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秀作文是一幅豐富多彩的圖畫,通過文字描繪,將讀者帶入作者的世界。小編為大家挑選了幾篇優(yōu)秀作文的范文,希望能夠給大家寫作提供一些幫助和啟示。
我的傳家寶(熱門17篇)篇一
這個星期,老師讓我們寫的作文是我的傳家寶,我回家問媽媽:“我們家的傳家寶是什么呀?”媽媽說:“我們家沒有什么寶物,我們家的傳家寶是:誠實守信、人品至上!”
我聽了之后有些不是太懂,就讓媽媽告訴我什么是誠實守信、人品至上!媽媽告訴我: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做到,誠實守信、人品至上的話,我們的社交就不會有壞人去販賣小孩了,也不會出現(xiàn)一些小偷、騙子等犯罪行為了,我們的社會也會更加的和諧!
媽媽說我們每個人如果想成功要有很多的條件,但是人品卻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不管是在上學的學校里面,還是等長大了要上班,如果一個人的人品不被人認可的話,那他就不會真正的成功,就不會得到真正的幸福!
記得讀一年級時,有一次語文考試,我告訴媽媽我一定能考100分。老師把試卷發(fā)下來時,我一看,發(fā)現(xiàn)自己只考了95分,我再仔細一看發(fā)現(xiàn)大多是錯在我全部都會做的題上面。我這可怎么跟媽媽說呀,媽媽平時一直教導我說,做題的時候不能大意、馬虎,就算是自己會做的題,做完以后一定要認真檢查。
我不知道怎么跟媽媽說,就說自己不會做嗎?這樣就不是誠實的好孩子了,我在心里想了好一會,還是決定告訴媽媽實話,是我自己太馬虎了,做完以后又沒有認真的檢查,才沒有考100分的。我以為媽媽會罵我一頓,沒想到,媽媽說:“你只要告訴媽媽實話,說明你是一個誠實的好孩子,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下次注意不這樣就行了,媽媽當然不會罵你了。”
自從經(jīng)歷了這件事,我懂得了做人要“誠實守信、人品至上”,這是我家的傳家寶,也是傳統(tǒng)的中華美德。這種美德一定要弘揚起來,良好的家風習慣我一定要傳承下去!
我的傳家寶(熱門17篇)篇二
叮鈴鈴,叮鈴鈴,下課了。“玩什么游戲呢?就玩摸寶吧。”我自言自語道。
我,宋有青,熊浩和袁澤來玩這個游戲。石頭、剪刀、布,歸熊浩的。我對宋友青說:“快,快跟著我們到后門。”說完,我和宋有青到后門,袁澤跑到了桌子旁。
熊浩來抓我們了,袁澤好像是熊浩的仇人一樣,不過一秒,袁澤就被抓到了。而我們趁熊浩不注意時就摸到了寶。
下一輪,袁澤訂了一個規(guī)矩:“如果他不抓到一個,他就不信袁。”我依舊跑到門后,觀察四周,發(fā)現(xiàn)宋友青被抓,熊浩摸寶,。我還不知道袁澤在哪里,他卻知道我在哪里。
我跑出去,見袁澤出來,又趕緊退回去,這樣,袁澤就知道我在哪了。
袁澤說:“你個姜太公釣魚,把我給引上鉤了。”
我趕緊跑到外面,袁澤也來了。我只能秦王繞柱了,左繞,右繞,袁澤一直抓不到我。他向前伸手,我急忙蹲下,來到寶前摸寶。
袁澤喊叫:“你這個嚴子豪,居然跟我玩秦王繞柱。”
“你本來可以抓到我,你應該隱蔽位置。”我回答道。
今天玩摸寶這個游戲,真是不要太刺激了!
