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常常羨慕那些能寫出優秀作文的同學,他們的思維清晰,表達流暢,值得我們學習。小編整理了一些優秀作文的范文分享給大家,相信大家會有所收獲。
比薩斜塔小學生(精選16篇)篇一
今天,金筆學校組織了一次“我來當大廚,挑戰披薩王”的活動。聽到這個消息,教室里立刻像放了一顆重磅炸彈,同學們都欣喜若狂地叫了起來。我忍不住鋯:終于可以大顯身手啦,自己做的披薩一定美味可口!
開始做披薩了。首先伸出雙手,手指微微彎曲,放在面豆上不停地揉、轉,不一會兒,面豆就變成了圓形。哈哈!好簡單呀!原來做披薩這么簡單呀!我得意地想。然后我在面豆上撒了一層面粉,白白的,像媽媽抹的粉。
緊接著,我把左手食指和右手食指交叉在一起,再把其余的手指伸開,呈一個心形,從面豆的中心開始向周圍按壓。本來我覺得有點難,實在是無從下手,可在老師的示范下,我慢慢會了。按了一會兒,面豆變成面餅了。
然后,我把左手微微彎曲,大拇指翹起來,右手捏著面餅的邊轉著圈把餅內的空氣排出,這樣烤出來的披薩就沒有氣泡了。
最后,我們還要把面餅揉開、揉大,這也是最難的一個動作。我手里的餅怎么也不聽話,像個調皮的孩子老和我做對。無奈之下,只好請老師幫忙。在老師的幫助下,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于把披薩做好了。
這時,工作人員端來了沙拉醬、披薩醬、蘋果片、奶酪等。
開始烤披薩啦!工作人員把我們做好的披薩端去烤了,我在座位上靜靜地等待著,一分鐘、二分鐘……看著別的同學狼吞虎咽地吃著已烤好的披薩,我忍不住地直吞口水。我的披薩有他的好吃嗎?怎么還沒烤好呢?快點吧!我焦急地想。
“李俞心!”只順勢老師喊道。我飛快地跑到老師跟前接過披薩,一邊聞著香噴噴的披薩,一邊回到了自己的座位上?!巴?!真是美味呀!還是我做的最好吃,下次我還想做一個披薩!”我得意地自言自語道。
今天的活動課變成了美食課,真是收獲頗多呀!希望下次還有這樣的活動課!
比薩斜塔小學生(精選16篇)篇二
坐在比薩斜塔下瞧,這張相片就是今年暑假8月3日在意大利羅馬8點照的`,而我身后就是舉世聞名的比薩斜塔。對于它你們應該不了解,那么我就來介紹一下吧。比薩斜塔,始建于1174年,歷經了176年,終于在1350年建成。比薩斜塔實是古代教堂的鐘樓,共八層高54.5米全部用白色大理石砌筑而成重達1.42萬噸。塔體呈圓形底層共有15根巨柱支撐,二層至七層各有柱,頂層略小有石柱12根大鐘置于頂層。塔內有294階樓梯,可盤旋登上頂遠眺比薩市全景。現在對它應該有一定的了解了吧,但你們一定會問為什么叫斜塔,原因有二種:
一、是塔建造在古河流泥沙沖積的平原上,使地松軟;
二、是地基處理太淺,只有3米。它的資料你們都差不多都明白了,是不是很想去呀?沒關系,放假叫爸、媽帶你去。
比薩斜塔小學生(精選16篇)篇三
你們都聽說比薩斜塔吧!今年暑假我和家人來到意大利比薩,親眼目睹了它的壯觀。讓我來跟你們介紹一下吧!
下了汽車,遠遠望去,感覺塔傾斜得角度很大。我興奮不已,一路小跑,跑到了斜塔的面前,從下往上看,仔細數一數,一共有8層,還有一個橢圓形的項,整個塔身呈圓柱形,真壯觀!走進一摸,原來是漢白玉和石灰砌成的,還看見每一層柱子頂上雕飾著復古的`花紋,真美觀!你不知道吧,比薩斜塔是個鐘樓,每一層都懸掛著一個鐘,因為人們怕它會倒下來,所以至今沒有人敲響過。據說,它每年都會傾斜0.45毫米,真讓人驚恐!
