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作文是用文字凝固的思維,給人以啟迪,讓人受益無窮。翻開以下優秀作文的一頁頁,你將感受到作家的智慧和文字的美麗。
一粒種子的故事字(專業13篇)篇一
1936年,年僅6歲的小袁隆平和同學們一起,參觀了一個風景如畫的園藝場,那里如陶淵明筆下的世外桃源一般,美不勝收,令他流連忘返。
在竹籬笆外放眼一望,星星點點的嫩粉、橙黃點綴在一片蒼翠之間,讓人迫不及待要進入一探究竟。
跑累了,小袁隆平佇足田埂上,抬頭望去,正瞧見一串串紫紅色的葡萄從藤架上垂掛下來,仿佛一盞盞水晶燈。“在夜里,它們估計會閃閃發光呢!”想著,他小心翼翼地捧起一串葡萄,把鼻子湊近嗅了嗅,一股淡淡的果香環繞鼻尖,沁人心脾。他忍不住摘下一顆,剝下紫色外衣,嫩綠色的果肉在陽光下晶瑩剔透。滑入口里,酸甜可口的果肉游蕩唇齒之間。
在小袁隆平眼中,這一切都新奇極了。沒一會兒,他的目光便被不遠處的一簇簇花朵吸引。他蹲在花壇旁,目不轉睛地盯著,百思不得其解:為什么蜜蜂一直停在花朵上面呢?為什么花朵不會因此感到生氣呢?為什么蜜蜂們。
幸好,那只蜜蜂仿佛有了靈性一般,嗡嗡地飛走了。同學們跑來拍了拍他的肩膀,他這才晃過神來。環顧四周,大伙兒正玩得不亦樂乎。
他探出小腦袋,繼續研究花朵。咦,這一叢是什么?用手輕輕一碰這圓圓的東西,這個圓東西立馬就爆炸開來。小袁隆平忙拾起散落在地上的一顆顆小小的黑籽,左思右想,終于得出了結論:這就是植物的種子吧!
此時此刻,小袁隆平的心里萌生出了一種奇特的想法:大自然真是一個神奇的寶庫,我們和它還是好朋友呢!他愛上了大自然的種子,而這顆種子,與此同時也永遠地埋在了他的心里,萌發出了學農之夢。
一粒種子的故事字(專業13篇)篇二
教材分析:
本單元有2篇主題課文和一個“語文天地”。主題課文下面依次列識字表、寫字表和供學生思考討論的問題。“語文天地”包括寫字及拼音的要求和指導,鞏固擴展主題課文知識和培養語文能力的練習。以及各種旨在全面提高學生語文素質的語文活動。
教學目標:
1、熟讀課文,回答課后問題。
2、初步了解大樹和種子的一般知識。
3、掌握邊閱讀邊想象邊加動作的方法。
4、認字31個(最低),寫字14個。
5、用普通話,積極的、有創造性的完成語文天地中的口語交際。初步形成合作、探究的意識。
6、通過實踐活動初步培養科學的思維方法,培養觀察力、判斷力、記憶力、想象力、創造力。
教學重點:
1、初步了解大樹和種子的一般知識。
2、掌握邊閱讀邊想象邊加動作的方法。
3、認字31個(最低),寫字14個。
教學用具:
投影儀、生字卡片、掛圖、小黑板。
教學時間:
7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老樹的故事。
學生學習過程:
一、導課:
二、聽錄音,讀課文:
1、先讓學生說出自己以前已經認識的字。
2、放錄音。
3、誰愿意再把課文讀給大家聽?(一人一段。)。
要求:其他人認真聽,想一想,老樹會怎樣回答小動物們的問題?
4、小組內互相學習讀課文。
5、一組一段,討論老樹會怎樣回答。
6、比賽:看哪個組學得最快最好。
7、你還能對老樹提什么問題?
8、組內互議,互相解答。
三、鞏固生字:
出示生字卡,請學生來說一說應該注意的一些問題。找出其中我們已經學過的偏旁部首以及一些筆畫。
這百嗎身安談禮服音樂告訴吧所童。
學生觀察后說說應注意什么?
作業設計:
制作生字卡片。
熟讀課文。
板書設計:
這百嗎身安談禮服音樂告訴吧所童。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學習本課生字。
學生學習過程:
一、導課:
同學們今天我們繼續來學習《老樹的故事》。
二、復習:
朗讀《老樹的故事》。
開火車讀生字。
指五名學生分段讀一讀。讀音請學生自己糾正。
學生讀后說說學了這篇課文知道了些什么?
三、學寫字:
1、出示生字卡,請學生來說一說應該注意的一些問題。找出其中我們已經學過的偏旁部首以及一些筆畫。
2、你認為這個字怎樣寫好?
3、學生自由討論字的筆順師糾正并在田字格里示范:
老故百歲安家來那。
4、學生觀察后說說應注意什么?在自己的本子上寫。
四、師生溝通:
你對老樹這樣的植物感興趣嗎?課下留心身邊的植物積攢一些有關它們的知識會很有用的。
板書設計:
老故百歲安家來那。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
學習課文《一粒種子》。
學生學習過程:
一、導課:
二、新授:
1、(放音樂,老師朗誦課文)。
要求:邊聽邊看,標出你還不認識的字。
2、分組讀課文,說一說,通過讀課文你都知道了什么?
3、指名讀課文,集體糾正讀音。
4、找一個你記得最牢的生字,把你的好方法介紹給大家。
5、誰想當老師帶領大家讀一讀。
6、游戲:我說你對。
7、小組合作進一步學習生字。
誰能說說自己是如何記住生字的。(鼓勵學生用學過的字分析生字)。
8、把自己當作一粒小種子,帶著感情讀讀課文。
先練習,再指名讀。
開火車讀課文,小組比賽。
你能看著圖畫,講一講這個故事嗎?
想一想,種子是怎樣看到外邊世界的?
