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曾試圖在平淡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寫一篇文章。寫作是培養人的觀察、聯想、想象、思維和記憶的重要手段。范文書寫有哪些要求呢?我們怎樣才能寫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優秀范文,歡迎大家分享閱讀。
教資教學設計體育篇一
- 引入話題,說明體育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 提出個人參與體育活動并積累的體驗和心得
第二段:體育鍛煉的身體益處
- 介紹體育鍛煉對身體的好處,如增強體質、強健心肺功能等
- 結合個人經歷,敘述體育鍛煉對身體的積極影響
第三段:體育活動的心理益處
- 探討體育活動對心理健康的積極影響,如減輕壓力、增強自信心等
- 通過自身親身經歷,講述體育鍛煉對心理的正面影響
第四段:體育鍛煉的社交益處
- 探討體育活動對社交關系的積極影響,如培養團隊合作精神、增進友誼等
- 結合親身經歷,說明體育鍛煉如何加強與他人的聯系和交流
第五段:總結/結論
- 簡要總結體育活動對身心社交的積極影響
- 啟發讀者參與體育鍛煉,體會其中的益處和樂趣
篇幅:1200字。
教資教學設計體育篇二
引言:
體育課程作為學生課程中的一部分,不僅僅是鍛煉身體,更是培養品格和個人素養的重要方式之一。在體育課上,我認識到體育的重要性,同時也明白了體育課程所能帶給我和我的同學們的益處。在通過這門課,我逐漸意識到體育不僅僅是讓我們變得更健康,更是能夠構建一個更強大的個人與團隊。
第一段:體育課程的身體鍛煉效果
體育課程對于身體的鍛煉效果顯而易見。通過各種運動項目,我們可以鍛煉各個肌肉群,提高身體的協調性和靈活性。在我最近參與的場地籃球比賽中,由于長時間的投籃和跳躍訓練,我的上身力量和下肢爆發力都有了明顯提升。而且,長時間參與體育活動還有利于心血管功能的提高。通過體育鍛煉,我逐漸降低了體脂含量,提高了心肺功能,更加健康和有活力。
第二段:體育課程的團隊合作與競爭意識
體育課程的一個重要目標是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和競爭意識。在球類運動中,我們需要和隊友配合,共同完成戰術。通過組織球隊比賽,我們逐漸體會到團隊協作的重要性,學會了傾聽和理解他人的意見。同時,體育課程也在競技中培養了我們的競爭意識。通過與同班同學之間的比拼,我們逐漸學會了如何正確對待競爭,不僅僅追求個人成績,更注重合作與共贏。
第三段:體育課程的培養毅力和堅持的品質
體育課程在培養我們毅力和堅持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過長時間的訓練,我們在克服困難和疲勞時逐漸培養出毅力。比如,每周固定一天去跟隨教練的訓練,跑長距離,進行高強度的練習,必然會遇到各種身體上的困難和困擾,比如肌肉酸痛和缺氧。但是,我們通過體育課程學會了堅持下去,不只是為了贏得比賽,也為了培養出自己堅韌不拔的品質。
第四段:體育課程對人際關系的影響
體育作為一種社交活動,在促進人際關系上起到了重要作用。通過體育課程,我結識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同學和朋友,增強了我們之間的友誼。我們能夠在一起討論體育技巧和體驗訓練中的困難,共同面對競爭和挑戰。這些共同的經歷加深了我們之間的聯系,也使我更樂于助人和與人合作。
結尾:
通過體育課程,我意識到體育不僅僅是鍛煉身體的途徑,更是一種可以培養我們的團隊合作、競爭意識、毅力和堅持品質的方式。我會繼續在今后的課程中注重體育的積極意義,努力將其應用到我的日常生活中,以提高身體素質和個人發展。同時,我也會將體育的精神帶到我的社交圈子中,與朋友們共同享受體育活動的快樂,并以此強化我們的友誼和互助精神。
教資教學設計體育篇三
教材分析
教學對象,初二年級學生,實踐課
跳繩方面,基本的正搖跳,雙腳跳,單腳跳,交叉跳。這些技術動作學生都有較濃的興趣。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到跳繩運動對人體的鍛煉價值,并積極參與鍛煉。
2、發展學生的協調性,上、下肢肌肉力量,提高跳躍能力。
3、培養學生勇于克服困難、不怕失敗,積極進取、拼搏向上的精神。 教學重點和難點
“ 教”法:運用講解示范法、啟示引導法、鼓勵表揚法等,嘗試在體育課堂中加強師生間的交往與溝通,通過小組自主合作、探究學習,鼓勵學生根據現有場地器材和自身實際情況,發揮自主能動性,努力尋找通過跳繩來發展學生素質的教學方法。
(一)準備部分6----8(分鐘)
1、課堂常規1---2’
2、慢跑2---3’