我的傳家寶(熱門17篇)篇三
這故事發(fā)生在xxx時期,那是戰(zhàn)亂時代,曾祖父正往家里走,突然聽見了有人喊:“救命啊!誰幫幫我!……”曾祖父隨著這聲音往前走,發(fā)現(xiàn)一個比自己小十幾歲的年輕人按著自己的腿直喊痛。曾祖父上前問:“你怎么了?腿那里痛了,要緊的話我去幫你抓點藥。”年輕人*著:“我在這躺了兩天兩夜了,也沒人來,我的腿前兩天被壞人打折了,走不動路。”曾祖父二話沒說,翻山越嶺前去藥店,告訴大夫:“這位病人是我在路上看到的一位可憐人,他的家里很窮,又被鬼子毆打,我來帶他看病。”說完,曾祖父把僅有的一點銅錢給了年輕人,盡管他的鞋子已破爛不堪了,但是他又一次把年輕人送回了家,那位年輕人感激不盡,還問了曾祖父姓氏是什么。曾祖父回到家里告訴曾祖母他一天做的事,曾祖母對他說:“做得好。”曾祖父笑了。
又過了幾天,我們的家突然來了個身有大槍的穿著軍裝的人,那個人問:“這里是汪家么?”我爺爺說:“是啊,你找誰?”曾祖父聽見響聲走了出來,被他嚇了一跳。那個身上伏槍的人說:“你忘了么。我是那位被你救回來的年輕人,如果沒有你,我現(xiàn)在也沒法站在這里,謝謝你救了我!上次見你的鞋子太破舊了,你為了背我,鞋都磨破掉了,所以我給你帶來一雙布鞋,另外,你幫我去藥房抓藥,我?guī)Я诵┿y兩給你。”曾祖父笑著說:“舉手之勞,再說,如果別人看到也會出手相救,我不應該要你的錢,你自己留著用吧,這鞋我就收下了。”曾祖父幾乎沒穿過,就一直保留著。
聽了曾祖父的事后,我深有感悟。即使歷經(jīng)光陰的蹉跎,這雙鞋也并不陳舊。它象征著腳踏實地,樂于助人的心。從此,我經(jīng)常拿起這雙鞋看看,我要向曾祖父學習。看,我們家的傳家寶。
——摸寶的作文。
我的傳家寶(熱門17篇)篇四
我們家沒有什么特別久遠的東西,唯一算得上是“傳家寶”的也就只有我奶奶年輕時一直用到現(xiàn)在的一臺簡樸的縫紉機了。
這臺縫紉機是1973年,我的太爺爺買的。那時正處于計劃經(jīng)濟時代,買布要布票,買米要糧票,買油要油票。那時候的農村,家家都很貧困,如果誰家里有一輛自行車,一臺縫紉機,再有一臺收音機,有了這三樣“傳家寶”,那就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了,都可以神氣許久。
現(xiàn)在來看看我們家的這臺“傳家寶”縫紉機,她來到我們家已經(jīng)有了45年了,她的底座有一個腳踏板,靠著人力讓它運轉,腳踏板連接著一個大輪軸,腳踏板運動起來,輪軸也會跟著飛快地運轉起來。輪軸上一條細細長長的傳輸帶就牽動著縫紉機的機頭了,機頭上的花紋并沒有褪色,結構還很完整,沒有少掉一個零件。踩動著腳踏板,機頭的針頭就會快速地出線,打出來的線,是整齊且精致的。桌板底下還有一個大大的桌肚,是用來放機頭的。縫紉機的腳踏板和輪軸都已經(jīng)生銹了,整個放機頭的桌子也粘滿了膠帶,放針線的抽屜也打不開了,但是機頭卻還是像新的一樣,這可少不了奶奶*時對她的愛護。
“傳家寶”縫紉機可給我們家做了不少貢獻,以前大家沒錢買衣服,就只能自己做,有一臺縫紉機可就方便很多了,不用一針一線地慢慢縫。爸爸、叔叔、姑姑小時候每年都有奶奶自己用縫紉機做的新衣服穿,可神氣了。奶奶還用縫紉機自己做被子去賣,賺了不少錢貼補家用呢。直到現(xiàn)在,奶奶的縫紉機依然發(fā)揮著作用,我們有些衣服的修修補補還是靠奶奶和她的縫紉機完成的呢。
小時候我不懂事,常常要去玩那臺縫紉機,在縫紉機的桌板上爬來爬去,踩腳踏板,扯傳輸帶。一被奶奶看到了,奶奶二話不說立刻把我?guī)ё撸蛔屛遗瞿恰皞骷覍殹薄N冶阕分鴨枮槭裁矗棠绦χf:“這臺縫紉機,可是我們家的‘傳家寶’啊!”當時我還以為是無價之寶呢。現(xiàn)在我明白了,她的確是“無價之寶”,因為她不但記錄了奶奶那一代人的歷史,而且她也是*社會變化的記錄者,也是*從貧窮逐漸走向富裕的見證人,她還是講述**后的歷史講述員,她讓我看到了40多年來*逐漸強大的過程,她就是我們家的傳家寶——縫紉機。
這臺縫紉機或許沒有達到傳家寶的年齡和價值,但是她在以后,肯定會成為我們家的傳家之寶。
我的傳家寶(熱門17篇)篇五
生活是一片沃土,你播種什么,就會收獲什么。播下一分希望,收獲一份成功;播下一片孝敬,收獲全家幸福。我家就是幸福的港灣,敬老愛親是我家的傳家寶,它從這里傳承,經(jīng)過一代又一代。
