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是每個教師的工作必備,它不僅能夠規范教學過程,還能夠促進教師的自我反思和成長。社交情緒教案:通過社交情緒,培養大班學生的情緒管理和人際交往能力。
大班體育教案套圈范文(21篇)篇一
1、在用圈擺成的圖案中練習單腳、雙腳、左右交替等各種跳的能力。(重點)
2、提高玩圈的興趣,激發玩圈活動中的創造性。
3、學習與同伴商量合作玩的方法。
1、不同大小、不同顏色的塑料圈占全班人數的三分之一。
2、音樂、錄音機。
一、引出主題,激發興趣
“今天,我要帶大家到兒童樂園表演節目,你們喜歡嗎?在馬路上開車,可要注意紅綠燈。”
(教師扮演雜技團團長,幼兒當雜技演員,手拿塑圈為方向盤,聽音樂在場地四周自由地作邊跑邊開車,教師用紅燈停,黃燈準備,綠燈開的口令為信號,控制幼兒的身體動作,使幼兒準備活動有一個動靜交替的過程。)
二、準備動作練習
“雜技演員穿過幾條馬路,終于來到了兒童劇院,請小演員們跟著音樂來活動一下身體吧。”(聽音樂,幼兒手拿塑圈,跟著教師做圈操。)
三、基本動作練習
“我們小演員們已經學會了用圈作方向盤開汽車,用圈做操的本領。這個圈還可以幫助我們練習跳呢!看誰最動腦筋和別的小演員想得不一樣?”(幼兒想出多種用圈練習跳的方法,并親自嘗試,教師個別指導,互相啟發交流。)
四、“我們請最受歡迎的'小演員來表演給大家看。”(個別幼兒示范表演跳圈的方法。)
1、單圈跳:將一個圈x放在地,在圈里單腳或雙腳跳進跳出。
2、多圈跳:幼兒把圈排成一排,從圈的這頭練習用單腳、雙腳或左右交替等方法跳到圈的那頭。
3、帶圈跳:幼兒三四人一組,站在圈里,手拉手,用腳踏著圈向前快跳。
五、增加難度,重點指導
“剛才,小演員們用圈各自表演了觀眾喜歡的節目,接下來,我們再表演更精彩的節目吧。”
(幼兒自由結伴,將圈擺在地上搭成各種圖案,進行單腳或雙腳連續跳,左右交替跳,左右腳開合跳等跳圈活動。)
六、放松游戲
“雜技表演結束了,我們一起來歡慶自己的成功。”(幼兒用圈打扮自己,如:用圈放在頭上當花環;套在脖子上當項鏈;套在手上當風車等。聽著喜慶音樂唱歌、跳舞。)
大班體育教案套圈范文(21篇)篇二
與同伴一起探索游戲的玩法與規則,試著有條理地解決問題,體驗與好朋友一起探索、學習、游戲的快樂。
多媒體課件、游戲錄像、歌曲錄音、難點示意圖、紅藍皮圈。
做做找找朋友抱一抱的游戲
重點提問:好玩嗎?怎么玩的.呢?
重點提問:這個游戲是怎么玩的?在哪個地方碰到困難了?
重點提問:在圖示中你發現了什么?三個朋友的小手到底應該怎么拉?
重點提問:小手拉好了,但朋友怎么套呢?有沒有什么規則呢?
重點提問:仔細看看照片中的小手,有什么特點?如果不帶皮圈能不能玩游戲呢?
出示圖片、激發幼兒再次游戲的興趣。
大班體育教案套圈范文(21篇)篇三
1、小朋友看長頸鹿的脖子怎樣?那我把圈套在它的脖子上嘍,老師在脖子上畫出封閉的圓,我想套個綠色的圈,再套個蘭色的圈,看看套進了三個圈了,再套第四個,看看我這個圈跟剛才的圈一樣嗎?什么地方不一樣?這個圈破了,套套好,不然圈會掉下來的。(把圈畫好)。
3、個別幼兒示范,老師進行指導評價。糾正不好的地方,表揚套的好的小朋友。
大班體育教案套圈范文(21篇)篇四
3、我請小朋友看看長頸鹿什么最最長呀!那么我們把圈套在它什么地方呢?好的,套在它的脖子上,請一個小朋友幫幫忙給長頸鹿套圈。小朋友拿好老師套(或者小朋友套老師拿好長頸鹿),一邊套一邊說我套×顏色的圈×顏色的圈×顏色的圈,哎呀!沒有套進,掉了一個。
4、好,我這里還有長頸鹿呢?我也想跟它做套圈的游戲。
大班體育教案套圈范文(21篇)篇五
1、在看看、試試的過程中解密“套圈”游戲的訣竅,初步掌握三人一起握手與解套的方法。
2、感受音樂游戲的樂趣,體驗與同伴商量、合作后成功的喜悅。
3、通過活動幼兒學會游戲,感受游戲的樂趣。
4、遵守游戲規則,體驗與同伴合作游戲及控制性活動帶來的快樂。
5、培養幼兒與同伴之間的相互配合。
大班體育教案套圈范文(21篇)篇六
1、在用圈擺成的圖案中練習單腳、雙腳、左右交替等各種跳的能力。
2、提高玩圈的興趣,激發玩圈活動中的創造性。
3、學習與同伴商量合作玩的方法。
練習單腳、雙腳、左右交替等各種跳的能力。
1、不同大小、不同顏色的塑料圈占全班人數的'三分之一。
2、音樂、錄音機。
