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作文需要有新穎的觀點和獨特的見解,能夠給人帶來思考和啟發。如果你對優秀作文的結構和表達方式不太了解,以下是一些范文可以讓你有更清晰的認識。
小學五年級生活中的數學(模板17篇)篇一
最近,我校開展了“探索生活中的數學問題”的活動。經過反復思考,我發現這樣一個數學問題:怎樣才能算出一個不規則的茶壺能裝水多少毫升?茶壺的形狀是不規則的,不好直接利用公式來計算它的容積,但我們可以將茶壺中裝滿水,再將水倒入一個規則的量杯中,這樣,茶壺的容積不就可以利用公式計算出來了嗎。
首先,我找來一個不規則的茶壺,將其倒滿水;再將水滴水不漏地倒入一個規則的長8cm,寬5cm的長方體量杯中;然后,我再量出量杯中的水高,是16.5cm;最后,利用求長方體體積的公式便求出了這個不規則茶壺的容積了:8×5×16.5=660(立方厘米),合660毫升,也就是這個茶壺能裝水660毫升。
這個問題,我還想出了另一個解決的方法:我們可以先稱出1立方分米的水重多少千克,再稱出裝滿水后的茶壺中水的重量,這樣,同樣可以算出不規則茶壺能裝水多少毫升。我先稱出1立方分米的水重1千克,然后我又稱出裝滿水的茶壺重0.895千克,空茶壺重0.238千克;用0.895-0.238=0.657(千克),就是裝滿水后的茶壺中水的重量。0.657÷1=0.657(立方分米),合657毫升,也就是這個茶壺能裝水657毫升。
沒想到這兩種方法的誤差這么小,我想這兩種算法都是可行的吧。
通過這次實驗,我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竟這么有意思。讓我們在探索生活中的數學問題的過程中學會科學的研究方法,掌握更多有益的知識。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學五年級生活中的數學(模板17篇)篇二
一天傍晚,我突然有了一個想法,不如嘗試著做一道菜。可是也不知道做什么好,心想就從簡單的開始吧。-----土豆絲。
照著姥爺做飯的樣子,先把手洗干凈。再把土豆洗干凈去皮。下一步就是切絲了。奇怪了平時姥爺切絲時是那樣的輕松自如,游刃有余。可是刀到了我手上時卻是突然失靈了。難道它也認生。我右手握刀,左手捏著土豆,盡量使刀平穩。突然土豆一滾,刀失去了控訴,我大叫一聲。刀就順著指甲就切了下去,好險。
終于在失敗成功之間不斷的揣摩、練習,土豆總算是切完了。我一看我切得這些絲,這那是絲呀。分明是土豆棍嗎。不過第一次嗎,將就一下吧。
下一步最重要的就是炒制了。打開煤氣灶,把鍋燒干,把油倒進去,不一會就起了白煙,不好,我趕緊把作料都倒進去。然后又手忙腳亂的放鹽和醋。有于沒能及時翻炒,菜還是燒焦了。
雖然菜的味道不怎么樣,但是媽媽還是表揚了我。萬事開頭難,有了第一次,就不怕第二次,總有一天我會把土豆絲炒的色香味俱全。
小學五年級生活中的數學(模板17篇)篇三
這個星期,我收集了許多中國傳統的資料:有傳統文化、傳統民間藝術、傳統節日等。我最喜歡傳統節日了,因為節日是親人團聚的時候。
重九節。這一天,人們賞菊花,佩帶茱萸,攜酒登山。在這些傳統節日中我最喜歡春節。每到春節家家戶戶喜貼窗聯,穿新衣吃餃子,然后爺爺奶奶還要給我發小紅包,我家還會把我寫的.春聯貼在門外。記得有一次過年的時候爸爸買來了煙花,在我家樓下放了起來。只聽呯呯幾聲,一束束煙花飛上天真美呀!各種煙花在天空中綻放,有的像一條巨龍騰空而起,在空中搖頭擺尾,有的像一枚枚子彈直沖天空,還有的像一朵沒有開放的花苞,在天空中欣然怒放。春節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下面我就給你們說說吧!