在左鄰右舍眼中,爺爺是大孝子,雖說他早已離我們而去,可他的孝行迄今為止仍然是鄉(xiāng)親們教育下一輩的模范故事。據(jù)爸爸說,打小家庭經(jīng)濟拮據(jù),爺爺每個月的工資不多,每次領了錢,他總是惦記著先給老家的曾祖父、曾祖母寄去生活費,剩下不多的才是全家人一個月的伙食費。
后來,曾祖父母他們年齡大了,腿腳不方便,眼睛也不好使,為了更好地照顧他們,爺爺就把她們接過來一起居住。每當家里做了好吃的菜肴,爺爺必定先恭恭敬敬地給老人們盛上滿滿一大碗,接著才輪到子孫們,自己則最后“出場”。常聽奶奶說,太婆婆逢人便夸自己這輩子真是好福氣,得了個女婿這么孝順自己,事事都要惦記著她這老太婆,比親兒子還體貼。
耳濡目染之下,爸爸、媽媽對長輩那也是相當尊敬,禮數(shù)有加。在爺爺生命垂危的住院的那兩個月,爸爸請了長假一直陪伴在爺爺?shù)纳砼裕刻鞛闋敔敺聿料础⒍瞬杷退⑽癸埼顾帯D嵌螘r間爸爸的眼睛都是布滿血絲,我知道那肯定是睡眠不足和過度勞累造成的。可爺爺臨終時面帶微笑,緊緊地握著爸爸的手,我想他一定是感謝上天給他送來了一個好兒子,因此走得很淡定很安詳。
孝親敬老就是我的傳家寶,爺爺傳給了爸爸,爸爸又傳給了我,我接過這愛心的接力棒,一定會小心呵護著愛的火苗,讓它一直熊熊燃燒,讓愛的光亮照耀我前行的路程,直到永遠。
我的傳家寶(熱門17篇)篇六
爺爺房間的墻上掛著一塊方匾,它是從曾祖父手里保留至今,是用厚實的紅衫木做的,xxx勤儉為本xxx這四個貼金大字,框在中間,蒼勁有力。
客人走后,爺爺把我叫到身邊,讓我坐下,語重心長地對我說:xxx阿濤呀,爺爺小時候常常餓得眼睛發(fā)黑,暈倒在地上。如今生活富裕了,但也不能浪費糧食,正所謂xxx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xxx孩子你懂嗎?xxx說完,他又從墻上將方匾摘下來,用手指了指,說:xxx它是咱家的傳家寶,無論何時何地,都不可以忘記‘勤儉為本’的家訓呀!”
聽了爺爺?shù)囊幌挘覒M愧地低下了頭,臉上火辣辣的……。
現(xiàn)在每天我都仰頭望著墻上的方匾,那塊厚實的紅衫木,仿佛我能聞到那悠久而又淡淡的芳香。xxx勤儉為本xxx這四個貼金大字在我眼前發(fā)出閃耀的光芒。我終于體會到勤儉的分量,它比金子還重;比鉆石還貴,是無價之寶,讓xxx勤儉為本xxx這個傳家寶,永遠烙印在我們心中,代代相傳。
我的傳家寶(熱門17篇)篇七
我家有一件傳家寶,它的歷史可追溯到清朝時期,到目前已經(jīng)有一百多年了。在我家所有的家具中,它就像是一位“古稀老人”。
它,其實是一個普普通通的紅箱子,長三十厘米,寬十厘米,高六厘米。它全身紅色,由于歷史悠久,箱體表面有些地方已經(jīng)有點褪色,呈現(xiàn)出斑駁的黑色或黃色。箱蓋和箱體中間各有半塊花瓣狀銅片,蓋嚴的時候,就是一朵美麗的蓮花。上面掛著一把金黃色銅鎖,鎖子內還配了一把鑰匙,當要打開箱子時,只要將鑰匙插進鎖內,一轉,就可以打開了。
這個紅箱子,最早是外婆奶奶的嫁妝盒。清代時期,當女兒嫁出去的時候,娘家一般都會在里面藏一些首飾之類的貴重物品當陪嫁物。很多陪嫁物都已經(jīng)失去,唯有這個箱子傳了下來。當外婆出嫁的時候,太太外婆就把這個箱子送給了外婆。
外婆當上了村里會計的時候,常常需要藏錢的地方。便將太外婆給自己唯一的嫁妝盒用來藏錢。在當時,這相當于外婆的“保險箱”。
一年一年過去,到了21世紀初,手機等電子產品成為潮流的先驅,逐漸地代替了錢幣功能,像嫁妝盒這樣的物品也漸漸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從此以后,外婆再也沒有用過這個紅箱子。而是將自己當年使用過的古幣、糧票等古老物品收藏在里面,并將箱子放在自己房間內。
如今,我偶爾打開這個紅箱子,仍舊能聞到一股歷史的氣息。箱中的物品現(xiàn)在已經(jīng)很難見到,可我依舊能感受到它當時的輝煌。
我的傳家寶(熱門17篇)篇八
在大多數(shù)人的眼中,傳家寶是那掛在白壁上的千古詩篇;傳家寶是那手捧怕摔的古董玉器;傳家寶是那飽經(jīng)風霜、泛黃的手稿;傳家寶是《梅花魂》中外祖父心心念念的情懷……而我,一名小學四年級的學生,看不透具有歷史感的古物,也無法深刻感知大愛的那份觸動,有的只是我對小愛的深情。
從小,因為爸爸媽媽工作很忙,我都是寄居在姑姑家。俗話說,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但是在姑姑家里,我覺得自己是幸運、幸福的孩子。在這里,所有的人都把我當做家里的一份子,可不會對我“另眼相待”哦!
