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秀作文是通過對主題的深入思考和良好的結構組織,使文章更加豐富和有說服力。接下來是一些膾炙人口的優秀作文,希望能夠激發大家對寫作的熱情和動力。
暑期書院游記(通用16篇)篇一
8月14日,星期二,我6:30就早早地起床換衣服,梳洗了。因為,今天我們全家和阿姨一家要出去旅游,開始我們的暑假之旅。
開車開了3小時,我們終于到達了目的地——桐廬。一到賓館,我和弟弟就癱在那軟綿綿的床上不肯起來——車上太悶了!爸爸媽媽看我們這樣,就決定休息一下再走。
午飯后,我們在叔叔的帶領下,來到了通天河風景區。我以為通天河是《西游記》中的那條又大又寬的河,可到了那兒,我才知道,原來那兒是地下大峽谷!
我們乘坐小木舟進了山洞。一進山洞,立刻感到這兒比外面陰涼多了!
“媽媽,沒導游我們怎么參觀呀?”我問。
“這個船夫就是我們的免費導游!”
“大家請注意,這兒有許多從上面長下來的石筍,請小心頭。”船夫邊劃邊說。
哇!這里有很多自然生長的石頭。它們有的像海豚,有的像觀音,有的像佛手……在石壁上安裝這許多燈,這些奇石在五顏六色的'燈光的照射下,顯得更加惟妙惟肖。
接下來,我們又步行進了一個山洞,這里也有很多奇形怪狀的石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一塊長的像大象的巨石。我們進了山洞,突然,看到前面有塊黑影,像大象。我納悶:山洞里怎么會有大象?走近一看,才知道,原來是塊長得像大象一樣的石頭。我不禁感嘆道:大自然的力量真偉大!
第二天,我們又去了嚴子陵,開始了旅程。
首先,我們乘坐輪船來到一座大山腳下。爸爸和叔叔號召我們往山上爬,看誰先上山頂。途中,我們看到了一股泉水潺潺地流動著。我把手放進去:哇!好涼快呀!一路上,我們還發現了許多名人的雕像佇立在山路兩旁。聽叔叔說,這些人都來過這兒,還為這兒寫過詩。果然,在路邊休息的長廊里,就豎著好幾塊可有詩詞的碑。吹著山風,撫摸著這些石刻,心中吟誦這詩詞,真是別有一番風趣。
下午,我們有去參觀一座塔,并坐船穿過了一座高高的石橋,回賓館,結束了今天的旅程。
“快起來!”奶奶推推我,“要吃早飯了!”
吃早飯?聽到這個詞,我就像猴子一樣從床上跳下來。今天我們要去另一個旅游地點——烏鎮。烏鎮那兒,都是一些歷史建筑,有典型的水鄉特色。我們去了三寸金蓮館、書院、染布坊和以前結婚的地方。我最喜歡三寸金蓮館。這里面講的是以前的一些女孩子,腳長到一定的大小,就要拿布硬把腳裹成3寸,因為那是的鞋都是3寸,很少有鞋是比3寸大的。如果女孩子不裹,腳很大,就會被別人看不起。看到這些,我真為以前的女孩子感到痛心,不禁覺得:現在的生活真幸福!
第四天,也是最后一天,我們到烏鎮的女紅街買了幾樣東西就回上海了。
這次旅游真有意義,有快樂。我不但領略了大自然的偉大,還知道了很多古代人的習俗。
暑期書院游記(通用16篇)篇二
經過多天來的期盼和焦急等待,我和爸爸媽媽終于來到了世界文化的遺產:中國皖南古村落——宏村。
宏村只是一個小村莊,但仍保持著幾百年來的古村風貌,里面的建筑更是讓人驚嘆不已!
古人在我的眼里好遙遠,但這次的旅游卻讓我好像看到了他們的身影,也讓我為我們的先人們和他們留下的偉大遺產而驕傲!
