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或者范文吧,通過文章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范文怎么寫才能發揮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給大家整理了一些優秀范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吧。
分數和小數的互化的教學反思篇一
一、較好利用遷移規律,讓學生自主探索。
引導學生溝通新舊知識的聯系,讓學生學會利用舊知自主學習新知識,充分發揮知識的正遷移作用,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能力。例如:在教學分母是整十、整百、整千數……轉化成小數時,我放手讓學生自己寫轉化結果,然后總結規律;又如:在教學一位小數、兩位小數、三位小數……轉化為分數時也讓學生大膽自己寫轉化后結果,并總結規律,然后引導學生觀察,轉化后的分數是否最簡分數,接著讓學生看課本了解小數轉化成分數后能化簡的一定要化簡成最簡分數。最后對于分母不是整十、整百、整千數的分數轉化成小數,讓學生自己先嘗試,部分學生先把分母不是整十、整百、整千數的分數,根據分數的基本性質轉化成分母是整十、整百、整千數的分數,然后再把分數轉化為小數,肯定學生的做法后,出示三分之一等這些分母轉化不正整十、整百、整千數的分數,讓學生嘗試轉化成小數,當學生感到道路不通時另辟蹊徑,引導學生說出根據分數與除法的'關系的關系,把分數轉化成除法,用分子除以分母得到小數。
二、恰當對比,引導學生找出最優方案,
在教學分數和小數比大小時,有學生把小數轉化成分數再比大小,也有學生把分數轉化成小數再比大小,這時恰當引導學生對比,讓學生自己發現,把分數化成小數后再比較兩個小數的大小,比較方便,而且簡單。只是除不盡的要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值,注意約等號的使用。
三、深入探究,拓展思維。
不論是青島版教材還是人教版教材中分母不是整十、整百、整千數的分數能否轉化成有限小數的探索規律,教材中都沒有出現,為了拓寬學生的思維,讓學生深入探究,我讓學生在練習把分母不是整十、整百、整千數的分數轉化成小數后,引導學生把分數按照能否轉化成有限小數進行分類,并探究其中的規律。對于“一個分數能化成有限小數還是無限小數跟分母有關”,這個規律是我利用人教版教材中最后的知識鏈接-----“你知道嗎?”直接讓學生看著讀了解的。因為既然現行教材降低了難度,不再作為知識重點讓學生探究,本人僅僅為了拓展一下學生的視野,所以不必要再花費一節課的時間深入探究。讓學生讀過知識鏈接后,嘗試自己舉例驗證規律,從而以后練習中出現分母不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數轉化小數時,可以自己驗證做題的準確性。
四、提高對學生的要求,為后續學習奠基。
學生熟練分數轉化成小數的方法后,搞了小比賽:把二分之一、四分之一、四分之三、五分之一、五分之二、五分之三、五分之四、八分之一、八分之三、八分之五、八分之七等一些常用分數轉化成小數,并要求學生將結果牢記在心,熟練進行分數小數的轉化,為后續學習分數小數四則運算打下基礎。
本節課不足:
1、學生小數轉化成分數之后,學生有的不約分,還有的約分不徹底。
2、小數與分數在一起排列順序學生做題準確率不高,應適當加強聯系。
分數和小數的互化的教學反思篇二
核心提示:今天天氣好冷,轉眼已進入寒冬,我的心情也如同這天氣一樣死氣沉沉。今天要講的內容是百分數和分數的互化,一直認為這部分內容很簡單,因為昨天學了百分數和小數的互化,效果還不錯,而且分數和小數的互化五年級早已...
