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是人們傳承中華文化的重要時刻,讓我們一起感受千百年來的傳統智慧。春節是我國傳統的重要節日之一,也是華人世界里最重要、最具有特色的節日之一。春節是農歷年的開始,被視為新一年的開端,代表著新的希望和機遇。針對春節的總結,我們可以回顧自己在這段時間內所做的事情、所取得的成就和反思自己不足之處。那么我們該如何寫一篇較為完美的春節總結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春節總結范文,僅供參考,希望可以給大家在總結春節時提供一些寫作參考和靈感。
寫家鄉的春節小學生寫家鄉的春節的(匯總17篇)篇一
爆竹聲中,我們迎來了中國人最盛大的節曰——春節,我的家鄉的春節格外熱鬧。家家喜氣洋洋,掛上紅紅的燈籠,貼上紅紅的春聯,忙忙碌碌一篇喜慶祥和的景象。
正月初一那一天,一陣鞭炮“啪啪啪啪”的響聲吵醒了我,讓我從甜美的夢香里醒了過來。我迅速的穿好衣服到門外一看,一股撲鼻的爆竹煙味兒傳進了我的鼻子里,讓我咳嗽了幾聲。只見媽媽在門口,媽媽見我來了就和我打了一招呼,原來是媽媽是在點鞭炮,這是我們家鄉的一個習俗,早上起來要在自家門前點上一串鞭炮,預祝在新的一年里有個好招頭。
吃過早飯后,我邀幾個朋友一起去玩,在街上點燃的爆竹在地上開出了美麗的花,漂亮極了,袋里裝著父母給的零花錢,甭提多高興了。
夜色漸漸降臨,夜空中一束一束的煙花也齊放起來。白天的小伙伴們也都聚在了一起,拿著比早上好看很多的煙花,在交界的月光下閃閃奪目,仿佛漆黑的夜空就是畫紙,五顏六色的煙花就是畫筆,在夜幕上留下一幅一幅美麗炫彩的畫。
我和我的朋友們的笑聲傳滿了整條街道,最后,夜已深時,我帶著一身的疲憊還有耳邊繼續傳來的笑聲,回家了。
篇五:家鄉的春節
我喜歡春節,因為過一個春節我就又長大了一歲,我更喜歡家鄉的春節,因為家鄉的春節很有趣,它給我帶來了很多的歡樂。怎么樣,現在就聽我說說我們家鄉的春節故事吧!
春節幫爺爺貼春聯、貼門神,這是我自依依呀呀蹣跚學路時候就樂于干的活兒, 剛開始看著門神那炯炯有神的雙眼,別說是妖怪,就連天不怕、地不怕的我也不敢和它對視,它好威風啊,爺爺告訴我這是保衛咱家的衛士,是貼到門上的。瞧我,拿起大刷子,一下、兩下&&漿糊飛到了春聯上門神上、飛到了我的新衣服上、也飛到了爺爺的褲子上,爺爺夸我真能干,抱起我就用胡子親我的臉蛋,當然這是我很小的時候,現在已經成長為標準的小幫手了。 包餃子,這可也是我喜歡干的活兒,大年初一一個奶奶會給我一個小面團,任由我捏成各種形狀。過年家家都要包一枚硬幣餃子,大年初一一大早誰能吃出來就預示著一年來誰福氣最大,我已經連續兩年蟬聯福星了,嘿嘿!。
還有我最高興做的一件事就是放煙花,家鄉的天空夜晚繁星點點,很適合放煙花。每次聚集了很多的觀眾,看著禮花彈在天空中像天女散花一樣照亮了整個夜空,聽著鄉親們嘖嘖的贊嘆聲,我心里美極了!