在這里,我觸摸到“不加修飾”的愛!每年我生日當天,很少下廚的姑丈爺都會跑進廚房給我煮了一碗長壽面,外加兩個大雞蛋,為我慶賀。也許在很多人眼里,生日要有定制的蛋糕,要有精美的禮物,那才算慶祝,那才叫過生日。但是,在我的心底里,這碗面不再是一碗普通的面,它已經(jīng)蓋過了那美味的蛋糕,超越了那精致的禮物。一碗面,無盡的情。
在這里,我聞懂了“慈父”般的愛。姑丈,一個很隨和的人。每每與我交談,總是面帶笑容。姑丈很關心我的學習。有一段時間,我的學習退步了。姑丈知道了,不但沒有批評我,還很耐心地跟我說:“沒關系,學習退了,我們自己找找原因,然后對癥下藥,對自己一定要有信心,課堂要抓住那40分鐘,平時還要多看課外書哦。”話語雖短,雖樸實無華,但是卻讓我覺得意義非凡,把我小小的心融化了。
在這里,我感受到了“雙面伊人”的愛。姑姑,個頭高高的,一頭短發(fā),整個人看過去很干練。平常看到她時,雖然對我很嚴厲,一副冷冰冰的范兒,但是心里可愛我了。記得那一次演講比賽,老師要求過兩天比賽穿裙子。可因為我這“假小子”長大了不愛穿裙子,因此衣柜里根本找不到裙子的蹤跡。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況且姑姑所在的村子離外面的服裝店可遠了,再加上最近一直修路,出行又不方便,真是一籌莫展,該怎么辦?后來姑姑知道了我比賽要穿裙子的`事后,第二天二話沒說坐車出去跟媽媽會合,幫我買裙子。嚴、柔合一,這“雙面伊人”的心可真暖。
在這里,我得到了一份“知心”的愛。表姐,一位大美女。我們的關系好得勝過了親姐妹。平常表姐在家的話,她會指導我的學習,當我在學習上感覺“山重水復疑無路”之時,表姐總會認真給我講解,使我瞬間有種“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她真是我學習的好幫手!除此之外,她還是我的知心姐姐呢。無論我遇上什么難事,或者不開心,表姐都會開導我、安慰我,而且她也會把她的故事分享給我,因此我們倆人之間沒有什么秘密是對方不知道的。
姑姑的家,就是我的家。這個家里的愛,無處不在。它不斷地影響著家里的每個人,匯聚了一個家的溫暖,如春風拂面,讓我不斷地享受著,不斷地成長著,也不斷地感恩著。它讓我深深明白:愛,給予;愛,無私;愛,凝結著一家的和睦。這份愛,比山高,比海深,它不能用金錢去衡量,不能用任何東西所替代,我要把這樣無私地給予不斷傳承,因為這是我家的傳家寶。小愛匯聚,最不該淡忘的傳家寶。
我的傳家寶(熱門17篇)篇九
并請媽媽這二天可以將照片整理給我看看并慢慢告訴我照片中的內容,終于媽媽將照片從厚厚的灰塵中打開箱子,我看到滿滿的照片在我露出驚訝的眼神的時候,媽媽好像電眼一樣偵測到我的反應,告訴我別驚訝我們家的照片還在持續(xù)增加中喔!
又看到一張照片有好多人打著赤腳拍照,第一個想法為什么他們都不穿鞋呢?好臟喔!媽媽仿佛看透了我的想法,跟我說:「那是奶奶家姐弟妹的合照,因為以前的人生活都很苦,連飯都沒得吃了,那還有鞋穿呢!」,我才知道原來我們現(xiàn)在有多幸福呀!
又看到一張照片覺得照片中的人很熟悉,但我從來沒印象有見過他,我問媽媽說:「他是誰呀?」,媽媽突然紅著眼眶告訴我:「那是媽媽的弟弟也就是你的小舅舅。」,我才想起來每次回外婆家墻上都是他的照片,難怪覺得那么熟悉!
媽媽從來不談小舅舅以前的事,因為她都會很傷心的哭,但是媽媽這次卻慢慢的告訴我:「小舅舅18歲的時候在下班的時候,發(fā)生了重大車禍,醫(yī)生無法救回他的生命就過世了,結束了他才剛剛開始的人生。」,我好奇的問:「那我18歲的時候也要出去工作了嗎?」,媽媽說:「因為小舅舅讀書的時候是半工半讀的很辛苦,一邊可以賺錢但又可以念書完成學業(yè)。」我發(fā)現(xiàn)我們現(xiàn)在可以無憂無慮的讀書,那是多么的快樂呀!
