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流逝得如此之快,我們的工作又邁入新的階段,請一起努力,寫一份計劃吧。計劃可以幫助我們明確目標,分析現狀,確定行動步驟,并制定相應的時間表和資源分配。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個人今后的計劃范文,歡迎閱讀分享,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學數學二年級教學計劃蘇教版篇一
一、指導思想:
努力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根據新《課標》基本理念,使學生體會數學與大自然及人類社會的密切聯系;體會數學的價值,增強理解數學和應用數學的信心;初步學會運用數學的思維方式去觀察和分析現實社會、去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問題,進而形成勇于探索、勇于創新的科學精神;獲得適應未來社會生活和進一步發展所必需的數學知識和必要的應用技能。
二、班級情況分析:
本學期我所任課的班級還是二年級三班和九班,三班共有學生54人,九班共有學生49人,二年級的孩子經過了一年的數學學習活動,對數學知識與技能的掌握以及學習習慣等相對來說已有了較大的轉變;完成作業情況也較好,大部分同學作業清楚,態度端正,對數學表示出了較大的興趣。不過還有一小局部同學由于學習習慣、學習方法以及其自身的種種原因,尚不能主動地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學起數學來感覺還是有點累。學生樂于計算,但解決實際問題的時候就有點麻木,不注意審清題目意思,急于動手,以至于粗心大意,沒有很好的解決問題。需要更加的嚴格要求,多動手,多思考。加強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更好的投入到學習當中來。
三、教學目標:
1.認識計數單位百和千知道相信兩個計數單位之間的十進關系;掌握萬以內的數位順序,會讀、寫以內的數;知道萬以內數的組成,會比較萬以內數的大小,能用符號和詞語描述萬以內數的大小;理解并認識萬以內的近似數。
2.會口算百以內的兩位數加、減兩位數,會口算整百、整千數加、減法,會進行幾百、幾十加、減幾百幾十的計算,并能結合實際進行估計。
3.知道除法的含義,除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稱,乘法和除法的關系;能夠熟練地用乘法口訣求商。
4.初步理解數學問題的含義,經歷從生活中發現并提出問題、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知道小括號的作用,會在解決問題中使用小括號。
5.會辨認銳角、鈍角;初步感知平移、旋轉現象,會在方格紙上將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或豎直方向平移。
6.認識質量單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1克和1千克的質量觀念,知道1千克=1000克。
7.解統計的意義,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認識條形統計圖(1格表示5個單位)和簡單的復式統計圖表中的數據提出并回答簡單的問題,并能進行簡單的分析。
8.會探索給定圖形或數的排列中的簡單規律;有發現和欣賞數學美的意識;初步形成觀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建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10.養成認真作業、書寫整潔的良好習慣。
小學數學二年級教學計劃蘇教版篇二
一、學生情況分析:
二年級學生一年半來養成了良好的學習習慣,上課時能積極思考,積極發言,作業認真按時完成。大部分同學能夠熟練地口算100以內的加減法,能提出并解決簡單的問題。對位置、圖形、統計等方面的知識也能較好地掌握。個別學生還沒達到計算正確、迅速,今后要加強輔導。
二、教材分析:
本冊教材包括以下一些內容:表內除法,萬以內數的認識,簡單的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圖形與變換,克與千克,統計,找規律,用數學解決問題和數學實踐活動等。這冊教材的重點內容是表內除法,萬以內數的認識及用數學解決問題。
表內除法的編排體現了兩個特點,第一,在學生已經比較熟練地掌握了表內乘法的基礎上,教材集中安排了表內除法的教學。第二,不再明確區分“等分除”和“包含除”,在平均分的操作活動中,讓學生體驗和感悟兩種不同的生活原型(把15個蘋果平均分成5份;24人租船,每船限乘4人),從而使學生理解除法的含義。
萬以內數的認識改變了原有的編排結構,先教學1000以內的數,再教學萬以內的數,出現了數位順序表和近似數。萬以內的加法和減法編排具有過渡的特點:在上一冊百以內加、減法的基礎上,教學口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教學三位數(幾百幾十)的筆算加、減法,為進一步學習多位數加、減法作好準備。本單元還結合幾百幾十的加、減法,安排了估算的教學內容,讓學生進一步學習根據具體情況,運用估算解決實際問題。
