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名老師,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教學活動的依據,有著重要的地位。既然教案這么重要,那到底該怎么寫一篇優質的教案呢?下面我幫大家找尋并整理了一些優秀的教案范文,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二年紀語文教案篇一
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語文版)》二年級上冊第70、71頁。
課文原文:
荷花菊花山茶花
草莓菠蘿紫葡萄
蓮藕蘑菇卷心菜
茄子胡蘆青豆角
師:(屏幕出示荷花、玫瑰花、草莓、葡萄的圖片)你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水靈靈的葡萄……
師:這節課我們來認識更多有關植物的詞語。(師板題:讀讀詞語識漢字)
(學生齊讀課題)
師:自由讀課文,請你的好朋友拼音幫忙把字音讀準。(屏幕出示課文第一部分)
師:你會讀哪個詞了?
生:我會讀“荷花”……
師:你真了不起,還有一些詞不會讀或者不夠熟悉,沒關系,請你把這些詞語找出來,然后和小組內的同學利用卡片互相學習,會讀的讀給同伴聽,不會讀的互相幫忙。
yǔ juacute; chaacute;
(屏幕出示生字詞:詞語菊花山茶花
bō puacute; taoliǎnǒujuǎn
菠蘿 紫 葡 萄 蓮 藕卷 心菜)
(小組內合作學習生字,師巡視指導)
師:哪個小組想讀給大家聽?
(師利用卡片檢查2個小組)
師:同學們都很想讀,大家一起讀!
(生齊讀)
師:你認為哪個詞最難讀?
生:我認為“紫葡萄”這個詞最難讀。
師:(貼詞語:紫葡萄)你真棒,這么難讀的詞也會讀了,請你帶讀。
(生帶讀)
師:誰會讀了?
(指幾生讀、小組讀、齊讀)
師:讀得真好。你看,“萄”可真調皮,“a”頭上的帽了摘掉了,變成了輕聲。請你再讀讀課文,把這些調皮的詞語找出來。
(生邊讀邊畫)
師:誰找到了?
生:“茄子”“葫蘆”“蘑菇”
(師依次貼出詞語)
師:同學們真厲害。誰來領大家讀這些詞?
(教師指一生領讀)
師:你還認為哪個詞最容易讀錯?
生:我認為“卷心菜”最容易讀錯,因為“卷”還有一種讀音是“juagrave;n”。(師貼詞語:卷心菜)
師:謝謝你的提醒,你來當當小老師。
(生跟讀)
師:誰也會讀了?
(指幾生讀、小組讀)
師:你能用“卷(juagrave;n)”組詞嗎?
生:試卷。
……
師:這么難讀的詞都讀準了。這些詞你會讀嗎?
(師逐一出示詞卡,生讀,師相應貼:荷花菊花山茶花草莓蓮藕青豆角)
師:我指哪個詞,你就把它讀兩遍,看看誰的反應快。
(生讀)
師:開火車比賽,好不好?
生:好!
(學生一個緊接一個地讀出詞語)
師:火車到站了,我們來幫這些詞語找找朋友。(指4生上臺,每生拿3張圖片)
比一比,哪個同學最快找到朋友?
(臺下學生唱《找朋友》,4生爭著貼圖片。)
(獎勵最快找到朋友的學生)
師:請大家讀讀這些朋友的名字,邊讀邊想:你發現了什么?
(生自由讀詞語)
生:我發現“荷花、菊花、山茶花”是寫花的詞語;“草莓、菠蘿、紫葡萄”是寫水果的詞語;“蓮藕、蘑菇、卷心菜、茄子、葫蘆、青豆角”是寫蔬菜的詞語。
師:對,我們可以把這些詞語分成花卉、水果和蔬菜這3類。你喜歡哪類就讀哪類詞語給同桌聽。
師:在字形方面,還有什么新發現?
生:我發現很多字都帶有草字頭。
(生齊讀)
生:我發現草字頭的字都和花草有關。
生:我發現“菠”和“蓮”的讀音和它草字頭下面的字讀音相同。
生:我發現草字頭的字都是上下結構。
師:同學們真聰明。你還認識其他帶草字頭的字嗎?(屏幕出示:)
生:“禾苗”的“苗”。
生:“蘋果”的“蘋”。
師:你認識的字可真多!會讀了,你用什么好辦法記住了哪個字?
