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作文的構思來源于生活,關注社會熱點、人文關懷和個人感悟,并能將這些元素融入到作文中,使作品更加有溫度和深度。以下是一些優秀作文的片段,希望能夠給大家提供一些寫作的思路和方法。
借助外力成功借助外力成功(匯總17篇)篇一
靠著自己得來的。
成功。
當然值得欣喜,但是有時可以通過借助外力來幫助自己成功,節省自己的精力,同樣獲得成功!本站小編精心為大家搜集整理了名人借助外力成功的事例,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漢高祖劉邦共有八個皇子,生母不一,為了爭奪太子之位,展開了子與子、母與母之間的明爭暗斗。劉邦有位愛姬戚夫人,她想要劉邦廢除太子,改立自己的兒子如意為太子。可呂后想保住自己的兒子劉盈的太子地位,于是她找張良幫忙。
張良獻上一計:"皇上一直想招聘四個隱居的賢人出山,但他們始終不肯,若將他們迎為賓客,太子常請此四人赴宴,必會被皇上看見而問其原因。"果然不出張良所料,高祖以為劉盈為人恭敬仁孝,天下名人慕名而來,終于打消了廢去太子的念頭。劉盈的成功完全是因為借助了四大賢人的盛名,借助他們的名望保住了太子的地位。一個人的力量畢竟是有限的,要想在事業上獲得成功,除了靠自己的努力奮斗之外,有時需要借助他人的力量,只有"好風憑借力",才能"送我上青云"。
唐拉德.希爾頓于1887年圣誕節出生在美國新墨西哥圣安東尼奧的一個商人家里,他后來成為世界鼎鼎有名的旅店大王.
希爾頓成功之路上有許多令人難忘的趣事,其中借雞生蛋建造希爾頓大店飯最富有戲劇性.
夢想。
集資100萬美元建一座希爾頓大店飯,下決心創造一個幾乎不可思議的奇跡.
1920xx年,他首先為大廈選址,看中了達拉斯商業區的一個轉角處,這個地方屬于經營房地產而發了財的勞得米克.希爾頓冥思苦想,決定實施一個大膽的計劃,直接后勞得米克.
”我買你的地皮,是為了建一座旅館.”希爾頓說,勞得米克對他的企圖絲毫沒有覺察,笑著表示說如今這樣的旅館實在太少了.”不過,要建房子,需要一大筆錢,但我確實沒有這么多,所以我不想買你的地,只想把他租下來.”希爾頓不失時機地說.勞得米克勃然大怒,怒吼原來這小子是不想買地.
希爾頓趕忙向他說明,租期為99年,分期付款.”你保留運土地所有權,若我不能按期限付款,你可以隨時收回土地,”希爾頓,偷偷觀察了一下勞得米克的反應,接著說,”而且,你可以同時收回飯店.”勞得米克覺得有得可圖,吞下了最早的誘餌,表示同意,并定了每年3.1萬的租金.
”不過,我希望擁有一地產作抵押來貸款的權利.”這才是希爾頓真正的目的.”否則,大廈還是建不起來,地皮還是等于白租.”勞得米無開始不同意,但最終還是極度不情愿地接受了這個要求,他不想放棄這塊到嘴的肥肉.
希爾頓大飯店破土動工了,可是建到一半時希爾頓的錢就用完了,雖然得到了幾位朋友的支持,但他籌屋是的錢在大飯店即將完工時又花完了.希爾頓決定鋌而走險,再次在勞得米克身上打主意.
”我沒錢了,眼看工程就要被擱下,現在唯一的辦法是你把工程接上,使它完工,然后再租給我來經營.”勞得米無一聽勃然大怒:”你這個騙子!”但他除了兩次答應希爾頓的要求之外,又有什么辦法呢?總不能讓無用的龐然大物占住自己的地皮卻去向一個窮光蛋收取租金吧.勞得米克無奈補足所前的工程款,使飯店順利完工,他也和希爾頓簽定了出租飯店的。
合同。
年租金10萬美元.
1920xx年8月4臺4日,”達拉斯希爾頓”大飯店落成,像一顆明珠散發著迷人的光芒,希爾頓也開始了他輝煌的時代.隨后幾年,”希爾頓”系列旅館在美國各地建成,他組織了希爾頓旅館公司,希爾頓的事業如日中天.1979年希爾頓在92歲時安詳地閉上了他的眼睛,把一生辛。
勤奮。
斗出來的系統龐大的”希爾頓旅館”留給了后人!!!
在中國航運史上,有2位“船王”都是靠“借錢買船”發家的。一個是香港船王包玉剛。他開始創業的時候,就是向朋友借的錢。他借錢先買了一條破船,然后,用這條船去銀行抵押貸款,貸來了款,再買第二條船。然后,再用第二條船作抵押,去買第三條船。他就是采取這種“抵押貸款”的辦法,滾動發展起來的。
有一次,他竟兩手空空,讓著名的匯豐銀行為他買來了一艘嶄新的輪船。他是怎樣操作的呢?我們來聽聽他的說法。他跑到銀行,找到信貸部主任說:“主任,我在日本訂購了一艘新船,價格是100萬,同時,我又在日本的一家貨運公司簽訂了一份租船協議,每年租金是75萬,我想請貴行支持一下,能不能給我貸款?”
