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工作計劃是教師對課程進行組織和管理的重要依據,它是教學活動的指導方針。教學工作計劃中的每個細節都很重要,務必仔細擬定和反復修改。
海上的日出的教案(優秀18篇)篇一
教學目標:
1、理解作者對日出過程中景色變化的生動描寫,體會海上日出的偉大奇觀,使學生得到美的熏陶。
2、聯系全文正確理解句子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重點:
培養學生按順序觀察事物的能力,并適當展開想象。
教學難點:
憑借語言文字想象海上日出動態過程。
教學時間:
兩課時。
課前準備:
預習課文字典紙水彩筆投影儀。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一、導語:
二、以讀為主,讀中探究。
1、自主讀書。
要求:
(1)要把課文讀通讀順,難度的句子多讀幾遍。生字、新詞可利用工具書解決。
(2)把不理解的內容和有疑問的地方標出來。
2、匯報交流。
(1)以學習小組為單位交流學習情況。
如:你讀懂了哪些內容?
(2)提出學習中的疑難問題。
3、再讀釋疑。
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學習方式解決以上提出的問題。
(個人讀、雙人讀、小組讀、互相討論等學習方式;教師巡視課堂,或詢問、或指導、或鼓勵。)。
三、自主性練習設計(以下四題任做兩題)。
1、看圖,讀課文,說說作者具體描寫了海上日出的哪幾種景象。
2、課文最后說“這不是偉大的奇觀么”,你同意這說法嗎?為什么?說說你的理由。
3、按課文填空。想象句子描繪了怎樣的畫面,并說說用上所填詞語的好處。
海上的日出的教案(優秀18篇)篇二
1、學生感受海上日出的壯觀景象,陶冶愛美的情趣,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
2、理解課文內容,練習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培養學生收集信息、處理信息和積累語言的能力。
感受海上日出的壯觀景象,感悟語言,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對“一縱一縱”的理解。
一、導入
知識競賽的形式交流資料。教師當主持人,給學生出題,學生進行判斷,舉牌示意。
談話導入:
通過剛才的知識競賽,我想同學們對于巴金老先生有了很多的了解。他除了擅長小說、戲劇的創作,在散文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詣。今天我們就共同來學習巴金先生的一篇非常著名的散文——《海上日出》。(板書課題)
二、講讀
1、檢查讀書情況,看是否讀通順。同位互相檢查,每人讀三個自然段,如果發現錯誤,讀完之后給他指出來。
2、讀畢統計優良人數,并請得良的同學再來讀,大家用手勢進行鼓勵。
不同:日出前日出時有云時
相同:云海水太陽
引導學生質疑,“既然是寫日出,為什么總要寫海水和云的變化?”
4、認真默讀課文,圍繞剛才提出的問題劃出三者之間有聯系的句子,看看你能讀懂什么,并通過朗讀表現出來。
(1)師范讀“紅霞的范圍慢慢擴大,越來越亮。”這一句。
(2)引導學生體會“太陽上升時,為什么會給人一種一縱一縱的感覺?”
(3)感受到萬事萬物交相輝映,才使得大自然更加絢麗無比。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最好能背誦下來。
三、看錄象,談感受。
1、看錄象,可以邊看邊跟著讀。
2、互相交流一下感受。
打出投影:
海上日出真是偉大的奇觀啊!我想對()說:“()。
四、感悟語言、積累文字
日出的奇異景觀古往今來的確被很多文人所稱頌,老師給大家推薦幾段描寫日出的文字,請你先瀏覽一遍,再選擇一段你最喜歡的進行認真地閱讀,并通過有感情地朗讀表達自己內心的體驗和感受。
五、布置作業
1、選擇一段你喜歡的描寫日出的文字進行朗讀、背誦。
2、選擇一段你喜歡的描寫日出的文字用圖畫再現出來。
3、選擇一段你喜歡的描寫日出的文字進行抄寫。
海上的日出的教案(優秀18篇)篇三
1.學會本課5個生字,能正確寫“范圍”“一剎那”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初步理解課文,感受海上日出壯觀景象。
初步理解課文,感受海上日出的壯觀景象。
一、自主學習。
1.注音:
霞光范圍縱橫一剎那鑲嵌。
2.走進作者:巴金,中國著名作家原名李芾甘。代表作:長篇小說《家》、《春》、《秋》等。
3.給下列多音字注音。
()(剎車)()(荷花)()(重要)。
剎荷重。
()(一剎那)()(負荷)()(重圍)。
4.解釋下列詞語(聯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詞語):
一剎那:()。
鑲:()。
奇觀:()。
果然:()。
二、合作探究。
1.快速朗讀課文,理清文章脈絡(本文分為幾段?每段講了什么?)。
全文共()自然段:
第一段()。
第二段()。
第三段()。
2.讀第一自然段,思考這段文章里作者向我們交待了什么?
時間地點。
環境事件。
“常常”說明()。
默讀2—5自然段,思考:作者描述了海上日出的哪幾種景象?討論交流回答:
三、課后練習。
(一)朗讀讀第二、三段:
1.思考,作者是按怎樣的順序觀察和記敘的?
2.理解“目不轉睛”,“知道”的含義以及在文中說明了什么?
3.再默讀第三自然段,討論太陽升起時的'顏色、亮光有何變化?
4.讀描寫太陽躍出海面的兩句話,體會用“負著”、“一縱一縱”、“沖”、“跳”等詞語的好處。
(二)朗讀第四、五段:
1.在有云的情況下,太陽出來后又是怎樣的景象呢?
2.云層厚時作者看到了怎樣的畫面?
3.讀這段課文,思考看到有云情況下的日出有何感受?這也表達作者怎樣的情感?
4.聯系全文思考:為什么作者感嘆海上日出是偉大的奇觀?
范文學習目標:1.學會本課3個生字,能正確讀寫“范圍”“一剎那”等詞語。2.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課文。3.理解文中重點句的含義。感受海上日出的壯觀景象,領會作者追......
教學目標:1、感受海上日出的壯觀景象,體會作者贊美大自然的感情,陶冶學生愛美的情趣。2、學習按一定的順序并適當展開想象的觀察方法。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練......
海上的日出的教案(優秀18篇)篇四
1、感受海上日出的壯觀景象,體會作者贊美大自然的感情,陶冶學生愛美的情趣。
2、學習按一定的順序并適當展開想象的觀察方法。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練習用“燦爛”“目不轉睛”造句。
4、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培養觀察能力;圖文對照,理解太陽從海上升起的過程。
小黑板。
兩課時。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朗讀課文。
2、學習按一定的順序并適當展開想象的觀察方法。
一、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在大自然的景象中,既有清新明麗的又有十分壯觀的。今天,我們學習第一課《海上日出》,隨著作家巴金的描寫,領略海上日出的壯麗景象。(板書課題)。
二、檢查預習。
1、分別觀察圖畫1和圖畫2,說說圖上描繪了怎樣的景象。
2、從課文中把描寫太陽升起景象的部分找出來。
3、指名分段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后全班評議,正音。
三、講讀課文。
2、講讀第二、三自然段。
這天“我”早上起來看日出,看到了這樣一番景象,出示圖1,指導觀察:按從天空到太陽再到海面的順序觀察,然后說說。
3、再看課文中的彩圖,結合圖來自由讀課文,并理解詞語“水天相接”“范圍”“目不轉睛”“一剎那”。
a、日出前天空的景色有什么變化?默讀第三自然段。
b、太陽是怎樣出來的?自由朗讀第四自然段。
c、請具體描述太陽升起的全過程,說說你讀懂了哪句話。
d、出示練習:按課文填空,想象一下句子描繪的是怎樣的畫面,并說說用上所填詞語的好處。
a太陽像()似的,漫漫兒,()地,()向上升。
b到了最后,它終于()云霄,完全(),顏色()。
4、朗讀二、三自然段,邊讀邊想象這兩段描寫的景色。這兩個自然段講的是什么。
5、用自己的話說說太陽升起的全過程。
四、作業。
朗讀課文。
抄寫課后生字詞。
1、感受海上日出的壯觀景象,體會作者贊美大自然的感情,陶冶學生愛美的情趣。
2、學習按一定的順序并適當展開想象的觀察方法。
3、練習用“燦爛”“目不轉睛”造句。
4、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一、復習二、三自然段。
快速閱讀課文,說說二、三自然段講的是什么。
二、講讀四、五自然段。
1、在有云的情況下,太陽出來后又是怎樣的景象呢?
2、指導觀察課文彩圖:注意觀察天上的云,太陽在什么地方,由于陽光的作用,云有什么變化。觀察后說說。
3、云薄時的日出是怎樣的?指名讀第四自然段。這一段講的是什么,用自己的話說說。
4、云厚時的日出又是怎樣的?指名讀第五自然段。
5、理解天邊有黑云,云還很厚,太陽的光芒給黑云鑲了一道光亮的金邊的景象,還有太陽從云里出來后,太陽、云和海水呈現的景象。學生看看、讀讀,用自己的話說說這一自然段的意思。
三、出示練習:
1、它的光芒給黑云(鑲了)一道光亮的'金邊。后來,太陽(慢慢透出)重圍,出現在填空,把一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者紅色。
2、換詞比較“鑲”“透”“染”,說說哪個詞用得好,好在哪里。體會作者用詞準確、生動、形象。
3、朗讀四、五自然段,說說這兩個自然段講的是什么。
四、講讀第六自然段。
1、自由讀,理解“奇觀”的意思。
2、這偉大的奇觀指的是什么?(作者在前邊講到的海上日出雄奇、壯麗的景象。)。
3、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贊美大自然,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用“這不是……么”的句式表達有什么好處?(使這種思想感情更加強烈。)。
5、練習朗讀全文,試著背誦課文。
6、指導用“燦爛”、“目不轉睛”造句。
五、總結:學了這一課,你有哪些收獲。
六、作業。
背誦課文。
聽寫生字詞,練習用“燦爛”“目不轉睛”書面造句。
好天氣——詳。
偉大的奇觀有薄云——略熱愛大自然。
有黑云——次詳。
海上的日出的教案(優秀18篇)篇五
《海上日出》文章的語言文字優美、易懂,易于學習,展現了日出這一偉大奇觀。《海上日出》的相關閱讀題及其部分參考答案是由小編為您收集整理,希望能幫助同學們把握語文閱讀的特點,進而提高閱讀能力。
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那時天還沒有大亮,周圍很靜,只聽見船里機器的聲音。
天空還是一片淺藍,很淺很淺的。轉眼間,天水相接的地方出現了一道紅霞。紅霞的范圍慢慢擴大,越來越亮。我知道太陽就要從天邊升起來了,便目不轉睛地望著那里。
果然,過了一會兒,那里出現了太陽的小半邊臉,紅是紅得很,卻沒有亮光。太陽像負著什么重擔似的,慢慢地,一縱一縱地,使勁兒向上升。到了最后,它終于沖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顏色真紅得可愛。一剎那間,這深紅的圓東西發出奪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發痛。它旁邊的云也突然有了光彩。
有時候太陽躲進云里。陽光透過云縫直射到水面上,很難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只看見一片燦爛的亮光。
有時候天邊有黑云,云還很厚。太陽升起來,人看不見它。它的光芒給黑云鑲了一道光亮的金邊。后來,太陽慢慢透出重圍,出現在天空,把一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者紅色。這時候,不僅是太陽、云和海水,連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
這不是偉大的奇觀么?
