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為教學中作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來指寫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寫作的參考,也可以作為演講材料編寫前的參考。相信許多人會覺得范文很難寫?接下來小編就給大家介紹一下優秀的范文該怎么寫,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看雪看雪篇一
20xx年的元旦,爸爸開車回去幫奶奶做70歲的大壽,湖南的天氣可真的冷啊!
第二天,天空突然變了陰陰的,很黑,還下了小雨,我都感覺很郁悶,不好玩了,到處都是冷冰冰的。
不過,我一樣很開心,和哥哥他們玩起了雪,打雪仗了。雪白白的,冰冰的,手摸的更冷了,我把雪抓成一小團,然后用力的往地上扔,真奇妙啊,雪慢慢的融化了。
回深圳的時候,爸爸開著車,我在高速路上看見那山上盡是雪,好美麗啊!
看雪看雪篇二
教學目標:1、認識10個生字,會寫8個生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課文中老師和孩子們對雪、對北京的向往之情。
3、有盼望中國臺灣回歸,實現祖國統一的愿望。
教學重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課文中老師和孩子對雪,對北京的向往之情。
教學難點:有盼望中國臺灣回歸,實現祖國統一的愿望。
教法:圖文結合法、談話法。
學法:朗讀感悟法。
教具:圖片、生字卡片。
教學課時: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1、認識10個生字,會寫“講、打、指、接”4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感知文章內容。
教學過程:一、猜謎引入:
1、同學們,這節課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謎語,“一片一片又一片,片片鵝毛飛滿天,掉在地上處處白,落在水里都不見(雪)”。孩子們,你們喜歡雪嗎?(喜歡)。說說為什么喜歡下雪?(學生自由談)。原來,下雪可以給我們帶來這么多的樂趣,你們開心嗎?(開心)。可是呀,在我國的臺灣,那里的小朋友是很難看到雪的,他們對雪充滿了好奇和向往,我們今天就學習一個關于雪的動人故事。(板書課題,看雪,注意指導“雪”的的四點的同一個方向。生書空,齊讀課題)。
二、初讀課文,認識生字詞。
1、請同學們打開書自由地讀讀課文,不認識的字借助大桃子和樹葉多讀幾遍,把課文讀正確。
(生讀課文,師一邊讀一邊巡視)
2、同學們,課文讀完了,有信心接受老師檢查生字詞嗎?
(1)出示生詞小黑板:(我會讀)
sh”n??????? h?u????? di?n?? zh?
鋪著雪毯??? 披著銀裝???? 飄著雪花???? 接著
(3)出示生字卡片,開火車讀,并組詞。
(5)交流識字方法。
如:難記的字?? 櫥——木+廚(房)理解櫥窗
“指、披、接”都有是“扌”旁。
老師給你們帶了幾則字謎,你們能猜出來嗎?聽好了:
毯:一堆毛,兩把火,睡在上面很暖和。
省:眼睛上面一少年,勤儉節約少花錢。
店:站而不立,慶而不大,街邊一間房,買賣東西忙。
3、生字詞你們都認識,相信你們會把課文讀得更通順,請同學們再小聲讀讀課文,把含有生字詞的句子多讀幾遍,讀流利。標出自然段(生讀課文,師巡視指導)。
4、有沒有特別難讀的句子。
生指出,師指導。(或范讀)
5、讀好了嗎?有信心接受檢查嗎?
(指名讀)
(一)生讀(1-2)自然節。
(一)生讀(3-8)自然節。并理解“驚奇”一詞。問句要指導問的語氣。
(三)生讀(9)自然節。
6、同學們,課文讀得這么流利,你最喜歡哪幾段話,就把它再讀幾遍,讀給你的同桌聽,如果他讀的很美,你就伸出大拇指夸夸他!(2、9段)
7、你們可真幸福!能享受這么美的雪景,中國臺灣的小朋友有什么想法呢?我們下節課繼續學習。
三、指導書寫
下面進入我們的“書法展示臺”
“講、打、指、接”仔細觀察,說說自己的發現。
生:這四個字都是左右結構。
師:左右結構的字應注意什么?
