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記憶力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衰退,寫作可以彌補記憶的不足,將曾經的人生經歷和感悟記錄下來,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憶。寫范文的時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我的發現字篇一
去年夏天,我去縣城二姨家過暑假。在那段時間里,我發現了一個有關花的秘密。
那天傍晚,我寫完了作業,就到外面去溜達溜達。太陽也不是那么火辣辣了,斜掛在天邊,還時不時吹來陣陣涼風,路旁的花朵也恢復了精神,仿佛在向我點頭微笑呢。瞧,它們的臉蛋兒多誘人:有黃色的,有紅色的,有紫色的,有白色的,有藍色的……咦?這么多花,怎么就沒有一朵是黑色的?找來找去,就是沒有。我很疑惑,難道真沒有黑色的花兒?這一整天,我像丟了什么東西似的,這個疑問一直壓在心口。
第二天,我去河邊繼續找,仍然失望而歸。突然,我眼睛一亮,對!問問二姨,她讀的書多,知識豐富,也許她知道其中的奧秘。
我來勁了,急切地回到二姨家。“二姨,二姨——”我的呼喊聲吵醒了正在午睡的二姨。二姨問我什么事,我連忙把事情的原委說了出來。二姨頓了頓,笑著說:“噢,我還以為什么事呢。”然后幫我查閱資料,原來經科學研究發現,花的顏色和花里含的花青素有直接關系。當花青素和植物中的銅、鐵、鈷、鉬等不同的金屬元素結合后,就像經過調色板調了色一樣,花瓣就會顯示出不同的顏色。不過呢,很遺憾,它們調不出純黑的顏色,所以沒有純黑色的花。
“啊!原來是這樣啊。下次我也可以向同學們解釋為什么沒有黑色的花兒了。”我高興極了。
聽了二姨的這番話,我感覺收獲真多,不僅僅知道了花兒為什么沒有黑色,我還知道了下次再有疑問除了請教別人還可以上網、查書。二姨不但“授我以魚”,還“授我以漁”——這話也是我剛從書上學來的哦。
我的發現字篇二
“咕嚕!咕嚕!咕嚕!”原來是媽媽的肚子在叫,好早飯很遲才吃。
為什么會這樣呢?還是我來和你們說說吧:今天早上,媽媽很早就起床了。她煮了兩個雞蛋,一個給我,一個給她自己。
我聞到香味,馬上穿好衣服,跑到餐廳一看,桌子上放著一個煮熟的雞蛋,我想:這應該是媽媽給我準備的早餐吧!于是我拿起正在冒煙的雞蛋,快速地把雞蛋的外殼剝了,幾口就把雞蛋給吃了。當媽媽準備吃她煮好的另一個雞蛋時,才發現剛才不小心把煮好的那個雞蛋和一個生的雞蛋放在一起了,她不知道哪個雞蛋是生的,哪個雞蛋是熟的,只好求我幫幫她。
“嗯——該用什么辦法辨認這兩個雞蛋是熟是生呢?”我自言自語。“你快想想辦法呀!我的肚子都要餓壞了!”媽媽不耐煩了。“那——把這兩個雞蛋同時在桌子上轉,轉得快的那個就是熟雞蛋;轉得慢的那個雞蛋就是生的。這樣不是很容易辨認嗎?”我終于想到了一個好主意。
說干就干,我和媽媽每人拿起一個雞蛋轉起來,結果,我轉的雞蛋飛快地轉著;媽媽那個呢,轉得很慢。所以媽媽轉的那個雞蛋是生的,我轉的這個雞蛋是熟的。
我把雞蛋遞給媽媽,望著她美美的吃著雞蛋,我高興地笑了。
我的發現字篇三
潺潺的感情之溪,流淌過時間與空間之橋。面對窗外,回憶的思緒推開記憶的閘門,一只纖細的手向我伸來。
沐著晨光,我獨自走在上學的路上。時間還早,我不慌不忙地走著。昨夜下過雨,空氣清新,道路有些泥濘,樹葉含著晶瑩的雨珠,不時折射出美麗的光。
前面一個一瘸一拐的身影越入我眼簾,是她!
那矮矮的個子,蹣跚的腳步,都向我證實是她。由于男女之別,我們不曾說過話,加上那條有病的腿,她在班上更是沉默寡言。
不能跟在她的后面,超過她――并非她走的慢,所有的男孩子都會這樣。近了,近了,只見她一瘸一拐,一步一搖,真是舉步維艱。可憐!