1、引出主題,激發興趣:“今天,我要帶大家到兒童樂園表演節目,你們喜歡嗎?在馬路上開車,可要注意紅綠燈。”(教師扮演雜技團團長,幼兒當雜技演員,手拿塑圈為方向盤,聽音樂在場地四周自由地作邊跑邊開車,教師用紅燈停,黃燈準備,綠燈開的口令為信號,控制幼兒的身體動作,使幼兒準備活動有一個動靜交替的過程。)
2、準備動作練習:“雜技演員穿過幾條馬路,終于來到了兒童劇院,請小演員們跟著音樂來活動一下身體吧。”(聽音樂,幼兒手拿塑圈,跟著教師做圈操。)
3、基本動作練習:“我們小演員們已經學會了用圈作方向盤開汽車,用圈做操的本領。這個圈還可以幫助我們練習跳呢!看誰最動腦筋和別的小演員想得不一樣?”(幼兒想出多種用圈練習跳的方法,并親自嘗試,教師個別指導,互相啟發交流。)
4、“我們請最受歡迎的小演員來表演給大家看。”(個別幼兒示范表演跳圈的方法。)
(1)單圈跳:將一個圈x放在地,在圈里單腳或雙腳跳進跳出。
(2)多圈跳:幼兒把圈排成一排,從圈的這頭練習用單腳、雙腳或左右交替等方法跳到圈的那頭。
(3)帶圈跳:幼兒三四人一組,站在圈里,手拉手,用腳踏著圈向前快跳。
5、增加難度,重點指導:“剛才,小演員們用圈各自表演了觀眾喜歡的節目,接下來,我們再表演更精彩的節目吧。”自由結伴,將圈擺在地上搭成各種圖案,進行單腳或雙腳連續跳,左右交替跳,左右腳開合跳等跳圈活動。)
6、放松游戲:“雜技表演結束了,我們一起來歡慶自己的成功。”(幼兒用圈打扮自己,如:用圈放在頭上當花環;套在脖子上當項鏈;套在手上當風車等。聽著喜慶音樂唱歌、跳舞。)
大班體育教案套圈范文(21篇)篇七
《套圈》這個音樂活動是一個比較老的教材,在以往的活動中是由教師將套圈的方法告訴幼兒,然后幼兒學會進行游戲,在這個過程中缺乏幼兒的主體地位。對照新《綱要》的理念要求,我嘗試轉變幼兒的學習方式,讓幼兒在“開放”的活動過程中自己去探索、發現套圈的方法,從而體驗到成功的樂趣。讓新的教學觀成為“老教材”的領路人。
1:在熟悉歌曲的基礎上,探索套圈的方法,學會三人協調地動作。有條理的解決問題。
2.能夠隨著音樂自主創編一些套圈玩法。
3:樂意與每一個同伴合作,體驗游戲的快樂。
1. 重點:能夠讓幼兒會玩三人套圈的游戲。
2. 難點:探索套圈的方法。
1、歌曲《三人套圈》 2、課件、視頻 3、毛穗
1. 教師帶小朋友進活動室。老師說:小朋友們好,老師問你們一個問題。你們都有好朋友嗎?誰是你們的好朋友呢?一起清唱《找朋友》。
2.師:我們來玩個游戲,好不好。《好朋友抱一抱》當我說:“找啊找啊找朋友,二個小朋友抱一抱。”你們就快速的找到朋友抱在一起。然后三個、四個抱一抱。
1.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了一個新游戲,小朋友先看視頻,然后我們一起玩游戲。
2.先讓幼兒嘗試著玩,讓幼兒自己摸索著找出游戲規則。三個人在一起應該怎么套圈?
看圖片里幼兒的手,老師總結游戲規則:1.要雙手交叉。2.一個小朋友的左手放上面右手放下面,另外兩個小朋友左手放下面右手放上面。3.兩個小朋友用手去套另一個小朋友,再互相的用手套,最后完成游戲。
聽音樂一起玩游戲。在手上套上毛穗,作為區別,老師做指導。
讓幼兒想想其他套圈的方法,也可以兩個小朋友一起套住腿、胳膊、腦袋等。隨著音樂自己創編游戲。
大班體育教案套圈范文(21篇)篇八
1、在看看、試試的過程中解密“套圈”游戲的訣竅,初步掌握三人一起握手與解套的方法。
2、感受音樂游戲的樂趣,體驗與同伴商量、合作后成功的喜悅。
3、通過活動幼兒學會游戲,感受游戲的樂趣。
4、遵守游戲規則,體驗與同伴合作游戲及控制性活動帶來的快樂。
5、培養幼兒與同伴之間的相互配合。
多媒體課件、事先錄好游戲的影片等
一、音樂游戲:一個小老鼠
重點:營造游戲情境,鼓勵幼兒愉快地參與音樂活動。
二、套圈
1、唱“套圈”
重點要求:唱好“呀”的發音。
2、看“套圈”
(1)觀看“套圈”游戲的影片。
——觀后幼兒自由探索2分鐘(無音樂)
(2)觀看老師與同伴現場的“套圈”游戲。
3、試“套圈”
(1)播放視頻1
——幼兒自由練習(兩遍音樂)
逐步分析出“套圈”的動作秘訣(兩人照鏡手拉手,出去找個好朋友,一人兩手要交叉,我們的手兒拉起來)
(2)繼續探索套圈的秘訣(套圈的時候身體要蹲下,手要放低;手要拉緊不放松等)
4、玩“套圈”
(1)提問:一開始怎么站好?什么時候拉手?什么套圈?
