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默默奉獻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又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帶來的優秀教案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歡。
二年級語文名師精編的教案篇一
1、讓幼兒認識套衫和開衫,通過兒歌學習自己穿衣服的順序和方法,獲得自己事情自己做的成就感。
2、啟發幼兒創編洗臉、梳頭等生活模仿動作。
3、幫助幼兒熟悉律動樂曲,初步學習跟音樂節拍一拍一下地做動作。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初步培養幼兒用已有的生活經驗解決問題的能力。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
1、幼兒集體表演唱《約翰弟弟》。師:小朋友們起床咯!
2、師:早上起床時你們的衣服、褲子、鞋子是誰穿的?
(師:真棒,很多小朋友的小手真靈巧,衣褲、鞋子都是自己穿的,可還有的小朋友是爸爸媽媽穿的。)
二、引導幼兒觀察一件大人的開衫衣服,認識衣服的領子、袖子、扣子等
1、開衫:抓領子,蓋房子;小老鼠,出洞子;吱溜吱溜上房子。
2、引導幼兒說說剛才老師是先怎樣穿,又怎樣穿?幫助幼兒理解兒歌內容,將它與穿衣動作聯系起來,如“蓋房子”(將衣服頂在頭上)“小老鼠出洞子”(兩只手分別從袖筒中伸出)。
3、邊看老師做動作邊學習兒歌。
4、幼兒邊穿衣邊念兒歌,引導幼兒快樂的參與,自己練習。
三、學穿套衫
1、取出一件大人的套衫,請幼兒觀察套衫和開衫的不同,念剛才的穿開衫的兒歌來穿穿套衫,哎呀,穿不起來。
2、請幼兒討論套衫的過程,并嘗試將穿套衫的兒歌內容與穿衣動作聯系起來,穿套衫的兒歌。(抓大邊,鉆房子;小老鼠,出洞子,吱溜吱溜上房子)
3、老師示范,請幼兒上來比賽穿套衫。
1、啟發孩子做出刷牙的動作
師:“我們怎樣用牙刷刷牙的呀?”(個別幼兒示范)
2、啟發幼兒創編洗臉的動作。
3、聽音樂,有節拍的進行律動。
4、師:刷完牙、洗完臉、也把頭梳好了,我們背起小書包上幼兒園吧。
二年級語文名師精編的教案篇二
1.了解故宮博物院建筑群規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統一的特點。
2.了解方位詞在空間說明順序中的重要作用。
3.學習根據不同的任務,選用不同的閱讀方法。
4.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進一步激發他們民族創造精神。
1.了解故宮博物院建筑群規模宏大、建筑精美、布局統一的特點。
2.了解方位詞在空間說明順序中的重要作用。
教學難點學習根據不同的任務,選用不同的閱讀方法。
教具準備:課件
教學設計:
(多媒體呈現教材中的故宮圖片:1.平面圖2.平面示意圖)
同學們,我們剛剛看到的就是明清兩朝帝王所居住的皇城──故宮,美國的奧巴馬總統訪華時就游覽過故宮。故宮至今已有近六百年的歷史。如果你有去參觀,肯定會情不自禁地贊嘆它規模的宏大、建筑的精美、布局的統一。特別是那些珍藏著的無數稀世珍寶,更和其建筑藝術一樣聞名于世,每個參觀者從中深刻地了解到封建帝王生活的奢華靡費,并為古代廣大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驚嘆不已。
1.朗讀課文,了解課文為介紹故宮為我們提供的四份材料。
2.根據不同的任務,確定使用不同的閱讀方法。
出示:
任務一:為家人計劃故宮一日游,畫一張故宮參觀路線圖。
任務二:選擇一兩個景點,游故宮的時候為家人做講解。
1.畫圖提示:畫出有關的方位詞,理清游覽路線,畫好故宮博物院路線圖。
(板書:故宮博物館參觀路線圖)
⑴交代行蹤的詞:“從……往里……,沿著……穿過……到……”
“走進……”“進了……就到……”“從……出……就到……”
⑵方位詞語:“北面”“中心”“中軸線上”“后面”“往北”……
2.景點講解:(板書:景點介紹)
(1)根據課文和圖片分組介紹一兩處景物。(外觀、內景、位置、用途等。)
(2)按照一定的說明順序來介紹;語言優美,說明準確,有自己的創意。
(一)檢查指導任務
1、參觀路線圖
①指名說一說參觀路線圖怎么畫?(參觀路線是怎樣的?)
②師生評價,教師指導:
(1)只看參觀的路線,我們的著眼點就放在文章中的某些方位詞或表示行蹤的詞語上,可以用筆圈畫出各處景點,再通過說明語言確定出具體方位,就可以繪制出參觀路線圖了。
(2)閱讀《材料三》明確參觀時按由南向北的空間順序。(板書:由南向北)
出示:
2.檢查指導任務
(二)介紹一兩處景物
(學生小組討論,指名匯報,教師指導)
出示:
b.外觀氣勢雄偉(是故宮的殿堂),色彩壯麗;內部裝飾莊嚴富麗;
c.位置和功用(皇帝舉行重大典禮的地方),借雄偉的建筑顯示威嚴。
d.重建
(講解時,適時板書:太和殿臺基外觀內裝位置和功用重建)
3.作者為什么要把太和殿作為解說的重點?