1.太陽像負著什么重擔似的,慢慢地,一縱一縱地,使勁兒向上升。
2.后來,太陽慢慢透出重圍,出現在天空,把一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者紅色。
1.給畫線的字,選出正確的解釋。
亡羊補牢。
a.養牲畜的圈。
b.結實、堅固。
c.監牢。
2.給畫線的字,選出正確的解釋。
奇觀。
a.看。
b.看到的景象。
c.對事物的認識、看法。
3.選出下列句子用的修辭方法。
那兒露出了太陽的小半邊臉。
a.反問。
b.設問。
c.比喻。
d.擬人。
4.選出下列句子用的修辭方法。
這不是偉大的奇觀嗎?
a.反問。
b.設問。
c.比喻。
d.擬人。
5.選擇合適的詞語填空。
燦爛的( )。
a.光彩。
b.光亮。
c.亮光。
6.選擇合適的詞語填空。
()的金邊。
a.亮光。
b.光亮。
c.光彩。
7.給畫線的字,選出正確的解釋。
自不量力。
a.限制。
b.數目、數量。
c.估計。
8.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日出前,天空還是(),轉眼間,天水相接的地方(),紅霞的范圍()。
日出時,天空中出現了(),接著(),到了最后()。
1.正確答案:a。
2.正確答案:b。
3.正確答案:c。
4.正確答案:a。
5.正確答案:c。
6.正確答案:b。
7.正確答案:c。
8.正確答案:一片淺藍出現了一道紅霞慢慢擴大太陽的小半邊臉使勁兒向上升太陽終于沖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
以上是本站小編整理的關于巴金《海上日出》課文配套閱讀題及答案,希望對你有幫助!
海上的日出的教案(優秀18篇)篇六
1、自主學習字詞,會認“擴、荷”等4個字。讀準多音字“荷”,理解“重荷”和“鑲金邊”的意思,會寫“鑲”字。
2、正確流利朗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
3、了解課文按必須順序寫景的方法。
4、感受日出過程的顏色美、光亮奇和太陽上升的艱難,體會日出之奇和作者觀賞日出的欣喜之情。
1、了解課文按必須順序寫景的方法。
2、感受日出過程的顏色美、光亮奇和太陽上升的艱難,體會日出之奇和作者的欣喜之情。
智慧課堂平板、希沃白板5課件。
一、談話導入,引出課題。
1、師:同學們見過日出嗎?生發言…。
海上日出的景觀,誰能用一個詞或一句話說說自我的感受?
是啊,多美的日出呀。有一位老爺爺和我們一樣異常喜歡日出,你們猜猜他是誰?
(2)出示圖片:作者圖片—巴金。
我們以往學過他的一篇課文,你還記得嗎?《繁星》。
在海上航行的日子里文中作者不僅僅經常在船艙里欣賞半明半昧的星,還常常觀賞美麗的日出,讓我們跟隨巴金先生的腳步一齊去欣賞美麗的海上日出吧!
(3)出示課題:16、海上日出(板書課題、齊讀)。
二、初讀課文,學習字詞。
1、自瀆課文。
下頭我們走進課文,請一位同學讀一下自讀提示。
好,聽清楚要求了嗎?(3分鐘自讀)。
2、檢測字詞。
(1)課文讀通順了嗎,你能把這些詞語讀準確嗎?先自由朗讀然后請生范讀、小教師帶讀。
(2)學習多音字:荷。
文中藏了一個多音字,請你自學微課。微課學完了我要出一道題來考考大家。準備好理解挑戰了嗎?同學們表現得可真棒!
(3)學習詞語:鑲金邊。
鑲是什么意思?我給大家帶來兩幅圖片,誰能結合圖片說一說鑲的含義?鑲就是把東西嵌進去或在外圍加邊。
教師給大家帶來一朵云,誰能上來給這朵云的鑲一道邊?看來同學們都理解了鑲的含義。
3、指導書寫。
那在寫“鑲”的時候要注意什么呢?請同學們先觀察一下,誰來說一說要注意什么?(鑲放大)師范寫生練習書寫,展示點評。
三、瀏覽課文,整體感知。
1、學習第一自然段。
2、默讀課文,想一想:作者描述了哪幾種天氣下海上日出的景色?找到對應的段落。(天氣晴朗時2-3,多云4,天邊有黑云5)。
四、共學探究、品讀課文。
1、品讀第二自然段:感受太陽的顏色、亮光變化。
天空顏色變化。是啊,天空有藍,有紅,顏色真美呀!你真會讀課文,
你還讀出了什么變化?光亮的變化。你真會發現。
請大家比較這兩個句子,你有什么發現?少了這兩個詞行不行?既然天空顏色變化有快有慢,那我們在朗讀這一句的時候,語速應當是有變化的。請你讀一讀。
天邊的色彩和亮光轉瞬即變,誰能再美美地讀一讀?
如果此刻我們都在海上,我們會不會眼睛緊緊地盯著天邊的那抹紅霞呢?讓我們齊聲來讀一讀。
作者就是抓住顏色和亮光的變化為我們展現了太陽即將噴薄而出的畫面。
巴金先生不轉眼的望著天邊,他在期待什么?——日出。
2、品讀第三自然段。
(1)找出顏色、亮光變化的詞。
太陽在躍出海面的過程中又會發生什么變化呢?用你喜歡的方式讀第3自然段,用橫線畫出太陽顏色變化的詞語,波浪線畫出太陽亮光變化詞語。讀一讀,說一說。
紅是真紅紅的十分可愛深紅(一個簡單的紅色作者就寫出了紅的變化、紅的層次,可見巴金先生的觀察多么細致。)。
沒有亮光奪目的亮光(太陽瞬間就發出萬丈光芒,轉眼間的景致完全不一樣,正如作者說——展示句子,齊讀,讀出變化速度之快)。
隨著太陽躍出海面,除了顏色、亮光在變化,還有什么也在變化嗎?
(從太陽露出小半邊臉,到努力上升,最終跳出海面你能體會到太陽的什么在變化?——位置的變化)。
巴金先生從太陽的顏色、亮光和位置變化入手,一下就把日出時景象的變化寫活了!教師帶來了日出時太陽處于不一樣位置的圖片,請你將它放到對應的位置。
(2)重點學習太陽負著重荷上升。
太陽就像一個背著重重的背包爬山的人,盡管吃力,但它卻堅持不懈地往上爬。
看來你已經學會利用關鍵詞來理解課文了。怎樣讀才能讀出太陽上升過程的不易?試著讀一讀。
如果此刻你也在海上,看到太陽肩負重荷好不容易躍出了海面,你會是什么樣的心境?是啊,此刻作者的心境和我們是一樣的,讓我們帶著自我的感受一齊讀一讀吧。(齊讀)。
聽了同學們的朗讀,日出時的景象如同定格動畫一般浮此刻眼前。
看,我們也來欣賞一下海上日出的美景吧。(播放日出視頻)巴金先生描述得多么傳神呀!男生和女生合作,一齊來讀這一段,為海上日出做出禮贊吧!男生讀藍色部分,女生讀黑色部分。(背景音樂)。
3、總結課文。
海上日出之奇就是奇在日出變化之美,奇在它有越出海面的力量,難怪巴金先生欣賞完日出后不禁感嘆道:這不是很偉大的奇觀嗎?(齊讀,讀出反問的語氣)。
結束語:本節課我們感受到晴朗天氣下海上日出的神奇,下節課我們將繼續感受多云天氣里的日出之奇!
五、布置作業(選做):
1、觀看作業里發送的日出視頻,再次感受日出之奇。
2、有興趣的同學能夠去看看日出,結合自我的體會,說說課文描述日出的精彩之處。
海上的日出的教案(優秀18篇)篇七
1、了解學習課文內容,感受不同天氣海上日出的壯觀景象。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的情趣,領會作者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
2、理解第二、三部分是課文的重點,描寫了在晴天里看到的海上日出和在有云天氣里看到的海上日出。
課件。
1、課文的2—5自然段,理解日出的全過程,體會日出過程變化.
