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模板的編寫需要考慮學生的學情和能力水平,以確保教學內容的針對性和有效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準備的一些教案模板范文,供大家參考借鑒,共同提高教學質量。
假如沒有灰塵說課稿(實用18篇)篇一
“時時勤拂拭,勿使染塵埃。”同學們,你們一定還記得上學期學的那篇《假如沒有灰塵》這文章吧。生活中微不足道的灰塵,居然有如此巨大的作用。人們都非常討厭灰塵,可有誰會想過,生活離不開灰塵。
天空則呈蔚藍色狀。之所以我們看到的天空是由藍逐漸變白,是因為空中灰塵含量較高。假如天空中沒有灰塵,天空將永遠是單調的蔚藍色。空氣中的水蒸氣要依附著灰塵才能形成穩定的水滴,從空中落下來。濕漉漉的地面,水分全被灰塵吸收了,地面才會比較干燥。假如空中沒有灰塵,大地將永遠是濕漉漉的。由于小水滴的折射,才會有大自然中氣象萬千的景色。
濕漉漉的地面,會影響到生物的生存。人們在潮濕的地面呆久了,會導致呼吸困難,甚至會有生命危險,多么可怕!
看上去微不足道的灰塵,原來有那么大的作用。現在再閱讀《假如沒有灰塵》那一課,真令我回味無窮啊!
假如沒有灰塵說課稿(實用18篇)篇二
讀完《假如沒有灰塵》這篇文章,我驚訝不已,灰塵竟在大自然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古往今來,人們都認為灰塵是最討厭的東西,是它污染了環境,便有了“時時勤拂拭,勿使然塵埃”的詩句。但是,人們有沒有想過,灰塵卻是大自然不可缺少的“寶貝”呢!它能折射陽光;使水蒸氣在天空中凝結成云。所以氣象萬千、生物存活、七色陽光......都是歸功于灰塵的存在。
從這一篇文章,我悟出了一些道理: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兩面性,都有好處與壞處,都不可能是完美無瑕的。
先從狼說起。人們都說狼是最兇惡的動物,要消滅他們。但是如果狼在世界上銷聲匿跡了,兔子就沒有了天敵,便在草原上橫行霸道,大吃特吃。兔子繁衍的速度極快,不久,美麗的大草原將被成千上萬只兔子的狂妄毀滅,變成一片光禿禿的荒地。
再說人吧。有的人善于繪畫,可以開一間自己的畫廊;有的人不善于繪畫,但是廚藝一流,可以開一家大酒店;還有的既不擅長繪畫,廚藝也不怎么樣,但是計算又快有準,他就可以成為商店里的收銀員。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擅長和愛好,有不同的事業。因此,我們不要一直惦記別人的缺點,要不斷挖掘別人的優點,去感悟,去學習。
假如沒有灰塵說課稿(實用18篇)篇三
大家好!我講授的內容是五年級語文上冊第12課《假如沒有灰塵》。下面我就說說教材,學情,教學重難點、教學設計和板書設計。
《假如沒有灰塵》一課,是人教版五年級語文上第三單元的一篇課文,這一單元是說明文單元,對學生的學習要求是:抓住課文的要點,了解基本的說明方法,并且試著加以運用。《假如沒有灰塵》一課,是本單元的第四篇課文,略讀課文。
《假如沒有灰塵》是一篇非常吸引人的說明文,他從一個全新的角度向我們介紹了人見人煩的“灰塵”原來與人類的生存息息相關。作者在講述灰塵的作用的同時,還向讀者揭示出了一個深刻的哲理:事物往往具有兩面性,只有更加全面的'了解,才能更加正確地認識,才能趨利避害。
由于這是本單元最后一篇說明文了,學生對于本單元課文中的說明方法以及起到的作用,已經有了一定的認識。他們能夠從文章中找到常用的說明方法,并且分析出使用效果。這又是一篇略讀課文,文字淺顯,所以應以學生自學為主。另外,“我們應該辯證看待事物”這一哲理,學生在自悟中很難體會到,也需要教師進行指導。
1、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學習本課生字,理解和積累本課語言;知道灰塵的特點和作用。
能力目標:理解課文主要內容,繼續引導學生學習說明文的表達方法,體會作假設、列數字、對比等說明方法。體會作者準確的用詞,形象的表達。
2、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體會說明事物的表達方法。
難點:明白灰塵與人類的關系,懂得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
1、創設情鏡,激情導入。
2、初讀課文,了解要求。
3、依照提示,自學討論。
4、全班交流,點撥指導。
5、小結感悟,延伸拓展。
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
設計意圖:作者以“假如沒有灰塵”這個假設作為文題,目的就是從一個全新的角度介紹灰塵這種司空見慣的東西,以引起讀者的好奇心,引發他們的閱讀興趣。
因此教學的導入部分,我們與作者的步伐一致,也采取了這種形式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對作者命題的巧妙進行了滲透。
我們一起走進今天我們學習的這篇課文吧。
二、初讀課文,了解要求。
設計意圖:學生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了解課文大意,認識生字生詞,說說沒有灰塵行不行。
1、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由讀課文,說說沒有灰塵行不行?