傳說中,古時候有一種叫年的怪獸,它長著鋒利的牙,尖尖的角,兇猛無比。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新年的晚上,怪獸就會爬上岸,去襲擊山角下的一個小村莊。村里人知道會來怪獸,把門鎖的緊緊,可是不管怎樣,年就會進來,偷吃村民的東西,傷害人畜,大家都害怕極了。
這一年的除夕,人們正準備避難。這時,一位仙翁走過來,他告訴村民年怕紅色和響聲,人們聽了連忙準備了紅對聯貼在門上。晚上,年又來了,它一見紅色,聽到鑼鼓聲陣陣,嚇得趕緊逃跑了。從此以后每逢過新年家家戶戶都貼春聯、貼年畫、放鞭炮,這個習俗一直延續至今,還越傳越廣,逐漸成了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說起中國傳統文化那可是數不勝數,而讓我記憶深刻的就是這春節了。
春節是中國人民最隆重的傳統節日,是象征團結、興旺,對未來寄托新的希望的佳節,如何慶賀這個節日,在千百年的歷史發展中,形成了一些較為固定的風俗習慣,有許多還相傳至今。其中有一個風俗習慣就是吃餃子。吃餃子之前當然要包餃子啊。我為了能吃上美味的餃子,便自己動上手。
想吃餃子就要包餃子,這餃子可不是很容易做的。包餃子之前首先要和面。我倒了一些面放在盆里,又拿碗倒了一些水放了進去。剛開始水倒少了,揉出來的面拿起來向下掉面渣。又加了點水之后,面又都粘在我手上。哎,水總是加的不合適,光和面就這么難,等到吃上餃子要等到什么時候啊!又加了一點干的面粉,面總算弄好了。可是一聽媽媽說面還要放半個小時,真等的我不耐煩了。面好了我等不及的沖到面旁邊,拿出一小塊面學著媽媽以前包餃子的動作把面揉成一個細長條。結果揉的一節粗一節細的還好揉了好長時間終于揉好了。
我突然想:既然餃子作為中國傳統文化流傳了下來,餃子就一定很美味,但是肯定有一定的制作難度。為了吃上美味的餃子努力!接下來開始把面切成小塊,再繼續搟皮。搟皮是最難的事了,也是重中之重。如果皮薄了餃子容易破,如果皮厚了餃子餡熟了皮沒熟。我把一小塊一小塊的面按成了可愛的小柿餅大小,便準備搟皮了。我一手拿著小餅,一手拿著搟面杖搟餃子皮。哎,像媽媽那樣搟皮好難啊,我實在學不會最后我就像搟大餅一樣搟了餃子皮。雖然方法笨拙但是效果還是不錯。
該包餃子了,媽媽給我做了我最愛吃的豬肉大蔥餡。我拿起搟好的皮在媽媽的旁邊學著包餃子。包出一個餃子之后突然覺得包餃子不是那么困難。終于包好了開始煮了,我在鍋的旁邊盼著餃子煮熟。看著餃子在過的翻騰如同一條條白色的魚在歡樂的游戲。餃子煮熟了!嘴里吃著餃子心里說不出的開心。霎時,我覺得我離中國的傳統文化也近了一步。
小學五年級生活中的數學(模板17篇)篇四
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它好比是一部影片,由許許多多細碎的小鏡頭組成,其中有許多的道理耐人尋味。令我最難以忘懷的,莫過于那次品茶的經歷。
那一天,家中來了客人,媽媽泡了許多茶,其中當然包括我的那份兒,聞著那茶香,我迫不及待地端起一杯,不顧三七二十一,像喝白開水那般,喝了一口,當茶水觸到舌尖的那一刻,我的表情就令人琢磨不透,緊接著下一刻,我竟將水噴了出來,吐了一地,“咳,咳……好苦啊”我不禁痛苦地吐了吐舌頭。
媽媽送走客人后,一邊收拾殘局,一邊告訴我喝茶應該小小地喝一口,品嘗它的味道,原來品茶也是如此地令人費解,我按照媽媽說的方法又仔細地品了一會。只是進入口中的依舊如此苦澀,但不久之后苦澀轉化為甘甜,留在唇齒間的是香醇,令人回味無窮。
茶好比是人的一生,其中有苦澀,也有甘甜,只有細細品味才會體會到其中的奧妙。
生活就是一本書,從中,我們能得到許多啟示。
記得一次我們到外婆家過暑假。那天天氣炎熱,我們做好去山上避暑的準備。雖說天氣炎熱,可一進山,忽然寒冷下來,讓人不得不穿上外套,以免著涼。山上有許多樹木,大多是松樹、楓樹,灌木叢中偶爾會跳出松鼠,讓你心中一驚。我們走在泥石路上,陽光從樹木枝葉間的空隙中透射下來,在地上射出斑斑點點的光圈,使人很舒適。
不知不覺中,我們已經來到了涼亭里,我一到涼亭,就迫不及待跑去山林中,外公也隨我而去。我們走過毛竹林和楓樹林,來到一片“花海”。說是花海,只不過是鄰村的培育場而已。可是卻十分漂亮,其中有丁香、郁金香和平常不起眼的蘆薈。我上前摘了一朵郁金香,正要去聞時,外公跑過來對我說:“孩子,這花可不能多聞。”我疑惑不解,外公馬上解道:“郁金香的花朵有有毒堿,過多接觸會使人毛發脫落。”我拿起丁香時,外公又說:“這花也不好,會在夜間散發刺激嗅覺的微粒,對高血壓的人很不利,真正的好花是蘆薈。”“可蘆薈既不漂亮,也不起眼。”雖然蘆薈隨處可見,也不是很漂亮,但它對人們最有用的。它能全面調節人體免疫力,還能促進血液物質循環,排毒養顏,好處數不勝數,不象只看不中用的一些花,要對人們有用才行。
外公的話讓我受益非淺。是啊,雖然那些花外表光鮮亮麗,可內在卻很丑陋。比如說蘑菇,有一些很平常,卻對人們十分有利,可有些很美,但卻暗藏“殺機”。
生活,讓我們受益匪淺,豐富我們的知識……。
生活像一本書,它可以讓我學到東西也可以得到啟示。
