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工作計劃需要明確教學過程中的各項要素,如教學步驟、教學媒體、教學評價等,以確保教學的科學性和有效性。以下是一些實用的教學工作計劃范文,供大家參考和應用于自己的教學實踐中。
走進他們的童年歲月教案(匯總19篇)篇一
每個人都有童年,但每一個人的童年都不一樣。聽爸爸說,他的童年是窮并快樂的。
那時家里很窮,幾乎沒有零食可以吃。爸爸最盼望爺爺能夠回家來的日子,因為爺爺總是會帶點兒好吃的零嘴。有一次,爺爺拎著一個塑料袋剛剛踏進家門。爸爸一溜煙沖過來,抓住袋子,直嚷嚷:“爸爸,有什么好吃的?”沒等爺爺回答,爸爸解開袋子開始翻找起來。爸爸的眼前一亮,心里樂極了,丟下塑料袋,抓起東西藏著往屋里跑。爸爸拿出東西,用力一咬,“呸呸呸,這是什么?這么酸苦!”這時,奶奶恰好從門口路過,聽見聲響走近一看,便哈哈大笑起來:“你這小饞貓,這東西怎么吃。”“這不是年糕嗎?怎么不能吃!”爸爸皺著臉。“是肥皂啊。”奶奶一把拿過東西,摸了摸爸爸的頭。
爸爸除了是小饞貓,更是一個“小小制作者。”在他們小伙伴中,爸爸是特別受歡迎的人。他用巧手做出許許多多的玩具,有紙槍,有樹杈的彈弓,有會跑的小木車。最厲害的是做彈弓了。爸爸去找“丫”字型的樹杈,綁上橡皮筋,叫上幾個小朋友出門去捕捉小鳥。他們將找來的小石子,放在橡皮筋上射出去,看誰射得又快又準,每次都是爸爸的彈弓取勝。
這樣的日子總是給爸爸出糗卻又有無窮的樂趣。
走進他們的童年歲月教案(匯總19篇)篇二
我先給你們介紹一下“打彈珠”這個游戲吧。它也可以說是“彈玻璃球”,兩人或多人一起玩,先用彈珠在土地上壓一個坑兒,離坑兩三米遠處畫一道線——起點線。然后從起點線開始打彈珠。第一步,從起點線開始打,比賽看誰打的離坑兒最近。第二步,誰離坑近誰就有權先打,看誰先把彈珠打到壓好的小坑兒里,誰就占領主動權,可以攻打對方。當然,對方看情況,一邊進坑兒一邊還擊,如果對方擊中你,你還要第二次進坑里,才能攻打對方。最后誰先打中對方,誰就獲勝。
還有滾鐵環,用一段兒長一米左右的粗鐵絲,做成一個臉盆大的圓圈,再用一小段兒鐵絲固定在一根小木棍的一頭兒,然后把鐵絲彎成u形。這些備好,就可以玩兒了。小朋友們個個手持帶u形鐵絲的小木棍,滾著鐵環,你追我趕,爭先恐后。
這就是爸爸媽媽童年的游戲,聽完之后你們是否也心里癢癢呢,喜歡就玩起來吧!
走進他們的童年歲月教案(匯總19篇)篇三
媽媽小時候非常喜歡吃酸梅粉。可是那時有很多好吃的,不僅有酸梅粉,還有絞絞糖、麥芽糖……,為什么偏偏是酸梅粉呢?因為它里面有不同造型的小勺子,她最愛收集那些勺子了!