2、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的情趣,領會作者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教學方法:嘗試設疑、突出主線、以讀為主、讀中悟情。學生學習方法:組織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討論交流。
1、同學們見過海上日出的情景嗎?今天老師就帶你們一道去海邊。
觀看太陽從海面升起的樣子,愿意嗎?(板書課題:海上日出,齊讀課題)。
提問:看看題目交代了什么?(事件:看日出;地點:海上,從題目可以看出課文是寫海上日出的景象的)。
學習第一段。
1、指名分段朗讀,想想作者按怎樣的順序觀察和記敘的?(事情發展順序)。
2、筆勾畫出表示日出前天空景色變化。
3、教師課件演示日出前天空景色的變化。
圖1:天空還是一片淺藍。
圖2:天邊出現紅霞。
圖3:在天水相接處出現太陽的小半邊臉,紅紅的。然后太陽一縱一縱的上升。最后定格為本課插圖1呈現的景象。
4、四人小組合作討論交流:太陽升起時,它的顏色、亮光有何變化?勾畫出重點詞句。
5、指名交流,指導理解。
這段文字中,哪句寫得最精彩?——太陽像負著什么重擔似的,慢慢兒,一縱一縱地,使勁向上升。
設問:簡潔地說,這句寫的是什么?——太陽向上升。如何把太陽向上升的過程具體寫出來呢?作者在細致觀察的基礎上,這樣描述:
——太陽使勁向上升。
——太陽像負著什么重擔似的,使勁向上升。
——太陽像負著什么重擔似的,慢慢兒,使勁向上升。——太陽像負著什么重擔似的,慢慢兒,一縱一縱地,使勁向上升。
比較著讀一讀,談出自己的感受。
1、在有云的情況下,太陽出來后又是怎樣的景象呢?出示課件觀察后說一說。
2、學習第四自然段,想象云層薄時日出景象。
4、觀察畫面分組討論后,指明回答,出示重點句:“太陽走進了云堆中,它的光線從云里射下來,直射到水面上,我眼前只看見一片燦爛的亮光”師問:為什么光線直射到水面上后,眼前就是一片燦爛呢?各個小組繼續討論,(書中沒有現成的句子)引發學生思考。
5、這兩個自然段運用了“有時候??有時候??”的句式,你能體會到什么嗎?
學習第三段,總結全文。
1、指名讀第六自然段“這不是很偉大的奇觀么?”
2、偉大表現在那些方面?為什么說這是一種偉大的奇觀?
3、分組討論,引導理解為什么說海上日出是一種奇觀?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1、小結:《海上日出》是不可多得的名家精品,它來自于巴金先生真實的生活經歷,真實的內心體驗。學習巴金先生留心生活、勤于觀察,我們也會在大自然中有驚喜的發現。
2、課后擴展:寫一篇本地日出的文章。
海上的日出的教案(優秀18篇)篇八
1、感受海上日出的壯觀景象,體會作者贊美大自然的感情,陶冶學生愛美的情趣。
2、學習按一定的順序并適當展開想象的觀察方法。
3、學習本課生字新詞;練習用”燦爛”“目不轉睛”造句。
4、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培養觀察能力;圖文對照,理解太陽從海上升起的過程。
掛圖、投影片
:兩課時
1、感受海上日出的壯觀,陶冶學生愛美的情操。
2、學習按一定的順序并適當展開想象的觀察方法。
一、引入新課
今天,我們將隨著作家巴金一起去領略海上日出的壯麗景象。
二、檢查預習
1、分別觀察圖1和圖2,說說圖上描繪了怎樣的景象。
2、指名分段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
3、出示生字詞卡片,檢查讀音。
三、講讀課文。
1、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我”是在什么地方、什么時候看日出,是看了一次?
2、學習二三自然段。
(1)說一說圖1景象。
(2)指名讀文二三段,邊聽邊想象。
(3)用投影片幫助理解。
(4)理解重點詞語。
天水相接、范圍、目不轉睛、一剎那
(5)朗讀第二三自然段,概括大意。
3、講讀第四五段。
(1)有云時,太陽出來后又是怎樣的景象呢?
出示掛圖2,指導觀察。
由于陽光的作用,云有什么變化?
(2)指名讀第四五段。
想象太陽躲進云層里和太陽透出重圍時,云和海水的變化。
(3)理解第四五段,讀讀想想。
(4)讀第五段,體會“鑲”“透”“染”等詞的好處。
(5)讀第四五段,概括大意。
4、講讀第六段。
(1)讀文,“奇觀”?
(2)這偉大的奇觀指什么?
(3)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4)用“這不是……么”的句式表達有什么好處?
四、練習朗讀全文。
五、作業
1、朗讀課文。
2、識記生字詞。
1、理解本課生字新詞;并聽寫。
2、背誦課文。
一、出示生字詞卡片,讀記。
二、練寫生字詞。
三、讀背第一段。
四、讀背第二三自然段,做有關練習。
1、朗讀第二三段。
2、完成思考練習。
3、自讀第二三段,想象,背誦。
4、練習背誦第二三段。
五、讀背第四五自然段。
1、朗讀第四五段。
2、完成練習3。
3、想象、記憶文章。
4、練習背誦第四五段。
六、看圖,全班試背全文。
七、指導造句。
1、“燦爛”“目不轉睛”在課文中說什么?
2、找出有關句子讀一讀。
3、這兩個詞還可以用在什么地方?
4、口頭造句。
八、鞏固生字詞。
1、自己識記。
2、聽寫詞語。
九、作業:
1、背誦課文。
2、練習用“燦爛”“目不轉睛”書面造句。
3、預習《燕子》。資料提供者:
海上的日出的教案(優秀18篇)篇九
1、感受海上日出的壯觀景象,體會作者對大自然的贊美之情。
2、掌握本課生字新詞,能辨析"光彩"、"光芒",會用"目不轉睛"、"果然"、"終于"、"不僅……連……也……"等詞語造句。
3、理解作者運用哪些詞語、句子把日出的過程和景色生動地描述出來。
4、初步了解文章的結構和寫作特點,并能仿照課文寫法寫一篇描寫日出或日落時暈色的短文。
5、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重點:第二、第三段是課文的重點,這兩段寫作者在一般情況下觀察到日出的景象和在特殊情況下(多云)觀察到日出的不同情況。
難點:課文第5自然段是課文教學的難點。教學時,先引導學生讀1~3句,抓住"然而"、"后來"這些詞語,理解太陽的動態和云片色彩變化,想象當時天空的美景。然后著重理解這一節的最后一句,"這時候,不僅太陽、云和海水,連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想象這時陽光照亮一切的奇景,體會作者熱愛大自然、向往光明的思想感情。
嘗試設疑、突出主線、以讀為主、讀中悟情。
組織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討論交流。
多媒體課件。
一、導入新課。
大家欣賞過日出的壯美景觀嗎?
那海上日出的景色大家一定沒見過,今天,我們就跟隨巴金老先生一同去欣賞一下海上日出的壯美與神奇。
二、學生交流搜集的有關巴金的資料。
教師補充出示課件。
作者簡介。
三、看視頻聽朗讀,欣賞巴金筆下的海上日出的美景。
四、學生交流看后感受。
五、處理生字詞。
1、指生讀,齊讀相結合。
2、指導書寫。
3、重點講解“辨”(結合著辯和辮識記),“鑲”
3、這一段與全文關系怎樣?(結構上有提摯全文的作用——全文總起。)。
六、自讀課文,學生質疑。
七、梳理問題,精讀釋疑,師生共同解決。
1、本文是按什么順序寫的?
2、作者描繪了幾種情況下的海上日出的景色?
3、日出時的景象是怎樣變化的?
(1、默讀課文第二自然段,太陽還沒有露面之前,天空的顏色有些什么變化?
(3、個別讀第三自然段。思考:課文5句話是按怎樣的順序具體描寫太陽升起的過程的?
(4、文章用了哪些詞句分別寫出了太陽升出海面時的顏色、形狀、光亮、動態的?
(5、導讀第三自然段。
(7、齊讀第二三自然段。
4、天空有云時日出景色如何?
(1、指名讀第4、5自然段。思考:兩個"有時候"各指什么樣的情況下的日出景象?
(2、當云薄時,海邊的臼出是怎樣的景象?
板書:水天一色一片燦爛。
(3、當云很厚時,日出又是怎樣的奇觀?
(4、第5自然段中,你覺得哪幾個詞用得特別好?
(5、齊讀第4、5自然段。
5、為什么作者說海上日出是偉大的奇觀?
齊讀第6自然段。
仔細閱讀課文最后一段,想一想,哪種表達更好,為什么?
a這不是偉大奇觀嗎?