生:我用加一加的方法,“言字旁”加“五”再加“口”就是“語”。
生:我用猜一猜的方法,“五口人說話”就是“語”。
師:對,誰能用“語”組詞?
生:語言。
生:英語。
師:你還記住哪個字?
生:我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連忙”的“連”加上草字頭就是“蓮”。
生:我也是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波浪”的“波”加上草字頭就是“菠蘿”的“菠”。
生:我用猜一猜的方法,“一個人戴著草帽坐在有樹根的木頭上,就是“茶”。
生:我用減一減的方法,“圓圈”的“圈”減去“口”就是“卷”。
(學生興趣盎然,指9生上臺做“摘星星”游戲。)
生:我認為“卷”最難寫。
師:誰來說說該怎樣寫才好看?
生:上面部分的撇捺要伸展一些。
生:撇要從豎中線起筆。
生:我認為“茶”最容易寫錯。
師:你給大家提個醒。
生:不要把“茶”的下面寫成“木’,它是“木”它是“木”字帶鉤的。
生:還要把草字頭寫得小一點,下面寫得稍大一些。
生:中間的“人”撇捺要伸展。
師:觀察真仔細。我們一起來寫寫這兩個字。
(生書空,師范寫)(學生寫字,教師巡視。)
師:這節課我們認識了許多有關植物的名稱,還學會了很多漢字。請你課后留心觀察生活,去收集更多有關植物的詞語,把它寫在采集本上。好,下課。
《讀讀詞語識漢字》第一課時的教學,具有以下特色:
低年級學生喜歡做游戲。在教學中,教師根據學生這一心理特點,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適時地有選擇地運用游戲,為學生創設愉快的學習氛圍,使識字教學步入“教師樂教,學生樂學”的理想境地。課中先做了一個給詞語“找朋友”的游戲。教師制作了與課文詞語相應的植物圖片,這些圖片直觀形象、色彩鮮艷,學生通過這個游戲,鞏固了詞語,認識了植物,感受到識字的快樂和自己獲取知識后的喜悅。同時,課中也設計了“摘星星”的游戲,教師充滿贊美的語言,漂亮的星星,深深地吸引了學生。這些都體現課程標準所說的“運用多種直觀形象的教學手段,創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景。”理念。
認字和認人一個道理:一回生,二回似曾相識,三回四回成了好朋友。鞏固識字最好的辦法是復現,最有效的辦法是在語言環境中多次見面。在教學中,教師不斷變換識記方法,據拼音認讀、小組內合作認讀、卡片認讀、開火車讀、找難讀的詞、指名讀、齊讀、小老師帶讀,讓學生運用“加一加”、“減一減”、“猜一猜”等多種識記辦法記住生字。這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主動識字、獨立識字提供了條件,而且有效地鞏固了現有的知識,掌握了識字、記字的方法,充分體現了“利用兒童的生活經驗,注重教給識字方法”的要求。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組織了小組合作學習,讓學生自己想辦法記住9個生字,充分發揮了學生的自主性。學生做小老師帶讀,學生仔細觀察詞語,引導學生發現讀輕聲的詞語,發現詞語分三類,發現了許多字都帶有草字頭,發現草字頭的字都與花草有關,發現草字頭的字都是上下結構。在一系列的發現中,教師始終用甜美的語言或實物給予激勵,每一個發現教師都給予充分的肯定,學生的求知欲望得到實現。這體現了課程標準提出的“教師是學習的組織者和引導者,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的理念。
二年紀語文教案篇二
1、認識本課12個生字,會寫8個字,感受漢字的形體美。
2、正確讀寫要求學會的詞語,聯系課文理解“羞愧”等詞語的意思。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默讀課文。
4、了解課文內容,體會課文中環境的美和莉達愛護環境的行為美,懂得愛護環境是我們每一個人的責任。
生字的學習,“津津有味”、“羞愧”、“美妙”等詞的理解。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理解莉達為什么“面對夜鶯感到羞愧”。
教師:多媒體課件;生字、詞卡片。
學生:課前預習課文,標出段落,勾出生字。
2課時。
一、創設情境,引入課題
1、小朋友在樹林中玩過嗎、你印象中的小樹林是什么樣的、現在跟老師一起到小樹林呼吸一下新鮮空氣。