9、分角色朗讀課文:
三人一組:旁白、種子、蚯蚓。
比一比,誰讀得最好。
可以邊讀邊表演。
作業設計:
回家把今天學習的課文讀給家長聽。
板書設計:
泥醒和挺舒聲鉆。
松泉熱鬧連忙趕光。
第四課時。
教學內容:
學習本課生字。
學生學習過程:
一、復習:
讀生字卡片。
朗讀課文。
分角色讀課文。
二、學寫生字:
1、讀生字,糾正字音。
2、出示“渴、喝”,學生自己交流談區別及書寫規則。
3、結合語文天地中,描一描、寫一寫。
3、出示“聲、音、趕、光”:
4、你能說出這些字的筆順嗎?
5、小組同學說一說,再指名回答。
6、你能把這些字寫的漂亮嗎?
7、學生自己獨立寫,然后小組評議。說說這些字的筆順,先在小組中互相說說,再指名說說。
8、學生可就難寫的字書空或描一描后再書寫。
9、學生書寫教師巡視檢查指導。
作業設計:
在作業本上每個生字寫2個,組一個詞。
板書設計:
渴喝聲音趕光。
第五課時。
教學內容:
完成語文天地中的內容。
學生學習過程:
一、抄一抄:
齊背聲母、韻母。
默寫聲母、韻母。
抄寫zicisizhichishiri。
注意:抄寫音節時字母要離的近一點。
同桌比一比,看誰寫得又快又好看。
二、讀一讀,選一個詞語造句:
熱鬧光明趕快高興。
童話暖和音樂口渴。
這些詞語你都認識嗎?
讀一讀。
分組交流造句,推選一個最好的,說給全班聽。
評選最佳造句小組,獎勵。
我來問,你來答:
外面是什么聲音?。
外面什么樣兒?。
同位練,再指名說一說。
小組同學再比一比,看誰說得好?
第六課時。
教學內容:
完成語文天地中的內容。
學生學習過程:
一、導入:
假期里,你都學會了哪些兒歌?聽過哪些故事?又多認了多少字?說給大家聽一聽。這節課我們一起來學幾首課外的小兒歌,多認幾個字。
二、讀一讀,認一認:
一首唱不完的歌。
吃了大西瓜,瓜子種地下。
瓜子發了芽,藤兒地上爬。
藤兒開了花,結出大西瓜。
吃了大西瓜,種子種地下。
……。
誰會讀?會讀的學生讀一讀。
從兒歌中,你知道了什么?
你認識這幾個字嗎?
根莖(藤)葉花果實(西瓜)種子(瓜子)。
4、你能繼續編這首兒歌嗎?
讀一讀:
畫鴨。
媽媽喂鴨,爸爸畫鴨。
媽媽把鴨兒趕上架,
爸爸掛上那大畫夾。
鴨兒上架嘎、嘎、嘎,
爸爸畫鴨唰、唰、唰。
架上的鴨兒瞪著畫上的鴨,
畫上的鴨兒望著架上的鴨。
爸爸夸媽媽喂的鴨兒肥又大,
媽媽夸爸爸畫的鴨兒活象鴨。
鴨兒、鴨兒叫嘎嘎,
爸爸、媽媽笑哈哈!
這些字你都認識嗎?
小組同學互相交流。
全班交流。
作業設計:
回家讀課外閱讀書中的課文。
板書設計:
畫鴨。
媽媽喂鴨,爸爸畫鴨。
媽媽把鴨兒趕上架,
爸爸掛上那大畫夾。
鴨兒上架嘎、嘎、嘎,
爸爸畫鴨唰、唰、唰。
架上的鴨兒瞪著畫上的鴨,
畫上的鴨兒望著架上的鴨。
爸爸夸媽媽喂的鴨兒肥又大,
媽媽夸爸爸畫的鴨兒活象鴨。
鴨兒、鴨兒叫嘎嘎,
爸爸、媽媽笑哈哈!
第七課時。
教學內容:
完成語文天地中的內容。
學生學習過程:
一、復習:
齊讀《老樹的故事》。
二、扮演老樹講故事:
你能扮演老樹,告訴大家所有的故事和童話嗎?
分組活動:
每人都扮老樹講一個故事,每組推選一個最好的上臺表演。
評選出最佳小組。
三、交流觀察記錄:
種一粒種子,觀察種子的生長情況,寫一個觀察記錄。
四、金鑰匙:
朗誦詩歌時,我按自己的想象加上了一些動作,大家都夸我朗誦得好。
你也來試試,讀這個單元的課文。
作業設計:
回家把老樹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老樹的故事、一粒種子教案教學設計]。
一粒種子的故事字(專業13篇)篇三
教學目標:識字15個,寫字6個。理解課文內容。
教具準備:掛圖、生字卡片、錄音機。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知道種子是怎樣發芽的嗎?這節課我們來學習一粒種子。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聽錄音。
2.看一看,課文有幾個自然段。
3.一個自然段一個自然段的讀。圈出不認識的字。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識字。
4.出示生字泥醒和挺舒聲鉆松泉熱鬧連忙趕光。
5.我愿當小老師。
6.找出生字的“鄰居”,還能和誰做朋友?
7.組內讀課文。一人讀一節。
8.選讀得好的同學到前面讀。
三.在讀課文,理解課文的內容。
1.指名讀課文。
3.聽學生匯報,并總結。
4.再讀課文。
四.鞏固練習。
看誰讀得好鉆出松土泉水和平熱鬧連忙舒服暖和。
五.課堂總結:這節課同學們學得真棒!
教學回顧:
板書設計:一粒種子。
泥醒和挺舒聲鉆松。
泉熱鬧連忙趕光。
第四課時一粒種子。
教學目標:學習寫字。
教具準備: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一粒種子”,誰能把這篇課文讀一遍?
指名讀詞語:鉆出松土泉水和平熱鬧連忙舒服暖和。
二:學習寫字。
1.出示生字:渴喝聲音趕光。
2.齊讀生字。
3.指導寫“渴”(1)師先示范筆順。
(2)用紅筆描出三點水旁,再請學生思考:“渴”為什么是三點水旁?
