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寫日記可以幫助我們記錄生活的點滴細節,從而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成長和變化。下面為大家分享幾篇精心選取的日記,希望對大家有所啟發。
觀察日記小學生三年級(模板24篇)篇一
今日,我想觀察一下黃豆的成長過程。于是,我拿來一個盤子,放入一張厚紙,抓了一把黃豆放在上邊,澆上了水。再蓋上一張布滿圓孔的紙和一塊紗布,這樣豆寶寶們就可以呼吸到新鮮空氣了。
4月18日星期五小雨。
今日一大早,我就迫不及待地去看黃豆。我發現水溢到最上邊一張紙上來了。掀開紙和紗布一看,哇,黃豆寶寶們可真厲害,把水都吸干了耶!
我還發現,黃豆寶寶吸了水后都長大了,很飽滿,像吃飽了飯似的,肚皮圓鼓鼓的。它們還脫掉了“外衣”露出了光溜溜的“身子”。
4月19日星期六多云轉陰。
今日,我又去看黃豆。黃豆終于“竄”出了嫩白色的小牙。我興奮極了,決定要仔細觀察它們。
4月20日星期日多云轉小雨。
今日早上,我發現黃豆芽正拼命地往上長。有一顆黃豆的芽長得可長了,像個舉重運動員似的,把紗布都給“舉”了起來,它把“嘴”往上翹著,好像很神氣的樣子;還有一顆黃豆的芽長得最短了,它低垂著“小腦袋”好像是怕“伙伴們”笑話似的,可有趣了!
通過觀察黃豆的成長過程,我明白一個道理:做什么事都要細心,要認真觀察,不能急于求成。
觀察日記小學生三年級(模板24篇)篇二
今天,對門兒送給了我一些小魚,我很開心,急忙把小魚換到了漁缸里。因為魚太小了,身體是透明的,所以我花了好長時間才數完,魚缸里有二十條小魚。
我下定決心:要把小魚養好,讓它們快點兒長大。20xx年10月13日星期四,我看了看小魚,發現它們長大了!身體也沒那么透明了,尾巴開始變長,身體也變胖了,眼睛像放上金星的黑芝麻,它們在水中自由地來去,像在做游戲。20xx年10月18日星期二小魚又長胖了,飯量也愈來愈大了,我往魚缸里放一些魚食,過不了五分鐘就全吃了!如果一條魚吃完自己的.魚食后,就會趁別的魚不注意,“搶”它們的食物,小魚兒真“聰明”啊!20xx年10月22日星期六小魚又長大了,它們的尾巴逐漸變紅了,身體,身體也長胖了一點,眼睛有小米粒般大小了,可以看出小魚是鳳尾魚了,同時,它們也變得更加活躍了。每一次換水時,都要撈上三分鐘。
我愛小魚,希望你們快快長大。
叮鈴鈴、叮鈴鈴,下課了,到了大課間的時間,同學們有的下跳棋,有的下軍棋,還有的下圍棋。
我和陳子涵一起下五子棋,可是同學那么多擠著一起下,怎么辦呢?于是我們就規定誰輸了就換另外一個沒有下的同學上,我基本沒有輸過,因為我老是贏。
新一局比賽我卻輸了,是因為陳子涵來了個雙三,我覺得很不自在。等了很長時間,我和陳子涵又一起下,因為上局我輸了,所以我就當白棋了,下的很激烈的時候,陳子涵堵錯了我的路,我就贏了這一局比賽。
通過這次下棋,我明白了失敗是成功之母,所以你不可能老贏別人,別人也不可能老贏你,只要你努力,就一定會有收獲。
觀察日記小學生三年級(模板24篇)篇三
這個星期一,老師要我們寫關于植物或植物的作文。回到家里,我問:“媽媽豆子是植物嗎?”媽媽回答:“豆子不是植物,豆芽才是植物。”我迫不及待地又問:“怎么才能弄到豆芽呢?”媽媽又回答:“豆子長大之后長出來的就是豆芽了。”我高興地說:“我要種豆子!”
我要媽媽拿了一些黃豆和紅豆,然后放在一個杯子里,接著,我又放了一些水,最后我把它放到了煤球上。
第二天,我回到家里一看,豆子的變化不小,豆子脫皮了,看到了里面,我把水倒掉了。第三,四,五六天豆子的芽長了好長。最開始長出了根,最后長出了豆芽。
我真希望豆芽快點變成綠葉子。
觀察日記小學生三年級(模板24篇)篇四
現在是早晨5點,廚房里,已經亮堂了。里面是誰?你們肯定猜不到,那就是我。因為太興奮了,我一早就去廚房里觀察那可愛的綠豆芽。
我在廚房里這邊翻翻,那邊翻翻,把廚房翻得亂七八糟的,才把綠豆芽找出來。我哪有閑情管那些,我一拿到綠豆芽就往外跑,我用手托著臉,在陽臺上仔細地觀察。
杯子里的綠豆芽千姿百態,真像很多小娃娃在做各種動作。有的脫光了衣服,露出乳白色的皮膚;有的只脫下了上半身的衣服,好像一個害羞的小姑娘,不敢把衣服脫光;最顯眼的可要數戴了一頂紅帽的綠豆芽了,它的頭頂微微范紅,再仔細看一下,紅紅的頭頂像絲綢一般,好看得很!我相信我家的綠豆芽有個標志性的象征,那就是——我家的豆芽,沒有一根是直的,全部都是彎的。蒼天呀,你見過彎的綠豆芽嗎?我家的綠豆芽是彎彎曲曲的,像樹枝一樣,也是上面細下面粗的。有幾根有點微微范紅。
我把綠豆芽放回廚房,肆無忌憚地走出廚房,可是我感覺少了什么,管他呢!我看是我多慮了。
前幾天,我看見許多小朋友都在泡綠豆。于是我也學著開始泡綠豆。
我先挑選了幾顆綠豆。把它們放進一個透明的玻璃杯里。它綠綠的,橢圓的,就像一顆顆綠寶石。我開始倒水,那些綠豆就開始往四處散開,然后又開始疊羅漢,你壓著我,我壓著他……不一會兒,它們猶如玩累的小朋友,待在家里呼呼大睡。喝飽了水,綠豆有大了好多,把水都吸干了。我拿了一顆綠豆,把它搬開來,發現這顆豆子已經變軟了。有的裂開了一條縫,就像衣服裂開了一樣。第二天,豆子又有了新變化。有的大多都脫皮了,露出了白色的新衣裳。還有的長出了豆芽,最長的有兩厘米,就像【木偶奇遇記】里木偶的鼻子一樣。過了幾天豆子的芽長的越來越長了,估計有五厘米長了,猶如一條條小蝌蚪,在杯子里游來游去。有的也像一條白色的短繩。過了幾天,芽長的更加長了,估計都有八九厘米了。有的像許多剪刀放在瓶子上,有的像許多海鷗在水面上飛翔。
這幾天,我見證了綠豆芽生長過程,‘從剛泡下一直到長大’我一直很認真地去觀察它的生長過程,發現了綠豆的生長是多么奇妙,多么短暫。以后我會好好愛護一花一草。
在暑假中我種了幾顆綠豆,現在已經長成小豆芽了。
小豆芽有20厘米長,一株有四片葉子每一片都有大拇指一般大,但最近小豆芽發成了一點變化。
星期四晚上我回家后,給小豆芽澆水時,發現埋豆芽的紙有點硬水灑在上面會有一些變成水珠但過了一會就被吸入紙中了,我以為沒事就走開了。
星期五晚上我給小豆芽澆水時,發現紙硬的都翹上去上面出現了綠點,葉子變的有點小,我以為是太陽曬的,就多澆了一點水就走了。
星期六下午,我看見小豆芽時,葉子都掉下來了,原來挺拔的身軀也彎下來了,紙上的綠點越來越多還有一點灰色,紙也越來越硬,水只能在上面了。晚上我再來看時,葉子已經掉玩了,我怕它死,就澆了好多水但誰都浮在上面,我想過會就下去了,就沒管。
星期天上午小豆芽死了,枝葉都成褐色的了,整張紙上都是綠點,我想是紙太硬了水沒流進去小豆芽就渴死了。
現在想想,如果當初我把紙換了,水流進去了,小豆芽也許就不會死了,嗨真后悔!