再有意義的事就是大年初一早上了,天還不亮,我就會被鞭炮聲叫醒,新的一年開始了,街上會像集市一樣熱鬧上了,鄉親們會互道祝福、互拜新年,,家家都會拿出最好的禮物招待客人,我就跟著爸爸媽媽去各家各戶拜年,也就成為了最受歡迎的小客人。
寫家鄉的春節小學生寫家鄉的春節的(匯總17篇)篇二
春節是最隆重,最熱鬧的一個節日。
聽說古時候有一個叫“年”的兇猛的怪物,每到臘月,它就出來傷害人畜。后來,人們終于發現,原來“年”是怕紅色、火光和響聲的。于是,人們每逢過年便在大門上貼對聯、掛紅燈籠,燃放炮竹。
在過年的前些天,我們都變得忙碌起來了。我們要做一次大掃除,把食物預備充足,還有把用的、穿的都準備好,好在過年時顯出萬象更新的氣象。
除夕那晚真是熱鬧極了。你看:煙花照亮了整個世界,鞭炮聲響遍大江南北。我和小伙伴們放煙花,提燈籠。不僅僅是我們,大人們也來湊熱鬧呢!他們有的放煙花,有的看煙花,有的甚至拿相機出來把這些美作景拍下來。如果我是畫家,一定會把它畫下來!這一天,在外地打工的人,除非萬不得已,必定都會趕回來吃團圓飯。
正月初一的光景與除夕截然不同。我一大早起來,吃上一碗“長壽面”后就和爸爸燒鞭炮去嘍……那炮聲陸陸續續的,好像在爭誰響得久、響得大聲;那天空中彌漫著濃濃的煙霧……我想這應該是鞭炮的“功勞”吧!那氣氛: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門外貼上了紅紅的對聯,門口上,樓頂上,馬路上,鞭炮紙無處不在,讓人仿佛產生了幻覺。這一天還要說些好聽的話,不能說壞話,以表示大吉大利。這的確是美好快樂的日子啊!
這就是我家鄉的春節,一個處處充滿熱鬧喜慶的春節。
寫家鄉的春節小學生寫家鄉的春節的(匯總17篇)篇三
我最喜歡的節日是春節,尤其是家鄉的春節,因為它可以讓我們和家人團聚。
臘月二十九,爸爸媽媽準備了好多禮物帶我座上了去奶奶家的火車。一路上看著路邊的村莊和裊裊升起的炊煙,覺得很親近。
過年那天晚上,大人們都忙著炒菜,包餃子。我們幾個小孩子貼春聯,看電視。11點多鐘,大人們都圍著桌子做下,杯子里倒滿酒,等著我們拜年。我雙手抱拳,很帥氣的說:“祝爺爺奶奶福如東海常流水,壽比南山不老松!”,表哥說:“祝姥姥姥姥爺長命百歲,天天快樂!”。爺爺奶奶聽了很高興,每個人都給了我們壓歲錢。接著是給爸爸媽媽,姑姑姑夫拜年,他們也笑著給了壓歲錢。吃過餃子后,我們就去放煙花了,五彩繽紛的煙花特別好看,有的像龍在噴火,有的像腳印,最好看的就是像好多燈籠掛掛在空中的那種。接下來,我和哥哥提前燈籠去親戚家拜年。回來后,新衣服兜里裝滿了錢和糖果,大家掏出來比誰掙的壓歲錢多多,直到凌晨2點多才睡覺。
最熱鬧的是初一的時候看秧歌,老遠就聽見敲鑼打鼓的聲音,一大隊扭秧歌的人穿著花花綠綠的,有抬轎子的,有扮成新娘子的,還有演小丑的,最搞笑的是倒騎驢的張果老......大家扭的高興,看的開心。
就要告別爺爺奶奶回家了,我的心中充滿留戀,留戀家鄉的熱鬧與溫馨,期待明年的春節早點來到。
寫家鄉的春節小學生寫家鄉的春節的(匯總17篇)篇四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每當我吟誦起《元日》,就不禁想起家鄉的春節來。
我的家鄉在文成,那里的春節熱鬧非凡。在除夕的前一、兩天,家家戶戶都忙著準備新年的物品:衣服、春聯、小零食……當然,做年夜飯的食材必不可少,有些人家還買了燈籠掛在門前。