2、出示生字生詞指名學生認讀,教師教讀。
三、依照提示,自學討論。
設計意圖:略讀課文就是要以學生的自學為主,但是這種自學又不能是漫無目的地亂讀,學生的閱讀思考需要指導和引領,而略讀課文前邊的導語,起到的就是這樣的作用,因此設計了這一環節的教學。小組合作學習方式,把自主權交給學生,通過學生“找一找”、“讀一讀”、“感一感”,讓學生全員參與,全方位參與,從填表中弄明白灰塵的特點,作用及說明的表達方法。
1、指名讀閱讀提示,明確學習要求。
3、小組合作完成表格。
灰塵的特點灰塵的作用使用的說明方法。
四、全班交流,點撥指導。
設計意圖:讓學生找出課文中描述灰塵特點和作用的句子,把它讀出來,以讀帶講,并說說使用的說明方法,通過讀表現出灰塵的特點和作用。
五、小結感悟,延伸拓展。
設計意圖:讓學生整合學習的內容和知識,融會貫通,在對文章內容有了明確認識之后,要引導學生理解表達方法,首先是總結4—6自然段相同的表達方法,其次是感受這篇課文最突出的做假設的方法,通過讀4—6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話,知道人類的生息離不開灰塵。結合前面討論的灰塵的危害,引導學生對比灰塵的危害與作用,體會任何事物都具有兩面性這一深刻哲理。
1、默讀4—6自然段,找出他們在表達方法上有什么共同點。
3齊讀這幾句話,說說你從中受到了什么啟示?
五、板書設計:
設計思路:根據學生回答,適時進行板書,很好地體現了教學目標,幫助學生更好的把握課文的重難點。
灰塵的特點灰塵的作用使用的說明方法。
細小削弱陽光列數字、作假設、作比較。
散射七色陽光使天空顏色呈現深淺變化作假設、作比較。
具有吸濕性能調節氣候、氣象萬千作假設。
假如沒有灰塵說課稿(實用18篇)篇四
1、認識4個生字。
2、朗讀課文,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認識到灰塵的特點和作用,學會辨真地看待事物。(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
3、了解課文所用的說明方法。重難點:認識到灰塵的特點和作用,學會辨真地看待事物。
1、生字卡片。
2、收集資料了解灰塵與人類生活的聯系。
3、查字詞典,理解意思。
塵埃、拂拭、飽和、依附、濕漉漉、朝暉、日暈、單調。
1課時流程創設情境,激趣導入初讀課文,了解大意依照提示,自學討論教師活動教師走進教室,連續地咳嗽,手在空氣中扇著,然后說;“屋里有土可太不舒服,我向大家一定和我一樣都討厭灰塵。那假如沒有灰塵是不是很好呢?今我們就來學習《假如沒有灰塵》”板書課題。
2、學生討論回答。
3、邊讀邊畫出生字詞,讀一讀體會在學生體會課文的意思。
4、出示生字詞指名帶讀。
5、學生指名齊讀。濕漉漉朝暉日暈單調。
6、指名讀閱讀提示。
7、先默讀思考:灰塵有什么特點和作學生小組討論。然后與小組同學討論作者是怎樣說明這些特點和作用的。
1、指名讀3、4、5自然段最后一句話,你從中得到12什么啟示?