有一天,媽媽要去學校參加故事大賽。因為外婆十分重視這個比賽,所以在家給她畫了個“猴子屁股”般的濃妝。正走在路上,她注意到路上很多人都在看她呢!到了學校,她發現參加比賽的只有自己一個人化了妝,而且是大濃妝!最后媽媽講的《拔蘿卜》獲得了第一名。
在課下,媽媽發明了一個好玩的游戲——翻桌子。規則是用手扶住桌腳兩端,把頭伸進桌子,然后把腿翻起來,看誰先將腿翻過桌子。“哎,你怎么又贏了。”“嘻嘻,我可是玩游戲很厲害的。”每次你都可以在她們玩耍的時候聽到這樣的對話。媽媽順理成章的獲得了“游戲之王”的稱號作文吧,當然,媽媽自己可是對“游戲之王”這個稱號感到十分的驕傲和自豪的,她認為這個稱號對她來說是當之無愧的。
記得有一個周末,媽媽跟著外公外婆去了蘋果園,在地上看到了許多“魚皮花生”。那時她小,才2歲,還沒有上學。那魚皮花生,其實是羊糞,這里有著不少的羊。2歲的媽媽哪里知道呢?撿起來嘗了個,覺得味道不錯,就在自己的雙手,衣服口袋里塞滿了“魚皮花生”,慢慢品嘗,吃得不亦樂乎。這時外婆正好在向媽媽看去,見到媽媽在撿羊糞吃,忍著笑走過去問媽媽:“你在吃什么?”“魚皮花生。”“哪兒來的?”“地上到處都是呀!”說到這里,外婆“撲哧”一聲笑了出來,告訴她那其實是羊糞,媽媽馬上把自己身上所有的“魚皮花生”都丟了出來,從那以后,媽媽再也沒有碰過地上的“魚皮花生”。
這就是媽媽的童年,一個充滿快樂、充滿天真、富有趣味的童年。
走進他們的童年歲月教案(匯總19篇)篇四
每個人都有童年,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童年,不同的童年也有不同的樂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如今我的爸爸媽媽已經四十歲啦,他們的童年是怎樣的呢?今天我就和大家分享一下。
爸爸小時候很愛打陀螺,陀螺是他們將木頭在車床上車出來的,從輪胎上抽出幾股的橡膠線,纏在木棍上,那時,陀螺被車出的形狀五花八門,線也是各盡其能,但誰的陀螺轉的越久越快,誰就贏;而且他們經常將高速旋轉的陀螺互相碰撞,看誰的陀螺先停。
爸爸還是個滾鐵環高手,左手扶住鐵環,右手用鐵鉤鉤住鐵環的一邊,然后右手輕輕用力往前推,鐵環便乖乖地跑了起來。
媽媽小時候喜歡玩老鷹捉小雞,一個人扮演兇惡的老鷹,一個人扮演偉大的母雞,剩下的人扮演可愛的小雞。母雞和小雞排成了一個長長的隊伍,母雞在前面,小雞們在后邊。當老鷹沖向小雞們的時候,母雞會展開雙翅,拼命地保護小雞們。
媽媽最喜歡的游戲就是丟手絹。小伙伴們圍成一個圓圈,選定一個人來丟手絹,其余的人就蹲在地上,然后那個丟手絹的小朋友手上拿著一塊手絹在他們身后輕輕地跑,偷偷地把手絹丟在一個小朋友身后,其他人不能告訴他,必須讓他自己發現才行。
爸爸媽媽的童年是美好難忘的,他們也經常講給我聽,給我帶來了許多幸福和快樂。
走進他們的童年歲月教案(匯總19篇)篇五
“在我很小的時候,家境不好,十分貧窮,當時又是公社化,三餐都喝粥,又是碰到干旱或洪水,連粥都喝不上,要喝“麥糊”,就是小麥磨成粉做成的,一年到頭只有春節才能吃到一碗白米飯。看到鄰居工人家的孩子在吃饅頭,我們只能羨慕地看著。”我好奇地問爸爸:“饅頭又不好吃,還能饞成那樣?”爸爸答道:“哎,我們那時窮,能吃到饅頭就很不錯了!”我津津有味地聽著。“當時村子有許多人家房前屋后種著石榴樹,中午趁人家睡覺時,偷偷爬上樹,偷摘石榴吃,有時怕被人家發現,急忙從樹上跳下來,疼得都不敢吭一聲。”聽了爸爸的故事,我認為他的童年是幸福的,我也想像爸爸去偷摘石榴吃,到小河里摸魚捉蝦,挖蚯蚓去河邊釣魚,但是,由于環境的污染,那是不可能的,但是如果大家從現在開始來保護環境,也許“爸爸的童年”還會回來!