事情是這樣的:有一天我在花園里玩,看見兩個姐姐在打羽毛球。我看著半空中羽毛球來回飛舞,像美麗的小精靈一樣,把我看路的神。回到家我把事情告訴了爸爸。過了幾天,我放學回家看你桌上放的衣服精美的羽毛球和球拍,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從此以后,我就經常跟爸爸媽媽在樓下打羽毛球。開始的時候我總是打不好,甚至連發球也不行,爸爸總是不厭其煩地鼓勵我并手把手地教我。可是我還是打不好,但是,爸爸一直鼓勵我說那好:“你要好好的打,不要放棄,人總會有遇到挫折的時候,只要堅持下去你就會成功,你就會是你就會是贏者贏者。”經過半年的時間,有一天我去花園找那兩位姐姐打羽毛球那兩個姐姐輪流打都輸了,他們還說小妹妹你好厲害呀。有一次我大娘來了說:“盈盈你比以前有進步了呢!”聽到他們這些夸贊我高興不已,但這也離不開爸爸那句話——人總會有遇到挫折的時候,只要堅持下去,你就會成功,你就會是贏者。
朋友堅持做每一件事吧。
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隱含著學問。細心的人就會從中有所發現,得到啟示。
那一年,我剛滿八歲。我和哥哥一起去公園玩。跨入公園的大門,就有一股清香撲面而來。我們順著香味跑了過去,原來是草坪上盛開著五顏六色的小花。我心里想,要是能躺在柔軟的、開滿鮮花的草坪上,那該有多舒服啊!看看四周沒有其他人,抬起腳剛要踏進草坪,哥哥卻說:“不要踩踏小草,不然小草會受傷的。”我馬上把腳收了回來。我站在草坪邊大口大口吸著花草的芳香。過了一刻,一位小弟弟走了過來,也要踏進草坪。我大聲喊:“不要傷害小草。”這名小弟弟像受驚的小鳥,跑到媽媽的身邊。他的媽媽也勸道:“要是踏進草坪,小草就會掉眼淚的。”當時,我看到了小草好像微笑著朝我們揮手致謝。那一刻,我為自己能保護小草而感到無比自豪。
經歷了這一件事,使我深深地體會到,我們一定要保護環境,從愛護身邊的一草一木做起。
有人說:“生活是一本書。”是的,生活是一本書,我們每天都在讀它,這本書沒有作者,但處處都是學問。
星期六,我寫完了作業,媽媽讓我到樓下玩一會兒,休息一下眼睛,我就去找我的好朋友玩。在路上,我看到了垃圾箱旁邊堆著一堆垃圾,我心里想:這肯定是那些不愛護環境的人隨手一扔,把垃圾扔到了垃圾箱外邊,我找我的好朋友和她一起把這些垃圾打掃起來。“好,就這么干。”
我趕緊跑到她家,把這個主意告訴了她,她拍拍我說:“想不到你還挺聰明的嗎?”我們一起找來一把掃帚,她又拿了一支筆和一張紙,我們走到那里,開始打掃起來。我打掃完了以后,走到她身邊,原來她正在寫“文明只差一步”的標語,然后把標語貼在了垃圾箱上面。我高興地對她說:“干得好!”她也點了點頭。
我高興地跑回家,把這件事情告訴了媽媽,媽媽摸著我的頭說:“你真是個愛護環境的好孩子!”
這件事情給我的啟示是:我們在生活中要愛護環境,愛護環境要從小事做起,從身邊做起,做一個愛護環境的小公民。
“驕傲使人進步,虛心使人進步。”這句話經常在人們口中提到。然而,作為一個五年級的小學生的我又怎能理解它深刻的含義呢?但是,生活這一本豐富多彩的書,讓我從中得到了啟示,并且我還深刻地理解到了這句話。那件事的過程,至今還清楚地烙在我的腦海中......
一天,我們正在上英語課,英語老師突然對我們說:“明天進行一至二模塊的考試”。對于英語成績差的同學,簡直是一種“災難”,然而,對于一貫英語考100分的我,是輕松加愉快。回家后,我看見記事本上的記錄:“明天英語考試”,我一點也不理睬,心想:連背幾大段的英語課文都不怕的我,難道還怕這小小的英語課文?明天一上場就能立刻答卷,還用復習?明天就看我的吧!第二天我一上場就開始答卷,很快就答完了,下課鈴一響,我驕傲自滿地交了答卷。但是,星期三英語課時,發下來的考卷卻令我大失所望,我只考了92分。
在第三至四模塊的考試前一天,我認真地熟讀了課文,第二天,一上場我就精神煥發,以迅雷之勢答完了卷。試卷發下來,耶!我考了100分,這才證明了我實力嘛!我真是洋洋自得,興高采烈呀!
從此以后,我就理解到了“驕傲使人落后,虛心使人進步”這名話的含義所在。雖然我的英語成績好,但還是應該認真復習。我現在雖是一名五年級學習,但我從生活這本富有喜怒哀樂、酸甜苦辣、多姿多彩的書中,我得到了生活的啟示,得到了讓我一生受益不盡的啟示。從此,每當我想不努力復習,每當我驕傲自滿的時候,我總會回憶起這件事,這時,“驕傲使人落后,虛心使人進步”這句話始終回響在我耳旁,這句話我會一生記憶猶新。生活這本書隨時隨地地告訴我們一些啟示,就等著你去發現。
生活永遠是精彩的,因為我得到了生活的啟示,改變了自我.
自從爸爸回來后,我每天都要被爸爸拖出去跑步,有一次,我累得實在不行了,我說:“爸爸,可不可以回去喝水.”爸爸說:“不行.”經過了很久的拼搏,我終于贏了爸爸.
冬季運動會時,爸爸和老師都想讓我參加400米長跑和50米短跑.我很自信的答應了.冬季運動會后,我們班竟然得第一名,我不敢相信.
冬季運動會過后,我想:反正我是第一名,我為什么還要跑步.所以爸爸走后,我就不跑步了,我想下一次爸爸回來肯定比不贏我.
我天天盼著爸爸回來和我比賽,有一天,爸爸回來了,我和爸爸約好第二天起來去跑步.第二天跑步我輸了.我突然間腦子一片空白,全身沒有力氣.爸爸說:“沒事,以后努力就行了.”
從那以后,我每天都堅持跑步,希望以后能站在奧運會的跑道上為國爭光.
這件事讓我明白做什么事都要堅持不懈,不要驕傲.
