃色飛蛾?隨著一陣陣涼爽的秋風吹來,幾片銀杏葉依依不舍地離開了樹媽媽的懷抱,飄飄悠悠地落了下來,還不時地打著旋,仿佛在跳著激情的迪斯科,以仿佛是在扭著歡快的大秧歌,緩緩地撲進了大地母親的懷抱。
我情不自禁地感嘆道:呵!我愛秋天!我更愛秋天那美麗的樹葉!
我的樹葉畫小學(匯總16篇)篇十二
秋來了,秋來了,它變魔術似的將漫山遍野的樹葉紛紛變(把“變”改成“染”,是不是更好?)成五顏六色的了。它又卷起陣陣秋風,吹落了枝頭的樹葉。
拿起一片鐵樹的葉子,只見堅硬的樹柄上又分出放多細長的葉子,像一把把鋒利的寶劍。(觀察細致,打比方也很形象!)要是你不小心碰它一下,準會刺得發痛,也許正是它叫鐵樹的原因吧!如果你仔細觀察會發現鐵樹葉雖然很硬,摸上去卻細膩光滑。(從不同角度觀察,習慣好!)到了秋天它全身穿一件綠色的外衣,偶爾還有幾處黃色斑點!在瑟瑟的秋風中,它如一位堅強的戰士,這里是這喜歡它的原因。
銀杏葉就更美不勝收。它好像一把小巧玲瓏的寶扇。初秋,它還是綠色的,幾陣秋風,它就逐漸變黃,到最后,就變成金黃色的了。(注意到樹葉在秋天色彩的變化。)我最喜歡那掉在地上的銀杏葉,你看那些葉寶寶告別了樹媽媽,像美麗的蝴蝶翩翩起舞,撲入大地。那金黃色的樹葉在陽光下如一把碎金,為這秋色增添了絢麗的一筆。(多美的聯想,為文章增色不少!)。
“我言秋日勝春潮”。(以詩句結尾,語言精練,勝過千言萬語。)我覺得劉禹錫的這句話正是道出了秋天的'特點。有人說,秋天是金色的,我卻以為它是五彩繽紛的,它的多姿多彩遠遠超過了春天。呵!我愛這些美麗的樹葉,更愛這斑斕的秋天。
我的樹葉畫小學(匯總16篇)篇十三
我是一片可愛的樹葉。
春天,我從大樹媽媽的枝干里努力鉆出來,看到了一片嶄新的世界,這個世界五彩繽紛,比大樹媽媽的枝干好看多了!一鉆出來,我變成了富有生命力的嫩綠色,小巧玲瓏,我還在風的帶領下無憂無慮得跳舞呢!
夏天,我慢慢長大,葉片變大了許多,顏色也變成了透亮的翠綠色。我和其他的兄弟姐妹一樣,拼命吸收著土地里的養分,爭取長成一片又美又綠的葉子!
秋天,我漸漸的從原來可愛的'翠綠色變成了黃綠色,接著變成了失去生命力的枯黃色,這使我感到傷心不已。漸漸的,我忽然感覺到我的葉柄已經支撐不住葉片的重量了,搖搖欲墜,我十分傷心,這說明我要結束我的一生了。果然,不出幾周,我就被一陣無情的秋風掃落了下來,輕輕的掉到了泥土上,和其它葉子靜靜的躺在那兒,接著,更多的枯葉掉了下來,掩蓋在我的身上,我想,這應該是一層供我睡覺的被子吧。就在這一瞬間,我忽然想起了剛鉆出來時那股新鮮勁,是無比的懷念啊!
終于,寒冷的冬天到了,我的生命也要結束了。我與其他兄弟姐妹一起,靜靜的在泥土里睡覺,來年,我的身體會變成弟弟妹妹的養料吧!