斜塔的旁邊還有大禮堂和洗禮堂,這三個具有歐洲獨特風情的建筑形成了比薩這座城市的一大景觀,令來往游客贊嘆不已!
比薩斜塔小學生(精選16篇)篇四
意大利比薩城(pisa),位于佛羅倫薩西北方向,歷史上是個海濱城市。隨著陸地的擴展,比薩距海越來越遠了,但這并不能使人遺忘比薩曾作為海上共和國威鎮八方的歷史和它作為聯結東西方紐帶曾起的重要作用。而且,正因為它的歷史,它的建筑藝術,今日,比薩已成為著名的旅游城市。
比薩的名氣,很大程度上是受惠于比薩斜塔。比薩大教堂鐘樓的建造開始于1173年8月,工程曾間斷了兩次很長的時間,歷經約二百年才完工。它的設計者至今未知。幾個世紀以來,鐘樓的傾斜問題始終吸引著好奇的游客、藝術家和學者,使得比薩斜塔世界聞名。隨著時間的推移,比薩塔的傾斜程度不斷增大,目前已達到4.5米,而且傾斜度還以每年1毫米的速度繼續增加。
比薩斜塔是比薩城的標志,1987年它和相鄰的大教堂、洗禮堂、墓園一起因其對11世紀至14世紀意大利建筑藝術的巨大影響,而被聯合國教育科學文化組織評選為世界遺產。傳說1590年,出生在比薩城的意大利物理學家,曾在比薩斜塔上做自由落體實驗,將兩個重量不同的球體從相同的高度同時扔下,結果兩個鉛球幾乎同時落地,由此發現了自由落體定律,推翻了此前亞里士多德認為的重的物體會先到達地面,落體的速度同它的質量成正比的觀點。伽利略在比薩斜塔的自由落體試驗使其蜚聲世界,成為世界著名旅游觀光圣地,每天都吸引著成千上萬的游客,因而它也是比薩市的經濟支柱。
比薩斜塔小學生(精選16篇)篇五
昨天晚上,我和大姐準備給我的.爸爸媽媽做比薩餅。早上我對大姐說:“我們得買西紅柿和青椒,香腸和肉松?!苯裉煸缟蠇寢寣ξ艺f:“我們去萬家樂超市買東西吧!”于是,我們就到了萬家樂超市,可是沒有肉松。我想:那回家時候去好鄰居買吧。晚上我和大姐跑了好幾家商店都沒有,就改成買番茄醬了,買了番茄醬回家時,我心里非常激動,因為這畢竟是我第一次做比薩?;氐郊依铮液完惣牙烷_始忙了起來,先是磕雞蛋。我們使用水槽邊磕的,一個人磕倆,陳佳利一不小心,把一個雞蛋磕進了水槽里,于是又磕了一個。我們開始切香腸,我是這樣安排的:先切塊,然后切條,最后切片。塊和面和在一起,等面快熟時候,往上面撒香腸條和片。切完香腸后我們開始切青椒,我們先把它刨開,挖出里面的芯,放在一個碗里,切成一塊一塊的,我一邊切,一邊提醒她:“千萬不要辣到眼睛哦!”我這一個切完了,也要撒在餅上的,也包括西紅柿!一切準備就緒后,我讓爸爸幫我們開烙。我恨不得眨眼間就看到自己的成果,剛把面倒上去的時候我就問爸爸:“什么時候好?”爸爸說十分鐘以后,過了一會,爸爸叫我們往上面撒東西,可是還是撒晚了,于是在烙第二張餅之前,爸爸告訴我們說:“只要看餅面一平,就往上面撒東西?!庇谑俏覀兙驼兆隽?。這是我又問:“什么時候好?”“十分鐘后。”爸爸依舊這么說。十分鐘后,兩張香噴噴的比薩就這樣做好了。
比薩斜塔小學生(精選16篇)篇六
葉芽兒掀開了黑夜的屏障。
鋒利的神斧握在手中。
卻砍不斷思念的翅膀。
真想化為一只蝶兒。
晝夜棲息在你的眉樁。
瘋長的枝杈在云空遙望。
每一片葉子。
又都鐫刻成了纏綿的詩語。