今天,我們上了一節科學課,老師叫我們做一個非常好玩的實驗,叫我們用一個杯子,裝一些紙把紙弄濕,然后再放綠豆。第一天我們放學了我忘記把綠豆拿回去了,所以就放在學校里的課桌上,那一天我們的作業很少我不一會兒就做完了,我想起了我的綠豆芽還沒換水那一天我們吃飯吃的很早我也睡的佷早。
第二天我很早就去了學校看見綠豆芽長出來了,我非常高興我去告訴老師,老師說我做的非常好,然后我就回到了班上,繼續交作業,這一天過的非常快又到了放學的時間了我就把綠豆芽放在學校里,然后我就高興的回家了。第三天我去學校看那綠豆芽又長了一截,我太高興了,同學們問我的綠豆芽怎么長的那么快,我說它只長了一截根,還沒長葉子了。
同學們說我真歷害,你教教我吧。我說快要上課了你們快回到座位上去,下課了我告訴你們就這樣一天又過去了。第四天我的綠豆都長出芽來了,也長出葉子來了,這真是太好了我是我們班上第一個綠豆芽長出葉子的,不幾天我們班上的同學的綠豆都長出葉子來了,就這樣我們的科學實驗結束了。這就是我的綠豆發芽記如果你有興趣的話你也來看一看我的發芽記。
都說:“一年之季在于春”,春天是播種的好季節,是孕育生命的開始。科學家老師讓我們體驗生活,親自動手種豆芽。
回到家我興奮的找到了一個透明玻璃杯,有找來一些吸水性能比較好的綿紙。把用心選出來的幾顆顆粒飽滿沒有損傷的紅豆放在綿紙上,在給它倒入一點水,使種子沁在水里。工作完畢,我就等待它的發芽。
第二天早上,一睜開眼睛,我就跑下床去看我的種子,我發現我的種子長個了,身體比昨天大了一倍。紅豆原來的那種深紅也不見了,顏色變成了淺粉。在豆子的一端似乎要有漲開的感覺。而且綿紙上的水也被吸收了許多。于是我趕緊往杯子里加了點水。
第三天,我發現種子的一端裂開了,鉆出了一個嫩嫩的小白芽,它們象剛出生的小寶寶靜靜的躺在綿紙上。那杯子里的水就是它們出生所需要的營養,又被它們喝光了,我急忙又給它們喂了點水。
我的種子終于發芽了,真讓我心里充滿的成就感。讓我深刻的知道只要用心努力,就會有收獲。
觀察日記小學生三年級(模板24篇)篇五
我的綠豆寶寶要出生了!
今天下午媽媽買了一些綠豆回來,她一到家門口,我便聽到動靜,沖出房間把綠豆接過來,泡了起來。綠豆顏色有深有淺,我拿來一個托盤放上一張打濕的紙巾,把它們不規律的放著。
10月3日
今天我起床時驚奇地發現綠豆寶寶的頭部破裂!它的頭上露出了白白嫩嫩的、軟軟的莖,整個看起來像一個大藥丸,吃下去應該和藥丸的味道差不多吧!
10月5日
哇,今天的豆子開始發芽了,芽兒長出了白白嫩嫩長長的莖,那莖細細的,滑滑的,像一根根細線,他們有的長,有的短,還有的像長出了“波浪形的長頭發”。
10月7日
“太棒了!”你們猜我在說誰?對了,就是我的豆芽寶寶!哦,是大豆芽了,因為它們都長大了,它們的莖現在要說是長細絲了,那條細絲彎彎曲曲的,莖的頸部還長了兩片小葉子呢!那葉子就像小船一樣。
經過這七天對綠豆寶寶的觀察,我發現每個事物生命力的奇特,看著他們一天天的成長,一天天的變化,我想我應該比他們更勇敢,比他們更要堅強。
觀察日記小學生三年級(模板24篇)篇六
夕陽染紅了天空,我又去往常去的那個天鵝湖里觀賞天鵝。為了觀察天鵝,我去到了天鵝湖。天鵝湖是個美麗的湖,因為那里有很多只天鵝,我管他叫天鵝湖。
天鵝是一種鳥,形狀很像鵝而且形態稍大,渾身雪白,上嘴分成黃色、黑色,腳很短,是黑色的。它們一般居住在湖邊。它們在湖面上慢慢地游動著,那平靜的湖面像一面明亮的鏡子,照出它們那高雅的身影。剛游了一會兒,它們可能累了,就上了岸。岸邊,仔細觀察,會發現幾棟別致的小木屋,因為被幾顆柳樹的遮擋,顯得很不起眼,那便是天鵝的家。它們除了游,那就是飛。湖面上,當天鵝伸展寬闊的雙翼,展翅飛翔,猶如一張張風帆。剎那間,一群白天鵝掠過傍晚的湖面,它們舒展著翅膀,時而高飛,時而低飛,時而落在水面上,拍打著翅膀。
我愛天鵝,它是美麗的象征。讓我們展開奮飛的雙翅,努力學習,做一只翱翔藍天的天鵝吧!
