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確定工作或事情順利開展,常常需要預先制定方案,方案是為某一行動所制定的具體行動實施辦法細則、步驟和安排等。那么方案應該怎么制定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方案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民情懇談會活動方案五篇篇一
1.摸排民情。拓展民情反映平臺,會前,向全鄉各黨總支、各村委會、各黨支部及黨員干部下發《農村基層突出問題排查登記表》,廣泛征集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難點問題,了解群眾所需,掌握實情實況,傾聽群眾意見。2.制定預案。將收集到的意見建議、突出問題、民生需求等問題通過認真梳理和歸類再納入“民情臺賬”進行統一登記,并上交到鄉黨委會進行討論落實責任人、處理意見和整改措施;根據鄉黨委政府領導、干部的分工,對口確定參加懇談會的鄉領導班子成員、鄉所屬各站所負責人。
3.會前預告。提前將“民情懇談會”的主題、時間、地點,通過文件、電話、廣播、張貼公示等形式通知黨員、村民代表和群眾,鼓勵大家積極參與,做好發言準備,做到有的放矢,提高會議質量。
二、懇談內容
4、民情懇談會一般每個月集中開展一次,根據工作需要,也可適時開展。
5、在民情懇談中,群眾所反映的有關問題,能及時給予解決的必須當場解決。
6、對現場不能解決的問題,要視情況對群眾作出承諾,在20日內給群眾回復。
7、在民情懇談中,群眾所反映的每一個問題,認真做好懇談記錄,便于召開相關會議時進行交流。
8、每半年要對開展民情懇談情況進行一次督查,對不按要求開展民情懇談、解決問題不力的,責令其限期整改。
三、懇談方式
我鄉采取定期懇談、不定期懇談和下訪、走訪等形式,以面對面座談“拉家常”式、雙向互動、一問一答的形式開展懇談。同時,結合領導掛鉤村委會開展各種形式的走訪、座談活動。
四、懇談方法
9.堅持做到“五問三幫二聽”(問貧困戶的衣食冷暖,幫他們尋找脫貧致富路子;問溫飽戶的發展思路,幫他們走向富裕;問富裕戶的致富經驗,幫他們思源進取;問鄉鎮存在的各種問題,聽各方意見和建議;問鄉鎮的發展思路,聽群眾出計獻策),想群眾所想,幫群眾所需,實實在在地幫群眾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五、懇談要求
10、要做到“兩不準”,即對群眾提出的尖銳問題不準中途打斷,對群眾提出的疑難問題不準推拖不辦。
11、要提前將“民情懇談會”的主題、時間、地點,通過文件、電話、廣播、張貼公示等形式通知懇談對象。
12、要防止“民情懇談會”活動走過場、流于形式,認真做好每一次的懇談記錄。
民情懇談會活動方案五篇篇二
**縣人民政府副縣長***20xx年1月6日,星期五,小雨
1月6日上午,我來到了**鎮**村走訪。這天碰巧是小寒,氣溫在5℃以下,還下著蒙蒙小雨,有點冷颼颼的。**鎮是我掛點聯系的鄉鎮,也是我基層工作的主陣地之一,想起那些農民朋友以及與我一道干事創業的同志們,雖未天天見面,但心中總是念念不忘、心暖乎乎的。
**村現有人口2680人,其中貧困人口138人,占全村總人口
5.1%;耕地360余畝,人均純收入2200元左右。