更近了,只有五六步遠了,正當我要再次加速超過她時,她身子一搖,左腳一滑,摔倒了!重重地摔在我面前。
――去扶起她?也不能。我是個男孩子呀!況且后面有人來了。
這是個多么尷尬的場景:一個女孩子摔倒在我面前,我卻只能站立在那兒――欲扶,不行;欲走,不能。這只是瞬間的思緒,后面的談笑聲使我迷惘地作出了一個選擇――棄她而去。
剛走兩步,我站住了。我還能順著這條路走下去嗎?我下意識地回過頭去。只見她把住道旁的一棵樹,使勁地撐起身子……慢慢地,她站起來了。樹上的雨水紛紛下落,好像在痛哭。樹,你為誰哭?你應為她哭,她摔倒了,竟沒人來扶她。樹,你也應為我哭,一個腿有殘疾的女孩摔倒了,我卻只能看著她自己站起來。她堅強地往前走,超過了我。
是她摔倒了嗎?的確是的。不!是我摔倒了。我陷入了世俗的泥潭中。我不敢正視她,因為我連做人的一點同情心也沒有。
不留神,我摔倒了,我真的摔倒了!
這時,我發現――伸過來一只纖細的手……
我的發現字篇四
這些天,菠蘿成熟上市了。超市、市場、水果攤到處都擠滿了買菠蘿的人。
那些成熟的菠蘿頭戴綠色“皇冠帽”,仿佛成了“水果之王”。她的全身黃澄澄的,上面鑲嵌著無數閃閃發光的“黃寶石”。一陣香氣撲鼻而來,我忍不住咽了一下口水。老爸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擠進人群也買了一個,讓我嘗嘗鮮。
回到家,老爸把菠蘿洗了洗,又把菠蘿切成片兒。我連忙拿起一塊往嘴里塞。“噗——,”我吐了吐舌頭,“真澀!哎呀,我的嘴巴好麻!”我趕緊喝涼水漱口。
爸爸神秘地說:“寶貝,20分鐘后你再來嘗嘗吧!一定會給你驚喜的。”我半信半疑。
但是我不甘心,鬧著要爸爸去書房查閱資料,爸爸拗不過我,終于答應了。
來到書房,我們倆一同栽進書的海洋。突然,我看到《博學天下植物樂園》這本書,里面好像有這方面的內容。爸爸也湊了過來,邊看邊解釋給我聽:“原來菠蘿中含有一種叫菠蘿酶的物質,它對口腔黏膜和嘴唇有刺激作用。所以你剛才嘴唇有麻麻的感覺。而鹽水對菠蘿酶有抑制作用,所以用鹽水浸泡過的菠蘿吃起來,才會香甜可口。”聽了爸爸的介紹,我茅塞頓開。
看來,生活處處有學問,只要做個有心人,一定會有更多奧秘被你發現。
我的發現字篇五
“紙遇到火,一定會化成灰燼。”這是我很小的時候就知道的道理,卻在五歲時碰了個跟頭。
五歲的時候,一天我心血來潮,折了個紙船,放進了水里。不一會兒,船沉了。我順手把紙船放在了火上的三腳架上。這時,媽媽在一旁叫我了。我興致勃勃地去了,好半會兒才想起了火上的紙船,“這會兒紙船該成灰燼了。”我想。不料,當我回到房間時。眼前的景色令我驚呆了:只見紙船里的水冒著熱氣,而紙船卻安然無恙地放在那兒。“有鬼啊!”年幼無知的我飛快地跑出房間。
幾年后,我偶爾在報紙上看到了一篇關于《燒不破的紙船》的報告,回想起了五歲時的發現。紙船真的能燒不破嗎?我決定再做一次實驗。
一個晴朗的星期天,我特地從隔壁哥哥家借來了三腳架、酒精燈。我用一張硬紙折了個約10厘米長的紙船,小心翼翼地將那艘紙船放在了架子上,在里面裝滿了水,在確定沒有漏水后,點燃了酒精燈。1分鐘了,紙船安然無恙;兩分鐘了,紙船毫發無損;三分鐘了,紙船固若金湯。這時,船沒燒著,倒把水給燒開了。我急忙熄滅了酒精燈,迫不及待地要向媽媽報告我的“新發現”,可我轉念一想:如果紙船有“特異功能”呢?為了保險起見,我倒掉了里面的水,重新做了一次實驗。結果船立刻被燒成了廢墟。
為什么裝了水的紙船燒不破呢?我決定求助于因特網。經過了查找資料,終于揭開了它的神秘面紗:原來紙雖然是可燃物,但是要讓紙船著火,就需要三大條件:溫度、氧氣和可燃物。水是冷的,起到了降溫作用,所以紙船燒不破。
我終于發現了燒不破的紙船的奧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