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也是傳統文化傳承的時刻,人們會傳統戲曲、舞蹈、樂器等,展示民間藝術表演。春節文化的創新和發展也需要注重保護和傳統文化的可持續發展。
以我的春節為題范文(17篇)篇一
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最熱鬧,最富特色的傳統節日。春節期間的活動豐富多彩,洋溢著幸福與快樂,傳遞著吉祥與祝福。伴隨著春節的鈴聲,我們一起走進春節吧!
除夕的早上,家家趕做年菜,到處是酒肉的香味。我們一家穿起新衣,到門外貼對聯。只見爸爸把“福”字貼倒了,我連忙說道:“爸爸,你把‘福’字貼倒了”。爸爸微笑著對我說:“這不是‘福’字貼倒了,而是寓意‘福到了’。”“哦,”我恍然大悟。看看對聯,只見上面寫著:“一帆風順吉祥到,萬事如意福臨門,橫批:吉星高照。”
轉眼間已到黃昏,媽媽笑瞇瞇地端來一盤餃子,我的眼睛立馬亮了起來,拿起筷子就要夾,這時媽媽說道:“吃餃子之前先回答我的問題,這一個個餃子像什么?”只見一個個餃子白白嫩嫩,旁邊好似樹葉周圍那跌宕起伏的凹槽。我撓撓頭,皺了皺眉,當看見哥哥手中的那一個元寶巧克力,立馬有了思路,我迫不及待地答道:“是元寶嗎?”“對了,餃子的寓意是‘財源廣進’。”
年夜飯剛吃完,我就拉著爸爸迫不及待地拿起鞭炮跑出家門。我們買了很多種鞭炮,有雙響炮,有“恐龍蛋”,有“孫悟空借芭蕉扇”,還有彩珠筒……。我最喜歡玩“恐龍蛋”,記得我第一次放的時候,是小心翼翼地用香去點,導火線一點燃我就把它扔出去,“恐龍蛋”一下子劈劈啪啪地發出很多小火花,嚇了我一跳。后來放的次數多了,我的膽子也漸漸大了起來。我就想著要玩點新花樣出來。我找來一個空玻璃瓶子,把點燃的“恐龍蛋”扔進瓶口,瓶子里迸出美麗的火花,好看極了!我又把“恐龍蛋”扔進水里,“恐龍蛋”立刻在水面上跳起了舞,真有趣。我還把“恐龍蛋”點著后扔進紙杯里,結果紙杯燒著了,爸爸看見后狠狠地批評了我。
春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中最重要的一個,希望大家不忘根,不忘本。
以我的春節為題范文(17篇)篇二
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佳節,與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并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中國人過春節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在現代,春節定于農歷正月初一,在春節期間,人們都盡可能的回到家里和親人團聚,表達對未來一年的熱切期盼和對新一年生活的美好祝福。其次,春節還有許多習俗,例如:包餃子、掃塵、守歲、拜年、貼春聯、貼窗花和福字。
今年的春節,我過的很開心。因為爸爸在臘月二十九就帶我一起回到了老家西鄉,媽媽也在初一回到老家一起團聚。一回到西鄉,我便見到了爺爺、奶奶、姑姑、姑父和表哥等等好多親戚。我們興奮極了,大家一會抱抱這個,一會兒抱抱那個,場面溫馨熱鬧。當迎接儀式結束之后,爺爺將熱乎乎、香噴噴的飯菜端了上來,有爺爺做的臘汁肉、奶奶燉的雞湯……都是我最喜歡吃的,我們見到這些美食,立刻像餓狼一樣撲了上去,一通猛吃,看的爺爺奶奶直樂呵。
填飽了肚子,我們祖孫三代一起包餃子,這是每年的保留節目,奶奶告訴我,三十包的餃子,要留到初一吃,今年包的餃子,明年吃,象征年年有余。今年的年夜飯,我們是在舅爺爺家里吃的,這樣親人更多,氣氛更熱鬧,舅爺爺家里的年夜飯可謂是“滿漢全席”,除了一定有的8樣臘汁肉,拼盤做的涼菜,還有每年的主菜:熬菜,也是一年比一年好吃。我們一大家子人,團坐在一起,談天說地,熱鬧非凡。吃完了飯,就是我們小朋友最喜歡的環節,長輩們一個接一個給我們發紅包,我們也笑嘻嘻的給長輩們磕頭,對長輩們說吉祥話,這樣一個個豐厚紅包才能順利到手。
春節作為一年里最重要的節日,最大的意義就是家人的團聚,正因為團聚,才讓我們的年過的充實、美滿,我希望每一個春節都這樣過。
以我的春節為題范文(17篇)篇三
過年了,我們全家人可興奮了。吃完年夜飯,我和爸爸拿著炮仗下樓去放。炮仗可真響呵!