(3)請學生在書桌上用手指邊寫邊說筆順后描紅。
4.同樣方法自己學寫“喝”,說說“喝”為什么是口子旁?
5.其余的字學生自己在田字格里練習寫。
三.總結評比。評出寫得較好的學生表揚。
四.教學回顧:
板書設計:一粒種子。
渴喝聲音趕光。
一粒種子的故事字(專業13篇)篇四
1、學會課文中10個生字,知道“挺一挺、舒服、鉆出來、熱鬧”等詞的意思。
2、了解種子的生長過程,感受生長的快樂。
3、懂得種子發芽需要一定的條件,獲得一些簡單的植物生長的知識。
4、能用“熱鬧、一邊……一邊……”各寫一個句子。
教學重點:學會課文生字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了解種子發芽的條件和經過。
教學安排:3課時。
第一課時。
一、看課題提問。
看到這個課題你最想知道什么?(種子是怎樣長大可的?……)。
二、聽配樂朗讀課文。
1、你都聽明白了什么?交流。
2、自由讀課文,看還能讀明白什么?
3、交流。
4、填空:課后習題6。
三、檢查課文的預習情況。
1、把自己最喜歡的、讀得最好的讀給大家聽。
2、讀生字詞。
3、完成《課堂作業》2。
四、鞏固練習。
1、記一記自己認為難寫的字。
2、寫一寫生字。
3、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一、復習檢查。
1、讀生字詞。
2、按課文填空(課后6)。
二、研讀課文。
1、你能從這段話中讀出種子發芽需要那些條件嗎?
板書:暖和的天氣。
喝水。
松土(空氣)。
2、你樂意當一回種子嗎?為什么?好好讀讀課文感受一下吧!
3、如果你真是種子,你最希望得到的是什么?陽光?泉水?還是空氣?選擇自己最喜歡的一部分讀,說明原因。
4、交流:第一部分抓住“醒、挺”
第二部分抓住“種子喝的水是從哪兒來的”
第三部分是重點。
(1)在學生交流后,請同學分別劃出蚯蚓和種子的話。
(2)男女生分讀,比一比,哪邊同學能提出比較有價值的問題。
(3)重點理解種子奇怪的語氣,“招呼”的意思。
三、小結課文。
1、到這里為止,種子已經挺了三次了。我們用朗讀來表現他三次挺的動作好嗎?
2、老師讀,學生表演。
3、女生讀,男生表演。
4、男生讀,女生表演。
四、鞏固練習。
1、齊讀1--7段。
2、完成課堂作業3。
五、熟讀課文。
第三課時。
一、復習檢查。
1、讀生字詞。
2、讀課文1--7段。
二、學習課文8、9段。
1、當種子挺了三次之后,他聽見了什么?
2、出示句子:春風在唱歌,泉水在唱歌,小鳥在唱歌,小朋友也在唱歌。
3、你能想像一下,他們都會怎么唱呢?
4、比較句子:春風在吹,泉水在流,小鳥在叫,小朋友在唱歌。
5、練習朗讀。
6、如果你是那在地底下呆了很久的種子,當聽到外面的歌聲會想些什么?(理解“熱鬧”,你還知道哪兒很熱鬧?)。
7、指導朗讀種子說的話。
8、種子終于又挺了挺身子,他終于看到了一個光明的世界,你能給“光明”換一種說法嗎?幫他描述一下他眼中“光明的世界”。
9、齊讀8、9段。
三、總結課文。
1、你喜歡這篇課文嗎?為什么?
(把種子當作人來寫,知道了種子鉆出地面的條件……)。
2、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完整地讀一遍課文。
四、鞏固練習。
1、聽寫詞語。
2、完成課堂作業。
五、課外閱讀。
1、《選學讀本》《對人類有益的動物--蚯蚓》。
2、《新教材》《筍芽兒》。
一粒種子的故事字(專業13篇)篇五
我們今天學習了《一粒種子》,這是一篇童話故事。講的是一粒種子睡在泥土里,他醒了,喝了一口水,覺得很舒服、很暖和,就把身子挺一挺。春風輕輕地吹著,他問蚯蚓:“外邊是什么樣?也這么黑嗎?蚯蚓說:“外邊不黑,很亮!”種子又把身子挺一挺。春風在唱歌,泉水在唱歌,小鳥在唱歌,小朋友也在唱歌。種子聽見外邊很熱鬧,就說:“我要趕快出去!”他又把身子挺一挺,眼前忽然一亮,他高聲喊道:“啊!好一個光明的世界!”種子終于發芽了,他很高興。(讀后感)。
一粒種子的故事字(專業13篇)篇六
教學要求:
1、認識生字12個,積累詞語11個詞語和句句子。
2、正確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后兩小節。
3、知道種子通常在春天發芽長大,初步了解種子發芽需要一定的溫度、水分和空氣。
教學重點:
1、識生字12個,積累詞語11個詞語和句句子。
2、正確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后兩小節。
教學難點:
知道種子通常在春天發芽長大,初步了解種子發芽需要一定的溫度、水分和空氣。
教學準備:生字卡片媒體錄音。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課題:
1、師:老師這里有一段很優美的文字,想請大家來聽一聽,并且告訴老師這段文字描寫的是哪一個季節的景色。
教師朗讀:
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園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坐著,躺著,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風輕悄悄的,草綿軟軟的。(春天)。
2、師過渡:是啊,春天到了,冰雪融化了,桃花開了,柳樹綠了,瞧,種子也從泥土中醒來了,聽,他在說著悄悄話呢!讓我們打開課本,聽聽種子在和誰說話,他又說了些什么?(出示課題:一粒種子)。
二、檢查自學的生字詞語:
1、游戲一:點泡泡(檢查詞語掌握情況)。
2、游戲二:照鏡子(書空“泥、粒、渴、喝”)。
三、學習課文:
1、:師:我們把這些生字寶寶放到課文中再來讀一讀。(學生輕聲讀課文)邊讀課文思考:課文里幾次寫到種子“挺一挺”?用線劃出。
2、學生交流:
第一次“挺一挺”(學習課文第一小節)。
(1)組內朗讀第一節。
(2)做動作,演一演。
第二次“挺一挺”(學習課文第二小節)。
(1)指名讀第二小節。
(2)演一演。
(3)種子覺得很舒服,會說些什么?