暑期書院游記(通用16篇)篇三
鼓浪嶼位于廈門島西南隅,與廈門市隔海相望,是炎炎夏日時旅游度假的好去處。今年暑假,我們一家人開著車去了那邊。經過10個小時的長途跋涉,我們來到了廈門。
果然是海濱城市,到了那邊,撲鼻而來的就是一陣被海風吹來的清香,路邊的棕櫚樹搖曳著鳳尾般的枝葉,那碧藍的天空中的朵朵白云,像是用水洗過似的,格外得白凈。藍、綠、白,這三種簡單的顏色組成了一幅美麗的畫卷。
漁民們駕著漁船,出海打魚。海水嘩嘩地沖上海灘,飛濺起潔白的浪花……這一切,都顯得那么美麗,那么迷人。我們來到了碼頭,上了船,只見海對岸的鼓浪嶼是那么得美麗。在鼓浪嶼一側,鄭成功的雕像面朝大海屹立在山上,是那么得威武。船繼續行駛,開到了臺灣的金門島附近,山上寫著幾個醒目的大字:三民主義統一中國。
雖然近在咫尺,但是可望不可即,一隔就是50多年,我也多想登上美麗的臺灣島啊!隨后船又開回到了鼓浪嶼。我們上了岸,導游一一為我們介紹:“鼓浪嶼原名圓沙洲、圓洲仔,因海西南有海蝕洞受浪潮沖擊,聲如擂鼓,明朝雅化為今名。
由于歷史原因,中外風格各異的建筑物在此地被完好地匯集、保留,有‘萬國建筑博覽’之稱。小島還是音樂的沃土,人才輩出,鋼琴擁有密度居全國之冠,又得美名‘鋼琴之島’、‘音樂之鄉’……”
就在導游為我們講述鼓浪嶼的歷史時,我抬頭望見一塊巨大的高高在上的巖石,我問導游那叫什么石頭,他說那塊石頭叫“日光巖”,是島上的最高點。日光巖原名“晃巖”,1647年,民族英雄鄭成功來到晃巖,他看到這里的景色,遠勝過日本的日光山,便把“晃”字拆開,稱這里為“日光巖”。過了一會,我們帶著好奇心登上了日光巖。這里是鼓浪嶼最高的山頂,我們舉目眺望,廈門的都市和其它的島嶼盡收眼底。這里的海風比較大,正好能給我們解解熱,這也算是對我們登上日光巖的一種回報吧。
后來浪越來越大,人也就越漂越遠,我們迫不得已上了岸。走出了這幅美妙的畫卷,踏上了歸去的旅途。
暑期書院游記(通用16篇)篇四
第一段:引言(約200字)。
暑期是每個學生期盼的時刻,為了給自己放松和充電,我決定選擇一個不同尋常的暑期旅行方式——行走游歷。這個暑假,我踏上了一段挑戰自我、感悟生活的旅程。在這個行走游記中,我不僅鍛煉了體力,也體驗到了大自然的美麗和人文的魅力,更重要的是,我在旅途中收獲到了許多寶貴的心得體會。
第二段:走進自然(約300字)。
在這次行走游記中,我選擇了一個遠離喧囂城市的地方,一個被山脈環抱的小鎮。剛開始的時候,炎炎夏日的高溫幾乎讓我喘不過氣來。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我慢慢適應并享受了大自然的美麗。在山間小徑上行走,我看到了翠綠的山巒和飛翔的小鳥,感受到了陽光的溫暖和微風的清新。每一個腳印都讓我更加接近大自然,更加融入它的懷抱。
第三段:探尋文化(約400字)。
除了大自然的美景,我還在這個行走游記中深入了解了當地的文化。我走過了古老的村鎮,探訪了具有悠久歷史的寺廟和廟會。每一個寺廟都有著千百年的滄桑和古老的智慧,每一場廟會都有著濃厚的節日氛圍和獨特的民俗風情。參與其中,我仿佛穿越時空,親身體驗了古代文化帶給人們的情感和回憶。在這個過程中,我重新認識了自己的國家和民族,感到無比驕傲和自豪。
第四段:成長的足跡(約200字)。
在這次行走游記中,我不僅僅是走進了自然和文化的懷抱,同時也不斷挑戰著自我。當我走出舒適區,去攀登那些困難險阻的山峰時,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內心的變化。每一次攀登,每一次跋涉,都讓我變得更加堅強和勇敢。在這個過程中,我學會了克服困難,懂得了珍惜機會,也懂得了付出和奉獻的意義。這些成長的足跡,將會伴隨我一生。
第五段:感悟人生(約300字)。
這次行走游記讓我有機會獨自去思考人生的意義和價值。在這個紛繁復雜的世界中,我們常常為了物質的追求而忽略了內心的需要。而當我置身于大自然中,與古老文化接觸時,我發現了生活中更多的美好。我學會了放下紛擾,去聆聽內心的聲音,去發現生活中的點點滴滴。我意識到,人生中的價值并非來自外部的成績和榮譽,而是來自于我們對人與自然、人與人關系的理解和探索。
總結(約100字)。
整個暑期行走游記,讓我收獲頗豐。在大自然、文化和成長的過程中,我得到了身心的放松和心靈的滿足。這次旅程讓我重新審視并認識了自己,也讓我對人生有了更深刻的體悟。未來,我將繼續保持對大自然的敬畏和對人文的探索,為自己的成長和幸福不斷努力。
暑期書院游記(通用16篇)篇五
暑假是我一年最開心的時刻,經過一學期的辛苦學習后可以放松心情,出去旅游,增長見識,我記憶最深刻的是在哈佛游學的經歷。
出了地鐵,我終于來到了世界著名的大學——哈佛大學,可是我左看看右瞧瞧也沒有發現學校的大門,向路過的學生詢問后,才知道面前那個不起眼的鐵門就是哈佛的正門,它怎么還沒有我們小學的門大呢!