解決問題主要包括了兩個方面的內容,第一,安排了解決問題教學單元,以學生生動活潑的課外活動內容為素材,展示學生在實際活動中碰到的各種問題;二結合表內除法、萬以內數的加法和減法教學,適時安排解決問題的有關內容,讓學生在掌握了一些數與計算知識后,學習用所學的數學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在空間與圖形方面,本冊教材安排了圖形與變換一章,內容包括“銳角和鈍角”“平移與旋轉”。與原有教材相比,“銳角和鈍角”的認識明顯提前了,“平移與旋轉”是新增加的內容。在量的計量方面,教學克和千克,突出讓學生在具體的生活情境中,通過自主探索和動手實踐的活動感受克和千克,初步建立質量觀念。在統計知識方面,讓學生進一步學習統計的意義,學習簡單的數據和整理的方法,認識以一當五的條形統計圖和簡單的復式統計表。本冊教材還安排了“找規律”的教學內容,引導學生通過觀察、猜測、實驗、推理等活動探索圖形和數的排列規律。不僅使學生知道現實生活中事物有規律的排列隱含著數學知識,同時培養學生觀察、操作及歸納推理的能力,發現和欣賞數學美、運用數學去創造美的意識。
三、教學目標要求:
1、結合現實生活中的具體情境,使學生初步理解數學問題的基本含義,學會用兩步計算的方法解決問題,知道小括號的作用。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獨立思考等良好習慣,初步培養學生在實際生活中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讓學生在具體情境中體會除法運算的含義,會讀、寫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稱。使學生初步認識乘、除法之間的關系,能比較熟練地用乘法口訣求商。使學生初步會用根據除法的意xx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結合教學使學生受到愛學習、愛勞動、愛護大自然的教育。培養學生認真觀察、獨立思考等良好學習習慣。
3、使學生會辨認直角、銳角、鈍角;使學生結合實例,初步感知平移、旋轉現象;會在方格紙上畫出一個簡單圖形沿水平方向、豎直方向平移后的圖形;初步滲透變換的教學思想方法。
4、讓學生親身經歷用7―9的乘法口訣求商的過程,掌握用乘法口訣求商的一般方法;使學生學會綜合應用乘、除法運算解決簡單的或稍復雜的實際問題;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使學生初步嘗試運用分析、推理、轉化的方法。
小學數學二年級教學計劃蘇教版篇三
(1)學生經歷從具體情境中抽象出數,并探索計算方法的過程,認識100以內的數,掌握100以內口算和筆算的方法,能根據加、減法的含義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使學生在具體的情境中,直觀認識常見的簡單的平面圖形。
(3)結合具體的情境,會分類整理數據,填寫簡單的統計表。
2、數學思考方面
(1)在認數過程中初步發展思維能力
(2)在探索并掌握100以內加、減法的方法時,能注意到方法合理和靈活,培養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在算法多樣化的交流中,初步培養思維的敏捷和靈活。
(3)直觀認識平面圖形的過程中,初步朋友空間觀念。
(4)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能初步進行有條理的思考,并對運用的方法和獲得的結果的合理性能進行初步的判斷。
3、解決問題方面
(1)會用100以內的數描述現實生活中的事物,并會簡單的交流。
(2)在教師的指導下,能從實際生活和現實情境中發現和提出數學問題,并能用已經掌握的數學知識和方法解決問題。
4、情感態度方面
(1)在教師和同學的鼓勵、幫助下,對身邊與數學有關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并能積極地參與觀察、發現、解決問題等的數學活動。
(2)在教師和同學的幫助、鼓勵下,能克服在數學活動中遇到的某些困難,發現錯誤并及時改正,獲得成功的體驗,逐步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
(3)了解可以用數和形描述某些數學現象,初步體會可以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
在數學探索活動中,感受數學思考過程的合理性。
情況分析
教學措施1、注意以學生的已有經驗為基礎,提供學生熟悉的活動情境,以幫助學生理解數的概念、構建有關數學知識。
2、努力倡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努力創設有意義的問題情境或數學活動,激勵每一個學生積極主動地去探索數學,并產生與同伴交流的愿望。
3、注意體現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學生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讓學生體驗用數學的樂趣,體驗成功快樂。
4、根據學生特點,結合教材內容,適時滲透思想品德教育。
5、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面向全體學生,因材施教,客觀、全面、公正地評價學生。