生:左窄右寬。
師補充:一般部首在那邊,那邊就窄一點。
師指導“扌”旁:注意“扌”旁第三筆是“提”。
指導書寫“接”(師范寫)“接”字右邊上邊是個“立”,下面是個“女”,“立”字下面橫短點,“女”字橫長而有力。
生練寫。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鞏固生字,會寫“驚、故、候、奇”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兩岸人民對祖國統一的渴望。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生字。
上節課我們一起初讀了課文,學習了生字新詞,咱們先來鞏固一下,出示生字卡片,開火車讀生字并組詞。
二、學習課文,深入感知:
1、請同學們小聲朗讀課文,找出文中描寫雪景的段落多讀幾遍。(生讀課文)
2、同學們讀完了,伸手告訴老師哪段話描寫了美麗的雪景?(生伸手表示“9”)文中是怎么描寫的?(指名讀)。其他同學用手指點著不出聲讀。
3、讀了這段話你想說什么?
作者描寫的太美了,小伙伴可以在雪地里玩,很高興。
(1)師:從哪兒看出雪景很美?
生:冬天,天上飄著雪花,地上鋪著雪毯,樹上披著銀裝,到處一片潔白。冬天一片潔白的世界。
師:你體會的可真深刻,老師有一個問題,什么是雪毯呢?
生:雪毯就是雪下得很大,地上的雪很厚,像地毯一樣。
師:我仿佛看見了厚厚的雪,你們還看見了什么?
生:樹上披著銀裝,像我們穿著白色的衣服。
師:你們還看見了怎樣們的景色?結合平時的生活來談談?
生:我還看見了房上,山上都鋪著厚厚的雪。
師:你看的可真遠。是呀,大雪過后,到處一片潔白的世界。美嗎?
生齊說:美!
師:這么美的景色應該怎樣讀?
生:讀的時候,邊讀邊想象雪景的樣子。
師:老師相信你一定會讀的很美!
(指導朗讀第一句)
(2)出示小黑板:
小伙伴們在雪地(? )雪人,(?? )雪仗,玩得可高興了。
(生填空 ,后齊讀)
師:你們還在雪地上干什么?
生:滾雪球、滑冰……
你們玩得這么高興,你們就高興地讀一讀。
5、你們真么快樂,中國臺灣的小朋友能像你們這么快了嗎?(不能)他們能見到真的雪嗎?他們只能(生補充:在商店的櫥窗里看到了美麗的雪景。那是用潔白色的棉花做成的。)
6、中國臺灣的老師真的見到過雪嗎?(見到過)你怎么知道的,在哪呢?我們來配合著讀一讀老師和學生的對話。(3-9)
7、師引導:北京除了雪景美,還有許許多多美麗的地方,大家能否為中國臺灣小朋友介紹介紹。(可回憶《北京》一課內容)
8、這么美的北京,中國臺灣小朋友想干什們?(想去北京)
9、你從哪句看出中國臺灣小朋友想去北京?(第10段)指導朗讀。
“爭”著問,什么是爭著問?你們爭著問試試?
(生讀第十段)體現爭著問。
三、學習難點:
師范讀最后一段,體會“深情”
“那里的小朋友正盼著你們和他們一起玩呢?”
1、剛才我們了解了雪的美,北京的美,中國臺灣的小朋友想干什們?
(和中國臺灣的小朋友一起玩)
(用充滿深情的口氣讀)
形式:(1)生練讀。(2)指名讀。(3)齊讀。
四、師生合作介紹中國臺灣的情況。
中國臺灣自古以來就是我國的神圣領土,他和大陸息息相關,榮辱與共,從1895年到1945年日本侵略者占領中國臺灣50年,抗日戰爭勝利后,我國恢復了在中國臺灣的主權。解放戰爭勝利后,國民黨政府敗退中國臺灣。隨著香港、澳門的回歸,實現祖國統一大業的目標一為期不遠。
五、指導書寫:
“驚、故、侯、奇”
重點指導 “侯”中間不能丟了一豎。
“ 故”右邊是“??? ”旁,不能寫“?? ”
“奇”下邊一橫要長。
六、板書設計
看櫥窗?????????? 看雪花
北? 京?????????? 打雪仗
七、出世對聯:
日月潭碧波凝翠中國臺灣骨肉日月恩歸盼統一
揚子江熱浪含情大陸同胞談談翹首望團圓
看雪看雪篇三
1.學會本課11個生字和詞語,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能規范書寫。
2.認識“櫥、盼”這2個生字。
3.觀察畫面,看清圖意,使學生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4.指導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教學重點:
1.學會本課11個生字和詞語,讀準字音,認清字形,理解字意,并規范書寫。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教學難點:
1.指導學生學會難字:灣 商 堆 仗 銀
2.熟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容。
教學過程:
一、復習導入:
2.課件出示:《識字三》中:中國臺灣島,隔海峽,與大陸,是一家。集體齊讀兩遍。
3. 教師出示中國地圖,讓學生指一指臺灣省的位置。
4.談話:是啊,中國臺灣自古以來就是祖國的一部分,中國臺灣人民本來就和我們是一家人。可是由于各種原因,直到今天,雖然中國臺灣還沒有回到祖國的懷抱,但他永遠是祖國媽媽的孩子。今天,我們學的《看雪》這篇課文,就與中國臺灣人民有關。
5.板書課題《看雪》,全班齊讀。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新詞。
1.聽錄音范讀課文或教師范讀課文。
2.自讀課文,邊讀書邊圈出課文中的生字,劃出有生字的詞語,對照拼音,多讀一讀。
3.四人小組自查:
1)注意讀準翹舌音“省、櫥、指、仗”和前鼻音“毯、銀”。
2)說一說新詞意思,相互補充。
4.檢查自學小組交流學習生字詞情況。課件出示“我會讀”:
臺灣省商店櫥窗指了指接著
講故事鋪著雪毯銀裝 打雪仗
1)學生自由讀。強調讀準翹舌音、前后鼻音。
2)指名讀,并說說詞義。
3)全班齊讀。
5.借助游戲,鞏固識字。
過渡:大家讀詞語可真認真,老師想考考大家,怎么樣?