回到家,春節晚會已經開始了。晚會的節目非常精彩。精彩的節目正在表演,我就等不及了,又和爸爸下樓放了許多炮仗。
啊!終于到了12點。我和爸爸拿起大禮花下了樓。打開家門,在走廊里就能聽見外面放炮的聲音。到了外面,噼噼叭叭聲更大了,天空都變成紅色的了,空氣中到處都是一股火藥味和煙味。我和爸爸拿出大禮花,放在地上,點著了大禮花的長稔。長稔閃著小火星快速地燃燒著,稔燃沒了,就見一個大火球“嗖”地一聲沖上高空,發出一聲巨響,綻放出許多瑰麗無比的火花,象小傘一樣飄下來。接著又一個大火球“嗖”地一聲沖上高空……,總共沖出了二十個大火球,每個火球放出的小火花顏色都不同,我的眼睛看花了。后來,我和爸爸就回家吃餃子了。
這個除夕夜可真快樂啊!
以我的春節為題范文(17篇)篇四
以前,爸爸過年要值班,奶奶家比較近,所以幾乎每年都在這兒過。但今年,爸爸的單位“大發慈悲”,過年放假!于是,我們趕到於潛外婆家過年。
以前在杭州,就年三十那天,我們一家、叔叔一家、姑姑一家,再加上爺爺、奶奶,會聚在一起吃年夜飯、看春晚、發壓歲錢?……然后基本在家休息,爸爸、媽媽會做點好吃的菜,我會做做作業,看看電視,偶爾也會有親戚朋友間吃個飯,拜個年。但在外婆家卻截然不同,因為那兒有不同的風俗習慣,有不同的年味。
大年三十那天,“撲通、撲通”那是外婆在院子里殺魚,“嚓嚓嚓”那是媽媽在廚房里切菜,我和爸爸則在貼春聯,一片忙碌的景象。雖然人不多,就簡簡單單幾個菜,但還是吃得很開心。
吃完年夜飯,左鄰右舍就開始互相串門,男的在一起打牌,女的看春晚、聊天,小孩在一起玩耍、放煙花。夜漸深,到了十一點半左右,外面就響起了“噼里啪啦”的聲音,原來是每家每戶都出來放鞭炮,迎接新的一年。
大年初一,我和爸爸、媽媽、外婆去給外公上墳,那天正好下雨,我們撐著傘,踏在泥濘的山路上,大約走了15分鐘,才到外公墳上,我們給外公燒了很多“錢”,也拜了年。也許大家會納悶,大年初一為什么要上墳?這是當地的風俗,新年第一天通過祭奠,以寄托對已故親人的思念,希望他們在天之靈安好!也希望他能在天堂保佑活著的人身體健康、事事順意!
從大年初二開始,各家各戶都會走親訪友,相互拜年。一般,小輩給長輩拜年,會拎上“包頭”看望他們,并祝他們身體健康!長命百歲!長輩則會給小輩壓歲錢,祝他們歲歲平安!然后叫來親朋好友一起喝茶、吃糖果、打牌、聚餐,有時會有好幾桌。這樣的拜年、聚會一直會持續到元宵節。在這段時間里,可以說吃飯能吃到“嘴酸”,壓歲錢能拿到“手軟”,那叫個年味濃阿!