在音樂聲中理解游戲規則
(2)在不同節奏的旋律中邊唱邊做游戲。
大班體育教案套圈范文(21篇)篇九
幼兒各種用手制作的作品、照片。
《小手歌》的伴奏錄音。
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想象。
在已有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體驗手的作用。
2、小結:你們的小手真能干,拿筷子吃飯、畫畫、寫字、穿衣服、拍皮球,很多的事情都自己做,有的還會幫助別人。
1、小手還有一個本領呢,它會說話呢,你們相信嗎?(問配班老師:今天幾個小朋友沒有來?并假裝聽不見,到底是幾個,我沒有聽見?)(幼兒說x個,真的,我怎么沒有聽見?幼兒說老師的手做的是x,)哦,原來小手會說話,它說:今天有x個小朋友沒有來。
2、我們再來試一試,問:再麻煩你問一下,今天有幾個小朋友吃藥的?(配班老師用手勢表示)小手是怎么說的?什么意思?哦,是說x個小朋友中午要吃藥的,是哪個小朋友?哦你今天不大舒服,生病了要當心一些哦。
3、這下你們知道了,原來小手還有會說話的本領呢。
(1)小朋友的小手會說話嗎?試試看,用小手告訴我,不要說出來。
(2)這里有幾個小朋友梳小辮子的。(幼兒集體伸出手指表示)梳小辮子的小朋友站起來,數一數。
4、(幼兒伸出一個手指后老師不說話,用翹起大拇指的動作)老師的手又在說話了,說什么呀?(幼兒說各種各樣的語言)。
5、小手不但會表示數字,還會表示許多意思呢。和旁邊的小朋友商量一下你,用你們的小手試一試,它還會說什么話?(教師巡回交流)。
6、剛才小朋友討論的真有趣,你的小手會說什么話的,讓小朋友們猜猜看。(觀察有意識地請幾個幼兒。個別幼兒交流:你的小手告訴大家什么意思?)。
(1)幼兒做,大家猜一猜、學一學。
(2)原來小手除了會做那么多的事情還會說那么多有意思的`話,老師的手還會說一句很有意思的話,讓你們也來猜猜看,(做指自己、胸前一顆愛心、雙手分看向幼兒的動作)幼兒猜。
(3)有的小朋友有一點猜對了,就是這個意思,老師愛中二班每一個小朋友,老師象媽媽一樣,你們愛不愛我,你們也來做做看。(幼兒做:我愛老師,我愛小朋友)。
(4)老師聽了真開心,你們愛我,我也愛你們。
1、小手不但會做事情、會說話,它還會變呢,看它變成什么了,(老師做下雨的動作)變什么了?淅瀝瀝,淅瀝瀝,(變好了清唱歌曲《小手歌》)。
2、我們一起來變好嗎。(幼兒跟唱,有伴奏)。
3、唱的真好聽,你們的小手會變嗎?你們的小手會變什么?變給大家看看。
4、好,我們就用小手一起來變一變。(放錄音,站起來)就唱你的小兔子。好再唱唱你的小鳥。(三遍)。
5、小朋友還想變,我們把錄音機放在區角游戲中的小小表演區,可以繼續玩。兒童。
大班體育教案套圈范文(21篇)篇十
1、學習雙腳并攏跳進或跳出圈。
2、通過游戲兒歌聯系快速反應。
3、體驗游戲中放松和緊張的不同情緒。
4、能根據指令做相應的動作。
5、愿意參與體育游戲,體驗在游戲中奔跑、追逐的樂趣。
幼兒人手一個大圈。大灰狼頭飾。
一、游戲活動――吹泡泡
1、幼兒手拉手站成一個大圓圈,介紹游戲玩法。
2、教師帶領幼兒邊念兒歌邊做相應的動作,當老師說:“泡泡飛回來了!”,小朋友就8回來,站在大圓圈上站好,游戲結束,游戲可進行2――3遍。
二、游戲活動――跳圈游戲
1、跳圈