我發(fā)現(xiàn)一張張的照片記錄著所有的事,以后我也要拍好多張照片讓我以后的子孫回憶一下我們現(xiàn)在所發(fā)生的事,再慢慢說給他們聽!
我的傳家寶(熱門17篇)篇十
事情要從街坊鄰居說起。一天中午,媽媽和我、弟弟正在吃意大利面。這時,一陣急促的敲門聲傳入耳畔。媽媽在門口也不知與誰聊了一會兒,就進來說:“如馨,幫著些弟弟,讓他吃完面。我出去一下!”后來得知,對門的妹妹突然犯了闌尾炎,而家中只有姐妹倆,姐姐便過來求助。媽媽聽了,二話不說,背起妹妹,朝醫(yī)院奔去。
這樣的事情媽媽不知做了多少。樓上樓下的鄰居總是夸:“如馨媽熱心腸啊!”
還有呢,元旦時學校舉辦了隆重的經(jīng)典誦讀活動,我們班的節(jié)目《詩月千年》也入圍了。那陣子,老師忙成了陀螺。媽媽知道后,主動攬過上淘寶買服裝買鞋子的活兒。五十多個同學啊,一一登記身高、體重、腳長。好不容易下單了到貨了,媽媽又得在好奇心極其強烈的弟弟妹妹睡著之后,連夜把同學們的名字、號碼,貼在服裝和鞋子上。任何細節(jié)都不放過,就怕老師分發(fā)的時候有什么問題。
那天,我們班的演出非常成功,獲得了一等獎。老師當著全班同學的面夸贊道:“感謝班長的爸媽,軍功章里有他們的一份功勞!”是的,爸爸的功勞也不小!
媽媽家務繁多,沒時間送貨到學校。于是,爸爸也主動請纓。送完服裝送鞋子,他來來*跑了好幾趟。老師道謝的話兒剛起個頭,爸爸就靦腆地揮揮手,轉身下樓了。
一件件,一樁樁,仿佛都是不足掛齒的小事,但我卻真切地感受到了我們一家人熱于助人的美好心靈。*時奶奶常念叨:“能幫上別人的,就要盡全力去幫忙!”爺爺奶奶這樣教育爸爸媽媽,爸爸媽媽也是這樣教育著我們后輩。
現(xiàn)在,你們都猜到了吧?我家的這個“傳家寶”啊,就是助人為樂、*之美!因為它,我已經(jīng)連任五年的班長。有了它,我們家的未來一定會更加美好!
“貴人而賤已,先人而后已”,“憫濟人窮,雖分文升合亦是福田;樂與人善,即只字片言皆為良藥”……古代先賢的句句忠言,將永遠銘刻我心!
我的傳家寶(熱門17篇)篇十一
奶奶的床邊掛著一把老蒲扇,就是那種常見的葵扇。奶奶說,在她心里,這可是一件“傳家寶”。
這把老蒲扇的年齡比我還大呢,扇面發(fā)黃,扇邊也磨破了,奶奶用布條兒把它包縫起來,又在扇柄上纏了細細的藤條兒。
前幾年,我家搬了新居,爸爸把老蒲扇丟進了垃圾箱。奶奶把它像寶貝似的又撿了回來,還不停地抱怨著:“它跟了我這么多年,留著以后還有用呢。”
轉眼間,又是盛夏了,連續(xù)多天三十七八度的高溫.連電風扇吹出的也是熱風。家里裝了空調,晚上,我們請奶奶到空調下享受。沒有想到,奶奶身體本來虛弱,一夜過后竟感冒了。
第二天,奶奶服了藥,躺在床上。爸爸媽媽都上班去了,只剩下我和奶奶在家,照料她的任務自然落在我的身上。看著奶奶難受的模樣,我端來了一盆涼水,拿濕毛巾敷在奶奶的額上降溫。可天氣又這么熱,空調和電扇也都不能開,怎么辦呢?我想起奶奶的老蒲扇,趕緊拿來輕輕地為奶奶扇風。
時間一長,我的手酸了,人也困了,上下眼皮直打架。此時,我想到媽媽曾經(jīng)說過:小時候,奶奶常常抱著我,用這把老蒲扇為我扇涼。我睡著了,奶奶把我抱到床上,又用它為我驅趕蚊子。于是,我始終沒有停下來.奶奶安然地睡了,我仍然握著老蒲扇一直扇啊,扇啊……看著手中的老蒲扇,我心中默念:“老蒲扇呀老蒲扇,過去,奶奶用你為我扇涼驅蚊,今天,我又用你照顧奶奶,你真成了我家的傳家寶了。”
這把老蒲扇是我家的傳家寶,尊老愛幼的美德更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家寶”!