(課件展示畫面:幽幽的樹林,柔和的陽光,綠色草地,蝴蝶飛舞,露珠閃光,鳥語花香,溪水淙淙)
多好的小樹林啊!閉上眼,做做深呼吸,你感受到什么、
2、有兩個小姑娘,也到樹林里來了,她們是怎么玩的呢、學了課文就知道了。
[板書:面對夜鶯感到羞愧]
3、齊讀課題,讀好“鶯”字。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
1、教師范讀,注意聽準每個音,勾出生詞。
2、自由讀課文(可以是兩遍、三遍)。借助拼音認識生字,把勾畫的字、詞多讀幾遍,遇到不懂的地方作上記號。(教師給充足的時間讓學生讀書)
3、同桌交流識字方法,互讀課文。
4、檢查識字情況
(1)點擊課件開火車讀(可以同桌為單位、小組為單位開火車讀)。
(2)有沒有你以前認識的字、怎么認識的、
(3)哪些字容易記錯,給大伙兒提個醒。(指名說、小組說。重點指導“扔”、“剩”、“津”、“醉”、“沉”的讀音,提醒“羞”與“著”下面部分的區別。)
(4)小老師教讀。
5、現在把這些字娃娃送回課文中,自己再讀讀課文,看看還認不認識它們。
三、讀通課文,感知內容
生字大家都認識了,相信課文也一定能讀好。
1、誰愿意讀給大家聽聽、(也可分段讀)其他孩子當小評委,仔細聽他哪些地方讀得好,哪些地方需要幫助。(指名讀→師生評議)
2、以小組為單位練習讀課文,一會兒來一次比賽,看哪些小組讀得好。
3、朗讀比賽(可以小組為單位分段讀),師生評價。
4、整體感知:兩個小姑娘在小樹林里做了什么、
四、細讀課文,理解積累
通過前面的學習,你從課文中知道了什么、從哪里知道的`、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引導學生體會以下內容。
1、夜鶯的歌聲很美,從“美妙”、“沉醉”可看出(相機指導理解“美妙”、“沉醉”)。
教師相機引導:
(1)看到可愛的夜鶯在唱歌,你有什么話要對她說嗎、(鼓勵學生大膽說,大膽提問,如:夜鶯怎樣唱歌、夜鶯唱的什么、教師相機引導孩子體會夜鶯美妙的歌聲)
(2)相機播放課件,再現小樹林的美。
(3)兩個小姑娘也被這美景吸引了,從哪些詞可以看出、為什么、(津津有味、沉醉)指導理解“津津有味”、“沉醉”。
(4)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2段。(課件顯示小樹林畫面做背景)
2、莉達愛護環境行為美,從第5段可看出。
教師相機引導:
(1)吃完飯她倆怎樣做的、勾出寫她們不同做法的詞。
(2)你贊成誰的做法、為什么、(小組討論→匯報交流→指導朗讀,可以加上動作)
(3)奧莉婭怎么想的、(指導朗讀,讀出“滿不在乎”的語氣)
(4)莉達怎么說的、讀一讀(指導朗讀)。聽了她的話你怎么想、
(6)指名分角色朗讀、表演。
3、拓展:地球上的萬物都是有生命的,它們都有自己的情感。想想看,樹林里還有哪些事物會對她們的做法、想法發表意見、(還有小鳥、小花、小草、小溪……問題用課件顯示。學生先在小組討論,再匯報。)
4、齊讀課文,讀出自己的體會。
5、指導積累。現在把你喜歡的詞句勾畫下來,課余摘抄到積累本上。
五、鞏固識字,指導寫字
1、課文有8個生字要求我們會寫(課件出示8個生字)。你最有信心記住哪個字、把你的方法介紹給大家。
2、哪些孩子能用其中的字口頭組詞、
3、指導寫字,怎樣把這些字寫得漂漂亮亮的、重點指導以下幾個字:
扔:左窄右寬,右邊“乃”是兩畫,“乃”不能超過“扌”。
沉:左窄右寬,左邊的“氵”要勻稱,“冖”不能太寬,“冗”與“氵”同高度。
覺:上面三點要寫勻稱,不能寫成“、”,中間的“冖”稍寬;“見”的“?]”和“冖”同寬。
二年紀語文教案篇三
1、學習本課8個一類生字及10個二類字,學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讀課文,能讀懂課文的內容。
2、利用多種方法識字,理解字義,能從多角度感受到小老鼠旅行過程中的危險與收獲。
3、通過讀文,能夠深深感受到小老鼠身上所具備的那種為了實現自己目標和夢想不怕艱險與困苦的堅韌不拔的精神。
學習“乏、要、受”三個一類生字,并理解課文所的寓意。
生字卡片
4課時
第一課時
初讀課文,識記一類生字。
一、初讀課文
1、師范讀課文,領讀難以讀準的字音。
2、采取多種方法讀文。
指導學生讀文時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件什么事?