信貸部主任說:“你這個點子不錯,但你要有擔保。”他說:“可以,我用信用狀擔保。”什么是信用狀?就是“貨運公司”從他銀行開出的信用證明。很快,包玉剛到日本拿來了信用狀,銀行就同意了給他貸款。你看,船都沒有造,錢就給他了。你會問:為什么銀行會給他貸款?我們來分析一下:
安全。
不成問題。所以,銀行就敢貸給他。這就是他的說法,這里就有他的信用。如果你借了,又還了,今后別人才敢跟你打交道。
還有,包玉剛賺到一筆錢,不是像有些小財主那樣,存起來,這樣發展太慢,而是拿他繼續擴大規模。有規模才有效益,這樣才能做大做強。他就是用這種“滾動式”的“抵押貸款”經營法,在大洋里越滾越大,成為世界航運之首。
借助外力成功借助外力成功(匯總17篇)篇二
在人的人生過程中有的時候成功只需要憑借外物,但仍然不可離開努力的本質。
只有當你努力了,外物的力量才可以有更多,一個人拼命的走一個小時可走5公里,坐飛機一小時可走出100公里,可是如果沒有去努力的奮斗,這個外物的力量是不存在的。
當我們在學習的時候有的時候會遇到難題,容易碰到死角,這時候要憑借老師的幫助,但是不能完全依賴于老師。
所以說我們可以假借外物去幫助我們達到最高的目的,但是卻不可以依賴于外物,剩下還是需要自己的努力。
馬云的成功不僅僅只是意外,他憑借著所有的力量都去投身與電子商務,其中就有外物的力量,但他沒有一味去用,而是憑借自己的努力,毅力去做,去堅持,從而成功。
一個好的小品演員,尤其是無聲的小品,它不僅僅的有生動形象的道具,還更需要演員自己的表演能力,外物只是其中成功的因素之一。
好的樂曲雖然需要用高貴的音樂器材,但是音樂器材是可以保證音質不變,他給樂曲提供了一個外物的力量,但是歸根到底還得是樂曲本身是優美的,作曲人通過自己的努力才得以呈現的。
外物的力量是你得以成功的外部客觀因素而成功,還是你想到達更高的目的都離不開自己的主觀因素。這應該是假借外物的本質。
當有外物的力量的時候,我們可以假借他來達到自己的目的,但不要依賴它,不要只一味地想著會有力量來幫助自己,只要自己努力就可以了。
世間所有的事物有的只能靠自己的力量去完成,別人對你起的只能是推動作用,只有自己的主觀意志才是決定作用。
假借外物,不能太依賴于外物,所以,學會借助外物的力量。
借助外力成功借助外力成功(匯總17篇)篇三
在中國航運史上,有2位“船王”都是靠“借錢買船”發家的。一個是香港船王包玉剛。他開始創業的時候,就是向朋友借的錢。他借錢先買了一條破船,然后,用這條船去銀行抵押貸款,貸來了款,再買第二條船。然后,再用第二條船作抵押,去買第三條船。他就是采取這種“抵押貸款”的辦法,滾動發展起來的。
有一次,他竟兩手空空,讓著名的匯豐銀行為他買來了一艘嶄新的輪船。他是怎樣操作的呢?我們來聽聽他的說法。他跑到銀行,找到信貸部主任說:“主任,我在日本訂購了一艘新船,價格是100萬,同時,我又在日本的一家貨運公司簽訂了一份租船協議,每年租金是75萬,我想請貴行支持一下,能不能給我貸款?”
信貸部主任說:“你這個點子不錯,但你要有擔保。”他說:“可以,我用信用狀擔保。”什么是信用狀?就是“貨運公司”從他銀行開出的信用證明。很快,包玉剛到日本拿來了信用狀,銀行就同意了給他貸款。你看,船都沒有造,錢就給他了。你會問:為什么銀行會給他貸款?我們來分析一下:
銀行肯定擔心,怕他有錢不還,或有情況還不了錢。這沒關系,因為銀行這里有貨運公司的“信用狀”擔保,這家公司很守信用,如他不給錢,銀行可以找這家貨運公司,安全不成問題。所以,銀行就敢貸給他。這就是他的說法,這里就有他的信用。如果你借了,又還了,今后別人才敢跟你打交道。
還有,包玉剛賺到一筆錢,不是像有些小財主那樣,存起來,這樣發展太慢,而是拿他繼續擴大規模。有規模才有效益,這樣才能做大做強。他就是用這種“滾動式”的“抵押貸款”經營法,在大洋里越滾越大,成為世界航運之首。
借助外力成功借助外力成功(匯總17篇)篇四
周瑜對諸葛亮說:“3天之內,給我打造10萬支箭。”這是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諸葛亮還是滿口答應。為什么?打造不出可以借嘛!他跟曹操說“我想殺你,借我10萬支箭好嗎?”