以我的春節為題范文(17篇)篇五
春節是中國人最隆重的民族節日,春節期間,處處洋溢著喜慶的氣氛。這種氣氛是通過豐富的民間習俗營造出來的。家家門上貼著紅色的春聯,窗戶上貼著紅色的窗花,噼噼啪啪地燃放鞭炮。
由于今年不許放煙花爆竹,所以過年的氣氛就少了好多,為了使過年更有年味,我們準備和太爺太奶,大舅爺,二舅爺一起過個團團圓圓的年。于是我們在飯店訂兩桌。以前大家很少能聚到一起,這次能聚齊都非常開心,大人們見面互相聊聊天,拉拉家常,小孩子就更開心了,在一起打打鬧鬧玩得不亦樂乎。吃飯時,還能拿到厚厚的紅包。這頓飯我們熱熱鬧鬧的吃了很長時間。
回到家不一會兒,春節晚會就開始,春晚是過年最具有代表性的一個節目。不看春晚就感覺不在過年。我們一家一邊看春晚,一邊包餃子不知不覺十二點的鐘聲響了,過了十二點新的一年到來了。今年的三十是我過得最開心的一次。
過年了!過年了!家家戶戶都充滿了節日的氣氛,沉浸在一個歡聲笑語的海洋里。
上午,我們來到了外婆家,遠遠看去,外婆拿了一大堆的東西正急急忙忙地在忙碌開來。到了下午,家家戶戶開始忙碌起來了,開始在門上貼春聯,有羊年吉祥物小羊也來了,送福了、福到了,大家貼得各有不同,到處充滿了年的喜氣洋洋。到了晚上,外婆準備了一桌豐盛的.年夜飯,全家圍坐在一起,品嘗著酒菜,說說笑笑、其樂融融。
吃完晚飯,爸爸拿出了煙花,叫我們都出來看,我不以為然地想,就怎么一點大也沒什么看頭。爸爸也沒注意我的表情,拿出打火機點燃,只聽“嗖”地一聲第一個煙花出來了,我膽小的弟弟一看見放煙花了,匆匆忙忙地跑了進去躲起來,弄得大家哈哈大笑。只見煙花在天空中綻放開來,啊!好美呀!這煙花在天空中有的象花兒、有的象旋風、還有的象一團團熱氣,真是玲瓏滿目。
除夕夜,天空變成了煙花的海洋,孩子們的歡樂聲充滿了整個過年。
一年一度的春節又到了,大街小巷無不洋溢的歡樂的氣氛。家家戶戶團團圓圓,圍在餐桌旁邊聊天邊聚大餐,迎接2015年新年的到來。
在大街小巷上,各家各戶門前全部貼上了紅通通的對聯,喜氣洋洋!鞭炮聲震耳欲聾,煙花象一條條龍從地上騰空而起,光彩奪目,絢爛多姿。親戚們串門拜年,互祝安康。整個中華大地充滿著歡聲笑語,熱鬧非凡。
春節到了,小朋友最是興奮不己啦!因為小朋友有新衣服穿了,有好多吃的了,還有很多的壓歲錢。小朋友可以去買自己喜歡的零食,如果嘴馬再甜一點,就有更多的收獲哦!我也不例外,壓歲錢有好幾千元呢。我把壓歲錢存到了銀行里,讓錢生“錢寶寶”,真開心啊!
啊!春節是多么得美好,多么得快樂,多么得溫暖。在外地打工的工人,可以回家看望一下父母,和留守的孩子們團聚。忙碌了一年的人們,可以休息一下,收獲一年來勞動的成果,謀劃來年的憧憬。我們小學生們也有一個輕松、快樂、有意思的寒假呢!
太開心了!今日就是春節了!我早早地就起床了。我們把自己收拾好了以后,就去爸爸的朋友家串門。
到了爸爸的朋友家,我說了一個英語:“hello!”他們一看,就說:“原來是你們呀!”大大趕緊拿了一些吃的,我上前一看,哦!原來是一些棒棒糖呀!我迫不及待的拿了兩根,以跟給弟弟,一根給我。不一會兒,我們要走了。我又說了一個英語:“goodbye!”大大他們就不由自主的笑了起來。
回到外婆家里,我又想看《春節聯歡晚會》了,就自己打開電視,開始看重播,高興極了!
到了晚上,我們就早早地吃完晚飯,去放鞭炮。我放的鞭炮種類可多啦:有黃花草,有葫蘆小噴花,有響旋花很多很多種,而且還都是我喜歡的。今日晚上真熱鬧!真開心!
春節太好啦!它可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呀!
“正月初一是春節……”,大家聽過這首兒歌嗎?今年春節,我會有什么新發現呢?
今日早晨,一早就起床了,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拜年,泰興的農村的風俗習慣是每年年前家家做饅頭,大年30家家貼滿對聯和喜錢,喜氣洋洋,紅紅火火!正月初一一早就有人到我家給外公外婆拜年了,村里家家戶戶串門拜年,認識的,還有不認識的,老老少少都出動,小輩的給老輩的拜年,保健康!平輩之間拜年,保工作順利,保平安!整個村里洋溢著幸福!洋溢著喜慶!我提前買了一個小包專門放糖,每到一家,我祝福他們,他們就會發好多糖給我,各種口味的,好甜蜜!