走入大門,面前就是宏偉的圖書館,它是美國最古老的圖書館,也是世界上藏書最多、規模最大的大學圖書館。校訓旗幟在樓前高高飄揚,在藍天白云、綠樹成蔭、紅磚白墻的映襯下格外顯眼。圖書館門前是一大片綠油油的草地,許多學生坐在那里讀書,不時還有幾只萌萌噠的小松鼠在他們身邊蹦來蹦去。
沿著草地望去,我發現了一尊銅像,走進一看,原來就是著名的哈佛大學創始人——約翰哈佛的雕像,他坐在椅子上目視前方,仿佛在凝視著我們。約翰哈佛左腳的大皮鞋已經被摸得锃亮锃亮,據說摸他左腳的皮鞋可以給人帶來好運,我也趕緊上去,踮起腳尖,用力的摸了一下,希望為自己以后的學業帶來好運。
我還參觀了世界上最古早的計算機,它可真夠大,占了好幾間房子,可是它的計算能力還比不上現在小小的計算器,人類科技發展真是迅速呀!
經過一天的游覽和參觀,我們要離開這個美麗的校園了,在這里我收獲了知識和禮物,我會永遠記住這個地方,希望我下次還有機會來。
暑期書院游記(通用16篇)篇六
暑假時,爸爸媽媽帶我來到了依蘭縣丹青河林場內的四塊石風景區。媽媽告訴我四塊石就是坐落于山峰處的四塊巨石,因此得名四塊石。四塊石海拔980米,是東北抗聯基地,抗聯戰士曾經在這里與日本兵展開了戰斗,建立了許多豐功偉績。
這里山青水秀,景色宜人。景區內有大自然的杰作–月亮門,就是在山腹間自然形成的拱形門洞,形狀好似月亮一樣,因此得名。我們登在月亮門之頂,眼前展現的是一片無邊無際林海,非常震撼!
接著我們又來到了傳說中的一線天,一線天是石壁間的'空隙,不到50厘米,站在一線天中,我張開雙臂,就可以碰到兩邊的石壁,我仰望天空,只看到巴掌大的天空,難怪叫一線天呢!行人們只能排隊進入一線天,因為寬度不能并肩而行,我們都驚嘆于大自然這鬼斧神工般的造型!
我們又觀賞了景區內的神龜石、惟妙惟肖的老虎嘴、蒼鷹戲獅等自然景觀,走過臨淵山羊道,在觀日臺還可觀賞云托日、佛光普照等自然美景,真是美不勝收,讓人流連忘返!
在四塊石風景區觀賞了一天,我既欣賞到了大自然的秀美景觀,又受到了愛國主義教育,我敬佩那些愛國英雄,我熱愛四塊石!
暑期書院游記(通用16篇)篇七
今天下午,我參加了機場路中學的“活力校園,博約書院”聯誼活動,這次聯誼活動讓我對機場路中學刮目相看。
下午1:20,我到了機場路中學的陽光大廳參加排練,也許這是我第一次看自己的第二個母校,我覺得好開心呀!我們先練習了一下走臺。由我帶頭,可是不知道怎么了,今天我們的聲音都打不開,聲音特別輕,8個人的.音量還抵不過蔣老師一個人的音量,蔣老師可生氣了呢!把我們叫到三樓狠狠地批評了一頓。我們也十分地不好意思。前三天里,蔣老師沈老師犧牲自己的休息時間來給我們排練,可我們卻讓老師這么失望,真是太不應該了!就在我們排練時,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我們遇到了我們的學姐——沈杰穎、王譚等,我好高興!已經有一年沒見到學姐了,怪想念的。我們寒暄了幾句后便去四樓候場了。
前面的大哥哥大姐姐表演完后,我們便上臺了。臉上掛著微笑,昂首挺胸的,下巴微微抬起,使人不禁想起穿著潔白舞裙的“小天鵝”。在樊宇佳立定后,我們一起向觀眾深深地鞠了一躬,便開始了演唱。可意外還是發生了,等唱到第一段的最后一句時,幾個同學因為緊張忘詞了!當時臺上一瞬間沒了聲音!我著急死了,可又不能說出來,便又繼續唱了出來。還好大家很快鎮定下來,繼續深情并茂地演唱。等表演結束后,我們都拍著胸口不停地說著“嚇死我了”,可見我們在臺上有多緊張。
這次我看到了機場路中學在這幾年的巨大變化,從一個校風很差的學校搖身一變,成為了現在這個各方面都不錯的學校,可見機場路中學的老師付出了多大的努力呀!只有好好學習才能報答老師的教育之恩那!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將來報效祖國,讓機場路中學名揚天下!