第三、四次“挺一挺”(學習課文第三-九小節)。
1、默讀3-7節:這幾節寫誰和誰的對話?
2、介紹“蚯蚓”:你聽說過蚯蚓嗎?它有什么特點?
3、板書:松土(空氣)。
4、學生字:咱呢。
5、分角色朗讀。
6、學習八、九小節。
(1)師:是啊,春天這么熱鬧!課文中是怎么描寫春天熱鬧的景象的呢?
(2)自由讀劃出寫春天熱鬧的句子。
(3)種子聽到外面這么熱鬧,他怎么說?
比較句子:我要出去!
啊,我要趕快出去!
3、思考問題:
師:通過剛才的學習,聰明的小朋友你們知道種子發芽需要哪些條件?(水、空氣、陽光)。
4、小結:小作者根據種子發芽需要溫度、水分和空氣三個條件。用擬人化的寫法寫了這篇科學通話。四個“挺一挺”敘述了種子發芽生長的全過程。
四、讀寫結合的拓展練習:
完成“說一說”
種子鉆出地面以后,會看到什么呢?加上動作,說一說,寫一寫。
板書。
1、一粒種子。
暖和(溫度)挺一挺。
喝水(水分)又挺一挺。
松土(空氣)又挺一挺。
又挺一挺。
一粒種子的故事字(專業13篇)篇七
這篇課文講了種子發芽的條件和過程,種子發芽需要合適的溫度,足夠的水分,蚯蚓的幫助,還有種子自己的`努力,他才可以發芽。我覺得種子之所以能發芽,是因為有合適的條件和他每天都一直努力往上鉆。這跟我們學習是一個道理,需要媽媽的關心、老師的教導和同學的幫助,最關鍵的是你自己一定要努力,這樣你才能學到很多知識,成績也能提高很多呢!
一粒種子的故事字(專業13篇)篇八
1.認識3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積累詞語,指導學生用“熱鬧”說話。
2.了解種子發芽過程需要什么條件。
3.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在朗讀中感受種子在成長中的急切、喜悅和激動的心情。
教學重點。
1.認識3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感受種子在成長中的急切、喜悅和激動的心情。
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投影片。
教學課時。
2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2.小朋友們看到的,正是一粒種子發芽的經過,今天讓我們一起去看個究竟,一起來體會種子在成長中的感受。
二、初讀課文,隨文識字。
1.學生初讀課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標出生字。
2.出示生字卡片,請學生開火車認讀。集體糾音,提醒學生注意“挺”字為后鼻音。
3.齊讀黑板上貼出來的生字,采用多種方式來讀(開火車讀、打亂順序讀等)。
挺蚯蚓暖渴舒亮鉆泉世界。
4.請你給生字找朋友。
5.誰能說說你是怎么記住這些生字的?鼓勵學生用多種方法識字。
如:挺——提手旁,加個“廷”;頭要抬,胸要挺;邁步走,真精神。
讀一讀。
6.火車讀課文,生生互評。要求:流暢、聲音響亮。
三、再讀課文,初步感悟課文內容。
1.再讀課文,要求讀正確,讀流利。課文中的生字大家都已經認識了,把它們放到課文的句子中,小朋友們都會讀了嗎?請再讀課文,把課文讀正確,讀流利。
2.引導合作讀書,同桌互相聽一聽,評一評。
3.開火車朗讀各段,引導學生評價,注意正音,朗讀有困難的地方,集體幫助。
4.說說這篇課文講了什么?
四、指導學習會寫字。
1.出示8個要求會寫字字卡,讓學生觀察要求字形,并說說書寫時應注意什么。
2.鼓勵學生找形近字,幫助區分。
暖——愛渴——喝鉆——站。
3.指導書寫。
老師提醒學生注意:
“舒”字的右邊不要寫成“矛”(師提示:空間越大才越舒服,多加一筆,地方小了就不舒服了)。
渴:最后一筆寫豎折要把人字包起來。
4.請學生到黑板上田字格中書寫。
5.評評誰寫得最漂亮。
6.采訪字寫得漂亮的同學,請他介紹經驗。
五、作業。
1.練習書寫8個會寫字。
2.把課文讀給爸爸媽媽聽。
第二課時。
一、談話導入。
1.從現在起咱們就是這粒小種子。想象一下,現在咱們還在黑乎乎的地下,我們怎樣才能從黑乎乎的地下鉆出來看看外面的陽光和熱鬧世界呢?(板書:地下種子)讓我們一起繼續學習課文。
2.這篇課文一共有多少個自然段?(有9個自然段)。
二、學習第1、2自然段。
1.小種子們快快讀讀課文的1、2自然段,然后說說在黑乎乎的地下你都干了什么?
2.學生說感受,老師提醒學生以第一人稱說:“我……”
3.你們能不能用“我先……然后……”的這樣的句式把課文中第1、2自然段內容連起來說一說。
4.小種子,能告訴我是誰讓你醒過來的嗎?
(原來是春風吹醒了你呀!)。
5.小種子,你“挺一挺”是在干什么?(原來你是伸懶腰,舒展舒展筋骨呀!)。
6.指導朗讀課文的第1、2自然段。
讓我們一起邊做動作邊讀課文,把自己當成那粒正在慢慢長大的小種子,讀出自己的感覺來。指名讀,評議是否讀出小種子很暖和、很舒服的感受。
三、學習第3—6自然段。
1.找出蚯蚓與種子對話的部分,學生齊讀。
2.指導學生朗讀蚯蚓與種子的對話。
(1)誰愿意演一演這粒正在一個勁兒往上鉆的種子和翻土小專家蚯蚓先生?
請兩生讀對話,點評是否讀出了種子的好奇和蚯蚓的熱心。
(2)師扮種子,生扮蚯蚓朗讀種子和蚯蚓之間的對話。
(3)想象對話。
師:“蚯蚓大哥,你說我能出去嗎?”