今年春節,我還帶著一個小小的任務,那就是我每到一家拜年,我都會把每家門口的春聯用媽媽的手機拍下來,回家研究。上課時,老師說:“上聯最后一個字音調要么是三聲,要么是四聲,這叫校音。回去后我研究一下,是真的。可我又想古代人為什么這樣規定?我帶著這個問題回南京上網查查。
快樂的時間總是很快,但2014年的春節我過的很快樂,充實。
一年一度的春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春節是怎么來的呢?讓我告訴你吧。傳說,古時候有只叫“年”的怪獸,異常兇猛,大家都很害怕。后來,人們知道“年”怕紅色、亮光、響聲,所以就穿紅衣、放鞭炮來嚇跑“年”。人們由此演化成過年的習俗。
過春節前,全家總動員,媽媽和爸爸一起掃塵,把家里打掃得干干凈凈;外婆在家里燒各種年夜飯;外公把家里整理得井井有條。我、表哥和表姐去外面玩耍,我將一根鞭炮放入土堆中,點著,再把土埋好,過了一會,鞭炮“啪”的一聲沖天而上,沙子向四處飛散。我看著我的“杰作”,興奮得拍手稱快。
年夜飯開始了,我聞到年糕的香味,不由自主地跑了過去。我一上餐桌便用筷子夾住飯菜,狼吞虎咽地吃了個痛快,大家都因為我的這副模樣而哈哈大笑起來。我們一家人其樂融融,一邊吃,一邊聊天。有的講著春節的由來,有的計劃著春節怎么過,還有的憧憬著來年的幸福生活。門外鞭炮聲聲,門內笑語陣陣,一派歡樂祥和的氣氛。
我國的傳統節日讓我們知道了,祖國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我愛我國的傳統節日!
今日爸爸媽媽帶我去滑雪了!一大早,我們收拾好行李,準備出發。我懷著好奇而興奮的心情和家人一起來到了牧護關滑雪場。到了滑雪場一看,遠處的山深藍,近處的山腳下長著茂密的森林。在陽光照耀下,白茫茫的雪場特別的美麗。雪場上已經有了很多人,大人、小孩都穿著漂亮的滑雪服,紅的、綠的、藍的、黃的象一朵朵小花在白色的雪場上開著。我高興地跑進了雪場。開始摔了一跤。媽媽給我請了一位教練,我說“我想自己先練。”誰知剛一走便摔倒了,好疼呀!我都快流眼淚了。但是我看到其他小朋友跌倒了還是爬起來又滑去了,也就勇敢地爬起來,學著他們的樣子慢慢滑。一會兒就可以滑一點了,心里真高興。爸爸鼓勵我要勇敢,要學會總結。我又坐上牽引車到了山頂往下滑,真有點緊張呀!只覺得兩耳有呼呼的風聲,腳底象騰空一樣飛下去了!一下子就到了山下,來了一個屁股墩。大家笑了,我也大笑了!
在回家的路上,我一直還在澉動,老是在想,明年我還要來滑,真好玩兒!
今年春節,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回老家陪外公外婆過年。老家在商洛地區的一個山區小鎮,經過十個多小時的顛簸,見到了思念已久的外公外婆和大伯大媽。
大年三十,我們打掃衛生,貼對聯,吃團圓飯,一家人圍在火爐邊聊天,看春節聯歡晚會。一個個精彩的節目,逗得大家發出一陣陣歡樂的笑聲!
大年初一,天氣晴朗,初春的太陽曬在身上暖和和的。我和小朋友們下河捉魚,爸爸媽媽帶我爬山。山路彎彎曲曲,經過努力,我們終于爬上了山頂。在山坡上,我們看到了金黃色的油菜花,高大的松樹。我認識了松針、松果。大自然真美麗啊!
在那里,我認識了新朋友,見到了他們的學校。學校位于小山腳下,一條小河從操場邊流過。學校的條件很差,但是他們很刻苦。我們的學習條件比他們優越的多,我們一定要珍惜,好好學習,迎接新學期!
以我的春節為題范文(17篇)篇六
每當過春節的時候,家家戶戶的門上都貼上了春聯和門神,有的還掛上了燈籠呢。春節的時候,我們吃酥脆的年糕和美味的餃子,還要到每一戶親戚家去,給他們拜年。
而提起春節的活動,令我感興趣的,就屬放煙花了。
大年初一,天氣涼爽。我們一家人搬來幾箱煙花,歡天喜地坐在一旁觀賞。
嘿,大個頭煙花搶先登場啦!爸爸用打火機點燃了煙花的引線,趕忙小跑到了墻角邊。剎那間,嗖嗖嗖,幾簇火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飛快地躥上了碩大的天空。怦怦怦,啪啪啪,這時,我的耳邊又響起了震耳欲聾的爆炸聲。我們都目不轉睛地盯著空中的煙花,它們時而挺身向上,綻放出一朵朵絢麗的花;時而朝天邊揚長而去;時而又俯沖向下,在空中劃出一道優美的弧線·····我不禁看得入了迷,情不自禁地端起相機,咔嚓一聲把它們拍了下來。
最獨特的,最令我記憶深刻的,要屬這一種煙花了——似一條機靈的紅蛇,如一根閃閃發光的銀繩,嗖的一下飛上天空,又嘰嘰地朝天空長鳴兩聲,逍遙自在地朝遠處揚長而去,只留下一片寂靜的天空。
接下來,中個頭煙花也登場了。媽媽點燃了它們。瞧,它們如噴泉一般,絲絲火花源源不斷地從盒子里涌了出來。
它,鮮艷的紅色,金燦燦的黃色,碧綠的綠色,色色俱全,似綻放的花兒,似閃閃發光的銀繩,似五彩的噴泉,五花八門······春節的象征——煙花帶給了我無限的快樂!