6、注重學生操作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教學進度表
單元課題課時時間單元教學要點綜合實踐活動環境教學
一
減法122.25-3.11經歷計算過程,掌握計算方法,記住計算口訣。
1.重點:掌握20以內的退位減法的計算方法。
2.難點:理解20以內的退位減法的算理。
二認識圖形53.12-3.17認識幾種常見的平面圖形。
重點: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圓、三角形、平行四邊形這五種常見的平面圖形。
難點:把長方形或正方形折、剪、拼,直觀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和圓。
關鍵:在折圖形、剪圖形、拼圖形等活動中,使學生體會圖形的變換。能用簡單的方法制作這些圖形。
對圖形進行折、剪、拼等一些活動。剪、折圖形的紙不能亂丟,維護班級環境
三認數123.18-4.4會數、讀、寫100以內的數;初步理解數位的含義和順序。
1、重點:(1)100以內數的讀法和寫法。(2)初步理解“十”“百”的含義。知道數位和數位順序。
2、難點:數100以內的數通過實踐活動體會100以內的數在日常生活中的應用。
四加法和減法(一)154.7-4.30正確計算100以內不進位和不退位減法。
重點:兩位數加、減整十數的口算;兩位數加、減一位數的口算。
單元課題課時時間單元教學要點綜合實踐活動環境教學
五認識人民幣55.5-5.9在認識人民幣的基礎上學習人民幣單位元、角、分及其相鄰單位的十進關系。
在買東西的過程中進行簡單的計算。尊重并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在認幣、換幣和取錢、付錢、找錢等活動中掌握人民幣的知識和簡單的購物技能。進行認幣、換幣和取錢、付錢、找錢等活動(小小商店)
六加法和減法(二)185.12-6.4正確計算100以內的進位加法和退位減法。
重點:理解進位加和退位減的的計算原理,能正確計算,并運用于實際生活。
七統計26.5-6.6經歷簡單的統計過程,學會簡單的統計方法。難點是學會根據統計表里的數據提出問題、回答問題。
1、在隨機事件中收集信息。
2、突出記錄方法的教學。
3、鼓勵學生在現實生活里獲得數據,開展統計活動。收集、整理數據,解決問題
八、期末復習4+機動6.9-6.25注重學生的思考、分析和討論、交流,有針對性地組織整理和復習。
重點:100以內數的認識以及加、減法的計算。
難點:培養學生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
二年級上冊教學工作計劃
教學目標1、掌握100以內筆算加、減法的計算方法,能夠正確地進行計算。初步掌握100以內筆算加、減法的估算方法,體會估算方法的多樣性。
2、知道乘法的含義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稱,熟記全部乘法口訣,熟練地口算兩個一位數相乘。
3、初步認識長度單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長度觀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學會用刻度尺量物體的長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計物體長度的意識。
4、初步認識線段,會量整厘米線段的長度;初步認識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會用三角板判斷一個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學會畫線段、角和直角。
5、能辨認從不同的位置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初步認識軸對稱現象,并能在方格紙上畫出簡單的軸對稱圖形;初步認識鏡面對稱現象。
6、初步了解統計的意義,體驗數據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過程,會用簡單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數據。
情
況
分
析執教的兩個班共有85名學生,二年級的學生在經過一年的數學學習后,基本知識技能又了很大的提高,對數學學習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動手操作,語言表達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了意識也有了明顯的增強,但是學生之間存在著明顯的差距。由于這是我剛剛接手的班級,對于學生在各方面不是很了解,但是我覺得他們對數學學習的熱情還是很高漲的。因此,在這一學期的教學中更多贏關注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方法的培養上,并使不同的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