3、交流課前查的資料:說說灰塵與人在價值,要正確認識。類生活的關系。
假如沒有灰塵說課稿(實用18篇)篇五
今天,老師讓我們學習一篇課文,題目是《假如沒有灰塵》。
讀者題目,我想;平時人們只希望沒有灰塵,今天有人填寫了一篇關于沒有灰塵的文章。但是,他會怎么寫,會寫什么呢?帶著這種疑惑,我走入了課文。
讀完課文了,我知道了我們是離不開灰塵的,請看課文:灰塵在吸收太陽部分光線的同時向四周散射光線,如同無數個點原光,太陽經過灰塵的散射,強度大大消弱,因而變的柔和,假如大氣中沒有灰塵,強烈的陽光將使人無法睜開眼睛。我還知道了灰塵具有吸濕性能,當然,我還有疑惑,比方說:如果沒有灰塵,那么大自然中的生靈會不會絕部滅亡。我想:我還要在讀一讀,所以,我再次走進課文。
這次,我又有了新的發現,從地面蒸發到大氣中的水氣逐漸增加,大氣中的相對濕度不斷上升,就會影響生物的生存。如果沒有灰塵,就會影響到我們的生存。
但是,我還有一點小小的疑惑,我要重讀第五自然段,我不明白,天空的顏色是怎么變過來的呢?終于讀完了,我才明白,天空是因為底層大氣中的灰塵含量較高,所以才會由藍變白。
我為自己感到高興,三次課文讀下來,我收獲真多!課文內容被我逐步掌握,說實話,我覺得灰塵有它的好處,和我們也一樣,一個人,有他的優點同是也有他的`缺點。
課文讀了幾次,我也有了很多收獲,不過,我清楚的知道,一定還有很多我沒有注意到的地方,所以,我會還再次拜訪“它”的,這次,我要次,詞。句方面下手了。這次,我會讀的慢一點,把我覺得好的詞語和句子找出來。
哎,這個詞用得真好,你瞧,它是這樣寫得,”龐然大物“還有這個詞”濕漉漉“,讀一讀,用得可真恰當,瞧這句話”因此,古往今來,人們總是“時時勤拂拭,勿使染塵埃”今后,我也要用!
啊,學習了這篇課文,我才認識到灰塵竟然有這樣的好處,我回去要告訴爸爸媽媽。
假如沒有灰塵說課稿(實用18篇)篇六
《假如沒有灰塵》這篇說明文語言準確、生動,知識性、趣味性很強。作者運用了假設、列數字、對比等說明方法,清楚明白而又生動形象地說明了灰塵與人類的重要關系。下面是其優質課教案,歡迎參考。
1、認識4個生字,正確讀寫“然而、面臨、顆粒、來源”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知道灰塵的特點和作用。
3、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并學習運用。
4、懂得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受到初步的辨證唯物主義啟蒙教育。
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和說明事物的方法。
一課時。
一、導入
板書:()灰塵,請你結合生活在括號里填上一個動詞。從中我們可以體會到灰塵在人們的眼中是:骯臟、不受歡迎。其實人們只看到了它的缺點,假如自然界沒有灰塵,我們將面臨怎樣的情形呢?答案就在課文里。
二、初讀課文,感知內容
1、自由讀文,要求讀正確。
2、默讀課文,思考:
課文中寫了灰塵的哪些特點和作用?
3、接讀課文,隨文識字解詞。
4、交流:
灰塵的特點和作用。
三、研讀課文重點段(第6段)
1、自由讀第6段。
2、灰塵的吸濕特點具有什么作用?
3、這讓你感受到了什么?
4、讀出你的感受。
四、升華主題
從人們在生活中對待灰塵的看法,你有什么話想說的嗎?
五、領悟文章的表達特點
說明的方法及作用:對比、假設、列數據,使文章更具體生動。
12、假如沒有灰塵
特點作用
灰塵與人類密不可分
對比假設列數據
假如沒有灰塵說課稿(實用18篇)篇七
1.認識4個生字。正確讀寫“然而、面臨、顆粒、來源、漂浮、削弱、柔和、性能、依附、穩定、朝暉、單調、濕漉漉、古往今來、龐然大物、氣象萬千”等詞語。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知道灰塵的特點和作用。
3.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并學習運用。
4.懂得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受到初步的辨證唯物主義啟蒙教育。
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和說明事物的方法。
明白灰塵與人類的關系,懂得任何事情事物都有兩面性。
媒體資源
1.出示詩句:古往今來,人們總是“時時勤拂拭,勿使染塵埃。”讀一讀,談談你對這句詩的理解。
“古往今來”是指從古代到現在;“拂拭”是指彈掉或者擦掉灰塵,“勿”是“不要”的意思,“塵埃”就是塵土。這句話的字面意思是:從古代到現在,人們總是經常擦拭灰塵,使(物品)不沾染塵土。
2.結合生活實際,談談灰塵有哪些危害?
3.假如沒有灰塵,人類和自然界將會怎樣?
1.大聲朗讀課文,思考:沒有灰塵行不行?