在一個大霧蒙蒙的早上,諸葛亮派出幾千艘木船,船上扎滿了稻草,佯裝攻打曹營的樣子。曹操一看諸葛亮你真的要殺我呀,我先用箭射死你,命令所有的弓箭手萬箭齊發,結果箭一支支射到了船的稻草上。不到一個時辰,諸葛亮就收到曹操送來的10多萬支箭。
誰說借力只能面向“我的同事、我的朋友、我的親人”,有時候你的競爭對手也是很好的借力對象。突破“我”的局限,世界才會更寬廣。
借助外力成功借助外力成功(匯總17篇)篇五
1、成吉思汗,就是善于借助他人力量。鐵木真當年進攻蒙古蔑乞兒部時,兵力不濟,后來他聯合草原雄鷹札木合,一舉殲滅蔑乞兒部,等到他與札木合爭雄時,又聯合王罕,打敗了札木合,奠定其草原霸主地位。
2、漢高祖劉邦共有八個皇子,生母不一,為了爭奪太子之位,展開了子與子、母與母之間的明爭暗斗。劉邦有位愛姬戚夫人,她想要劉邦廢除太子,改立自己的兒子如意為太子。可呂后想保住自己的兒子劉盈的太子地位,于是她找張良幫忙。張良獻上一計:“皇上一直想招聘四個隱居的賢人出山,但他們始終不肯,若將他們迎為賓客,太子常請此四人赴宴,必會被皇上看見而問其原因。”果然不出張良所料,高祖以為劉盈為人恭敬仁孝,天下名人慕名而來,終于打消了廢去太子的念頭。劉盈的成功完全是因為借助了四大賢人的盛名,借助他們的名望保住了太子的地位。一個人的力量畢竟是有限的,要想在事業上獲得成功,除了靠自己的努力奮斗之外,有時需要借助他人的力量,只有“好風憑借力”,才能“送我上青云”。
4、葡萄藤借助木竿,盤環而上,沐浴陽光;大海的浮游生物借助洋流,四處漂泊,一日千里;蒲公英借助徐徐輕風,隨遇而安,繁衍生息。孔明借以東風,火燒赤壁;曹聰不是借水浮之力,輕靈之船,那么即使有百斤之砣,百方之盤,百米之桿,又怎能稱出大象的重量;鯤鵬借巨風以升萬里,而行至南海;候鳥借氣流以結隊飛行,而南北遷徙;明月借日光以照亮黑夜,而皎輝如練,荀子《勸學》中所說:“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善于利用外物的人是有智慧的人,而智者的成功可能性是很大的。
5、牛頓-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世界,沒有前人鋪設的道路,他也達不到那樣的高度6、田徑場上,運動員借助長竿一躍而上,在半空中盡力舒展,全力躍過心中的目標高度??這普通的一幕卻給我以啟示,很多事何嘗不是如此!善于借助外物或外力,加上自己的努力,而獲得驚人的成功,這樣的例子太多了。
為前總統的背景,升任國務卿。他們都是由于擅長借力,而得以打破傳統,登上高位。
8、有時,當人力能達到目標,善假于物又能使他們的成功錦上添花。郎朗在成為著名的演奏家后,憑借一首“中國風”在國外廣受贊譽。由此觀之,善假于物者能讓他們擁有更多的機會、更強的實力,甚至變劣勢為優勢,盡管“借力”能帶給人以便捷、成功,然而,物極必反,我們又不可過于依賴外物。
9、曾經的日本經濟極其依賴世界市場,雖然在一段時間內繁華無限,然而索羅斯掀起的一場金融風暴就將東京股市摧殘得面目全非,原因就是日本經濟對外界的過度依賴。
老人常說“信誰都不如信自己”。外物固然可以憑借,但誰也說不清支撐你的拐杖什么時候會折斷,你所站的平臺什么時候會倒塌。在此種情況下,主要憑借主觀努力,適當輔以外界幫助,才是正道。
同時,我們也應充分考慮自身情況,選準借力,就像選擇最合適的撐竿一樣。公安局在網絡上發布搜尋被拐賣兒童的啟事,卻回應極少。究其原因是拐賣兒童多數被賣到山區,而山區恰恰是網絡普及率最低的地區,網絡這個最便捷的工具反而不能發揮作用;反之,李連杰巧妙借用參加各種大型公開活動的時機宣傳“壹基金”,明星身份加上活動的吸引力,讓大部分人都知道了這個基金的存在。可見,只有全面考慮,選擇了恰當的借力,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
曹沖稱象,借水力稱巨象,人謂神童.借巨象以證已智,孟德驚嘆.
10、善假于物,是善于借助外物的提示果,如此稀松平常的事,最后竟成為了發現萬有引力定律的源頭!萬有引力定律這一重大發現,恰恰是源于牛頓的善假于物。如果牛頓沒有善假于物的意識,他又怎么會從如此平常的一件事中發現偉大的萬有引力定律呢?如果一只蘋果,在你面前從樹上掉下來,你會作何反應呢?對于牛頓,他發現這是一個值得深究的問題。牛頓就是這樣,善于借助外物的提示,從而一步步揭示了震驚世界的萬有引力定律!如今,當我們感慨萬有引力定律的發現如此微妙時,不得不歸功于牛頓的敏于發現!當我們贊頌牛頓的偉大時,不能忘記這一切正是源于他的善假于物!