b這是偉大奇觀。
八、小結。
日出是壯美的,人人都見得到,但巴金老先生卻能將它寫的如此神奇壯麗,不僅源于他細心是觀察,還源于他掌握了正確的描寫方法,能按規律,按順序使美麗景色以文字的形式再現眼前,用詞造句十分講究,這同樣是老師對大家的要求,希望大家今后也能做到以下幾點:
1、細致觀察。
2、按順序描寫。
3、語言要形象生動。
十、重溫課文朗讀視頻。
十一、布置作業。
1、學習第三自然段,將日落、刮風、下雨、葉落等自然現象描寫出來。
2、摘抄文章的好詞好句。
六、板書設計。
好天氣。
偉大的奇觀有薄云熱愛大自然。
有黑云。
海上的日出的教案(優秀18篇)篇十
教學目標:
情感目標:引導學生理解課文內容,從作者描繪的海上日出的美景中感受大自然的壯美。領會作者追求光明的精神,培養熱愛自然的情感。
知識目標:在理解課文內容、了解敘述順序的基礎上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體會作者遣詞造句的妙處,注意積累詞語和優美的句子。
能力目標:學習作者觀察事物的方法,培養認真觀察事物的習慣,提高仔細觀察事物的能力。
教學重點:引導學生借助畫面理解海上日出的幾種不同景象。
教學難點:引導雪生憑借圖片或課件結合文字描述,展開現象,去感受日出時的壯觀景象。
教學過程:
一、激情導入,了解《日出》,激發濃濃的趣。
導入語:同學們,您們細心地觀察過日出嗎?“日出江花紅勝火”,太陽每天都是新的!日出就意味著新生、意味著希望、意味著光明。今天我們就來學習一篇著名的描寫日出的美文,它是由我國著名的作家巴金爺爺在年青時寫的一篇文章。誰能把了解到的巴金爺爺的情況,與大家一起交流一下?(教學策略:引導學生交流介紹巴金的資料和這篇文章的寫作背景,即能擴大學生的知識面,激發閱讀興趣,又可以檢查學生的預習情況。)。
二、整體感知,享受《日出》,體驗文章的美。
1、這篇課文很美,下面老師請同學們閉上眼睛用耳朵靜靜地傾聽課文朗誦用心來感受日出的壯美。
2、你們能讀出日出的美嗎?請大家自由朗讀課文。在朗讀的過程中注意讀準生字新詞的讀音,(教師在屏幕上出示容易讀錯的生字和有必要和大家一起來解釋的新詞,大家閱讀時重點注意)。
4、提問:讀了課文,有什么地方是自己不明白的?(學生提出一些問題)帶著這些疑問讓我們來讀課文,共同解決這些疑問。
三、解讀釋疑,研讀《日出》,領悟深深的意。
1、通過細讀課文,我們知道課文寫了天氣晴朗時和有云時的日出景象,那么這兩種景象你更喜歡哪一種?(指導學生再次細讀課文,然后小組交流自己的感受。結合兩幅彩圖來分析認識。)。
2、誰能找出描寫精彩的句子讀一讀?(全班交流,鼓勵大家起來用自己所理解的情況充滿感情地來朗讀,感受語言的美。)。
3、播放日出的錄象片段,仔細觀察和自己想象的日出景像有什么不同。(這樣可以加深學生對日出的直觀感受,加深對語言文字的理解。)。
4、下面,我們重點來研讀用動態描寫來寫日出的美和日出時有云的情況下出現的奇觀。
(投影出以下句子,引導學生在感受的同時評講句子的準確性和形象性。(1)轉眼間,天水相接的地方出現了一道紅霞。(引導探究:從天空是一片淺藍到出現紅霞,這一變化非常迅速,只在一“轉眼間”;“紅霞”給藍色的天空、大海抹上了一層瑰麗的色彩;從天水相接的地方出現既體現了海上日出的特色,又將這幅壯觀的畫面無限延伸,讓人感到視野開闊、心曠神怡。)(2)紅霞的范圍慢慢擴大,越來越亮。(引導探究:可以讓學生通過想象畫面來感受:紅霞慢慢布滿了藍色的天空;漸漸煥發出光彩;天空的霞光映在海水中,海天相接,絢麗壯觀。)(3)太陽像負著什么重擔似的,慢慢兒,一縱一縱地,使勁兒向上升。(引導探究:這句話先將太陽升起的過程形象地比作“負著”“重擔”,又用“慢慢”、“一縱一縱”、“使勁兒”具體描述如何上升,具體的動態又和負著重擔的感覺極吻合,強調了上升的緩慢和吃力。)(4)一剎那間,這深紅的圓東西發出奪目的亮光。(引導探究:可結合上句太陽升起時的艱難來理解:太陽盡管很吃力,可仍然不懈地努力上升,一旦沖出海面便發出奪目的光芒。讀這句話時語速稍快,在“剎那”、“奪目”、“突然”三個詞上要加重語氣。)。
5、教師小結:正是通過這些準確生動的描寫,給我們展現了一幅日出的壯觀美景;讓我們來共同有感情地朗讀這些語句。比一比,誰能把課文中最美的句子背誦下來。
四、交流體驗,探究《日出》,感悟殷殷的情。
過渡語:到這個時候,大家對課文后面所說的日出是“偉大的奇觀”都有了了解了吧,誰能想想說說,巴金爺爺寫這篇文字所要表達的感情是什么呢。(引導學生小結感受:課文主要講了巴金爺爺在海上看日出時的事情,日出是那樣的美麗壯觀。)。
總結語:日出是代表著希望、日出代表新生……希望大家將來都能成為祖國的棟梁之才!
2、簡單處理課文練習題,鞏固所學的知識。
五、鑒賞課文,結合《日出》,品味語言的美。、讓我們再一次來朗讀品味課文,和巴金爺爺一起來看日出的壯觀美景吧!(可以配上音樂,舒緩課堂的氣氛。)。
板書設計:
晴朗時。
有云時。
海上的日出的教案(優秀18篇)篇十一
教學內容簡介:《海上日出》是北師大版小學四年級語文下冊第九單元的第一篇文章。
學習目標:
一、默讀課文,理解課文主要內容,感受不同天氣海上日出的壯麗景象,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趣,領會作者追求光明的精神。
二、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
三、學習按照一定的順序進行描寫并適當展開想象的觀察方法。
學習重點:
一、理解課文2—5自然段日出全過程重點詞句的含義,領會作者追求光明的精神。
二、學習作者按照日出前、日出時、日出后的描寫順序,體會日出的全過程。
三、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練習給課文段落加小標題。
學習難點:本課學習的難點有兩處:一處是“這不是很偉大的奇觀么?”體會“偉大”、“奇觀”的意思及深刻的含義。另一處是理解日出全過程的詞句,體會日出過程的變化。
教學準備:
學生:仔細讀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作者以及寫作背景,理解各種不同天氣的日出景象,體會作者的內心感受。
教師:課前安排學生觀察不同天氣的日出景象,儲備知識經驗。準備有關日出音像資料。
教學過程:
一、聯系生活,談話導入。
1、教師板書“日出”,引導學生讀讀。問:你見過日出么?在哪里見過?
生:見過。
生:在電視上見過。
生:在自己家里的小院里看見過日出。
2、教師:你覺得日出景象怎么樣?誰能用自己的話來說一說?
生:很漂亮,很美麗。
生:日出的時候,太陽周圍的云都是紅彤彤的,太陽剛開始出來的時候并不耀眼,可是過來一會再看就非常刺眼了。
3、教師:這位同學觀察的真仔細,教師板書:海上,問:“那么誰在海上看過日出?”
(因為本校地處內地農村遠離大海,所以許多同學直搖頭。)。
4、教師:請同學們想象畫面:寂靜的黎明,一只船在茫茫的大海上航行,這是一輪紅日從遼闊無際的蔚藍的大海上冉冉升起來了。這就是本課我們要學習的課文題目——海上日出。
學生齊讀課題。
二、交流預習情況。
1、教師:同學們在課前都預習了這篇文章,那么海上日出給你留下了哪些印象?
生:我覺得海上日出非常美麗,非常漂亮。
生:我覺得海上日出和我們陸地上的日出景色不一樣。
教師:看來你挺會觀察的,那么有什么不一樣的地方呢?
生:在海上看到的不僅僅是太陽和云,還有無邊無際的大海,一層層的浪花。
生:我認為作者是按照太陽升起的順序描寫的。
教師:對了作者是按照“日出前”、“日出時”、“日出后”的順序進行描寫的,也就是剛才這位同學說的是按照太陽升起的順序描寫的。
三、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教師范讀課文,學生認真傾聽,標出自然段。)。
生:海上日出真的很美麗,很漂亮。
2、教師:看來大家確實是用心體會了,那么作者也就是巴金爺爺在看海上日出后有什么感受呢,請大家迅速瀏覽一遍課文,找出來。
(學生瀏覽課文)。
學生匯報:這不是偉大的奇觀嗎?(教師板書:偉大的奇觀)。
四、細讀課文,理解內容。
生:是一個反問句。
教師:你真棒!那這句話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這是偉大的奇觀。
生:我認為這句話的意思應該是:這真是偉大的奇觀!
2、教師:句子中“這”和“奇觀”是指什么?
教師:對了,那么這一句與題目有什么聯系?
生:題目說明了奇觀是什么。
教師:那么題目與這一句合成一句話是什么?
生:是海上日出真是偉大的奇觀!
3、教師:你說得真好。海上日出到底是怎樣的奇觀呢?我們來繼續學習課文。請大家默讀課文第一段。
教師:你從第一段中了解到了那些?
生:我了解到了作者看日出的時間是天還沒大亮。
生:從船上只有機器的響聲中我知道了是在海上。
生:船上只有機器的響聲還說明四周的確是非常清靜。
4、教師:同學們真會學習。第一段向我們交代了看日出的時間、地點。這就是日出之前,那海上日出又是什么景象呢?請大家用你自己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2—5自然段,劃出自己不懂的句子。
(學生自己讀課文,劃句子,教師巡視)。
生:可以先找出句子中的重點詞語,理解了重點詞就理解力重點句子。
生:可以查閱資料。
生:可以展開想象。
生:還可以與其他同學進行交流。
5、教師:同學們的辦法真多,都是好辦法。現在就在小組交流自己劃出的難理解的句子,共同解決。
(學生小組討論與交流,教師巡視指導。)。
(1)教師:誰先來讀讀自己覺得難懂的句子?
生:我是這一句:轉眼間天空出現了一道紅霞,慢慢地擴大它的范圍,加強它的亮光。
教師:這一句我們該怎樣理解?
生:“轉眼間”說明時間很短。
生:“慢慢地擴大它的范圍,加強它的亮光。”說明了太陽就要升起來了。
教師:你真會思考。這是課文的第二自然段,從這一段中你還知道了那些?
生:我從目不轉睛這個詞中了解到作者看得非常認真。
生:我知道了這一段寫的是日出之前天空的變化。
生:對,我也認為這是寫日出之前的景象。
教師:那么我們可以給這一自然段加一個什么樣的小標題呢?
生:日出之前。
生:紅霞布滿天空。
(2)教師:你們真會思考。誰再來讀讀自己覺得難懂的句子?
生:這時候要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也不容易,因為我就只看見一片燦爛的陽光。
教師:這一句是寫了什么?
生:寫的是陽光照在水面上。
教師:為什么說水、天都不容易分辨了?
生:因為水能照出藍天的顏色來。
生:水還能反射太陽光,所以作者說就只看見一片燦爛的陽光。
生:云中的太陽。
生:走進云堆。
(3)教師:說的真好。還有難理解的句子么?
生:然而太陽在黑云里放射的光芒,透過黑云的重圍,替黑云鑲了一道發光的金邊。后來太陽才慢慢地沖出重圍,出現在天空,甚至把黑云也染成了紫色或者紅色。
教師:這位課文的第五自然段中的兩句話,這兩句我們可以這樣理解。
生:這一句寫出了太陽突破黑云的場面。
生:“透”、“鑲”、“沖”、“染”表現出了太陽的偉大力量。
教師:好,你真了不起,一下子把描寫太陽的幾個關鍵字給找出來了。誰還有想說的?