我的樹葉畫小學(匯總16篇)篇十四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這首杜牧的《山行》大家耳熟能詳。詩中的“霜葉”指的就是秋天的特產-火紅的楓葉。秋天的楓葉如此美麗,這個假期,我就特意采集了幾種樹葉,細細賞玩。
我不會忘記,在夏天時,合歡那粉色的扇形花朵,配上她嫩綠的葉子,如此美麗。而現在,合歡花早就落下,只留下已不再翠綠的樹葉。風吹過樹梢,樹葉刷拉拉的響著,仿佛在說一個又一個古老的故事。合歡樹的每一片都是由許多小葉子組成,那深綠色的樹葉,兩周對稱。仔細聞,還可以聞到一股淡淡清香。這香味如薄荷般清新,卻又沒有薄荷的濃烈,令人迷醉。
純潔的玉蘭花,是屬于萬物復蘇的春天。而玉蘭的葉子,卻留到了現在。深綠的葉子可以清楚地看見葉脈。葉子的形狀很普通,但她身上似乎還含有花開時的味道,閉上眼睛,一朵嬌美的玉蘭花仿佛出現在眼前。
秋天,大多數人都關注那些艷麗的菊花,很少關心那貌不驚人的牽牛花。而倔強的她,無論風吹雨打,依然在那些角落里努力開放。那深綠的葉子,配上喇叭一樣的粉色、紅色、紫色花朵,是多么可愛。牽牛花葉的味道是粗狂的、濃烈的,粗獷中,還帶著一絲倔強。這大概就是她的性格吧。
這就是秋天的樹葉,清冷風中的孤獨、純潔、倔強。
我的樹葉畫小學(匯總16篇)篇十五
深秋季節,天高云淡,碩果飄香,樹葉像蝴蝶滿天飛舞。落葉是秋天送給大地最好的禮物,我約了幾個好朋友,用落葉做貼畫。
我們先去公園里撿了一些五顏六色的葉子,我想,做什么好呢:優美的芭蕾舞女孩?活潑可愛的松鼠?還是……最后我決定做幾只小船。
我先用又長又窄的柳葉做了船身,再用其它葉子和細小的草葉做了一些小裝飾。然后用銀杏葉的莖做了幾個小船漿,粘了上去。把有大又寬的葉子一分為二,一半貼在白紙的最下端做河岸,另一半葉子貼在兩旁做成大小不一、高低不平的岸坡。接著我又把楓葉和銀杏葉粘在岸上做些花花草草,這樣畫面更加充滿生機!隨后,我用了一些柳枝做小船下蕩起的波紋,看著如同真的一般。最后,我在船的上方畫了幾只海鷗,整個畫面更加栩栩如生了。
我給我的作品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海上風景》。我們一起用樹葉還制作了《烏龜和金魚》、《皇冠》、《長發妹》等等。
我們忙了一個下午,用樹葉粘貼了各式各樣的作品,看著自己的勞動成果,我很滿足,也很開心!
我的樹葉畫小學(匯總16篇)篇十六
秋天的樹葉秋,來了。落葉飛舞,遍地金黃。你可以從一陣桂花香,一場秋雨,一片落葉中感受到,秋天真的來了。漫步在城墻邊的林蔭大道上,昔日枝繁葉茂的大樹已漸漸地枝葉飄零,腳踩在枯葉上“嚓嚓”作響。看著那落葉漫天飛舞,我的心頓時靜了下來。遠處有幾棵楓樹,好似一團團燃燒著的火焰,通紅通紅的,像要把滿腔的熱情都送給遠道而來的游客們。我走上前,踮起腳仔細地觀察著楓葉:它由五片小葉片組成一整片大葉子,葉片邊緣有許多突出的齒輪,呈手掌狀。有的深紅,有的是淡紅,還有的是橙色。
這美景不禁讓我想起了唐代大詩人杜牧的詩句“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繼續往前走,我發現了一面“綠墻”,仔細一看,原來城墻上長滿了爬山虎。它的葉子依然綠油油的,看上去非常舒服,葉尖朝下,均勻地覆蓋著城墻,不留一點空隙。它為古老的城墻增添了無限生機。路兩旁最常見的就要數法國梧桐了,瞧,它們長得高大挺拔,遮住了陽光,像一名名威武的士兵。一陣秋風吹過,我伸手接著了一片落葉。它已變得枯黃,只有頂端還保留著一絲綠意,與我的.手掌差不多大,薄薄的,卷起了角。我想用手撫平它,卻怎么也撫不平了。難道它落了就沒有用了嗎?不!即使它的生命結束了,也要葉落歸根,回到土壤里,變成養分,獻給大樹。秋天的樹葉多姿多彩,它不僅帶給我們美的享受,更多的是給予我們對生命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