除夕那一天,我家要進行大掃除,用干凈的環境迎接全新的一年。百田,去祭祖、拜佛的人數不勝數,為的是希望全家人在新年中平平安安。除夕夜則是過年的一大“重頭戲”。還沒等到天黑,炮聲早已“噼里啪啦”地響了起來。長輩們顧不上看風景,手忙腳亂地把家里布置好,而媽媽則跟姑姑、阿姨們一起精心準備年夜飯。天空變得更加漆黑了,遠處煙火的光芒卻沒有減弱。孩子們趁著這個時間從屋內跑出來玩。女孩子們聚在一起,互相述說著自己對新年的期望。而男孩子們,總是愛調皮搗蛋。***、扔石頭、放危險的鞭炮,他們哪一樣沒做過?所以,為了安全起見,家長們忙完后會把孩子們老老實實地關在屋里,不讓出門。
春節聯歡晚會大約在七、八點就開始播出了。這時,年夜飯也差不多做好了。香噴噴的飯菜端上桌,使人垂涎三尺。長輩們允許吃飯后,才能動筷子。大家在除夕夜團聚在一起,吃著豐盛的年夜飯,看著歡樂的春晚,整個縣城洋溢著濃濃的年味。吃完飯后不能睡覺,要守歲。這時,大家坐在一起看春晚,時不時能聽到幾句表示贊嘆的家鄉話。
到了第二天早上,整個縣城的街道上空蕩蕩的,全縣都在休息。中午左右,大家都起床了。穿上新衣,爭先恐后地去親戚好友家里拜年,送上美好的祝福。而像我們這樣的小孩子,都要說祝長輩們萬事如意、壽比南山之類的話,才能拿到壓歲錢。不過,拜年的目的不是為了錢,而是為了大家能夠在新的一年里能夠更好地生活。
元宵節到了,家家做湯圓,到處都能聞到湯圓甜美的味道。
過了元宵節,春節差不多結出了。春節悄悄地到來,又隨著我們的歡笑聲悄悄溜走。春節,承載著我們的期望與歡笑。
寫家鄉的春節小學生寫家鄉的春節的(匯總17篇)篇五
除夕是最值得我們慶賀的一個時刻。因為在這個時刻,除了有特殊原因外,一般大家都會回到家里,與家人們團聚在一起,吃上一頓豐盛的年夜飯,說說離別時的奇聞樂事,津津有味地品償美味佳肴,享受著團圓的樂趣。吃完年夜飯,我們可以到室外去觀看四處美麗的煙花在夜空中繽紛綻放,聆聽四處每一聲喜慶的祝福。走在小鎮的每一條大街小巷,你都會真切地感受到那激動人心的時刻。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改善和企業科技力量的提高,五花八門、千姿百態的煙花不斷涌現,我們所看到的煙花越來越美、人們燃放的煙花也越來越多,特別是今年我感到變化很大。除了晚上八點鐘的春節聯歡晚會外,到了十二點左右,也就是午夜零點時刻,我們又能聽到一陣一陣激烈的爆竹和鞭炮聲,這是為什么呢?原來,這是為了迎接新一年的到來啊!
大年初一的早晨,我們總是要吃湯圓或面條,這是我們的傳統習慣。從初一開始至初十左右,我們大家都要到親戚朋友家里去作客拜年。去時一般都會帶上一些禮品,表達一片客氣之意。同樣,親戚朋友來作客也是如此。無論是我們去作客,還是親戚朋友來作客,小孩子肯定賺足了便宜,因為他(她)們能得到大人們的壓歲錢,手拿壓歲錢心里別提有多高興!
正月里各個商家初次開門都會燃放爆竹,企業開工一般在初六之后,也都會燃放大量爆竹,還有的放煙花,都呈現給人一派喜慶的景象。正月里我們家鄉還有各類豐富的娛樂活動,如書法家們為大家現場書寫并贈送春聯,京劇、越劇愛好者們會組織演唱會等。
正月十五元宵節又是我們春節期間的一個重要節日,家家戶戶都會購買湯圓或自己做湯圓吃。吃湯圓表示我們大家團團圓圓、和和美美。
家鄉的春節多姿多彩,最快樂的'當然要屬我們小朋友了。除了過年能有壓歲錢外,最開心的是我們可以輕松自由地玩耍。尤其是春節里,男孩子們可盡情地點放鞭炮,每一次響亮的爆炸聲,都預示著一次快樂的歡呼,哪怕是冒著耳朵也能感受到心跳的精彩。大人們雖然沒有和我們一起玩,但看著我們那高興的樣子,他(她)們也都心花怒放!
春節是快樂的節日,是豐收的節日,讓我們一起來慶賀吧!
寫家鄉的春節小學生寫家鄉的春節的(匯總17篇)篇六
早上醒上,一道和熙的陽光射進小屋。我微微張開朦朧睡眼,不經意將視線轉到墻上的日歷上,2月11日,春節!