2.邊讀邊畫出生字詞,教師出示生字詞。
3.指名帶讀生字:勿 塵埃 拂拭 飽和 依附 濕漉漉 朝陽 日暈 單調
4.接下來我們隨著范讀進一步學習本課生字詞。教師播放媒體資源
1.默讀課文,看看灰塵有什么特點和作用?
2.小組內部討論,之后全班交流。
3.教師引導學生學習總結。
4.學習這篇課文,你學會了哪些說明方法?
1.從灰塵的危害和作用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灰塵太多確實會污染環境,但適量的灰塵存在,對大自然和人類都有好處。 2.生活中還有哪些事物也像灰塵一樣,具有兩面性,舉例說明。如電視,網絡,游戲…… 3.小練筆:根據課文和自己掌握的資料,以“我是灰塵”為題,寫一篇小短文。
假如沒有灰塵說課稿(實用18篇)篇八
讀了《假如沒有灰塵》這一課,我的感受是:事物往往都具有兩面性。
灰塵是人人討厭的東西,它有礙衛生,危害人類健康。但是,假如沒有灰塵,強烈的陽光會使人睜不開眼睛,天空始終是蔚藍色的,萬物都是濕漉漉的。大自然將多么單調啊!
現在,人人都把手機“脫胎換骨”變成了蘋果手機之類的。但是,凡事都有利有弊。我前兩天就在電視上看到了一則新聞:人人都玩“微信”。它不僅給人們給予了歡樂,還供給了方便。但是同時也給一些不法分子提供了犯罪的可乘之機。不法分子通過“微信”詐騙、敲詐。一個月來,那些不法分子作的案件就有二十余起。這深刻地提醒了人們:“事物往往都具有兩面性”。
《假如沒有灰塵》這一課,讓我明白了一個道理:凡事都有好壞兩面,是對立的,只有正確的`認識他們,才能趨利避害,造福人類。生活中,我們也要懷著好奇之心,運用我們所掌握的科學文化知識去思考這個神奇的世界,探索無窮的奧秘。
假如沒有灰塵說課稿(實用18篇)篇九
蛇毒也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它足以致人死地,卻依舊可以制成寶貴的中藥,救人性命。按語文的手法來說,是一個語法錯誤:互相矛盾。可是這的確是一個事實。沒有蛇毒所制成的藥物,甚至比蛇毒進入體內更可怕。
一個小故事:《笨小孩》中的主人公什么也不會,卻成為了一個做衣服的跨國企業總裁,因為他可以牢牢地將鈕筘縫住的裁縫。
假如沒有灰塵說課稿(實用18篇)篇十
教學目標:
1、學習本課生字,理解和積累本課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指定段落,理解課文主要內容,體會對比寫法作用。
3、懂得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受到初步的辨證唯物主義啟蒙教育。
教學重、難點:把握文章主要內容,懂得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體會對比寫法的作用。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板書課題。
師:在讀課文之前,你對灰塵有哪些了解?
(主要從污染環境、傳播病菌、危害人類健康方面談)。
2、板書完整課題。
師:那么讀了這篇課文后,你對灰塵又有了哪些新的認識?
(這些方面每人只談一兩句即可:人類的生息離不開灰塵。假如大氣中沒有灰塵,強烈的陽光將使人無法睜開眼睛;假如大氣中沒有灰塵,天空將始終是蔚藍色的;假如空中沒有灰塵,地面上的萬物都將是濕漉漉的,更為嚴重的是,大氣中的相對濕度不斷上升,就會影響生物的生存。此外,假如沒有灰塵,大自然也將會變得非常單調)。
3、同樣一種事物——灰塵,我們在讀課文前后卻有著不同的認識,為什么?
(我們只認識到事物的一個方面,沒有認識到另一個方面;
說明文就是幫助我們更準確地認識事物的……)。
師:那好,今天就讓我們共同學習這篇說明文——(齊讀課題:假如沒有灰塵)。
二、初讀課文,注意字的讀音。
1、先請同學們認真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注意生詞,體會它們在課文中的意思。
2、出示生字詞指名帶讀。
勿 塵埃 拂拭 飽和 依附 濕漉漉 朝暉 日暈 單調??模樣 。
塵埃 直徑 削弱 散射??朝暉干涸 可惡 惡劣。
相機理解詞意:
生息:?生活;生存。
濕漉漉:形容物體潮濕的樣子。
日暈:日光通過云層中的冰晶時,經折射而形成的光現象。在太陽周圍形成彩色光環,內紅外紫。日暈常被看做天氣變化的預兆。
過渡:以前我們是怎樣學習閱讀課文的?