教學措施1、要從整體上把握教學目標。不光憑經驗,過去怎樣提,現在也怎樣提;也不能搬課本,凡是課本上的有的內容,都作統一的教學要求,而應該根據教學指導綱要,結合教學進行適當的調整。要防止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
2、要尊重學生,注重學法滲透。在學習中,教師不要包辦代替和以講代學,要把課堂中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探索、交流和練習。
3、要注意培養學生的數學概括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要重視學生獲取知識的思維過程。
4、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計算能力和解答應用題的能力,還誚鼓勵學生動用所學的知識解答日常生活和學習中的簡單實際問題。激發學生的興趣,培養學以致用的意識。
5、要注意適當滲透一些數學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學生對某些數學內容的理解。
6、要注意教學的開放性,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課本中的一些例題和習題的編排,突出了思考過程,教師在教學時,要引導學生暴露思維過程,鼓勵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
7、要精心設計教案,注重多媒體的應用,使學生學得愉快,學得輕松,覺得扎實。
8、要滲透德育,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獨立思考、克服困難的精神。
教
學
進
度單元課題課時時間單元教學要點綜合實踐活動
一乘法49.1~9.41、在現實情境中加強對相同加數連加的認識。
2、在有意義接受的基礎上理解乘法的意義。
3、逐步培養利用乘法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教育學生在自己家周圍要多種花草樹木,凈化空氣,美化環境。熟練若干個相同數相加的問題用乘法解決。
二乘法口訣159.7~9.251、讓學生經歷編口訣的過程,體會口訣的意義。
2、教學乘加、乘減,進一步理解乘法的意義,幫助記憶乘法口訣。0020
3、練習活動多樣化,幫助學生掌握乘法口訣。
4、愛護小鳥,維護生態平衡。通過多樣化的活動使學生理解1~6的乘法口訣,并能用口訣計算乘法解決問題。
三認識圖形39.28~9.301、以“邊“為切入點,體驗平面圖形可以按邊的數量分類。
2、通過圖形的變換活動感受圖形的聯系和區別,培養空間觀念。
六邊形。感受圖形間的變換。
四認識除法810.9~10.161、聯系已有的知識經驗認識平均分,體會平均分的含義。
2、聯系平均分的活動,教學除法知識,通過練習,形成初步的除法概念。
4、鼓勵學生要多植樹,保護地球。初步理解除法的意義,能讀寫除法算式,知道除法各部分的名稱。
五口訣求商610.19~10.261、使學生主動參與探索表內除法計算方法的活動,理解并掌握用口訣求商的方法。
六厘米和米610.27~11.31、認識線段,體驗它的特點。
2、教學厘米,要通過多種活動建立1厘米的長度觀念,并應用到測量中去。
3、教學米要通過多種渠道建立1米的表象。
初步建立1米和1厘米的長度能用這兩個單位計量物體的長度。
七位置和方向511.4~11.101、在現實的情境里體會“排”與“個”的含義以及數的方法。
2、在開放問題中體會兩個“第幾”,確定位置是必要的,合理的。
3、會用“東、南、西、北”描述位置關系,從現實空間過渡到平面圖,平面方向。會用方位詞描述物體之間的位置關系。
八乘法口訣和口訣求商(二)2211.11~12.111、讓學生編乘法口訣幫助記憶口訣。
2、引導學生主動地用口訣計算表內乘法、除法,學會乘、除法的豎式。
3、重視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用口訣計算一位數乘一位數和相應的除法。
九時、分、秒512.14~12.181、看看、數數、算算,了解鐘面上的大格和小格。
2、初步形成1時、1分的觀念。
3、認讀鐘面上的時間。
4、感受“秒”,認識“秒“與“分”的關系。認讀鐘面上的時間
十一統計和可能性512.25~12.311、統計知識分類,整理事件里的信息,用方塊圖表示數據。
2、感受確定現象與不確定現象,初步體會可能性。初步體會可能性
十二期末復習1.4~使學生在復習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數學知識和方法的內在聯系,提高綜合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的過程中進一步體會數學學習的價值。
小學數學二年級教學計劃蘇教版篇四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默讀課文,體會種田人的愚蠢,懂得對意外的收獲不要存僥幸的心理。
【教學重點】
1.認識7個生字。會寫5個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默讀課文,能在讀中悟出故事的寓意。
【教學難點】懂得對意外的收獲不要存有僥幸心理的道理。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初步解題
播放動畫片。
3、學生看動畫片,思考兩個問題,守株待兔什么意思?誰在守株待兔?