暑期書院游記(通用16篇)篇八
鎮北堡西部影城距銀川市三十五公里,是在一個原始古堡的基礎上修建的。這里保持并利用了古堡原有的奇特、雄渾、蒼涼、悲壯、殘舊、衰而不敗的景象,突出了它的荒涼感、黃土味及原始化、民間化的審美內涵,盡可能地保留了它特殊的審美價值,讓電影藝術家們在這一片西部風光中發揮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電影《紅高梁》就是從這里走向世界的,當它榮獲第三十八屆屆西柏林國際電影《金熊獎》。從此,在這里攝制影視片之多,升起明星之多,獲得國際國內大獎之多,皆為中國各地影視城之冠,被譽為“中國一絕”。目前,在這里拍攝的影視片多達五十余部,國內外的一些“影帝”、“影星”、“明星”大多從這里升起,這里也是“大腕”導演們頻頻“涉獵”影視片獲獎機遇的地方。鎮北堡西部影城,它誕生在兩座曾被世人遺忘的古堡中。沿公路邊的古堡俗稱“老堡”,始建于明代弘治年間,是古代軍事要塞的兵營。據傳說,當年明朝參將韓玉將軍準備在賀蘭山這一帶修建城堡時,曾請所謂“風水先生”看過這里的“風水”,先生走遍四周,說這地方正處在賀蘭山山脈中間,有“臥龍懷珠之勢”,更有一條“龍脈”延伸下來,預言此處將來“必出帝王將相”,于是韓玉才決定把城堡建在這里,就成了現在的鎮北堡。古往今來這里帝王將相倒是沒有出過,但轟動世界影壇的影視作品和明星、名導卻是出了不少。到了清代為防御外族的乘虛而入,于是,在震毀的“老堡”旁邊不到二百米處的地方,又修建了一座比“老堡”略大一點的土城堡,這就是所稱的“新堡”,它大約落成于舊堡被震毀后的兩年,距今已有二百多年的歷史。這種古堡,在當地俗稱“土圍了”,是中國西北地區特有的“覆土建筑”。古代人也講究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城堡墻體沒有一塊磚石,完全用黃土夯筑而成。經過數百年的雨雪風霜以及人為的破壞,到二十世紀世紀五六十年代,邊防要塞的雄資已經蕩然無存了。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一九六一年,在附近南梁農場勞動的張賢亮發現它具有一種衰而不敗的雄渾氣勢和發自黃土地深處的頑強生命力。到八十年代,他平反后,第一次將鎮北堡寫進了他的小說《綠化樹》,在書中稱“鎮南堡”,并將它介紹給影視界,電影《牧馬人》、《紅高粱》、《黃河謠》就是在這一時期拍攝并獲得國際大獎的,這塊神奇的'土地,就是著名作家張賢亮及同仁們創辦的“西部影視城”、“中國一絕”的鎮北堡西部影城之基地。現在的影視城由兩大塊組成,明城和清城,里面內容也豐富了好多,據說張賢亮不收場地費,但原始場景要留下。影視城是一個讓世界震撼的地方,中國電影從此從這里走向世界!電影也從此從這里走向世界!
游玩中衛沙坡頭。
早上依然下著小雨,擔心不能很好游玩了,因為去沙坡頭沒有陽光,就滑不了沙子,而好多朋友是準備去那里滑沙子的。汽車行駛了三個多小時,我們到達來了中衛市。中衛市是一個發展很快的,正在興起的城市,街道很干凈,道路很寬廣,我們在那里用餐,品嘗了有名的黃河鯉魚,中衛小吃,有名的蒿子面。吃好,休息一會,我們就向沙坡頭出發。沙坡頭離中衛市很近,位于寧夏中衛縣城西二十公里處的騰格里沙漠東南緣,瀕臨黃河,是集沙與水為一體的絕景。大河濤濤,白云碧空,沙海綠洲,景色壯觀異常。由于治理沙漠成績突出,被聯合國授予“全球環保500佳”榮譽稱號,被國家旅游局評為首批4a級景區之一。奔騰的黃河穿峽越谷,從黑山峽流入中衛境內,至沙坡頭一個急轉彎,改其洶涌而為平緩,造就了神奇的自然景觀--沙坡頭,由此開創了“天下黃河富寧夏”的輝煌歷程。浩翰無垠的騰格里沙漠,沙海茫茫、金濤起伏,由北面以不可遏制的兇蠻滾滾而來,到這里卻戛然而止,伏首在黃河岸邊、香山腳下,形成了一個寬兩千米米、高二百米米、傾斜六十度的大沙坡,由此而得名沙坡頭。天氣晴朗時,人從沙坡向下滑,沙坡內便發出一種“嗡……嗡……”的轟鳴聲,猶如金鐘長鳴,人稱“沙坡鳴鐘”,是中國四大響沙之一。站在沙坡下抬頭仰望,但見沙山懸若飛瀑,人乘流沙,如從天降,無染塵之憂,有鐘鳴之樂。沙坡頭分為南北兩個游覽區,以包蘭鐵路為分界線。在南區可以乘羊皮筏子,坐快艇游覽黃河,但最近由于黃河防汛,我們去的時候封閉。我們很幸運,到達沙坡頭時,陽光明媚,天氣異常晴朗。我們坐索道上去,在山坡頂上包攬了沙坡頭的美景,真的體會到了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的迷人景色。然后我們去了北區,人來人往,排隊就浪費了好多時間。在北區,我們騎駱駝進區,一路上,藍天白云,在這里,沒有污染,天空很高,云彩很干凈,在自由飄蕩,你可以真正體會到天高云淡那種美好的意境。我們游玩了沙海沖浪,很刺激,過癮,大家歡呼雀躍,歡呼聲不斷,我們在沙坡上滑草,你可能沒有看見過吧,我也是第一次滑。總之,在北區,你才能真正感覺到沙漠的神奇,寬廣,蒼涼,但也能體會到那種罕見的美……最后我們又返回南區滑沙,本來很緊張,但真正開始滑時一點不怕,我沒有聽從工作人員指揮,一路沖了下去。
從沙坡頭回到銀川時,已經是萬家燈火了。一次難忘之暑假生活,開心快樂著!