我連忙翻身起床,整理衣裳,洗梳完畢后便打開大門。一陣微風吹拂著我的臉,好涼爽!心里的感覺好涼來,一道和熙的陽光射進小屋。我微微張開朦朧睡眼,不經意將視線轉到墻上的日爽!"啪!啪!啪!"大街上的鞭炮敲響了新年的時鐘,震耳欲聾,洋溢著喜氣。小孩子們紛紛放起了爆竹。鞭炮爆竹聲混成一團兒,沖破云霄。哈!今天可真特別,沒想到一年一度的春節這么快就來了。這一天,大家特別忙,家家戶戶都在貼對聯,掛燈籠,露出新年的喜訊。
今天的心情特別愉快,大街上的人都喜氣洋洋,煥發著光彩。春節的廣告到處都有,時時提醒著今天是個大喜的日子。弟弟妹妹在一旁拽著我的衣角,調皮地撲閃著大眼睛,"姐,壓歲錢!"一家人毫無顧及地玩耍開玩笑,連年老的爺爺也像個小孩子,在一旁憨笑著。
夜幕降臨了,開始四合。晚上也是新年最精彩的一個階段。大家都吃著團圓飯,桌子上放滿了美味佳肴,山珍海味。當然,也有傳統的餃子。我們沉浸在一桌子的美味中,贊不絕口,真是"美味佳肴鋪滿桌,人間能得幾回嘗?"飯后,家里便舉行了小小的聯歡晚會。每個人都必須說吉祥話,若沒接上要被淘汰。大家圍成一個大圓圈,從我開始:"虎年大吉!""龍馬精神!""心想事成!""夢想成真!""美夢成真!"……"吉……吉……吉什么呀?"到弟弟這兒就斷氣了。"你被淘啦!"大家異口同聲,呵!可謂一呼百應!弟弟搖頭晃腦地說:"什么呀?我沒聽到!不知者無罪!""你是不是在練搖頭功哇?"不知是誰插上了一句。全家人都被逗樂了,開懷大笑。
晚上8點,全家人圍在電視機前,我們正期待已久的春節聯歡晚會開始了,這年的晚會真實別出新裁。精彩的相聲,宛轉的歌聲,優美的舞姿……使人回味無窮。
寫家鄉的春節小學生寫家鄉的春節的(匯總17篇)篇七
除夕是人們最愛過的節日,那一天,人們歡聚一堂。飯桌上,到處是酒肉的香味。現在,就讓我來為大家說說除夕那天我是怎么過的吧!
我去了奶奶家過除夕,我又見到我的小妹霏霏了。她真是小巧玲瓏,天真可愛!我們在奶奶家里玩了一個下午,真是太快樂了!
到了晚上,爸爸和叔叔下樓去放鞭炮。他們把鞭炮掛在了樹枝上,然后叔叔拿出了一個打火機,點燃了鞭炮。只聽“噼啪,噼啪,噼啪”地聲響,那聲音真是太刺耳了,可是小妹卻拍手叫好,可能是小孩都喜歡這種聲音吧!
放完鞭炮后,我們就吃飯了。飯菜真是太豐盛了,有十樣菜,知道為什么做十樣菜嗎?因為過年要十全十美嘛!我們大家邊吃飯邊喝飲料慶祝,大家一齊動碗筷,那聲音多么清脆啊!
過了一會兒,我又回家去陪姥姥過年了。晚上我們又一起包餃子,一起吃餃子,又看春節聯歡晚會,真是太熱鬧了!又過了一會兒,我就進入了夢鄉。
寫家鄉的春節小學生寫家鄉的春節的(匯總17篇)篇八
春節的樂趣有放鞭炮、吃團圓飯。
早上,起床后,我和哥哥一起去放鞭炮。哥哥說:“放鞭炮要在空曠的地方放“。于是我和哥哥來到了一個操場。哥哥先拿起一個鞭炮拿打火機一點一扔。我雙手捂住耳朵然后就聽到爆炸的聲音。我又拿起一個“劈力彈”一點一扔,然后就聽到“劈里啪啦“的聲音,好玩極了。哥哥拿起一個”沖天炮“插在地上拿打火機一點。“就”的一聲,飛上了天,又聽到了沖天炮在天上發出了爆炸的聲音。越玩越開心。我們開始做連環炮。我們先把很多鞭炮排成一排,然后把幾個鞭炮打開,用里面的火藥把別的鞭炮連接起來。然后用打火機點著火藥。然后聽到了很多鞭炮爆炸的聲音。鞭炮很快就玩玩了。我說:我回家拿鞭炮”。拿到鞭炮后。我又飛快地跑到操場上。把我拿到的鞭炮分給哥哥。哥哥對我說:“我有一個好玩的點子“。哥哥又說:“你先找到一個空瓶子“。然后我在啦圾筒里找到了一個空瓶子。我對哥哥說:“我找到了一個空瓶子“哥哥說:“好,你先把瓶子放在地上,再把瓶子的瓶蓋打開“。我按哥哥說的做了。哥哥又說:“等一下我把鞭炮點燃后放進瓶子里,你就把瓶蓋蓋上,不過不要蓋上“。“好“我說。哥哥一點燃鞭炮就放到瓶子里,哥哥一把鞭炮放到瓶子里我就蓋上瓶蓋。然后過了幾秒”砰“的一聲音,瓶蓋被鞭炮炸到三四米高的地方。我說:“好好玩呀!“然后我和哥哥又玩了好多次。后來因為要回家吃飯。所以沒繼續玩。