以我的春節為題范文(17篇)篇七
一進臘月門,我的家鄉便開始忙年了。臘月二十三起,大人們變得異常忙碌:掃房子、買年貨、殺豬宰雞……一直忙到大年三十。
大年三十,家家開始貼春聯。院門要貼,房門也要貼;豬圈要貼,雞架也要貼;農用車要貼,水井也要貼。整個村莊都貼滿了喜慶的中國紅。孩子們到處湊熱鬧,好心地提醒著:“您把福字貼倒啦!”人們喜氣洋洋地應和著:“是的,福到了……”
除夕夜,全家人圍坐在一起包餃子。爸爸揉面,奶奶搟皮,媽媽包餃子,我擺餃子。我總嫌擺餃子太簡單,想“承包”點“大工程”。一陣胡亂擺弄,我卻只捏了一團“四不像”。再看看自己這一身,儼然成了位“白雪公主”……一陣哄笑過后,我只好做回“老本行”。
年夜飯對我來說,只是一場叫做“找寶”的游戲——“年年有余”我不吃,“步步高升”我不碰。我只盯著那盤熱氣騰騰的餃子,努力尋找:“哪個是錢呢?”我瞇起眼,恨不得拿塊磁鐵挨個碰一碰。有時也忍不住用筷子扎,這時爸爸會笑著說:“要自己吃到才算數喲!”我只好作罷,一邊默默念叨著“錢餃子休想逃!”一邊大口咬下精挑細選的“可疑分子”。突然“咯噔”一聲響,咯得我牙生疼:一枚硬幣出現了。“哈,我吃到了!”我興奮得顧不上牙疼。這時,奶奶就會開心地說:“我孫女,真是有福氣!”大家便又笑作一團。
新年的鐘聲敲響了,我和爸爸去院子里放鞭炮、迎財神。爸爸還要往屋里抱斧頭、抱柴,寓意多“福”多“財”。我就不停地念叨著:“財神到家,越過越發!”村子里,一片歡聲笑語,好不熱鬧。
夢里,還是家鄉春節那熱鬧的場景。
以我的春節為題范文(17篇)篇八
“春節,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吧?對于我們中國人民來說,這是最盛大、最隆重的節日。去年——20xx年的春節我就是回老家過的,那種場面仍記憶猶新。
我們在年前提前好長時間就準備過年要用的東西了,我們回去時也帶了些海鮮。在除夕這天,我在西屋陪著小弟玩,婦女們在準備飯菜,男人們則在接燈、掛上紅紅火火的燈籠以及五顏六色的彩燈,我們各有分工。
到了中午,滿滿一桌子的菜即刻呈現在我的眼前,映入眼簾的有各種各樣的海鮮、油膩膩的葷食、清湯清水的素食,色、香、味俱全,共16個菜,雙數的象征吉利。桌子上共有9個人:姥姥姥爺、我家三口、老舅家三口、加上小姨,人多熱鬧嘛!桌子上小孩兒喝飲料、大人喝酒,每個人都端起杯,每個人都說了祝福的話。我拿照相機和攝像機為他們攝影、拍照,留下最美好的紀念。
到了晚上,每家每戶都張燈結彩、燈火通宵,包完餃子后出去放煙花、看煙花。這時候,天空就像一張漆黑的畫紙,而那些五彩繽紛的煙花就像一幅幅形態各異、姿態萬千的抽象畫,弄得大人們也不禁會蹦起來驚嘆到:“哇!”接著就到屋里去吃餃子了。
第二天就正式是新的一年的開始了,我們互相拜年、穿上新衣服,早上這頓飯也很重要。吃完飯后,也有人來給姥姥姥爺拜年。
以我的春節為題范文(17篇)篇九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一聲聲喜慶歡愉的鞭炮響起,一陣陣溫暖和煦的春風拂來,春節在大家忙忙碌碌的準備和溫馨祥和的期盼中到來。大街小巷,家家戶戶,到處洋溢著濃濃的年味。
街道上掛滿了紅艷艷的小燈籠,像是一個個會發光的小精靈,手拉手,連成一串串,在風中抖動著曼妙的身姿,左搖右晃地起舞。花壇中,紅的、黃的、紫的、藍,花兒一朵朵,一簇簇,昂首挺胸,挨挨擠擠。勤勞的園丁們,把花兒呵護得嬌艷欲滴,擺成“新年快樂”的花型,迎接美好的春節。過往的行人,有的健步如飛,有的閑庭信步,每個人的臉龐都被濃濃的年味熏得紅彤彤的,一個個喜笑顏開。