二、識認一類生字。
乏:小篆像是“正”字的反寫。《說文》:“反正為乏”。所以乏的本義是“不正”。不正則不完善,于是有“缺乏”的意義。這是本義的引申,后來成了乏的常用義。又引申為疲乏、困乏,人困馬乏,乏味、不乏其人。
要:會意字。小篆像雙手叉腰的形象。這是“腰”的本字,因為腰是人體的重要部位,于是引申為中樞、關鍵。又引申為要點、綱要。又引申為概括、總括。
要還是多音字:yào需要、重要yāo要求
阻:本義指“險要的地方”,又指道路的難行。引申為阻礙;阻止。阻止、阻礙、阻擋;山川險阻,通行無阻。
受:甲骨文、金文的受字,上面一只手,下面又是一只手,中間為“舟”,表示一方給予,一方接受的意思。所以受字的本義,既有給予的意思,又有接受的意思。在古書中兩種用法并存。后來在受字旁再加手旁,另造一個“授”表示給予的意思。這樣,受字后來就專作“接受”的意思來使用了。
受用、受命、受寵若驚、受賄、忍受痛苦、受害、受風、受暑
晚:本義是日暮、傍晚。引申指夜間。又引申指相對意義的“晚”,即“遲”。又引申為將終了、一個時期的后一段滲入:晚年;晚期;晚唐、晚輩。
沉:甲骨文中。間像牛,周圍是水,表示把牛沉到水中的意思。上古把牛沉入水中,以祭祀山林川澤,這是一種祭祀儀式。沉,本義是“沒入水中”,與“浮”相對,沉重、沉淀、沉思、沉醉、下沉。
三、練習
1、讀課后“讀一讀”詞語,并試著造句。
2、熟讀課文。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感悟文章內容。
教學過程:
一、鞏固復習。
1、讀一讀一、二類字,詞語卡片。
2、齊讀課文。
(一)自由讀文、小組討論
1、()——()自然段講了旅行前的準備。
2、()——()自然段講了旅行中遇到了危險。
3、()——()自然段講了小老鼠旅行的收獲。
(二)多種方法讀1—4自然段。
1、指導朗讀,注意幫助學生把握對話時的語氣。
2、你想對小老鼠的父母說些什么?
(三)讀5—9自然段,思考問題:
1、旅行中小老鼠遇到了哪些危險、困難?
2、讀讀重點詞語,如:幸免一死、數次迷路、受盡驚嚇。
(四)讀10—12自然段,思考問題:
1、找出你最喜歡的詞語或句子讀一讀,說說為什么喜歡它?
2、讀完文章你最想對誰說一說心里話?
三、鞏固練習。
1、完成“連一連”練習題。
2、熟讀課文。
第三課時
教學內容:指導書寫,完成課后練習。
教學過程:
一、復習生字。
讀生字詞卡片。
二、指導書寫。
要:注意“西”的正確寫法。
受:與“愛”區別講解。
乏:共四筆
三、完成練習。
1、完成課后習題“讀一讀”、“背一背”。
2、熟讀課文。
四、作業設計:
請你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一聽。
五、板書設計:
小老鼠去旅行;
海濱旅游遇到危險咬斷尾巴;
數次迷路爬上山頭貪婪觀望;
安寧滿足。
二年紀語文教案篇四
1.認識生字詞,熟讀生字詞,學習偏旁“廠”“穴”。
2.積累并運用幾個表示“笑”的詞語,能用不同的語氣讀句子。
3.借助對漢字部首的認知,實現對詞語意思的理解。
4.積累由兩個意思相近的字組成的詞語,并能說出類似的詞語。
5.熟讀并背誦《弟子規》節選部分,培養學生熱愛經典文化的情感。
【教學重點】
掌握意思相近的字組成的兩字詞語。
【教學難點】
1.能根據不同語境讀出句子不同的語氣。
2.初步學習《弟子規》,理解意思,熟讀并背誦,培養學生熱愛傳統文化的情感。
【教學課時】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教學“識字加油站”
1.課件出示漢字“江、河、溝、海”,引導學生觀察四個漢字并說說自己有什么有趣的發現。
明確:我發現四個字都有一個三點水旁。
明確:這四個字表示的都是與水有關。
師: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漢字“形旁表義”,也就是說漢字的偏旁跟這個字的意思密切關聯。接下來,讓我們再來認識兩個偏旁以及由它們組成的漢字、詞語。
(1)出示生字:
廚 廁 廂 廈 穴 窟 窿 窯 窄
(2)交流識字方法:
前四個字都含“廠”;后五個字都含“穴”。
課堂拓展:你還知道哪些廠字頭的字和穴寶蓋的字?