1)用生字卡片開火車讀。
3)看老師做動作讀出生字:指、接、鋪
4)“小貓釣魚”:把寫有生字的魚形卡貼在黑板上,請兩位學生到講臺,一個戴小白貓頭飾,一個戴小黑帽頭飾,老師讀字,兩個學生比賽找字,誰找到的多誰就勝利。
6)謎語認記。
毯:一堆毛,兩把火,睡在上面很暖和。
省:眼睛上面一少年,勤儉節約少花錢。
店:站而不立,慶而不大,街邊一間房,買賣東西忙。
三、鞏固生字,指導書寫:
2.自己把生字讀一讀,小組內互相說一說每個字的偏旁、筆畫、重點筆畫的位置,你認為應該注意的地方。
3.強調容易寫錯的字。(重點提醒學生“商”的“冂”里面是“八”下面一個“口”,而不是“古”;“潔”的右上方是“士”而不是“土”;“毯”是半包圍結構,左邊的“毛”的最后一筆要向;故:右邊是反文旁,不是折文旁“文”;候:不要忘了中間的一小豎。)
4.師生交流,交流過程中邊板書,邊指導學生練寫。
“接”字右下的“女”,橫畫要長些;
“故”字右邊是反文兒,不是折文兒;
“候”字,不要漏寫中間的“豎”;
“奇”要寫得上小下大等。
5.學生書寫,教師巡視指導。
四、看雪景,讀課文。
1.自由讀課文,要求想象課文描寫的情景,難讀的句子多讀幾遍,爭取把課文讀正確,讀通順,讀流利。看看誰是讀書能手!
2.全班齊讀課文,糾正讀不好的地方。
4.看完了,你有什么感受?請你談一談。
(中國臺灣小朋友只見過櫥窗里用棉花作的雪,沒有親眼看到過雪,老師給他們講了自己童年在故鄉北京玩雪的情景,激起了孩子們想去北京看看雪的愿望。)
五、布置作業。
1.抄寫生字詞各三遍。
2.搜集中國臺灣的有關資料或圖片,與同學交流。
六、板書設計
12? 看雪
會寫字: 講打 指 接 驚 故 候 奇
會認字: 省店 櫥 指 接 講 鋪 毯 銀 仗
12、看雪(第二課時)
東鳳鎮中心小學語文教研組
1、在熟讀課文的基礎上,理解課文內容。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好問話的語氣。
3、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培養愛美情趣,進行愛國教育。讓學生體會課文中老師和孩子們對雪、對北京的向往之情,有盼望中國臺灣回歸、實現祖國統一的愿望。
4、繼續培養學生參與學習的能力,感受到學習的樂趣。
教學重點:
1、理解課文內容。
2、使學生知道臺灣省是中國的一部分,北京是祖國的首都,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盼望祖國早日統一的感情。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1、使學生知道臺灣省是中國的一部分,北京是祖國的首都,激發學生熱愛祖國,盼望祖國早日統一的感情。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
2、出示詞語,復習詞語。
二、整體感知課文。
2、同學們,你們有不懂的問題嗎?學生提問。容易的問題現由學生幫助回答,全班學生都不能回答的問題就由老師幫助解決。當學生問道,中國臺灣為什么很少見到雪的呢?老師就出示課件(地圖),讓學生在地圖上找北京和中國臺灣的位置。因為地理環境和氣候的不同,我國北方的城市,包括我們祖國的的首都北京都能看到非常漂亮的雪景,南方城市因為氣候溫暖,一般都見不到雪,中國臺灣的小朋友和我們中山的小朋友一樣見不到下雪。
三、學習第二段。
1、過渡:你們想知道(課件出示)過春節的時候,中國臺灣孩子們在哪里看到怎樣的雪?他們想去哪里看怎樣的雪?請同學們帶著問題自由讀課文。
2、匯報學習情況:
a、學生回答第一個問題。他說的答案對嗎?你們是在哪里找到答案的?(課文第二段)
b、出示第二段(文字配圖):過春節的時候,孩子們在商店的櫥窗里看到了美麗的雪景。那是用潔白的棉花做成的。
齊讀第二段。小朋友們讀得真響亮,又有感情,老師表揚你們。
板書:中國臺灣孩子們??? 櫥窗?? 棉花雪
c、他們想去哪里看怎樣的雪?
