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編寫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有助于順利而有效地開展教學活動。優秀的教案都具備一些什么特點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優秀教案范文,歡迎閱讀分享,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小藍裙的故事教案篇一
《小藍裙的故事》這篇課文主要講了老師獎勵給小女孩一件小藍裙子,于是出現了一系列的不協調,不對勁。為了協調,小鎮上發生了一系列令人欣喜的變化。這說明一個大的進步往往是從微小的改變開始的,我們要善于從生活中去發現美、感受美,進而創造美。
這篇課文在寫法上是按事情發展的順序來寫的。按事情發展的順序寫,就是按照事情發生、發展、高潮、結局的過程來寫,用一段話或幾段話寫清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本文就是運用這一方式進行記敘的。即由小藍裙引出一系列從“不協調”到“協調”的變化,最后改變了一條街的狀況,文章線索清晰,條理分明。按事情發展的順序寫要注意一下幾點:
1、要安排好寫作順序。可以按照事情發展的時間順序,也可以按照事情的地點轉換順序來寫。
2、要交代清楚事情的六要素。即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把事情的來龍去脈寫清楚,寫完整。
3、要把事情的經過寫清楚。
4、重點部分既要注意順序一致,又要注意使習作前后連貫,形成一個整體。
完成了《小藍裙的故事》一課的教學。回顧自己的這堂課,有著點滴收獲,也有些許不足,總結自我以待提高,反思自我向更高的目標邁進。我認為有以下幾點:
一、關注四年級的訓練重點,讀寫結合。
語文教學始終離不開閱讀與寫作,閱讀是吸收,是寫作的基礎,寫作是輸出,是閱讀的運用。寫作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閱讀,是閱讀能力的最高體現;閱讀為寫作奠定基礎,是寫作的必要鋪墊。新課伊始,回顧完課文的主要內容后,再一次從整體把握課文內容,了解作者的寫作順序(是按事情發展的順序: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走進課文劃分段落,從哪到哪是起因,起因是什么?到哪又是經過,經過怎樣?到哪又是結果,結果如何?明確敘事文的寫法,為課下的練筆作好鋪墊。
二、批注式閱讀真正走入課堂。
這節課我采用課中專題批注。讀懂重點內容,學習語言文字,是閱讀教學的重要任務。因此,教學中我引導學生圍繞教師設計提出的問題“文中出現了幾次不協調,為什么不協調,寫出你的想法”進行深入地研究和探索,采用默讀---批注-----交流的方式,把學習的主動權交還給了學生,學生在靜靜的思考中書寫出自己真實的感悟,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其中付鵬寰同學還有一個重大發現不很協調------不協調-------很不協調,三個不協調之間是曾層層遞進的關系,迸發出智慧的火花。
三、結合課文,聯系生活,滲透德育。
課堂永遠是一門缺憾的藝術:設計中還存在如下不足之處
一、讀的不夠。縱觀整堂課,如帶有三個不協調的句子應對比讓學生來讀,抓住重點詞“不很”“不”“很不”在讀中感受他們層層深入的關系。還有結尾處應讓同學們想象一下變化后的小鎮是什么樣,讀出那種驚喜贊嘆的感覺。