(廠字頭:廳、原、廄等;穴寶蓋:窩、窗、竊等。)
二、教學“字詞句運用”
(1)出示9個關于笑的詞語,老師領讀,學生跟讀。思考這些詞語都有哪些不同的意義。
(3)學生交流對9個含有“笑”字詞語的理解,同時運用相應的表情來演繹對于詞義的理解。
學生明確:
“破涕為笑”:一下子停止了哭泣,露出笑容。形容轉悲為喜;
“眉開眼笑”:眉頭舒展,眼含笑意。形容高興愉快的樣子;
“捧腹大笑”:用手捂住肚子大笑。形容遇到極可笑之事,笑得不能抑制;
“微笑、笑瞇瞇、笑呵呵、眉開眼笑”幾個詞語中“笑”的程度稍淺,“哈哈大笑、瘁腹大笑、狂笑”等程度更深,而“破涕為笑”則寫出了情感上由悲轉喜的變化。
2.知識拓展,還有哪些關于笑的詞語?
(小組討論,明確:苦笑譏笑獰笑嘲笑諂笑哄堂大笑啞然失笑等)
三、學習“我的發現”
1.出示6個詞語,學生自由朗讀詞語。思考這六個詞語有什么特點?
2.學生熟讀、識記詞語,交流討論。
明確:“尋找”這個詞中的“尋”是找的意思,“找”也是找的意思,那么“尋”和“找”是同義詞,它們組成的詞“尋找”的意思和它們差不多。即兩個意思相同的字組成的詞語,詞的意思也與它們差不多。
3、對剩下的詞語進行驗證。(出示課件)
教誨:“教”和“誨”都有教導的意思。
伙伴:“伙”和“伴”都有同伙、作伴的意思。
災難:“災”和“難”都是指遭遇的不幸。
明亮:“明”和“亮”都有光明、亮堂的意思。
柔軟:“柔”和“軟”都有輕柔的意思。
4、課外拓展:這樣的詞語還有很多:
追趕跳躍飛翔打擊瘋狂溫暖彎曲等
四、句子朗讀
1、出示句子。
明確:說明小馬很高興,活潑。
朗讀指導:用輕松,愉快的口氣讀這句話,
(2)小馬難為情地說:“一條河擋住了去路,我?我過不去。”
問題預設:句中加點的詞語反映了小馬怎樣的心情?
明確:說明小馬有點不好意思。
朗讀指導:用猶豫的、不好意思的語氣讀,讀的時候語速要慢一些
(3)他一邊喘氣一邊說:“今天可把我累壞了!”
問題預設:從加點的字里,我們得到了什么信息?
2、學生試著讀一讀。讀出應該有的語氣。
3、總結方法,分小組比賽讀,最后全班齊讀。
五、學習“日積月累”
1.播放《弟子規》朗讀視頻,初步感受《弟子規》的韻律美和節奏美。
2.教師簡單介紹《弟子規》。翻譯內容:
明確意思:
帽子要戴正,紐扣要系好,襪子和鞋子也都要穿得服帖。放置帽子和衣服,要有固定的地方,不可以到處亂丟,以致于弄亂弄臟。
每一個人都應當重視自己的品德、學問和才能技藝的培養,如果感覺到有不如人的地方,應當自我警惕,勉勵自己要奮發圖強。
至于外表穿著,或者飲食不如他人,則不必放在心上,更沒有必要憂慮自卑。
3.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本69頁《弟子規》節選,熟記內容。
4.學生自由背誦《弟子規》。
六、我愛閱讀
1.學生自由讀故事,讀完思考:這個短文講了一個什么故事?