生:這兩句寫出了太陽沖出重圍,染亮一切的壯麗景象。
生:表現出了太陽的光芒是不可阻擋,表現了日出的偉大。
教師:大家理解的真透徹,這一自然段可以加一個什么樣的小標題呢?
生:光芒不可阻擋。
生:偉大的日出。
生:沖出重圍。
(4)教師:大家看來理解是很透徹了,老師個人認為沖出重圍更恰當一些。還有嗎?
生:這個太陽好像負著重荷似地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到了最后,終于沖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顏色紅得非常可愛。
生:一剎那間,這個深紅的圓東西,忽然發出了奪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發痛,它旁邊的云片也突然有了光彩。
教師:誰想說說自己的看法?
生:這兩句是寫了太陽升起的情景。
生:一剎那間說明變化很快。
生:“可愛”一詞表達了作者對太陽的喜愛。
教師:你想的真是與眾不同,太好了。
生:作者用了你人的修辭方法,具體又形象的描繪了太陽升起的場面。
教師:你說的真好。這是課文的第三自然段,這一自然段可以有一個什么樣的小標題?
生:太陽冉冉升起。
生、太陽躍出海面。
五、感情升華,朗誦課文。
生:高興。
生:欣喜。
教師:那么,我們該怎樣朗讀這篇課文呢?
生:應該帶著高興、欣喜的心情去朗讀。
生:我認為應該讀出海上日出的奇妙與偉大來。
生:應該帶著對海上日出的贊美之情去朗讀。
教師:說的真好。你就在小組有感情地朗讀這篇文章好嗎?
(學生朗讀課文,教師巡視。)。
六、教師總結,拓展升華。
教師:好文章是在細致觀察的基礎上完成的,希望大家今后留心觀察,勤于練筆,描寫出美麗的景物和多姿多彩的生活。
教學反思:
《海上日出》是一篇寫景抒情的散文,課文按日出前、日出時、日出后的順序重點描繪了晴朗天氣好有云時海上日出的不同景象,展現了日出這一偉大奇觀。課文的語言文字優美、易懂,易于學生朗讀。
在教學過程中,我想讓學生先聯系自己平時看到的日出景象,從而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講解課文時,從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開始,讓學生對海上日出有一個整體的認識,認識到海上日出是偉大的奇觀。接著,引導學生在讀中悟,感受作者對自然的熱愛。這一學習活動的安排,培養了學生自學的能力,品詞品句的能力。語文的學習就是讓學生學習語言,理解運用語言。學生只有在細細的品味中才能體會出語言的妙處。
這節課以學生為主,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充分自學、交流,談自己對文章段落和詞語的理解。本課在教學時,雖然注重培養學生感悟語言,但教學方法不夠多樣,可以采用多種方式,讓語文課更有趣些。
海上的日出的教案(優秀18篇)篇十二
1、感受海上日出的壯觀景象,體會作者贊美大自然的感情,陶冶學生愛美的情趣。
2、學習按一定的順序并適當展開想象的觀察方法。
3、學會本課生字新詞;練習用“燦爛”“目不轉睛”造句。
4、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培養觀察能力;圖文對照,理解太陽從海上升起的過程。
小黑板。
兩課時。
教學要求: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朗讀課文。
2、學習按一定的順序并適當展開想象的觀察方法。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板書課題。
在大自然的景象中,既有清新明麗的又有十分壯觀的。今天,我們學習第一課《海上日出》,隨著作家巴金的描寫,領略海上日出的壯麗景象。(板書課題)。
二、檢查預習。
1、分別觀察圖畫1和圖畫2,說說圖上描繪了怎樣的景象。
2、從課文中把描寫太陽升起景象的部分找出來。
3、指名分段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讀后全班評議,正音。
三、講讀課文。
2、講讀第二、三自然段。
這天“我”早上起來看日出,看到了這樣一番景象,出示圖1,指導觀察:按從天空到太陽再到海面的順序觀察,然后說說。
3、再看課文中的彩圖,結合圖來自由讀課文,并理解詞語“水天相接”“范圍”“目不轉睛”“一剎那”。
a、日出前天空的景色有什么變化?默讀第三自然段。
b、太陽是怎樣出來的?自由朗讀第四自然段。
c、請具體描述太陽升起的全過程,說說你讀懂了哪句話。
d、出示練習:按課文填空,想象一下句子描繪的是怎樣的畫面,并說說用上所填詞語的好處。
a太陽像()似的,漫漫兒,()地,()向上升。
b到了最后,它終于()云霄,完全(),顏色()。
4、朗讀二、三自然段,邊讀邊想象這兩段描寫的景色。這兩個自然段講的是什么。
5、用自己的話說說太陽升起的全過程。
四、作業。
朗讀課文。
抄寫課后生字詞。
教學要求:
1、感受海上日出的壯觀景象,體會作者贊美大自然的感情,陶冶學生愛美的情趣。
2、學習按一定的順序并適當展開想象的觀察方法。
3、練習用“燦爛”“目不轉睛”造句。
4、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教學過程:
一、復習二、三自然段。
快速閱讀課文,說說二、三自然段講的是什么。
二、講讀四、五自然段。
1、在有云的情況下,太陽出來后又是怎樣的景象呢?
2、指導觀察課文彩圖:注意觀察天上的云,太陽在什么地方,由于陽光的作用,云有什么變化。觀察后說說。
3、云薄時的日出是怎樣的?指名讀第四自然段。這一段講的是什么,用自己的話說說。
4、云厚時的日出又是怎樣的?指名讀第五自然段。
5、理解天邊有黑云,云還很厚,太陽的光芒給黑云鑲了一道光亮的金邊的景象,還有太陽從云里出來后,太陽、云和海水呈現的景象。學生看看、讀讀,用自己的話說說這一自然段的意思。
三、出示練習:
1、它的光芒給黑云(鑲了)一道光亮的金邊。后來,太陽(慢慢透出)重圍,出現在填空,把一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者紅色。
2、換詞比較“鑲”“透”“染”,說說哪個詞用得好,好在哪里。體會作者用詞準確、生動、形象。
3、朗讀四、五自然段,說說這兩個自然段講的是什么。
四、講讀第六自然段。
1、自由讀,理解“奇觀”的意思。
2、這偉大的奇觀指的是什么?(作者在前邊講到的海上日出雄奇、壯麗的景象。)。
3、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贊美大自然,熱愛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用“這不是……么”的句式表達有什么好處?(使這種思想感情更加強烈。)。
5、練習朗讀全文,試著背誦課文。
6、指導用“燦爛”、“目不轉睛”造句。
五、總結:學了這一課,你有哪些收獲。
六、作業。
背誦課文。
聽寫生字詞,練習用“燦爛”“目不轉睛”書面造句。
板書設計:
好天氣——詳。
偉大的奇觀有薄云——略熱愛大自然。
有黑云——次詳。
海上的日出的教案(優秀18篇)篇十三
1、了解學習課文內容,感受不同天氣海上日出的壯觀景象。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的情趣,領會作者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
2、理解第二、三部分是課文的重點,描寫了在晴天里看到的海上日出和在有云天氣里看到的海上日出。
課件
1、課文的2—5自然段,理解日出的全過程,體會日出過程變化.
2、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的情趣,領會作者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 教學方法:嘗試設疑、突出主線、以讀為主、讀中悟情。 學生學習方法:組織學生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討論交流。
一、啟發談話,解題釋意
1、同學們見過海上日出的情景嗎?今天老師就帶你們一道去海邊
觀看太陽從海面升起的樣子,愿意嗎?(板書課題:海上日出,齊讀課題)
2、板書課題——《海上日出》
提問:看看題目交代了什么?(事件:看日出;地點:海上,從題目可以看出課文是寫海上日出的景象的)
二、深入閱讀,感悟理解
學習第一段
1、指名讀 課文,看作者在什么時間?什么地點?做什么?(學生帶著問題讀課文)
時間:天還沒有亮 人物:我 地點:海上事情:看日出 環境:周圍很靜
1、指名分段朗讀,想想作者按怎樣的順序觀察和記敘的?(事情發展順序)
2、筆勾畫出表示日出前天空景色變化
3、教師課件演示日出前天空景色的變化
圖1:天空還是一片淺藍
圖2:天邊出現紅霞
圖3:在天水相接處出現太陽的小半邊臉,紅紅的。然后太陽一縱一縱的上升。最后定格為本課插圖1呈現的景象。
4、四人小組合作討論交流:太陽升起時,它的顏色、亮光有何變化?勾畫出重點詞句。
5、指名交流,指導理解
這段文字中,哪句寫得最精彩?——太陽像負著什么重擔似的,慢慢兒,一縱一縱地,使勁向上升。
設問:簡潔地說,這句寫的是什么?——太陽向上升。 如何把太陽向上升的過程具體寫出來呢?作者在細致觀察的基礎上,這樣描述:
——太陽使勁向上升。
——太陽像負著什么重擔似的,使勁向上升。
——太陽像負著什么重擔似的,慢慢兒,使勁向上升。 ——太陽像負著什么重擔似的,慢慢兒,一縱一縱地,使勁向上升。
比較著讀一讀,談出自己的感受。
1、在有云的情況下,太陽出來后又是怎樣的景象呢?出示課件觀察后說一說。
2、學習第四自然段,想象云層薄時日出景象。
4、觀察畫面分組討論后,指明回答,出示重點句:“太陽走進了云堆中,它的光線從云里射下來,直射到水面上,我眼前只看見一片燦爛的亮光”師問:為什么光線直射到水面上后,眼前就是一片燦爛呢?各個小組繼續討論,(書中沒有現成的句子)引發學生思考。
5、這兩個自然段運用了“有時候??有時候??”的句式,你能體會到什么嗎?
學習第三段,總結全文
1、指名讀第六自然段“這不是很偉大的奇觀么?”
