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計劃的制定需要教師具備一定的教學能力和教學經驗,以確保教學目標的實現。下面是一些經驗豐富的教師編寫的教學計劃范文,希望能對大家的教學工作起到一定的借鑒作用。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教學設計(專業16篇)篇一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知道人各有所長,要取長補短,學會欣賞和尊重別人,是本課的教學要求,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也有不足,正如人們常說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長。能夠欣賞別人,改正自己自己的不足,就會進步得更快。
這篇課文是由兩封信組成的,一封是張國強同學寫給柯巖的信,他認為同學們因嫉妒他獲獎而疏遠他,感到很寂寞,故寫信向柯巖老師求教。一封是柯巖的回信,她在信中分析了張國強失去朋友的原因,并結合自己的經歷告誡國強:“只有善于發現別人的長處,一點一滴地改正自己的缺點,才能擁有越來越多的好朋友;彼此知心交心,患難與共,才能飛快地進步。”這篇課文的重點之一,就是理解柯巖老師的這段話,并對學生思考自己的成長問題產生一定的影響。在教學中,我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感受與收獲,因為書信中張國強遇到的事情在學生生活中較為普遍,因此,我們設計了讓學生談談自己的感受與收獲,以起到一定的啟迪和教育作用。同時也對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道理能夠有所感悟,真正理解。另一個重點就是課文的一個特殊體裁――書信格式。學生第一次接觸這一文體,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書信的格式,我讓他們去發現,去歸納書信的幾大要素,并通過練筆鞏固復習,經檢測得知,學生對這一問題的掌握較好。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教學設計(專業16篇)篇二
1、認讀8個生字,以及“冒昧、疏遠、采訪、寂寞、分析、飄飄然、行只影單、和睦相處、患難與共、受益匪淺、年少氣盛、年逾古稀”等詞語。
2、學習書信的格式和寫法。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難點。
學習書信的格式和寫法。
課前準備。
調查本班目前存在的普遍問題,根據實際問題搜集辯論資料。
教學過程。
結合生活,理解課題。
2、學生體會,模仿舉例,理解課題。
自讀課文,學習字詞,感知內容。
1、學生輕聲試讀課文,不認識的字查查字典,讀不順的句子多讀幾遍。
2、讀生字詞:柯巖冒昧寂寞和睦分析患者告誡受益匪淺年逾古稀。
1、?再讀課文,想想這篇課文用什么形式,主要介紹了什么事。
深讀課文,質疑歸納。
1、讀讀議議。
a、信中主要提出了什么問題?你對這些問題有什么看法和體會。
b、國強的問題還有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展開想象,合情推理。
2、讀讀悟悟。
a.朗讀課文。
b.感悟柯老師信中語氣的特點:真誠、耐心。
3、讀讀想想。
a、自己歸納書信的格式,發現去信與回信的異同。
b.合作交流,教師小結。
課后延伸,拓展訓練。
辯論會:結合本班主要問題由師生共同商定論題,自由組成正反方,展開辯論。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教學設計(專業16篇)篇三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是一篇略讀課文。課文是由兩封書信組成,一封是張國強寫給柯巖老師的信,另一封是柯巖老師的回信。學習這篇課文,一是引導學生了解課文中提出的成長中存在的問題,提醒學生避免類似問題;二是學習用書信進行書面交流。寫回信的書面訓練跟這篇課文整合設計在一堂課中,其目的主要有兩點:一是提高課堂效率,達到讀和寫、積累和運用的真正結合;另一點就是為學生深入地思考和交流成長中的問題提供一次真正的機會。在教學時,我把閱讀教學、口語交際教學、還有習作教學整合在一起來進行。這樣,有例文帶著的學習,學生的興趣很高,而且本次習作也不用老師多費心,學生基本上都能抓住來信的要點,來充當知心姐姐幫助王虹解決煩惱。寫信的格式也掌握得較好。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教學設計(專業16篇)篇四
預設過程:
一、談話導入,揭示課題。
1、同學們,如果你想和家人、親戚、朋友或同學溝通想法、分享快樂、傾訴煩惱,你會用哪些方式?(面談、通電話、發電子郵件、書信……)。
2、從古至今,書信都是人們之間一種重要的溝通方式,書信的內容包羅萬丈,除了分享快樂、傾訴煩惱,還有請求幫助的、匯報情況的等等。
二、自由閱讀,感知課文內容。
1、自由閱讀課文,看兩封信主要講了什么。
2、學生簡單概括書信內容。
三、深入思考,探究文中道理。
1、師:對于張國強提出的問題,你有什么看法?你曾經有過這種感覺嗎?你是怎樣做的?