屋子里,外婆和媽媽一早就開始為晚上的年夜飯忙活了。煤氣爐上一會兒燉,一會兒煮,一會兒炒,一會兒炸,騰騰熱氣與香味一同彌漫開來。白胖的餃子排著隊地趕著下鍋,在湯水的沸騰下一個個變得晶瑩剔透。水龍頭的水嘩嘩地流著,風扇一刻也沒歇著,鍋碗瓢盆兒叮當作響,真是熱火朝天!夜色降臨時,屋內的燈光照得比白天還亮堂。親戚們陸續地到來,爸爸熱情地招呼著大家入席就餐。外婆坐在桌子的一頭,掏出一個個吉祥如意的紅包,笑嘻嘻地遞給我和哥哥妹妹,希望我們明年學習進步,萬事如意。
突然,“噼噼啪啪”的一陣鞭炮響,把我們仨吸引到了窗戶邊。原來是院子里的小伙伴們開始放煙花了。這可是年三十的壓軸好戲呀!我們抑制不住內心的喜悅,向爸爸媽媽討要了打火機和煙花,便循著小伙伴的歡聲笑語,一溜煙地撒腿跑到了門外。妹妹膽子小,點燃引線就往我和哥哥身后躲,這時,絢麗多彩的煙花,像是一條條火龍騰空飛起,在空中轉了幾個圈,又輕盈地噴射出五彩繽紛的火花。我們一個個拍手叫好。就連原本有些害怕的妹妹,也不由捂著耳朵仰著頭,看得入了迷。當煙花棒快要燃到盡頭時,火苗慢慢地隨著夜幕化為一色。太有趣了!我和哥哥看得手癢癢、心也癢癢,紛紛加入隊伍,點燃各自手中的煙花,再看著煙花像流星般璀璨地發光,又看著它們悄無聲息地消失在夜空中。
“當——當——”客廳的鐘聲劃破了子夜的寧靜,而我們還沉浸在濃濃的年味中。我閉上眼睛,雙手合十,在心中默默許愿:祝愿新的一年,闔家幸福,國泰民安。
以我的春節為題范文(17篇)篇十
春節是我國最隆重的傳統佳節,我家也不例外,大人小孩早早地就準備了。下面,就讓我來介紹一下我家的新年味兒吧。
場景一:貼對聯。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我家也不例外。但今年和去年又不一樣。今年是爺爺親手寫的。上聯是:一年四季行好運。下聯是:八方財寶進家門。橫批:家和萬事興。象征著:在新的一年里,不愁吃,不愁穿,家庭和睦,開開心心。
場景二:廚房。
在一個星期前,奶奶已經買好了年貨。有臘腸、臘肉,有魚蝦,還有雞鴨。今日菜單已定。臘味兒拼盤、蒸鱸魚、炒大蝦、燉雞鴨、炸酥肉、拌粉條……一眨眼,一桌豐富美味的佳肴上桌了。每個人除非萬不得已,一定要回家吃團圓飯。
場景三:除夕夜。
場景四:拜年。
大年初二,大人們又忙了起來。他們要去親朋好友那拜年。小朋友們可開心了,因為,他們可以得到更多的壓歲錢。
以我的春節為題范文(17篇)篇十一
春節,家家戶戶都張燈結彩,喜氣洋洋。今年的春節,我過得特別有意思。直到今天,我還記憶猶新。
早晨,我們一家人忙開。媽媽在大門上貼春聯。映入我眼簾的是“日麗春常駐,人和福永留”。表示家庭祥和幸福。我呢,則幫媽媽貼“福”字,正要貼在門上。媽媽連忙阻止我,說道:“‘福’字應該倒貼,是‘福’到的諧音,福光臨我們家。
吃完飯,外婆來分紅包嘍!我們家有一個小約定,小輩們拿到獎狀,不僅有紅包,還會有其他獎勵。今年,我被評上“三好學生”。外婆分給我一份紅包,還送給我一只精美的文具盒。鼓勵我在新的一年里,學習成績更上一層樓。小孩子們都收到紅包,臉上露出燦爛的笑容。
晚上八點整,我們全家準時打開電視機,收看“春節聯歡晚會”。那悠揚的歌聲,使人陶醉其中;那優美的舞姿,使人贊不絕口;那滑稽有趣的笑話,使人捧腹大笑;那精彩的相聲小品,使人開懷大笑……陣陣歡聲笑語蕩漾在客廳上空。
今年的春節,我過得十分有意義。我希望明年春節,我會過得更好!