2.分段指名讀。
3.小組討論這個短文的故事內容,主要任務、事件有哪些。
4.分角色朗讀短文。分四個角色:老奶奶、大兒子、小兒子、老爺爺
5.這篇故事蘊含的道理是什么?你從中學會了什么?
(學生反復讀文章,交流領悟)
學會辯證地看問題,要從不同的角度去思考。角度不同,好事看起來像是壞事,壞事也可能變成好事。
七、課堂小結:
就像《好天氣壞天氣》一樣,本單元的另兩篇課文由淺及深的表達著“角度”的重要性。
本單元的《畫楊桃》,先直接明了的闡述了從不同角度看待同一事物,觀察到的結果是不一樣的。楊桃被畫成了五角星,這是由于“我”所處的角度不同,和平時看到的楊桃是完全不一樣的。
在《小馬過河》中,老牛說河水很淺,是因為老牛比較高;松鼠說河水很深,是因為松鼠體型比較小。小馬在那里不知所措,只好回家問媽媽。媽媽鼓勵小馬自己去尋找答案。最后的結果是“既不像老牛說的那么淺,也不像松鼠說的那樣深”。
二年紀語文教案篇五
1.認識11個生字,通過有節奏的朗讀,體會詞組的結構特點,能夠說出相同結構的詞組。
2.能正確辨析和運用同音字。
3、學習用“一邊...一邊...”說句子。
4、背誦積累古詩《小兒垂釣》,感受古詩的童趣。
教學重點
1.準確識記11個生字。
2.準確使用“一邊...一邊...”,說完整句。
教學難點
在區別比較四組同音字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找準字形特點,區分每組字的用法。
(一)導入:情境導入,激發興趣。
生1:曹沖和玲玲.
師:這兩位小朋友有什么共同的特點呢?
生2:他們都愛動腦筋
生1:想
生:想
師:他們偷偷告訴我今天愛既愛動腦筋,又守紀律的孩子是可以先到聰明島的!上課。瞧,聰明島在這,準好了嗎。你們的眼睛都亮閃閃的,那么出發,第一關識字大作戰。
(二)識字加油站:第一關識字大闖關
1.初讀詞語
(1)通過圖片猜讀“練舞蹈、唱京戲、畫圖畫、滾鐵環、捏泥人”五個詞組。
(2)老師做動作,學生猜讀“彈鋼琴、下圍棋”。
(3)猜謎語初讀“蕩秋千、滑滑梯”。
a第一個謎面:兩根線兒兩邊掛,一塊板兒在中間,一會兒前來一會兒后。(猜一個游戲)(蕩秋千)
b第二個謎面:一座橋,地上架,走著上去坐著下來。(猜一個游戲)(滑滑梯)
3.齊讀詞語通過全班齊讀,鞏固詞語讀音,一個詞組讀兩遍。教師相機糾正“鋼、琴、蕩、捏、滑、環”幾個字的讀音。
4.開火車讀檢查學生掌握情況。
5.拍手節奏讀,發現詞組的動賓規律。
教師示范拍手讀,讓學生跟著拍手讀,通過拍手的節奏更加鮮明的發現詞組中的組合規律,感受動賓詞組的特點。
6 .游戲:砸金蛋舉生字卡片找生字教師請學生拿出課前發的生字卡片。老師開始找生字寶寶!比如老師要找彈字,老師問“彈彈在哪里”,手上有彈字的生字寶寶就要趕緊站.起來,說“彈彈在這里”。只要學生站起來用響亮的聲音答對,屏幕上的小金蛋就會被砸開..。教師通過游戲的方式進一步鞏固識字教學。
7.拓展說詞
(2)讓學生舉例說一說這樣的動賓詞組。
(三)字詞句運用
1.引言:看來我們班的孩子都有舉一反三的本領。大家順利的通過了第一關,所有火箭隊都向聰明島飛進了一大步,來到第二關辨字大作戰。這關里有四個小關。
2.學習同音字
(1)學習園圓(yuan字方陣)
①“園”通過公園、校園、花園圖片引入園字,引導學生發現園的意思是供人活動的地方。