走進他們的童年歲月教案(匯總19篇)篇六
老爸很調皮。有一次,老爸當時還是個小孩子,他爬到樹上看小鳥,結果從樹上掉下來了,摔暈了,奶奶說:“他怎么到現在都沒回來?”。她自己過去一看,老爸暈倒了,她說:“這個小東西原來從樹上掉下來暈倒了真麻煩。”她把我老爸抱回了家里。
他還是兩面派的老爸。只要老媽不在,他就會打游戲。老媽一回來他就把電腦關掉,說:“我給兩個臭小子檢查作業好累啊。”其實他只看了兩眼嘛。
老爸還有勤勞的一面。那是他回老家給樹剪枝葉。如果沒了他,那就像一輛汽車沒了發動機呀,多虧了他。一回到老家,他就開始剪枝葉,我和哥哥就開始玩了。到第二天,老爸開車去集上一回來,又剪枝葉,剪完就給樹澆水。轉眼二天就要過去,老爸又跑出去剪外面樹的枝葉了,我開始寫作業,寫完就出去玩了。我回來吃飯他也回來了,晚上他又去帶我和哥哥去掃墓,最終到最后一個他就在我家門前,老爸同意我倆回去。我倆連滾帶爬的回去了。
他總是有時討厭和調皮,但有時又非常有趣,又是一個特別愛看書,和愛向老媽媽撒嬌的老爸。
走進他們的童年歲月教案(匯總19篇)篇七
爸爸的童年雖然很貧苦,但是也很有樂趣。每到夏天,山上結滿了漫山遍野的野梅子,又酸又甜,還有野甘草。他經常和小伙伴拔甘草來泡水,又防暑,又解渴。在他的記憶里,從來沒喝過什么飲料。但他說,在夏天他們經常喝深井里打上來的水,又冰又涼,比現在冰箱里的冰水要好喝一百倍呢!
那時沒有電腦、電視,甚至沒有電燈。課余時間他們經常玩彈弓、捉迷藏還有捉麻雀等游戲。特別是捉麻雀,非常有趣。
爸爸和小伙伴們經常在家里的院子捉麻雀:拿一大篩子,用一根木棍撐住一邊,在篩子下面撒一些小米,再用一根長繩子栓在棍子上,他們就拿著繩子躲進屋內或麻雀看不見的地方,當麻雀進到篩子下面吃食時,便猛地一拉繩子,篩子落下就蓋住了這幾只貪嘴的麻雀。有一次,他突發奇想,用兩根細棍子撐起兩塊磚頭,在下面放些小米。如果麻雀進去吃小米,就會觸動棍子,兩塊磚頭就會合并在一起,把麻雀壓住。結果,麻雀沒套到,反而把奶奶的那只前來覓食的小雞給壓死了。爸爸被奶奶好一頓訓斥。
爸爸的童年真的和我們的童年不一樣。現在,電腦、電視成為了孩子們玩耍的必須品,而他的童年則是在大自然里度過的。我喜歡爸爸的童年,因為它是自由自在、無憂無慮的!