我的傳家寶(熱門17篇)篇十二
我有一個銀項圈,它是我媽媽的爺爺?shù)臓敔攤飨聛淼模两窨赡芤灿幸话倌曜笥业臍v史了。
不記得是爸爸還是媽媽給我套上了這個銀項圈的,總之是很小的時候吧!就像魯迅筆下的閏土所戴的那個銀項圈一樣:“頸上套一個明晃晃的銀項圈,這可見他的父親十分愛他,怕他死去,所以在耶穌面前許下心愿,用圈子將他套住了。”我的項圈也是明晃晃的,我的父母給我戴上這個玩意,卻不是想在耶穌面前許下什么心愿,用這個圈子將我套住呢,聽爸爸說這是想讓我茁壯成長的意思。
從我記事起,這個銀項圈就像是長在我脖子上似的。一年三百六十五日,一天二十四小時,它和我共同度過每一個晨昏,伴著我成長,也見證著我成長過程中身體和心靈的每一個奇妙的變化。傳說,銀飾戴久了,會和佩戴的人連結成一體,通過銀飾光亮的變化反應出佩戴的人的身體狀況。這種說法我覺得是有些道理的,我的銀項圈大多數(shù)時候都是明晃晃的,可是如果我生病了的話,它就會變得暗黑發(fā)沉,我母親只要一見我的項圈不那么明亮,就知道我肯定是哪里不適了。我小時的體質還算不錯,就是偶爾感冒而已,所以這個銀項圈就被認定為我的護身符了。
銀項圈成為我身體的一部分,每天跟它在一起,也成了我的習慣。直到上幼兒園小班的時候,我都沒想過要拿掉它。可是上了大班以后,也不知道是自己審美的那部分功能突然開竅了,還是因為有一個老師每次見到我都叫我“圈寶寶”的原因。我記得有一天我在家里大鬧過一回,非要母親拿掉它。我自己是拿不掉它的,因為很小的時候就戴上了,我長它又不長。差不多快要把我的頭擠碎了,我也沒能把它拿下來。父母一是因為這個項圈有著護身符的意義,另外一個拿掉它實在很麻煩吧,所以堅決不同意幫我去掉它,于是我只好繼續(xù)戴著直到上小學為止。
一年級時我強烈要求摘下銀項圈,費了好大勁,終于說動爸媽將這個套在我頸上差不多四、五年的銀項圈拿掉了。一開始我真的很不適應,總覺得身體上好像少了一樣東西似得,空落落的難受。
直到現(xiàn)在,有時回老家我還會翻媽媽的箱底去看看我的銀項圈。離開了我脖子的項圈也不那么明亮耀眼了,讓我很是惆悵。
銀項圈,懷念你陪伴我的美好童年!
我的傳家寶(熱門17篇)篇十三
媽媽從小就教育我要艱苦樸素、勤儉節(jié)約,因為它不僅是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更是我家祖輩流傳下來的傳家寶。
然而,在慢慢的成長中,我曾淡忘過我家的傳家寶。
記得有一次吃午飯,我嫌媽媽做的飯菜不好,于是只吃了一點點,就把剩下的大半碗飯菜沒好氣地丟在了飯桌上。媽媽見狀,表情頓時凝重起來,嚴厲的批評道:xxxxxx姥那個年代,物資匱乏,連一口稀飯都吃不上,現(xiàn)在我們雖然富裕了,但勤儉節(jié)約這個傳家寶可不能丟啊,你知道農民伯伯要花費多少心血,流灑多少汗水,才能收獲這么一碗米飯,你怎么能輕易丟掉呢?難道你忘了我們家的傳家寶嗎!xxx聽了媽媽的話,我頓時慚愧起來......