4、交流匯報解題。(種田人守候在樹樁旁邊等待兔子)。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詞
1、圈出生字,輕聲讀課文,把字音讀準確,句子讀通順,難讀的地方多讀幾次。
2、出示生字詞,檢查學生自學生字新詞的情況。
1)、認讀生字
守、竄、撞、樁、此、鋤
這些字在讀時,你想提醒大家什么?(平舌音、翹舌音)
跟同桌交流一下這些字你是怎樣記住的?(撞”會發出什么樣的聲音?4“兒童”的“童”加上提手旁,就是“撞”。一個兒童伸出手,就是“撞”。兒童伸手撞一撞。
2)、認讀詞語
守株待兔竄出來、撞死、樹樁、從此、鋤頭
3、指名讀課文
1)、指名逐段讀課文
2)用自己的話說說故事的主要內容
三、研讀課文、感悟道理
(一)學習第一自然段
過度語:我們知道了這個故事的大概內容,
1、師:種田人跟往常一樣正在田里辛苦的干活,忽然發生了什么事情?
(忽然看見一只野兔從樹林開竄出來。不知怎么第。它一頭撞在田邊的樹樁上,死了)齊讀第一自然段。
2、想象:什么原因,野兔會慌張的從樹林里竄出來呢?(后面獵人追趕、野獸追擊受傷、、、、、)
3、這只野兔怎么樣的從樹林里跑出來?哪個字可以看出來?
生:飛快地、像閃電一樣地、慌慌張張地……
4、同學們,像剛才大家說的那樣,飛快地、慌亂地跑,就是“竄”。
5、兔子像這樣自己跑出來撞死的事會經常發生嗎?(不會)
6、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第一自然段。(意想不到地、驚奇地)
“忽然”讀得很快,讓我感覺想不到會發生這樣的事情。
“竄”讀的很重很快,讓我感覺野兔真的從樹林里飛快地跑了出來。
7、看到兔子撞死在樹樁上,種田人是怎么做的呢?
(二)學習第二自然段。
1、出示:看到一只野兔撞死在樹樁上,種田人就急忙跑過去,沒花一點兒力氣,白撿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
1)“白撿”什么意思?(沒花一點兒力氣就撿了只又肥又大的野兔))
2)、指名讀這一句話。面對這樣意外的收獲,種田人的心情怎樣?誰能用課文中的一個詞來形容?(樂滋滋。)
3)“樂滋滋”是什么樣的表情?生:很高興。(露出高興的神情)還可以用哪些詞語來形容他撿到兔子時的心情(喜滋滋、樂呵呵、喜洋洋)
2、我們一起樂滋滋地讀一讀這句話吧。
3、白撿了一只野兔,這個樂滋滋的種田人還有一個更美的想法,誰知道?
課件出示句子:要是每天能撿到一只野兔,那該多好啊。
4、讀句子。(讀時強調了‘每天’)師:從你的讀中我感受到這個種田人希望天天能撿到一只野兔。
5、師:同學們,能不能帶著你自己的理解,再來讀讀第二段。
6、兔子撞死在樹樁上,這樣的好事情會不會每天都發生?(生:不會!)