四、學習孩子們與老師的對話。
1、過渡:他們跟老師說了些什么話?(課件出示)請同學們自由讀3—11段,把孩子們說的話用“——”畫下來,然后同桌之間讀讀這些話。
2、學生匯報情況
3、課件出示四個問句:
“您看見過真的雪嗎?”
“您是在哪兒見過的?”
“北京離這兒很遠吧?”
“什么時候能帶我們到北京去看看真的雪呢?”
提問:請同學們認真觀察這四句話,看看它們有什么相同的地方?(都是問句)怎樣讀好呢?(讀出疑問語氣)
抽讀——指導讀、范讀——齊讀
4、情境演讀:我們把這些句子放回課文中去,現在你們就是中國臺灣的小朋友,我就是中國臺灣的老師,誰先來問問老師呀?學生:“您看見過真的雪嗎?”老師:微笑著點點頭。
學生:“您是在哪兒見過的?”老師:“小時候,在我的故鄉。”指著地圖。
學生:“北京離這兒很遠吧?”老師:“不算太遠,冬天,天上飄著雪花,地上鋪著雪毯,樹上披著銀裝。”(隨機出示這段話配飄雪的圖:冬天,天上飄著雪花,地上鋪著雪毯,樹上披著銀裝,到處一片潔白。)
5、提問:想親自感受一下雪的美景嗎?自己讀讀這段話,看誰讀得最美?(抽讀——齊讀——男、女比賽讀)邊讀邊結合圖幫助解釋:雪毯、銀裝等(指著雪景圖引導學生說:“同學們,看,天空中的雪花怎樣拉?雪花飄落在地上,地上好像……樹上一根一根的樹枝又像……到處一片潔白,多美呀!)
6、經過你們一讀,中國臺灣孩子們仿佛來到了白雪世界,如果你們也來到這兒,你最想干什么?(打雪仗、堆雪人、玩雪橇……)
7、你們說得這么興奮,老師也想玩一玩。提問:能不能把你的感情用朗讀表現出來?。
8、出示句子:小伙伴們在雪地上堆雪人、打雪仗,玩得可高興了!男、女賽讀。
9、提問:櫥窗里的雪景與這里的雪景有什么不同呢?(都很美,一是靜態的,不能玩;一是動態的,能玩的、好玩,因此更美麗,對孩子們有很大的吸引力)
板書:北京小朋友?? 北京?? 飄雪花??? 好玩?? 不能玩
10、看著課文,把第九段連起來讀一讀。
出示句子:什么時候/能帶我們/到北京去/看看真的雪呢?
(1)這句話很長,有信心讀好嗎?(指一名學生讀)
(2)我們讀這么長的句子時要注意什么呢?(自己先練讀再指導讀好停頓)
(3)創設情景引導學生理解:爭著問。(小朋友,你們現在就是中國臺灣的小朋友,你們試著來問問老師吧!剛才,小朋友們你一言,我一語,這就是爭著問。)
【教學意圖:創設情境理解詞語,學生記得更牢固。】
13、孩子們真會讀書呀,從這一句話里,你讀懂了孩子們的心聲。
老師:“那里的小朋友正盼著你們去和他們一起玩兒呢!”(隨機出示句子)
12、誰能像老師一樣深情地說說這句話?看看后面是什么標點符號,應該怎樣讀呢?(指導讀好感嘆句)(抽讀——齊讀、評價)
五、體會情感
1、中國臺灣孩子們和北京小朋友們盼著什么?(中國臺灣孩子們盼著跟北京小朋友們玩;北京小朋友們也盼著跟中國臺灣孩子們玩)
六、課后作業
1、回家查找一些有關中國臺灣的資料,如中國臺灣的風景圖片、中國臺灣人們的風俗、中國臺灣與祖國的關系等等。
2、寫一封信,邀請中國臺灣的孩子們到我們家鄉中山來玩。
附板書:??????????? 12 看雪
中國臺灣孩子們:櫥窗——棉花雪? 不能玩?