觀察日記小學生三年級(模板24篇)篇七
今天我們小組觀察的是火龍果。火龍果沒切開時,有許許多多向一個方向突出的紅色果皮,從遠處看就像是一小堆正在燃燒的火,怪不得叫做火龍果呢!火龍果的尾部有一個小洞,在洞里有許多的“巖石”。
把火龍果切開,就會看到里面有白色的果肉,在白色果肉里有一顆顆黑色的籽,就像是一顆顆的小芝麻,一圈兒粉紅色的、軟軟的果皮包在果肉外面。火龍果還散發著一股誘人的氣味。
多么好吃的火龍果呀,看著這個美味的火龍果我都忍不住想流口水了。
觀察日記小學生三年級(模板24篇)篇八
放假了,我自己在家沒事做悶死了,忽然我看到綠豆,就想做個試驗,反正不難,以前老師也教過。于是我取出少量綠豆,放在一個裝水的容器里。
第二天,綠豆把它的衣服打開了,伸出了它那又白又長的尾巴。有的像它的手,有的像它的腳,還有的像頭上的“馬尾巴”。剛長出尾巴的小綠豆就像一個個“小逗號”。又像一個個五線譜的音符。隨著時間的流逝,綠豆長出了一到兩片的嫩綠小葉子。綠豆越長越高,最高的有8厘米了。矮一點的豆芽葉子就卷縮在一起。高一點的葉子就舒展開來。
葉子的形狀更是千姿百態:有的像蜻蜓的翅膀,有的像百靈鳥唱歌時的嘴巴,還有的像多啦a夢戴在頭上的蜻蜓飛行器,真有趣。
聽媽媽說綠豆毫無私心。它把自己的果實,莖獻給人類。的確,我也有這樣的感覺。豆芽可以炒著吃,綠豆可以煮綠豆汁吃,而且都非常美味。綠豆雖不像花一樣鮮艷。但它那象征著活力的綠色真讓人不得從心里喜歡。
觀察日記小學生三年級(模板24篇)篇九
觀察就是為了鍛煉學生的細心以及耐心,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小學生三年級。
歡迎參考閱讀!
今天的語文課,是同學們最愛上的觀察課,觀察烏龜。
這只烏龜足足有大人的手掌那么大,它的家在圓形的玻璃缸里,里面放了淺淺的水,烏龜在里面自由自在地玩耍。烏龜背部的殼是堅硬的,并有格形紋路,肚子下面是黃色格型的殼。殼里伸出一個尖腦袋,尖腦袋上有一雙黑珍珠般的小眼睛,小的不易被人察覺的鼻子,向上翹著。屁股后面有一條短短的,錐形的小尾巴。四肢有趣地伸出體外,扁扁的腳掌向外撇著,五個腳趾上長著尖尖的指甲。它的頭、尾和四肢特別敏感,遇到危險的時候,它就會把頭、尾、和四肢縮進厚厚的殼里,像一塊堅硬的石頭。這是它生存的技能。
烏龜是雜食動物,既吃菜也吃肉,但是,它最愛吃的還是小泥鰍。它會把脖子一身一身的將泥鰍吞進肚子里,慢慢消化。烏龜很喜歡玩伴,沒有玩伴,它會變得越來越不活潑。烏龜還是兩棲動物,如果能在它的家里蓋一座“二層樓”那就更好了。
龜兔賽跑中,烏龜堅持不懈的精神,是值得我們學習的。
今天我倒樓下玩,發現一群螞蟻,于是我便仔細觀察起來。
螞蟻一般會在離他們窩很遠的地方尋找食物,如果吃不完,還剩下一大塊的時候,他們就會找來搬兵,齊心協力地搬回家,有時候還能搬動比它們身體大好幾倍的東西呢,真是人心齊,泰山移啊。
螞蟻是靠什么認路的呢?原來它是靠自己那雙敏銳的眼睛認路的。她還可以在他走過的地方留下特殊的氣味,根據這種氣味找回家。
螞蟻沒有耳朵,靠什么聽聲音呢?原來,螞蟻的聽覺器官長在觸角上。如果沒有了觸角,它們就會成為聾子,螞蟻還能預知天氣,如果要下雨,它們聚會往高處搬家。
小小的螞蟻與人類有著密切的關系,我們要保護它。
今天,觀察的物體是——香蕉蘋果。
香蕉蘋果它有許多和香蕉相似的地方,他和香蕉一樣,都穿著一身黃色的的衣服,只是薄厚不同。它的外衣上有許多隱約可見的小斑點。用手摸,卻是光溜溜的。它的上下分別有兩個小坑,上面的小坑里伸出一個短短的小柄。它是連接蘋果樹和蘋果的重要渠道,有了它,蘋果才從大樹上吸取了水分和營養,長大成熟。下面的小坑里有個五瓣的花蒂,那是蘋果樹開花授粉成功的印記。
它聞起來既有香蕉的味道又有蘋果的味道,讓人垂涎欲滴。咬一口,甜甜的,綿綿的讓人欲罷不能。吃著吃著,蘋果漸漸地露出了核。仔細觀察,蘋果核有五六個用硬殼隔開的小屋子,里面住著一到兩個褐色的小公主,那可是蘋果樹的種子。
蝸牛是一種軟體甲殼類小生物。它爬行得很慢,背著一個大大的“房子”,呈螺旋狀,有左旋的,也有右旋的,左旋的非常少見。
我把十幾只蝸牛裝在塑料碗里,拿出最大的一只放到另一個碗里,找來放大鏡,開始觀察。
聽說把蝸牛放進水里,就可以使它探出頭來。恰巧,這只蝸牛被我嚇得把頭縮進去了,我打了一些水,往里面倒。不一會兒,蝸牛就乖乖地探出頭來,并伸出兩個長長的觸角。我仔細地用放大鏡觀察它。發現,蝸牛的下腹部有很多點點,這是什么呢?有什么作用呢?我又繼續觀察,發現蝸牛的殼上還有一個小洞,這又是起什么作用的呢?于是,我帶著這兩個疑問來到媽媽面前詢問。媽媽回答說:“蝸牛腹部下面的小點是它的腹足,蝸牛就是依靠這些腹足爬行的,殼上的洞是蝸牛的氣孔呀!”“噢!”我恍然大悟。
爺爺告訴我,蝸牛通常是晚上出來活動。因為它害怕白天直射的陽光,喜歡棲息在陰暗潮濕的環境里,所以一般太陽下山后才出來。它慢慢地爬到青菜葉子上,伸出觸角輕輕地嘗一嘗味道,再慢慢地開始美餐。