2、柯巖老師提到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你覺得有道理嗎?請聯系自己的生活實際情況說一說。
(1)小組交流。
(2)全班交流。
四、討論交流,了解書信好處。
2、交流:寫信好友那些好處呢?
(1)學生交流。
(2)教師小結:
a、有的地區還沒有先進的通訊設備,可以用書信與外溝通。
b、不好意思說出來的話,可以用書信表達。
c、有時候見字如見人,書信讓人有溫暖的感覺。
d、……。
五、觀察發現,認識書信格式。
1、自由觀察兩封信的格式,交流自己的發現。
2、教師小結邊在黑板上按信的格式板書:
(1)稱呼。(把對說信任的稱呼寫在第一行,頂格。后面加上冒號,表示下面有話要說。)。
(2)正文。(正文的開頭空兩格,通常是先寫問候的話。如果說的事多,就應該分段些,寫完一件再寫一件。每段起行空兩格,轉行頂格。)。
(3)結尾。(正文完了,結尾應該寫上致敬或祝福的話。其中,“此致”“祝你”等字眼,應該緊接正文之后,或單獨占一行,空兩格寫;“敬禮”“健康”“工作順利”等字眼,要另起一行頂格寫。)
(4)署名。(結尾寫完后,在信的右下方寫上寫信人的名字。)。
(5)日期。(日期可以寫在署名的后面,也可以另起一行寫。)
六、鞏固練習,緊記書信格式。
1、出示練習,讓學生根據內容改成書信的格式。
練習內容:今天,小明寫信通知哥哥爸爸得了急病,請哥哥收到信后馬上回家。
2、學生練習,老師巡視指導。
3、指名在黑板寫,全班校正。
七、作業:寫信。
溫馨提示:
1、先確定要寫給誰。
2、考慮清楚要說些什么內容。
3、注意書信的格式。
預設目標:
1、認識7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道理,能正確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3、學習書信的格式和寫法。
預設重難點:
1、讀懂信的內容,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體會“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道理。
2、學習書信的格式、寫法。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教學設計(專業16篇)篇五
知道人各有所長,要取長補短,學會欣賞和尊重別人,是本課的教學要求,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也有不足,正如人們常說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長。能夠欣賞別人,改正自己自己的不足,就會進步得更快。
對于學生來說,前面已經了解了自己的優點,再學習本課就順理成章了。由于學生準確地認識自己的不足,反省自己的生活和行為是有一定困難的,所以我在教學時,根據兒童的認知歸路,以學生的探究為切入點,以生動活潑的形式引導學生探究,認識自己的不足,并由此找到榜樣,學習他人,改正不足,完善自我,不斷進步,為培養學生積極上進的生活態度奠定基礎。同時也對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道理能夠有所感悟,真正理解。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教學設計(專業16篇)篇六
1、認讀8個生字,以及“冒昧、疏遠、采訪、寂寞、分析、飄飄然、行只影單、和睦相處、患難與共、受益匪淺、年少氣盛、年逾古稀”等詞語。
2、學習書信的格式和寫法。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學習書信的格式和寫法。
調查本班目前存在的普遍問題,根據實際問題搜集辯論資料。
(一)結合生活,理解課題。
2、學生體會,模仿舉例,理解課題。
(二)自讀課文,學習字詞,感知內容。
1、學生輕聲試讀課文,不認識的字查查字典,讀不順的句子多讀幾遍。
2、讀生字詞:柯巖冒昧寂寞和睦分析患者告誡受益匪淺年逾古??