過度:師:也許幾十天以后會再次發生,也許幾十年以后會再發生,也許永遠都不會再發生。像這樣不經常的,很少發生的事情,你能不能用一個詞來形容?(偶爾、偶然)
(三)學習第三自然段。
1、種田人他知道野兔撞死在樹樁上是一件非常偶然的事情嗎?生:不知道。
2、他是怎么做的?請大家默讀課文,讀完之后劃出有關語句。注意我有要求,默讀要做到不出聲,不指讀。
3、匯報:從此,他丟下鋤頭整天坐在樹樁旁邊等著,看有沒有野兔再跑來撞死在樹樁上。師:(課件出示:從此句)大家一起來讀一讀這句話吧。
4、“從此”是從什么時候起,他就丟下了鋤頭?生(從他撿到野兔以后,他就丟下了鋤頭。)
5、種田人丟下了鋤頭說明了什么?(板書:丟下)生:他以后不再干活了。
師:作為一個種田人他本來應該去干什么呀?(松土、播種、施肥、澆水、捉蟲、、、、、)
就因為一次偶然碰到的好事,種田人(引讀)丟下了鋤頭,整天在樹樁旁邊等著,看有沒有野兔再跑來撞死在樹樁上。
中午,太陽火辣辣地照射著大地,人們都到樹蔭下吃午飯,他在樹樁旁邊,等著()
傍晚,人們都收拾工具,高興地回家了,他在樹樁旁邊等著()
師:是呀,這樣從早到晚,就是整天。不管刮風下雨,白天黑夜,他毫不動搖地在那兒守株待兔,誰來讀。--你讀出了種田人的決心。
7、同學們,你們瞧,種田人丟下了鋤頭,他呀,不干活了,
當別人在地里澆水施肥時,他在守株待兔,
當別人在地里拔草捉蟲時,他在守株待兔,
當別人的莊稼大豐收的時候,他還在--。
8、他守株待兔換來的結果是什么?
(示句)日子一天一天過去了,再也沒有野兔來過,他的田里已經長滿了野草,
莊稼全完了。
9、種田人什么收獲也沒有,誰能用一個詞語來說說?(一無所獲、一無所有)
四、深化理解,拓展延伸
1、現在假如你從種田人的身邊走過,看到他正在守株待兔,你想對他說些什么?
假如王老師現在就是那個種田人,我在這里傻等兔子呢。哎呀,我都等了一年了,這兔子怎么還不來呀!(生:兔子不會再來了,你還是回家種田吧!)
師:我都等一年了,放棄的話太可惜了。你們看種田人真的是執迷不悟,誰能用道理來勸勸他,讓他心服口服。
生:要想有收獲,要付出勞動才行。
師:哦,同學們你們這么一說我知道了,這件事情是偶然發生的,要想有收獲,不能靠運氣。我呀,現在就扛起鋤頭,下地干活去。同學們,謝謝你們對我的幫助。
2、像守株待兔這樣寓言故事還有很多,你們瞧,(出示圖片)刻舟求劍、亡羊補牢、掩耳盜鈴等。課后有時間同學們可以讀一讀更多的寓言故事。
五、練習書寫。
1、讀字
守、丟、此、樁、肥
2、指導寫字
1)、這些字按結構怎樣分?