通過觀察,我了解了很多關于蝸牛的小知識。
蝸牛雖然是個又臟又丑的小家伙,但是它給我帶來了不少樂趣!我捉了好幾只蝸牛帶到家里玩兒,只見一只只小蝸牛都扭動著身子,趴在杯沿上,有的伸著脖子,好像在觀察周圍的動靜;有的動了動觸角,好像在跟我們鞠躬;還有的彎著頭嘟著嘴好像在說:“摳門!也不給點兒吃的。”我把蝸牛都放在了新鮮的菜葉上,瞧!剛才還嘟著嘴的那幾只小蝸牛趕緊津津有味地大吃起來了呢!其中一只個頭大點兒的頭一晃一晃的,兩只觸角也緊跟著晃了起來,好像在給我打招呼,用手指碰了一下它的觸角,它立馬就把觸角縮了回去,像個害羞的小寶寶。我去了趟臥室再回來發現剛才那只大蝸牛不見了。哇!原來它竟然爬到菜葉下面去睡懶覺了。
這一只只小小可愛的的蝸牛給我帶來了很多的樂趣,建議大家善待它,走到它小小的身軀旁邊,請您腳下留情哦。
上科學課了,拿著汪老師發給我們的放大鏡,我開始仔細觀察起蝸牛來。
蝸牛的背上背著一個漂亮精致的“小房子”,呈螺旋狀,我抓的這幾只蝸牛的“房子”都是左旋的,聽老師說右旋的非常少見。蝸牛的身體軟軟的,就好像沒有骨頭,總是愛躲在堅硬的“房子”里面。蝸牛的身子濕濕的,當它爬行的時候,身后總會留下一條長長的線。我觀察到蝸牛有兩對觸角,汪老師告訴我們:長的是蝸牛的眼睛,短的是蝸牛的鼻子。我還觀察到蝸牛身體中間有幾個呼吸孔,科學書上說蝸牛就是靠這些孔來呼吸新鮮空氣的。蝸牛的背上還有兩個小洞,一個是肛門,一個是生殖孔,多奇特呀。最特別的還是蝸牛肚皮上的那些小點點,這就是蝸牛的腹足,蝸牛就是靠它們來爬行的。蝸牛實在是爬得太慢了,通過觀察,我現在終于明白了為什么要用蝸牛來比喻動作慢的道理了。我把蝸牛放在采來的新鮮樹葉上,想看看蝸牛吃東西的樣子,可是我等了很久,蝸牛就是不肯吃,最后等來了下課的鈴聲,我只好帶著這個小小的遺憾結束了這次科學觀察課。
觀察日記小學生三年級(模板24篇)篇十
在花園幾個不起眼的小芽隨風飄動就像新生的`嬰兒一樣對世界充滿了好奇。突然幾粒黃花驟然脫落,仿佛嬰兒在哭泣,芽兒的尖端露出了小小的秋葵,仿佛嬰兒在喝奶,茁壯成長。這時秋葵的毛還很軟,如嬰兒的皮膚一般。
10月4日
秋葵發瘋似的往上長,從不起眼變得極為顯眼,顏色也從綠色變為了深綠色,就像嬰兒一下子就成長為了少年,膚色也從白色變成了淺棕色,而當莖受不住秋葵的重量時,秋葵就將生長變得緩慢一些。仿佛少年正關心著媽媽的身體狀況一般。這令我對秋葵產生了極大的興趣。我突然發現秋葵的毛刺了不少,變得筆直筆直。
10月7日
秋葵不再是那不成熟的少年了,它已經漸漸長大,從莖上脫落了,就像青年不再依靠媽媽。秋葵一落地就有幾個蟲子爬了過來,仿佛青年面臨著社會的危險,無依無靠一般。可此時的秋葵也是最有魅力的時候,味道嘗起來可鮮嫩了。
秋葵的生長讓我仿佛看到了許多道理,果然是只要細心觀察就能發現平常發現不了的事物。
觀察日記小學生三年級(模板24篇)篇十一
今天,我和同學們興致勃勃的來到種植園,那些小菜苗像一個身綠衣服的小娃娃,在那里等我們來給它澆水施肥。
我們來到種植園的時候,菜苗比我們上回來的時候大了許多。
我們在菜苗下面發現它的頭號天敵,蝗蟲,我們讓幾個人消滅蝗蟲。我們小心翼翼在兩棵菜苗之間挖一個坑,再里面放一點肥,在澆點水,我想讓它很胖。
之后又在菜葉下發現了2號敵人,蚜蟲,我們讓一些人滅了蚜蟲。
后來我們就回到了教,今天很開心。
觀察日記小學生三年級(模板24篇)篇十二
今天我的媽媽給我買了一。個大蒜的種子。
當我種下去的時候不知道多興奮呀!可是我不知道什么時候才能長出來呢?希望有人能回答我。
10月2日星期日。
今天,我種的大蒜都長了根,其中有一個長了一點點,我相信肯定會有一天,大蒜的種子會長出大蒜的。
10月3日星期一。
今天我的大蒜長得好長,有0.1-1.3厘米,還長了一個黃色的東西,如果其它的大蒜的種子都長了黃色的東西的話,我就會興奮得不得了呀!
10月4日星期二。
今天大蒜的種子長出了第二個黃色的東西,一個是昨天長的,一個是今天長的。我還幫大蒜的種子澆水了呢!
10月5日星期三。
今天我的大蒜又有一個長了黃色的東西,現在只有一個沒有長黃色的東西,最后一個沒有長的它的根都很短呢!
10月6日星期四。
今天我終于知道了一件關于大蒜的事情,就是黃色的東西原來是種子的芽。
我的大蒜的種子長的第一個芽比第二個芽短些了。
就剩最后一個沒有長芽了呢!
10月6日星期五。
今天我又有一個大蒜的種子長了一個芽,還有一個長到了第二層呢!如果全都長到了第二層的話,我就......最小的一個根還是很短,還長得特別慢呢!
10月11日星期二晴。
今天我的大蒜都長得很高了,我把它們從杯子里移到了花盆里的泥土上,不過種在土里我看不見它們的根,媽媽說:種子種在土里,種子就有肥料了,就長得壯些了。在我的心里也有話要說,想不想聽?那就是:媽媽說完后我也學會了一點點知識呢!