2、偉大表現在那些方面?為什么說這是一種偉大的奇觀?
3、 分組討論,引導理解為什么說海上日出是一種奇觀?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三、小結擴展,結束全文
1、小結:《海上日出》是不可多得的名家精品,它來自于巴金先生真實的生活經歷,真實的內心體驗。學習巴金先生留心生活、勤于觀察,我們也會在大自然中有驚喜的發現。
2、課后擴展:寫一篇本地日出的文章。
板書設計
7 海上日出
開頭—— 交代時間 、地點、人物、事情
日出之前——淺藍、紅霞、越來越亮
偉大的奇觀日出之時——小半邊臉、慢慢上升、深紅的圓東西
日出之后——云中情景:燦爛的亮光、鑲金邊
結尾——偉大奇觀
海上的日出的教案(優秀18篇)篇十四
1.理解文中重點句的含義,感受海上日出的壯麗景象,陶冶學生的愛美情趣。
2.學習按照事物的發展順序進行觀察的方法。
3.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課文。
海上日出的錄像、圖片。
一 導入
同學們通過初讀課文,已經初步感受到了海上日出的美麗景象,那么,今天我們就伴著優美的樂曲,把你想象到的海上日出的景象用你的畫筆描繪出來。
二 讀課文,聽音樂,想象作畫(學習第3自然段)
1.自由讀第3自然段,把你想象到的畫面勾勒出來。(放音樂)
2.邊畫邊悟,然后用一兩句話描繪所畫出的圖畫。
3.互相評畫,細細揣摩,品味語言的精妙。
那里出現了太陽的小半邊臉,紅是紅得很,卻沒有亮光。
慢慢兒,一縱一縱地,使勁向上升。
它終于沖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顏色真紅得可愛。一剎那間,這深紅的圓東西發出奪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發痛。
(1)一縱一縱:緩慢的狀態。(“一縱一縱”讀得語速要慢。)
(2)沖破:速度快。(“沖破”要讀得有力、節奏快,體現“沖破”的力量。)
(3)一剎那:時間極短。(“一剎那”要加重語氣。)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體會這段描寫突出了“海上日出”的什么特點。(顏色、光線變化多、快。)
5.看錄像,加深對“海上日出”景象的印象。
6.有感情地讀課文,修改自己的圖畫,積累自己喜愛的句子。
三 讀課文,學習第三部分
1.默讀課文,相互說說這兩個自然段描寫的是什么景象,想象課文所描繪的畫面。(描寫了“云薄”“云厚”兩種情況。)
2.再讀課文,找找從哪些詞句可以看出“云薄”和“云厚”。
云薄:陽光透過云縫射到水面上。
云厚:黑云,給黑云鑲了一道光亮的金邊。
染:云朵的薄厚顏色不同,陽光透過時形成的顏色就不同,像染料染過一樣。
3.這兩個自然段運用了“有時候……有時候……”的句式,你能從中體會出什么嗎?
(說明作者對海上日出進行了多次的觀察,和前面的“常常早起”相呼應。所以我們要養成細致觀察事物的習慣。)
四 品味表達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
1.齊讀第6自然段。思考:這是什么句型?(反問句。)
2.對“奇觀”的理解:雄偉壯麗而又罕見的景象。
3.作者發出這樣的感嘆,表達出作者什么樣的感情?(對大自然無限熱愛之情。)
4.反問句改為陳述句或感嘆句,指名讀。幾種表達方法哪種好,為什么?(反問句更好,加強了句子的表達效果。)
五 選擇自己喜歡的語句讀一讀
1.在課的設計上教師也重點抓了“讀”這一方面。抑揚頓挫的語調,聲情并茂的情感,起到了一種先聲奪人的效果,在深情的“美讀”中,學生自然而然體會到了海上日出的美景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學生一般都有看日出的體驗,讓學生根據生活實際談感悟。
1.看拼音,寫詞語。
2.選詞填空。
光芒 光亮 亮光 光彩
(1)一剎那間,太陽發出奪目的(亮光),它旁邊的云也有了(光彩)。
(2)太陽在黑云背后放射它的(光芒),給黑云鑲了一道(光亮)的金邊。
3.寫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
光彩—(光芒) 分辨—(辨別) 轉眼間—(一剎那)
范圍—(界限) 奇觀—(奇景) 目不轉睛—(全神貫注)
4.請分析下列句子在寫法上的特點,并按要求做題。
這不是偉大的奇觀么?
這真是偉大的奇觀哪!
你覺得哪句好呢?說出理由。
一 作者資料庫——巴金
巴金(1904~20xx),中國文學家。原名李堯棠,字芾甘。生于四川成都,祖籍浙江嘉興。他的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愛情的三部曲”(《霧》《雨》《電》)等長篇小說和數量可觀的短篇小說。他是中國現代著名的語言藝術大師,同時也被譽為是“五四”新文化運動以來最有影響的作家之一。20xx年被國務院授予“人民作家”榮譽稱號。有《巴金全集》行世。
二 如何進行觀察寫景物
日出日落其實是很平常的事,為什么作者能把很平常的事寫得細致傳神、變化萬千呢?那是由于作者善于觀察并能抓住景物的特點,多方面地展開描寫。“那里出現了太陽的小半邊臉,紅是紅得很,卻沒有亮光。太陽像負著什么重擔似的,慢慢兒,一縱一縱地,使勁向上升。”作者在這里觀察得很仔細,并且聯想豐富,采用擬人的修辭手法,把太陽寫得活靈活現,讓人很快就能聯想到當時的情景,這就是最引人入勝的。所以,在日常生活和學習中,要善于觀察、細心觀察,還要發散思維,充分想象,可以運用多種寫作方法把景物寫逼真,這樣才能吸引讀者。
海上的日出的教案(優秀18篇)篇十五
1、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引導學生邊讀邊想象海上日出的美麗景色,體會作者對海上日出景色的贊美之情,并從中受到美的熏陶。
3、幫助學生練習本課要求會寫的“剎、痛、辨、鑲”4個生字;掌握“一剎那、發痛、分辨、鑲金邊”等詞語。
通過理解詞句,想象海上日出的美麗景色,體會作者對海上日出景色的贊美之情,并從中受到美的熏陶。
第一課時。
1、會認、會寫“剎、痛、辨、鑲”4個生字;掌握“一剎那、發痛、分辨、鑲金邊”等詞語。
2、正確朗讀課文,理清文章層次。
在語言環境中學習生字新詞。
整體把握課文結構。
演示文稿。
一、啟發談話,揭示課題。
前面,我們學習的《暮江吟》一首詩描寫的是太陽落山時,江面上的迷人景象。今天,我們即將閱讀的名家名篇《海上日出》選自作家巴金爺爺的《海行雜記》,它描寫的是太陽從海面上升起的壯觀景象。
二、范讀全文。
請同學們閉上眼睛,聽老師讀課文,只要你用心,相信巴金爺爺的文字會把你帶入那奇妙的景象之中。
說一說,在聽老師讀課文的過程中,你腦海中都涌現出了哪些畫面?
三、指導自學。
出示學習建議。
1、輕聲自由讀課文,把字音讀準,把課文讀通。
2、畫出不理解的詞語,聯系上下文或查工具書理解詞義。
四、交流反饋自學情況。
1、生字詞。
出示一。
剎那間。
一剎那間,這深紅的圓東西發出奪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發痛。
喚起積累:除了“一剎那間”,你還知道哪些表示時間短暫的詞語?(轉眼間、一瞬間、霎那間、頃刻間……)。
出示二。
分辨、辨認、辨別。
爭辯、辯論、狡辯。
說一說“辨”與“辯”在含義和用法上有什么不同?
出示三。
鑲
然而太陽在黑云背后放射它的光芒,給黑云鑲了一道光亮的金邊。
結合語句,給“鑲”選擇著恰當的解釋,并想象語句描寫的景象。
(1)把東西嵌進去;
(2)在外圍加邊。
2、討論思考題。
(1)課文2——5自然段描寫了海上日出的景象。
分別寫了天氣晴朗時、有云的情況下日出的不同景象。
(2)體會開頭、結尾的作用。
第一段。
指名讀,思考:這段文字,作者向我們交待了什么?
“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中的“常常”說明了什么?
這一段,與下文有什么關系?(開頭總起)。
最后一段。
齊讀這一段,提問:“這不是偉大的奇觀嗎?”換成肯定的說法,怎么說?
聯系上文思考,“這”是指什么?