變現狀,使之符合自己的意愿。
《郁離子》中“鸛鳥移窠”的寓言,其中提到墓門,從而有所發現。墓門老人在看到鸛鳥搬家后,得知大水將至,告訴了子游,子游便積極地組織大家修造船只,最終幸免于一場山洪。但巨大的山洪沒過了大樹,將鳥兒的巢窠給沖走了。子游借助了鸛鳥的消息和“水漲船高”的道理,改變了危急的現狀,得以保全,這正是他善假于物的表現!如果子游不懂得善假于物,他將對墓門老人的提示無動于衷;他還可能就像鸛鳥那樣,單純地把巢移到更高的位置,最終還是逃不過這場災難。
借助外力成功借助外力成功(匯總17篇)篇六
蒲公英沒有飛翔的動力,卻憑借風的吹拂,將種子撒向了山川大地;紫藤蘿沒有挺拔的軀干,卻憑借枯樹的攀依,向世人展示了自己的美麗;叁峽本是閉塞的群山,卻憑借水流的沖擊,造就了今天的奇偉瑰麗;月亮本無耀眼的光芒,卻憑借太陽的反射,惹起世人的無限遐想……平凡的事物因為借了他物的長處才有了不平凡的成功,要想補己之短,只有巧借他物。
是什幺,使曹沖破解了滿朝文武都難以解開的稱象難題?
是什幺,使匡衡在家徒四壁,連油燈都舍不得點的情況下依然可以夜讀詩書?
是什幺,使諸葛亮人手不夠、材料不夠、時間不夠卻可以按時得到十萬支箭?
無他,巧借它物耳。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誰能保證自己有足夠的能力做好每一件事?誰敢說僅憑一己之力便能走向成功?沒有人敢夸下這樣的海口,因為人生中難免會遇上我們個人無法解決的問題,這個時候我們就應想想它物,以它物來補己之短。
蒲松齡,在書齋中苦思良久而難下筆,遂去路口向他人搜尋奇人異事之文章,終于著就“寫人寫鬼高人一等,刺貪刺虐入木叁分”的《聊齋志異》。
沃森和克里克,兩次構建dna模型卻均遭失敗,后來借用了科學家麥爾金斯的研究成果才最終成功。
一個人若想成功,巧借它物是必然也是必須的,同樣,一個民族一個國家要想強盛,也應當學習借鑒別人的先進技術和經驗。中國,一條塬本昂首于世界之巔的巨龍,卻因為閉關鎖國成了列強口中的肥肉,于是在西方堅艦利炮的轟擊下,腐朽的清政府也有人喊出了“師夷長技以制夷”的口號。新中國成立之后,明智的中國人更加明白了“巧借它物,補己之短”的重要性,于是改革開放、吸引外資成了中國發展的催化劑,中國,憑借自己古老的文明,憑借中國人的不懈奮斗,憑借發達國家的先進技術,必將再一次成為亞洲乃至世界的雄獅!
如果你是一條沒有槳的船,沒關系,揚起帆,讓風送你一程。
如果你遇上了難解的題目,沒關系,巧借它物,補己之短。
借助外力成功借助外力成功(匯總17篇)篇七
漢高祖劉邦共有八個皇子,生母不一,為了爭奪太子之位,展開了子與子、母與母之間的明爭暗斗。劉邦有位愛姬戚夫人,她想要劉邦廢除太子,改立自己的兒子如意為太子。可呂后想保住自己的兒子劉盈的太子地位,于是她找張良幫忙。
張良獻上一計:“皇上一直想招聘四個隱居的賢人出山,但他們始終不肯,若將他們迎為賓客,太子常請此四人赴宴,必會被皇上看見而問其原因。”果然不出張良所料,高祖以為劉盈為人恭敬仁孝,天下名人慕名而來,終于打消了廢去太子的念頭。劉盈的成功完全是因為借助了四大賢人的盛名,借助他們的名望保住了太子的地位。一個人的力量畢竟是有限的,要想在事業上獲得成功,除了靠自己的努力奮斗之外,有時需要借助他人的力量,只有“好風憑借力”,才能“送我上青云”。
借助外力成功借助外力成功(匯總17篇)篇八
有人孤獨地走在浩渺的大漠里,卻不肯接過別人遞過的手杖;有人獨駕一葉扁舟行駛在大海上,卻找不到正確的方向……結果一個累死在黃沙上,一個消逝在大海里。
拒絕“借”的人的下場只能是這樣。康德說:“人只有生活在人群中才是個人,有人性才是個人。”在這樣的社會里,沒有誰是孤島,只有懂得“借”,才能找到生路。
自然美需要“借”,紫藤蘿和牽牛花是憑借枯樹和籬笆而展示昂然之姿的,否則只能匍匐在地,被人踐踏。古人詠白海棠“偷來梨蕊叁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講的也正是自然界中因“借景”才創造出美麗的哲理吧。
人生也需要“借”。沒有誰是完美的,世界上的人加在一起就擁有了所有的亮點,你卻只擁有其中的一部分,只有借鑒他人的優點,方能擁有豐富的學識和健全的人格。打開你的心扉,借來一縷陽光——或者叫真誠,或者叫友誼——來照亮你的心靈,讓鮮花開滿心田,你會發現人在世上的幸福快感,這是緊閉的心靈永遠也感受不到的。
國家同樣需要借鑒。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我行我素,獨來獨往就意味著死亡,沒有誰可以將外部世界棄擲一邊而獨自生活。忘不了近代史上盲目自大的清政府不肯學習西方,終致滅亡;也忘不了“十年浩劫”趕走了外國科學家,痛失現代化之良機。前人的帆影已經遠去,潮水已打濕我們的衣襟——不能緊閉國門了,開放,開放!讓春風吹進家園,譜寫改革開放的新篇章!