三年級上冊語文第四單元作文:觀察螞蟻_觀察日記550字。
20xx年06月05日星期五天氣:晴。
我們平常見到的螞蟻身長大約12厘米,全身黑色或棕色,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有一對長長的觸角和六條細長的腿,它的腿就像六根黑色的帶子支撐著螞蟻的身體。我曾經看到一則科學小故事,說螞蟻從高空掉下來也不會死。因為螞蟻從高空落下來的時候,它的六條腿都張開,減慢了下落的速度,所以它就不會被摔死了。看來它們也會利用降落傘方法,多聰明的螞蟻啊!別看螞蟻長得不引人注目,但它是我最喜歡的小動物。我覺得它是一種令人不可思議的動物。
媽媽曾經給我講過一個關于螞蟻的故事,說螞蟻遇到森林大火時,它們會聚集起來抱成一團,變成一個巨大的螞蟻球從山上往下滾,在滾動的過程中,外面的螞蟻被大火燒得劈劈啪啪地響,被燒死后不斷地掉落下來,螞蟻球越來越小,但最終總會有螞蟻能成活下來,螞蟻就是依靠這種犧牲自我的方式使螞蟻家族得以存活下來的。聽了這個故事后,我更加喜歡它們。也更喜歡去觀察它們。
一次,我把面包渣放在離螞蟻洞穴不遠的地方,一只螞蟻發現了,它先是用腿試探一下面包,又圍著面包轉了兩圈,好像在說:真幸運,這家伙好大喲,我的趕快回家報信去,于是它沿著來路回去,螞蟻鉆進窩后不久,就會出來幾只螞蟻,沿原來的路線向有面包的方向爬去,爬到半路,有的螞蟻會轉回去,在路上碰到別的螞蟻,它們會用觸須交談。因為面包較大,不一會兒,從螞蟻窩到面包之間就來了一個螞蟻軍團。看得我目瞪口呆。真實讓人難以想象。
螞蟻真實一種神奇得小動物,我很喜歡它!
觀察日記小學生三年級(模板24篇)篇十三
前幾天,電視上引起了日食風暴,各大衛視都輪流播放,中央一套更是播放的熱火朝天,我和全國的老老少少一樣懷著一顆急切的心,盼望著日全食的到來。畢竟日全食那可是五百年一見的呀!
多角度來渲染日全食引起的震動。
把眼中所見與科學的分析融合在一起。
可惜我沒能力,不然我就回去四川看五百年一次的日全食。
表明遺憾,從而見出興趣。
觀察日記小學生三年級(模板24篇)篇十四
吃完晚飯,我觀察了我種的花,我發現保鮮膜上有很細小的水霧,我又打開保鮮膜看了一下,什么變化都沒有。媽媽幫我重新蒙上,爸爸說不用澆水。
20xx年3月11日星期二晴。
今天我把保鮮膜打開,澆了點水就蒙上了,我有點著急了,怎么還不發芽呢?
20xx年3月12日星期三晴。
我觀察到常夏石竹那個花盆里,發了好幾個小芽,但只是細細的一點點,下面是白色的,芽尖是淡淡的綠色,看上去和嬌弱的樣子,爸爸說不能動它。
20xx年3月13日星期四晴。
今天觀察花的時候,我驚喜的發現,白色花盆中種的常夏石竹的綠芽張開了,變成了兩片小小葉子的嫩芽;這樣的嫩芽發了有幾十個呢。沒有張開的嫩芽上頂著黑色的種子殼,我還發現剛發的嫩芽上種子殼全部都包裹著。哦,原來等嫩芽張開變成小葉子的時候殼就自然掉了。我圍著花盆不停地左看看,右看看,心里特別特別高興。
要是另外兩種花也能快快發芽就好了!
雖然含羞草和松葉牡丹沒發芽,我還是很高興,我期待著常夏石竹再長高一點。
20xx年3月14日星期五晴。
今天下午回來,我發現又長出了更多的嫩苗。但是其它兩個花盆還是沒有動靜。
20xx年3月15日星期六晴。
今天我發現松葉牡丹長出了一株小芽,我覺得該澆水了。
爸爸讓我把常夏石竹上的保鮮膜去掉,要不然它就長得太弱小了。
觀察日記小學生三年級(模板24篇)篇十五
幸福樹的樣子十分可愛,像一個個小吊燈似的,它的葉子很小,有的1厘米,有的2厘米,最大的可達2厘米半,最小的只有1厘米,它的葉子嫩綠嫩綠,像一片小小的森林,十分精神。我覺得觀察植物很有趣。
今天晚上,幸福樹開始變化了,葉子變得越來越多,越來越碧綠,而且還長出了幾根小樹枝,變得越來越可愛。
因為冬天的到來,可愛的幸福樹也掉了幾片葉子,這些葉子慢慢地變枯,好可惜呀,不過,幸福樹的葉子總體還是越來越多,這片“小森林”會越來越美麗,越來越漂亮,而且會和我一起快樂得成長。
幸福樹又變化了,它的根長高了,而且,葉子也明顯長大了,可惜的是,有一根小樹枝枯萎了,因為,那次弟弟把幸福樹摔到地上,我可傷心啦,不過我發現幸福樹生命力真強,忘了給它澆水好幾天都能活著,看來,我要好好保護幸福樹了。
晚上,我給幸福樹澆水了,它一下子就精神十足,我發現,沒給它澆水,它就愁眉苦臉,如果給它澆水,就十分精神,所以,我要多給幸福樹澆水,好讓它精神一點,快樂生長。
今天下午,我發現幸福樹慢慢長大,它的根直得像只鉛筆,它的葉子又大又綠,十分可愛,而且精神飽滿,我非常喜歡它,它就像我的小寶貝一樣,它是一株可愛的,美麗的“小森林”。
觀察日記小學生三年級(模板24篇)篇十六
11月5日晴。
死亡之旅。