暑期書院游記(通用16篇)篇九
暑假是學生們最為期盼的時間,也是一年中出游最多的時刻。而今年我選擇了放棄室內空調的涼爽,選擇去感受大自然的魅力,鼓起勇氣去面對挑戰。在這個暑期,我參加了一次七日的徒步旅行,行走在美麗壯觀的大自然中。這次旅行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一系列的經歷和體驗讓我對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認知。
第二段:自然環境的震撼(200字)。
徒步旅行讓我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震撼和美麗。在行走的過程中,我親眼目睹了蔚藍的湖泊、高聳入云的山巒、瀑布的飛流直下、草原的廣袤無垠,這些都是平時繁忙的都市生活里無法看到的景象。那種純凈的空氣,湖水的清澈透明,瀑布的水花飛濺,都深深地震撼著我的心靈。這些美景讓我明白了生活中還有許多美好的事物等待我們去發現,只需用心去欣賞,用眼睛去感受。
第三段:身心挑戰與成長(200字)。
徒步旅行不僅給我帶來了美麗的風景,還帶給了我一系列的挑戰。長時間的行走讓我體力透支,腳底起了水泡,但經過一段時間的休息和調整,我堅持走完了全程。這次徒步之旅對我的意義并不僅僅是完成了一個目標,更重要的是克服了自己的極限,增強了自信心和毅力。這種身心上的挑戰和成長,讓我明白了人生中的困難只有面對和克服,才能真正成長。
第四段:團隊合作與友情的重要性(200字)。
在這次徒步旅行中,我結識了很多朋友,我們一起面對困難,共同享受美好的風景。在團隊合作中,我意識到一個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大家緊密合作、相互扶持,才能齊心協力地完成前行。大家互相幫助、鼓勵,在困境中共同克服困難,建立起了深厚的友誼。這些友誼讓我明白了在人生道路上,有了真心的朋友,才能永遠不孤單。
第五段:結尾總結體會(200字)。
在這七天的徒步旅行中,我收獲了許多。我不僅領略了大自然的壯麗,還鍛煉了自己的意志品質,培養了團隊協作能力,結交了真心的朋友。我明白一次旅行,一次冒險,不僅僅是為了逃離現實,更是為了感受生活中的美好和快樂。徒步旅行讓我明白了人生中的困難與挑戰不可避免,但只有面對和克服困難,我們才能變得更加堅強和成長。這次暑期行走的旅行,無疑是我人生中的一個重要經歷,讓我受益匪淺。
總結:在這篇文章中,我從自然環境的震撼、身心挑戰與成長、團隊合作與友情的重要性這三個方面闡述了我的徒步旅行心得體會。通過這次徒步旅行,我認識到了生活中的美好和快樂,同時也明白了人生中的困難與挑戰需要我們去面對和克服。徒步旅行帶給我的不僅僅是一次簡單的旅行,更是一次極具意義的成長之旅。
暑期書院游記(通用16篇)篇十
在一個陽光明媚,萬里無云的好日子,我和堂弟去海洋館參觀。
我們一到館里,一大幅圖畫印入眼簾,圖畫生動極了,還有各種各樣的海洋知識。
我正看得入迷,弟弟叫住了我:“珊瑚在動!”