烙在年輪的皺褶中。
如根根琴弦,或歌或泣。
隔著咫尺宮墻。
想著你霓裳羽衣飛舞如虹。
而我,卻不是唐皇的心境。
好想折一朵桂花。
為你輕點梨妝。
靜靜看著你嬌羞的模樣。
霜染枝頭雪紛紛。
酒亦涼酒拌淚惆悵。
明知你難出廣寒半步。
卻仍愿執壺遙盼。
樹下癡等。
作者|冰潔。
公眾號:西南當代作家雜志。
比薩斜塔小學生(精選16篇)篇七
比薩塔在1173年奠基,是著名建筑師波那諾·皮薩諾建造。原設計的塔高是100米左右,但開建五六年后,到了第三層塔身開始傾斜。建筑師于是命令停工,想等地基穩了之后再復工??墒窃谒猩晡茨軐崿F續建的愿望。
到了1275年,塔身已傾斜90多厘米。建筑師迪·西蒙于同年恢復建塔,并針對傾斜的問題,在施工中采取了一些措施,不僅減薄了塔壁,采用輕質材料,而且在內壁和外壁間留有30至80厘米的空腔。到1284年,塔建至第六層,傾斜仍在繼續,當年,迪·西蒙死去,再度停工。
此后,著名建筑師托馬索·皮薩納繼續建筑第七、八層,1350年最后完工。塔高56米,總重量1.45萬噸,除了幾根柱子用花崗石外,外表材料全部是白色和黑色大理石。
但斜塔完工后,傾斜還在繼續。據有關統計:1829—1910年間,每年平均傾斜3.8毫米。自20世紀早期后,傾斜速度變慢。1918—1958年間,每年平均傾斜1.1毫米。1959—1969年間,每年平均傾斜1.26毫米。70年代后期至1982年間,每年平均傾斜1.2毫米,其中1982年只傾斜了1毫米。其后,每年平均傾斜1.19毫米。到目前為止,塔身偏離(即塔頂偏離垂直線)已有5米多。
比薩斜塔小學生(精選16篇)篇八
毫無疑問的是,伽利略選擇這座中世紀的古城作為他實驗的場所:一是用以吸引民眾的眼球,這是在向權威亞里士多德挑戰;二是比薩斜塔的“斜”,一定不同凡響。比薩斜塔適合鐵球墜落時的觀察角度,我大概還惡意地想象,那種斜拉橋狀的古塔,三角形一樣的弧度。然后兩顆鐵球,從高空直線墜落,砸在草地上或者石板上,塵土飛揚。
上世紀末,都說比薩斜塔堪憂。人類貪婪對地球的索取,導致比薩城地下水被過度開采;加上比薩斜塔年代的久遠,這座聞名世界的斜塔面臨倒塌的危險。意大利政府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關鍵是修復者經過嚴謹的推算和演繹,成功運算了比薩斜塔坍塌的時間。然后模擬修復的可能,終于找到一種可行的途徑,完成對比薩斜塔的修復。既然已經修復了,那么比薩斜塔還是中世紀的比薩斜塔嗎?這座每年以微小的角度傾斜的比薩塔,所有的魅力都在這種微小的傾斜運動中;都在將傾不塌的詭異路徑上。人類是不會允許斜塔的毀掉,修復也只是時間的問題。
這段路途仍然屬于托斯卡納。金黃成熟的向日葵地掠過車窗,看見成堆滾成圓柱的草垛,在午后的艷陽里,像極了外星球。真的,那種陌生感從踏上托斯卡納就一直出現。在這樣美妙金黃的陽光里,萬物都會自然發酵成熟。曠野的邊緣,山丘漸漸平緩,在這樣成熟的'陽光里我們進入比薩。比薩臨近意大利西海岸,沒有高樓大廈,沒有喧囂的集市,比薩冷清的讓人迷惑。千年一嘆,絕非平常。