(根據閱讀提示,帶著問題思考。)。
三、依照提示,自學討論。
1.指名讀閱讀提示。
2.先默讀思考:灰塵有什么特點和作用,然后與小組同學討論作者是怎樣說明這些特點和作用的。為了方便大家學習,老師制了這張表格,組長執筆,共同討論,填好后匯報。
3.小組合作完成表格:
四、全班交流,點撥指導。
(1、灰塵顆粒的直徑一般在百萬分之一毫米到幾百分之一毫米之間。人眼能看到的灰塵,是灰塵中的龐然大物,細小的灰塵只有在電子顯微鏡下才能看見。
“龐然大物”是指龐大的東西。這段話首先運用列舉數字的方法介紹了灰塵的大小,接著又運用對比的方法突出了灰塵非常細小的特點。這兩種說明方法的運用,使說明的事物更加具體、真實、生動。
2、陽光經過灰塵的散射,強度大大削弱,因而變得柔和。假如大氣中沒有灰塵,強烈的陽光將使人無法睜開眼睛。
“削弱”就是變弱。這段話先寫陽光經過灰塵的散射,強度變弱,因而光線柔和、不刺人眼;接著又運用假設,說明沒有經過灰塵散射的陽光非常強烈,使人睜不開眼睛。通過對比說明,突出了灰塵的重要作用。)。
五、小結感悟,延伸拓展。
1.指名讀3.4.5自然段最后一句話,你從中得到什么啟示?
人們看成廢物的東西都有其不容忽視的存在價值,要正確認識。
2.你還了解生活中那些東西,具有兩面性?
(如鳥糞、電視、網絡……)。
3.交流課前查的資料:說說灰塵與人類生活的關系。
假如沒有灰塵說課稿(實用18篇)篇十一
教學目標:
1、認識4個生字。
2、默讀課文,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認識到灰塵的特點和作用,學會辯證的看待事物。
3、鞏固本單元學到的說明方法。聯系說話寫話,推銷課文中的新型玻璃,并寫出自己設計的新型產品。
重點難點:
領悟說明文的表達方法。
課前準備:
1、收集資料了解灰塵與人類生活的聯系。
2、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景,激趣導入。
1、平時屋里有土可不太舒服,我想大家一定和我一樣都討厭灰塵。那假如沒有灰塵是不是很好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12課《假如沒有灰塵》。”
2、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2、出示生字生詞指明帶讀:勿塵埃拂拭飽和依附濕漉漉朝暉日暈單調。
三、依照提示,自學討論。
1、指明讀閱讀提示。
3、小組合作完成表格。
灰塵的特點灰塵的作用使用的說明方法。
教師巡回指導,要及時表揚合作很好的小組。
四、全班交流,點撥指導。
小組匯報時,要通過讀表現出灰塵的特點和作用。
五、小結感悟,延伸拓展。
1、指名讀4、5、6自然段的最后一句話,你從中得到什么啟示?(人們看成有害的東西往往有其不可忽視的存在價值,要正確認識。)。
2、交流課前查找的資料:說說灰塵與人類生活的關系。
六、作業。
1、生活中哪些被看成有害的東西其實也有很大的作用呢?
2、完成指導叢書的練習。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假如沒有灰塵說課稿(實用18篇)篇十二
1、認識4個生字。
2、朗讀課文,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認識到灰塵的特點和作用,學會辨真地看待事物。(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
3、了解課文所用的說明方法。重難點:認識到灰塵的特點和作用,學會辨真地看待事物。
1、生字卡片。
2、收集資料了解灰塵與人類生活的聯系。
3、查字詞典,理解意思。
塵埃、拂拭、飽和、依附、濕漉漉、朝暉、日暈、單調。
1課時流程創設情境,激趣導入初讀課文,了解大意依照提示,自學討論教師活動教師走進教室,連續地咳嗽,手在空氣中扇著,然后說;“屋里有土可太不舒服,我向大家一定和我一樣都討厭灰塵。那假如沒有灰塵是不是很好呢?今我們就來學習《假如沒有灰塵》”板書課題。
2、學生討論回答。
3、邊讀邊畫出生字詞,讀一讀體會在學生體會課文的意思。
4、出示生字詞指名帶讀。
5、學生指名齊讀。濕漉漉朝暉日暈單調。
6、指名讀閱讀提示。
7、先默讀思考:灰塵有什么特點和作學生小組討論。然后與小組同學討論作者是怎樣說明這些特點和作用的。
3、交流課前查的資料:說說灰塵與人在價值,要正確認識。類生活的關系。
假如沒有灰塵說課稿(實用18篇)篇十三
1、認識4個生字,正確讀寫然而、面臨、顆粒、來源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知道灰塵的特點和作用。
3、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并學習運用。
4、懂得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受到初步的辨證唯物主義啟蒙教育。
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和說明事物的方法。
一課時。
第一課時
板書:( )灰塵,請你結合生活在括號里填上一個動詞。從中我們可以體會到灰塵在人們的眼中是:骯臟、不受歡迎。其實人們只看到了它的缺點,假如自然界沒有灰塵,我們將面臨怎樣的情形呢?答案就在課文里。
1、自由讀文,要求讀正確。
2、默讀課文,思考:
課文中寫了灰塵的哪些特點和作用?