太和殿是“前朝”以致整個故宮的重點建筑物,是封建皇帝行使統治權力和舉行重大典禮的場所,因此,它的地位非常重要;另外,它在整個建筑群中代表性。
4.請大家閱讀《材料二》,這也是一段與太和殿有關的材料,閱讀后,提取相關信息補充到解說材料中去。
5.你知道該按照怎樣的順序,從哪些方面來介紹太和殿呢?(學生自由說,可以從臺基——外觀、內部——位置和功用的順序,也可以是其他順序。)
五、合作探究,課堂小結。
(一)分組合作,探究以下問題。匯報,評價,指導。
1.本文說明的對象是什么?(故宮博物院)
2.作者抓住故宮博物院的哪些特征來寫?請迅速從課文中找出有關語句證明。
a.規模宏大壯麗:
紫禁城的城墻十米多高。
宮城呈長方形,占地72萬平方米,有大小宮殿七十多座、房屋九千多間。城墻外是五十多十寬的護城河。
三座大殿矗立在七米多高的白石臺基上。
太和殿俗稱金鑾殿,高28米,面積2380多平方米,是故宮的殿堂。在湛藍的天空下,那金黃色的琉璃瓦重檐屋頂,顯得格外輝煌。……正面是12根紅色大圓柱,金瑣窗,朱漆門,同臺基相互襯映,色彩鮮明,雄偉壯麗。
b.建筑精美:
河上是五座精美的'漢白玉石橋。
方臺兩旁有六根高大的蟠龍金桂,每根大柱上盤繞著矯健的金龍。仰望殿頂,中央藻井有一條巨大的雕金蟠龍。……梁枋間彩畫絢麗,有雙龍戲珠、單龍翔一,有行龍、開龍、降龍.多態多姿,龍身周圍還襯托著流云火焰。
殿頂把四道垂脊攢在一起,正中安放著一個大圓鎏金寶頂,輪廓非常化美。
c.布局統一:
紫禁城(東西南北各)有四座城門;
城墻的四角上,各有一座玲瓏奇巧的角樓;
三大殿建筑都處在紫禁城的中軸線上。
紫禁城前后兩大建筑群“基本一樣”。
(二)課堂總結
1.北京故宮博物院集中體現了我國古代建筑藝術的優秀傳統和獨特風格。本文詳略得當地選擇了材料,合理安排說明順序,用簡短的篇幅,鮮明地介紹出了規模宏大、結構精美、布局統一的故宮博物館。學習本文,我們要明確介紹建筑物,首要是抓住事物的特征,另外還要學習運用空間順序介紹建筑物的方法,學以致用,把握方位詞語。
2.我們根據不同的任務有重點地閱讀材料。
二年級語文名師精編的教案篇三
1、以讀為本,以讀代講,以讀激思,以讀促悟;在讀中感悟體驗,在讀中培養語感,學習語言,在讀中受到熏陶。
2、長文短教。作為第一課時,緊緊圍繞老教授的言行來展開教學,引導學生感受老教授愛護、鼓勵年輕人成才的美德。
1、學會6個生字。正確讀寫“沮喪、躡手躡腳、抱歉、溜走、羞愧、興奮、盡心盡力、割舍”等詞語。
2、學習老教授的語言和神態的描寫,體會老教授對“我”的愛護和鼓勵,一步步走向成功所起的巨大作用,感受老教授的良苦用心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感受人與人之間真情的美好。
3、繼續學習寫人物通過抓住人物語言、神情、動作、心理等方面來表現人物特點的方法。
品味描寫老教授真誠的語言和神態的語句,體會其心理及其對主人公一步步走向成功所起的巨大作用,進而體會老教授的良苦用心和高尚的人格魅力,感受人與人之間真情的'美好。
明白老教授說自己是耳聾,體會她的良苦用心。
一、直接揭題,檢查字詞。
1、直接揭示,理解“唯一”。(只有一個,與眾不同,對故事的發生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2、檢查字詞。
詞語:沮喪 躡手躡腳 抱歉 溜走 羞愧 興奮 盡心盡力 割舍
(1)讀準詞語,特別是多音字“興”“盡”;
(2)正確書寫“沮喪”“抱歉”“羞愧”等常用難寫的詞。
二、再讀課文,提煉主線。
1、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
2、從“唯一的聽眾”切入,提煉主線。
(1)“那時”是什么時候? (2)再讀句子,你有什么問題?
三、抓住語言和眼神,感受人物
1、再次走入課文,老婦人是一位怎樣的人?劃出有關的語句,并做簡單的批注。
2、學生交流讀后的感受。
3、重點品讀老婦人的語言。出示:
“是我打擾了你嗎,小伙子?不過,我每天早晨都在這兒坐一會兒”
“也許我會用心去感受這音樂。我能做你的聽眾嗎,每天早晨?”
“真不錯,我的心已經感受到了。謝謝你,小伙子。”
(1)讀句子,然后談談自己的體會。
(3)從“每天早晨”你體會到什么?
a、這是老婦人委婉地給我提出要求,要求我每天早晨去練琴,激勵我要持之以恒,與此同時,老婦人也要每天早晨來聽。
b、老夫人為什么要每天早晨都來當我的聽眾?是我的琴聲好聽嗎?
4、比較感悟,體會后置式表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