②出示“圓”字的甲骨文,引導學生發現字義,講解甲骨文的意思:鼎是古代的容器,鼎的上面畫一個圓圈表示鼎的口是圓形的,所以這個圓代表的意思是圓形。后來這個圓的寫法一步一步發生了變化,變成了今天這個樣子,但直到今天這個圓表示的意思還是圓形。 ③教師提問,回顧這兩個字的意思。
(2)學習只支(zhi字方陣)
①顯示量詞填空的練習,請學生填空。
一()鴨、一()鳥、一()小雞。一()鉛筆。一()鋼筆。
②引導學生發現第一行的只后面都跟的是小動物,第二行的支后面跟的都是長條形物品。
③教師提問這兩個字字形構成的不同。
④引出順口溜幫助識記。
(小動物有幾只,口八只,口八只。長條物品有幾支?十又支,十又支。)
(3)學習帶戴(zhi字方陣)
①提問引入,問學生這兩個字如何使用。
②總結學生的答案,引出順口溜(身邊帶,海帶的帶。身上戴,愛戴的戴。)
③檢測學生掌握情況,出示句子練習。(ppt顯示練習):張老師是一位深受同學愛(戴)的老教師。
他們(戴)著帽子。
我(帶)了一本書送給他。
老師(帶)領我們去公園玩耍。
戴在頭上的帽子,脖子上的項鏈,手指上的戒指,手上的手表,用的就是愛戴的戴。
(4)學習進近(反義詞連線-詢問原因)
①通過反義詞連線,理解近和進的意思。
②教師總結意思:“有井的進,一般指的是動作,表示進來的意思
,有斤的近,它的意思是距離很短。”
③出示句群,檢測學生掌握情況。(早晨我背著書包走進教室,靠近李明坐了下來”,這時老師也走進了教室,他離我很近。)
(4)練習
①請學生翻開書本39頁完成練習。
②展示臺展示學生完成情況。
③講解書寫要點。
④對有錯的地方進行個別講解,請學生訂正。
3.一邊一邊(造句大闖關)
(1)引言:哇,大家做的真不錯,我們又闖過了一關,瞧瞧聰明島就在我們眼前了,下面進入第三關。先讓我們來放松放松。請聽音樂。我們一起唱一唱(播放《大鹿》)教師播放音樂,作為課中放松,通過邊唱歌邊拍手引導學生理解一邊一邊是同時做的兩件事。
(2)教師提問:剛剛我們同時做了兩件事,“我們一邊?一邊?”引出“一邊...一邊...”。
(3)書本上的他們也同時做了兩件事,通過無意間強調“一邊...一邊...”是同時做了兩件事,幫助學生理解使用的語境。
(4)男女生合作讀課文例句,進一步鞏固理解“一邊...一邊...”是指同一個人同時做的兩件事。
(5)請學生造句,相機指導。
(四):日積月累-《小兒垂釣》(第四關古詩大闖關)
1.創設情境導入:通過描述詩歌意思創設情境,引入小兒垂釣古詩。
生1:喜歡看電影
師:你們的周末可真豐富。在我們的1200多年前,有個孩子特別可愛。他非常喜歡釣魚。小孩側身坐在莓苔上中,身影掩映在草叢中...,正認認真真....的坐等魚上鉤呢。小孩左等右等,魚半天都沒有出現。這時候...一條魚朝他游來了,小孩開心極了,眼看魚就要游到魚鉤邊上了...,忽然,遠處有個路人,朝他喊:“喂,小朋友,漁家村怎么走啊?”小孩聽到路人的聲音又.急又惱...,一只手緊握著魚竿,另一只手在空中擺動,好像在說“噓,不要吵不要吵,魚會游走的。”(放背景音樂)這時一個叫胡令能的詩人看到了小孩專注可愛的樣子,就把它寫成了一首詩小兒垂釣。
2.出示課題,教師美讀古詩。
3.跟讀古詩。師讀一句,學生跟讀一句。
4.師生接讀古詩。
(1)師讀每行的前4個字,生讀后3個字。
(2)生讀每行的前四個字,師讀后3個字.