再讀課文,想想這篇課文用什么形式,主要介紹了什么事。
(三)深讀課文,質疑歸納。
1、讀讀議議。
a、信中主要提出了什么問題?你對這些問題有什么看法和體會。
b、國強的問題還有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展開想象,合情推理。
2、讀讀悟悟。
a、朗讀課文。
b、感悟柯老師信中語氣的特點:真誠、耐心。
3、讀讀想想。
a、自己歸納書信的格式,發現去信與回信的異同。
b、合作交流,教師小結。
(四)課后延伸,拓展訓練。
辯論會:結合本班主要問題由師生共同商定論題,自由組成正反方,展開辯論。
文檔為doc格式。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教學設計(專業16篇)篇七
學習目標:
1、認識7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道理,能正確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3、學習書信的格式和寫法。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準備:
1、查找資料,了解書信的書寫格式。
2、了解柯巖其人。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平時交流中常用什么方式呢?(談話、電話、收發信息,還有書信。)是啊,書信也是一種很好的交流方式,它可以讓我們交流思想、傳遞快樂、傾訴煩惱。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就是以書信的形式進行交流的例文,一位名叫張國強的小學生遇到了一件麻煩事,就給著名的作家柯巖老師寫了一封信,希望得到幫助。想聽聽是怎樣的一封信嗎?那就讓我們走進《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二、初讀課文,了解文意。
2、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也作“尺短寸長”。尺比寸長,但和更長的東西相比就顯得短;寸比尺短,但和更短的東西相比就顯得長。比喻各有長處,也各有短處,彼此都有可取之處。
紅眼病:在課文里指看到張國強取得好成績非常羨慕而忌妒。
碰釘子:比喻遭到拒絕或受到斥責。
摔跟頭:比喻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困難。
3、了解課文寫了什么事?是采用什么形式來寫的?
4、指名介紹作者柯巖。
三、采用自學的方式學習兩份書信。
自己小聲讀課文,用鉛筆劃出以下兩個問題:
1、讀張國強給柯巖的信,想想:張國強同學遇到什么麻煩了?
2、在回信中柯巖老師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
四、學習思考并討論。
小組內討論交流:
1、張國強的問題還有可能會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你對此有何看法?
2、如果你收到了這封信,會想些什么?(鼓勵學生自由發言,暢談個人見解)。
3、從柯巖老師的回信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五、學習書信格式。
1、讀了這兩封書信,你有什么收獲?
引導從兩方面談:
理解“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后學會了與人交往的道理;了解了書信的格式和寫法。
2、重點學習書信格式。
(1)結合文后的提示,說說你發現了什么。(指導書信的寫法)。
稱呼:第一行,頂格,后面加冒號,表示下面有話要說。
正文:信的主要部分。開頭空兩格,先寫問候的話。
結尾:寫上致敬或祝福的話。“此致”、“祝你”等話,應緊接正文之后,或另起一行空兩格寫,“敬禮”“健康”之類的話另起一行頂格寫。
署名:信的右下方寫上寫信人的名字。
日期:可寫在署名后,也可另起一行寫。
(2)出示放大的書信進行指導。
3、學習信封的格式。
六、作業布置。
同學之間互通書信,可以交流彼此的看法,可以互相溝通、消除誤會等。請你給自己的朋友或同學寫一封信,增進彼此之間的友誼。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教學設計(專業16篇)篇八
人教版四年級上冊第七單元第28課(需1課時)。
【教材分析】。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課文由兩封信組成。選編這篇課文的意圖,一是引導學生了解課文中提出的成長中存在的問題,提醒學生避免類似問題;二是學習用書信進行書面交際。
【學情分析】。
本課題材貼近學生生活,學生容易理解,可以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體會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道理。
【教學理念】。
教學中應盡可能引導學生自讀自悟,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談見解。
【學習目標】。
1、認識7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道理,能正確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3、學習書信的格式和寫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出示一個信封。)。
1、提問:
你寫過信或是收到過信嗎?
2、談話:
二、指導閱讀。
1、讀張國強給柯巖的信,想想:
張國強同學遇到什么麻煩了?
2、討論:
如果你收到了這封信,會想些什么?
(鼓勵學生自由發言,暢談個人見解。)。
過渡:柯巖老師又是怎樣看待這些問題的呢?我們來讀讀柯巖老師的回信。
3、自讀回信,思考:
如何解決這個問題?你從兩封信中悟出了什么?
引導學生邊讀邊勾畫圈點作批注,學習一些讀書方法。
朗讀課文,感悟柯老師信中的語氣特點:真誠、耐心。
三、總結延伸。
1、自己歸納書信的格式,發現去信與回信的異同。
2、合作交流,教師小結。
3、辯論會:
結合本班實際,自由組成正反方,展開辯論。
【板書設計】。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教學設計(專業16篇)篇九
1、認識7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文章。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道理,能正確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3、學習書信的格式和寫法。
1課時。
1、放大的書信(便于講解格式)。
2、了解柯巖其人。
(一)、導入新課。
1、([出示]一個信封)提問:你寫過信或是收到過信嗎?