小學五年級生活中的數學(模板17篇)篇五
踱步走國老師的窗外,親愛的老師,您還在為我們批改作業,家中的親人和孩子都等著您呢.您就別為我們費心了,多么好的老師,多么美的景象啊!
生活,就是如此的平平常常.簡簡單單.但美卻是無處不在,這就恰到好處地印證了那句話:
”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
小學五年級生活中的數學(模板17篇)篇六
路旁,一群螢火蟲在飛舞著,活像一盞盞會活動的小路燈。螢火蟲為什么會亮呢?我的心中不禁出現了一個大大的問號。
于是,我趕緊跑回家,從書架上拿出《十萬個為什么》開始翻找。不一會兒,一行大字:螢火蟲為什么會亮赫然出現在我的眼前,終于找到了!我開始尋找答案,原來螢火蟲的尾部有一個“發光點”,外面包著一層薄而透明的膜,里面充滿了熒光素和熒光酶這兩種物質,如果螢火蟲身體里的'氧氣充足,就會與這兩種物質產生反應,然后發出亮光;如果螢火蟲體內的氧氣不足,也就不會發出亮光了。
同時,這小小的螢火蟲還給科學帶來了巨大的啟示。科學家通過對螢火蟲的研究,發明了既省電又明亮的白光燈,還發明了柔和不會燒傷人的“人工冷燈”。如果把“人工冷燈”放在公園里的話,那么公園里的花草即使在晚上也會有明亮的光彩。
大自然給了我們許多啟示,我一定要好好學習,爭取長大后為人類做貢獻!
小學五年級生活中的數學(模板17篇)篇七
你曾經說過,疼痛忍一忍就能過去了,可是為什么這一次卻延續時間那么長。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有耐心去等待的。還是說很多故事還沒有等到結局就已經徹底的消失啦。根本就不受待見這樣的作品要怎么能夠面向世人呢?還是說從一開始,它的作者就給他一點都不負責任。
比如像我這樣的。
說實話現在對寫作特別是那種長篇小說根本就提不起多大的興趣,而且,在這個時代當中很多事情不是非黑即白,就這么簡單。也許你根本就說不出來他是五顏六色的那種。
沒有辦法形容,更沒有辦法說的明白。那是囂張跋扈的人反而才是最有道理的,因為他們特別能說,即便是他們理虧,也可以把歪里扯成正當的理由。
你能想象和他們作為敵人的感覺嗎?
摔倒的時候是后門,還是不要招惹別人。別人不招惹我們就不要去那么張揚的生活,即便是別人招惹了我們也沒有必要忍氣吞聲。我去求全。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小學五年級生活中的數學(模板17篇)篇八
美,既可以指一個人的面容姣好,亦可以指一個人心靈高尚。心靈高尚者可以是偉大的人,也可以是平凡的人。接下來,我就來講一個平凡但美麗的人。
那天,我去游泳,一路上神情匆匆。忽然,碰上了紅燈,剛邁出一步的我立刻像踩上地雷一樣將腳往后挪。這個紅燈真長,真令人感到“度秒如年”啊!
正在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一樣時,來了一位小伙子。只見他也神色匆匆,可當眼睛掃到紅燈時,立刻從自行車上下來。我忍不住用敬佩的眼光看了他一眼。這人真不錯,我心想。
時間過得真慢,我心急如焚地望著紅燈。這時,又來了一位老大爺。馬路上既沒人也沒車,老大爺用鄙夷的目光望著我們,仿佛在說:“這都不走,傻瓜!”于是向馬路中間大步走去。不好,“中國式過馬路”上演了!
就在這一瞬間,那個小伙子三步并作兩步上去抓住了老大爺的胳膊,說:“大爺,我們得遵守交通規則!”我也上來,點了點頭。大爺被我們熱切的目光感動了,眼中也從鄙夷變為了感動。于是,我們一起退回斑馬線等待。終于,綠燈亮了,我們一起過了馬路。我望著小伙子,他也望著我,我們的眼中都流露出了欣喜。互相致意后,分道揚鑣了。
小學五年級生活中的數學(模板17篇)篇九
從一年級下冊的那一刻起我帶上了紅領巾,戴上了這份屬于我的榮耀,以前我總是盼望著能帶上紅領巾,現在我的愿望實現了,紅領巾不僅是革命鮮血染成的一種布,而且紅領巾還成為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好朋友,不可缺少的好老師。
有一次,我籃球隊訓練完了以后口很渴,就到下面的小賣鋪里去買飲料,手伸進口袋一摸,竟然沒帶錢,這可把我給急壞了,我本想向小店賒賬的,我實在是太渴了,但是我一低頭一看見了這塊鮮紅的紅領巾,想起了革命戰士在戰場上的奮力拼搏,可以幾天幾夜都不動,幾天都不吃東西,,我在心里告誡自己,一定要忍住,要向革命戰士們學習。走到半路的我又,轉身回去,是這塊紅領巾讓我明白了只要有恒心,鐵杵都可以磨針。
還有一次,我走在回家的路上,迎面走來了一位老奶奶,那時候剛好走在市民廣場中間,旁邊有許多正在溜冰的人,可能是有些人還不會溜冰吧,所以跌跌撞撞的,一路上滑來的時候,連續撞到了幾個人,我心里想著會不會撞到那位老奶奶,想著想著,我的“詛咒”竟然應驗了,那個人竟然撞到了老奶奶,按理說那人應該把老奶奶扶起來的,但是他非但沒扶,而且還跑走了。我連忙跑過去把老奶奶扶起來,奶奶對我說了好多次謝謝,我真的很興奮,看著戴在脖子上的紅領巾,我覺得這一次我沒做錯。