走進他們的童年歲月教案(匯總19篇)篇八
在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每個小孩都擁有一個幸福快樂的童年,我也不例外。我有許多漂亮的衣服,各式各樣的玩具。我十分好奇媽媽的童年是否也是這么快樂呢!于是,我就去問了媽媽。
媽媽告訴我,她那時家里很清貧,底下還有一個妹妹,所以兩個人睡一個房問。那時的房子是土房子,冬天風特別大,老是從土縫里鉆進來,媽媽的全部被子就只有一床花紋圖案的薄棉被,風總是從床縫里鉆進被子里,很冷。有時候運氣不好,下大雨時,雨水還會順著青泥瓦逢滴在床上、地上、被子上以及媽媽的臉上,可即使這樣,她也依舊覺得很快樂。
媽媽告訴我她小時候夏天,經常趁我爺爺奶奶午睡時跑出家門,帶綠色作文網上小姨一起去山下的水溝里游泳,等爺爺奶奶睡醒了發現媽媽不在家,就猜到了媽媽和小姨去游泳了,拾起路邊的細柳條到山下去找媽媽,媽媽見情況不妙。與小姨一起溜之大吉,在奶奶去之前早就跑的無影無蹤了。奶奶見打不著,也只能暗自生氣。
聽了媽媽的介紹,我覺得我們的生活大幸福了,一定要好好珍惜。不過,媽媽那時的趣事聽得我心里直發癢,我也好想去體驗一下媽媽的童年生活。
走進他們的童年歲月教案(匯總19篇)篇九
我老爸的童年,就像一本漫畫書,涂涂改改,就是一件新的趣事。
老爸的童年歲月或許一般都給書占去了,也正是因為書,他就鬧出了許多趣事。小時候他也是一個書蟲,每天都打起精神,捧著書蹲在角落里獨自鉆研,看得可算是津津有味,像一只蠕蟲在舔著蜜,直到飽腹。我老爸的本領可不是吹的,看著看著,就忘了時間,眼睛直勾勾地盯著一行行密密麻麻的字,嘴里也滔滔不絕地念著什么,像是在和書聊天。
一次爺爺奶奶,還以為家里沒人,干脆利落把門反鎖了,老爸就這樣糊里糊涂被鎖在了里面。突然,他聽見“哐當”的關門聲,身體一震,目光鋒利:“我還要上課,怎么辦怎么辦……”無可奈何,跳上了床,拉開窗戶,身手敏捷的他從二樓跳了下去,跟飛毛腿一樣跑了出去。
等我講完,你們一定覺得這事都是發生在名人身上,要是爸爸真的經歷過都能入《名人傳》了,但這事也是他親口告訴我的。老爸以前還很愛吃葡萄罐頭,這也是他印象中最深刻的一個美食了。
老爸飯后總趁奶奶不注意,到客廳偷罐頭,美食得手后,別提多開心,他還拉上叔叔,躥會自己房間,躍上小床,把被子一掀,蓋了起來,兩人就這樣在被窩里你一言我一語,欣喜若狂地吃起來罐頭,他還只挑大葡萄:“這個是我的!”“我也要!”叔叔插起了腰反駁,他們兩個就吵了起來,你一句我一句不可開交。爺爺注意到了房間里的吵鬧聲,彎著腰,小心翼翼地靠近小床,奮力把被子一拉,老爸笑了笑和叔叔先是互相對視了一眼,再一起可憐地望著爺爺。這種事爺爺肯定會上報奶奶,奶奶扯著嗓子把他們兩個罵了個遍,他從此就改了在床上偷摸著吃葡萄罐頭的習慣。
看完了老爸的童年趣事,你會捧腹大笑?老爸的童年歲月就是我這一天的笑點!