幼兒四散地站在場地周圍,幼兒人手一個大圈放在自己的前面。教師帶領幼兒練習雙腳跳進和跳出大圈。
教師發出指令:“下雨了!”幼兒跳進“家”(大圈)里面;
教師發出指令:“天晴了!”幼兒跳出“家”(大圈)門。
2、兔子和狼
教師扮演大灰狼,幼兒扮演小兔子,幼兒人手一個大圈,四散分布在呈遞周圍,并站立在“洞”(大圈)里。
介紹游戲玩法:游戲開始,大家邊念兒歌邊從洞里雙腳跳出來,然后隨著兒歌的內容,蹲下吃草、左顧右盼等動作,兒歌念完,聽到教師大聲喊“狼來了!”便從場地的另一端跑出來,追逐小兔子,小兔子立即跳進身邊最近的任何一個“洞”里面。如果被大灰狼拍到或抓住,就站在場地的`一旁。
配班老師扮演大灰狼,教師帶領“小兔子”們念兒歌玩游戲,當大灰狼抓住2――3只“小兔子”后,可請較能干的小朋友扮演大灰狼,游戲繼續進行。
三、游戲活動――拉個圓圈走走
教師帶領幼兒一起手拉手,邊唱歌曲,邊做相應的動作。
教學過程中,幼兒積極配合,認真嘗試,在自主練習里獲取了經驗,又在集體練習里感受到了快樂和喜悅,達到寓教于樂的目的,教學目標也得到了圓滿的完成。
大班體育教案套圈范文(21篇)篇十一
1·培養幼兒對體育活動的興趣。
2·培養幼兒動作的協調性。
2·讓幼兒感受套圈的快樂。
重點難點。
重點:練習投準的'技能。
難點:指導幼兒的協調性。
活動準備套圈工具若干(朔料套圈、投準柱)、錄音機,掛圖。
活動過程:
1、伴隨輕快的音樂,神秘地“變出”套圈工具,引起幼兒興趣。師:小朋友,今天老師帶來一位神秘的好朋友,你們猜猜是誰?不要眨眼哦,噔噔,變魔術咯...
2、觀看掛圖,說說如何玩套圈。(手拿朔料套圈站在橫線上,雙腳不能超出橫線,對準前面距離1—3米的投準柱投扔,朔料套圈套住投準柱為好。)。
3、教師示范套圈的方法,講解套圈的動作要領。(投扔的力度要適中,眼睛看著“投準柱”。)。
4、幼兒在教師的指導下自由的練習,玩耍,并參與其中。(積極地引導每一個幼兒參加,剛開始時,可以把投準的距離放近一專些多練幾次,熟練了,可以稍微把距離拉遠些。)。
5、游戲比賽“誰是套圈王”在輕快的音樂中游戲,幼兒個人比賽或分成小組比賽,每人五個套圈,看誰或哪個小組套的圈多為贏屬,是套圈王。
游戲目標:
1、練習快跑。
2、學習套圈的方法。
3、發展腿部肌肉。
環境材料:膠圈8個。
游戲規則:
(1)、幼兒快跑至膠圈里時要把膠圈從腳經過身體向頭上脫出,然后再把膠圈放到身體一側。
(2)、賽跑的時候必須被拍到手后才能跑出。
游戲指導:
(1)、套膠圈時腳要先踩進圈里,然后用雙手把膠圈套出來。
(2)、跑到終點時立刻拍對方的手,然后站到隊伍的最后。
大班體育教案套圈范文(21篇)篇十二
1.結合圖譜,感受音樂的旋律,學唱歌曲。
2.樂意跟著音樂邊唱邊游戲,體驗合作游戲的快樂。
3.在活動中幼兒傾聽音樂,大膽的游戲表演。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與同伴共游戲的快樂,樂意與同伴一起游戲。
5.能積極參加游戲活動,并學會自我保護。
在已學會做套圈游戲的基礎上,探索和著音樂進行游戲的方法與規則。
1.經驗準備:能分清左右手,會玩三人套圈游戲。
2.物質準備:鋼琴伴奏、圖譜。
一、引入主題
1.在《套圈》的伴奏中,幼兒進入活動室。
2.今天老師還帶來了一首《套圈》的歌曲,我們一起來聽一聽好嗎?
二、學唱歌曲——套圈
1.聽一聽,這首歌曲感覺怎么樣?
2.分段欣賞,說說聽到了什么?