“不會,珊瑚不是植物嗎?”我不屑一顧。
“可是它真的在動!”弟弟把我給頂了回去。
我瞟了珊瑚一眼,想看弟弟的好戲。可是接下來的事可讓我始料未及——珊瑚真的在動!我驚慌失措:“莫非世界鬧鬼了?”看看說明才知道——“珊瑚其實不是植物,而是名副其實的海底動物,學名叫珊瑚蟲,珊瑚蟲死了會成珊瑚礁。”原來如此!
不知不覺,我們已經到了最后一個展覽跟前了,這里有許多有趣的圖畫,有些是一個老人的臉,可定睛一看,卻是兩個情侶在擁抱;有些明明是一棵樹,仔細一看,卻像一個嬰兒的臉。
海洋館太有意思了。
文檔為doc格式。
暑期書院游記(通用16篇)篇十一
放暑假已有多日。一天,聽媽媽說要到北京出差,還要把我帶去,我高興的一蹦三尺高。北京,雖然我去過很多次,但我還是很高興,因為那里不僅有許多名勝古跡,而且是我們偉大祖國的首都。
到了北京,媽媽辦完事后,要帶我去長城游覽,這真是令人喜出望外。這一夜,我輾轉反側,怎么也睡不著。好容易盼到東方發白,我一骨碌從床上爬起,穿好衣服,背上旅行包,跟著媽媽直奔汽車站。坐上開往八達嶺的旅游車,行駛不到一個小時,我們便置身于峰巒起伏的群山中了。透過玻璃窗向外望去,是我驚嘆不已,八月的燕山松柏蒼勁,青翠欲滴,高山上紅花、小溪,令我心曠神怡。只見長城蜿蜒起伏于高山之巔,時隱時現,猶如橫臥在華夏大地上的灰色巨龍,正翹首欲飛。“到了,長城到了!”不知是誰嚷了起來,我探頭往前瞧,果然,巍峨壯觀的長城已經呈現在眼前。
汽車停車在山下的廣場上,我拽著媽媽的手疾步奔到長城腳下,抬頭仰望,真雄偉呀!媽媽擔心我登不上去,我暗想:“我到長城非好漢。”城墻上平整寬闊,五六匹馬可以并行奔馳。就這樣,我們踏著巨大的條石,撫摸著古老的城垣,一階一階地攀登,心里涌起一股強烈的民族自豪感。登上長城后,我站在垛口里面,面對高大的石山,眼前好像浮現出古代勞動人民修建萬里長城的情景,這偉大的建筑蘊藏著多少勞動人民的智慧,凝聚著多少人的血汗和生命。
媽媽邊走邊對我講:“長城全長約5000多公里,有余年的歷史,它是生命的記錄,歷史的見證,抵御外來侵略的見證。我從心中為我們民族的勤勞智慧而自豪。
暑期書院游記(通用16篇)篇十二
暑期是一年中最熱的季節,很多人選擇出行旅游,體驗不同的文化、風土人情和美食。而對于喜歡探索大自然和地理環境的人來說,地理暑期游學更是一個絕佳的選擇。在這段時間里,我們可以親身體驗自然之美,感受地球之大、自然之奇。下面,本文將分享我在地理暑期游學過程中的心得體會。
在出發前,我做了充足的準備工作,先了解目的地的自然環境、氣候條件和文化背景,然后準備相應的裝備和藥品,以備旅途中的需要。掌握基本的方向感和地圖閱讀能力也很重要,這樣可以避免迷路和走冤枉路。
在地理暑期游學中,我收獲了很多寶貴的經驗,并且深深地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妙和神秘。比如,在親臨冰川和冰河時,我不僅了解了它們的形成和特點,還感受到了它們給人類帶來的品味。在探索深山老林和原始森林時,我了解了森林義不容辭,人類應該珍惜這些自然遺產,保護生態環境,追求可持續發展的未來。跟隨專業的講解員,我們深度了解各種自然現象和地理特點,豐富了知識的同時也增長了閱歷,見識到了自然美景。
地理暑期游學不僅是一次旅游體驗,更是一次人生歷險。它能夠拓展眼界,拓寬視野,激發探索未知的好奇心和勇氣。通過探索自然、了解環境、感受地球之美,我們更加理解人和自然的平衡關系,更加珍惜自然之美,懂得保護自然資源,促進可持續發展。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不僅學習到了豐富的知識,還獲得了人生的收獲和成長。