請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即興對話。
四、學習第8、9自然段。
1.體會外邊的熱鬧。
(1)有了蚯蚓大哥的幫助,小種子離熱鬧的外面世界越來越近了!小朋友們認真讀一讀課文的第8自然段,把描寫外面熱鬧的句子找出來!
投影出示第8自然段第一句話:“春風在唱歌,泉水在唱歌,小鳥在唱歌,小孩子也在唱歌。”
(2)讓我們聽聽春風怎樣在唱歌?(提示學生模仿春風吹來的聲音。)。
(3)我們不僅聽到了呼呼的風聲,還聽到了更多美妙的聲音。
出示文字投影,完成填空練習:
泉水()地唱 小鳥()地唱 小孩子()地唱。
(4)你想給種子唱首什么歌,催它快快出來?鼓勵學生唱一唱。
(5)指名有感情地朗讀第8自然段第一句。師生集體評議是否讀出了熱鬧的氣氛。
(6)大家剛才讀得多熱鬧呀!(出示詞語卡片“熱鬧”)誰來用“熱鬧”說句話?
2.體會小種子急切的心情。
(1)這么熱鬧小種子可等不及,你從第8自然段中哪一個詞看出小種子很急切?(連忙)。
出示文字投影:種子聽見外邊很熱鬧,連忙說:“啊,我要趕快出去!”
(2)誰來幫小種子說——“啊,我要趕快出去!”
指名讀小種子的話,評價是否讀出了小種子急切、激動的心情。
3.體會小種子的喜悅。
(1)讀讀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說說你體會到了什么?
(體會到小種子第一次看到這個明亮的世界時心中的激動、喜悅和驚訝。)。
(2)你能把你的感受讀出來嗎?(鼓勵學生讀出自己獨特的感受。)。
五、回顧全文,拓展思維。
1.小種子不是一下子就鉆出了地面,它先是怎樣,再又怎樣,最后才鉆出地面的?請大家快速瀏覽課文,把表示小種子動作的詞語畫下來。
2.師生共同完成種子成長過程的板書:醒過來,挺一挺,喝口水,又挺一挺。
3.現在大家回憶一下,小種子在它成長中都離不開誰的幫助?
出示投影,選擇其中一句說話:
小種子離不開()。
如果沒有(),小種子()。
4.你認為小種子能鉆出來,是不是全靠別人的幫助?
6.如果你是這粒小種子,當你鉆出來以后你想對誰說點什么?
一粒種子的故事字(專業13篇)篇九
《一粒種子》是一篇老教材,老師們都比較熟悉,由于這是一篇常識性童話,以擬人的手法,用淺顯而形象的語言,描繪了種子發芽的過程和所需的條件。課文語言生動活潑,接近兒童口語,是朗讀的好教材。
1、認識生字12個,積累詞語11個詞語和句句子。
2、正確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后兩小節。
3、知道種子通常在春天發芽長大,初步了解種子發芽需要一定的溫度、水分和空氣。
1、識生字12個,積累詞語11個詞語和句句子。
2、正確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最后兩小節。
知道種子通常在春天發芽長大,初步了解種子發芽需要一定的溫度、水分和空氣。
生字卡片媒體錄音。
一、情境引入課題:
1、師:老師這里有一段很優美的文字,想請大家來聽一聽,并且告訴老師這段文字描寫的是哪一個季節的景色。
教師朗讀:
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園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坐著,躺著,打兩個滾,踢幾腳球,賽幾趟跑,捉幾回迷藏。風輕悄悄的,草綿軟軟的。(春天)
2、師過渡:是啊,春天到了,冰雪融化了,桃花開了,柳樹綠了,瞧,種子也從泥土中醒來了,聽,他在說著悄悄話呢!讓我們打開課本,聽聽種子在和誰說話,他又說了些什么?(出示課題:一粒種子)
二、檢查自學的生字詞語:
1、游戲一:點泡泡(檢查詞語掌握情況)
2、游戲二:照鏡子(書空“泥、粒、渴、喝”)
三、學習課文:
1、:師:我們把這些生字寶寶放到課文中再來讀一讀。(學生輕聲讀課文)邊讀課文思考:課文里幾次寫到種子“挺一挺”?用線劃出。
2、學生交流:
第一次“挺一挺”(學習課文第一小節)
(1)組內朗讀第一節
(2)做動作,演一演
第二次“挺一挺”(學習課文第二小節)
(1)指名讀第二小節。
(2)演一演
(3)種子覺得很舒服,會說些什么?
第三、四次“挺一挺”(學習課文第三—九小節)
1、默讀3—7節:這幾節寫誰和誰的對話?
2、介紹“蚯蚓”:你聽說過蚯蚓嗎?它有什么特點?
3、板書:松土(空氣)
4、學生字:咱呢
5、分角色朗讀
6、學習八、九小節
(1)師:是啊,春天這么熱鬧!課文中是怎么描寫春天熱鬧的景象的呢?
(2)自由讀劃出寫春天熱鬧的句子
(3)種子聽到外面這么熱鬧,他怎么說?
比較句子:我要出去!
啊,我要趕快出去!
3、思考問題:
師:通過剛才的學習,聰明的小朋友你們知道種子發芽需要哪些條件?(水、空氣、陽光)
4、小結:小作者根據種子發芽需要溫度、水分和空氣三個條件。用擬人化的寫法寫了這篇科學通話。四個“挺一挺”敘述了種子發芽生長的全過程。
四、讀寫結合的拓展練習:
完成“說一說”
種子鉆出地面以后,會看到什么呢?加上動作,說一說,寫一寫。
一粒種子
暖和(溫度)挺一挺
喝水(水分)又挺一挺
松土(空氣)又挺一挺
又挺一挺
一粒種子的故事字(專業13篇)篇十
師:這篇課文比較長,小節比較多。請在課文里找一找,拿出鉛筆做上記號,種子睡醒過來有幾個“挺一挺”。
(學生拿鉛筆邊看書邊做記號)。
師:書上有幾個挺一挺?你來講講你是怎么劃的?