談話:書信是交流思想、傳遞快樂、傾訴煩惱的一種很好的方式。一位名叫張國強的小學生遇到了一件麻煩事,就給著名的作家柯巖老師寫了一封信,希望得到幫助。想聽聽是怎樣的一封信嗎?(課件出示張國強的`信)。
2、師范讀張國強給柯巖的信,生邊聽邊想:張國強同學遇到什么煩心事了?(課件出示)。
3、討論:如果你收到了這封信,會想些什么?(鼓勵生自由發言,暢談個人見解)。
過渡:柯巖老師又是怎樣看待這些問題的呢?我們來讀讀柯巖老師的回信。
(二)、指導閱讀。
1、自學感悟:(課件出示)。
用喜歡的方式自讀柯巖老師的回信,思考:
(1)、柯巖老師幫張國強分析出了什么?
(2)、你從回信中悟出了什么?
引導生邊讀邊勾畫圈點作批注,學習一些讀書法。
2、匯報交流:(課件出示)。
我從中悟出了什么?
(1)、我學著發現人家的長處,一點一滴地改正自己的不足,我擁有了越來越多的好朋友,彼此知心交心,患難與共。
(2)、一個人如果總是用自己的長處比別人的短處,那么他不但會停止前進,還會形單影只,十分寂寞;如果他能不斷找出自己的短處,不斷發現與學習別人的長處,他就會飛快地進步,越來越奮發樂觀。
(三)、學習書信格式。
(課件出示)。
1、學習書信格式。
結合文后的提示,說說你發現了什么。([出示]放大的書信進行指導)。
2、怎樣寫信:(課件出示)。
師結合幻燈,總結寫法。
稱呼:第一行,頂格,后面加冒號,表示下面有話要說。
正文:信的主要部分。開頭空兩格,先寫問候的話。
結尾:寫上致敬或祝福的話。“此致”、“祝你”等話,應緊接正文之后,或另起一行空兩格寫,“敬禮”“健康”之類的話另起一行頂格寫。
署名:信的右下方寫上寫信人的名字。
日期:可寫在署名后,也可另起一行寫。
(四)、拓展活動。
給遠在外地的父母、親戚、朋友寫一封信,匯報自己的學習、生活情況。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教學設計(專業16篇)篇十
大家都知道,有一個諺語,叫尺短有所,寸有所長,如果不懂的話,我就給你們講一個故事吧!
有一天,大老虎和小老鼠相遇了,大老虎對小老鼠說:“瞅你這個小東西,黑了吧嘰,還想和我森林之王斗?”小老鼠說:“比就比,誰怕誰啊!”
于是,大老虎舉起一把鐵鎖,對小老鼠說:“怎么樣,我力大無比吧?”小老鼠把大老虎引到一棵大樹旁,然后上了樹,大老虎只能在樹下干著急。小老鼠得意洋洋地說:“爬樹你比不過我。”
大老虎爬上了山,小老鼠在后面跟著,它們來到了長江邊,大老虎幾下就過了長江,小老鼠在里面直打撲楞,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上岸,大老虎說:“爬樹我比不過你,那過江呢?”
小老鼠把大老虎引到了山洞旁,小老鼠鉆到了洞里,說:“來呀,來呀,來鉆洞呀!”可是,大老虎的身體太大了,鉆不進去。它只能在洞外干著急。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教學設計(專業16篇)篇十一
教學目標:
1.認識7個生字。(認識生字可以不作為教學目標出現)。
2.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道理,能正確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3.學習書信的格式和寫法。
教學重點、難點:
1.讀懂書信的內容,結合自己的生活實際體會“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道理。
2.學習書信的格式,寫法。
一課時。
一、談話導入。
出示一個信封)問:你們寫過信或收到過信嗎?以前因為沒有快捷的通訊,(電話、手機、電腦等)人們交流思想,傳遞快樂,傾訴煩惱等的方式是書信。而現實生活中有一個叫張國強的小同學也用書信的方式向著名作家柯巖傾訴了自己的煩惱,希望能得到幫助。其實這封就是今天我們共同學習的28《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二、閱讀第一封信,讀懂信的內容。
1.找學生讀第一封信并提要求:(讀的學生認真讀,其他學生認真聽,同時思考:張國強遇到了什么麻煩?(找學生回答。)。
2.過渡:柯巖老師是怎樣看待這個問題的?下面我們來讀讀柯巖老師的回信。
三、指導閱讀回信。
1.自由讀回信弄明白柯巖老師是怎樣看待這個問題的。(找學生回答。)。
2.(1)默讀課文,想想如果你收到這封信,你該如何解決?你從兩封信中悟出了什么?結合自己的實際來談談。(要求:邊讀邊畫或作批注。遇到不明白的多讀幾遍)。
(2)學生匯報。
學生;甲、要發現別人的長處,改正自身的缺點,不斷吸收好的東西,這樣一個人才會不斷地進步。
乙、“人上有人,天外有天”,不能由于一點小成績而自高自大,目空一切。
(3)師小結:同學們的鉆研、探究很認真,也很有實效,我向你們表示祝賀。同學們,一定要記住: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人外有天,切不可驕傲自滿,目空一切!