}盼統一
北京小朋友:北京——飄雪花?? 好玩?
看雪看雪篇四
《看雪》是小學語文第三冊的一篇精讀課文,課文共11個自然段,講在冬天,我國臺灣省很難看到雪,北京卻能看到雪,通過看雪表現了祖國寶島臺灣的兒童與祖國大陸的兒童盼望著祖國早日統一的共同心愿。這篇課文的類型屬于故事,整個故事由一個隱藏著的故事敘述者的敘事部分(1、2、4、9自然段)和孩子們與老師的問答部分(3、5、6、7、8、10、11自然段)構成,它們形成了多種形態的對比(中國臺灣很難看到雪/北京容易看到雪,棉花做成的雪景(靜態)/真正的雪景(動態),孩子們看到了假的雪景/老師看見過真的雪景,中國臺灣孩子們期待著到北京去看雪景/北京小朋友盼著和中國臺灣孩子們去玩雪……),體現了兩岸人民盼祖國統一的共同心聲。課文的重點是第2、9、10、11自然段。教學本課,教師應培養學生理解字詞句的能力,體會句子的意思,弄清中國臺灣是祖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二、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好問話的語氣。
2、學會11個生字,會認4個生字。
3、整體感知課文內容,培養愛美情趣,進行愛國教育。
三、教學重點、難點:
教學重點:在朗讀中了解詞句,感悟玩雪的趣味,
教學難點:在語境中學會生字詞,了解課文的盼祖國統一思想。
四、過程設計:
(一)謎語導入,融情入境
1、出謎面讓學生猜謎底。
“小小白花天上栽,一夜北風花盛開,干變萬化六個瓣,飄呀飄呀落下來。”(雪)
①你見過雪吧?在哪里看到的?②你玩過雪嗎?怎樣玩?好玩嗎?
(二)自讀課文,認記生字
1、小組互助學習(1)自讀課文,畫出生字,借助拼音正音。
(2)小組內自查:注意讀準翹舌音“省、櫥、指、仗”和前鼻音“毯、銀”。
2、指導學生開動腦筋,自己發現認記生字的方法。
(三)融入情感,愉快教學
1、自學課文第1、2自然段,與自己的學習伙伴交談一下自己明白了什么。
2、結合課文提出問題,同學幫助解決,教師點撥。
6、看到北京孩子玩雪的情境,想像中國臺灣孩子們的心情會怎樣?(羨慕,想到北京去看雪。)
7、老師是怎么說的呢?“盼著”是什么意思?(北京的小朋友也盼望中國臺灣的小朋友能到北京來。)
9.分組討論:你希望中國臺灣的小朋友到北京來嗎?兩岸小朋友的愿望能實現嗎?(充分發表學生自己的意見。)
10、指導學生有感情地分角色朗讀課文第3~11自然段中學生的四問和老師的三答。
(四)加深理解,情感升華
1、學生分角色表演、朗讀全文。
2、教師小結:是啊,臺灣省是祖國的寶島,它在大陸的東南端,中國臺灣小朋友永遠是我們祖國大家庭中的一員,不久的將來,海峽兩岸的小朋友一定會相聚在北京。
(五)拓展訓練,表達心聲
小朋友們,我們學了《看雪》這篇課文,你們想對中國臺灣的小朋友說些什么?讓學生大膽地發揮創造性想像,把各自的心里話說出來。
教師小結:是啊,我們也盼著和他們一塊玩呢,有個小朋友還把他的心情寫成了一首小詩,大家讀一讀。
歡迎中國臺灣小朋友,一只船,揚白帆,飄呀飄呀到中國臺灣。
接來中國臺灣小朋友,到我學校玩一玩,伸出雙手緊緊握,熱情的話兒說不完。
(六)實踐活動
給中國臺灣小朋友寫一封簡短的邀請信,邀請他們到自己的學校來做客。
祖國寶島臺灣
中國臺灣位于祖國架東南緣的海上,是我國與太平洋地區各國聯系的交通樞紐。近代考古學把中國臺灣與祖國大陸的淵源追溯到遠古時代。中國臺灣考古學者,在中國臺灣南部臺南縣左鎮發現古人類化石,被叫做“左鎮人”。經過鑒定,與著名的北京周口店的“山頂洞人”同屬三萬年前的古人類。中國臺灣陸續發掘出土的石器、骨器、陶器,其形狀和制作方法都與大陸各地發掘出的舊石器相似;還有出土的黑陶、彩陶都是從大陸東南沿海傳過去的。這些都是中國臺灣古人類和祖國大陸古人類的歷史見證。