民族,亦要“借”。民族文化需要交流,民族需要交融。在多民族交相輝映的中華大地上,各民族文化需要借鑒,這才叫中華精神;在世界上,各民族同樣可以“和而不同”。“中法文化年”的舉辦使許多巴黎人愛上了博大深邃的中華文化,也使中國人對那個充滿革命主義精神的法蘭西民族了解更多了,在相互借鑒的過程中,兩民族都得到了發展。
恰當的借鑒,并不是人云亦云,亦步亦趨,而是借其之長補己之短,展示出借鑒之美。讓我們學會借鑒吧。
借助外力成功借助外力成功(匯總17篇)篇九
古語有云:他山之石,可以為錯。錯者,磨刀石也。這是出自《詩經》中一句名言,指別國的賢才可以用來治理本國。后比喻借助外力,改正自己的缺失,又引伸,吸取他人的經驗而成就自己。這是人取得成功的“借”的一種智慧吧。
記得《三國演義》赤壁之戰中就有兩個關于“借”的故事,一是諸葛亮草船借箭,二是諸葛亮借東風。周瑜知道諸葛亮的才華,留下他對東吳是一大害,便借造箭之名,企圖殺害諸葛亮,諸葛亮巧用草船借箭,完成任務。如果沒有草船借箭,恐怕諸葛亮如何也造不完十萬支箭,而中了周瑜之計。草船借箭后,周瑜見計未成,只好思量如何打敗曹軍,他和諸葛亮均想到火攻,但由于曹軍處于上風,無法實施,黃蓋詐降后,諸葛亮便搭筑招風臺,招來了東風,劉孫大軍巧借東風,火燒曹營,大敗曹軍。可見“借”的力量發揮到極致!
正如《勸學》中所說的,“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他人之力為自己所用,才是智者。劉邦就是一位智者,劉邦和項羽相比,力量弱小,但最終取得了楚漢之爭的勝利,而項羽卻烏江自刎。劉邦取得勝利的原因就是善于借他人之力,他有張良,蕭何;而項羽僅憑一己之力。一夫之勇。如何能打得過劉邦!
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必須更好的借他物為己用,只生活在自己的圈子里,最終會被社會淘汰,舊中國正是因為閉關鎖國,不與世界交流,不借助世界的先進技術,才被列強凌辱。我們必須正視歷史,不能再重蹈覆轍了。
牽牛花借助大樹的挺拔向人們展現了自己的美麗;大樹卻憑借牽牛花的美麗,襯托了自己;紅花借綠葉的純潔展現了自己的美麗;綠葉借紅花襯托了自己的純潔。
在人生的長河中,無論學習工作還是做人,都讓我們學會這種“巧借東風”的智慧,通向人生一個個成功的彼岸!
借助外力成功借助外力成功(匯總17篇)篇十
江河有不屈不撓的意志,才能交匯成浩瀚的大海;雄鷹有至死不渝的意志,才能翱翔于遼闊的藍天;松脂有千年不悔的意志。所以,我堅持學會了溜冰。
一天,我穿上了心愛的溜冰鞋,準備試著去溜溜看,剛一站起來就摔了一跤。我用手撐著地,用左腳一蹬,我就站起來了,我便開始得意洋洋起來,誰知,我剛走一步就又摔了一跤,心想;我怎么這么倒霉啊。我含著淚水慢慢地站了起來,小心的溜著,我竟然可以溜了,正當我欣喜若狂時,一不小心“啪!”的一聲,我摔得個四腳朝天,心想:我還是放棄吧,但我想到了“有志者,事竟成!”這句話,我咬了咬牙,。堅定了決心調整了一下呼吸,撐著地的腳用力一蹬,慢慢地把身子抬了起來,挺直。呀!我站起來了!我開始試著溜了,小心翼翼的,竟好久都沒有摔下來了。大家都用鼓勵的目光看著我,我心想:我一定要溜地更好,更出色!于是,我便一遍又一遍的溜著,我一次比一次溜得好。
經過幾個月的練習,我溜冰技術越來越熟練,越來越高超,摔跤的次數越來越少了。最終,我成了溜冰的高手。
能成為溜冰高手是應為我相信做任何事情都要堅持不懈都要努力,要有一種滴水穿石,鍥而不舍的動力,精神。這樣才能做成,才能成功。不經歷風雨,怎能看見彩虹?人生不是隨隨便便就能成功的。
借助外力成功借助外力成功(匯總17篇)篇十一
勤能補拙良訓,一分辛苦一分才。古今中外,每一個成功者手中的鮮花,都是用他們辛勤的汗水澆港灌出來的。可見,刻苦學習是踏上成功之路的唯一途徑。
說到這里,你可能會問為什么要刻苦學習?因為學習也是實踐,不斷的學習與實踐是人們獲得才能的基礎和源泉。只要一絲不茍地努力學習敢學敢問,變不知道為知道,不斷地增長知識,相反,如果學習時三心二意,不懂裝懂,在學習中投機取巧,弄虛作假,就會一事無成。
我想大家都知道《懸梁》的故事吧。東漢時期,有個著名的政治家叫孫敬,每天從早到晚,常常是廢寢忘食,時間久了,他還不休息,疲倦地直打瞌睡他怕影響學習,便把繩子系住頭發綁在房梁上。這樣打盹時,頭一低,繩子牽住了頭發,馬上就清醒了,可見,我們古代人民是多么熱愛學習呀!