那結尾這句話的意思表達得更直接些,就是——海上日出真是偉大的奇觀。
由此,你覺得結尾段在全文起的是什么作用?(總結全文)。
那為什么說海上日出是偉大的奇觀呢?這個問題我們留待下節課再深入探究。
五、作業。
抄寫生字詞,繼續朗讀課文。
有條件的同學明天早早起來,觀察一下日出的景象。
《海上日出》是一篇精讀課文。從課文內容來看,介紹了在天氣晴朗的情況下,海上日出的壯麗奇特和在有云的情況下海上日出的瑰偉壯麗的景象。從作者的寫作手法上來看:有面——日出時海面及的美景;有點——具體介紹有云和沒有云的情況下日出的景象。從說明方法上看:有比喻、有對比、有擬人有反問等等,可謂多種多樣。課文的語言文字優美、易懂,易于學生朗讀。
由于這是一篇精讀課文,在課的設計上我也重點抓了“讀”這一方面。課堂上我安排了自讀和范讀兩種方式,目的是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教會學生如何朗讀一篇文章的方法。課堂中,我先指名試著讀一讀課文中的某些段落,接著是學生自由朗讀課文,再安排學習小組成員之間合作朗讀相互找優劣,并推薦其中讀得好的范讀,整堂課自讀有學生自由的讀,有學生嘗試的讀,有學生合作的讀,范讀有老師有層次指導的讀,有在音樂配合下的有語氣的讀。讀貫穿整個教學過程,課堂上沒有繁瑣的分析,有的只是學生們朗朗的讀書聲,。通過讀讓學生去品味作者語言的優美,去體會作者潛詞造句的深厚功底,去領略大自然的美好景象。
課上我還設計了在理解的基礎上讓學生將課文所表達的.內容以作畫的形式表達出來,想以此來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美景的喜愛之情,同時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小組在討論理解課文內容后畫出日出前、日出時、日出后天氣晴朗的情況下,海上日出的壯麗奇特和在有云的情況下海上日出的瑰偉壯麗的景象,并圖上顏色,將各個小組推薦的繪畫作品在同學中展示出來,最后利用課件將收集到的海上日出美景的圖片展示給學生看,并寫上一句給你感受最深的話,可以摘抄,可以創作,目的是讓學生進行一種語言的積累,再創作。
從備課到講課,我深深的體會到要講好一節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想講好一節課需要教師除了有嫻熟的駕馭課堂的能力外,還要有深鉆教材,深鉆教法,體現新的理念,敢于做新的嘗試的精神。我想自己在這些方面還差的很遠,比如由于經驗不足課前準備的一些圖片沒有展示給學生欣賞,課前已經想了很多次的語言沒有及時的表達,合作學習中還沒有很好的教給學習的方法,對學生提出的實際問題沒有很好的思考等等,這些都將是我努力的方向。
由于這是一篇精讀課文,在課的設計上我也重點抓了“讀”這一方面,目的是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教會學生如何朗讀一篇文章的方法。課堂中有學生自由讀,有學生嘗試讀,有學生合作讀,讀完之后再讓學生說說感受。三分文章七分讀,通過讀讓學生去品味作者語言的優美,去體會作者潛詞造句的深厚功底,去領略大自然的美好景象。
課文描繪了作者乘船時看到的海上日出的美麗景色,抒發了作者對海上日出景色的贊美之情,全文采用了大量比喻、對比、擬人、反問等說明方法,如何讓學生真正讀懂它,感受到日出的偉大、壯觀,體會作者的情感?我首先讓學生帶著問題:“從哪些句子或者詞語中,你感受到了什么?體會到了什么?”去自讀,接著創設情境,有時候學生想像興趣的激發,需要一定的情境。如:我播放了一段海上日出的視頻,讓學生去感受海上日出的雄偉、壯闊,為學生創設一種情境,使原本單調的學習過程變成了一個充滿樂趣、充滿想象、過程。最后讓學生體驗想像,想像后讓學生積極地描述著自己的想像。這樣做,效果很好,大部分學生都能走進作者的心里,能感受到作品語言文字的魅力!可見,想像作為小學生學習的重要心里因素,在語言教學中占據著極其重要的位置。
但本課教學,我發現自己還存在著許多不足之處,如:讓學生發言的時間沒有控制好,影響了教學的時效。對個別重點詞語的解釋不夠透徹等。
海上的日出的教案(優秀18篇)篇十六
1、正確、流利、有感情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感受日出時的壯觀景象。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趣。
3、學習作者按照一定順序觀察事物的方法
理解課文內容,體會日出過程變化。
學習作者按照一定順序觀察事物的方法。
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2、今天,我們再一次走進課文與巴金爺爺一起去欣賞海上日出
(師配樂范讀課文)
深入閱讀,感悟理解
學習第二自然段
課文中哪個自然段在描寫日出前的景象?(二自然段)
請同學們自由朗讀課文第二自然段。思考:日出前天空的顏色有什么變化?請用筆勾畫出相關詞語。
教師課件演示
圖1:天空還是一片淺藍
圖2:天邊出現紅霞
板書(淺藍———紅霞))
3、課件出示“果然,過了一會兒,那里出現了太陽的小半邊臉,紅是紅得很,卻沒有亮光。”
師:作者為什么用“果然”一詞,“果然”一詞與第一自然中哪個詞相對應?“常常早起”,“常常”說明我經常看日出,我預料太陽要從那邊出來,結果真的出來了。(預料中和事情得到了證實,所以用“果然”)
重點學習第三自然段
請同學自由朗讀第三自然段,勾出描寫太陽上升過程的句子。
課件出示句子:
“太陽像負著什么重擔似的,慢慢兒,一縱一縱地,使勁向上升。到了最后,它終于沖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顏色真紅得可愛。”
(!)讀句子,作者用了什么修辭手法?句子中哪些動作詞語用得好?板書(負——縱—沖—跳)
抽生讀(2——3人)
齊讀
(紅——深紅)
(沒有亮光——奪目的亮光)
關上書,看課件,試著背誦課文。課件(6—9)
合作探究,學寫“四、五”自然段
過渡:在有云的情況下,日出又是怎樣一番美景呢?自由讀課文四、五自然段。并與同桌交流。
(1)交流:有薄云時,作者看到了怎么的景象?
(2)有黑云時,作者看到了怎樣的景象?
出示句子“然而太陽在黑云背后放射它的光芒,給黑云鑲了一道光亮的金邊。后來,太陽慢慢透出重圍,出現在天空,把一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者紅色。”9出示課件)你從句子中體會什么?讀句子。
這樣的美景,我們可以用課文中哪個詞語來概括?(奇觀)課件出示:奇觀:硯,景象,奇特而罕見的景象。)
學習第三段,總結全文
師:巴金爺爺看到如此美景不由的感概:(生讀)“這不是偉大的奇觀么?”課件出示句子
他懷著激動的心情說:“這不是偉大的奇觀么?”
他用贊嘆的語氣說:“這不是偉大的奇觀么?請把這個句子改為陳述句:這是偉大的奇觀。比較哪個句子好?為什么?(反問句表達的意思更強烈。)改成感嘆句:這真是偉大的奇觀呀!
總結全文、寫法指導
師:同學們,這篇課文是按照日出前、日出時、日出后的順序來寫。
那我們觀察日落、刮風、下雨、等自然景象時,有xx前、xx時、xx后的順序,用一段話將你最喜歡的自然景觀記錄下來。
海上日出
日出前:淺藍、紅霞、
日出時:負—縱—沖—跳
日出后:奪目的亮光
海上的日出的教案(優秀18篇)篇十七
1、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引導學生邊讀邊想象海上日出的美麗景色,體會作者對海上日出景色的贊美之情,并從中受到美的熏陶。
3、幫助學生練習本課要求會寫的“剎、痛、辨、鑲”4個生字;掌握“一剎那、發痛、分辨、鑲金邊”等詞語。
通過理解詞句,想像海上日出的美麗景色,體會作者對海上日出景色的贊美之情,并從中受到美的熏陶。
1、會認、會寫“剎、痛、辨、鑲”4個生字;掌握“一剎那、發痛、分辨、鑲金邊”等詞語。
2、正確朗讀課文,理清文章層次。
在語言環境中學習生字新詞。
整體把握課文結構。
演示文稿。
一、啟發談話,揭示課題。
前面,我們學習的〈暮江吟〉一首詩描寫的是太陽落山時,江面上的迷人景象。今天,我們即將閱讀的名家名篇〈海上日出〉選自著名作家巴金爺爺的〈海行雜記〉,它描寫的是太陽從海面上升起的壯觀景象。
二、范讀全文。
請同學們閉上眼睛,聽老師讀課文,只要你用心,相信巴金爺爺的文字會把你帶入那奇妙的景象之中。
說一說,在聽老師讀課文的過程中,你腦海中都涌現出了哪些畫面?
三、指導自學。
出示學習建議:
1、輕聲自由讀課文,把字音讀準,把課文讀通。
2、畫出不理解的詞語,聯系上下文或查工具書理解詞義。
四、交流反饋自學情況。
1、生字詞。
出示一:
剎那痛。
一剎那間,這深紅的圓東西發出奪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發痛。
喚起積累:除了“一剎那間”,你還知道哪些表示時間短暫的詞語?(轉眼間、一瞬間、霎那間、頃刻間……)。
出示二:
分辨辨認辨別。
爭辯辨論狡辯。
說一說“辨”與“辯”在含義和用法上有什么不同?
出示三:
鑲
然而太陽在黑云背后放射它的光芒,給黑云鑲了一道光亮的金邊。
結合語句,給“鑲”選擇著恰當的解釋,并想象語句描寫的景象。
(1)把東西嵌進去;(2)在外圍加邊。
2、討論思考題。
(1)課文2——5自然段描寫了海上日出的景象。
分別寫了天氣晴朗時、有云的情況下日出的不同景象。
(2)體會開頭、結尾的作用。
第一段:
指名讀,思考:這段文字,作者向我們交待了什么?
“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中的“常常”說明了什么?
這一段,與下文有什么關系?(開頭總起)。
最后一段:
齊讀這一段,提問:“這不是偉大的奇觀嗎?”換成肯定的說法,怎么說?
聯系上文思考,“這”是指什么?
那結尾這句話的意思表達得更直接些,就是——海上日出真是偉大的奇觀。
由此,你覺得結尾段在全文起的是什么作用?(總結全文)。
那為什么說海上日出是偉大的奇觀呢?這個問題我們留待下節課再深入探究。
五、作業。
抄寫生字詞,繼續朗讀課文。
有條件的同學明天早早起來,觀察一下日出的景象。
1、理解課文中重點句的含義,感受海上日出的壯觀景象,領會作者追求光明的精神,培養熱愛自然的情感。
2、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體會作者觀察和描寫景物的方法。
讀文字,想畫面。
一、朗讀課文,整體把握第一感受。
自由朗讀課文,思考:讀了課文,你的感受是什么?
文中哪句話概括寫出了巴金爺爺在海上看日出的感受?
——這不是偉大的奇觀嗎?
二、順著探究點,深入品讀課文。
1、獨立閱讀并思考:
為什么稱“海上日出”為“偉大的奇觀”?