古文獻關于中國臺灣的記載也很多。最早的《尚書》的《愚貢》篇,有關“島夷”的記載(島夷指中國臺灣先住民):以麻織品為衣服,以貝類為飾物,使用竹器,地產桔柚。隋煬帝曾三次派人往中國臺灣,唐朝以后,東南沿海為逃戰亂,移民澎湖和中國臺灣;明朝時著名的航海家鄭和1430年—1433年到中國臺灣。到了17世紀,歐洲殖民主義國家侵略勢力發展到亞洲,1544年葡萄牙船途經中國臺灣,首次發現美麗祖國寶島臺灣,1604年8月7日,荷蘭艦隊侵入澎湖,被明朝軍隊驅走,1642年再次淪為荷蘭殖民地。1661年4月21日鄭成功率領25000多人大軍,由福建廈門經澎湖向中國臺灣進發,1662年2月1日收復中國臺灣,1895年清政府正式把中國臺灣劃分為中國的一個行省,臺灣省。1894年中日甲午戰爭后,清政府與日本簽訂了“馬關條約”割讓中國臺灣長達50年。《開羅宣言》后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我國恢復了在中國臺灣的主權,同年10月25日中國政府正式接收中國臺灣。
【資源】
森林寶庫中國臺灣森林覆蓋面積占全省土地總面積的一半以上,約相當于江蘇、浙江、安徽三省森林面積的總和,比歐洲著名的山林之國瑞士的森林面積還大1倍,木材的蓄積量達3億立方米以上。中國臺灣因受氣候垂直變化的影響,林木種類繁多,包括熱帶、亞熱帶、溫帶和寒帶品系近4000種,是亞洲有名的天然植物園。臺北的太平山,臺中的八仙山,嘉義的阿里山,是全省的三大著名林區。這里各類闊葉樹、藤類植物的濃枝密葉,終年遮云蔽日。全省經濟林面積約占林地面積的4/5,主要有紅檜、扁柏、中國臺灣杉、肖楠、馬尾松、樟、櫸、楠、櫟、樸等名貴木材,為舟船、枕木、橋梁等的上選材料。中國臺灣的樟科樹木居世界之冠。用樟樹提煉的樟腦和樟油,在醫藥上和化學工業上用途很大,是中國臺灣一大特產,產量約占世界總產量的70%,最多時年產1000多萬斤。
地下礦藏中國臺灣現已探明的各種礦藏有200多種。但多數儲量不豐,鐵、煤、石油等資源尤缺。目前已經開采的礦藏有30余種。主要是:煤、硫磺、金、銅、天然氣等。煤是最主要的礦產,集中在北部地區,蘊藏量估計達5億噸,可開采量約為2億噸。金、銅以東北部的瑞芳、金瓜石地區和東部中央山脈以東至海岸一帶為最富集。在中國臺灣北端大屯山一帶,還出產重要的化工原料--硫磺。這是我國天然硫磺儲量最多的地方。據估計,達200多萬噸。現已探明的油氣田,主要分布在西部山麓和平原地區。
水產資源中國臺灣四面環海,又處暖流與寒流的交匯地,海產十分豐富,一向是我國重要產漁區。魚類多達500多種,其中以鯛魚、鮪魚、鯊魚、鰹魚、最多。高雄、基隆、蘇澳、花蓮、新港、澎湖等地都是著名的漁場。近幾年中國臺灣還發展虱目魚、吳郭魚、鰱魚、鰻魚及蝦、貝等淡水養殖業。此外,中國臺灣出產的海鹽也久負盛名。從鹿港到安平之間的沿海地區是海鹽的主要產區。
看雪看雪篇五
清早,推開窗,霎時驚訝!
人們常說:最準莫過于天時,春來花開,夏至濃蔭,秋到果熟,冬臨雪降。這次,想必是那老天也已經對那亙古不變,千年不移的自然規律厭煩了吧!或許是老天突然之間童心未泯,玩意又起了吧!他終于是不按常理出牌了,就在的一個雪季里,他板起臉來,不言不語,沒有絲毫的表示。偶爾的降溫和天陰,就是下不起雪來!他不理人們的祈禱,也不管人們的咒罵,他我行我素,依然任性。就在我們放棄了希望,不再抱有幻想的時刻,他卻毅然決然的開始完成他08年落下的工作了。不管老天是那個脾性了,既然這雪到底還是來了,我們且享用這晚到的雪景吧!