3、小組討論:柯巖老師建議張國強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1)組長匯報。
(2)師小結:只有善于發現別人的長處,一點一滴地改正自己的缺點,才能擁有越來越多的好朋友,彼此知心交心,患難與共,才能飛快進步。
過渡: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短處。我們要正確看待自己的優缺點。要揚長避短。而在你們的成長中肯定有喜怒哀樂的事。你們也可以通過書信的方式向適當的人談談。下面我們就來學習書信。
四、學習書信的格式和寫法。
1.自由觀察兩封信的格式,交流發現。
2.指導總結。
(1)稱呼。把對收信人的稱呼寫在第一行,頂格。后面加上冒號,表示下面有話要說。怎樣稱呼,要根據寫信人和收信人的關系而定,一般說,當面怎樣稱呼,信上就怎樣稱呼。有時可以在稱呼前面加“敬愛的”“親愛的”這樣的詞語。
(2)正文。這是信的主要部分。寫信人要說的話,都寫在這部分。正文的開頭空兩格,通常是先寫問候的話,如,“您好!”“你身體好嗎?”如果寫的是回信,可以寫“×月×日的來信已收到”等內容。如果來信中提出一些問題或要求代辦的事,可以先把問題回答清楚,或者把代辦事情的結果告訴對方,然后再寫自己想說的話。如果說的事情多,就應該分段寫,寫完一件,再寫一件。每段起行空兩格,轉行頂格。
(3)結尾。正文完了,結尾應寫上致敬或祝福的話,如,“此致敬禮”“祝你健康”。結尾的寫法,根據對象而定。如果給長輩寫信,可以寫“敬祝近安”“敬祝健康”;如果給平輩寫信,可以寫“祝你健康”“祝你工作順利”;如果給晚輩寫信,可以寫“祝你進步”“望你努力學習”。其中,“此致”“祝你”等字眼,應緊接正文之后,或單獨占一行,空兩格寫;“敬禮”“健康”“工作順利”等字眼,要另起一行頂格寫。
(4)署名。結尾寫完后,在信的右下方寫上寫信人的名字。可以帶姓,也可以不帶姓(熟悉的人可以不寫姓)。有時可以在名字前面加上稱謂,如“弟、兒、侄、妹”。如果加稱謂,一般不帶姓。如果是給單位或組織寫信,姓名要寫齊全。
(5)日期。日期可以寫在署名的后面,也可以另起一行寫。
如果在信里問候別人,一般在署名和日期之后,另起一行,寫上“請代向××問好!”“××并此問好!”
如果信已經寫好,但是還有一些話沒有說完,可以寫在信的后面。先寫一個“附”字,后面加上冒號,寫完補充的話以后,再加上“又及”二字,“又及”后面加句號。
3.書信練習。
《搭石》一課讓我們感受到了那里的人們都擁有先人后己、尊老愛幼、相互禮讓的好品質。我們可以給那里的任何一個人寫信。
1.學生寫信(一人寫在黑板上,其他在練習本上寫)。
2.集體糾正。
五.布置作業。
父母為我們付出了太多了,學了書信我們可以以書信的方式談談我們的感謝之意。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教學設計(專業16篇)篇十二
1.認識7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文章。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道理,能正確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3.學習書信的格式和寫法。
1課時。
1.放大的書信(便于講解格式)。
2.了解柯巖其人。
(一)、導入新課。
1.([出示]一個信封)提問:你寫過信或是收到過信嗎?