第五段:結語。
總之,地理暑期游學是一次積極向上、充滿活力的體驗。在這里我們可以發掘自己的潛能和長處,在大自然中深度沉浸,了解自然的美妙和神秘,體驗生命的奇跡。與此同時,我們也隨著地球的脈搏一同感受生命的氣息,關注自然資源的保護和環境的改善,學會更加珍惜生命,創造美好未來。希望更多的人能夠參與地理暑期游學,探索神秘而美妙的大自然,愉悅身心,感悟人生。
暑期書院游記(通用16篇)篇十三
(一)。
鼓浪嶼位于廈門島西南隅,與廈門市隔海相望,是炎炎夏日時旅游度假的好去處。
今年暑假,我們一家人開著車去了那邊。經過10個小時的長途跋涉,我們來到了廈門。果然是海濱城市,到了那邊,撲鼻而來的就是一陣被海風吹來的清香,路邊的棕櫚樹搖曳著鳳尾般的枝葉,那碧藍的天空中的朵朵白云,像是用水洗過似的,格外得白凈。
藍、綠、白,這三種簡單的顏色組成了一幅美麗的畫卷。
(二)。
我們在廈門住了一夜,第二天,我們早早地醒了過來。早晨的.海面很平靜,一輪紅日冉冉升起,把整個大海照得波光粼粼。白云在藍藍的天空中飄移,海鷗在海面上飛舞,真是“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漁民們駕著漁船,出海打魚。海水嘩嘩地沖上海灘,飛濺起潔白的浪花……這一切,都顯得那么美麗,那么迷人。
我們來到了碼頭,上了船,只見海對岸的鼓浪嶼是那么得美麗。在鼓浪嶼一側,鄭成功的雕像面朝大海屹立在山上,是那么得威武。船繼續行駛,開到了臺灣的金門島附近,山上寫著幾個醒目的大字:三民主義統一中國。雖然近在咫尺,但是可望不可即,一隔就是50多年,我也多想登上美麗的臺灣島啊!隨后船又開回到了鼓浪嶼。我們上了岸,導游一一為我們介紹:“鼓浪嶼原名圓沙洲、圓洲仔,因海西南有海蝕洞受浪潮沖擊,聲如擂鼓,明朝雅化為今名。由于歷史原因,中外風格各異的建筑物在此地被完好地匯集、保留,有‘萬國建筑博覽’之稱。小島還是音樂的沃土,人才輩出,鋼琴擁有密度居全國之冠,又得美名‘鋼琴之島’、‘音樂之鄉’……”就在導游為我們講述鼓浪嶼的歷史時,我抬頭望見一塊巨大的高高在上的巖石,我問導游那叫什么石頭,他說那塊石頭叫“日光巖”,是島上的最高點。日光巖原名“晃巖”,1647年,民族英雄鄭成功來到晃巖,他看到這里的景色,遠勝過日本的日光山,便把“晃”字拆開,稱這里為“日光巖”。
過了一會,我們帶著好奇心登上了日光巖。這里是鼓浪嶼最高的山頂,我們舉目眺望,廈門的都市和其它的島嶼盡收眼底。這里的海風比較大,正好能給我們解解熱,這也算是對我們登上日光巖的一種回報吧。
(三)。
來了海邊,當然也少不了暢游一番。我們換好衣服,走上金色的沙灘,熱乎乎,軟綿綿的。我向大海奔去,投入大海的懷抱中,水也是熱的,挺舒服。不一會兒,我們發現腳下有點冷,我們知道要漲潮了,我和爸爸就趁著浪打來時,比賽看誰漂得遠,我在扎猛子時不料喝了一口水,真咸!后來浪越來越大,人也就越漂越遠,我們迫不得已上了岸。走出了這幅美妙的畫卷,踏上了歸去的旅途。
暑期書院游記(通用16篇)篇十四
在北京的第二天下午,我跟爸爸坐地鐵到火車站計劃買到八達嶺長城的火車票,可是剛到車站廣播里就響起“去往八達嶺長城的火車票已售完”。我和爸爸只好找了位導游并與另外兩個老鄉一起拼車去往八達嶺。
到了長城,我看到道路上的人和車來來往往,很熱鬧。我們決定先休息養足精神,然后爬長城。休息了一會兒,我們出發了,在爬長城的過程中我拍攝了好多美麗的照片。萬里長城果然很長啊,我一眼望去根本看不到邊際。
我的體力很棒,我總是跑在大人們的前面,遠了我就休息等他們,往后一看高大的爸爸竟然走在最后面,我大喊:“爸爸,你快加油啊!”