按順序研讀日出前、日出時、日出后天空景象的變化,想象文字描述的畫面,感受“奇觀”。
2、全班交流學習體會:
晴天時:(第2、3自然段)。
隨著學生的發言,演示文稿上依次點擊出:
淺藍一道紅霞紅霞擴大越來越亮。
師生接讀:
師:看到天空色彩的變化,“我”知道——。
生:太陽就要從天邊升起來了,便目不轉睛地望著那里。
體會作者此時什么心情?(急切、盼望……)。
練習把自己體會到的讀出來。
接下來,作者又是怎樣寫出日出過程的?(課文第3自然段)。
隨著學生的發言,演示文稿依次點擊出:
(開始)露處半邊臉紅得很沒有亮光。
(最后)完全跳出了海面紅得可愛發出奪目的亮光。
這段文字中,哪句寫得最精彩?
——太陽像負著什么重擔似的,慢慢兒,一縱一縱地,使勁向上升。
設問:簡潔地說,這句寫的是什么?
——太陽向上升。
如何把太陽向上升的過程具體寫出來呢?作者在細致觀察的基礎上,這樣描述:
——太陽使勁向上升。
——太陽像負著什么重擔似的,使勁向上升。
——太陽像負著什么重擔似的,慢慢兒,使勁向上升。
——太陽像負著什么重擔似的,慢慢兒,一縱一縱地,使勁向上升。
比較著讀一讀,談出自己的感受。
想像著太陽升起來時吃力的樣子,你就一定能讀好,試一試!
小結,整體導讀:
這段話按時間順序一步一步地寫出了日出時景象的變化,我們一句一句接讀,讀中再次想像這幅動態生成的畫面。
有云時(第4、5自然段)。
(1)讀“陽光透過云縫直射到水面上,很難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只看見一片燦爛的亮光。”
追問:為什么分辨不出水和天?
(2)讀“然而太陽在黑云背后放射它的光芒,給黑云鑲了一道光亮的金邊。后來,太陽慢慢透出重圍,出現在天空,把片片云染成了紫色或者紅色。”
引導學生體會:“鑲、透、染”等詞好在哪里?
想像畫面,體會感情,我們再來讀一讀這兩段話?大家評評誰讀得好?
三、指導背誦,積累語言。
1、說說你經常用什么方法背誦文章?(先部分,后整體;理出思路,按順序背;串聯重點詞語背……)。
2、選擇你喜歡的方式,背誦自己喜歡的段落。
四、小結。
《海上日出》是不可多得的名家精品,它來自于巴金先生真實的生活經歷,真實的內心體驗。學習巴金先生留心生活、勤于觀察,我們也會在大自然中有驚喜的發現。
五、作業。
(1)用上“詞語采集”中的“目不轉睛、奪目、奇觀”三個詞語,寫自己觀察的一種自然現象,注意寫出其變化的過程和自己的感受。
(2)你注意到日落刮風、下雨、葉落等自然現象的變化過程嗎?可以學習課文第三自然段的寫法,寫一段話,描述一種變化中的自然現象。
附范文:
星期天的上午,我透過窗戶向外望去,只見天空灰蒙蒙的一片,樹上的葉子被風吹得亂搖亂擺。
不一會雨就下了起來,“沙沙沙”的響聲連續不斷。雨點打在對面的屋頂上,“咚咚咚”直響。雨越下越大,粗大的雨點,狂暴地撒落在地面上,黑沉沉的天像要崩塌下來。漸漸的,地上的雨水匯成一條條小溪,雨的聲音就像公路上飛奔的汽車一樣呼呼作響。地上的小草也在咕咚咕咚地喝水,好像在說:雨快停吧,我的肚子都快被你脹破了。
過了一會,雨停了,風住了,天空又變得亮了起來,人們都在盡情地享受著雨后的清爽。
海上的日出的教案(優秀18篇)篇十八
1.學會本課3個生字,能正確讀寫范圍一剎那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中重點句的含義,感受海上日出的壯觀景象,領會作者追求光明的精神,培養熱愛自然的情感。
教材分析。
《海上日出》這篇課文結構很清晰,第1自然段開門見山點出為看日出,我常常早起,第2至第5自然段寫海上日出過程及景象的不同。第6自然段寫作者對海上日出的贊嘆,表達熱愛祖國之情。
課文的第2自然段詳細描寫了日出前天空的顏色一片淺藍,很淺很淺的。轉眼間,天水相接地方出現一道紅霞,紅霞的范圍慢慢擴大就與前面描寫天空顏色形成對比,讓人很快想像到景色,這是太陽升起的序曲。
到最終這深紅的圓東西發出奪目的亮光,射得人眼睛發痛,簡單的幾行文字,卻使日出的過程呈一種動態的效果。抓住重點句太陽像負著什么擔似的,慢慢兒一縱一縱地,使勁兒向上升,到了最后,它終于沖破了云霞,完全跳出了海面,顏色真紅得可愛。理解其中負著什么重擔慢慢兒一縱一縱使勁沖破跳出這幾個詞,讓學生體會過程是艱辛的。通過指導朗讀讓學生明白最初日出費力到后來的跳出海面這個過程,抓住重點句、段理解過程。第4、5自然段分別描述了太陽躲進云里和天邊有黑云時日出的景象,觀察仔細具體,其中蘊含了科學道理。第6自然段以一個反問句結尾,加強語氣,表現這就是偉大的奇觀,總結全文。
教法建議:
抓住重點詞、句講解、讀評、討論相結合。特別是第3自然段中幾個重點描寫日出過程的動詞,在講解時配合指導朗讀慢慢兒一縱一縱讀得語速慢,顯得吃力而到沖破完全跳出就要讀得有力,節奏快體現沖破的力量。
第4、5自然段結合科學道理講解,教師可以讓學生根據插圖理解。
1.學會本課3個生字,能正確寫范圍一剎那等詞語。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初步理解課文,感受海上日出壯觀景象。
初步理解課文,感受海上日出的壯觀景象。
(一)啟發談話,解題釋意,范讀課文。
1.在日常生活中,或是電影,電視里我們都看過紅日東升的情景,登高看日出,使人心胸豁達;在草原看日出,令人精神舒暢;那么在浩瀚的大海上看日出,會給人怎樣的感受呢?著名的作家巴金爺爺寫下的海上日出回答了這個問題。
2.板書課題,提問:《海上日出》是什么類型的課文?看到題目,你能想到什么?(寫景的課文,日出:是太陽升起來;海上:點明在什么地方看日出,從題目可以看到課文是寫海上日出的景象的)。
3.范讀課文。
(二)按預習題預習。
(三)檢查預習情況。
1.檢查學生生字掌握情況,聽寫生字。
2.輕聲讀課文,聯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詞語:
一剎那:形容時間極短。
重圍:層層包圍。
奇觀:指少見的雄偉美麗的景象。觀,景象。
3.想想課文的哪幾個自然段是寫海上日出的?引導學生討論各自然段內容并歸納。
第一部分(1)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那時天還沒有大亮。
第二部分(2-5)敘述了幾次看到海上日出的景色,具體描寫了日出過程中景色的變化。
第三部分(6)觀看日出的感受。
(四)默讀課文,從課文文中找出贊美海上日出的句子。
1.提問:這不是偉大的奇觀嗎?這是什么句?這句話是什么意思?這真是偉大的。
奇觀!
2.讓學生思考:尾句中這和奇觀是指什么,與題目有什么聯系?(這和奇觀都是指海上日出的景象,題目點明了奇觀指的是什么?尾句贊美了海上日出)。
3.誰能把題目與尾句合成一句話?(海上日出真是偉大的奇觀!)。
4.奇觀是什么意思?為什么說海上日出是偉大的奇觀?學習課文第一段。
(1)指名讀,其他同學思考:這一段交代了些什么?
時間:天還沒有亮。
人物:我。
地點:海上。
事情:看日出。
環境:周圍很靜。
(2)為了看日出,我常常早起一句中的常常說明什么?與下文有什么聯系。(說明我曾多次在海上看日出,下文是多次看日出看到的景象。)。
(3)小結:海上看日出的偉大奇觀是怎樣的?我們下節課繼續學習。
5.聽寫詞語:
淺藍。
紅霞。
范圍。
擴大。
奪目。
光彩。
分辨。
燦爛。
紫色。
奇觀。
目不轉睛。
一剎那。
附:板書設計:
1.理解課文中重點句的含義,感受海上日出的壯觀景象,領會作者追求光明的精神,培養熱愛自然的情感。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1.重點:日出的全過程。
2.難點:理解全過程的詞句,體會日出過程變化。
(一)啟發談話,引入課文。
(二)指名朗讀課文。
(三)學習課文。
1.選取你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說說你讀懂了哪些地方,畫出不懂的句子。
2.想想,平時讀書時遇到不理解的句子你是怎樣做的?(可以:1.先理解重點詞語再理解難句。2.查閱資料理解難句。)。
3.結合時代背景理解難句。
(默讀課文,說說作者具體描寫了海上日出的哪種景象這不是偉大的奇觀么?這句話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小組先討論學習,拿出自學中不懂的地方大家共同研究。
3.重點理解:
(1)太陽像負著什么重擔似的,慢慢兒,一縱一縱地,使勁向上升。為什么覺得太陽像負著重擔?為什么是一縱一縱地?請你聯系生活中見到的日出情景再聯系上下文想一想,(這句話是寫太陽由露頭兒至跳出海面的上升過程。是動態的。此時作者是在船上,船、人、海都在動,所以使作者產生了這樣的感覺。)。
(2)這不是偉大的奇觀么?先指名說奇觀的意思,再說句子意思。(海上日出是偉大、雄偉美麗而又奇特的景象)先改成陳述句讀一讀,再想想反問句在這里起到了怎樣的作用。
4.說說你是怎樣理解課文中難句的。(1.在難句的上下文,有對這個句子進行解釋說明或提示的文字,讀了這些文字,也就理解了這個句子;也可以根據句子上下文的意思推斷出難句的意思。2.聯系生活實際理解難句,就是聯系生活中相同或相似的情形,通過聯想、想象理解句子。)。
(四)指導朗讀。
(五)指導背誦。
1.說說你經常用什么方法背誦文章?(1.讀背交叉。2.抓重點詞語,把要背的內容串連起來;3.先部分,后整體,一段一段背誦)。
2.選擇你喜歡的方式,在熟讀課文基礎上進行背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