你們愛因斯坦嗎?他是一位偉大的科學家,可他在中學時的成績卻不好,考了二次大學才被錄取,學習也不出眾,畢業后很長時間都找對象到工作,在七年里,他在極其艱苦地條件下,頑強地學習工作著,終于利用業余時間勾畫出了相對論的理論基礎。
可見生而之知者是不存在的,天才也是不存在的。人們的才能雖有差別,但主要來自于刻苦努力的學習。世界上沒有學不會的東西,問題在于你肯不肯學,自幼養成刻苦努力學習的習慣,就會比一般人更有才能,人們卻誤以為是什么天才,捧之為神童,其實天才與神童的才能主要是后天刻苦努力獲得的。
寶劍鋒從從磨研出,梅花香苦寒來。讓我們刻苦學習成為祖國的棟梁,成為世界一顆耀眼的明星,為祖國的末來出一份力吧!
借助外力成功借助外力成功(匯總17篇)篇十二
洋務運動,又稱自強運動,是指1861年(咸豐十年底開始)至1894年,清朝政府內的洋務派在全國各地掀起的“師夷之長技以制夷”的改良運動,持續了近35年。在兩次英法聯軍失利、太平天國起義后,清廷上層為應對內憂外患形成了“洋務派”與“守舊派”兩種陣營,以李鴻章、曾國藩、左宗棠為代表的洋務派官員主張摹習列強的工業技術和商業模式,利用官辦、官督商辦、官商合辦等模式發展近代工業,以獲得強大的軍事裝備、增加國庫收入、增強國力,維護清廷統治。對中國邁入現代化也奠定了一定基礎。
借助外力成功借助外力成功(匯總17篇)篇十三
有3個賣梳子的人,他們都向和尚推銷梳子,結果說法不同,賣出的梳子多少也不同。
第一個賣梳的人,找到和尚說:“大師啊,你買把梳子吧!”和尚一聽,說:“我沒頭發要梳子干什么?”他說:“你雖然沒頭發,但可以用它來刮刮頭皮,撓撓癢,既舒服又疏通經絡,經常梳也是種鍛煉,腦子清醒,背經文記性好啊。”和尚一聽,心想:買把梳子有這么多好處,反正不貴就買一把吧。
第二個賣梳的人,找到和尚說:“大師啊,買把梳子吧!”和尚說:“我沒頭發要梳子干什么?”他說:“梳子不僅可以鍛煉身體,清醒頭腦,而且你在拜佛的時候,梳梳頭表示修整儀容,表示你對佛的尊重,如果讓你的弟子在每天朝拜佛祖的時候刮刮頭皮,表示眾弟子對佛的虔誠,更表示你大師對佛的一片深情厚誼。”和尚一想,對呀!于是就給他的10個弟子每人買了一把。
第三個賣梳的人,找到和尚說:“大師啊,你買把梳子吧!”和尚說:“我沒頭發要梳子干什么?”他說:“你雖然沒有頭發,但到你廟里燒香拜佛的信徒很多,假如你買把梳子送給他們,讓他們清醒清醒頭腦,看破世間的一切利益得失、恩恩怨怨,向佛的境界靠攏,這樣做表示了佛祖你大慈大悲的心腸,普渡眾生的心愿,那真是功得無量呀!由此,你廟里的香火也會越來越旺。”和尚一聽,有道理!馬上說:“我買1000把。”
文檔為doc格式。
借助外力成功借助外力成功(匯總17篇)篇十四
傳說春秋時期,越國有一美女,名喚西施,不僅有沉魚落雁之容,閉月羞花之貌,而且就是平時所做的任何一個動作,都是非常美的。因此常有一些姑娘模仿她的衣著,裝束;也常有一些人有意無意地模仿她的行為舉止。有一天西施患病,心口非常痛。她出去洗衣服時,皺著眉頭,用一只手捂著胸口,走在路上雖然非常難受,但旁人看來今天的西施卻又別有一番風姿。西施有一鄰居容貌長的很丑,見西施人長的美,別人時常效仿西施的衣著,舉止。她就常常暗地里觀察,看看西施到底與別人有什么不同之處。這一天,她看到西施用手捂著胸口,皺著眉頭的樣子后,感到非常美。于是她就跟著學起這個樣子來了。本來容貌就丑,又皺起了眉頭,本來形體就含胸弓背,卻又捂住了胸,弄得更加丑陋不堪,后人就把這個典故說成是《東施效顰》。唐朝王維在詩文中引用了這個典故,在“西施”中說道:“持謝鄰家子,效顰安可稀。”于是《東施效顰》的寓言故事,更加廣為流傳。
借助外力成功借助外力成功(匯總17篇)篇十五
誠信。
做人,是。
李嘉誠。
成功的秘訣,也是每一個成功者的靠山。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推薦關于成功人生必須借助的靠山以及秘訣,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貴人:貴人是你的“福音”。一個人要想成功,往往離不開貴人的鼎力相助。有貴人相助,往往能夠縮短你的奮斗。
時間。
為你的成功指點迷津;有貴人相助可以使你的人生充滿無窮魅力;有貴人相助可以使你的事業一帆風順、宏圖大展......尋覓自己的貴人并充分挖掘其內在的潛力會為你的一生帶來好運。