以我的春節為題范文(17篇)篇十二
同志們、朋友們、兄弟姐妹們:
尊老敬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先輩們傳承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是構建和諧社會的核心。正因為有了老一輩人的勞動與付出,才有了今日安定、富裕的生活。然而,當年年輕力壯的他們,以是年邁體弱,還有向今天這里的一些特殊的老人,在他們的后半生里,敬老院成為了他們終身的依靠。此時,歷經滄桑的他們不但需要物質上的保障,更需要精神上的安慰和寄托。
為了讓尊老敬老的接力棒很好的傳承下去,在五常鎮政府和萬寶山村領導的大力支持下,我們實驗小學把萬寶山村敬老院作為學生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基地來開展敬老愛老送溫暖活動。在這里,我代表實驗小學的全體師生,向五常鎮政府和萬寶山村的領導表示衷心的感謝!我也相信,親愛的同學們在大隊輔導員的指導下,此次策劃周密、組織有序、內容豐富、發自內心的獻愛心慰問活動能取得圓滿成功。
“前人栽樹,后人乘涼”。敬老愛老是修養,是文化,更是人性的升華。作為是實驗小學的一名少先隊員,尊老,敬老,愛老,助老是我們的責任。在我們力行弟子規的活動中,我們要把愛心傳遞下去,為社會盡自己的一份責任。
親愛的同學們,讓我們捧出真誠之心,拿出實際行動,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使敬老、養老、愛老、助老的良好社會風尚進一步發揚光大,使廣大老人能歡度自己安心的晚年!
最后我衷心的祝愿老人們心情愉快,身體健康,長命百歲!
以我的春節為題范文(17篇)篇十三
今日是大年初一,一大早爺爺就放了鞭炮,我也早早地起了床,一想到去外公外婆拜年,我就特別地激動,因為就要收到她們給我的大紅包。我、媽媽和爸爸手里提著二箱桔子向外婆家出發,大年初一家家戶戶的門口都是紅紅的炮紙。過年的氣氛都是喜氣揚揚的。一路上看見叔叔阿姨都要說恭喜發財。爸爸夸我真有禮貌。不知不覺中我們已到了外公家,外公家里很熱鬧,我先祝外公外婆身體健康,萬事如意,馬年大吉大利。
她們給了我大紅包,說我今年要快高長大,學習進步。我一一都謝過她們。大人們聊天,我們小孩子個個都去放煙花,個個都玩得特別開心。在鄉下過新年,從大年初一到初五天天都是熱熱鬧鬧的`。我特別喜歡鄉下的新年。收到的紅包我打算交給媽媽替我保管,我打算買一雙運動鞋送給媽媽。因為媽媽你辛苦了。我愛你媽媽,也祝媽媽馬年快樂、健康,越來越美麗。
以我的春節為題范文(17篇)篇十四
春節在大人們的忙碌中拉開了序幕,家家戶戶吃團圓飯、放鞭炮,顯得分外熱鬧,而孩子們追著、趕著在大街小巷飛奔,爽朗的笑聲為春節添了幾分歡樂的色彩。
除夕真熱鬧。家家趕做年夜飯,酒肉的香味隨著微風四處飄散。穿起新衣的男女老少團團圍坐在桌前,“年夜飯”隆重拉開序幕。餐桌上,各式菜肴色香味俱全,讓人忍不住想大快朵頤。
年夜飯當然少不了三門的美食——蟶子。水煮蟶子乃三門一道特色美食,也是三門一道美麗的風景線。一個個美味的蟶子肥而不膩,散發著鮮香。
除夕當然也少不了貼對聯了,紅紙黑字,書寫蒼勁豪邁,體現了中國文化的深遠。
正月初二,大人們開始到親戚、朋友家拜年,長輩們給晚輩們發紅包,祝晚輩學習向上,早日成才。
元宵節是正月的又一個高潮,家家燒起爐灶,備好豆腐干、芥菜、肉粒,將它們一同倒入米粉中煮,這就是三門人的糟羹。
元宵過后,學生們該上學的上學,大人們照常去務農、上班,天氣也跟著暖和起來,新的一年又開始了。
以我的春節為題范文(17篇)篇十五
過年了!過年了!家家戶戶忙著貼春聯,剃頭發,做年夜飯,放鞭炮……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而且“規矩”太多了!有些風俗還很怪,弄得我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無奈之下,我準備去問正在貼春聯的老爸。
“貼錯了,貼錯了!”我看見老爸將“福”字倒著貼,焦急地喊起來。“沒貼錯!”老爸不緊不慢地回答。“那為什么要倒著貼?”我疑惑不解。老爸解釋道:“將‘福’字倒著貼是一種風俗,‘福’倒貼說明‘福’倒(到)了!”“哦,原來是這樣!那過年還有什么風俗和規矩呢?”我又發出疑問。老爸停下手中的活,耐心地給我講解起來。
原來,過年還有一種放鞭炮的風俗,來源于“年獸”的故事。很久以前有一只“年獸”,長期居住深海底,到了除夕就躍出海面到處作惡。有一年一個老人用放炮,穿紅衣,貼紅春聯的方法驅趕走“年獸”,這才得以平靜,此后這個方法就流傳開來,直至今日。
聽完老爸的講解,我這才恍然大悟。我又問老爸:“為什么理發要趕在二十七呢?”“哦,民間有一條俗語,叫‘二十七,剃精細,二十八,剃傻瓜!”“原來是這樣!”