車子泊在城角的一家加油站,意大利的加油站一般都是自助式。土路塵灰,城墻是新修的,內斜。幾個垛口開發成觀景臺,巨大石塊壘成的縫隙里,野草萋萋。城內城外,兩種景觀。雖然都是低矮的建筑,城內大多古老而有規劃;反而是城外的民居,雜亂的,一幅休閑圖景。隔著一條大路,間或幾個空曠有院子的住宅,也清爽地改建成酒吧、飲食鋪,或者民宿。這樣的比薩,閑散慵懶;配上午后的艷陽,人人都想躺著,聽風看景。
過了一座古老的城門,內里豁然開朗。中世紀的建筑體在眼前晃動,這樣逼真,有這樣夢幻。比薩的這份被人遺忘的清冷,在這古城的遺址前面得到很好的詮釋。我們站著看了歷史變遷,秘密都在這些中世紀的建筑里。一抹斷墻,幾粒磚瓦,都沉浸著歷史的風雨。幾棵松柏常青,默默兀立在時間的清流里,亭亭如蓋。
我們沿著石頭鋪就的街面行走,盡頭就是比薩斜塔。幾桿鐵臂戳在那里,一架雜亂的重型機械。邊上就是比薩斜塔。逆光,挺在斜陽的界面上,是幾何學。路旁的陰影里零散地坐著幾個黑人老外,看見我們居然說:“你們好!”我暈。意大利有大量做生意的華人,也許前人的慷慨,讓這些黑人老外品嘗到甜頭。
路上沒有什么游客,現在的比薩還太熱,這里的溫度更是離譜??拷彼穆访嬉粋扔写罅康囊獯罄蛷d,石頭路面上擺著餐廳的桌椅,即使這樣熱火朝天的夏季,意大利人依舊可以浪漫地在座在熱浪里喝一杯意式濃咖,或一杯葡萄酒。巨大的排風扇吹著霧化的水汽,桌布飛揚。我感覺四周的是熱騰騰的,選了一家餐館吃飯,隨口報出:“巴薩尼奧!”四周投來驚疑的目光。
不是我們太大聲了,應該是我們太隨意了。服務員笑了,點點頭去忙。我們吃到了地道的鄉村千層面,悶熱的餐廳里忽然想起早年去過的卡帕多西亞仙人煙囪,我們也是這樣坐在平常人間的房子里吃馕,一室悶熱。飲料是燙的,千層面是燙的,連著木頭的桌椅都是燙的。
比薩,絕不是只有一座孤零零的斜塔。這里已經被開辟成成熟的景區,一條甬道的盡頭是教堂,教堂綿延著教堂,側邊的空地上就是比薩斜塔。一層地基下陷,又疊上一層地基,中間兀立著的就是大理石斜塔,弧形的窗,拱形的洞檐,筒狀升起;頂部有廊道,可以觀看低矮的比薩城。我可以想象當年伽利略的實驗,他是對的,這斜塔有點古怪!斜得駭人聽聞。入口處有鐵柵欄,沒有什么游客上塔樓。
然而,斜塔是新的。邊上不遠有鐵臂,疊著巨石,想來是修復的時候用來平衡斜塔。斜塔的石頭居然全是新的,不是以舊修舊嗎?這完全不是我以為的中世紀比薩斜塔。它成了現代實驗的產物。修復,沒有還原比薩斜塔的歷史。那些石塊上的青藤和苔蘚已經完全沒有蹤跡了,大理石塊被打磨的異樣完整與光滑。這座斜塔,還可以矗立無數個世紀。
比薩斜塔小學生(精選16篇)篇九
早晨,我拉開窗簾,呼吸著意大利清新的空氣,沐浴著異國他鄉明媚的陽光,心情十分舒暢。
二十年后,我背起行囊,來到意大利的比薩大學留學,一睹那矗立現在意大利奇跡廣場的獨立鐘樓――比薩斜塔。
開學,我帶著一個個疑問走進比薩大學。終于一天,教授為我揭開了這個謎底,1173年時,比薩斜塔開始建造,因為地基不均勻和土層松軟而傾斜,16世紀時,伽利略曾在比薩斜塔上做了個著名的實驗――自由落體實驗,當時比薩大學的師生也曾目睹了這個實驗。從此,比薩斜塔經過幾個世紀的風吹雨打,依然巨人一般矗立在廣場上。