3.結合圖譜,理解歌詞內容。
4.跟著琴聲學唱歌曲。
5.分組,分角色演唱。
三、嘗試音樂融入游戲
2.幼兒在音樂的伴奏下幼兒自由嘗試。
3.集合圖譜,講解第二段游戲規則。
4.請個別幼兒示范。
5.集體嘗試第二段音樂游戲。
6.提出要求,再次嘗試。
7.結合圖譜,分解第一段動作。
8.請個別幼兒嘗試。
9.幼兒完整第一次游戲。
10.集體交流。
11.分組游戲。
12.結合活動,進一步提出要求,集體游戲。
四、完整進行音樂游戲
1.幼兒互換朋友,多次游戲。
2.增加一點難度,速度稍快一些,嘗試游戲。
五、活動延伸
請小朋友到舞臺下面邀請兩位客人老師上來和我們一起游戲。
在輕松的音樂氛圍中,導入活動的內容。
結合圖譜,幼兒理解歌詞內容,熟悉歌曲節奏。
學習用快樂、自豪的聲音演唱;師幼互動、分角色演唱,激發幼兒的學唱興趣。
將問題直接拋給幼兒,引發幼兒的興趣,激發幼兒探索的欲望。
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發現和著音樂三人套圈的玩法。
多次嘗試,幫助幼兒掌握音樂游戲三人套圈的方法。激發幼兒主動參與游戲的愿望,體驗與同伴合作游戲的快樂。
在會玩了的基礎上增加一點點難度,創造性地發揮幼兒的表現能力,體驗音樂游戲的快樂。
與客人老師的互動,拉近了幼兒與客人老師的距離,給幼兒一種親近感。
大班體育教案套圈范文(21篇)篇十三
1、鍛煉孩子的肌體能力,促進身體更好的成長。
2、培養小朋友的競爭意識和集體觀念。
活動準備:呼啦圈若干、跑道場地。
1、小朋友下樓之前,先在操場布置好游戲場地,選擇合適的兩條途徑。
2、小朋友下樓后,老師帶領小朋友來到跑道上,平均分成2個隊,都站在跑道線后。老師告訴小朋友今天玩的游戲叫做套圈圈。然后拿出一個呼啦圈放在跑道中間示范如何套圈圈,講明游戲規則,由一邊跑向另一邊,經過呼啦圈時,將呼啦圈套過整個身體后再跑回原來的隊伍與下一個小朋友擊掌。
3、第一輪比賽只設一個圈圈,第二輪再增加一個,加長路程,依次類推。
1、兩組小朋友需間隔適當位置,以免在活動中發生碰撞。
2、圈圈要從頭上往下套。
3、與下一個隊友接力時不要忘記擊掌。
情景描述:在活動過程中,因為場地較小,小朋友不易混亂。但有些小朋友出現不會套圈圈的現象。
分析:對于一些規則復雜多變的游戲有些小朋友會無法適應或適應較慢。
反思調整1、在講解完規則以后,可以讓小朋友試套一下呼啦圈,熟悉規則。
2、游戲結束以后,需要進行一定的講評。指出小朋友好的地方,也要說出不好的地方。多以鼓勵為主,加深小朋友的印象,為下一次游戲做準備。
大班體育教案套圈范文(21篇)篇十四
在戶外活動中《套圈》是孩子們很喜歡的一個游戲,也是一個傳統的民間音樂游戲。《綱要》中指出:提供自由變現的機會,鼓勵幼兒大膽地想象,運用不同的藝術形式表達自己的感受和體驗。對照《指南》的理念要求,我嘗試轉變幼兒的學習方式,讓幼兒在“開放”的活動過程中自己去看、聽、動,創設開放的活動空間,讓幼兒自主探索、發現音樂與游戲結合的套圈新方法,意在“老材新教”下讓幼兒體驗經典,體驗合作、成功的快樂。
1、熟悉音樂,能用肢體動作表現音樂的柔美舒緩。
2、發揮想象,用不同的形體動作探索套圈的多種玩法。
3、體驗與同伴合作游戲帶來的成功和快樂。
重點是引導幼兒能夠聽著音樂,學習用輕柔的動作與同伴合作套圈。
難點是能夠發揮想象用不同的肢體動作來探索套圈的不同玩法。
1、音樂《雪的夢幻》《舒曼—兒時情景—夢幻曲》。
2、三位老師當助手。
進場:在播放《雪的夢幻》的背景音樂下,教師帶領幼兒進場,做舒緩熱身動作。
一、談話引出游戲,激發興趣。
--。
-舒曼兒時情景夢幻曲》。
1、教師表演,幼兒賞析:
師:觀看了陳老師和我的好朋友玩的這個套圈游戲,你們覺得怎么樣?從我們玩的過程中你發現了什么?在你看來這個游戲是怎么玩的呀?(幼兒回答)。
3、講解提升,揭示難點。
師:每個孩子都表現的很出色,玩的很投入,那陳老師有幾個小問題要先問問我們的孩子,在游戲過程中我們聽到的音樂是怎么樣的(柔和舒緩的音樂),那你覺得我們大家的動作應該怎么樣呀?(輕松緩慢)如果是手的動作應該怎么做?(打開很大很優美很慢),如果是腳的動作呢?(很輕跨一條長長的線)。還有重要的一點注意套的人在動,被套的那個人可以做一個很美的身體動作保持造型不動。講了這么多要點我們再來試一試好嗎?請找好你的好朋友,準備好。