一個國家對老人的態度,反映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代表著一個國家民族的文化素養。尊老、敬老、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作為一名黨員干部,我們有責任也有義務去弘揚和繼承這一優秀文化傳統。于是,我們首先來到位于鎮政府旁邊的光榮敬老院。鎮民政所長介紹到,光榮敬老院創辦于上世紀50年代,占地5800多個平方,目前有供養對象52人,管理人員4人。看到我們進來,院里所有老人都很開心,不由自主的鼓起了掌聲。在給老人講明來意并送上春節祝福后,老人們樂開了懷,就仿佛晚輩回家與他們團聚一樣。隨后,我們察看了敬老院的食堂和宿舍,詢問了老人們的伙食、住宿等情況。據院長介紹,敬老院現有耕地1.8畝,加上黨和政府每年的補貼、關懷,院里每年收入超過
2.6萬元,能夠滿足全院正常的開銷。
從敬老院出來后,我們又走訪慰問了農村低保戶謝桂英、貧困戶葉光福和困難黨員謝紹海。在體弱多病的謝桂英老人家里,我要求鎮里的干部,要及時對老人的房屋進行檢修加固,并叮囑-1-
老人一定要注意安全,有什么困難要隨時向當地黨委、政府報告,也可以直接跟我說。看著老人信賴的眼神,我們離開了謝桂英老人家。在困難黨員謝紹海家中,我了解到,他今年67歲,早年曾在部隊服役5年,已患腦溢血多年,生活難于自理,加上妻子多年前患上了糖尿病,至今仍需打針服藥維持生命。家里就老倆口,靠著政府的困難補助及自己的一點養殖收入維持生活。交談中,老人還講出了心里話,作為一名黨員,再也沒能力為黨的事業做貢獻,心里很愧疚。從他家里出來后,我心里久久不能平靜,深深體會到一名基層黨員信念的堅定和對未來的美好憧憬。
通過今天的走訪,讓我真正了解了基層,真正聽到了一線的呼聲。回顧今天的走訪,短暫而又難忘,讓我對走訪有了更深的感觸,同時也有不少收獲。
收獲之一:走訪調研密切了干群關系。緊緊依靠群眾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革命戰爭年代,正是依靠群眾我們黨才取得了偉大的勝利。走訪調研架起了領導干部與人民群眾之間溝通的橋梁。通過走訪調研,深入基層、集思廣益,服務群眾、排憂解難,切實轉變干部作風,改善黨群干群關系,對進一步凝聚人心、凝聚力量、推動發展、促進和諧有著重大意義。
收獲之二:走訪調研發現了真實問題。在走訪慰問中,群眾說的最多的話是感謝,而我卻親身感受到了困難群眾生活的不易。近年來,雖然農村的生產生活水平有了一定提高,但基礎設施配套不完善問題依然突出,路難走、水不暢、環境差等現象還普遍存在;雖然我們加大了社會保障體系建設,對生活困難的群眾每年都發放低保資金、一次性生活補貼,但這也只是杯水車薪,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還有“空巢”老人的生活問題,看病貴、就醫難等問題,仍需要我們付出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解決。
收獲之三:走訪調研明確了努力方向。此次走訪調研過程中,我一直在思考著,如何促進農民增收?如何加快農村經濟發展?這讓我想起了鄧小平同志的那句話:發展是硬道理。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基礎和關鍵,我想,要堅持以人為本執政為民,最根本的就是要加快發展,造福群眾。因此,我們要牢記“發展為先、生態為重、創新為魂、民生為本”的理念,全力以赴搞好“四化”建設。
為官一任,發展一方。作為黨員領導干部,無論居于何職,都要經常深入基層走訪群眾、了解民情。基層是一個大舞臺,更是一個傳遞百姓心聲的平臺。今天的走訪,感人肺腑,受益匪淺。基層是我家,群眾是親人。我想,身為一名黨員干部、人民的公仆,不僅要帶著責任和義務,更要帶著真情和祝福走進基層,走進我們的親人,那樣,才能走的更真、更實、更遠……
民情懇談會活動方案五篇篇三