(二)同仁:同仁可以是事業上的伙伴,也可以是工作種的同事......推而廣之,可以是生活種萬萬千前與我們志同道合的人。同仁是我們的一面鏡子。與同仁做對比可以發現我們自身的不足與缺陷,可以展現自己的智慧也才華......同仁是我們一生種不可或缺少的力量。只有與同仁精誠合作、相互配合,才能完善我們的人生,使我們的事業發展壯大。
(三)朋友:“千里難尋是朋友,朋友多了路好走。”有一個為自己兩肋插刀的好朋友不愧為人生的一大樂事。交友是人生重中之重,它關乎一生的成敗。結識新朋友,不忘老朋友。老朋友是一杯陳年佳釀,永遠散發著溫馨的清香;新朋友則如同一杯清新的香檳酒,陶治你的情操、豐富你的生活,為你帶來全身心的新鮮感受。“多栽花少栽刺,多個朋友多條路。”把朋友當靠山,你的成功只路將會暢通無阻。
(四)敵人:現實生活種,人們往往將阻擋自己前進的人視為仇敵,這是人之常情。不過,換個角度思考:假如沒有敵人的存在,你的人生就會太寂寞;沒有競爭對手相抗衡,往往會使人玩物喪志、不思進取。對于敵人,你可以不喜歡,但不得不依靠。依靠敵人,你就會把握住人生的航向,會進一布辨偽去妄,使自己的意志剛強起來。
(五)親人:俗話說得好:“親人之情似海深,斬斷骨頭連著筋。”親人永遠是你。
生命。
種最強打、最堅實的后盾,是你最值得信賴的靠山。在親人寬闊的呵護下,你才能茁壯成長,勇敢地面對人生;在親人的諄諄忠告下,你才能徹底領悟人生,才能體會生命的價值和意義。親人的伴隨,會為你的一生送去溫暖,送去光明。
(六)眾人:“得人心者得天下。”凡是在事業上有突出建樹的人,都是具有一定威望和強大號召力的人。他們能夠密切。
團結。
群眾,最終成為任何力量都擊不敗的真正強者。如果你想成就偉大的事業,就必須千方百計地區贏得人心,“眾人拾柴火焰高。”有眾人相幫,你就擁有了無窮的力量,同時也會獲得戰無不勝、攻無不克的法寶。
(七)自己:漫漫人生路,坎坷何其多。在漫長的人生之旅種行走,有些人在困倦疲乏、哭不得志的時候總會抱怨人世間的艱辛,抱怨自己不幸的命運,認為自己沒有任何依靠。實際上,一個人不能靠自己能力改變命運的人,是不幸的,也是可憐的。因為這些人沒有將命運掌握在自己手里,反而成為命運的奴隸。困難當前,任何憂郁、彷徨都不要存在。事實可以證明:“解鈴還須系鈴人。”自己才是救世主,自己才是人生的最大依靠。
你的房子、家里的裝修,甚至你居住的城鎮,是否適宜你居住,這都是你可以控制的。即使我們個人無法控制,你也可以選擇是去繼續忍受還是搬到另外的地方去居住。
有沒有足夠的錢去消費,你自己最清楚。量入為出應該永遠是你避免財政問題的一個黃金法則。
一個知名品牌的t恤上印著這樣的話:“當你被火雞包圍的時候,你很難發出蒼鷹的吼叫!”這種說法自有它的道理。擁有什么樣的朋友,你自己要做這個決定。你的朋友可以把你托起來,也可以把你拖下去。
成功人生的秘訣4:基本的健康狀況。
在一定程度上,我們的健康取決于生物遺傳和生活環境。可更為緊要的是我們自己的選擇:健康的飲食、經常的鍛煉、良好的睡眠習慣以及例行的體檢等等。
你有權力決定如何去“消費”自己的時間。可不要忘記,你的時間每天不會多于24小時,這對于任何人來說都是一樣的。
當你離開這個世界的時候,你給后人留下的永恒遺產是你的行為、話語和精神,而不是金錢與財富。
你如何行動是你自己的事情。你可以選擇去做也可以選擇不去做,但你都要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同樣的道理,你說的話(或寫下的文字)也要自覺去精心選擇。和你的行動一樣,你說的話(寫下的文字)都會對你以及和你相關的人的生活有著深遠的影響。
的確,有些潛意識的想法是你無法控制的。可你所認真思考的東西、你的信念、你的理想等等,都是你自愿接受并秉持的思想。
這是最容易被我們忽視的一項。常聽到有人這么說:“我學歷不高,經驗不夠,有個工作就算了!”這樣的話很容易說出口,但卻是荒謬至極。這只是你逃避責任的一個借口。你的工作是你選擇的,而不是工作選擇了你。去留之間,都在于你自己的選擇。
借助外力成功借助外力成功(匯總17篇)篇十六
俗話說得好:借力發力不費力。懂得借力發力的人,就能夠以小博大,以弱勝強,以柔克剛,就能夠四兩撥千斤。