生:第一個“挺一挺”是從“一粒種子睡在泥土里”到“就把身子挺一挺”。
師:也就是課文的——。
生:也就是課文的第一小節。
師:第二個挺一挺呢?
生:第二個“挺一挺”是從“它有點兒渴”到“就把身子挺一挺”。也就是第二小節。
師:說得很好。第三個呢?
生:第三個挺一挺是從“種子聽了很高興”到“又把身子挺一挺。”
生:從“春風在唱歌”到“種子又把身子挺一挺。”
師:第四層意思應該到完了。有四個“挺一挺”。跟他劃得一樣的同學請舉手。(學生都舉手)。
生:第一小節有兩句。
師:請你讀第一句。(指名另一學生)你讀第二句。(兩名學生先后讀第一段中兩句話)。
師:好。一粒種子睡在泥土里,(在圖上貼上一粒子沉睡在泥土里)它覺得很暖和。(板書:暖和)就把身子挺一挺。(板書:就把身子挺一挺。同時在黑板掛圖上貼上一粒微睜開眼睛的種子)。
師:(指名)你來讀第二段。(學生讀第二段)。
師:種子覺得有點兒渴,喝了一口水,(板書:喝水)覺得怎么樣?
生:(齊)很舒服。
師:對,它又把身子挺一挺。(板書:又把身子挺一挺,同時在掛圖上貼上一粒睜開眼睛的種子)好,我們把第一、第二節連起來念一念。要把它感到暖和,覺得舒服的感覺念出來。(生齊讀一、二兩節)。
師:這時候春風輕輕地吹著,種子在泥土里看到好朋友了。看到了誰呀?
生:(齊)蚯蚓。
生:(齊讀)外面是什么聲音?
師:(讀)那是春風,春風招呼咱們到外邊去。
生:(齊讀)外邊什么樣兒?也這么黑嗎?
師:(讀)不,外邊亮得很,我來幫你松一松土,你好鉆出去。
師:好,現在我們換一換,你們做蚯蚓,我來做種子,我來問你們。(師生分角色朗讀)。
師:蚯蚓告訴種子外邊亮得很。你們看看課文中這幅圖,外邊是什么樣兒的?誰把這幅圖講給大家聽聽。
生:外邊亮得很,太陽把大地照得暖暖的,柳樹在陽光照耀下,迎著春風跳舞。小燕子在唱歌。
生:太陽射出了萬道金光,照得大地亮堂堂。柳條兒迎著春風在空中飛舞。小燕子從南方飛回來了。
生:幫種子松土。
生:因為它想外邊亮得很。蚯蚓幫它松土,它可以鉆出去看看地上的世界。
師:對,它就又把身子挺一挺。(板書:又把身子挺一挺。同時在圖上貼上長出小芽的種子)。
生:春風在唱歌,泉水在唱歌,小鳥在唱歌,小朋友也在唱歌。
師:是呀,(逐一板書:春風泉水小鳥小朋友在唱歌)。
師:大家想一想春風招呼種子到外邊去,它會唱什么歌呢?
生:春風唱:呼呼呼,呼呼呼,小種子快出來。
師:泉水怎么唱的?
生:泉水唱:叮咚叮咚,我要流到小溪里去。
師:對了,春天來了,冰雪融化,泉水要流到小溪里去了。
師:小鳥怎么唱的?小鳥一定唱得更好聽了。
(一位女孩用優美的童聲唱起《春天在哪里》的歌曲,唱到最后一節小黃鸝的歌聲時,老師引導全體學生齊聲合唱“的哩哩……”)。
師:小鳥的歌聲真好聽呀!小朋友也在唱歌。我們就是小朋友,我們來唱一個《我是一棵小樹苗》好嗎?(生齊答:好)來,準備好,配上動作,高高興興地唱,讓種子聽到。(小朋友愉快地唱起《我是一棵小樹苗》,并配上動作,情緒活躍。)。
生:(齊)熱鬧。
師:對。(板書:熱鬧)那么多的歌聲,那么好聽,這時候它說了什么話?
生:(齊)啊,我要趕快出去。(教師指導讀好這句。)。
生:第一句更想出去。
師:為什么?
生:因為第一句要“趕快”出去,有馬上,很急的意思,第二句沒有用“趕快”,就是說慢慢來好了。
生:(齊)是“連忙”。
師:對。現在我們從“春風在唱歌……”念到“啊,我要趕快出去。”要把種子想趕快出去的心情念出來。(學生齊讀這一節)這里有兩個句子,請讀一讀,比一比。
生:(念第一句)春風在吹,泉水在流,小鳥在叫,小朋友在唱歌。
生:(念第二句)春風在唱歌,泉水在唱歌,小鳥在唱歌,小朋友也在唱歌。
師:這兩個句子的意思怎么樣?
生:這兩個句子的意思是不同的。
師:怎么不同?
生:第一句是說春風在吹,泉水在流,小鳥在叫,小朋友在唱歌,第二句都改成唱歌了。
師:有沒有不同意見?