走進他們的童年歲月教案(匯總19篇)篇十
像一個美麗繽紛五彩斑斕的夢,像一只在天空翱翔無拘無束的小鳥,像一棵結了許許多多快樂果實的樹—童年,記載著我們數不清的純真笑容,匯成了一條條名叫“童年趣事”的小河。我一直珍藏著它,現在就讓我來取一點兒最甘甜的河水,獻給大家細細品味。
回憶小時候,我聽別人說:“農村的兒女早當家。”這句話果然靈驗,我六歲時就能做飯,洗碗,洗衣服等家務活。
記得在我六歲的時候,那天的事,我還歷歷在目。那一天,我很早就起床了,準備好了早餐,就叫家人起床吃早餐。吃過早餐后,太陽已經當空照了,它把陽光灑給大地,露珠從葉子上滑落。這時,一個聲音打破了這片寧靜,把我從陶醉中拉了回來。原來是媽媽叫我去喂牲畜了,而她已經在家里做家務了。等我喂牲畜回來之時,已經是中午了,只見媽媽已經把飯放入鍋里了,媽媽見我回來了,就叫我燒火,說完就去地里幫忙去了。燒到準備熟時,忽然,村里出名的小頑固和小美眉來找我玩,自己在心里頭已經答應了,想說時,卻想起了自己正在煮飯。當我正在左右為難時,兩個爭吵的聲音在我耳邊響起,只聽一個聲音說道:“不能去,不能去,如果你一走開,飯糊了,媽媽會狠狠地揍你一頓的,如果飯糊了,中午家里的人就沒吃的了。”另一個聲音又說道:“要去一定要去,既然答應了別人,就遵守諾言,其它的事情先都拋到九霄云外……”此時,我的心像有一塊大石頭壓下來,壓得我喘不過氣來,為了不食言,我加大了火,就跟著他們出去玩了,這一玩給我帶來了沉痛的教訓。當我哼著小曲跑回家時,只見家里的人都傻了眼,我向右看去,一副讓我難以置信的場景呈現在我的眼前,原來媽媽當時沒把窩蓋蓋好,火又太大了,飯糊了,蒸汽又多,窩蓋飛了起來,撞開了瓦頂,飛了出去,瓦屋上就出現了一個小孔攏此時,我目瞪口呆,心不由自主地碰碰地狂跳,心想:這下該完了,老媽非要我的命不可。這幾天爸爸出差不在家,沒有人去修屋頂,我只得去“自首”了,跪在門檻上不敢看媽媽,閉上眼睛,等待棍子打在自己的身上,出乎意料的是媽媽并沒有打我,帶我去田地里挖了一些紅薯,這是我第一次和媽媽一起烤紅薯。吃起這紅薯,我流下了幸福的眼淚,我抽噎著抬起頭,深深地看了一下媽媽,她臉上又增加了幾條皺紋,看到這里,我擦了擦眼角的淚水,破涕為笑,一起和家人分擔工作,俗話說“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我的童年是五彩繽紛的,就像海邊漂亮的貝殼;我的童年是無憂無慮的,就像整天嬉鬧的浪娃娃;我的童年是純真甜美的,就像山溪中清亮的泉水。珍藏童年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因為珍藏童年給我們留下了美好的回憶,讓我體會到生活的酸甜苦辣。
走進他們的童年歲月教案(匯總19篇)篇十一
周末的時候,我和媽媽聊起了她的童年。三十多年前的小朋友吃什么、玩什么、在學校是不是和我在學校學的知識是一樣的?這些都讓我很好奇。
可能太久沒有聊起童年的話題,也可能的媽媽的童年也需要被人記得,這一刻的媽媽突然就來了興致,她從小的時候最愛吃的1毛錢的大冰磚、小雪人雪糕說到和小朋友們一起玩的跳皮筋、丟沙包,從語文書上的《小鳥天堂》到德育課上的賴寧……。
原來,無論什么年代的童年都是那么有趣!而我的媽媽,雖然她現在已經成家立業,但是她的童年也和我們一樣,有趣,精彩,值得懷念!
走進他們的童年歲月教案(匯總19篇)篇十二
爸爸:氣槍,有一個膠的塞子堵住氣槍的孔,一扣扳機,“啪”一聲響。
我:這個玩具怎么玩?
爸爸:把槍口掰彎,然后上膛,再扣扳機。好像真的氣槍一樣,要充氣的,把壓縮氣體打出來。
我:你小時候干過什么壞事?
爸爸:有,我把每個班級的“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改成了“天天向土”。
我:你最后有被罰嗎?
爸爸:我被罰站在操場上批評。
我:你小時候游過泳嗎?
爸爸:游過。
我:在哪游?
爸爸:河涌。
我:你的家長有擔心嗎?