3、接讀課文,隨文識字解詞。
4、交流:
灰塵的特點和作用。
1、自由讀第6段。
2、灰塵的吸濕特點具有什么作用?
3、這讓你感受到了什么?
4、讀出你的感受。
從人們在生活中對待灰塵的看法,你有什么話想說的嗎?
說明的方法及作用:對比、假設、列數據,使文章更具體生動。
【板書設計】
12、假如沒有灰塵
特點 作用
灰塵與人類密不可分
對比 假設 列數據
假如沒有灰塵說課稿(實用18篇)篇十四
1、認識4個生字。正確讀記“忽而、面臨、來源、分裂、飄浮、削弱、柔和、性能、依附、穩定、朝暉、單調、龐然大物、古往今來、氣象萬千”等詞語。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知道灰塵的特點和作用。
3、領悟表達方法,并學習運用。
4、懂得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受到辯證唯物主義啟蒙教育。
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體會作者用詞準確及說明事物的表達方法。
明白灰塵與人類的關系,懂得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
1、自學生字、新詞。正確讀寫目標1中的詞語。
2、讀通讀順讀流利課文。
3、默讀課文4~6自然段,填表:
特點作用說明方法。
4、灰塵對人類有哪些危害?有哪些好處?從灰塵的危害與好處中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1、抄寫目標1中的詞語。
2、以《假如我是灰塵》為題寫一篇說明文,注意運用恰當的說明方法。
一、初讀課文,掌握字詞。
二、指導自讀自悟4~6自然段,從填表中弄明白灰塵的特點、用途及作者的表達方法。
三、拓展思維,明白道理。
1、延伸課外,說說灰塵的優劣。
2、讓學生在聯系生活的講述中明白: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我們要學會揚長避短。
四、轉換遷移,訓練運用。
假如沒有灰塵說課稿(實用18篇)篇十五
二、教學目標:
1、讓學生了解說明文的表達方法。
3、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三、教學重難點。
1、重點:學會說明文的表達方法,理解課文的內容。
2、難點:如何辯證得去看待一件事物。
四、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五、教學過程。
1、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上課了,走進教室,故意擦黑板,搞出些灰塵。然后有坐在前排的學生在咳嗽。
師:同學們,這灰塵是不是很令人討厭呀?
生:是的。
師:老師也是和你們一樣討厭這灰塵,讓我們一起看看這灰塵還給我們生活帶來什么影響。(出示課件,沙塵暴的圖片)是不是很麻煩呀?要是沒有灰塵那該多好呀,那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來學習這篇課文《假如沒有灰塵》。(板書課題-假如沒有灰塵)。
2、自學課文,了解大意。
(出示課件,自學課文的要求)。
生:清楚。
師:好,那我們現在就開始吧,看后可以小組討論討論。
……。
3、精讀。
師:好,大家都看明白課文的大意了吧?都會讀嗎?
生:會。
師:(出示課件-課文)那好,我請幾位同學讀一下,看是不是讀得正確。(指名學生讀第一段)。
……。
生:看到了灰塵的危害,但人又離不開灰塵。
師:對,灰塵確實是對我們有危害,但是也不能離開它,為什么呢?要是沒有了灰塵我們又會怎樣呢?我們接著看。(指名學生讀第三段)。
……。
師:從這段中,你知道了些什么?
生:灰塵的特點。……。
師:好,下面分組來討論一下假如沒有灰塵我們會怎么樣?
(分組分別討論第4-6段,然后給代表說說結果,包括灰塵的作用)。
4、范讀。
師:恩,看來大家都知道為什么我們不能沒有灰塵了吧?那我們一起來讀讀這四句句子好不好?(出示課件,假如……)。
……。
5、默讀。
師:很好,大家都讀得很好。從灰塵的作用來看,我們沒有灰塵行嗎?讓我們再次認真的自個兒默讀一下這四句句子,好好感悟一下。
……。
六、回顧總結。
師: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們知道了些什么呀?又得到了一些什么啟示?