中午,是該吃團的時候了,于是我叫媽媽吃飯。媽媽:“團圓飯是要全家人到了才能吃,你看看爸爸還沒回來,所以不能吃,要等爸爸回家才能吃。”于是我等等了很久。爸爸回來時我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我看著一桌子的美味都不知道從何下口。桌子上有鮮美的鱸魚、美味的雞湯等等。春節很好玩。
寫家鄉的春節小學生寫家鄉的春節的(匯總17篇)篇九
咱們這里的春節在臘八就開始了,人人都要熬臘八粥,泡臘八蒜,真稱得上色味俱全。
在臘月二十三這天過小年,無論男女老少都早早起了床,大人放鞭炮。俗話說“這天是送灶王老爺上天過年的日子”因此鞭炮聲格外響亮。
二十五,一掃帚掃走所有的不吉利,掃走所有的不干凈。
大人小孩都要趕個年集,買一些糖果,買一些水果,然后買新衣服,買對聯。
在二十九下午,家家戶戶都揭下舊對聯,貼上新對聯,以表示新的一年喜氣洋洋。使我想起“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
在除夕晚上,五點鐘就已經夜幕降臨了,咱們一群小伙伴歡快的玩耍,手里拿著一大把自己喜歡的鞭炮。大人們則聚在一起打打牌,一直到十一點鐘,該散伙了。姑娘們跳起了優美的舞蹈,小伙們則在表演摔跤,女人回家煮餃子,男人在家放鞭炮,在天上炸開時,一朵朵七色花鉆了出來,像彩虹一樣,又像仙女在天上撒花。吃著香噴噴的餃子,沾著臘八蒜,別有一番風味。家家燈火通宵,熱鬧極了。
初一,咱們穿上新衣服,迎接新的一年,咱們去給長輩拜年,還給壓歲錢呢!
初二那天全家一起逛廟會,燒香拜佛,祈求佛保佑,平平安安。
在十五那一天的元宵節別提有多熱鬧了,晚上一起吃元宵,還有燈會,一個個漂亮的小姑娘舉著燈籠走來走去,非常壯觀。
十六便開學了,大人也開始勞動。
我愛家鄉的春節,希望下一年更美麗。
寫家鄉的春節小學生寫家鄉的春節的(匯總17篇)篇十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家鄉的春節,過得是那么熱鬧。
臘月二十四,是南方的小年。大人們在家中忙著掃除,小孩們則在打谷場上玩。上午,往往很忙亂。但,到了晚上,只要天一擦黑,鞭炮聲響起來,累了一上午的人們,便大笑坐著吃一頓盛大的晚餐,小孩們不懂事,看到好吃的一個勁的往嘴里塞。花花的桌布上,便多了幾個油油的手印。不僅大人們吃的熱鬧,連小黑狗都有份,只見小黑狗趴在一處安靜的角落,悠然地啃著一塊大骨頭。
“咚咚鏘!咚咚鏘!”鑼鼓響起來,大人們通常去朋友家竄門,老人帶著小孩,看著一出出精彩的歌仔戲,不知不覺中,就進入了夢鄉。
日日盼夜夜盼。終于盼來了春節。盡管已經進入了高科技時代,但是人們在這一天,依舊用傳統的方法殺豬。先往豬嘴里灌酒,直至灌醉。這時,要供出申明,小孩們會要一個豬蹄蓋,大人們會大方的給他們,反正對于他們來說是沒用的。但要一塊脂油就難了,小孩子纏著大人們要,大人經不住纏,也只好給小孩們——過年了,也不想讓小孩子們傷心。夜幕降臨,吃完年夜飯,小孩子就點上自制的“豬蹄燈”。照得很亮、很遠。照亮前方的道路,也點亮自己的童心。大人們和老人,在家里談話,天南地北的談、不分你我的談。在這一天,最重要的是“春節聯歡晚會”,也就是“春晚”。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都要守歲。當新年的鐘聲敲響時,春節緩緩落幕。
第二天,大家都休息,小孩在家里玩,女人在家中接待客人,男人則走親訪友。到了元宵節,就又把春節推向了一個高潮。春節還沒結束。
元宵節后,小孩依舊上學,大人依舊工作。
寫家鄉的春節小學生寫家鄉的春節的(匯總17篇)篇十一
我的家鄉最熱鬧的節日就要數春節了。
春節前幾天,大人們就開始準備春聯、燈籠、煙花等東西了。這些一般是舅舅去買的,而春節要用到的食材,都是媽媽和舅媽采購的。