可恨的死亡之神用黑手將我與小燒火魚的朋友——小蝦帶進了死亡之旅的路程。我看見我的新伙伴就這么可憐地死了,心里頓時像刀割一般。我把小蝦放在**藥水瓶里,好讓小燒火魚天天都能看到他。可是小燒火魚每天看著已經死去已久的伙伴,什么東西也吃不下去了。
11月9日陰轉多云。
放生我的朋友。
觀察日記小學生三年級(模板24篇)篇十七
窗外,彌漫著秋天的氣息,落葉在與蝴蝶比美,與雪花共舞。在電視桌旁玻璃缸子里讓著我喜愛的烏龜。的而就在這美麗的季節我的烏龜絕食了。
今天媽媽買來一只烏龜,西西非常的高興,西西為烏龜準備了一個比他大一點的玻璃缸子。西西她喜歡呆呆地看著它那笨拙的身軀在水里擺動,喜歡它那充滿夢幻綠色的身體,喜歡狼吞虎咽吃著西西為它準備的食物。
烏龜想:今天主人把我買了回來,我慶幸我逃脫了那烏龜販子的手里,媽媽和我說‘過其實大多數人類都是很善良的,他們回把我們放回大自然,讓我們盡情享受人生。’而我充滿幻想:我以后會在小河里,和一群朋友們玩耍,還會看見離別以久的青蛙大哥。回到主人家剛一會,主人找來了一些空心菜讓我吃,哇噻!好好吃的,可能主人是為我送行。啊?聽起來好象,人類說的‘吃一頓好的,就要被送上斷頭臺’。
第二天,烏龜還是充滿幻想,而西西則是在房間里看著烏龜。
西西想:烏龜肯定很開心吧!烏龜真是太可愛了,愛死它了。看著它在玻璃缸里游動,我心中不禁地開心起來,我以后會好好地照顧著這只可愛的烏龜的。讓它快快樂了的成長,讓它長得胖胖的。(這時我突然想到)烏龜會不會孤單啊!如果它太孤單了怎么辦呢!這會兒烏龜肯定非常地高興。
為什么還沒把我帶會大自然呢?會不會主人會一直養我呢?我再觀察一天,如果明天主人不把我放回大自然,我就絕食。(這時主人跑了出去)會不會去買吃的東西,然后把我放回大自然啊!(此時烏龜又在幻想回到大自然的情形,真是只愛幻想的烏龜啊)啊!主人回來了,太棒了!我又可以回到大自然了,期待啊!(此時,烏龜又進入它的幻想樂園里,但定睛一看,原來是水草)。
第三天,這天,天空格外蔚藍,萬里無云。
西西趴在床上思考著,今天應該給它吃什么呢!今天它的心情是不是很好?最近看來,烏龜好像很開心,真是太棒了!我要繼續努力。
(烏龜在水缸里想著)今天為什么還沒放我回大自然?哼!我絕食,你能把我怎么樣。(于是陷入冷戰之中……)。
過了好幾天,烏龜還是沒有吃東西,西西想近一切辦法。它還是不吃。有誰知道烏龜在想回到大自然呢!沒過多久,烏龜死了。它隨著涼爽的秋風,飛到了大自然,它看到了小動物們自由的穿梭在森林中,不禁為他們高興。于是,它化作了一棵百合為秋天的到來而開放。
又一個秋天,這棵百合依然開放,自那以來,西西不再養烏龜,是為了讓悲劇不在發生。
觀察日記小學生三年級(模板24篇)篇十八
我其實早在幾天前就已經把油菜花種下了,一直在等它發芽呢!
最快的種子發芽都要三天以后呢!所以,我準備提前一天去看看。第二天我去看的時候,驚喜的發現了種子已經扎根了!
我第三天去看的時候,種子果真已經發芽了!而且葉子也已經變黃了!看到這一幕,我欣喜若狂的用水桶接了點水給油菜花澆了點兒水。
我種的油菜花長的快吧!
觀察日記小學生三年級(模板24篇)篇十九
今天放學后,我一放學回家就馬上放下書包;去看看魚缸里的魚,正想喂它的時候,我看見它的眼睛是睜開的,身體也沒游動。
我以為魚死了,就馬上跑進廚房跟媽媽說;媽媽魚是不是死了,怎么身體沒有游動,眼睛是爭開的,媽媽說:傻孩子,魚睡覺時眼睛是睜開的,而且魚在睡覺的時候身體當然沒有動,沒看見這時我才松了一口氣。
今天,我懂得了魚睡覺時眼睛是睜開的這個道理。
今天我突然想泡些豆子觀察幾天,寫一篇觀察日記。與是我找來了一個碗,到了一些水。然后我抓了一把大豆把它放進水里。過了一會兒,有一些豆子漂上來了。嘻嘻,這些不乖的豆子就只能淘汰了。
第二天,我發現有些豆子都發芽了。只見它們從豆殼里鉆出來,伸了伸懶腰。我仔細的觀察著,發現有些豆芽都長得很高了,我用尺子量了量有2厘米!我看了看表。呀!6點半了。我嚇的一下子跑到了學校。
這幾天,我學習太忙,我看見了豆子已經長的很高了,要不是我媽媽怕長臭把它給炒了,我想看看它能長什么樣的呢。
觀察日記小學生三年級(模板24篇)篇二十
田園沃野中,有它活潑的身影,枝頭梢木上,有它歡快的歌聲。就是它——麻雀。每時每刻都是那么歡樂的小動物。
仔細欣賞麻雀那一身滑稽的打扮,一頂土灰色的.小帽在頭上,黃澄澄的眼睛總是好奇的瞅著四方,有光澤的小肚子,蓋上一層軟軟的絨毛。那身灰灰的羽毛,使它顯得樸實又不乏俏皮。
大概是麻雀喜歡閑談的原因,每天清晨,我總能看見不遠處的老柳樹上有一群麻雀。它們或在枝頭蹦來蹦去鍛煉身體,或是嘰嘰喳喳,高談闊論!
鳥是噪音監測器,這是科學家的定論,不錯,當中午出現人流不息,車水馬龍景象的時候,麻雀便躲了起來,它好像對人類熱鬧的情景不感興趣,甚至有些反感呢!