幾日后,我再次來到比薩斜塔下,那位天真可愛的小女孩正在塔下快樂玩耍。她看見我,期盼地再一次問了我同樣的問題,我幫她解了謎,她快樂地笑了,有禮貌地說了聲“thankyou”
比薩斜塔小學生(精選16篇)篇十
建塔之初,塔體還是2113筆直向上的。但興建至5261第三層時,發現塔體開始傾斜,工程4102被迫停1653工。塔體出現傾斜的主要原因是土層強度差,塔基的基礎深度不夠(只有3米深),再加上用大理石砌筑的塔身非常重,因而造成塔身不均衡下沉所致。這種情況的發生,完全是由于建筑師對當地地質構造缺乏全面、縝密的調查和勘測,使其設計有誤、奠基不慎造成的。塔停建后,又開始繼續施工。為了防止塔身再度傾斜,工程師們采取了一系列補救措施。如,采用不同長度的橫粱和增加塔身傾斜相反方向的重量等來設法轉移塔的重心。但由于建成的三層傾斜已成事實,所以,全塔建成后,塔頂中心點還是偏離塔體中心垂直線2米左右。600多年來,因松散的地基難以承受塔身的重壓,仍然繼續而緩慢地向南傾斜。塔基南面已開始下沉。特別是近一個世紀以來,塔已向南傾斜了大約30厘米,斜度達到8度,塔身超過垂直平面5.1米。1972年10月,意大利發生的一次大地震使斜塔受到了強大的沖擊,整個塔身大幅度搖晃達22分鐘之久,極其危險。幸運的是,該塔仍巍然屹立。這種“斜而不傾”的現象,堪稱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跡,使比薩斜塔聞名遐邇。
這座堪稱世界建筑史奇跡的斜塔,不僅以它“斜而不倒”聞名天下,還因為1590年,意大利的偉大科學家伽俐略,曾在斜塔的頂層做過自由落體運動的實驗,讓兩個重量相差10倍的鐵球,同時從塔頂落下,結果,兩球同時著地,一舉推翻了束縛人們思想近的希臘著名學者亞里士多德關于重量不同的物體其下落的速度也不相同的“物體下落速度與重量成正比”的理論。伽俐略開創了實驗物理的新時代,被人們稱為“近代科學之父”,而他用來做實驗的斜塔也因而更加遐邇聞名。
比薩斜塔小學生(精選16篇)篇十一
童年時留下這縹緲的影子,偶或在自己的心靈中搖晃和升騰,叩問著這比薩斜塔,怎么能阻止自己往下墜落的慣性,竟如此堅毅和剛勁地傾側于蒼彎底下?從而就啟示和催促我養成了思索的愛好,正是它給予了我生存方式里的此種恩賜。至于矗著它的那塊土地和那個國家,在當時真覺得是異常的陌生和朦朧,漸漸地增添了許多知識之后,才懂得意大利這文藝復興的發源地,沖破了中世紀陰森、幽暗和殘酷的禁錮,鼓舞人們去爭取自由、尊嚴和歡樂的生活。也許正是因為腦海里的知識愈益豐富起來,就沖淡了對比薩斜塔的記憶。
真想不到在消磨了多少艱辛的歲月之后,竟突然會有跟它邂逅的緣分。當我簇擁在往來奔跑的人群里,焦急地穿過那條狹窄的小巷時,心里禁不住砰砰地跳起來,如果能夠插上翅膀飛往前邊僅有一箭之遙的巷口,就可以觀看和欣賞它無比美好的容顏了,可是我無法輕易地穿越這熙熙攘攘的人群。
不可思議的是二十多年前在這兒發生的一場地震,卻也未能摧毀它,它依舊在巍然屹立著,神秘地傾斜著。這真是無比堅強和剛毅的象征,才會有浩浩蕩蕩的人們趕來探望它,卻不顧它身旁那一座龐大和氣派的教堂,很少仰望那教堂頂端高出身軀的圓柱,這大約是因為大家都渴望著向神奇而堅強的境界攀登。