……(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要辯證的去看待任何事物)。
七、課后作業。
師:同學們回去后,收集一下生活中還有那些東西是兩面性的,明天上課就和老師、伙伴們分享一下。
假如沒有灰塵說課稿(實用18篇)篇十六
1.認識4個生字。正確讀寫“然而、面臨、顆粒、來源、漂浮、削弱、柔和、性能、依附、穩定、朝暉、單調、濕漉漉、古往今來、龐然大物、氣象萬千”等詞語。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知道灰塵的特點和作用。
3.領悟作者的表達方法,并學習運用。
4.懂得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受到初步的辨證唯物主義啟蒙教育。
【教學重點】。
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體會作者用詞的準確和說明事物的方法。
【教學難點】。
明白灰塵與人類的關系,懂得任何事情事物都有兩面性。
【教學準備】。
媒體資源。
【教學過程】。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出示詩句:古往今來,人們總是“時時勤拂拭,勿使染塵埃。”讀一讀,談談你對這句詩的理解。
“古往今來”是指從古代到現在;“拂拭”是指彈掉或者擦掉灰塵,“勿”是“不要”的意思,“塵埃”就是塵土。這句話的字面意思是:從古代到現在,人們總是經常擦拭灰塵,使(物品)不沾染塵土。
2.結合生活實際,談談灰塵有哪些危害?
二、初讀課文,梳理內容。
1.大聲朗讀課文,思考:沒有灰塵行不行?
2.邊讀邊畫出生字詞,教師出示生字詞。
3.指名帶讀生字:勿塵埃拂拭飽和依附濕漉漉朝陽日暈單調。
4.接下來我們隨著范讀進一步學習本課生字詞。教師播放媒體資源。
三、精讀課文,自主學習。
1.默讀課文,看看灰塵有什么特點和作用?
2.小組內部討論,之后全班交流。
3.教師引導學生學習總結。
4.學習這篇課文,你學會了哪些說明方法?1.從灰塵的危害和作用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灰塵太多確實會污染環境,但適量的灰塵存在,對大自然和人類都有好處。2.生活中還有哪些事物也像灰塵一樣,具有兩面性,舉例說明。如電視,網絡,游戲……3.小練筆:根據課文和自己掌握的資料,以“我是灰塵”為題,寫一篇小短文。
假如沒有灰塵說課稿(實用18篇)篇十七
1、認識4個生字。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知道灰塵的特點和作用。
3、領悟表達方法,并學習運用。
4、懂得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受到辯證唯物主義啟蒙教育。
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體會作者用詞準確及說明事物的表達方法。
明白灰塵與人類的關系,懂得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
1課時。
收集資料了解灰塵與人類生活的聯系
一、談話激趣,導入新課
1、你喜歡灰塵嗎?為什么?看到“灰塵”一詞,老師想起一句詩:“時時勤拂拭,勿使染塵埃。”讀一讀,談一談你對這句詩的理解。
2、是啊!這就是灰塵,它散落在窗臺桌面,污染環境;漂浮在空中,如影相傳、傳染疾病,所以人人都討厭它。假如沒有灰塵,這世界將會是什么樣的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篇課文。(板書:假如沒有灰塵)
二、默讀課文,印證設想
2、學生交流。
三、精讀課文,自主學習
1、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想一想灰塵有什么特點和作用,并用“------”畫出寫灰塵的特點的句子,用“——— ”畫出寫灰塵作用的句子。
2、同組同學互相交流。
3、全班交流匯報。
(1)灰塵的特點 。(小)你從課文哪些地方感受到灰塵的小?
出示:“灰塵顆粒的直徑一般在百萬分之一毫米到幾百分之一毫米之間。人眼能看到的灰塵,是灰塵中的龐然大物,細小的灰塵只有在電子顯微鏡下才能看見。”
“龐然大物”是什么意思?作者說哪些灰塵是“龐然大物”?拿看得到的灰塵和誰比?大的灰塵直徑是小的灰塵直徑的多少倍?這里作者用了什么寫作方法?(列數字、作比較)
灰塵如此微小,讓我們感到驚訝。讓我們帶著驚訝的情感讀讀這段話。 這段話介紹了灰塵的大小。作者運用列數字、作比較的方法突出了灰塵非常細小的特點。這兩種說明方法的運用,更具體,真實地突出了事物的特點,增強可信度。
(2)灰塵的作用
灰塵雖然令人討厭,但人類卻離不開它。灰塵能——;灰塵能——;灰塵能——。
灰塵的作用真不小!下面請同學們從第4—6自然段中任選一段,細細品讀,用“因為大氣中有了灰塵,所以————”這個句式來說說灰塵的作用,并想想課文是怎么說明灰塵這一作用的。
4、通過學習,我們對灰塵的特點和作用有了了解。假如沒有灰塵,我們將面臨怎樣的情形呢?(出示句式:假如大氣中沒有灰塵,————。
(1)填寫課文內容。
(2)讀一讀,說一說,你從這幾句話中發現了什么?