4、兩人一組,提升游戲:每人找一個好伙伴在空地找好?音樂起,教師指導。
5、三幼套圈。
師:剛才小朋友們玩了三個人套圈的游戲,你們是怎么玩呀?幼兒回答。師:那有沒有不一樣的玩法呀?請幼兒給大家表演一段不同的玩法。
7、音樂起,教師表演。
三、延伸活動。
師:想不想和客人老師們一起來套一套呀?(幼兒回答想)哪一組跳的最美,老師就悄悄地跳到那一組去。
師幼共同游戲,和老師一起來玩套圈游戲,可以增加到4個人5個人6個人一起玩。
四、活動結束。
這個套圈游戲好不好玩呀?(好玩)那我們現在一起到戶外一起再去玩一玩吧。
2、轉化游戲動作,享受表現之美。首先是教師表演幼兒欣賞,引導幼兒思考:新游戲跟老游戲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然后在聽音樂自主練習,尋找玩新套圈游俠的感覺,并引發討論:這么舒緩優美的音樂應該做什么樣的動作,緊接著教師不失時機地揭示難點:手要隨著音樂盡量舒展,動作輕柔優美,腳要跨出一條長長的線,慢慢的輕輕的。最后教師退下讓幼兒自由實踐聽音樂套圈、解圈的動作和玩法。
3、轉化游戲玩法,體驗合作之樂。與同伴的合作貫穿整個活動,游戲由兩人合作套圈到三人、私人等多人合作群體套圈,由單一的造型動作到多種造型動作,游戲的玩法在不斷創新。
大班體育教案套圈范文(21篇)篇十五
【活動目標】發展幼兒跳的動作,培養單、雙腳跳的能力及動作靈敏、協調性。
【活動準備】畫好練習單、雙腳跳的場地。
【活動過程】。
將幼兒分成人數相等的4隊,每隊分甲乙組站在場地的兩端線后。
游戲開始,教師發令后,每隊甲組第一人跑至3米處單腳跳單圈5個,然后跳到雙圈處雙腳分開,左右腳各占一圈,遇單圈時單腳跳,遇雙圈時雙腳分開跳,然后跑至本隊乙組排第一人手,此幼兒按原路線跑跳至甲組處,拍第二人的.手,游戲繼續進行,跳完一遍后甲乙組位置互換,游戲再繼續進行一遍。
【活動規則】。
1、必須按要求單、雙腳跳,跳錯者重跳。
2、雙腳跳時要同時起跳,單腳跳時,中間不能換腳。
注意事項:圈的多少及大小,可根據本園幼兒情況增減及變換排列順序。
大班體育教案套圈范文(21篇)篇十六
游戲目標:
1、練習快跑。
2、學習套圈的方法。
3、發展腿部肌肉。
環境材料:膠圈8個。
游戲規則:
(1)、幼兒快跑至膠圈里時要把膠圈從腳經過身體向頭上脫出,然后再把膠圈放到身體一側。
(2)、賽跑的時候必須被拍到手后才能跑出。
游戲指導:
(1)、套膠圈時腳要先踩進圈里,然后用雙手把膠圈套出來。
(2)、跑到終點時立刻拍對方的手,然后站到隊伍的最后。
大班體育教案套圈范文(21篇)篇十七
活動目標:
1、鍛煉孩子的肌體能力,促進身體更好的成長。
2、培養小朋友的競爭意識和集體觀念。
3、愿意參與體育游戲,體驗在游戲中奔跑、追逐的樂趣。
4、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學會團結、謙讓。
活動準備:
呼啦圈若干、跑道場地。
活動過程:
1、小朋友下樓之前,先在操場布置好游戲場地,選擇合適的兩條途徑。
2、小朋友下樓后,老師帶領小朋友來到跑道上,平均分成2個隊,都站在跑道線后。老師告訴小朋友今天玩的游戲叫做套圈圈。然后拿出一個呼啦圈放在跑道中間示范如何套圈圈,講明游戲規則,由一邊跑向另一邊,經過呼啦圈時,將呼啦圈套過整個身體后再跑回原來的隊伍與下一個小朋友擊掌。
3、第一輪比賽只設一個圈圈,第二輪再增加一個,加長路程,依次類推。
活動提示:
1、兩組小朋友需間隔適當位置,以免在活動中發生碰撞。
2、圈圈要從頭上往下套。
3、與下一個隊友接力時不要忘記擊掌。
活動反思:
情景描述:在活動過程中,因為場地較小,小朋友不易混亂。但有些小朋友出現不會套圈圈的現象。
活動分析:
對于一些規則復雜多變的游戲有些小朋友會無法適應或適應較慢。
反思調整:
1、在講解完規則以后,可以讓小朋友試套一下呼啦圈,熟悉規則。