是紅領巾教會了我:助人為樂,乃是快樂之本。
小學五年級生活中的數學(模板17篇)篇十
1.凡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
2.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為。
3.良藥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4.狹路相逢勇者勝。
5.多是學習經驗的,激勵人們發奮學習。如:。
6.刀不磨要生銹,人不學要落后。
7.世上無難事,只要肯登攀。
8.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
9.為學患無疑,疑則進也。
10.善學者,假人之長以補其短。
11.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不生子,不知父母恩。
12.不摸鍋底手不黑,不拿油瓶手不膩。
13.水落現石頭,日久見人心。
14.打鐵的要自己把鉗,種地的要自己下田。
15.打柴問樵夫,駛船問艄公。
16.寧可做過,不可錯過。
17.頭回上當,二回心亮。
18.發回水,積層泥;經一事,長一智。
19.耳聽為虛,眼見為實。
20.老馬識路數,老人通世故。
21.老人不講古,后生會失譜。
22.老牛肉有嚼頭,老人言有聽頭。
23.老姜辣味大,老人經驗多。
24.百聞不如一見,百見不如一干。
25.吃一回虧,學一回乖。
26.當家才知鹽米貴,出門才曉路難行。
27.光說不練假把式,光練不說真把式,連說帶練全把式。
28.多銼出快鋸,多做長知識。
29.樹老根多,人老識多。
30.砍柴上山,捉鳥上樹。
31.砍柴砍小頭,問路問老頭。
32.砂鍋不搗不漏,木頭不鑿不通。
33.草遮不住鷹眼,水遮不住魚眼。
34.藥農進山見草藥,獵人進山見禽獸。
35.是蛇一身冷,是狼一身腥。
36.香花不一定好看,會說不一定能干。
37.經一番挫折,長一番見識。
38.經得廣,知得多。
39.要知山中事,鄉間問老農。
40.要知父母恩,懷里抱兒孫。
41.要吃辣子栽辣秧,要吃鯉魚走長江。
42.樹老半空心,人老百事通。
43.諺語第二緝。
44.一人說話全有理,兩人說話見高低。
45.一正辟三邪,人正辟百邪。
46.一時強弱在于力,萬古勝負在于理。
47.一理通,百理融。
48.人怕沒理,狗怕夾尾。
49.人怕理,馬怕鞭。
50.人橫有道理,馬橫有韁繩。
51.人多出正理,谷多出好米。
52.不看人親不親,要看理順不順。
53.天上無云不下雨,世間無理事不成。
54.天下的弓都是彎的,世上的理都是直的。
55.天無二日,人無二理。
56.井越掏,水越清;事越擺,理越明。
57.無理心慌,有理膽壯。
58.牛無力拖橫耙,人無理說橫話。
59.認理不認人,不怕不了事。
60.認理不認人,幫理不幫親。水大漫不過船,手大遮不住天。
61.水不平要流,理不平要說。
62.水退石頭在,好人說不壞。
63.以勢服人口,以理服人心。
64.讓人一寸,得理一尺。
65.有理說實話,沒理說蠻話。
66.有理的想著說,沒理的.搶著說。
67.有理不怕勢來壓,人正不怕影子歪。
68.有理不在言高,有話說在面前。
69.有理不可丟,無理不可爭。
70.有理贏,無理輸。
71.有理擺到事上,好鋼使到刃上。
72.有理走遍天下,無理寸步難行。
73.有斧砍得樹倒,有理說的不倒。
74.有志不在年高,有理不在會說。
75.吃飯吃米,說話說理。
76.吃人的嘴軟,論人的理短。
77.只不足者好學,恥下問者自滿。
小學五年級生活中的數學(模板17篇)篇十一
秋姑娘踏著“沙沙”作響的落葉走過來,她衣袖一揮,大片大片的黃色的樹葉擴散開來。她用寬大的衣衫擋住秋風,也捧起碩果送給人類。悄悄告訴人們,秋天來了。
秋天的果園里,勞作了大半年的人們也得到了豐收。看,那高大的蘋果樹上,一個又一個黃里透紅的蘋果掛在枝頭,好像小朋友們的一張張小臉蛋。還有那些橘子,調皮地拉著樹枝,遲遲不肯跳進筐里。
田野上,一幅豐收的畫卷緩緩打開著。金黃的稻穗壓彎了稻桿的腰,高粱跟一個個衛士一樣,挺直了腰,漲紅了臉,直直地站著。農民們大聲唱著慶祝豐收的歌謠,收割著這些他們辛苦的勞動果實。每個人臉上都洋溢著喜悅,打心眼里得高興呢。
秋天還有桂花也傳遞著豐收。一朵一朵的小桂花,散發出一陣淡淡的清香。遠處幾個小孩合力地搖著桂花樹,花兒紛紛飄下,香味更加濃郁了。還有幾個小點兒的孩子在樹下拾桂花,想把香味帶回家。
那么多美好的景物,組成了一個秋天,一個美麗的秋天。我戀秋,我更愛秋。它美麗,高貴。我愛這樣的秋天。
文檔為doc格式。
小學五年級生活中的數學(模板17篇)篇十二