還有一次,我見同學買了一件非常漂亮的新衣服,特別羨慕,心想:xxx我也要買一件新衣服,一定要比她的好看。xxx回家后,我把買衣服的想法告訴媽媽。媽媽說:xxx買衣服可以,但需有必要,目前你已經(jīng)有那么多的衣服了,如果再買,那不是浪費嗎?奶奶常跟我們講:“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當然我們現(xiàn)在沒必要再縫縫補補的過日子,但顏色舊一點就要換,那不有違我們家的傳家寶嗎?xxx聽罷,我愕然。
多年來,我家就是這樣始終如一地堅守著艱苦樸素、勤儉節(jié)約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代代相傳,即使經(jīng)濟條件轉好,仍依然如此。或許,有些人認為我們不會享受現(xiàn)代生活,但我覺得,勤儉節(jié)約仍是我們共同追尋的崇高風尚。愿大家積極行動起來,從身邊小事做起,節(jié)約一粒米、一滴水、一張紙、一度電,讓節(jié)約成為我們的習慣,成為一種時尚。
我的傳家寶(熱門17篇)篇十四
“細長身子大腳板,扁圓腦袋還會轉。”它可是我家的傳家寶,沒有華麗的裝飾,沒有昂貴的身價,但它卻是我們家人見人愛的寶貝——一柄小蒲扇。
媽媽的童年記憶里,在那個沒有空調電風扇,甚至連電都沒通的鄉(xiāng)村夏日,無論坐著還是走著,大人們手里的蒲扇始終悠悠地搖著,一副悠哉和淡然。酷暑難擋,低矮的瓦房格外燥熱。午睡時間一到,媽媽早早爬上竹床,等著太婆搖起那柄草黃的舊蒲扇。扇子周邊一圈,是太婆用細長的花布條仔細絞的邊。扇葉道道褶皺,就像太婆額頭上滄桑的.皺紋。蒲扇輕搖,略帶植物香氣的自然清風驅散所有煩躁,送來了甜甜睡意。太婆的蒲扇陪媽媽度過一個個夏日。媽媽悄悄長大,外婆漸漸老去,終有一日,她帶著微笑離開了,有關她的回憶封存在這柄小小的蒲扇里了。
一轉眼,我上幼兒園了。我最喜歡的玩具,就是太婆留下來的那柄小蒲扇。使用時間長了,蒲扇的邊緣有些破損了,媽媽學著太婆的樣,用布條將邊緣用針線縫補起來,一遍又一遍。其實那時我們家已經(jīng)搬進了水泥房,每個房間都配了電風扇。臺扇、吊扇、落地扇,種類還不少。可我還是最愛炎炎夏日里,媽媽和我并排躺在蚊帳里的時光。她一邊輕搖著太婆的蒲扇,一邊輕聲給我講故事。摸著扇子,我覺得每一道褶子里都有媽媽甜甜的笑。
時光飛逝,我有了個奶香四溢的妹妹。我們搬進了花園小區(qū),爸爸為妹妹安上了空調。可媽媽悄悄拿出她的寶貝蒲扇對我說:“妹妹怕熱會長濕疹,空調太涼會生病,咱們還是用蒲扇吧。”我開心地接過了小蒲扇,用最輕柔的動作,給妹妹扇起了扇子。看著妹妹手舞足蹈想抓蒲扇的模樣,我想她一定和我一樣喜歡太婆這柄老蒲扇。
如今,我們的生活越過越好,在倡導低碳綠色生活的當下,我家的老蒲扇成了最綠色最環(huán)保的消暑工具。一年又一年,這把老蒲扇陪伴著我們,扇不離手,手不離扇,搖落了太陽,搖醒了夜晚,搖來了絲絲縷縷的清風和一窗的月光,搖出了恬淡悠閑的幸福生活。
我的傳家寶(熱門17篇)篇十五
媽媽從小就教育我要艱苦樸素、勤儉節(jié)約,因為它不僅是中華民族幾千年的優(yōu)良傳統(tǒng),更是我家祖輩流傳下來的傳家寶。
然而,在慢慢的成長中,我曾淡忘過我家的傳家寶。
記得有一次吃午飯,我嫌媽媽做的飯菜不好,于是只吃了一點點,就把剩下的大半碗飯菜沒好氣地丟在了飯桌上。媽媽見狀,表情頓時凝重起來,嚴厲的批評道:“你姥姥那個年代,物資匱乏,連一口稀飯都吃不上,現(xiàn)在我們雖然富裕了,但勤儉節(jié)約這個傳家寶可不能丟啊,你知道農民伯伯要花費多少心血,流灑多少汗水,才能收獲這么一碗米飯,你怎么能輕易丟掉呢?難道你忘了我們家的傳家寶嗎!”聽了媽媽的話,我頓時慚愧起來……。
還有一次,我見同學買了一件非常漂亮的新衣服,特別羨慕,心想:“我也要買一件新衣服,一定要比她的好看。”回家后,我把買衣服的想法告訴媽媽。媽媽說:“買衣服可以,但需有必要,目前你已經(jīng)有那么多的衣服了,如果再買,那不是浪費嗎?奶奶常跟我們講:‘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當然我們現(xiàn)在沒必要再縫縫補補的過日子,但顏色舊一點就要換,那不有違我們家的傳家寶嗎?”聽罷,我愕然。