***3月15日星期二天氣晴
今天,是第二十九個國際消費者權益保護日,也是**市響應**省委、省政府號召,開展干部進村入戶活動以來,我第一次深入我局幫扶聯系村之一——顧家店鎮高殿寺村進行入戶走訪。
上午,在村委會大院與黨支部書記劉順兵同志和村委會會計艾志明同志簡單交流后,我們踏著蜿蜒崎嶇的鄉間小路,同行出發了。我們走訪了幾個村民后,來到二組組長陳友誼家中。我首先向他們全家問好,并代表**市國稅局向他們表達了良好的祝愿。陳友誼年過六旬的老母親劉秀英高興得不知道說什么好,一個勁地表示感謝。據陳友誼介紹,目前他們家里只有兩畝農田,喂了幾口豬,妻子和自己在家務農,上有年老體弱的老母,下有還在上學的幼子,生活雖然比較困難,但已經很知足了。再說自己是黨員,是村組干部,理應把奉獻放在第一位,沒必要和別人比那么多,日子過得去就行。樸實的話語,真誠的笑容,無不使我們感到一名基層普通黨員干部的無私情懷。
由于出身農村,又長期從事執法工作,我對農村的普法工作比較關注,也非常希望所有農民都成為知法、懂法、守法和護法的好公民。我仔細詢問了他們對農村普法工作的看法和對農民維權意識特別是作為消費者自我保護意識的見1
解。陳友誼說,現在已經是法治社會了,人們的法律意識早就今非昔比了,但是離實際需要還有差距,希望有關部門加大這方面的投入。少數村民購買了農資卻不知道主動索要正規的發票,還有的在外面打工也不知道主動要求簽訂正式的法律合同等等,都是今后應當注意的問題。聽了他的話,我感觸頗深。農村普法工作的長期性和艱巨性是不言而喻的,成績和不足都是政府部門工作的動力。向他們介紹了一些法律的常識和涉農法規后,我們告辭了。
告別了陳家人,我們來到一個養殖大戶——四組的謝桂家里。一走進屋門,就看到一個中年漢子在拿著一張漁網忙碌著什么。原來,剛剛曬了曬網,他正準備把它收起來,既防夜里返潮受濕,又能少占地方。看到我們進來,他熱情地讓座倒茶。此人正是謝桂,承包了將近三畝的魚塘,養魚為生。我們搬了幾個凳子坐到一起,謝絕了倒茶。一番簡單的自我介紹后,我向他介紹此次**省“萬名干部入萬村進萬戶”活動。老謝笑道:“我早都曉得了,你們來村子里也不是一天兩天了,不用再介紹了,你們對我們村子的幫助真大。”簡單而率直的話語讓人動容。我和支書劉順兵、會計艾志明一起詢問老謝對黨和政府農村政策的意見和建議,調查惠農政策的落實情況。老謝一個勁地說黨的政策好,沒有意見,還略帶歉意地說由于平時學習不夠,信息比較閉塞,對最新的政策什么的都不是很了解。我向他建議平時多看看報紙、
電視,多搜集信息,包括行情、市場和優惠政策等等,還要及時向鎮里有關部門尋求幫助,除了學習養殖技術外,多掌握其他信息也是不錯的。謝桂深表贊同,表示今后一定加強努力。
從謝桂家里出來,時間已經快到中午了。我回到村委會和我們國稅局駐高殿寺村工作組成員們碰了頭,簡單進行了情況交流之后,一起去一個村民曹禮奎家里吃了午飯,并按照規定付了飯費。
下午,我提出獨自到田間地頭看一看,于是大家分手,兵分幾路,各自為戰。我路過一片柑橘林旁邊,看到一位老大爺正吃力地推著一小車磚石,就連忙上去幫忙推著慢慢走,并和他攀談了起來。提到“三萬”活動,老大爺深有感觸。他動情地說:“到底還是沒有忘了老百姓啊!你幫我推車,又讓我想起來年輕時毛主席領導的好干部了。我好多年沒有見到過黨政領導專門進農民家門了。”來到老大爺家,經過詢問得知,他姓張,準備擴建豬圈。問及對新農合和其他惠農政策的看法,他說黨的政策很好,唯一的遺憾就是還沒有實行農村社會養老。我接過話茬表示,一些村民養老負擔重,有后顧之憂,這是我們走訪了解到的普遍情況,我們一定如實向上反映。
經過一天的奔波,雖然有些勞累,但是頗感充實。我的心又和農民近了一步,村民們的真實想法和他們樸實的話語,都將鞭策我不但要做好本職工作,更要體民情、知民意,如此,方能不愧共產黨員的光榮稱號!