談話:書信是交流思想、傳遞快樂、傾訴煩惱的一種很好的方式。一位名叫張國強的小學生遇到了一件麻煩事,就給著名的作家柯巖老師寫了一封信,希望得到幫助。想聽聽是怎樣的一封信嗎?(課件出示張國強的信)。
2.師范讀張國強給柯巖的信,生邊聽邊想:張國強同學遇到什么煩心事了?(課件出示)。
3.討論:如果你收到了這封信,會想些什么?(鼓勵生自由發言,暢談個人見解)。
過渡:柯巖老師又是怎樣看待這些問題的呢?我們來讀讀柯巖老師的回信。
(二)、指導閱讀。
1、自學感悟:(課件出示)。
用喜歡的方式自讀柯巖老師的回信,思考:
(1)、柯巖老師幫張國強分析出了什么?
(2)、你從回信中悟出了什么?
引導生邊讀邊勾畫圈點作批注,學習一些讀書法。
2.匯報交流:(課件出示)。
我從中悟出了什么?
(1)、我學著發現人家的長處,一點一滴地改正自己的不足,我擁有了越來越多的好朋友,彼此知心交心,患難與共。
(2)、一個人如果總是用自己的長處比別人的短處,那么他不但會停止前進,還會形單影只,十分寂寞;如果他能不斷找出自己的短處,不斷發現與學習別人的長處,他就會飛快地進步,越來越奮發樂觀。
(三)、學習書信格式。
(課件出示)。
1、學習書信格式。
結合文后的提示,說說你發現了什么。([出示]放大的書信進行指導)。
2、怎樣寫信:(課件出示)。
師結合幻燈,總結寫法。
稱呼:第一行,頂格,后面加冒號,表示下面有話要說。
正文:信的主要部分。開頭空兩格,先寫問候的話。
結尾:寫上致敬或祝福的話。“此致”、“祝你”等話,應緊接正文之后,或另起一行空兩格寫,“敬禮”“健康”之類的話另起一行頂格寫。
署名:信的右下方寫上寫信人的名字。
日期:可寫在署名后,也可另起一行寫。
(四)、拓展活動。
給遠在外地的父母、親戚、朋友寫一封信,匯報自己的學習、生活情況。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教學設計(專業16篇)篇十三
小馬和小兔是森林里的一對好朋友。
一天,它們正在碧綠的草地上玩耍,明媚的陽光照射著草地。小馬仔細觀察周圍,它突然看見了遠處山凹里有一棵結滿果子的樹。小馬高興地跳了起來,像閃光般向果樹跑去。小兔邊跟著跑邊說:“馬大哥等等我。”小馬火箭般地向前竄。小馬來看果樹下,看著閃著金光的果子,張大嘴不停地吃起來。小兔摘不到果子,就哀求小馬:“馬大哥這么好吃的果子,給我一個吧?”小馬邊吃邊說:“我是不會給你的,因為我明天還要吃呢!”說完小馬又大口大口地吃著果子。
這時小兔子看見了一個籬笆里有白菜。小兔說:“馬大哥,那里有白菜。”小馬一聽,又想吃白菜了,便迅速地跑了過去,看見了一大堆鮮嫩的白菜,它想吃但是太遠吃不到,籬笆低又鉆不進去。小兔子一下子就鉆進去了,小兔子先拿了一棵大白菜出來給小馬吃。小馬臉紅了,它低下了頭,說:“對不起,小兔。”小兔說:“沒關系,誰讓咱們是好朋友呢!”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教學設計(專業16篇)篇十四
學習目標:
1、認識7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道理,能正確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3、學習書信的格式和寫法。
教學時間: 1課時。
教學準備: 。
1、查找資料,了解書信的書寫格式。 。
2、了解柯巖其人。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同學們,我們平時交流中常用什么方式呢?(談話、電話、收發信息,還有書信。)是啊,書信也是一種很好的交流方式,它可以讓我們交流思想、傳遞快樂、傾訴煩惱。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就是以書信的形式進行交流的例文,一位名叫張國強的小學生遇到了一件麻煩事,就給著名的作家柯巖老師寫了一封信,希望得到幫助。想聽聽是怎樣的一封信嗎?那就讓我們走進《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二、初讀課文,了解文意。
2、理解下列詞語的意思。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也作“尺短寸長”。尺比寸長,但和更長的東西相比就顯得短;寸比尺短,但和更短的東西相比就顯得長。比喻各有長處,也各有短處,彼此都有可取之處。
紅眼病:在課文里指看到張國強取得好成績非常羨慕而忌妒。
碰釘子:比喻遭到拒絕或受到斥責。
摔跟頭:比喻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困難。
3、了解課文寫了什么事?是采用什么形式來寫的?