多年來,我家就是這樣始終如一地堅守著艱苦樸素、勤儉節(jié)約的優(yōu)良傳統(tǒng),代代相傳,即使經(jīng)濟條件轉好,仍依然如此。或許,有些人認為我們不會享受現(xiàn)代生活,但我覺得,勤儉節(jié)約仍是我們共同追尋的崇高風尚。愿大家積極行動起來,從身邊小事做起,節(jié)約一粒米、一滴水、一張紙、一度電,讓節(jié)約成為我們的習慣,成為一種時尚。
我愛我家的傳家寶,愿我家的傳家寶發(fā)揚光大!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我的傳家寶(熱門17篇)篇十六
起風了。
清爽的夏風撫過我的肌膚,悶熱的空氣散去,取而代之的是身心的愉悅感。
但我卻有點心不在焉,好像這涼爽的夏風從未出現(xiàn)過一樣,這一切的緣故都是因為我手上的這件陶器。
這個陶器的樣子可以說是丑極了!紅褐色的表面給它蒙上了一層黯淡,而內部的那件灰色大衣更是讓我直打噴嚏——真癢,灰塵進鼻子了。
雖說形狀還說的過去,但是它表面粘著的一些干掉的水泥,使得這個勉強還算優(yōu)點的優(yōu)點也被掩蓋了。
說是傳家寶,但我心里十分清楚,這不過是我爸強行安插上去的名號罷了,只不過我們家沒有什么歷史悠久又有價值的物品罷了。
雖說如此,我還是對它懷有莫大的興趣。聽爸爸說,這罐子是爺爺留下來的。那年代他們村有位軍官天天搜村民的家,拿人東西,爺爺就把肉票、糧票包括一個還算值錢的木盒塞里面,然后再弄點觀音土裝進去。就是靠這樣保住了糧票、肉票,當時我們家才沒人餓死。
后來爺爺一直把這罐子當寶貝,所以無論去哪都帶著它,最后爺爺去世,這東西便到了我爸的手里。
可惜我沒有見過我爺爺,他死的早,我出生時他都已經(jīng)去世兩年了。爺爺貌似活干太多,吸入了大量粉塵顆粒,最后得肺病才去世的。
我的思緒回到了罐子上。摸著罐子粗糙得像百年老樹的樹皮一樣的表面,我感到手上有點火辣辣的,這個罐子用抹滿油的手套拿都不會掉的吧。
但是聽爸爸說,這是他們村最好的罐子了。
我的目光不禁移到了架子上擺的一件陶瓶。閃亮美麗的釉,精致的花紋,對稱的把手和優(yōu)美的形態(tài)。
或許是時代不同造成了這種差異。但無論如何,勤儉節(jié)約、吃苦耐勞……這些都是不能忘記的,它們是美德,是你心中必須恪守的觀念。正是因為父親他們記得這些,我今天才能過得那么安逸。
這些美德必須被銘記、遵守,無論必不必要。因為這不僅是為了我們自己,更是對先人的付出的尊重和對后人未來的關心。
我虔誠地將罐子,不,是傳家寶放好。悄悄地走回了客廳。
風停了。
我的傳家寶(熱門17篇)篇十七
“百善孝為先!”沒錯,我的家風足可以用“孝”字概括,它像一棵葉茂如蓋的參天大樹,子子孫孫都在它的蔭蔽下成長。
媽媽用實際行動為我做到了“孝”的表率。
奶奶因為要照顧妹妹,又要照顧90歲的老奶奶,所以,70多平方米的屋子里住著我們老少四代人。媽媽從未表示出不高興,反而常常給老奶奶買好吃的,幫老奶奶洗澡、剪指甲。曾經(jīng)有一次我就見媽媽剛下班,看到老奶奶指甲長了,二話沒說就拿指甲刀給老奶奶剪指甲,是那么的認真,仿佛在做一件大事。老奶奶年齡大了,耳朵有點聾,但媽媽每次給她說話都極為有耐心,當媽媽說了兩遍,老奶奶還是沒聽清的時候,媽媽就不厭其煩地說第三遍、第四遍,還邊說邊打手勢。因為有媽媽的體貼,老奶奶在我家總是樂呵呵的。
每當奶奶把飯做好,媽媽便會主動上前端碗;每當熱氣騰騰的飯端上了餐桌,爸爸媽媽總是先讓家里的長輩先動筷子,而且還會主動給奶奶和老奶奶拿饃、夾菜呢。每當吃過飯,媽媽總會是第一個去收碗筷,動作格外迅速,而爸爸也是第一個沖進廚房,動作格外敏捷。這一切是那樣的平靜,又是那樣的自然。
爸爸用言行教育我要孝敬長輩。
有一天,我的心情不太好,面對什么事都很煩躁。當奶奶喊我吃飯時,我沒好氣地說“你們先吃,我不想吃了!”事后,爸爸把我叫到他身邊說“寶貝,這樣做是不對的,奶奶天天不辭勞苦地為大家做飯,還要照顧妹妹,多辛苦呀!所以,你以后說話脾氣小一點,不要讓奶奶生氣!”爸爸說完,用手摸了摸我的頭補充道:“孝,是我們聶家的傳家寶,還要靠你和妹妹發(fā)揚光大呢!”聽了爸爸的話,我羞愧地低下了頭。
爸爸媽媽的言傳身教讓我明白了“孝”的含義,我也將在“孝”的這棵大樹下茁壯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