爸爸:有。
我:你允許我在河涌游泳嗎?為什么?(題外話)。
爸爸:不允許,因為沒有安全保障。
我:用一句話來概括你的童年。
爸爸:開心,快樂。
我:用一個詞來概括呢。
爸爸:傻。
走進他們的童年歲月教案(匯總19篇)篇十三
我爸爸小時候不是住在繁華的城市中,而是住在樸實的農村里,他的童年趣事就像天上的繁星一般,數不勝數。
春天,小花小草都揚起笑臉,在陽光下隨風舞動。爸爸小時候非常頑皮。一次,爸爸和他的同學們一起比膽量,但又不知道怎么比好,他們從村里走到小樹林中、從小溪走到村口,也沒有找到可以比的事情。不知是誰叫了一聲“快來,這里有馬蜂窩!”所有人都跑了過去,每個人都捅了一下。爸爸捅的時候小心翼翼,可要拔出來的時候摔了一跤,蜜蜂飛了過來追著把他的頭叮了好多包。爸爸又飛快地跑回家去,到家后又被爺爺訓斥了一頓。
秋天,大人們都在收糧準備過冬了,爸爸也幫著爺爺收紅薯。當時爸爸沒什么力氣,費盡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拿起鋤頭,也學著大人的樣子挖紅薯,可力氣太小了往往挖不透徹,常常把紅薯挖成兩半,爺爺的責罵自然也少不了。
冬天下雪時,大人們都在屋中,小孩子們卻精神倍增,堆雪人、打雪仗甚至躲貓貓。一次玩躲貓貓時,爸爸悄然無聲地跑進糧倉,靠在房子的拐角處睡著了,只聽見伙伴們一直在呼喚,爸爸卻還在夢中“流口水”,直到晚上才被找到。
爸爸的的童年真是無憂無慮、自由自在啊,讓我也想體驗一回。
走進他們的童年歲月教案(匯總19篇)篇十四
爸爸的童年雖然不像我們現在一樣,有各種稀奇古怪的玩具,可也是快樂的。每當爸爸與我說起他的童年時,嘴角總洋溢著快樂的、幸福的笑。在爸爸與我講得眾多故事中,我還是最想說說爸爸買鹽的故事。
在爸爸六歲左右,就可以幫助奶奶做一些家務了。有一天,奶奶對爸爸說:“寶貝,你去幫媽媽買一斤鹽吧。”爸爸當時非常高興,提著裝有一元錢的布兜就出門了。那時候空氣沒有任何污染,天空還是碧藍的,爸爸就一路呼吸著清新的空氣,仰望著自由飛翔的鳥兒,來到了鹽店。他用奶聲奶氣的聲音告訴阿姨:“阿姨,我要買一斤鹽。”阿姨很和氣的接過布兜,好一會忙活,把一斤鹽裝到了布兜中。爸爸心想自己這回可算是做了一件大好事,已經等不及奶奶地表揚了,拎起布兜就往家中跑,一鼓作氣跑到了家門口。突然一拍腦門,想起:“不對啊?媽媽給我一元錢,鹽是五角一斤呀,阿姨怎么沒找給我錢呀!”爸爸趕緊跑回去,生氣地問阿姨:“阿姨,你還沒找我錢呢!”阿姨反而急了:“你這個小朋友,你還沒付錢呢!”爸爸忙說:“不對,我的錢在布兜里呢!”阿姨打開布兜,果然發現里面有一元錢,拿了一雙筷子,把錢夾了出來,又找給了爸爸五角錢。
爸爸買鹽的故事非常有趣,希望我長大后回憶起自己的童年也可以像爸爸一樣,充滿快樂。
走進他們的童年歲月教案(匯總19篇)篇十五
“池塘邊的榕樹上,知了在聲聲叫著夏天……”這首《童年》媽媽經常在我耳邊唱起……歲月悠悠,不同時代的人有著不同的童年,不同的童年有著不同的快樂,也是不同時代的一面鏡子。今天我就帶你們到媽媽的童年歲月里暢游一番。