本節課是一節相對獨立的數學活動課,教材所提供的內容較簡單,所以這一教學活動的設計思路是:使學生通過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發現點陣中點的變化規律,進而概括出數的規律,并運用規律解決問題。對此有幾點想法和大家交流。
1、創設一個好的數學問題情景,能使學生達到預想不到的效果,上課開始利用整齊的隊列,引起學生的關注,也很自然的引出了課題:點陣的規律。為此我們在教學中要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在愉快的氛圍中學習。
2、為學生創設探索問題的空間。開始教師給學生提供了理解數學的模型和材料,這只是教學設計活動的第一步,但更重要的是讓學生“看到”其中所蘊涵的數學觀念,因此,我放手讓學生自己觀察,發現規律。事實證明只要給他們提供空間,留充裕的`時間,學生會從不同的角度發現規律,經過同學相互交流,互相補充對點陣又有了一個新的認識,在此也體現了20xx多年前希臘數學家們用圖形研究數的意義,最后學生有了研究其它圖形數的欲望。為此,在實際教學中,我們要不遺余力地為學生創設探索問題的空間,并鼓勵學生能夠積極探索和交流。
3、考慮不同學生的差異。由于學生的生活背景、數學知識、能力和思考問題的角度不同,在探索數學問題時,必然會出現多種不同的思考方法。如,在探索點陣中的規律時,我并沒有局限于書上的方法,而是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情況去發現規律,正是考慮到學生的差異,充分肯定不同學生的探索成果,鼓勵他們多角度的思考方法,才能使解決問題的策略多樣化,體現尊重學生個性發展的教學理念。
4、充分體現教材圖形結合研究數的思想。學生在找規律的過程中首先發現的是正方形面積的求法,這種發現,對于找到其它的方法提供了基礎。同時從不同角度觀察也使學生思維發散,最后得到:可以看作是相同的數字相乘,也可以看作是連續奇數的和,還可以看作是n個連續數的對稱數列求和。此過程雖然時間長了一些,但收獲是無法用時間衡量的。
本課也有一些遺憾,如:最后的發散練習----研究自己喜歡的圖形數,發現其中的規律,學生已經有了研究的想法,但時間的原因沒能過多交流。
小學五年級生活中的數學(模板17篇)篇十三
我們在學數學時,老是有同學問為什么要學數學,生活中別人又不會考你數學題,但是其實生活中充滿數學,只是你不注意而已。不行的話,就讓我講一件事給你聽聽吧。
有一次,我去買牛奶,買東西嘛,總是要貨比三家才能知道哪家便宜哪家好嘛。于是我跑了三家超市,發現了三家超市的價錢都不一樣,而且優惠方法也不一樣,我就想:那我要好好算一下才行了!第一家的價錢是50元,而且折扣是所有商品都一律八折,我要買5瓶牛奶,于是算式就是這樣的:50x5x80%=200元。第二家則是一瓶52元,而且買三送一,算式就是:5&pide;3=1……2,52x(5—1)=208元。第三家:每瓶60元,滿200減50,我想:60x5—50=250元。接下來,比較一下,200<208<250,肯定是第一家便宜呀!但我又想:第一家光去到都要花十幾塊,那相比之下,第二家和第三家都在我家樓下,這樣一想,肯定是第二家便宜呀!
生活中,數學處處都在,只是需要你細細觀察而已!
文檔為doc格式。
小學五年級生活中的數學(模板17篇)篇十四
教學內容:
找因數。
教學目標:
1、在用小正方形拼長方形的活動中,體會找一個數的因數的方法,提高有條理思考的習慣和能力。
2、在1到100的自然數中,能找出一個自然數的所有因數。
教學重點:
找因數的方法。
教學難點:
找因數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探究。
活動:用小正方形拼長方形。
思考:用12個小正方形拼成一個長方形,有哪幾種拼法?
引導學生在方格紙上畫一畫,并寫出乘法算式。
組織學生討論交流。
小結:找一個數的因數的方法。
分別找出9和15的全部因數。
說一說下面的數各有幾個因數:11943211。
反饋:
小結:用“想乘法算式”找一個數的因數的方法。調學生要有思考,知道一個數的因數的個數是有限的。
鞏固。
填空。
看l找得快。
課本第5題。
總結。
作業。
教學內容:
找質數。
教學目標:
1、在用小正方形拼長方形的活動中,經歷探索質數與合數的過程,理解質數和合數的意義。
2、能正確判斷質數與合數。
3、在研究質數的過程中豐富對數學發展的認識,感受數學文化的魅力。
教學重點:
質數、合數的理解。
教學難點:找質數的方法。
教學過程:
鋪墊。
1、找出以下各數的所有因數1、3、6、12、7、15、23。
2、根據以上各數的特點分類。
一、新授。
1、觀察討論:
只有一個因數1。
只有1和本身的3、7、23。
有兩個以上因數的6、12、15。
2、學生自學課本:什么是質數,什么是合數,
3、討論交流。
二、鞏固。
1、判斷下列各數哪些是質數哪些是合數?