2、游戲結束以后,需要進行一定的講評。指出小朋友好的地方,也要說出不好的地方。多以鼓勵為主,加深小朋友的印象,為下一次游戲做準備。
大班體育教案套圈范文(21篇)篇十八
1.練習快跑。
2.學習套圈的方法。
3.發展腿部肌肉。
4.激發幼兒參與游戲的興趣和體驗游戲的快樂。
5.愿意與同伴、老師互動,喜歡表達自己的想法。
教學準備:
經驗準備:幼兒課前看過大班幼兒玩圈的場景。
物質準備:事先布置好場地,塑料圈每人1個。
重難點:
讓幼兒學習雙手手心朝上握圈,翻圈從頭頂套下的方法。
教學過程:
一、開始部分。
熱身運動:教師帶領幼兒做以下幾種隊列練習。
(1)分隊走。
(2)合隊走。
(3)z字形走。
(4)小跑步成3路縱隊。
二、基本部分。
1.回憶大班幼兒的活動,引起幼兒的興趣。
教師出示一個塑料圈提問:孩子們,這是什么玩具?你們玩過呼啦圈嗎?今天我們就先來學習哥哥姐姐玩套圈。
2.套圈練習。
(1)幼兒自由探索套圈的方法:
師:孩子們,今天我想請你們每人拿一個圈套一套,然后告訴我什么樣的套圈方法是最快又省力的。(幼兒自由練習套圈)。
(2)組織幼兒討論:什么樣的套圈方法是最快又省力的?幼兒自由發言,并請幼兒示范自己的套圈方法。
(3)教師總結并示范正確套圈的方法:人站在圈外,然后蹲下身,雙手手心朝上握住呼啦圈,將圈翻過來迅速地從頭頂套下去。
(4)幼兒再次按正確的方法練習套圈。
3.游戲:小烏龜套圈。
(1)教師示范講解游戲的玩法:將幼兒分成人數相等的三組站在起跑線后,當教師發出開始的口令時:每隊第一位幼兒學小烏龜快速地爬到第一個呼啦圈處,蹲下身,然后雙手手心朝上握住圈,接著翻圈迅速地從頭頂套下去,再跑到第二個圈以同樣的方法將圈從頭頂上套下,然后迅速地跑回來拍下一個幼兒的手,然后站到隊伍,被拍到手的幼兒以同樣的方法游戲。游戲依次進行,最后看哪一組最快就為勝。
(2)教師請兩個能干的幼兒示范玩一次后幼兒開始游戲。
游戲規則:
(a)幼兒必須是雙手手心朝上握住呼啦圈,翻圈從頭頂上套下。
(b)幼兒必須被拍到手后才能跑出。
三、結束部分。
1.放松活動:高人走與矮人走。
師:孩子們,好累呀,現在我們來學高人走與矮人走放松一下吧。
2.師:孩子們,現在我們把呼啦圈當汽車方向盤,跟隨我開著車子回教室去吧。
(幼兒在教師的帶領下,幼兒扮司機開車回到教室)。
大班體育教案套圈范文(21篇)篇十九
1、能看準物體拋扔,提高目測及手眼協調的能力。
2、喜歡民間游戲,體驗游戲的快樂。
1、繩子一根。
2、棉布纏好的鐵絲圈若干。
3、一些小的玩具、糖果若干。
讓幼兒喜歡民間游戲。
能看準物體進行拋仍,并套住物體。
一、熱身運動:
1、轉體運動(4個8拍)。
2、振臂運動(4個8拍)。
3、壓腿運動(4個8拍)。
4、跳躍運動(4個8拍)。
二、導入部分:
1、“小朋友都逛過廟會嗎?你印象里哪個好玩的游戲是使用這個圈的”(教師出示圈)。
2、“你玩的時候有什么小竅門?”(幼兒自己講解游戲要點:身體彎低、看準目標、用力準備。)。
三、游戲部分:
1、教師將小玩具、小擺設等分散地放置在地上,之間有一定的間隔。測量出對孩子合適的距離,在地上用繩子劃定出界限。
“今天我們也來玩這個好玩的游戲,看誰的收獲最大”
2、教師講游戲規則。
(1)幼兒站在起點處,拋扔鐵拳去套場地的小玩具、小物品等。
(2)根據所套中的物品的距離,可以換的相應的糖果。
3、幼兒嘗試套圈游戲。
(1)近距離嘗試。
(2)加大難度,遠一點的距離。
大班體育教案套圈范文(21篇)篇二十
剛開學,幼兒還沒完全進入幼兒園生活,假期里鮮少參加體育活動。班上幾個新來的插班生都不怎么喜歡活動,不喜歡與他人一起玩耍。為了讓孩子能盡快適應幼兒園生活,在快樂中學習,健康成長,我設計了一節體育活動。
活動目標。
2·培養幼兒動作的協調性。
2·讓幼兒感受套圈的'快樂。
重點難點。
重點:練習投準的技能。
難點:指導幼兒的協調性。
活動準備。
套圈工具若干(朔料套圈、投準柱)、錄音機,掛圖。
活動過程:
1、伴隨輕快的音樂,神秘地“變出”套圈工具,引起幼兒興趣。
師:小朋友,今天老師帶來一位神秘的好朋友,你們猜猜是誰?