2)、書寫時,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3)、指導書寫“此”“丟”(筆順)
4)、范寫“丟”
下面請同學們在語文書上,先描后寫兩個。注意寫字姿勢。一拳……
[守株待兔教學設計(人教新課標二年級下冊)]
小學數學二年級教學計劃蘇教版篇五
律。掌握有余數除法的求商方法,會列豎式計算有余數的除法。
2、生活實際并通過學具操作,認識百位和千位,理解三位數的意義,會讀、寫千以內的數,會比較數的大小。會口算整百數加、減整百數,整百數加整十數及相應的減法,會應用數概念和口算進行簡單的估計和判斷。
3、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基礎上探索三位數加、減筆算方法,掌握計算要領,并會估計得數大約是幾百,會對加、減計算進行驗算。
4、經歷探索兩位數乘一位數筆算方法的過程并掌握算法,會口算整十數乘一位數和不需要進位的兩位數乘一位數,會估計兩位數乘一位數的積的范圍。
5、能辨認從正面、側面、上面觀察到的簡單物體的形狀,感受在不同的位置觀察同一物體的不同形狀。
6、通過有效的學習活動,在已經認識東、南、西、北的基礎上繼續認識東北、東南、西北、西南。能根據東、南、西、北四個方向中給定的一個方向,辨認出其余七個方向。能運用方位詞語描述物體所在方向,能看懂、會設計簡單的線路圖。
7、結合生活情境認識角,知道角的頂點和邊,會直觀地比較角的大小。初步認識直角,會辨認銳角與鈍角。
8、在測量活動中認識分米和毫米,知道分米、毫米與米、厘米的關系。會恰當選用長度單位測量并表述物體的長度,會進行長度單位之間的簡單換算。
9、經歷統計活動的過程,學會對比較熟悉的事情按照不同的標準分類,收集整理表格,獲得有意義的信息。
10、知道填表格和描方塊都是表現統計結果的方法,會利用統計結果進行簡單的判斷、聯想、預測。
情
況
分
析二(1)班的學生42人,已養成了很好的學習習慣。基本上能做到認真聽講,及時上交作業,檢查和訂正作業的習慣也逐漸養成。個別后進生也能在老師的幫助下完成學習任務,有幾個孩子對奧數有著濃厚的興趣。二(2)班的學生43人,相對調皮了一些。但大多數學生已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能認真聽講,及時完成作業。數學方面冒尖的孩子較少,后進生比較多。
教學措施1、在教學中不斷地轉變教學觀念,把握課標的理念,從知識與技能、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與態度四個維度確立教學目標,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2、在教學過程中體現探索性。主動創設生動有趣的現實情境,引導學生開展觀察、實驗、猜測、推理與交流等數學活動,幫助學生在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的過程中,理解知識、掌握技能、體會數學思想方法、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
3、注意培養學生的問題意識。在教學過程中引領學生主動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進而運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尋找解決問題的策略,培養學生自覺主動地用數學眼光“看世界”的意識。
4、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促進每一個學生的發展。
5、創造性地開發、利用課程資源。
6、采用多元化的評價,注重過程性評價,將評價貫穿于教學的全過程,使評價成為教學的有機組成部分。
教
學
進
度單元課題課時時間單元教學要點綜合實踐活動
(讓學生知道3月12日是植樹節,并懂得植樹可以綠化環境,保護我們的地球媽媽。)
二認數112.20~3.6重點:能認、讀寫千以內的數,會比較千以內數的大小,會口算整百數加減整百數,整百數加整十數及相應的減法,培養學生的估算能力。
難點:接近整百數整千數的數數,寫數。
三分米和毫米43.9~3.12重點:讓學生在實踐操作中逐漸建立分米和毫米的表象。
難點:在實際測量過程中,學會簡單的單位換算,提高估測能力
四加法133.13~3.31重點:使學生經歷探索三位數加兩、三位數計算方法的過程,能計算和100以內的三位數加法,會用豎式計算比較簡單的連加式題。
難點:增強估算的意識和能力,并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教育學生要多植樹,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五確定位置54.1~4.7重點:能根據給定的一個方向來辨認其余七個方向,并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位置。
六減法124.8~4.23重點:掌握三位數的計算及驗算方法,發展估算的策略。
難點:增強估算的意識和能力,并能結合具體情境進行估算。
七認識角44.24~4.29重點:結合生活情境認識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稱,會辨認直角、銳角和鈍角。
難點:比較角的大小。
八乘法204.30~5.31重點:掌握兩位數乘一位數的計算方法以及相應的估算,會解決簡單的數學實際問題。
難點:兩位數乘一位數連續進位的乘法。
游覽美麗的海濱(讓學生明白不能隨手亂扔垃圾,要保護海濱環境)
九統計56.1~6.5重點:學會用統計來表示數據整理的結果。
難點:體驗統計結果在不同標準下的多樣性。你能跳多遠
十二期末復習6.6~1、復習認數知識。
2、復習統計的知識。
3、復習空間與圖形方面的知識。
4、復習加法和減法以及有關的實際問題。
5、復習乘法、有余數的除法及有關實際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