二、備課不夠細致。文中出現三次不協調,實質有四個不協調之處,第四處沒能及時總結。應讓學生找到,總結出來。如這樣設計:還有一個不協調的地方,想想會是哪?如果讓你在不協調前面加一個詞,你會填什么?為什么這么填?這樣就完整。
反思本節課,我需要學習的東西還太多,無論是對于教材的解讀還是對教案的設計,無論是對課堂的調控還是對學生的把握都還不夠成熟。這都需要我去好好學習,本著為學生負責的態度認真鉆研,時時總結,常常反思,更好完成教學任務,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
[《小藍裙的故事》教學反思(西師版三年級下冊)]
小藍裙的故事教案篇二
多年以前,一個小鎮的小學來了一位新老師。開學時,老師就向小朋友們宣布,這個學期誰最努力,對班級貢獻最多,老師會親自做一件禮物送給她。
學期結束時,有位小女孩得到了老師做的一條小藍裙。
小女孩很高興地跑回家,穿上小藍裙給媽媽看。媽媽卻覺得有些不對勁。原來小女孩的臉和上衣是臟的,與小藍裙不協調。
于是媽媽替小女孩梳洗,換上干凈的衣服。哇,好一個漂亮的小公主!小女孩像變了一個人似的。小女孩和媽媽都很高興。
過了一會兒,媽媽又覺得不對勁了。原來,平時不注重整理,家里亂糟糟的,與穿著小藍裙的漂亮女兒不協調,于是母女倆一同收拾屋子,一個下午的功夫,家里煥然一新。
傍晚,爸爸回家,一進門就急著往外走,以為進錯門了。
第二天,爸爸看到雜草叢生的庭院與家里的整潔很不協調,于是決定整理庭院,粉刷墻面。三天后,一棟整潔亮麗的()房屋出現在街道上。
鄰居們看到他們的房子如此干凈整潔,覺得自己住的地方不對勁。一個月后,一條整齊清潔的街道出現在這個城鎮上。
小藍裙的故事教案篇三
《小藍和小黃》課后反思《小藍和小黃》這是一節主題活動中《讓我試一試》的一個小主題活動,對于這個繪本《小藍和小黃》大家都比較熟悉,孩子們也看過,它是美國作家李歐*李奧尼的作品。這本繪本放在小班,簡單的畫面在帶來充分觀察的同時,更給幼兒帶來了想象和聯想的時間和空間,孩子更容易在輕松的觀察、聆聽中,將自己生活中的經驗投射到故事中,享受故事情節,體驗閱讀的快樂。在活動中,看似簡單的'經驗遷移和情感投射,是通過孩子們漸漸豐富和積累閱讀的情感體驗有關。
小班幼兒對于常見的顏色名稱已有一定的認識也能說出它們的名稱,而且也喜歡各種漂亮的顏色。而在這節語言活動中,通過小藍和小黃的故事讓幼兒學會理解故事內容,并讓幼兒了解藍色與黃色在一起能變成綠色的道理。在理解故事中幼兒對于我所提問的問題都能用故事中的語句來回答,學習欲望比較強,積極性高。由前面環節的鋪墊下,幼兒在最后的環節中都能親自嘗試,而且參與涂色,對折接壓,觀察顏色的變化,幼兒的實驗結果讓他們開心,覺得真有意思,原來藍色和黃色合在一起會變成綠色,對于小班幼兒來說,好奇心強是他們的天性,而從中所變出來的也是他們最純真的笑容。
活動后發現語言活動中帶點科學探索性,幼兒會掌握的更加好,因為她們可以在玩中學,玩中樂學到相應的知識。但是在活動中我也發現了班中幼兒的不足之處:
1.在講故事時,教師提問過多,影響了幼兒完整的欣賞故事。設計的問題:誰是藍爸爸,誰是藍媽媽,你是怎樣看出來的?孩子們能分出來,但說的理由與老師預設的答案相差太多,在活動中老師過于追求尋找答案,導致了孩子對聽故事失去興趣。
2.在小藍小黃變魔術的時候,加了太多的水,顏色變的很淡,但是到最后孩子們還是很積極的開心地將其實驗完成,在活動中老師始終起到了引導、支持、合作的作用,讓幼兒從中獲得了知識,掌握技巧。
好的一節活動,是要慢慢地磨,不斷地反思,這樣才會有更加地出色教學活動!