3、徒手操2—3(分鐘)
目的:達到熱身活動關節的目的。
(二)基本部分27—30(分鐘)
熟練運用跳繩
1、原地的單人雙腳跳繩5—6 ’
目的:發展學生的主體性,體驗運動快樂及敢于控制探究的精神。
2、單腳跳繩6—7’
目的:發揮學生的主體性,體驗合作的快樂及敢于探究的精神。
3、嘗試交叉跳繩10---12’
目的:發展學生的快速能力,體驗快速中跳繩間最佳節奏。
(三)結束部分4—5’
體驗收獲
目的:主要是教會學生放松身體的方法,讓學生在輕松的音樂中結束本堂課的教學。師生互評。
(四)效果預計:
1、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能認真參與各個內容的練習,達到教學目的,課堂氣氛活躍,師生間情感融洽。
2、預計學生都能學會單人跳繩的2-3種玩法,并能學會用運于實際鍛煉中。
3、預計通過快速跳繩學習,體驗快速中跳繩間最佳節奏,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體驗到合作帶來的快樂。
4、預計的練習密度在40%---50%,平均心率達120---140次/分。 自評:
1、跳繩是中學生十分喜歡的一種體育活動,發展跳躍能力的傳統性運動項目。在教學中如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是我首先要突破的難點。通過“以繩練跳”使學生掌握多樣式的跳繩方法這是必要。
2、為了活躍課堂的教學氣氛,我讓學生兩人一組結對,以比賽的形式,相互激勵,使學生達到“練跳”的目的,既可收到良好的教學較果,又可促進學生身心的發展,提高學生的彈跳能力,靈敏性、協調性等。
我在教學《跳繩》一課,采用傳授式教學法、學生創新方法、學生反復練習、分
組比賽等方法來完成教學任務。目前,在教法上我改用激趣法和鼓勵法進行教學嘗試,取得了較好的效果。練習過程中,一些基礎好的學生很快就完成老師布置的任務,為了保持學生的練習興趣,一方面,引導學生學習花樣跳繩,一方面,讓學生當小老師教不會的同學。每當發現學生微小的進步,我都會不失時機地給予表揚。
教學反思
本節課準備活動后主要是讓學生學習跳繩,基本的花樣跳繩,以個人為單位,小組結合,請同學們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各小組討論創造雙人跳法和最佳的組合練習。然后讓學生展示自己的練習成果:
1、單人原地雙腳跳繩、2、單人交替繩跳。
3、單人單腳跳繩。
4、單人交叉跳繩。
5、嘗試雙人花樣表演跳繩
新課程標準所提倡的“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理念:把學習活動的主動權交給學生,給了每個學生以充分的選擇機會和發展空間,讓他們按照自己的愛好和興趣來確定自己的學習內容和學習方式。
針對學生身體差異較大,活潑好動,為培養學生的主人翁意識和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在教學中讓學生通過自主選擇學習方式,巧妙地以“跳繩游戲”分組比賽的形式,把學習過的多種跳繩方法融入整個教學過程。使學生在實踐中積極思考問題,掌握知識和技能,這既讓學生的情感得到體驗,體育實踐能力得到發展,意志品質得到培養,又注重了教學的趣味性、娛樂性。
分小組的群體活動,是教學中采用最多的一種形式。學生在小組群體中,人與人之間要進行各種交流,還要互相配合進行各種活動,這實際上是社會中人與人之間交往活動的縮影。兩人一組一帶一跳、四個人一組跳繩練習就是讓學生在練習中體驗到互相配合的重要性,使每個學體驗到單靠個人的力量是不夠的,讓學生充分感受自主與合作的樂趣,讓學生親自體驗活動的感受,因為成功與失敗都是收獲,酸甜苦辣都有營養。
這節課上的閃光點我會在今后的體育課中,讓它光芒四射,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之處,我會努力改進,在今后的體育教學中,不斷發現,不斷的創新,并從中吸取經驗和教訓,只有不斷的反思,總結才能有助于我們以后的教學工作,才能把我們的體育教學工作做的更好。
教資教學設計體育篇四
1、教學對象,七年級學生,實踐課
2、初一學生活潑好動,加之中考體育加試的需要,學生學習跳繩的熱情、組織紀律、認識能力、身體素質相對有一定的優勢。因此,我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安排本節課的內容,讓學生能更好的接受本次課的教學。另一方面,七年級學生正處自身發育的高峰期,靈敏,協調素質的快速增長有可性強的特點,跳繩恰好有此方面的鍛煉價值,這更增加提高了學生對跳繩的熱愛。同時也使我國民間體育得到更好的發展。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到跳繩運動對人體的鍛煉價值,并積極參與鍛煉。