生:這兩句話意思都相同的。
師:為什么?你講出理由。
生:因為第二句把春風當作人,說它在唱歌,把泉水、小鳥也當作人了。
師:對,老師同意后面一位同學的意見。這兩句話寫法不同,意思一樣。你們看,春風在吹,把吹比作唱歌,泉水在流,把流水聲比作唱歌,把小鳥的叫比作唱歌,小朋友本來就會唱歌,這兩句話意思是一樣的。你喜歡哪一句?要講出理由。
生:我喜歡第二句,因為第二句寫得美。
生:我也喜歡第二句,因為第二句寫得生動。
生:我也喜歡第二句,因為第二句好像把春風、泉水、小鳥比成了真的人一樣。
師:對呀,把春風、泉水、小鳥比成人一樣。春風在吹,春風在唱歌;泉水在流,泉水在唱歌;小鳥在叫,小鳥在唱歌。這種寫法,我們讀起來就覺得很生動,很活潑,很有趣,念起來怪有味兒的。你們看,它們還排起隊伍來了;第一個是春風,第二個是泉水,第三個是小鳥,第四個是小朋友,排成隊伍的句子我們越讀越有勁。我們再來讀一讀。(學生有表情地齊讀。)。
師:看書,讀下去。(學生齊讀:種子聽見外面很熱鬧,連忙說:“啊,我要趕快出去!”)。
師:這時候種子又把身子挺一挺。(貼上帶小葉的種子,并板書:又把身子挺一挺)第四個“挺一挺”種子已經挺出地面來了。它覺得眼前忽然一亮(出示掛圖)誰能看圖講講種子挺出地面,看到地面上的景象。要從近到遠說,把圖上畫著的地面上的事都講出來。
生:種子鉆出地面來,眼前一亮。它看見泉水從山坡上流下來,叮咚叮咚地在唱歌;看見小朋友背著鐵锨去種樹;桃花開了,小黃鵬在樹上唱著優美動聽的歌。柳樹迎著春風在跳舞。小燕子圍著柳樹飛來飛去。遠處的田野上,拖拉機在春耕。種子看見這情景多么高興啊!
生:(略)。
師:春天是多么美好啊!外面那么美,讀最后一節,要把種子這種感覺讀出來。(生齊讀最后一節)。
生:種子“挺一挺”三次在地下,一次在地上。
師:“挺一挺”是說種子在干什么?
生:種子在膨脹。
生:種子在發芽。
師:到底是膨脹還是發芽?
生:(齊)是發芽。
師:對。“挺一挺”就是種子在生長,在發芽。(指板書暖和)它覺得怎樣?
生:(齊)暖和。
師:對,暖和了,它把身子怎樣?
生:挺一挺。
師:它有點兒渴了怎么樣?
生:(齊)喝水。
師:喝了水怎樣?
生:(齊)又把身子挺一挺。
師:后來蚯蚓來幫它——。
生:(齊)松土。
師:泥土松了,它怎樣?
生:(齊)又把身子挺一挺。
師:最后它要鉆出地面了,又怎樣?
生:又把身子挺一挺。
生:它要蚯蚓翻松泥土。
生:它要水分。
師:對,春天天氣暖和,有充足的水分,泥土松軟,空氣流通,種子就發芽啦。
第一課時教學實錄。
1、認識15個生字,會寫6個生字。
2、懂得種子發芽需要一定的條件,獲得一些簡單的植物生長的知識。
3、能用"熱鬧"說一個句子。體驗種子對美好、光明世界的向往之情。
注意多音字"和"的讀音,懂得種子發芽所需的條件。
一粒花生一顆花生的幼苗。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師:同學們,現在是什么季節。
生:春天。
師:春天里,花紅柳綠、五彩繽紛(播放課件),你們知道這一棵棵美麗的小花小草,都是由一粒粒不起眼的種子變來的,我手里就有一粒種子,你們看(出示花生),把花生種到土里,慢慢地就變成了小苗苗(出示花生的幼苗),這到底是為什么呢?今天一粒種子就要帶我們去看看它的成長歲月的故事。
板書課題:一粒種子(全班齊讀課題)。
二、檢查課前預習和生字掌握情況。
1、課件游戲;種子點名(指名個別同學讀,注意"暖和")。
2、出示講讀例句:(1)太陽出來了,天氣真暖和呀。(2)我和他是好朋友。
3、指名同學當小老師帶全班讀。
4、四人小組合作學習生字卡片,誰能用好辦法記住這些字(如編字謎,編順口溜,用鈀筆標記)。
三、初讀課文。
1、自讀課文。
2、質疑問難:讀完了課文,有哪些地方不明白。(學生交流)。
四、精讀分析。
1、指名:誰喜歡讀第一自然段?
生:讀(加動作)挺一挺。
師:你們覺得他哪些地方讀得好,哪些地方讀不好。
生1:動作好。
生2:音很準。
生3:不夠有感情。
師:生3,你讀讀。
生3:(讀出暖和的語氣,加動作表情,很形象)。
師:老師覺得他"很暖和",好像睡在被窩里一樣,誰也來用舒服的口氣讀一讀,也來暖和暖和。
生:讀(也很繪聲繪色)。
師:現在再請全班同學喝口水,一起舒服舒服(做挺一挺動作)。
師:有感情地朗讀第二自然段。
生:讀。
2、教學3、4、5、6、7自然段。
師:觀看插圖,種子旁邊有一個好朋友,是誰。
生:是蚯蚓。
師:他們在說些什么悄悄話。
生:答。
師:種子現在在哪里。(看圖)。
生:黑乎乎的地里。
師:外面有什么聲音。
生:春風輕輕地吹著。
師:種不知道春風,它心里會怎么想。(看圖觀察種子的表情)。
生:很害怕,很好奇。
師:我看看哪顆種子最害怕,最好奇。
生:紛紛舉手,躍躍欲試。
師:指名讀(3-4)讀。
師:全班都來害怕害怕,好奇好奇。
生:全班齊讀。
師:種子很害怕,這時好朋友蚯蚓幫了什么忙。
生:幫種子松土。
師:哪個友善的蚯蚓幫我們膽小的種子。
生:(熱情幫助的語氣)。
師:誰能比剛才這位同學更熱情。
生:(讀得很誠懇)。
師:種子得到了蚯蚓的幫助,心情怎么樣。
師:誰來高興高興。
生:讀(不夠有表情)。
師:老師發現xx同學滿臉歡笑,你在笑什么。
生:蚯蚓幫助我,我很高興。
師:這個同學能加上表情,很好,很生動,我們再試試。
生:讀(有感情)。
3、教學8、9自然段。
師:觀察插圖2,你看到了什么。
生:春風吹指著小花,鳥兒嘻戲歡叫,蝴蝶飛舞。