觀察日記小學生三年級(模板24篇)篇二十一
今天,我做了一個有趣的.實驗,就是把一些綠豆放在一個裝了水的杯子里,并觀察它的發芽過程。我剛把它們放下去的時候,它們就像是一個個調皮的孩子,在杯子里跑來跑去,有些跑累了,便躺在杯子底呼呼大睡,而有些好像還沒玩夠,浮在水上面,把腦袋探來探去,于是我把那些不睡覺的撈了起來,把它丟掉。
兩天沒去看它們了,不知道它們怎么樣了。我發現綠豆逐漸變胖了,比以前大了很多。神不知,鬼不覺,它們撐破了綠綠的衣裳,露出了白白的肚皮,可是有的綠豆還是沒變化,衣服緊緊地穿在身上,生怕涼著。
今天是泡綠豆的第六天了,我迫不及待地去看綠豆,我大吃一驚,綠豆已經吐出了白白的嫩芽,大約有一厘米長。脫了皮的綠豆白嫩嫩的,真招人喜愛。
又過了兩天,綠豆已經全部脫了衣裳,吐出了芽,有的像大象的鼻子,有的像天鵝的脖子,還有的像沒睡夠的小孩,耷拉著腦袋。
觀察日記小學生三年級(模板24篇)篇二十二
家到學校的路很近。
走在高三的路上,清風中心頭的絲絲壓抑仍然揮之不去……一只大黃狗的出現,令我陡生感慨。
它緩緩地走著,像在散步當我從拐角出現的時候,它回頭望了我一眼,回頭,繼續前行。我則走在它后面。
它是一條壯碩的狗,一條大尾巴有力的豎起,四肢粗壯,毛色齊整,一根雜毛也沒有——這的確是一只壯碩的狗。
可是它仍在緩步前行很踏實。
我們相距很近了——我走得快,它慢;我在趕路,它不。它似乎感到我的靠近,又回頭望了我一眼。我被感動了:我看到一雙光亮而穩重的眼睛,目光清澈,精氣內斂。
一條很有氣質的狗。
它走到一處板房門口,蹲坐下來,像一尊門神——它到家了。
我還得趕路……。
觀察日記小學生三年級(模板24篇)篇二十三
又到了媽媽輔導我寫作文的時間了。
媽媽拿出了一個胖大海,說:“咱們先觀察胖大海的變化。”
胖大海是橢圓型的,呈褐色。它的外表又硬又粗糙,
媽媽倒了一杯開水,把胖大海放了進去。
一開始,胖大海在水面浮著。
兩分鐘后,胖大海表面的皺紋也漸漸地消失了。五分鐘后,胖大海變大了,表面的皮裂開了,杯中水變成了褐色。
十分鐘后,胖大海變得更大了。
媽媽說:“只說變大了,沒有文采。”
經過探討,最后決定這樣形容胖大海“變成了褐色的大紗球,全身毛絨絨的”
媽媽又說:“你碰一碰胖大海。”
我一碰,我覺得胖大海顫巍巍的,在水里一動一動的。
媽媽提議這樣寫;“就像的褐色的水母,在水中慢慢地蠕動著。”我也覺得很合適。
接下來我又嘗了嘗胖大海。它的味道有點苦、像中藥。
媽媽最后說“你已經觀察的很仔細了,一定寫的得心應手。
觀察日記小學生三年級(模板24篇)篇二十四
今天,我在院子里觀察螞蟻。
要引出螞蟻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左思又想,上看下看,無意中,我在地上發現了一只帶有“香味”的蜘蛛,我把只把那帶有“香味”的蜘蛛拖到螞蟻洞口,一只螞蟻似乎聞到“香味”就出來搬食物,我把握機會觀察螞蟻,發現螞蟻有三個結,三節都是橢圓型的。它有六條腿,頭上有兩只觸角,總回用觸角碰對方我想:他們一定是在談話。那只弱小的螞蟻用了吃奶的力氣也搬不動。忽然,他轉個身怕回洞里去了,“難道它要放棄?”媽媽對我說:“它回去搬救兵。”果然,從洞口出來好幾個螞蟻大將來搬蜘蛛,每只螞蟻都好像再說:“堅持到底,就是勝利!”它們齊心合力,終于把蜘蛛搬回了家。
這次觀察螞蟻,讓我懂得了:堅持到底,就是勝利。
我對螞蟻很好奇,有很多疑問,我想知道螞蟻究竟喜歡吃什么食物,于是我叫上爸爸媽媽來協助我觀察螞蟻。
我和爸爸去找螞蟻洞以及觀察螞蟻,媽媽準備材料。
中午,我和爸爸出發了,到了柴火間前面那塊空地,發現了第一群螞蟻,我判斷它的巢穴一定在柴火間那里。果然,我看見它們的大部隊都把一只死蒼蠅往柴火間里抬,于是我們發現了螞蟻的巢穴。
我們叫媽媽把材料拿下來后,爸爸以為材料表里有碎肉屑,就去肉鋪拿了碎肉屑,結果實驗失敗了。
我們不氣餒,又開始了第二次實驗,這次我們把材料準備好了,也十拿九穩、胸有成竹了,所以,實驗成功了,結果表明:螞蟻喜歡吃甜食類,不喜歡吃鹽之類的。
從中,我悟出了一個道理:做事前要有充分的準備,才能保證十拿九穩。
不知是什么時候的事情,在走路時,看見了一只蟲子在“走”。我嚇了一跳,連忙跳開。仔細一看,發現這只大蟲子是肚皮向上的,吃了一驚。
我抱著好奇的心情向下看,盯著許多在忙碌的小蟲子,正在搬比它們大好多好多倍的大蟲子,小小的身體,棕色的膚色,很多的數量,這不就是小螞蟻嗎!它們奮力地抬起蟲子,努力向前走。那一致的腳步,挺直的身體,讓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軍人。
這些小小的蟲子,十分的小,如果不注意,可能會將它們忽略。它們走得似乎很整齊,每一只都很努力,奮力地抬起蟲子。左一只,右一只,它們都在努力。在最前面還有幾只,就像長官一樣,指揮著螞蟻軍團向家前進。我想:這蟲子這么大,這么重,搬的小蟲子又那么多,說不定會有幾只悄悄偷下懶。我看了看,好像沒有,它們像并不覺得重,只想為別人出一份力,為別人分擔一些。看著它們,每一只都好想很厲害。
因為這些小小的螞蟻的團結,食物向著家門口前進,越來越近。雖然我沒有看到,可它們一定已經運到了。
這小小的螞蟻卻是這么團結啊!如果它們不團結,那蟲子就不會被它們運回。一個人的能力有限,可只要團結,就沒有什么不可能。正所謂“一根筷子容易折,一把筷子難折斷。”只要團結,不可能也有可能變成可能。