民情懇談會活動方案五篇篇四
今年以來,我社區在鎮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和大力支持下,本著“情系居民,服務居民”的服務理念,不斷創新工作思路,拓寬服務領域,改進工作方法,創造性地開展各項工作。現將今年開展工作情況向各位領導和同志們匯報如下:一、基本情況
截止到目前文化社區共有駐區行政、企事業單位17個,38個法人單位,2處宗教場所。現有工作人員7人、其中在編人員3人、聘用4人。轄區內有180余家個體私營商戶,是特吾里克鎮人口流動量較大、工商業極為繁華區域。社區黨支部、居委會組織機構健全。支部現有黨員19名,下崗黨員6名、個體黨員4名。社區現有正在建設的祥瑞小區、和已建成的龍駒步行街商業小區以及團結、文化、文聯、特二巷等6個居民分散片區。常住戶823戶、總人口2724人共有漢、維、蒙、回、滿、藏、餓羅斯、土家等民族。二黨建工作方面
一是加強社區聯系機制建設,增強與包聯單位駐區單位的業務聯系。
根據縣委、鎮黨委關于加強基層黨建工作機制的要求。今年以來,在包聯單位與駐區單位領導的關心和大力支持下,我社區黨建、綜合治理、計劃生育、環境衛生、扶貧幫困等工作均按年初所簽目標責任書圓滿了完成工作任務。
今年5月各包聯單位的領導獲知社區部分困難居民發展家庭庭院養殖缺乏生產資金的情況后,在社區包聯牽頭單
位縣委辦公室的倡議和協調下,縣屬14個包聯單位的廣大黨員、干部積極響應,當場就為社區捐助了29500元的扶貧幫困啟動資金,其中林業局3000元、民政局3000元、武警中隊500元、縣醫院2000元。除此之外在肉孜節、春節、
5.1節期間、縣總工會、林業局、縣醫院等單位還分別慰問社區貧困戶近10余戶。再有就是在社區沒有辦公場所、活動的情況下,縣民政局不僅為社區提供了辦公場所、居民活動場地、娛樂器具、健身器材年內還出資資助貧困生3人,包聯貧困戶7戶,提供富余勞動力轉移信息12條等還無償為社區辦公墊付水、電、暖等費用實現“資源共享,共駐共建”解決了我社區的最大困難。另外縣畜牧局黨總支自今年7月份與社區黨支部簽訂共建協議以來,共為本社區內2戶貧困戶無償傳授畜牧養殖技術和動物免費疫病防治2次以上。
二是逐步建立健全和完善了社區黨群組織。按照鎮黨委的統一要求社區除成立了婦代會、工會、共青團、計劃生育居民自治協會外根據工作需要又相繼成立了社區財務監督管理委員會、社區民主理財管理委員會、社區黨支部、居委會議事協商委員會、社區紅白理事會、社區關心下一代工作委員會。
三是組建了一支服務門類齊全、以黨團員為骨干的志愿者服務隊伍深入社區居民中開展便民、利民服務。今年8月在各單位領導的支持下,社區包聯單位及駐社區單位的156名黨員積極報名參加志愿者“崗位認領”活動活動。在這156名黨員中,既有普通黨員,也有各包聯單位的在職領導干部,共認領了社區公益事業、文化活動、家電維修助老助殘服務等14個門類的志愿崗位,為社區公益事業做貢獻、
盡義務。。
四是成立了在職黨員、退休、下崗、流動黨員服務站經常性地開展黨員服務活動。一年來社區黨支部共組織黨員集中學習近30次,組織各類活動達4次以上。
五是圍繞社區工作中心強化責任權責分明。為使社區各項服務工作得到社會的承認、居民的理解進一步增強居民對社區的認同感、歸屬感提升社區的自身形象,從今年開始社區黨支部按照科學劃片、合理分工的原則全面實施“四包、三管、二增強”工作機制要求每名社區干部包片、包巷、包樓、包戶管理所包區域內的社情動態、社情民意、流動人口流進、流出情況以及掌握居民的思想動態、工序情況做到對所包區域內居民一般家庭入戶率必須達到85%以上,對重點人員的入戶率、知曉率達到了100%。
六是大力推行黨員承諾制活動。
在推行黨員承諾制活動中了解到本社區居民途徑特二巷小區道路“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居民出行不便的情況后黨支部組織社區黨員、干部與居民一道從外地運來戈壁為小區鋪設了一條長近1.5公里寬近8米的戈壁沙石路方便了小區居民的出行。自推行黨員承諾活動以來社區4名黨員分別與7名特困居民建立了幫扶對子,共承諾辦實事7件,目前以完成7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