5.小組對讀古詩
6.全班唱讀古詩播放古詩唱樂,請學生唱古詩。
7.全班嘗試背誦古詩
請會背的同學閉上眼睛嘗試背誦,不會背的看著古詩一起跟讀。
8.拓展拓展相同類型的兩首古詩《池上》《村居》。
(1)提問引出《池上》,請學生說說喜歡《小兒垂釣》中的小孩嗎?為什么?通過小孩可愛的特點,引出池上的小孩。請學生看圖片猜古詩題目。
(2)齊讀《池上》。
(3)看圖猜《村居》。
(4)小組合作讀《村居》
1.孩子們,祝賀你們一路過關斬將,成功登上聰明島,見到了小明星們啦。
2.回家背誦古詩。
二年紀語文教案篇六
1復習字母表,正確識記大、小寫字母。
2誦讀古詩,積累優美詞句,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感。
3學寫留言條。
4利用部首查字法自主識字。
學寫留言條。
學生:每人一本新華字典。
教師:供學生練習語序變換的句子,創設一個供學生練習寫留言條的情景。
2課時
一、比一比、記一記
1復習。
(1)唱一唱《漢語拼音字母歌》。
(2)背一背《漢語拼音字母表》。
2請仔細觀察字母表中的字母,你發現了什么?
3找出紅圈里的大、小寫字母,引導學生發現它們不同的地方,自己想辦法記住它們。
4教師范寫大小寫不相同的字母,提醒學生注意它們在寫法上的不同。
5鼓勵學生抄寫或默寫大、小寫字母,同桌互相檢查,培養學生細心的好習慣。
二、你還認識我嗎
1學生自讀詞語,遇到不認識的字問一問同桌。
2抽讀,檢查是否讀準了每個音。
3同桌互讀,當小老師檢查同桌是否讀對了。
4選擇你喜歡的詞語,用它練習說話。
三、讀一讀,寫一寫
1生讀第一組中的兩個句子,自己試著找出兩個句子的不同之處和相同之處。
2小組討論,然后全班交流,知道兩個句子的特點是:語序不同,但句子意思不變。
3讀第二組句子,試著將這個句子變換語序,但意思不變。
4讀一讀這兩組句子,并正確、工整地抄寫。
5教師可另增加幾個類似的句子,讓學生多加練習。如:
(1)山坡上,小羊在吃草。
(2)在小河里,魚兒快樂地游來游去。
(3)在春雨的滋潤下,小草發芽了。
(4)在父母的關心下,我們長大了。
四、讀讀背背
1借助拼音,自讀詩句。
2教師范讀,學生對照檢查自己有沒有讀錯的字音。
3采用抽讀、齊讀、比賽讀等形式朗讀全詩。
4鼓勵學生詩文結合,嘗試著去理解詩的大意,能理解多少算多少。
5生一邊聽教師描述古詩內容,一邊展開想象,在頭腦中形成一個活的畫面。
6師生賽讀、配樂讀,直至讀出詩的韻味,在此基礎上鼓勵學生當堂背誦詩句。
五、學寫留言條
1激趣導入:讓學生讀情景短文,告訴學生什么叫留言條,什么情況下寫留言條以及留言條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
2讀媽媽寫給胖胖熊的留言條,再采用小組討論、指名回答、教師點撥的程序,讓學生掌握寫作方法。
①先寫稱呼,要頂格寫,稱呼后用冒號。
②再寫需要告訴對方的事,要另起一行,空兩格寫。注意要把事情寫清楚、明白,包括事件中應具備的時間、地點。
③最后寫留言人的姓名及日期,寫在右下角。
3再讀胖胖熊想的內容,按照寫留言條的要求,幫胖胖熊給媽媽寫留言條。先抽優生講,給學習困難的學生起示范作用。在此基礎上再讓學生寫,寫完后引導學生自我檢查是否正確。
4升華小結:讓學生總結怎樣才能寫好留言條,教師可再創設一個情景讓學生練習寫。
六、自主識字園地
1自讀詩歌,從中圈出本文的6個生字。
2利用部首查字法查出本文的6個生字,把音節寫在四線格里,比比誰查得又快又準確。
3鼓勵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把本文生字認清、記牢。
4采用自讀、抽讀、賽讀等形式讓學生熟讀詩歌。
5讓學生回家后把詩歌讀給家長聽聽,鼓勵學生背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