今天天氣好冷,轉眼已進入寒冬,我的心情也如同這天氣一樣死氣沉沉。今天要講的`內容是百分數和分數的互化,一直認為這部分內容很簡單,因為昨天學了百分數和小數的互化,效果還不錯,而且分數和小數的互化五年級早已學過,我預想這今天的學習應該和昨天一樣,孩子們會很輕松達到目標。
課堂上,先復習分數與小數的互化方法,引起了學生的回憶,然后就開始讓學生通過自學、討論探究例題,學習百分數和分數的互化。一切都在我的預設中順利進行著,但是,第一組傳來了激烈的爭吵聲,我很好奇:是什么問題讓他們爭辯的面紅耳赤?過去一探究竟。一聽,心里禁不住“哈哈哈……”的不屑笑聲,原來在爭論我認為很簡單的一個問題“分數化百分數時,百分號前保留1位小數,應該如何保留?”這也太”小兒科了吧“!但是他們卻掙的面紅耳赤,互不相讓,大有”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感覺。
趁勢我把這個問題交給全班同學“百分號前面保留一位小數,需要小數部分除到第幾位?如何取值?”結果,班里學生大部分學生都選擇“四舍五入法“,竟然也有一部分人堅持用“進一法”和“去尾法”看樣子這時不能收場,“那究竟哪種方法更合適呢?請同學們在小組討論拿出充分的理由”我把問題再次拋給了學生,教室里頓時沸騰一片。經過討論,在全班展示時,有的小組不僅用“四舍五入法”取值,并把理由說得很準確,還舉例說明了何時使用“進一法”和“去尾法”。這里雖然已經偏離課堂教學內容,出了課堂預設,但是,解決疑惑也許不失為一妙處。我自感得意,覺得討論該到此收場了,誰知第一組仍然在爭吵不休,我有點不耐煩,心想還有什么可討論的,已經影響練習了。
就聽組長報告“老師,高成龍有個問題,我們解決不了。”“說吧”“老師,0.999......化成百分數后不就是100%嗎?”高成龍站起來說。我一驚:這個問題提的好啊!再次把“皮球”踢向學生,全班學生都陷入了沉思之中,片刻,班里最聰明孩子的武少許,我知道這孩子數學有功底,就讓他說:“0.999.....就是1。”全班一片茫然,”我示意他接著說,“0.999......后面有無限個9,達到極限就是1.我跟大家講講吧”,隨后在黑板上上寫了下面內容:
這時全班學生才恍然大悟。
沒想到這節課上成了這樣子,真是在我的意料之外。就這樣讓學生隨意而為,上了一節原生態的課,雖然沒有完成教學任務,但是孩子們那張張迷惑轉而大悟的臉龐,課堂中的爭吵和沉思,讓我感受到了孩子們思維的飛揚、學習的快樂。由此,我想到教學一定要注意課堂的預設與生成,要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讓他們暢所欲言。孔子曰“不啟不悱,不忿不發”,我們也得這樣才能做到“教學相長也”。
分數和小數的互化的教學反思篇三
《百分數與小數的互化》這節課是在學生掌握了分數與小數的互化、百分數的初步認識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我把本節課的教學理念定位為:自主學習、合作交流、探索發現下面結合數學課程標準的教育理念:“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談談教學后的感想。
首先,生活情景引入,體現數學的價值。環節:小芳跳繩的次數是標準數的1.15倍;小明跳繩的次數是標準數的6/5;小麗跳繩的次數是標準數的110%。問:誰跳的次數最多?我原設計意圖是:借助學生熟悉的跳繩數據改編成的數學問題,讓學生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感受數學的價值。同時要想比較3人跳繩次數的多少,就必須進行相互的轉換,從而感受互化的必要性。但是這個情景并沒有達到最大的利用效果,并且只有提出沒有解決,這是比較遺憾的.地方。
其次,合作交流,確保人人有收獲。由于教學內容比較簡單,完全可以放手讓學生自學,因此我提前一天布置學生仿寫類似的例子。上課的時候首先讓學生結合自己所舉的例子,同桌合作交流,說一說百分數怎樣化成小數。通過仿寫、交流等活動使得每位學生都或多或少有些收獲。但是如果在后面的練習中能設計一些同桌互相出題、互相批改的環節,或許對本知識的學習更扎實。
最后,探索發現,使得學生得到不同的發展。在百分數化小數的合作交流中,我發現學生當中出現兩種方法,方法1是把百分數化成分數再化成小數,80%的學生都用這個方法;方法2是把分數的小數點向右移動兩位,再添上%。這個方法只有少部分學生知道,而且他們只是停留在知道的份上,并沒有真正理解這個方法為什么行得通,我通過設計了一個探索發現的環節,既突破了重難點,又滿足了不同學生的發展需求。
分數和小數的互化的教學反思篇四
教學難點:
部分分數化小數時要在十分位等添“0”。
教學過程:
一、直揭課題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分數和小數的互化》
二、探討“互化”的意義
“互化”是什么意思呢?
把小數化成分數,或者把分數化成小數,到底有些什么作用呢?
三、探索分數和小數互化的方法
1、探索把小數化成分數的方法
a、既然分數和小數的互化有這些作用,那就要學好它。先來探討一下小數化分數,請試著把“0。3”化成分數。
c、第二次嘗試;是不是只會這一個呀,我這有幾個小數要化分數,我不會做了,你們能幫一下嗎?出示:將下列小數化成分數:0。03、1。25、0。375、1。071你們覺得哪幾個難一些,如果哪些地方比較容易錯的,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給我友情提示一下,以避免發生錯誤。
d、再反饋:(講評)
現在看來你們已經會把小數正確地化成分數了,這幾個小數我也差不多會了,可我擔心如果碰上別的小數,我又沒把握了,你們能告訴我小數化分數到底應該怎么做呀!