比薩斜塔小學生(精選16篇)篇十二
從小學到現在,我每天上學總是要帶一瓶水。由于擔心長期喝純凈水對我身體沒有好處,老爸就用純凈水瓶裝上開水讓我帶去。
夏天天氣炎熱,老爸總是頭一天把裝滿冷開水的瓶子放在冰箱中冷藏,甚至冷凍。第二天早上從冰箱里拿出來時,這個由于結冰膨脹而變得有點彎曲的冰坨子“全身直冒冷汗”。到了學校,大汗淋漓的我拿起同樣“大汗淋漓”的瓶子猛吸一口,一股甘洌的清泉沁人心脾。
我嫌每天冷藏一瓶開水太麻煩,就自己動手燒了兩壺開水,放涼后,裝了十來個瓶子一起放到冰箱里。心想:這樣雖不能說一勞永逸,至少可以“一勞十逸”吧。老爸卻說:“自家燒的開水沒有經過徹底消毒殺菌,也未加任何防腐劑,兩三天之內喝是沒問題的,放了十來天的開水即使冷藏也不太好。像你這樣哪里是什么“一勞十逸”,分明是“一曝十寒”!
于是,我只好每天帶一瓶“鮮”冷開水去上學。
秋去冬來。天氣一天比一天冷,天亮的時間也一天比一天晚。由于學校早自修時間是不變的,我和老爸就一天比一天起得“早”。即使這樣,從早晨鈴響起床到我“整裝出征”這段時間總是最“高效”的。冬天的早晨,我總是在家里吃完早飯再出門,這樣走在路上就不會感到很冷。老爸總是在我吃早飯的時候從熱水瓶里倒出開水裝在瓶中。
時間實在太緊,開水實在太燙,老爸的性子實在太急,塑料瓶的耐熱性實在太差!
每次裝完熱開水,瓶子總有一點變形。新的瓶子是棱角分明、像模像樣的,以后一天比一天圓,一天比一天彎,一天比一天站立不穩。最后瓶子實在“站”不起來了,只好換一個新的。但幾天以后這一幕又重演了。
夏天的瓶子是凍彎的,冬天的瓶子是燙彎的。我對老爸說:老爸你真“偉大”,每過幾天就能“制造”出一座“比薩斜塔”。
老爸說:造一座比薩斜塔并不難,但愿這些“比薩斜塔”能孕育出一個“伽利略”。
比薩斜塔小學生(精選16篇)篇十三
這幾日妻子沉浸在同學會上的歡聲笑語中,從中體會著友情終于穿越了時間與空間。由人及已,回憶起自己少年時代也曾經有過幾個要好的同學,其中春雨兄與我走得最近,究其原因,可能最后一個同桌是他,而且我們都是自幼喪母的,所以剛見面就無話不談。
我曾經試圖去向春雨們虛心學習著,怎么自己就是鉆不進去呢?結果他們不但不教我,反而打擊我,說我長得難看。當時年紀小,哪有什么自信,看人家“鉆績”卓著,自己無人問津,自然信以為真。這種打擊一度讓我稚嫩的內心飽受摧殘,同時,也對春雨等成功人士更加敬仰。一直到了他們陸續離開學校,我還是沒有走出這些陰影,乃至于直到離開了那個學校,那片樹林對我還說,仍舊是一個遙不可及的夢。就連今天上午,提筆寫了一篇故事,竟然無法控制自己的思維,結果仍然命名為《小樹林里的秘密》,朋友說,小樹林給了我太多的'夢想和創作源泉,卻也束縛了我的文字走向,我似乎永遠也走不出那片夢幻般的天堂了。
隨著年紀的增長,我慢慢明白了很多道理,我不一定是丑,只是我年紀比他們小,思想比他們單純。綜合鉆過小樹林的經驗,屬鼠的極少,差這一歲兩歲,真的是差了不少心眼呀!就比如春雨他們說我留胡子好看,我傻得直到畢業也沒舍得剃掉一嘴黑胡子,現在想想,不由得稱贊他們一聲:大騙子!