2、9、14、3、18、25、5、16、19。
(交流是怎樣判斷的)。
2、完成書本練習第一題。
3、指名說說你的學號是質數還是合數。
三、總結。
作業。
小學五年級生活中的數學(模板17篇)篇十五
與上一節課學習的連加、連減相同,加減混合也是由兩個計算步驟構成的一個連續的計算過程,但不同的是對于一年級學生來說既要記住第一步計算結果,又要在第二步計算時應對跟第一步不同的運算方法有一定的難度。所以掌握加減混合運算過程是本課的重點和難點之一。
另一方面,教材有意地呈現了對比性很強的兩組情境圖幫助學生學習,情境圖既有現實性和趣味性,又能直觀地展示加減混合算式的計算過程和算理,充分體現數學來源于生活,又巧妙地利用生活經驗來理解數學知識。但教材是組合型的情境圖出現的,學生對圖中原來物體的個數很難理解,所以如何指導學生學會看這種組合型的情境圖也是本節課教學的另一重難點。
從學生的角度考慮,在以往的教學中,由于加法先入為主,所以學生會形成思維定勢,錯誤地認為加減混合應該要先算加法再算減法,因此改正學生的這一思維定勢,正確地掌握加減混合的運算順序也是本節課的難點。
(二)教學目標。
根據以上的分析,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我把本節課的教學目標確定為以下三個方面。
1、知識與技能目標:理解加減混合所表示的意義,掌握計算順序,能正確地進行10以內數的加減混合計算。
2、過程與方法目標: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加減混合算式的過程,直觀地理解加減混合算式的意義。在學習活動中,經歷觀察、比較、抽象和概括等思維過程,發展思維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感受加減混合計算與生活的密切聯系,體會生活中處處有數學。
二、教法學法。
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將借助多媒體,運用直觀教學、啟發談話、討論研究等方法,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讓學生通過用眼看、動腦想、開口說,使主動性、積極性得到充分的發揮。
三、教學過程。
為實現本節課的教學目標,我擬定教學過程如下:
1、復習導入、回憶法則。
這一環節主要分復習舊知、回憶方法、引入新課三步進行,通過拼圖的游戲讓學生口述連加連減運算過程,回憶它們的運算順序都是從左往右,架起了新舊知識的橋梁,又能激發學生的興趣,把握教學起點,找準學習最近發展區。
2、建構新知、對比認識。
本課中,學生將首次接觸這種組合型的情境圖,而借助中間的箭頭明確看圖順序和理解圖意對于學生來說都是很難的。為了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發揮學生主體作用,我將從自主探究、辨析交流、比較歸納三個層次進行教學。
基于教材中的兩組圖是由易到難的原則,所以教學上我將采取先放后扶的教學策略。
教學例1時,由于組合情景圖中,原有天鵝的只數、飛來的只數和飛走的只數都是顯而易見的,所以學生能獨立看明白圖意,但要把圖意轉化為自己的語言進行表述,對于一年級學生來說還是需要一個過程的。所以指導學生清楚地說出圖意是本例題教學的關鍵。我將直接出示第一組主題圖,以圖中箭頭為突破口,以說為教學手段,先讓學生知道這是一幅組合圖,然后放手讓學生通過嘗試“說”來明白圖意。如果有學生在表述時能說出“原來”和“現在”這些關鍵詞,老師將馬上給予肯定,并適時利用這一課堂生成引導全班學生完整地說出圖意是“湖面上原來有4只天鵝,飛來了3只,又飛走了2只,現在湖面上還剩下多少只天鵝?”如果沒有學生提到這兩個詞,老師也將適時點撥指導他們把“原來”和“現在”這兩個詞加進去,以幫助學生明確數量關系。
由于學生對圖意的準確理解,這時候再讓學生列出算式并說出計算過程,自然就水到渠成了。根據學生的反饋,重點抓住第一步的得數7,說說在圖中表示什么意思,同時明確算第二步時,要用第一步算出的得數“7”減去“2”,從而使學生加深對計算方法的理解,增強對計算過程的感受。
學生在“聽與說”的過程中很自然地領會了主題圖的含義、明確數量關系、理解計算步驟,從而掌握了加減混合的算理與算法。例2的教學,由于組合圖中的天鵝是先飛走一部分的,所以原來的'只數不易看出,有學生會認為原來有2只,也有人會認為原來有4只,所以此處我安排學生先看圖交流討論“到底湖面上原來有幾只天鵝?”對于學生的討論結果,老師不會給予肯定或否定,而是播放這樣的一段動畫,讓學生通過觀察明確此圖中原來的只數既包括湖面上的兩只,也包括飛走的那兩只,所以原來應該有4只天鵝。接下來的說圖意、提問題、說計算順序,我將交給學生自主完成。而在運算方法的學習上,為了解決“由于看不見第一步計算的結果而導致第二步計算受阻”的現象。我還采用“畫一畫,寫一寫”為輔助手段,引導學生畫出第一步的運算,寫出它的結果,有效解決“連續口算”這一難點,提高計算的準確性。當然,學生熟練計算后,這種輔助手段就可以不用了。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說過:比較是一種思維的過程,也是一種教學的策略。所以,學習完這兩題后,我將引導學生觀察兩個算式,通過對比,找出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引導學生歸納小結:無論是先加后減還是先減后加,都是加減混合運算。在計算加減混合算式的時候,一定是從左往右依次計算。
3、鞏固內化、解決問題。
練習是學生掌握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智力的重要手段。為了讓不同層次學生學有所得,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我安排三個層次的練習。
1、第一組的看圖列式和第二組的連線題是基本練習,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鞏固加減混合算式的計算方法,同時提高他們計算和表達的能力。
2、第三組計算大比拼和第四組是綜合練習。其中第四組是常見的乘車問題,我先讓學生獨立看圖完成。在學生匯報過程中,我鼓勵學生比較兩幅圖,質疑:為什么第一幅圖中車上原來是4人,而第二幅中車上原來是6人呢?在學生討論后,我再播放這樣的一段動畫,讓學生明確圖二中那兩個人是剛下車的,也要算在原來的人數里,所以圖二中車上原來有6人。