不要眨眼哦,噔噔,變魔術咯、、、、、、
2、觀看掛圖,說說如何玩套圈。(手拿朔料套圈站在橫線上,雙腳不能超出橫線,對準前面距離1—3米的投準柱投扔,朔料套圈套住投準柱為好。)。
3、教師示范套圈的方法,講解套圈的動作要領。(投扔的力度要適中,眼睛看著“投準柱”。)。
4、幼兒在教師的指導下自由的練習,玩耍,并參與其中。(積極地引導每一個幼兒參加,剛開始時,可以把投準的距離放近一些多練幾次,熟練了,可以稍微把距離拉遠些。)。
5、游戲比賽“誰是套圈王”
在輕快的音樂中游戲,幼兒個人比賽或分成小組比賽,每人五個套圈,看誰或哪個小組套的圈多為贏,是套圈王。
教學反思。
幼兒對于這個活動比較喜歡,都參與其中,玩得很開心。課后有個小朋友對我說“老師,我瞄得好準,我長大了當警察叔叔、、、”活動目標基本達到,個別幼兒的投扔不夠協調,也許是我的講解不夠“幼兒化”。
大班體育教案套圈范文(21篇)篇二十一
設計意圖:
《套圈》這個音樂活動是一個比較老的教材,在以往的活動中是由教師將套圈的方法告訴幼兒,然后幼兒學會進行游戲,在這個過程中缺乏幼兒的主體地位。對照新《綱要》的理念要求,我嘗試轉變幼兒的學習方式,讓幼兒在“開放”的活動過程中自己去探索、發現套圈的方法,從而體驗到成功的樂趣。讓新的教學觀成為“老教材”的領路人。
活動目標:
1:在熟悉歌曲的基礎上,探索套圈的方法,學會三人協調地動作。
2:樂意與每一個同伴合作,體驗游戲的快樂。
活動準備:
幼兒已熟悉歌曲。
活動過程:
一、激趣導入。
“小朋友,你們喜歡做些什么游戲?”(孩子們熱烈地說著自己愛做的游戲。)。
“今天我們又要做一個非常有趣的游戲,我啊,先不告訴你們是什么游戲,等唱完一首歌,你們就知道了。”
分析:游戲是小朋友愛完的,不管是誰,都能說出一堆自己喜歡的游戲,因此,孩子們的情緒表現得很熱烈,接下來在介紹新游戲名稱的時候,沒有直接告訴幼兒,而是婉轉地通過一首歌來告知,既吊足了他們的胃口,又讓幼兒一下子明了了。滿足了幼兒好奇的心理。
二、幼兒演唱歌曲。
提問:(1)今天我們做什么游戲?是幾個人在一起做的?
(2)你們覺得這個套圈游戲是怎樣玩的?
分析:通過提問,幼兒明確了游戲的名稱以及玩的人數,并且按照自己的理解,促進了自己的想象。
三、師與兩幼兒示范套圈。
“現在老師來玩這個套圈游戲。”(幼兒十分認真地觀看。)。
分析:幼兒很關心老師玩的套圈游戲是否和自己說的相同。
四、幼兒探索套圈的方法。
“請你們找兩個好朋友,找一個空地方,一起來玩這個游戲。”
(當孩子們發現老師玩的套圈游戲和他們所想象的都不一樣,并且像變魔術似的用手套來套去,他們迫不及待地也玩起了套圈游戲。但他們都碰到了同樣的問題,就是不能象老師一樣順利地把三個人都套完。)。
分析:這是因為他們一上來都是憑著自己的主觀印象來玩這個游戲,結果你有你的想法,他有他的想法,沒有相互配合,因此不能成功。
(探索中,孩子們失敗了,但并不氣餒,依然積極地探索著。我發現有幾組幼兒由一開始的各自以主觀意識為主,漸漸地經過相互磨合,能試著去配合對方來拉手套圈。)。
分析:孩子們的探索并不是一帆風順的,但可貴的是,他們沒有放棄,還能對自己不成功的地方進行調整,這說明在這個學習過程中,他們是主動的、自由的、沒有壓力的,充分發揮了主體性。
(終于,有一組幼兒成功了,他們興奮地演示給我看,我適時地請他們上來演示并交流。)。
分析:在交流中,成功的孩子介紹了自己的成功經驗,而沒有成功的幼兒有的帶著一定的目的性從他們的演示中找到了成功的規律,有的從他們的介紹中得到了啟發,不管是成功的還是不成功的,都有一定的收獲。
(幼兒繼續探索,這一次,他們都成功了,不少幼兒喊著:我們成功了。歡笑溢于臉上。)。
分析:這是發自內心的`喜悅,是成功的喜悅。因為,這不是老師教會的,而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得來的。
五、創編第一段動作。
“三個好朋友在一起做游戲真開心,那三個好朋友在一起可以做些什么親熱的動作?”
(幼兒做出了各種各樣親熱的動作:有的象天線寶寶一樣抱在一起,有的頭碰頭,有的手挽手。)。
分析:在快樂中,孩子們盡情地抒發著對朋友的情感,這是自然的流露,沒有一絲做作。
六、師請兩幼兒完整游戲。
“套圈真好玩,孫老師又想來玩了,誰和老師一起來?”
完整表演后提問:我們套了幾次圈?第二次和第一次有什么不同?
(在比較中,孩子們說出了兩次套圈的特點。)。
分析:幼兒只要分清了兩次套圈的特點,就能掌握第二次的套圈。
七、幼兒完整游戲。
“讓我們和好朋友一起聽著音樂邊唱邊游戲。
八、交換同伴,繼續游戲。
分析:在游戲中,幼兒感受到了游戲所帶來的快樂,增進了同伴間的友誼,并且,這個游戲是通過大家一起努力探索完成的,自始自終,他們是愉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