小藍裙的故事教案篇四
在組織這個活動之前,我思考了很多的將繪本活動和美術游戲相結合的方法,尤其是美術游戲中的操作方法:操作的工具應該是我們手邊最常見的,最常用的物品。比如活動中的課桌上的透明塑料桌墊,一開始我準備用泥工板等工具,但是我常常發現孩子們喜歡把手伸到桌墊下面,我靈機一動,桌墊不就是最好的操作臺嗎,只需在下面放一張白紙就可以了,既給孩子一個操作范圍的暗示,白紙拿出來又是最后留下作品的畫紙,真是一舉兩得。同時我想,操作的方法也應該能讓大部分孩子都會使用,而且能達到活動預期目標。顏料放在透明的針管中既衛生又能讓孩子明顯辨認顏色,同時操作中的難度不大。
在活動中,我對個別孩子的關注度有些疏忽。有兩個孩子我沒有照顧到,馬志宇小朋友開心的游離在外,馮繼輝小朋友操作的時候找不到顏色了。活動結束后,我帶著馮繼輝重新找了顏色,完成了一幅美麗的作品,他的臉上立刻露出了笑容。午餐后,我和孩子們一起欣賞“照片”,孩子們都覺得自己的畫是最美的,他們有的說他的小藍和小黃變成了一朵花,有的說他的小藍和小黃在玩捉迷藏的游戲呢,有的說他的小藍和小黃親親熱熱抱在一起……吳瑜萌小朋友還指著一片綠色說:我變出來一棵大樹,有很多樹葉。孩子們的想象力還真是豐富多彩呢!
活動過后,細細反思在活動中我還應該給予孩子們更多觀察顏色變化的機會,更多的鼓勵孩子大膽的表達自己的發現。當看到孩子們一時之間說不出“藍+黃”變成;綠色的時候不急于出示答案,而是可以引導孩子想想生活中哪些物品的顏色和它一樣,這樣和孩子的認知經驗更加貼切,會有助于孩子掌握知識點。
小藍裙的故事教案篇五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
2、同文中人物對話、交流,體會他們對生活的美好向往。
3、用自已的話概括三處“不協調”,初步把握課文主要內容。
教學重點:把握課文主要內容,體會課文表達的思想情感。
教學難點:與文中人物對話,體會他們當時的心情。
教學過程:
一、導學:
同學們,新學期又開始了,我們都懷著欣喜地心情走進了學校,進入了課堂,對于這學期的學習生活,你一定也有一些新的打算了吧,新學期,新氣象,快來說一說你的希望和打算吧!
二、自學:
(二)要求學生按照喜歡的學習方法,找到問題的答案畫一畫,寫一寫。
三、點學:
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老師相信大家都能夠通過自已的學習來解決問題,現在請大家說一說對問題的見解。
a:故事的原因是這個學期誰最努力,對班級的貢獻最多,老師就會親手做一件“禮物”送給他(她)
點撥:在文中第幾段中,怎樣讀能表達出當時的情景,請一名學生讀一讀。
b:故事的經過:小姑娘得到了一件小藍裙引發了幾次“不協調”使周圍發生了很大變化。
點撥:請找出這個故事中出現了幾次不協調,畫出相關的句子,讓學生讀一讀。生邊讀,師邊板書:小女孩,家里環境,庭院、房屋、街道、小鎮。“不協調”
討論:你對哪一次“不協調”感受最深?有感情地讀一讀,從中你能感悟到什么?
情景設置:假如你是文中的一位主人公,當你看到“不協調”時,你會怎么想,怎么做?
四、總結:
孩子們,你看,就由一件這樣不起眼的小藍裙引起了這樣的一系列的變化,往往一個大的進步就是由很小的改變開始的,只要我們想要進步,就必須就改變自已。
五、拓展:
生活中,你發現了哪些“不協調”?你有什么想法或做法?并將感興趣的話題寫下來。
六、作業:
把對生活的看法和新的感悟寫在日記本上。
板書:小藍裙的故事
小女孩
家里環境“不協調”——對生活美好的向往
庭院、房屋
街道、小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