最令人興奮的當然還是大年三十那天。媽媽和舅媽一起做棗餑餑,我和弟弟幫忙用硬幣在上面刻印子,然后媽媽就用手指將那印子挑起一個拱形,再往里塞棗子。我和弟弟趁她們不注意時,就會偷偷往嘴里塞個棗,她們也裝作沒有看見。最后剩下的棗就成為了我們的零食。當然,每年大年夜飯桌上總少不了一大盤魚,象征著年年有余,表達了人們對新一年的憧憬和祝愿,這也是我最喜歡的一道菜。
到了晚上,暖烘烘的炕上一張方桌,桌上擺滿了各式各樣的菜,有的菜擺不開只好往上摞,再擺第二層。我和弟弟坐在最里面靠窗的位置,姥姥坐在我們中間,媽媽在右面,再外面是舅媽,舅媽對面是舅舅,一般舅舅也在炕邊上,因為他和弟弟之間是,那里用被子捂著酒和飲料,這樣喝起來不涼。
大人們邊干杯邊聊著家常,姥姥邊吃菜邊呵呵地笑著,臉頰紅紅的,像喝過酒似,實際上她是滴酒不沾唇的。而我和弟弟則是隔著姥姥劃拳,當然我們拼的不是酒,是飲料。一張完美的全家福定格在這一瞬間。
知道為什么我總是坐在窗邊嗎?因為在這里可以看到最美的風景。
聽,“咝”,一道煙花劃破天空;看,一朵絢麗多彩的煙花在星空中綻放。原本我想用手機錄下這精彩的瞬間,可我的目光被夜空中一朵朵競相開放的花吸引了,早已忘記我要干什么,直到舉在半空中的手臂累到酸麻,才想起收回手臂。
好美的煙花,好美的大年夜,真想讓時間永遠都定格在這一刻。
大年夜里處處張燈結彩的家鄉,是我人生中最美的畫卷。
寫家鄉的春節小學生寫家鄉的春節的(匯總17篇)篇十二
按照廣西陸川縣的老規矩,過春節差不多從冬至就開始了。
冬至前后,人們便把雞、鴨和鵝用籠子關起來,以減少它們的活動量,每天用充足的食物喂養。到了過年時,家禽就長得又大又肥。
農歷臘月二十三,是傳統的“小年”。這天,人們要把灶臺打掃干凈,殺雞宰鴨來“祭灶神”。
除夕可真是熱鬧非凡啊!家家戶戶趕做年飯,到處都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上漂亮的新衣,門外貼好紅紅的春聯;有條件的人家,還會在門口掛上兩個大紅燈籠。除此之外,大家還在房間門口貼上“利市”。哪一家都通宵燈火,鞭炮聲日夜不絕。出門在外的人必定要趕回來吃團圓飯。這一夜,人們還要守歲和看中央電視臺的《春節聯歡晚會》。
大年初一是春節的最高潮。這天,人們不許殺生。早上,要互相講吉利話祝賀,給小孩和老人們壓歲錢。從初一到十五,人們都不許講不吉利的話。吃罷早飯,人們就從四面八方潮水般地涌上街頭。同時,各種慶祝活動也相繼舉行,舞獅、籃球賽、唱歌、跳舞、下棋、射擊……內容可豐富了。街上人山人海,有的三五成群在逛街,有的圍在慶典活動旁邊觀看,耳邊不時響起雷鳴般的掌聲、喝彩聲。
從正月初二這天開始,人們便要到親朋好友家串門拜年了。
初三,大家一大早就起床,開門掃地,把掃成堆的鞭炮紙燒掉。
“人日”、“人勝節”和“七元日”都指這天——正月初七,傳說這天是女蝸造人的日子。
湯圓一上市,春節便接近了尾聲。正月十五古稱“上元節”。這天晚上,有張燈結彩、猜謎踏歌的活動,突出了一個“鬧”字。人們還要吃湯圓,預示著新的一年快樂吉祥。過了這天,春節也就過完了。農民們開始準備春耕,人們又開始了忙碌的生活。
文檔為doc格式。
寫家鄉的春節小學生寫家鄉的春節的(匯總17篇)篇十三
春節是是喜慶的日子,團聚的日子,是輕松愜意、開心難忘的日子。因此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也無論常年在家還是出門在外的人,無一例外都對春節充滿了期待。
臘月廿四,這是春節的一個開幕式,每家每戶都要來一個全家總動員,齊心協力把屋里屋外打掃得干干凈凈,墻壁、窗戶、天花板一點灰塵、垃圾也不能留。
舊年的最后一天是大年三十夜,又叫除夕夜,家家戶戶門口都要張貼紅紙對聯,掛起紅燈籠,大人小孩都要穿起新衣裳,到處一片喜慶洋洋的景象。最為隆重的儀式是吃團圓飯。一家大小坐在一起,雞鴨魚肉擺滿桌,晚輩給長輩敬酒、夾菜,長輩給晚輩發紅包,互相傳遞祝福,席間酒肉飄香,談笑風生。