在一個大霧蒙蒙的早上,諸葛亮派出幾千艘木船,千帆齊發,船上扎滿了稻草,當船駛到河中央的時候,敲鑼打鼓,鞭炮齊鳴,殺聲震天,佯裝攻打曹營的樣子。曹操站在城墻上一看,江面上朦朦朧朧地有很多船只向他駛來,曹操以為周瑜真得要攻城了,于是,就命令所有的弓箭手萬箭齊發,結果箭一支支射到了船的稻草上。不到一個時辰,諸葛亮就滿載而歸,收到曹操送來的10多萬支箭。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草船借箭”的故事。
借助外力成功借助外力成功(匯總17篇)篇十七
東漢末年,朝廷腐敗,天下大亂。亂世中,江南出了一位名叫孫堅的英雄。
孫堅從小機智勇敢。他十七歲那年,有一次跟父親乘坐一條客船前往錢塘。不料,船到錢塘江口,忽然遇上了一伙海盜。他們氣勢洶洶地跳上客船,不由分說,就搶開了乘客的財物。洗劫一空后,又在岸邊吵吵嚷嚷地分贓。
船上的乘客大都是商人,一個個嚇得戰戰兢兢,躲在艙里不敢露面。
這時,孫堅忍不住了,他怒火滿腔地對父親說:“這伙海盜太可惡了。
不過,他們沒有什么了不起的,讓我去收拾他們。”父親一聽,連連搖頭:“你一個小孩子家,哪是他們的對手?”孫堅胸有成竹地回答:“放心吧,我自有妙計。”說著,就提起一把錚亮的大刀上了岸。他站在一座高高的礁石上,揚起手臂,指東劃西,做出一副指揮人馬、部署兵力的樣子。海盜們遠遠望見他神氣活現的身影,以為是官兵大隊人馬來追捕了,慌忙丟下財物,四散逃命。孫堅乘機追趕,揮刀砍死一個海盜,帶著人頭回到船上。
父親看到兒子這樣勇敢,又驚又喜。從此,少年孫堅的事跡就傳揚開了。
東漢年間,班超幫助哥哥班固一起撰寫《漢書》,但他認為一個男子漢的抱負不應只在紙筆上,于是棄文從武,參加了對匈奴的戰斗。他堅毅果敢的性格使他在戰場上屢建功勛。后來,東漢王朝為了聯合西域各國共同抗御匈奴的侵擾,就派遣班超作為使節出使到西域去。
班超手持漢朝的節杖,帶領著由36人組成的使團出發了。他們首先來到了鄯(shan)善國。班超晉見了鄯善國王,說:“尊敬的國王陛下,我們漢朝的皇帝派我來,是希望聯合貴國共同對付匈奴。我們吃過很多匈奴入侵的苦,應該攜起手來,同仇敵愾,匈奴才不敢再猖狂肆虐呀!”鄯善國王早就知道漢朝是一個泱泱大國,國力強盛,人口眾多,不容小視,現在又見漢朝的使者莊重威儀,頗有大國之風,果然名不虛傳,就連連點頭稱是道:“說得太對了,請您先在鄙國住幾天,聯合抵抗匈奴之事,容過兩天再具體商議吧。”
于是班超他們就住下了。頭幾天,鄯善國王待他們還挺熱情,可是沒過多久,班超便察覺國王對他們越來越冷淡,不但常找借口避開他們不見,就是好不容易見上了,也絕口不提聯合抗擊匈奴之事了。班超有了一種不祥的預感,他召集使團的人分析說:“鄯善國王對我們的態度越來越不友好了,我估計是匈奴也派了人來游說他,我們必須去探察一番,搞清事情的真相。”夜里,班超派人潛進王宮,果然發現國王正陪著匈奴的使者喝酒談笑,看樣子很是投機,就馬上回來將這個消息報告給班超。接下來的幾天,班超又設法從接待他們的人那里打聽到,匈奴不但派來了使節,而且還帶了100多個全副武裝的隨從和護衛。他立刻意識到了事態已經發展到很嚴重的地步,就馬上召集使團研究對策。
班超對大家說:“匈奴果然已經派來了使者,說動了鄯善國王,現在我們已處于極度危險之中,如果再不采取有效措施,等鄯善國王被說服,我們就會成為他和匈奴結盟的犧牲品。到時候,我們自身難保是小事,國家交給的使命也就完不成了。大家說該怎么辦?”大家齊聲答應:“我們服從您的命令!”班超猛擊了一下桌子,果斷他說:“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現在我們只有下決心消滅匈奴,才能完成我們的使命!”當夜,班超就帶人沖進匈奴所駐的營壘,趁他們沒有防備,以少勝多,終于把100多個匈奴人全部消滅了。
第二天,班超提著匈奴使者的頭去見鄯善國王,當面指責他的善變說:“您太不像話了,既答應和我們結盟,又背地里和匈奴接觸。現在匈奴使者已全被我們殺死了,您自己看著辦吧。”鄯善國王又吃驚又害怕,很快就和漢朝簽訂了同盟協議。班超的舉動震動了西域,其他國家也紛紛和漢朝簽訂同盟,很多小國也表示和漢朝永久友好。班超終于圓滿地完成了使命。
在危急的情境之下,就應當像班超一樣果斷,敢于冒必要的危險,才能夠獲得成功。如果這時還猶猶豫豫畏縮不前,后果就不堪設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