媽媽出生在農村,成長在農村。童年生活自然也絢麗多彩。春天,在碧綠田野上和小伙伴肆無忌憚的追逐嬉戲;夏天,帶著自制的紗網去捕蝴蝶,捉蜻蜓;秋天,在金黃色的稻田里和大人們一起享受豐收的喜悅;冬天,和朋友一起在房前屋后堆雪人,打雪仗!那時候的天是那樣的藍,水是那樣的清。
媽媽說她們那時候都是步行去學校,附近村莊的孩子都集中在一個學校,每天放學上學的路上都特別熱鬧。學習上也是靠自己,如果不認真,作業不合格,就會被老師留下,不能回家。所以,大家課堂上努力認真聽講,生怕自己被留班。下課后,最熱門的游戲有踢毽子、丟沙包、踢方格等,這些游戲道具都是純天然的呢,因為毽子是自己用家里公雞尾巴上的毛一點點扎成的;沙包也是自己拿一塊舊布縫成一個正方形,留一個口,再把沙子倒進去縫好;踢方格的小圓瓦片,也是用碎瓦片磨出來的!因為都是自己親手制作,所以玩起來也就得心應手,更有成就感!
媽媽的童年以天然游戲為主旋律,以天地為游樂場,以自然物質為玩具。她們是那樣的無拘無束,自由自在!我真想回到媽媽的童年去親自看一看!
走進他們的童年歲月教案(匯總19篇)篇十六
每個小朋友都有自己的童年,而大人們也不例外。爸爸那個年代,他們玩的東西可多了,有騎馬打仗、彈彈珠、彈弓打鳥等等。
爸爸說他小時候最喜歡玩彈彈珠,而且十分厲害:“彈彈珠又稱‘打玻璃珠’,彈珠的玩法繁多,但是不管哪一種玩法,都能讓人情緒高昂,樂趣無窮。”
比賽開始時,大家各顯神通,蹲著、趴著、站著,姿勢各有不同。輪到爸爸時,他趴在地上,彎著背,遠遠看過去像一個隆起的小山丘,他雙眉擰成疙瘩,眼珠子在幾顆彈珠之間轉著,一會兒看看那顆,一會兒又轉向這顆,砸吧著嘴巴像是在喃喃自語。他將彈珠拿在手上,并目不轉睛地盯著目標,時不時改正下姿勢。而拿彈珠的手也是一門學問,他將食指和中指彎曲,中指朝里食指向外,然后用食指、中指第一節指彎和拇指中間的指節骨夾住彈珠,在準備好的情況下,用拇指中間的指節骨用力向外拔,彈珠就在他的手中直射而出了。彈珠在力的作用下,向前彈了一段距離,而這時,大家都屏息凝視的注視著彈珠,看著它的行駛軌跡。爸爸也在大家的感染下變得更緊張了,一直盯著彈珠。而當彈珠碰到敵方的彈珠時,大家歡呼了起來,喝彩著這次的勝利。
雖然他們拿著彈珠的姿勢大不相同,但當爸爸這一方贏了這場比賽之后,他們圍在一起歡呼著,而另一方的失落沮喪跟他們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爸爸的童年歲月五彩繽紛,精彩紛呈,充滿快樂。但是有許多游戲全都已經“失傳”了,要是那些游戲還有的話,爸爸必定是我們家的“游戲大咖”。
走進他們的童年歲月教案(匯總19篇)篇十七
好想,守住我那背靠背的童年,不讓它被時間的暮靄所覆蓋。但是,從懵懂年齡中逃離過來的我,又怎能扭轉時間,回到過去?所以,在我的思緒里,滿滿的都是對同年的回憶。
那時的我們背靠背,在樹下仰望;那時的我們背靠背,坐在窗前吐泡泡;那時的我們背靠背,細數著彼此的夢想。