4、指名介紹作者柯巖。
三、采用自學的方式學習兩份書信。
自己小聲讀課文,用鉛筆劃出以下兩個問題:
1、讀張國強給柯巖的信,想想:張國強同學遇到什么麻煩了?
2、在回信中柯巖老師是如何解決這個問題的?
四、學習思考并討論。
小組內討論交流:
1、張國強的問題還有可能會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你對此有何看法?
2、如果你收到了這封信,會想些什么?(鼓勵學生自由發言,暢談個人見解)。
五、學習書信格式。
1、讀了這兩封書信,你有什么收獲?
引導從兩方面談:
2、重點學習書信格式。
(1)結合文后的提示,說說你發現了什么。(指導書信的寫法) 。
稱呼:第一行,頂格,后面加冒號,表示下面有話要說。
正文:信的主要部分。開頭空兩格,先寫問候的話。
結尾:寫上致敬或祝福的話。“此致”、“祝你”等話,應緊接正文之后,或另起一行空兩格寫,“敬禮”“健康”之類的話另起一行頂格寫。
署名:信的右下方寫上寫信人的名字。
日期:可寫在署名后,也可另起一行寫。
(2)出示放大的書信進行指導。
3、學習信封的格式。
六、作業布置。
同學之間互通書信,可以交流彼此的看法,可以互相溝通、消除誤會等。請你給自己的朋友或同學寫一封信,增進彼此之間的友誼。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教學設計(專業16篇)篇十五
1、認識7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明白“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道理,能正確地看待自己和他人。
3、學習書信的格式。
難點:書信格式的.掌握。
:課件及信件。
:1課時。
一、談話導入。
1、同學們,前一段時間,我們收到了江陰包老師和五(6)班同學寄給我們的短信。大家由此感到,寫信是一種很不錯的交流方式。
二、指導自學。
1、學生自主閱讀張國強給柯巖的信,思考:張國強同學遇到了什么麻煩?
2、討論:如果你收到了這封信,會想些什么?(鼓勵學生自由發言,暢談個人見解)。
過渡:柯巖阿姨又是怎樣看待這些問題的呢?我們來讀讀她給張國強的回信。
3、學生默讀,適當批注:柯巖阿姨建議怎樣解決這些問題?
4、指名匯報,指導朗讀。
5、結合“尺有所短,寸有所長”的本意和引申義的理解,重點感悟最后一個自然段。
6、拓展延伸:張國強的問題還有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你對此有什么看法?
三、學習書信格式。
1、以兩封信為例,歸納書信的格式。
2、投影真實信件,強調注意事項,板書關鍵詞:
稱呼。
正文。
結尾。
署名。
日期
四、布置作業。
閱讀園地七的寫信內容,看看王虹遇到了什么問題,思考該怎樣給她寫回信。
尺有所短寸有所長教學設計(專業16篇)篇十六
1、認讀8個生字,以及“冒昧、疏遠、采訪、寂寞、分析、飄飄然、行只影單、和睦相處、患難與共、受益匪淺、年少氣盛、年逾古稀”等詞語。
2、學習書信的格式和寫法。
4、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學習書信的格式和寫法。
調查本班目前存在的普遍問題,根據實際問題搜集辯論資料。
結合生活,理解課題。
2、學生體會,模仿舉例,理解課題。
自讀課文,學習字詞,感知內容。
1、學生輕聲試讀課文,不認識的字查查字典,讀不順的句子多讀幾遍。
2、讀生字詞:柯巖冒昧寂寞和睦分析患者告誡受益匪淺年逾古稀。
1、再讀課文,想想這篇課文用什么形式,主要介紹了什么事。
深讀課文,質疑歸納。
1、讀讀議議。
a、信中主要提出了什么問題?你對這些問題有什么看法和體會。
b、國強的問題還有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展開想象,合情推理。
2、讀讀悟悟。
a.朗讀課文。
b.感悟柯老師信中語氣的特點:真誠、耐心。
3、讀讀想想。
a、自己歸納書信的格式,發現去信與回信的異同。
b.合作交流,教師小結。
課后延伸,拓展訓練。
辯論會:結合本班主要問題由師生共同商定論題,自由組成正反方,展開辯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