5、灰塵的作用真神奇,難怪作者在文章的結尾用了一個感嘆號。作者為什么要用感嘆號?是討厭灰塵嗎?帶著贊美的語氣齊讀最后一句。
6、那么,作者開頭是怎么寫的?請同學們再讀第1自然段進行比較。
7、是啊!小小的灰塵,有危害人們的一面,也有造福萬物的一面。這叫什么?(事物的兩面性)看來世界上的萬物都存在兩面性,被我們深惡痛絕的灰塵也有它不容忽視的存在價值。
四、明白道理,拓展思維
1、從灰塵的危害和作用中,你悟出來什么道理?
2、從人們在生活中對待灰塵的的看法,你有什么想說的嗎?
3、生活中還有哪些事物也像灰塵一樣,具有兩面性?請舉例說明。 如電視、網絡、蛇毒
4、讀了這篇課文,你有哪些收獲?
五、作業超市,選擇練筆
1、讓學生繼續以《假如沒有灰塵》為題寫下去,可以寫生活中沒有灰塵的益處,要求有科學或生活實踐的依據。
2、運用說明方法 仿寫一種事物。
這是一篇略讀課文,略讀課文的上法與精讀課文有著明顯的不同,要上的恰到好處不容易。目前,略讀課文的處理存在兩種傾向,一種是關上門,讀讀就得,上得過略;一種是敞開門,面面俱到,講得過細。說實話這個分寸還真難把握。根據課程標準對略讀課文的要求,我仔細地研究了教材,教學設計特點如下:
1、緊緊圍繞課文導讀提出的學習目標,說說灰塵有哪些特點和作用,在和同學討論一下,作者是怎樣說明這些特點的。放手讓學生自主學習。在學習過程中,小組可以討論、交流,灰塵的特點和作用。
2、結合學生的匯報,弄懂灰塵的特點及作用,仔細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
3、學生自由暢談生活中還有哪些事物也像灰塵一樣,具有兩面性。讓學生開動大腦,聯系生活實際,暢所欲言。
假如沒有灰塵說課稿(實用18篇)篇十八
1、認識4個生字。
2、朗讀課文,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認識到灰塵的特點和作用,學會辨真地看待事物。(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
3、了解可聞所用的說明方法。
【課前準備】
1、生字卡片。
2、收集資料了解灰塵與人類生活的聯系:
3、查字詞典,理解意思:
勿、塵埃、拂拭、飽和、依附、濕漉漉、朝暉、日暈、單調。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趣導入
教師走進教室,連續地咳嗽,手在空氣中扇著,然后說;“屋里有土可太不舒服,我向大家一定和我一樣都討厭灰塵。那假如沒有灰塵是不是很好呢?今天我們就來學習第12課《假如沒有灰塵》”板書課題。
二、初讀課文,了解大意
1、朗讀課文,讀完說說沒有灰塵行不行?
2、邊讀邊畫出生字詞,讀一讀體會在課文的意思。
3、出示生字詞指名帶讀:
勿、塵埃、拂拭、飽和、依附、濕漉漉、朝暉、日暈、單調。
三、依照提示,自學討論
1、指名讀閱讀提示。
2、先默讀思考:
灰塵有什么特點和作用,然后與小組同學討論作者是怎樣說明這些特點和作用的。
3、小組合作完成表格:
灰塵的特點
灰塵的作用
使用的說明方法
教師巡回指導,特別是昆較大的小組,及時表揚合作好的小組。
四、全班交流,點撥指導
小組匯報時,要通過讀表現出灰塵的特點和作用,學生評讀。
五、小結感悟,延伸拓展
1、指名讀3、4、5自然段最后一句話,你從中得到什么啟示?
人們看成廢物的東西都有其不容忽視的存在價值,要正確認識。
2、你還了解生活中那些被看成廢物的東西,又怎樣的價值?
3、交流課前查的資料:
說說灰塵與人類生活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