爸爸跟我講長城的作用可大呢,在古代長城可是保衛祖國的一堵屏障,可以防止外圍敵人的入侵。有一句古話“不到長城非好漢!”現在我和爸爸已經成為真正的好漢了。
暑期書院游記(通用16篇)篇十五
暑假,是我們學生們期盼已久的時間段,我決定借此機會去遠足,體驗大自然的美麗和神秘。為了確保順利旅行,我進行了充足的行前準備。首先,我制定了詳細的行程計劃,包括路線、景點和住宿安排。其次,我查閱了大量的資料,對目的地的歷史文化、氣候特點和當地人民的生活方式進行了了解。最后,我購買了必要的裝備,如舒適的鞋子、輕巧的背包和合適的服裝。這些準備工作讓我感到興奮不已,期待著即將到來的旅程。
第二段:旅途中的感受。
旅途中,我親身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和美麗。在海邊的徒步旅行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波濤洶涌的海浪帶給我的震撼和寧靜。沿著山脈的徒步旅行,我與森林親密接觸,呼吸到了新鮮的空氣,享受了青山綠水帶來的寧靜和放松。通過這些徒步旅行,我不僅鍛煉了身體,還讓內心得到了充實和放松。
第三段:與伙伴的互動。
在旅途中,我結交了很多志同道合的伙伴。我們一起穿越山川,攀登陡峭的山峰,共同度過了難忘的時光。我們互相鼓勵,互相支持,在困難的時刻給予彼此溫暖和鼓勵。同時,我們也收獲了很多友誼和回憶。這些寶貴的經歷讓我明白了團隊精神的重要性,也讓我更加珍惜與他人的交流和互動。
第四段:體驗當地文化和風土人情。
在旅途中,我與當地人民親密接觸,深入了解了他們的生活方式與文化。我品嘗了當地的美食,學習了他們的傳統手藝,參與了當地的節慶活動。這些豐富多彩的體驗讓我更加開闊了眼界,了解了不同地區的差異和多樣性。同時,我也在旅行中了解到了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以及尊重和理解他人的重要性。
第五段:結束感言。
暑期行走游記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寶貴的回憶。通過這次旅行,我不僅收獲了欣賞大自然的機會,還鍛煉了自己的體能和毅力。與伙伴們的交流讓我明白了團隊合作的意義,也加深了我對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的理解。通過與當地人民的互動,我體驗了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也學會了尊重和理解他人。總之,這次旅行讓我收獲了很多,不僅豐富了自己的閱歷,也讓我更加熱愛生活和珍惜與他人的交流。我相信,這次旅行的經歷將成為我人生中最寶貴的財富之一。
暑期書院游記(通用16篇)篇十六
7月26日,我們“網絡之星”夏令營進行到了第三天。然而今天卻是令我永生難忘的一天。我今天登上了中華民族的象征——萬里長城。早上,才5點40,老師就把我們從美夢中叫醒,說今天要登八達嶺長城,還提醒我們一定要穿上上面印有“新北京新奧運”字樣的營服。我們聽了非常興奮。長城,我自從4歲知道“長城”這個名字時,就夢想有一天能登上長城,看來,我8年的愿望就要在今天實現了!
可真遠啊……我坐在車上,可心卻在八達嶺長城上。“看,長城!”坐我旁邊的陳盛驚呼起來。我們整輛車的人,目光都順著陳盛的指頭向窗外看。真的是長城啊——一道前不見頭,后不見尾的城墻,在崇山峻嶺之間蜿蜒盤旋。這不禁使我想起了古代修筑長城的勞動人民來。如果沒有它們的辛勤勞動,哪能有今天這雄偉的萬里長城……想著想著,目的地到了。我們來到了八達嶺腳下。
過了檢票口,老師便叫我們一起爬長城,目標是爬上“好漢坡”。我以前經常聽說“好漢坡”怎么怎么難爬,可隔岸觀火和身臨其境畢竟不一樣,我今天算是體會到了。一些大個子的同學有體力,他們先走一步。我和雷淡云、陳鵬宇和黃迪,時而咬緊牙關抓著右側的桿子爬,時而趴在垛子上看風景,時而又拍照留念。記得有一個地方的樓梯非常陡,我們三個發揚了一下團結互助的精神,互相拉著手,經過一翻折騰,總算上去了,回首往下一望,真令人心驚膽寒。直到牙快咬碎了,我們才來到“好漢坡”下,“好漢坡”真是“好漢才能爬上的坡”,如果誰都能爬上去,就不叫“好漢坡”了。真乃陡中之陡,我看一眼就直冒汗。怎么爬啊!這時,全營年齡最大的靳宇智已經爬上去了,在上面看見我們正對著“好漢坡”發愁,就搖著營旗大聲吶喊:“同志們,向勝利的前方,沖啊!”我們聽了這話,士氣大受鼓舞,經過“千難萬險”終于征服了“好漢坡”。
接著,在別的同學也陸陸續續上來了。老師點一下名,“好了,50人全齊!”老師叫我們排好隊伍,靳宇智、邱楠把營旗舉起來,準備合影留念。這時,來了一個老外,戴著墨鏡。他看見我們身上穿著“新北京新奧運”的營服,便用生硬的中國話說:“小朋友,我祝賀你們北京獲得20奧運會的主辦權,你們中國發展真快,我想和你們留影,ok?”“ok!”我們回答。“咔嚓!”一聲后,我感到中國申奧成功后,國際地位提高了,這張照片我至今保留著。
我登上長城了!我多年的愿望實現了!萬里長城啊,你是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