3、第五組靈活運用是拓展練習。
讓學生思考解決,并說出自己的想法。這樣的練習通過逆向思維的訓練,讓學生明確加減混合最后的得數跟第一步的得數有密切的聯系,算準第一步的得數是關鍵。
這樣安排練習有密度、有坡度,體現了層次性、針對性、趣味性,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4、總結方法、評價反思。
引導學生總結學習內容,反思學習方法,評價學習態度。這樣的總結,不僅關注了學生的學習結果,更注重了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所體現的情感態度,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信心,為他們的可持續發展服務。
四、課堂評價。
在教學過程中,送給小組卡片,后邊藏著加減混合的算式,課的最后,小組成員只有算對了才能拿回去,這樣的課堂評價,不僅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保證課堂教學有序進行,還鞏固了加減混合算式的計算方法,提高教學效果。
五、板書設計。
以兩組情境圖為主,配以相應的算式和計算過程,對關鍵文字加以強調,盡量做到清楚明了,圖式結合,重點突出,對比鮮明,結合小組評比,提高學習興趣。
小學五年級生活中的數學(模板17篇)篇十六
本節課是一節比較獨立的活動課,是《課標》中的數形結合思想在教材的具體體現。我教學確定的重點是:引導學生發現和概括點陣圖中的規律,難點是:從多角度去思考解決問題的方法,感受數形之間的聯系。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我采取教師引導,學生合作學習,大膽交流為主的學習方法和教學方式。
課前引導:利用記憶電話號碼,讓孩子們大膽參與課堂,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以及動腦的好習慣。并夸張的宣揚數學之美,數學來源于生活,并且指導生活,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太多的美,太多的享受,太多的.樂趣。
新授:一共分為三個角度。
1.直接用正方形的點陣,讓學生觀察,并且計算。很容易就得出點陣的數量,在這樣的基礎上,拓展6個,7個,8個…100個,第n個?因為第二個角度的需要,我讓學生畫出第五個點陣,并計算其數量。
2.從另外的角度觀察,將正方形的點陣,數著引導,看看又能找出什么規律。這算是本節課的難點的體現,如果在這一節課能有效把握學生的思維過程,并能合理引導學生參與課堂,把其中的規律找出來,如果能很好的表達那已經是很難的了。通過以前教學經驗,我發現學生在發現規律的時候:1+3+5+7時,孩子們總是認識到:每次增加2,而不是說增加3,增加5,這樣連續奇數相加的認識。在這個角度我一直犯難,特別是去年在上這一節課的時候,不知道怎樣去引導,自己很緊張,在這里浪費的很長的時間,并且學生還沒有掌握其中的規律。導致于后面內容不能完成教學。今天的課,我在學生討論的時候,主動參與學生的討論,感覺學生還是能很好的認識,我就讓孩子停止交流,結果一位學生站起來還是說出了:“減2”的觀點,我以為這會給其他學生一次思維的撞擊,沒有想到:全體同學都同意這位學生的觀點,讓我不知所措,我只有臨時安排學生再次討論。這次我就有意思的去引導個別小組:從1開始連續幾個奇數相加。這個時候需要充分與圖形合理的結合起開,。仔細觀察圖形的變化規律。
4.小結前面三維觀察的結果。感受規律帶來的結果。
最后我設計了5個練習,有獨立思考的,有合作的,有動手的,學生參與率還比較高,達到的效果還比較明顯。
總結:其實在兩千多年前,希臘數學家們已經利用圖形來研究數。由于圖形具有直觀形象的特點,會使抽象的數學問題變得生動具體,是我們學習數學的一大法寶,我們以后在研究數學問題時,要學會利用圖形來幫助解決。
小學五年級生活中的數學(模板17篇)篇十七
一直接寫得數(14分)。
1.60.8=7.20.6=3.90.03=1.80.8=。
3.7+4.8=06.82=2.510=16-5.7=。
1。258=0。426=2。430=。
1.30.6+1.30.4=9.57-1.34-3.66=24。
二、填空(15分)。
(1)已知兩個數的積是5.6,其中一個數是35,另一個數是。
(2)在0.6767……、0.0324252……、7.454545、其中()是循環小數,用簡寫表示為(),保留兩位小數約是()。
(3)我們在計算3.560.8時,實際是計算的8,運用了()性質。
(4)判斷大小。
2.4○2.41.012.4○2.41.01。
2.870.7○2.870.71.22○1.220.99。
(5)0.851.12的結果保留兩小數是()。
4.82.3結果保留一位小數是()。
(6)把一個數的小數點右移一位,得到的數比原來大1.8,原來的數是()。
(7)填合適的運算符號。
40○0.25=1040○0.25=160。
三、判斷題(12分)。
(1)一個數(零除外)乘1.02結果要比原數大。()。
(2)2.320.06的結果有4位小數。()。
(3)0.25時=25分鐘。()。
(4)兩個不為0的數相除,除數小于1時,商就大于被除數。()。
(5)無限小數一定大于有限小數。
(6)在有余數的除法中,把被除數與除數同時擴大10倍,商不變,余數也不變。()。
四、選擇題(8分)。
1、2.760.23的商的最高位是()。
a、個位b、十位c、百位d、十分位。
2、3。203434。.....是()小數。
a、有限b、循環c、不循環。
3、比0。6大,比0。66小的小數有()個。
a、6b、9c、無數d、1。
4、商最大的是()個算式。
a、540。36b、5。43。6c、5。40。36。
五、計算:(12分)。
1.70.33=30.61.5=。
12.411=57(得數保留兩位小數)。
六、能簡便的就簡便計算。(18分)。
15.8-4.545-0.45510.2101。
13.54.28-3.2813.52.54.8。
七、應用題(6分5=30)。
(2)5臺織布機4.5小時織布108米,平均每臺織布機每小時織布多少米?
(4)做一套衣服需要用布2。2米,30米布可以做幾套這樣的`衣服?
(6)一只蜜蜂30分鐘飛行9。3千米,同樣的路程蝴蝶需要的時間是它2。4倍,蝴蝶飛1千米平均需要多少分鐘?(得數保留整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