探討方法。(直接寫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數,能約分的再約分)
a、探索分數化小數的方法出示:把下面的分數化成小數:、、、如有覺得容易錯的,可用自己的方式給別人以友情提示。
b、反饋,誰能說說怎樣把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數化成小數。(重點是部分分數化小數時要在十分位等添“0”要舉一反三,舉個實際例子)
五、練習。
1、趣味練習
先做一個智力小測試,看看你們夠不夠聰明,反應夠不夠快。
左手邊的同學出4個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數,可以是真分數,也可以是帶分數,右手邊的同學出4個小數,可以是一位、兩位、三位……的純小數或者帶小數。將出的.題目交給旁邊的同學,然后各自完成:拿到分數的就化成小數,拿到小數的就化成分數,做完后交還給出題的同學,由出題的同學批改。
反饋:批完后交還給做題的同學,自己檢查,如果發現有批錯的請舉報一下,反饋評比。
2、語言交流
當一回老師很過癮吧,是不是覺得很容易,長大想當老師嗎,像剛才老師不會做了的話,就讓你們教我做,呵呵,不懂就問是個好習慣,不過你們得明白,如果老師真的不會把小數化成分數的話,今天就沒資格當老師了,剛才只是跟大家做了個游戲罷了,所以你們得好好學習,為以后做自己喜歡的工作打好扎實的基礎。
接下去請大家再回來做學生,由老師來考大家了。
3、將下列幾個分數按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2。49、2。409、
4、從下列數中找出比小,但又比0。375大的數,并按從小到大的順序排列:
6。12、3。07、、、、、0。3
5、計算:張大爺花20元錢買來2。5千克菜油,燒菜用去千克,還剩多少千克?
六、課堂小結:
今天這節課同學們都有些什么收獲呀?
教學反思:
要學生學好數學,認真的備課、上課固然重要,但要真正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必須得讓學生愛上數學這門課,首先要做的就是讓學生愛上教這門課的老師。因此,我在認真構思整節課的教學設計時,也考慮到了語言的風趣、幽默對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重要作用。只要學生被你吊足了胃口,就算他一時半會也許似懂非懂的話,你也不必擔心他會處之任之,一定會自己花時間去弄明白的。畢竟一節課也就這么40分鐘時間,要讓學生弄明白所有的疑點難點,真的是很困難,所以讓學生喜歡聽你的話,慢慢地自然就喜歡聽你的課,甚至于在不明白的時候也會自己花時間去鉆研你上的課了,因為他被你吸引了。
分數和小數的互化的教學反思篇五
我在教學分數與小數的互化這一課時的內容,特別是哪些分數能化成有限小數內容時,我用了不同的方法在兩個班進行了教學,出乎意料的是收到了不同的效果。課下我進行了深刻的`反思。
教材是教師進行教學的主要依據,但是教材不可能完全適應不同地區、不同環境、不同層次的學生與教師的特點和需要。因此,教學時,可以按照學生與教師的自身特點,以及由此而確定的教學目標,對教材進行適當調整。如我將例題中沒有明顯特征的分數換為分子相同的六個分數,然后設問:分子相同的分數,有的能轉化成有限小數,有的不能轉化成有限小數,這跟什么有關系呢?處與學生最近發展的設問,將學生的思維引向深入。學生調整思維角度,觀察分母,討論后將分母分解質因數,進而發現規律已是必然。教材數據的改變,為學生的思維鋪設了階梯,架起了橋梁,避免了探究斷層,做到既不是一味地循循善誘,也不是一味地放任自流。
精心設計教學目標重難點突出本課有兩個教學目標:理解分數轉化成小數的方法;認識能否轉化成有限小數的最簡分數的特點,能判斷一個最簡分數能不能化成有限小數。在設計教學過程時,做到兩者兼顧,層次分明,重點突出。分數化小數的一般方法,對學生來說比較容易接受。因此,教學時,花了較少的力氣,全部由學生自己思考總結,點到為止。而認識能否轉化有限小數的最簡分數的特點,能判斷一個最簡分數能不能化成有限小數,對學生來說是一個全新的、完全沒有知識經驗的抽象概念,無論是探究還是掌握都存在一定困難。所以,在教學時間的分配上側重與它,而且板書設計的重點也在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