雪是洋洋灑灑的下了一個晚上的,到我早起的時候,房頂,樹梢,草坪早已經是銀裝素裹了,只留下一些邊邊角角,棱棱坎坎。讓人們看見他的輪廓,不料,他就突然迸發,突兀而來,蕩氣回腸之音連綿不斷,直插云霄了!這雪,也是在沒有任何預兆的情況下,突然而來的,他來的那么匆忙,以至于連前面的微雪盈盈都省略了,他來的那么激動,以至于連陪伴他的寒風都忽略了!他也為了干工作的進度而焦急上心了么,也許她想早點回家吧!
雪繼續的下著,霧也隨影而來,也許霧和雪一同來的吧!我怕是顧此失彼,戀雪過重了吧!雪彌著霧,霧透著雪,好一幅雪舞彌漫圖呢!整個穹宇之間被滲透了一種朦朧之氣,氤氳之味。遠處的秦嶺山脈,此刻定是睡著了,連他的大意都隱藏起來,想必是怕人打擾吧!眼前的樹梢枝頭,越來越梨花怒放了,不過這應該是一夜春風的杰作了吧!放目田間地頭,雪的絲被越加厚實了,想必麥苗的夢也是很甜的了!哎,恨我不能畫,要不一幅淡筆素裝的山水畫是呼之欲出的了!怨我不能詩,要不一首韻味繞梁的禮贊詩是信手拈來的了!怪我不能寫,要不一篇激揚優美的文字是水到渠成的了!
雪給我帶來無窮快樂和無限遐想。可惜,這場雪正如歌里唱得“來也匆匆,去也匆匆”,只一天的時間便悄然融化了。
下一次的雪你幾時來!
看雪看雪篇六
1、認識10個生字。會寫8個字。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課文中老師和孩子們對雪、對北京的向往之情。
3、有盼望中國臺灣回歸、實現祖國統一的愿望。
教學流程:
第一課時:
一、導入??
1、小朋友們看過雪嗎?今天我們就來看一個故事名字叫《看雪》,老師板書課題,學生跟著書空。
2、小朋友們看了課題有沒有什么想法呀?愿意跟隨老師談談嗎?
二、自讀課文,小組互助學習
1、自讀課文,畫出生字,借助拼音正音。
2、小組內自查:注意讀準翹舌音“省、櫥、指、仗”和前鼻音“毯、銀”。
三、認記生字
指導學生開動腦筋,自己發現認記生字的方法。如:
1、謎語認記。
毯:一堆毛,兩把火,睡在上面很暖和。
省:眼睛上面一少年,勤儉節約少花錢。
店:站而不立,慶而不大,街邊一間房,買賣東西忙。
2、借助偏旁認記。
“指、接”都是提手旁,字義和人的手有關;“銀”是金屬,所以是金字旁。
四、鞏固練習
1、用生字卡片開火車讀。
3、“摘蘋果”游戲:在黑板上畫棵蘋果樹,把做成蘋果形狀的生字卡貼在“樹”上,讓學生上臺讀字音,讀對的就可以把“蘋果”摘下來。摘對五個以上可獎勵一張蘋果貼畫。
五、擴展活動
通過各種途徑搜集有關中國臺灣的資料,包括中國臺灣和祖國大陸的關系,中國臺灣的風景名勝,中國臺灣回歸問題等。
第二課時:
一、導入??
1、出示中國地圖,讓學生在地圖上找北京和中國臺灣的位置。再互相交流中國臺灣的資料,以你問我答的方式,學生把還不懂的問題或自已想了解的問題提出來,由其他同學根據自已自已掌握的內容來回答。今天繼續學習看雪那一課。讀讀課文,想象課文描寫的情景。
2、學生回憶下雪的情景,并說說自已回憶后的感受。
二、感悟朗讀。
1、假設自已就是中國臺灣的小朋友帶著對北京雪景的向往再讀課文,學生提出不理解的問題。
2、復習“識字3”中的“中國臺灣島,隔海峽,與大陸,是一家”,把以前對中國臺灣的了解運用到本課的學習中。
3、自讀課文,提出問題。
4、小組交流解決各自所提問題,進行合作探究學習。注意結合朗讀課文來思考和解決問題。
5、各組挑選自己認為最有意思或最有價值的問題,提交全班討論。各組從其他組提的問題中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進行進一步的交流、討論。
7、通過教師范讀、分角色讀等形式讓學生在讀中有所感悟。
8、課文語言優美,感情豐富,可配抒情音樂讓學生美讀。
(三)實踐活動
給中國臺灣小朋友寫一封簡短的邀請信,邀請他們到自己的學校來做客。
看雪看雪篇七
我又站在樹下看雪,而你,早已如煙雨,消散在了夢境,了無痕跡,只是徒留點點淚滴。
有人說相聚是為了離別,離別是為了相遇,只是離別亦或相遇時,忍不住的是淚滴。
走到了熟悉的地方,看著熟悉的風景,只是缺了已然陌生的你。我想,這不是風花雪月的錯,只是歲月無情,相思無果,只是看著這看著這雪,卻怎么也無法平靜。
太多的眷戀成了回憶,我只能到歲月里尋你!