晚飯過后,小孩子們拿上一個小袋子,提著小燈籠,約上小伙伴,到每家每戶去辭年。小孩子們只要對主人說一句恭喜辭年。主人就會回一句恭喜不經呀,然后給每個小孩發一份零錢或零食。雖然這些東西并不貴重,但每一個小孩都無比向往,并且樂此不疲。
辭完年后,小孩子們一個個滿載而歸,邊吃零食邊看春晚。晚上十二點,在新年的鐘聲敲響那一刻,家家戶戶都要燃煙花,放鞭炮,到處是噼里啪啦的響聲,爭奇斗艷的煙花一個接一個升上夜空,把城里城外照亮得如同白晝。
從正月初一開始,大人們都要帶上小孩,到各家各戶拜年,走親訪友,大人們要帶上拜年的禮品,小孩照樣可以收紅包,這道程序大概要持續到正月十五六。
家鄉的春節雖然時間不長,但是那好吃的、好玩的,那濃濃的年味、濃濃的親情,總是讓大人、小孩都特別期待和向往,以致很久很久之后仍然回味無窮。
寫家鄉的春節小學生寫家鄉的春節的(匯總17篇)篇十四
在每個人的家里,都有不同的習俗。比如說,過春節。過春節的時候,有的地方專門會燒一頓大餐,聚集街坊鄰居、親戚,擺一大桌位圍起來吃飯。
家鄉里過春節都會變得很忙。過春節,小孩子們總會買些爆竹。大人們也會買些大的鞭炮在除夕夜點燃,在大年初一早晨,家家都會燒長壽面和雞蛋吃。然后,將買來的許多菜,魚、肉、雞、年糕,會聚一起過年,這預示著來年的事情平安順利。過年的時候,家家都會出去擺攤,或者去拜年。在拜年的那一天,大街小巷一片寂靜,地上的垃圾也是繁多的。大街上有賣糖,也有賣過年的小吃。
相必大家都知道貼春聯是一系列活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早在春節的前幾天,街上就擠滿了大聲叫賣春聯的小販。擺在攤子上的春聯更是琳瑯滿目,讓人應接不暇。每張春聯上都寫著祝福的話語,但各有不同,耐人尋味,有的春聯上寫著“和風吹綠江南柳,春雨吹催開塞北花”;有的春聯上寫著“水水山山處處畫,家家戶戶年年豐”。短短兩句,寫活了新春佳節人們心中的美好愿望。
將本文的word文檔下載到電腦,方便收藏和打印。
寫家鄉的春節小學生寫家鄉的春節的(匯總17篇)篇十五
俗話說得好,“大人望種田,小孩望過年”。這知話說得一點兒也不錯,沒有一個小孩會不喜歡過年。
“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千門萬戶瞳瞳日,總把新桃換舊符。”在鞭炮聲中我們迎來了一年一度的春節。在春節時,我們小孩子都會早早地起床,然后去跟大人們拜年,最后當然是拿著壓歲錢一蹦三丈高地滿載而歸嘍。都說“姑娘愛花,小子要炮”。可我卻喜歡拿壓歲錢買炮放。被王大嬸見了,她驚奇地說:“你真是個假小子呀!”我笑著答道:“可我就是喜歡放炮呀!”
我走到大街上,看見家家戶戶都把屋子裝扮得喜氣洋洋的,到處洋溢著喜慶的味道。
到了大年十五更是熱鬧。聽媽媽說,十五晚上,要偷青。我心中暗喜:嘿嘿,終于要到我“齊天大圣”大顯神通的時候了。我信心十足地向爸爸媽媽夸下海口說:“你們就等著我凱旋歸來吧!”媽媽說:“那就看你的表現了。”于是,一整天我都盼望著晚上的到來。終于到了晚上,我迫不及待地拿著一個大口袋和一把手電筒就出去了。到了田里后,我正要打開手電筒,可是怕被發現,所以就亂抓一通。直到把口袋裝滿為止,我才戀戀不舍地回去了。
回到家后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得意揚揚地跑到爸爸媽媽面前炫耀起來。可當我打開口袋的時候,臉“唰”地一下就紅了。這是為什么呢?原來我抓了一大口袋的青草回家。爸爸媽媽哈哈大笑起來,我更羞愧了。媽媽笑著說:“這些草還是拿來喂喂家里的小兔子吧!”第二天出門時聽見李叔叔在和大家說他地里的草“神秘失蹤”了!我笑了笑,又邊放炮邊走開了。
一眨眼,春節就結束了。大家又都該干什么干什么了。怎么樣,我們家鄉的春節很有趣、很好玩吧!