我又發問:“那為什么要大掃除呢?”老爸說:“大掃除是為了掃除一年的晦氣!這是好兆頭!”“那為什么送禮全送橘子啊?”我又不懂了。“這是因為啊,橘子的‘橘’字與‘桔’意思相同,而‘桔’和‘吉’又很相近,大家在新春佳節用橘子相互饋贈求個大吉大利!”“原來如此!”老爸又說:“還有‘接財神’這一風俗。正月初五是財神的生日,在財神生日到來的前一天的晚上,各家各戶辦酒席,為財神爺過生日。”我這才全明白。
同學們,我對“年”的`風俗收獲很大,可我不知你們的收獲,若有更新奇的,快來告訴我吧!我先在這里祝你們新年快樂,萬事如意!
以我的春節為題范文(17篇)篇十六
細細算來,今天已經是大年三十。我睜開雙眼,興奮地從被窩中爬了出來。
今年過年我們何往常一樣要趕去姑姑家過,于是,在車裝滿了禮品和行裝以后,我們便動身去了姑姑家。
等我們來到姑姑家時,醫師正午時分,大家在客廳里寒暄了幾句,便要去吃飯,在去的途中我便收到了兩個紅包,我暗中竊喜。
吃完中飯以后,我們一家人便做在一起聊天打牌,吃瓜子,大家在一起的時候好不熱鬧。
于是時間飛逝,又到了晚飯的時間,一家人一個不少地坐在一起也是很難得的,我不禁陶醉于酒杯的碰撞聲中和新年的祝福聲中了。此刻我的心中也同樣洋溢著那份喜悅。
晚飯過后,男士們已經是爛醉如泥了,所以興致很好。這是,媽媽提議可以放鞭炮了。
首先,爺爺在自家門前當了一條有五十米長的鞭炮。火苗在一端引燃,“噼里啪啦”身一陣,那可謂是震耳欲聾。我和姐姐一樣都捂上了耳朵躲到了車后,最后干脆逃回到了屋里,關上了大門。
然后,爸爸自告奮勇地去點燃了一箱鞭炮,鞭炮一封封炸開來,在漆黑的夜空中繪出了一幅幅絢爛的彩圖。
放完鞭炮,春節聯歡晚會正好開始了,大家都在電視機前坐下。吃著,看著,說笑著,大家都不亦樂乎,沉浸在了春節家人團聚的`無限喜悅中了。
“當”新年的鐘聲終于敲響了,大家也在這歡呼聲中度過了一年。
以我的春節為題范文(17篇)篇十七
人生充滿了“盼”,在生命的長河中,隨著年齡的增長,期盼的目的也隨之發生了變化,如今我仍然盼著一年一度的除夕。
千盼萬盼,眼看春節就快到了,在春節前,人們個個喜氣洋洋,個個精神飽滿。逛街的人絡繹不絕,有的在買年畫,有的在買年貨,有的在買炮……把中國弄得熱熱鬧鬧!除夕,是我國最悠久、最隆重、最熱鬧、最為人們重視的傳統節日。大年三十——除夕這一天,家里家外不但要打掃得干干凈凈,還要貼門神、貼春聯、貼年畫、掛門籠。整天有吃、有喝、有玩的,還能放炮,真是開心極了!
過年的時候,我要放花炮、出去玩、玩槍戰、看電視、玩電腦、領壓歲錢……總只,玩個痛快,哈哈!為了我過年放炮,爸爸媽媽特地給我買了許多炮,禮花、鞭炮、小煙花……全都有。禮花有:錦上添花、開門紅年年紅等等,沖天炮有:20發的夜明珠、菊花雷等等,地面旋轉炮有:紅玫瑰、和平鴿、羽蝶等等還有好多炮我就不詳細介紹了。
春節年年有,春節年年盼。最后祝大家在新的一年祝大家虎年大吉,虎年吉祥、虎虎生威!身體健康如虎!總之一切虎!虎!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