師:四人小組扮演春風,鳥兒、蝴蝶,演一出美麗的春景。
生:有聲有色地表演。
師:誰能用一個詞來形容:春風、小鳥、蝴蝶,歡快唱歌的場面。
生:熱鬧。
師:你們能把剛才的熱鬧歡快的場面讀出來。
生:讀(很歡快)。
師:看到同學們這么歡快,呆在一旁的種子我可耐不住了,"啊,我要趕快出去"。
生:笑。
師:我們當當種子,一起出去吧。
師、生:齊讀。
師:(打開日光燈)。
生:好亮啊。
師:我們見到了一個光明的世界,一起歡呼吧:好一個光明的世界。
師、生:好一個光明的世界。
4、讀全文。
師:同學們個個都是出色的小演員,現在我們把剛才的片段串起來,讀得比剛才更整齊,更有表情,動作更豐富,好嗎。
生:(大聲)好。
生:有聲有色讀完全文。
五、分析。
1、解答剛才的質疑問難。
2、四人小組討論:種子挺了幾次,什么情況下挺一挺。
3、總結。
4、課件演示練習。
5、引導:
板書:暖和(溫度)。
喝水(水份)挺一挺。
松土(土壤)。
六、生字教學。
1、出示生字卡,渴喝,讓學生說說異同。
2、填空:因為口渴要喝,所以用旁。
因為喝水要用,所以用旁。
3、學生說說應該注意的筆畫,筆順。
4、教師示范。
5、學生在大本語文寫字本描兩個,寫兩個。
七、布置作業。
選幾粒種子,好好培育,給它一定的溫度,土壤和水,并填定《語語言天地》時的"觀察日記表"(不會的字可用畫或注音)。
這是一篇富有童趣的科學短文,我采取讓學生多讀,邊讀邊演,深入角色,以讀促思,即富有情趣,又不失科學性。
注重小組學習,培養小合作探究的精神,激發學和熱愛科學,探索科學,課后作業即培養學生的種植技能,又培養學生細心觀察事物的習慣,為日后寫作做好實踐基礎。
一粒種子的故事字(專業13篇)篇十一
學習生字挺,注意讀音,后鼻音。字形與庭比較。
2、從課文里找一找,有幾次寫到挺一挺,用xx畫下來。
3、我們按照4個挺一挺把課文分成4個部分,用雙豎線標記。
1、第一層。
齊讀。提問:種子是在什么情況下把身子挺一挺?板:暖和。
注意:暖字的右邊不要寫成愛字。為什么是日字旁?
為什么會覺得暖和?(春天來了,天氣變暖了)
2、第二層。
自讀。第二次是在什么情況下把身子挺一挺?
板書:喝水
比較:渴與喝,你有什么辦法區別它們?
種子喝了一口水,覺得很舒服。板舒字,怎么記?請你讀這一段,讀出舒服的感覺。
3、第三層。
分角色讀種子和蚯蚓的對話。
蚯蚓要幫種子做什么?板書:松土
聽了蚯蚓的話,種子很高興,又把身子挺一挺(指板書)
4、第四層。
種子離外面的世界越來越近了,它聽到了什么?
想象:春風、泉水、小鳥和小孩子分別在唱什么?
理解熱鬧,并造句。
指導讀啊,我要趕快出去!
種子非常想快點鉆出地面,我們一起為它加油吧!
貼圖。
指導讀啊,好一個光明的世界!這是一個怎樣的世界?看圖說話。除了圖上說的,還可以想象別的春天的景物。把剛才說的寫下來。
這篇課文寫了一粒種子發芽的過程,春天來了,天氣暖和了,有充足的水分,泥土松軟了,種子就會發芽。
一粒種子的故事字(專業13篇)篇十二
一個陽光明媚的春天,小主人把我埋在了泥土里。我睡了三天三夜,小主人每天都給我澆水,我渴了喝點水,然后又睡,漸漸地我長胖了。
一只蚯蚓來了,他說:“小種子我給你松松土吧。”我說:“謝謝你蚯蚓大哥”,然后挺了挺身子探出了頭。我看見旁邊的小伙伴有的展開了小葉,有的'還穿著白紗衣,還聽見了許多鳥兒的叫聲,還看見了柳綠花紅,一片好風光。陽光一直照著我,春雨也滋潤著我,小主人也呵護著我,我漸漸的長高了。
一個月后我有十多厘米高了,也有七八片葉子了,葉子有小主人手掌那么大了。我覺得我是最幸福的種子了,我想不久的將來我一定能開出鮮艷的花朵,然后結出好多的果子給小主人品嘗。
一粒種子的故事字(專業13篇)篇十三
教學目標:識字15個,寫字6個。理解課文內容。
教具準備:掛圖、生字卡片、錄音機。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知道種子是怎樣發芽的嗎?這節課我們來學習一粒種子。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聽錄音。
2.看一看,課文有幾個自然段。
3.一個自然段一個自然段的讀。圈出不認識的字。用自己喜歡的方法識字。
5.我愿當小老師。
6.找出生字的“鄰居”,還能和誰做朋友?
7.組內讀課文。一人讀一節。
8.選讀得好的同學到前面讀。
三.在讀課文,理解課文的內容。
1.指名讀課文。
3.聽學生匯報,并總結。
4.再讀課文。
四.鞏固練習。
五.課堂總結:這節課同學們學得真棒!
教學回顧:
泥?醒?和?挺?舒?聲?鉆?松。
泉?熱?鬧?連?忙?趕?光。
教學目標:學習寫字。
教具準備:小黑板。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上節課我們學習了“一粒種子”,誰能把這篇課文讀一遍?
二:學習寫字。
1.出示生字:?渴?喝?聲?音??趕?光。
2.齊讀生字。
3.指導寫“渴”(1)師先示范筆順。
(2)用紅筆描出三點水旁,再請學生思考:“渴”為什么是三點水旁?
(3)請學生在書桌上用手指邊寫邊說筆順后描紅。
4.同樣方法自己學寫“喝”,說說“喝”為什么是口子旁?
5.其余的字學生自己在田字格里練習寫。
三.總結評比。評出寫得較好的學生表揚。
四.教學回顧:
渴?喝?聲?音??趕?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