沒有韓劇里的浪漫,不像瓊瑤的苦情。就那樣,平平淡淡,宛如白水一般,沒有給生活攪起一絲的波瀾。看見就只是看見,看見而已,互相對眼。大抵這樣的開頭總會讓人不經意的忽略吧?也許。
經歷的多了才會明白平淡的可貴,也才明白其中的滋味。只是那時,大約年少太過輕狂,總想著一場浪漫到極致的相遇,哪曾想一場雪中,狼狽不堪的擦肩竟是故事的開始。
佳人才子的夢只是前世的風流不羈,只是春去花殘的遇見喚醒了幾多輪回的記憶。再次遇見,你依然如前世般美麗無雙。相逢便是初見,所幸我們還是遇見了,愛,我們終是無怨無悔!
一個轉身便是一個故事!只是時間久了,那些生命中的塵埃,早已變得不再重要。只有在夜里眼角的余溫才會帶著感傷的柔情。
相逢是一首憂傷的曲子,于是注定博得些許淚水。從此心如止水,只有在時光里與你同行,可惜丟了彼此。還好,我從記憶里找回了你!
看雪看雪篇八
冬至臨降的一場雪,給我們帶來了驚喜,也讓我著實過了一把雪癮。正當我意猶末盡,覺得還不太夠滋味時,雪似乎看透了我的心思,還沒等我整理好心情,雪已邁著輕盈的步子,瀟瀟灑灑地在窗外如約而至。
我興奮得像只快樂的小鳥,打開門,撲向滿天飛雪中。我一下子補她的美征服了:只一夜工夫,雪把世間萬物都粉刷成了她最喜歡的顏色。雪淡淡的、白白的,一朵一朵又一朵,一片一片又一片,喜滋滋地撲向大地,熱切切地迎向我。我踮起腳尖,揚起胳膊,打開十指,跟雪來一個大大的熱情擁抱!我仰頭上望,伸出舌頭,跟雪來一個甜甜的親吻!
雪把樓下的桂花樹也裝扮得美好了!綠綠白白,顯得清新別致。我輕邁著腳步,踏著潔白軟軟的雪,快樂地奔向玉樹瓊枝,“媽媽,快來呀!”還沒等媽媽站定,我使勁地搖動桂枝,潔白的花瓣紛紛揚揚地落下,頗似“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的意境。
走在風雪中,頑皮的雪在我周圍嬉戲。她鉆進我的脖子里,粘在我的睫毛上,親吻我的臉頰,這么溫柔體貼,這么清涼圓滑。雪更喜歡伴著風兒翩翩起舞:她揚起潔白的紗裙,時而輕盈旋轉,時而擺臂扭腰,時而纖手拂面,悠然自得,婀娜多姿。她的熱情燦染了梅,梅花將粉臉一仰,撲哧一聲臨雪而笑!
雪也是冬天里我們最喜歡的玩伴。瞧,在潔白的雪地上,到處是歡樂的情景。有的同學抓起一大把雪,用力地向天空撒落,任由雪花揚揚灑灑,自己卻沉醉其中。有的同學三步并作兩步,弓著腿,貓著腰,嗖——一聲從你身邊溜過,似有“飛”感吧!但也有的技藝不高,哧溜一下,摔了個實實在在的“屁股墩兒”。而有的同學捧起一把雪,滾成雪球,趁其不備,“啪”的一聲擲向另一個人。于是,打雪仗的游戲此拉開序幕,隨后是一串串的歡笑聲。
漫天的雪還在飄舞著,她似乎還興致昂然,意猶未盡。
晚上,我夢見自己變成了一片雪花,飄進大地媽媽的懷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