我一時想到了歲月如飛刀,想到了時光如流水,但我寧愿將這25年時光,揉捏成一個漫長的白天。春雨和我的相識,不過是旭日初升時,而今也不過是中午陽光明媚時,他的眼睛小了,那是陽光耀眼的結果;我的臉扁扁了,也只當是太陽光的折射。這一天剛剛走了一半,我們不存在老化的問題。春雨買了10個水煎包,我瞬間消滅掉9個不過是兩個小時之前的事,春雨帶著我們去打狗也不過是5分鐘前的事,我們盡情追憶前塵往事,也不過是王質爛了一把斧頭罷了。
于是,坦然地將時隔25年的照片傳上來,樹林依舊,難看的人與帥哥已經模糊了距離,再過25年,我還會這么坦然,到那時不論是難看的人還是大帥哥,能直起腰的,就是最漂亮的了。
比薩斜塔小學生(精選16篇)篇十四
比薩斜塔在意大利托斯卡納省比薩城。比薩斜塔建造于1173年8月,是意大利比薩城大教堂的獨立式鐘樓,奇跡廣場的大片草坪上散布著一組宗教建筑,它們是大教堂(建造于1063年-13世紀)、洗禮堂(建造于1153年-14世紀)、鐘樓(即比薩斜塔)和墓園(建造于1174年),它們的外墻面均為乳白色大理石砌成,各自相對獨立但又形成統一羅馬式建筑風格。比薩斜塔位于比薩大教堂的后面。
比薩斜塔小學生(精選16篇)篇十五
比薩斜塔位于意大利中部比薩古城內的教堂廣場上,是一組古羅馬建筑群中的鐘樓。
比薩斜塔于1174年動工興建,1350年完工,為8層圓柱形建筑,全部用白色大理石砌成,塔高54.5米,塔身墻壁底部厚約4米,頂部厚約2米余,塔體總重量達1.42萬噸。
在底層有圓柱15根,中間六層各31根,頂層12根,這些圓形石柱自下而上一起構成了八重213個拱形券門。整個建筑,造型古樸而靈巧,為羅馬式建筑藝術之典范。鐘置于斜塔頂層。塔內有螺旋式階梯294級,游人由此登上塔頂或各層環廊,可盡覽比薩城區風光。
據說,1590年意大利偉大的科學家伽利略,曾在斜塔上做過著名的自由落體運動實驗。他使兩個重量不等的鐵球從塔頂垂直自由落下,結果同時著地,從而一舉推翻了古希臘著名學者亞里士多德關于重量不同的物體,其下落的速度也不同的定理。由此,比薩斜塔更加名噪全球。
比薩斜塔小學生(精選16篇)篇十六
比薩斜塔毫無疑問是建筑史上的一座重要建筑。在發生嚴重的傾斜之前,它大膽的圓形建筑設計已經向世人展現了它的獨創性。
雖然在更早年代的意大利鐘樓中,采用圓形地基的設計并不少見,類似的例子可以在拉文納、托斯卡納和翁布里亞找到,但是,比薩鐘樓被認為是獨立于這些原型,在更大程度上,它是在借鑒前人建筑經驗的基礎上,獨立設計并對圓形建筑加以了發展,形成了獨特的比薩風格。
比如,鐘樓的圓形設計被認為是為了同一旁的大教堂建筑形成反射而相對應,因此有意地模仿教堂半圓形后殿的曲線設計。
更重要的是,鐘樓與廣場上對圓形結構的強調是相一致的,尤其是在宏偉的、同樣是圓形的洗禮堂奠基以后,整個廣場更像是有意設計成耶路撒冷復活教堂(anastasis)的現代版本。這種的設計正來源于經典的古代建筑。
鐘樓的裝飾格調繼承了大教堂和洗禮堂的經典之作,墻面用大理石或石灰石砌成深淺兩種白色帶,半露方柱的拱門、拱廊中的雕刻大門、長菱形的花格平頂、拱廊上方的墻面對陽光的照射形成光亮面和遮蔭面的強烈反差,給人以鐘樓內的圓柱相當沉重的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