2、發展學生的協調性,上、下肢肌肉力量,提高跳躍能力。
3、培養學生勇于克服困難、不怕失敗,積極進取、拼搏向上的精神。以及培養學生敢于探究、感受與人合作的快樂,建立良好的、和諧的人際關系,為終身體育打基礎。
發揮自主能動性,努力尋找通過跳繩來發展學生素質的教學方法。“學”法: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通過自主管理、小組合作練習、探究性學習、激勵學生獲得成功。
教學內容的重點:掌握原地單人跳繩的技術要領
難點:能夠掌握快速跳繩跑中的最佳繩間節奏。教學過程
(一)準備部分6----8(分鐘)巧用跳繩。
1、課堂常規1---2’
師生問好—安全檢查—問題導入(跳繩對我們人體都有哪些好處?)--安排見習生
2、游戲:“開火車”2---3’ 把學生分為4組,后面的學生把繩子套在前一名學生腰部,按指定路線跑步前進,繞過標志物再回來,先到達終點的一組取勝。獲得勛章一枚。
4、熱身操2—3(分鐘)
用跳繩做器械,進行熱身操練習,目的:達到熱身活動關節的目的。
(二)基本部分27—30(分鐘)
跳繩的長度:單腳踩住繩中間,兩端拉到胸口到肚臍眼的位置。握繩的方法:握在繩柄中后端。再者兩手心不可朝上,盡量向下或者相對、手心朝下更能發力。
教學目的: 通過小組自主學習和探究性學習,掌握跳繩的基本技術要領同時找到最適合自己的跳法。
(4)分組比賽:記時比賽 60秒內斷次數少得組獲勝并獲得勛章一枚
3-4分鐘
教學目的:在慢跳中鞏固跳繩的動作要領
(5)分組比賽:記時比賽 60秒內總次數多得小組取勝并獲得勛章一枚3-4分鐘
教學目的:發展學生的快速能力,體驗快速中跳繩間最佳節奏。
(6)跑步跳繩 獲勝小組獲得勛章一枚5—6’
教學目的:發展學生的奔跑能力,體驗跑動中的繩間最佳節奏。
(三)結束部分3-5’
教學目的:主要是教會學生放松身體的方法,讓學生在輕松的音樂中結束本堂課的教學。師生互評。
(四)效果預計:
1、通過教師的引導,學生能認真參與各個內容的練習,達到教學目的,課堂氣氛活躍,師生間情感融洽。
2、預計通過本次課的學習,學生都能掌握原地單人跳繩得基本技術要領,找到適合自己的跳繩的方式,體驗快速中跳繩間最佳節奏,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體驗到合作帶來的快樂。
4、預計的練習密度在40%---50%,平均心率達120---140次/分。
場地器材:學校場地、短繩41根,標志桶4-5個,小黑板一塊。
教資教學設計體育篇五
引言:
體育課是學生在學校期間非常重要的一門課程,通過體育課,學生不僅能夠鍛煉身體,提高身體素質,還可以培養團隊協作精神和競爭意識。在過去的一學期里,我參加了體育課,并積極參與各種體育活動,下面我將分享一下我的體育課心得體會。
第一段:體育課的重要性
體育課對于學生的健康成長非常重要。在這門課中,我們可以鍛煉身體,提高體質。通過跑步、游泳、籃球等各種運動項目,我能夠感受到整個身體的力量和活力。而且,體育課還可以讓我們培養堅持不懈的毅力,并鍛煉自己調節情緒的能力。在我參加體育課之前,我常常因為一點困難或挫敗就容易放棄,但通過體育課的鍛煉,我逐漸學會了堅持,并能夠在失敗與挫折中保持積極的心態。
第二段:團隊協作精神的培養
在體育課上,我還學到了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在搭檔比賽中,我與同學們一起討論策略,配合默契,共同為勝利努力。每一次勝利都離不開大家的努力和團隊協作,這種體驗使我明白了無論在體育還是在生活中,團隊合作是非常重要的。通過體育課,我學會了傾聽他人意見、積極溝通以及尊重他人,這對于培養我與他人良好的合作關系非常重要。
第三段:領導能力的培養
體育課還幫助我培養了一定的領導能力。在課堂上,我們經常需要組織同學們進行各種運動項目,組織比賽等,這對我個人來說是一個很好的鍛煉機會。通過這些活動,我學會了如何激勵和調動同學們的積極性,發揮他們的特長,并且學會了如何在一群人中發揮領導力。這些經歷不僅讓我更有自信,還培養了我的組織能力和溝通能力。
第四段:體育課的樂趣
體育課給我帶來了很多樂趣。我喜歡在體育課上與同學們一起鍛煉,互相比拼。每次上體育課,我總能感受到運動的快樂和自由,這種樂趣讓我對體育課充滿了熱情。而且,通過體育課還結交了許多志同道合的朋友,這讓我在學校的生活更加充實和豐富。
結論:
通過參加體育課,我不僅在身體上得到了鍛煉,提高了身體素質,還學到了團隊合作和領導能力等很多寶貴的技能。體育課的樂趣使我對運動充滿了熱愛,體育課不僅讓我在學校的生活更加有意義,也使我更快樂更健康的成長。我會在今后的學習生活中繼續努力,保持參加體育課的熱情,并將體育課學到的精神和能力應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