寫家鄉的春節小學生寫家鄉的春節的(匯總17篇)篇十六
春節來臨了,大街小巷鑼鼓鞭炮齊響,家家戶戶張燈結彩,整個世界熱鬧非凡,共同慶祝鼠年的到來,到處牛氣沖天喜氣洋洋。我家也在歡快的氣氛里,迎春接福,并發生了一些春節里的趣味故事。
大年三十的那天晚上,我們全家圍在豐盛的大餐旁,歡快的慶祝著團圓,我和弟弟也動員全家舉行了春節家庭大聯歡會。我和弟弟當起了節目主持人,開始布置我們晚會的會場,準備晚會節目安排順序。
隨著我們兩個的一聲令下,聯歡會開始了。我和弟弟走上舞臺,共同一致說:“2009年馬上要到,我們一起迎接鼠年,祝大家鼠年身體健康,鼠年大吉牛氣沖天。”大家鼓起了掌聲。第一個表演的人是弟弟,大家歡迎弟弟上臺表演。弟弟說:“我表演的是猜。
謎語。
天上無二合去一口家家都有。”爸爸舉起手說:“是不是打一字那我猜人字。”“答對了”弟弟笑著說。第二個上臺的人是我我自報家門及表演的印度舞蹈。音樂響器起來我伴隨音樂的旋律翩翩起舞左擺右動跨腰扭屁股搬腿劈叉最后又在音樂的節奏聲中做了一竄前腰后腰滾動。我下臺時大家鼓起熱烈的掌聲我心里美滋滋的。第三個上的是媽媽媽媽說:“謎語打一字日復一日。”只見爸爸爺爺撓頭抓耳我和弟弟左思右想奶奶慢慢舉起手說道:“是不是昌盛的昌字。”媽媽說:“您都這大把年紀都能猜出來了真不容易啊恭喜你答對了。”爸爸最后上來了:“我也給大家猜個字謎吧。”我和弟弟說:“爸爸能換一個嗎大家不能都猜謎語啊。”爸爸啊的一聲:“大家興致這樣高我們共同在鼠年即將到來之時學習一下嗎再說我只準備了這一個真的沒有辦法了。”“點點成金是啥字?”我和弟弟爺爺互相使個眼色異口同聲說是:“全家快樂的全字。”頓時全家人一起大笑起來。
就這樣,聯歡會結束了,我們全家人在迎春接福的大年三十晚上度過一個趣味有意義的夜晚。
寫家鄉的春節小學生寫家鄉的春節的(匯總17篇)篇十七
雖然好久沒回老家過年了,不過上次在老家過年的景象,我還記憶猶新。
我們村大概從臘月初就變成紅色的了。人們貼紅春聯、穿紅襖、貼大紅的窗花……到處是紅色的海洋。
我們每天串門,到朋友家聊聊怎么過年,去親戚家談談今年的收成。
到了大年三十兒才更是熱鬧起來。女人們在家做飯,男人和孩子們都到村頭等“大鼓”。八九點鐘的光景,突然聽到了鑼鼓聲響。“咚咚鏘……”春節的鑼鼓聲由遠及近,緩緩而來。順著聲音的方向望去,只見四個人抬著鼓面,后面的都拿著小鼓,擎著銅鑼。人們循著聲音越聚越多,隨著鑼鼓隊走到村廣場的中央。擺好鼓,架好鑼,便再次奏起著春節的音樂。那些愛表演的人們,也跟著這音樂扭了起來,好不熱鬧!
吃完午飯,大人們就開始包小包子(在我們老家,管餃子叫做小包子),小孩子們就聚成群放爆仗。我玩玩你的,你也玩玩我的,我們再玩玩他的。
晚上,一大家子聚在一起吃小包子。包子里放著硬幣,誰吃到了,就代表著來年會發財。吃過包子,就不能出門了——年獸即將出沒。人們便在自家院子里燃起爆仗,來驅趕年獸。到了夜里,沒有了炮聲,家家燈火通明,誰都不準睡覺,吃著瓜子看著春晚來守歲。到了晚上的23點59分又59秒,忽地炮聲重又響起,大家一起歡呼。有人還到大街上舞蹈,小孩子們提著各色各樣的燈籠,到路上嬉戲。孩子們提的萬千盞燈好像人們的心,連成一片。可以說,這才是一天中最熱鬧的時候。
除夕在萬籟俱寂中離去,新的一年在歡聲笑語中趕來。