陽光從樹葉縫隙中漏下來,照在我們微笑的臉上,你突然對我說:“坐在這里真沒意思,不如我們去坐滑梯吧!”一提到滑梯,我眼里就禁不住閃出興奮的光,激動地跳起來,嘴里還不忘歡呼著:“我就知道你能猜得出我的心思,你真好!快走吧!”林蔭樹下,兩個小女孩奔向滑梯,手牽著手……聽見你急促的呼吸聲,站在滑梯上的我滑了下來,跑到你面前,笑嘻嘻地說道:“坐下來,歇會吧!”就這樣,背靠著背,聽著你微微的喘息聲,覺得有你真好。
溫暖的太陽拖著被吹起的泡泡,載著我們的夢想飛向了遙遠的地方。我神秘地用手指捅捅你,問:“你的夢想是什么?”你想了一會,說:“我啊,想去美國上學!”我的心不知怎的咯噔了一聲,不禁轉過頭來看看你,你見我焦急的模樣,揚起一抹壞笑,還故作嚴肅地說:“當然前提是你也去嘍!”“你……”沒等你取笑我,我就手疾眼快地往你臉上吹了泡泡,你哪肯罷休,也要“以牙還牙”,我轉生就逃。于是,陽光下,兩個孩子追逐嬉鬧著。童年在她們的笑聲中漸行漸遠。
那幸福的童年時代。那時的我們,背靠著背……。
走進他們的童年歲月教案(匯總19篇)篇十八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童年。我的爸爸媽媽也不例外。現在我的爸爸38歲。媽媽也37歲了。今天我給大家分享一下我爸爸的的童年。
我爸爸最喜歡干的事就是彈玻璃球。那時他是小伙伴中的佼佼者。彈玻璃球有兩種玩法:第一種是每人各拿一個玻璃球,用自己的玻璃球去彈對方的玻璃球。彈到了就把那個玻璃球拿到自己這兒。我的爸爸贏到的玻璃球有一小盒了,這種玩法百玩不厭。還有另一種玩本站法。在地上彎,若干個小洞把玻璃球談到小洞里算勝利。只不過是難度很高,誰都不一定能彈中。
我爸爸還喜歡打陀螺。先把繩子在陀螺上繞一圈。然后用力一收。陀螺就一下子轉起來了有時還會進行一場比賽。裁判說開始那就用繩子打陀螺。比誰多陀螺轉的久,誰就可以獲勝。這種比賽非常考驗耐力。所以一場持久戰是不可避免的。
爸爸的童年是美好的。他講給我聽時,給我了解了他豐富多彩的童年。
走進他們的童年歲月教案(匯總19篇)篇十九
每個人都有一個童年,大人們的童年又是怎樣的呢?那就跟隨我一起來看媽媽的童年!
媽媽小的時候,家里很窮,挨餓是經常的事。有一天,外婆的朋友送來一筐棗子。自從棗子進了門,媽媽和舅舅的眼睛就沒有離開過,外婆把它放在哪里都不覺得放心,最后,她踩在板凳上,用上吃奶的力氣,把棗子放到高處的柜子里,準備留著下一年包粽子吃。
這筐棗子成了舅舅和媽媽的心病,每當外婆出門耕田時,舅舅和媽媽就用渴望的眼神看著柜子里的一大筐棗子。他倆想了許多法子,用棍子把筐頂下來,太高夠不著;直接爬柜子,太滑抓不住;墊高凳子,還是夠不著……一次次的嘗試都以失敗告終。有一天,舅舅靈機一動,終于想到了個好主意。舅舅站在板凳上,雙手抱起媽媽,用力向上舉。媽媽將手慢慢伸進筐里,抓了兩大把,兩人偷偷溜到屋后,大口大口地吃著香甜可口的棗子。一天天過去了,筐里的棗子越來越少。
端午節來臨時,外婆發現棗子少了許多,她不用想,就知道是誰做的。“我這幾天不在家中,一定是那倆小兔崽子給吃了。”外婆把舅舅和媽媽叫過來,狠狠教訓了一頓。那年的粽子,他們只能吃白白的糯米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