我家后院的田里居住著一窩勤勞的.螞蟻,只要我一有空就去“探望”一下它們。螞蟻十分勤勞,無論是早上還是晚上它們都是那樣忙碌,有的把食物搬進洞,有的把臟東西又搬出洞,我想:一定還有一些螞蟻在整理它們的房間吧!進進出出的螞蟻誰都沒有偷懶,也十分少看見它們只停在一個地方不動。你看,一窩的螞蟻可能有幾十只甚至到一百只那么多,但你看他們那么多只,可它們搬起的東西是進去排成一隊,出去時又是一隊,而且互相都不碰不撞,是那樣井然有序。我又從書上得知螞蟻是靠“氣味語言”來傳答信息的。它們會從自己的腹部末端分泌出一種物質,當其他的螞蟻嗅到這種物質的氣味時,就會順著這個氣味去尋找。所有的螞蟻都這么遵守紀律,保持著他們的集體秩序。此時我想到了自己以前,為了雞毛蒜皮的小事就要跟同學吵架;排隊時又擠來擠去;有時還會蹦出臟話。
一次我看見一只螞蟻用頭上的觸角在輕輕觸摸另一只推手上的螞蟻頭上的觸角。我知道他們頭上的觸角是用來傳遞信息、表達語言的器官,看見這對互相幫助的螞蟻后,如同看見了一位彬彬有禮的紳士一樣。我還知道螞蟻頭上的觸角不單是用來傳遞信息的,還可以用來照看蟻卵、分配食物、飼養幼蟻。每當我看見一對螞蟻的觸角碰在一起時,就會想到:它們是在互相問候問好。它們是那樣彬彬有禮,尊老愛幼,充滿友情。
螞蟻雖然是那么的小,又無聲無息,但它們是那么勤勞勇敢,團結互助。我不僅對它們敬佩起來。
今天我和張綺瑞一起去觀察螞蟻。
我發現螞蟻的身體有三部分:頭、胸、腹,螞蟻的頭上長著一雙眼睛,還有一對觸角。螞蟻的觸角可不像蝸牛的觸角一樣一碰就收回去了。螞蟻還有一張非常有用的嘴,螞蟻打架都是用嘴打的,螞蟻搬東西也是利用它的嘴。螞蟻的身體上長著三對足,每對足都像頭發絲那么細。螞蟻的顏色大多數是黑色的。
我給你們講一個觀察螞蟻時的一個有趣的小故事吧,這個趣事就是螞蟻在搬運東西的時候,因為東西太重,在不平的地方翻了一個跟頭,把我和張綺瑞逗的哈哈大笑。在我們笑的時候,螞蟻馬上起來繼續搬運東西,讓我感到螞蟻這種不放棄,不怕累的精神很值得我們學習。而且螞蟻能搬起比自己重幾倍的東西,這令我非常驚訝,我覺得螞蟻的力氣大的就像一個大力士。如果人類能有和螞蟻一樣頑強的毅力和巨大無比的力量那么人類就能變得更強大了。
我非常喜歡觀察螞蟻,因為觀察螞蟻帶給了我意想不到的樂趣。
我也喜歡觀察螞蟻,我覺得它爬得速度很快。有一種螞蟻叫觀賞蟻,它個頭大,爬爬停停,停停爬爬,就象一輛出了故障的汽車一樣。我發現螞蟻也不是特別喜歡有糖分的東西,因為有次我的冰激淋融化了滴了一滴在地上,爬上來的9只螞蟻都死了,還有一次是我把吃剩的棒棒糖扔地上,爬上去的3只螞蟻也全死了,這是為什么?我覺得是因為它們接受不了那么甜,那么甜的糖分吧。
還有我從電視上知道公牛蟻是世界上最大的螞蟻,它的攻擊力也最強,它和平常的小螞蟻比真是一個天一個地。還有就是盡管你把蟻巢割成八瓣,這八瓣中肯定會有一只蟻后,它躲藏在蟻巢最深處的陰暗角落,至少一個星期后就又繁殖出一個非常龐大的螞蟻家庭。如果你把蟻后殺害了,那這個螞蟻家庭就不會生存很長時間,因為沒有繁殖后代的蟻后,工蟻的壽命最長有幾年,蟻后的壽命能長達幾十年,可怕吧!
由于科學暑假作業上有一項作業是要去觀察螞蟻怎么搬食物的,因此今天下午我和爸爸一起到小區尋找螞蟻窩。我們東找找,西找找,終于在一棵大樹腳下找到一個螞蟻窩。
我和爸爸先拿出事先準備好的白糖,剛開始只有二、三只,后來十來只,再后來這些螞蟻像趕集似的聚攏來把白糖一顆一顆地搬回去,如果遇到較大顆粒的白糖,它們會很自覺的三、四只螞蟻一起抬回去。等它們白糖搬得差不多了,我們又拿出餅干放在附近,剛開始也是二、三只,后來十來只,再后來就是上百只、上千只……看來比剛才搬白糖時的螞蟻要多得多了,因為餅干要比白糖大的多,因此它們抬得比較吃力,但是它們非常的團結,每個螞蟻都在拼命的抬。最后,我們又在旁邊放了一些食鹽,結果沒有一只螞蟻過來搬。
從這個實驗中,讓我懂得了螞蟻不喜歡吃食鹽的知識,還懂得了團結就是力量的道理。
在我快樂的童年里,有許多發現,盡管不是驚天動地,但是我依然感到十分興奮,畢竟我自己發現的嘛!我發現了一個小小的“秘密”,那就是:我發現了螞蟻為什么要搬東西回家了,為什么要搬家了。
一天,我和弟弟到公園來玩時,發現一群螞蟻排著長長的隊走向螞蟻洞口。我看了看,這群螞蟻從外面搬了很多家具、工具回家。我想了想,說:“朱寶琦,這些螞蟻這么小,為什么還能搬那么重的東西呢?”“看你這個豬腦袋,是想不出來的。還是趕緊回家上網搜搜吧!”
說完,我和弟弟馬上跑回家。打開了電腦,查了查。哦!找到了,找到了。螞蟻是動物界的小動物,可是它有很大的力氣。如果你稱一下螞蟻的體重和它所搬運物體的重量,你就會感到十分驚訝!它所舉起的重量,竟超過它的體重差不多有100倍。世界上從來沒有一個人能夠舉起超過他本身體重3倍的重量,從這個意義上說,螞蟻的力氣比人的力氣大得多了。
后來,我又找了螞蟻為什么要搬家的相關資料。由此看來,螞蟻搬家不一定是螞蟻擔心自己的家是否會被水淹沒采取的行動,完全有可能是另有原因。比如,由于蟻群數量增加造成在螞蟻窩附近的食物短缺,需要尋找新的食物來源,由于在螞蟻窩附近出現別的蟻群造成一種威脅,需要回避危險,或者是每群螞蟻本身就有一種建立多個蟻窩的習慣等等。至于螞蟻選擇在陰天或夜晚搬家,主要是為了防止太陽的暴曬對蟻卵可能造成的傷害,由于在夜晚人們不注意螞蟻的行動,但常常能夠在陰天看見螞蟻搬家,于是,就將螞蟻搬家與下雨聯系了起來。
我們要感謝大自然,也要尊重大自然。感謝大自然給了我們許多的啟示。人類一定要尊重大自然,不要破壞大自然的規律,否則定會受到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